❶ 看懂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对炒股有何作用
选股的时候用得上的。如果一家公司财务状况不好,盈利能力下降,说明这家公司在走下坡路,就不能买这家公司的股票;手上已经持有的,就要找机会卖掉。
❷ 财务报表中的“环比”“同比”是什么意思,对股票会产生什么影响
环比是本时期与上个月的对比,同比是本时期与上年同时期的对比。
❸ 财报对股价有什么影响
财报就是让别人认识到这个公司的实力 有没有潜力 体现公司好的财报就和利好消息一样 给股民信心 有利于公司股票的稳定和上扬
❹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对股价来说,哪些影响较大,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的价值和是否被低估
因为股票炒得是预期,所以已公布的报表已成为了过去式,想要买所谓的低估值股票,其实就是先要预判公司未来的利润是否有大幅提升。。。。
❺ 如何从财务报表中分析股票的基本面是否存在价值投资
公司创造价值的过程就是公司财报的生成过程
一家公司创造价值的过程,是该公司根据所处的商业环境制定公司战略规划并付诸实施,最终形成财报结果的过程。简言之,公司战略+战略执行=财报结果。
商业环境是不以某一个公司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包括公司所处行业的成长趋势、商品或服务市场的竞争情况、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情况、资本市场、人力资源市场、政府行业管制、宏观经济周期等诸多因素。公司所处的商业环境会决定一个公司的很多财务数据。
比如,资本市场中银行利率的高低会影响利息费用的多少;随着人力资源市场中各省市最低工资的普遍提高,公司在员工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人工成本费用越来越高;如果一个公司所处的行业产能过剩、商品价格下降,那么公司的毛利率就会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像2012年、2013年的煤炭采掘行业、2011年的太阳能光伏行业,等等。
商业环境会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公司的战略选择。在相同的外部商业环境下,公司可以采取不同的应对之道,即公司战略。例如,在单位人工成本上升的趋势下,在产量和业务规模不变甚至扩大的情况下,为了控制好人工成本,公司可以采取提高自动化、机械化的策略。
图3-1财报结果的四种情形
可以说,战略决定一个公司的命,而执行决定一个公司的运。公司战略好、执行好,财源滚滚;公司战略差、执行差,死路一条;战略差、执行好或者战略好、执行差,则财报微利或者微亏而差强人意。
很多人可能会说,命运这个说法有点宿命论的迷信色彩。实际上命运并非完全是迷信,有关紫微斗数、四柱八字等的中国古代书籍按照现在的理论,其实是原始的大数据分析。
算命先生“测试”了很多人的命运,并且不同算命先生之间互相交流经验,经过历代传承,就对无数人的命运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大数据分析。只不过现在用计算机来计算分析,以前是人工计算分析而已。
❻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
一、对财务报表的审计过程中的重要性判断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是否遵守公认会计原则在所有重要方面公允表述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表示意见。因此,各国审计准则一般直接沿用了会计文献中的重要性概念。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简称AICPA)在审计准则公告第47号(SAS No.47,Audit Risk and Materiality in Concting an Audit)中指出,“考虑重要性是一项职业判断,审计师需要判断合理的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SAS No.47认为“一些事项(不论个别还是累计)对于会计报告是否遵循公认会计原则的公允表述是重要的,而其他一些问题则是不重要的”。“在审计计划和执行过程中,审计师没有责任去合理保证能够发现不重要的错报或漏报”。
重要性标准具体运用于审计过程的两个阶段:一是在审计计划时,重要性是审计所允许的错报或漏报的限度。这时对重要性的判断决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和审计风险的大小。二是在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是错报或漏报的个别或汇总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判断或决策的程度。这时对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重要性判断决定出具审计意见的类型。
二、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标准
重要性标准不仅运用于财务报表的编报和审计,而且是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中的关键问题。重要性标准首先决定了一项信息是否重要,从而影响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范围,进而影响到上市公司是否有披露义务。区分信息是否重要的意义在于使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得到投资判断所需要的信息,同时力图避免证券市场充斥过多的噪音。
