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析预测 » 中国医药股票差距分析
扩展阅读
最近股票价格回弹 2024-10-10 11:00:24
买股票基金还是股票 2024-10-10 10:50:19

中国医药股票差距分析

发布时间: 2021-05-08 03:25:04

❶ 中医发展现状和前景是怎样的

中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海外市场需求日趋流行

中医药行业海外日趋流行

近年来,疗效和安全性的逐步提升,使得中医药在海外日趋流行。明星效应的推动也帮助中医药得到了更多的曝光。但是,中医药的海外推广并不尽如人意。如今英国中医药行业已经进入相对稳定的“沉淀期”。尽管在争取英国医保体制认可上屡屡碰壁,业界仍在为推动英国中医立法这一终极目标而努力。

海外传播效果颇丰

中医起初是为海外华侨华人服务,随后传播给了华人圈子附近的外国人。如今,中医药在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的传播效果最好,在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也有所发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

中医药行业发展阻碍分析

尽管海外传播取得喜人成果,但中医仍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在医学实践上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除韩日以外,中医并未进入当地医疗体系的主流,大都停留在“个体户式”的诊所模式。在中医接受度较高的荷兰,中医有4000多人,却开有1500多家中医诊所,每间诊所受训的中医人员亦不过3人,中医在立法、标准制定、教学体系、职业系统和社会声誉方面都不乐观。

立法限制人才缺乏

中医药在海外传播的困境,与立法监管方面的缺陷具有密切关系,英国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上世纪90年代之前,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药诊疗方法在英国发展迅速,其对于部分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良好治疗效果,赢得了英国主流媒体关注和社会认可。然而,英国政府对中医药治疗的零监管也使低水平的中医诊所混入市场,中医诊疗整体水准出现滑坡。90年代末爆发的“中药致癌”事件大大损害了中医药的声誉,其负面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2011年《欧盟传统草药制品法令》正式实施,占据中药市场份额达60%的中成药被禁止出售。目前西方国家对中草药进口的限制仍然是中医药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海外中医药人才缺乏

海外中医药人才的缺失也是影响中医药长足发展的因素之一。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学习中医的人越来越少,后备人才不足成为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部分在英国行医的中医药医生来自中国,年龄较大,在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和新的信息技术掌握方面有一定局限,影响其行医效果。在英国的中医诊所良莠不齐,通过市场优胜劣汰,服务不佳的诊所被市场淘汰也符合正常市场规律。

完善产业加强监管

如今,中医药的海外传播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近年来,中央部委和各省区市陆续发布的中医药行业发展扶持文件多达50份,据《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称,中国政府致力于推动中医药全球发展,支持国际传统医药发展,促进国际中医药规范管理。目前,中