美国关于重要性标准的定义首先是在根据1933年证券法的注册登记陈述中体现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SEC)在证券法颁布后的第一年规定:“一件事项如果得以正确地表述或披露,阻止或将阻止普通投资者购买该股票,则该事项为重要事项。”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SEC采用综合信息披露体系,在S-X规程(Regulation S-X)中将重要性标准限定为“一个理性投资者在决定是否购买注册证券时会认为该信息是重要的实质可能性”。
有必要指出的是,信息披露中重要性标准不仅适用于向证券监管机构公开报送的财务报表,还包括其他财务报告(例如年度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盈利预测报告等)和非财务信息;重要性标准不仅影响证券发行的信息披露,还体现于二级市场的临时披露义务的履行。这些方面的重要性判断仍然贯彻“影响投资者决策”的标准,但具体方式有所差别(例如及时信息披露的可能性/重大性测试,二级市场信息披露“影响股票价格”和“影响投资者决策”并用的二元化标准等)。但由于超出了本文的范围,这里不再详细讨论。
综上所述,不论会计规则制定机构从用户需求观的会计目标出发对重要性下定义,还是证券监管机构基于投资者保护观界定信息披露的重要性,都得到一致的看法,即将“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或判断”作为判断财务报表重要性的标准。
三、法庭对虚假陈述重要性的认定
财务报表的编报和审计人员站在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作出重要性判断是一种事前判断。事实上财务报表的某项或累计错报或漏报是否构成重要性,只有在事后产生争议时通过法庭的认定来完成。因此重要性标准关系到对虚假陈述的认定和相应的民事救济和民事责任制度。具体就财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的认定而言,各国的法律实践都认为至少需要具备两个要件:一是存在错报或漏报;二是错报或漏报具有重要性。在美国重要性标准的形成过程中,法院的判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证券法颁布后的首例财务欺诈大案——巴克雷斯建筑公司案(1962)中,法官裁定巴克雷斯公司发行债券上市申请表中的错误披露是否属于“重大”时,认为“每股收益”的高估15.3%不属于重大错误,营业净收益高估16.5%也不算重大错误,但流动资产和由此计算出的流动比率高估18.8%属于重大性错误。法官的理由是:与公司股东相比,债券持有人或未来投资者对公司资金流动状况高估的关心更甚于对公司收益的高估的关心,尤其对曾发生过资金流动困难和将面临严重营运资金短缺的公司更是如此。法官在判案中写道,“如果正确地陈述了或透露了事实,将会导致一般的精明的投资者推迟或趋向于推迟购买本案所涉及的证券。”
重要性判断在实践中的困难与矛盾
尽管FASB、AICPA、SEC和法庭在重要性标准的立场完全一致,但并未解决实务中的困难和矛盾:衡量重要性以信息使用者的判断为尺度,但实际操作中会计人员、审计师和证券发行人必须在会计信息到达信息使用者之前作出重要性的判断。他们如何把握信息使用者心目中的重要性?实证研究表明,不但会计信息编制人员、审计师与会计信息使用者(证券分析师)对同一问题的重要性判断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审计师的重要性标准也不一致(Woolsey,1973;Dyer,1975;Patillo,1976)。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如果法庭对会计信息存在错报或漏报是否重要的认定低于证券发行人或审计师把握的重要性标准,有关责任人就需承担重大虚假陈述的赔付责任。
为解决重要性标准在应用中的混淆不清甚至误用滥用,最简单的办法似乎是公布一套涵盖各种情况的、定量的重要性指南。但无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还是证券监管机构都认识到这种做法不可行。FASB认为“不可能制定通用的重要性准则,广收并蓄有经验人士在判别中的思考要点”(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讨论重要性标准离不开每个企业的特定环境,不同规模、利润和经营性质的企业的重要性不同,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也不同。因此在确立了重要性的原则规定之后,会计人员、审计师和信息披露义务人自身需要运用专业判断来评估特定情形中的重要性。
为克服既要代替财务信息使用者进行重要性判断,又要承担重要性判断不符合信息使用者期望的风险,职业界在长期实务中自发形成了一套判断重要性的便于操作的经验法则(Rule of Thumb),其中以净利润的5%或10%为判断重要性的标准应用最为广泛。
重要性标准的滥用及治理对策
如上文讨论,会计、审计及信息披露规则中的重要性概念是一致的,都是站在信息使用者的立场界定重要性做出实质性的概括。但这种抽象定义不可能具体指导每个特定情形下的重要性判断。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数量化的经验法则便于会计和审计人员具体操作。但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对重要性的判断一旦沦为数量化的门槛,就容易被误用或滥用,成为不正当会计处理并且推诿责任的护身符。重要性判断的滥用已经引起美国证券监管机构的重视。SEC前任主席莱维特发表的题为“数字游戏”的讲演(1998年9月)中呼吁遏制美国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将“滥用重要性”列于五类重点调查对象。莱维特一针见血指出,“实践中,一些公司滥用重要性原则,他们刻意在财务报表中制造一些小错误,其金额尚未超过通常可接受的重要性界限。当受到审计师或者监管者质疑时,他们会轻描淡写地说:‘不过是小疏忽而已’。若真如此,他们为何煞费苦心地出错,并将错误大小控制在重要性范围内?”
以具体指导财务报告编制和审计过程中的“重要性”判断。SAB99并不否定职业界运用具体百分比对重要性进行初步判断,但强调重要性的判断必须站在财务信息使用者的立场上考虑综合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其主要内容如下:
1.强调了数量与性质并重的观点。SAB99列举了一些将导致数量上较小的错报或漏报在性质上达到重要性的情况,包括:(1)帮助实现预期盈余(earnings expectation)的差错;(2)改变收益趋势的差错;(3)达到扭亏为赢或者相反目的的差错;(4)重要分部或业务发生的差错;(5)违反法规的差错;(5)借以满足债务契约的差错;(5)实现管理者报酬(如股票期权)的差错;(6)隐藏非法交易的差错。
2.要求在判断重要性时应考虑管理当局的意图,即使差错金额微不足道,但如果出于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动机,则应该作为重大差错对待。
3.在对待各报表项目的差错金额能否累计抵消的问题上,SEC持否定态度,认为分别各项目的错报或漏报、有关项目错报或漏报的小计、所有项目错报或漏报的汇总,要统统考虑,不应相互抵减或抵消。
4.具体项目的重要性水平还取决于该项目能够精确计量的程度。能够精确计量的项目(例如应付账款)与存在不确定性的项目(例如或有负债)相比,可以容忍的错报或漏报的程度更低。
❼ 公司内部财务状况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
本人认为,财务状况 只是影响股票价格的一个方面 从属于股票的基本面 其他像政策面 技术面 消息面 都是左右股票价格的同等重要因素,尤其是政策面,国家要是不让股市开盘了,别的面全部白搭。否则,仅以为了解了公司的的内部财务状况就可以掌握股价,纯属一叶障目。
那么简单的分析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经营状况分析是侧重对股票发行公司进行质的分析;财务状况分析则要侧重于对股票发行公司进行量的分析。财务状况分析,就是通过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效果,进而了解财务报表中各项数字的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并作出投资判断。
按股票发行和交易的管理法规,发行公司均应上报并公开其财务报表。我国证券交易管理法规定:上柜或上市交易的股票发行公司,应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中间,向证券主管机关报送中期财务报表;在每个会计年度末,向证券主管机关报送经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签证的期末财务报表,并向公众公布。对于投资者来说,对发行公司的财务状况,即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其实例如下:从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到股票发行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从损益表可以了解到股票发行公司在某一期间的经营效果。此外,为反映税后盈利的分配情况以及公积金与未分配利润的增减变动原因,公司通常还列示利润分配表以利于财务分析。有的公司亦将利润分配表专项列出。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有帐户式和垂直式两种。帐户式是将资产项目列在左边,负债和股东权益项目列在右边,使资产负债表左右平衡。下表即为此类。
损益表的格式有单步式和多步式。
多步式是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出公司的净收益的:A公司1990年度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资 产负 债流动资产:现 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存 货预付费用其 他流动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土 地房 屋机 器设 备其 他减:折旧固定资产合计资产总计流动负债: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应付费用应付税款应付股利其 他流动资产合计长期负债负债总计股东权益:股本:优先股普通股股本合计法定准备留存收益:本年净收益累积盈余减:已提拨的留存收益 已宣布的现金股利其中:优先股股利 普通股股利留存收益合计股东权益合计负债+股东权益
从销售收入中减去销售成本,得出销售毛利;从销售毛利中减去营业费用,得出营业纯利润;营业纯利润加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得出税前盈利;从税前盈利中减去应付所得税,得出税后盈利,即公司净收益。上表即为此类。
A公司1990年度损益表 (单位:万元)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营业费用: 工资 折旧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合计营业纯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利息费用 其 他 营业外支出合计税前盈利应付所得税税后盈利分析财务报表,主要是分析公司的收益性、安全性、成长性、周转性。其主要方法有差额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
另∶我国股票市场年报盈余信息的披露不能较完全地反映在股票的价格上,人为控制影响股价的因素还有很多。
❽ 财报披露对股价的影响
公司财报披露对股价或多或少还是有影响的,年报披露前有预披露,如果预披露的年报经营业绩有大幅度的上升,股价会得到炒作,等到正式年报披露的时候,股价就会出现获利回吐的迹象,利好兑现就是见光死,一般爆炒的概念会是业绩大幅度上升,或者预期有高分红高送配。
至于是否介入,关键看你的眼光和财务分析能力,还有不管本年度第几只披露年报的公司这都是按照规定必须披露的,不存在说是利空还是利好!
❾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学习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就是要让“世界上没有复杂的财务报表”。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诊察企业经营管理的得失。
通过分析,可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是否良好,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健全,企业业务前景是否光明,同时,还可以通过分析,找出企业经营管理的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确立三点:
1、研究财务报表的目的(分析获利能力、经营效率的分析等等)
2、要整体的看财务报表(不能以偏概全)
3、要结合行业的特点(灵活多变会对比)
最基础的认识:
1、一个核心: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资产)
2、两类原则:关注事实(存量),注重变化(流量)
3、三种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
4、四张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表
资产负债表:了解企业的财务结构
利润表:分析企业的经营能力
现金流量表:评估企业的持续竞争力
所有者权益:了解企业所有者的经济利益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很大,一方面可以将财务工作情况反映出来,一方面可以将公司的经营情况体现出来。
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还不能直接或全面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发展很重要。当下做财务报表的工作人员很多,选择财务报表的时候可以借助一些软件,很多财务办公软件都有做数据的模板,财务报表工作就变得轻松起来了。
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9)财务报表分析对股票影响扩展阅读
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制定经济决策,都有着显著的作用。
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财务报表分析及其分析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分析中,应注意这些局限性的影响,以保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局限性:
1、会计处理方法及分析方法对报表可比性的影响。
2、通货膨胀的影响。
3、通货膨胀的影响。
4、报表数据信息量的限制。
5、报表数据的可靠性问题。
对上市公司的应用:
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对比,综合地分析和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股市的投资者来说,报表分析属于基本分析范畴,它是对企业历史资料的动态分析,是在研究过去的基础上预测未来,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向各种报表使用者提供了反映公司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的各种不同数据及相关信息,但对于不同的报表使用者阅读报表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一般来说,股东都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主营收入、每股收益等,但发起人股东或国家股股东则更关心公司的偿债能力,而普通股东或潜在的股东则更关注公司的发展前景。
此外,对于不同的投资策略,投资者对报表分析侧重不同,短线投资者通常关心公司的利润分配情况以及其他可作为“炒作”题材的信息,如资产重组、免税、产品价格变动等,以谋求股价的攀升,博得短差。长线投资者则关心公司的发展前景,他们甚至愿意公司不分红,以使公司有更多的资金由于扩大生产规模或用于公司未来的发展。
虽然公司的财务报表提供了大量可供分析的第一手资料,但它只是一种历史性的静态文件,只能概括地反映一个公司在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这种概括的反映远不足以作为投资者作为投资决策的全部依据,它必须将报表与其他报表中的数据或同一报表中的其他数据相比较,否则意义并不大。
例如,琼民源96年年度报表中,你如果将其主营收入与营业外收入相比较,相信你会做出一个理性的投资决定。
所以说,进行报表分析不能单一地对某些科目关注,而应将公司财务报表与宏观经济面一起进行综合判断,与公司历史进行纵向深度比较,与同行业进行横向宽度比较,把其中偶然的、非本质的东西舍弃掉,得出与决策相关的实质性的信息,以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衡量公司财务状况的主要内容包括:
1、资产净值。资产净值也就是公司的自有资本(资本金+创业利润+内部保留利润+该结算期利润)。它是考察公司经营安全性和发展前景的重要依据。
2、总资产(负债+资产净值)。它显示公司的经营规模。
3、自有资本率(自有资本/总资产x100%)。它反映了公司的经营作风和抗风险能力。
4、每股净资产,即每股帐面价值(资产净值/发行数量)。它反映了股票的真实价值。
5、公司利润总额及资本利润率(当期利润/总资本)等等。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将报表分为三个方面:单个年度的财务比率分析、不同时期的比较分析、与同业其它公司之间的比较。这里我们将财务比率分析分为偿债能力分析、资本结构分析(或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经营效率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资收益分析、现金保障能力分析、利润构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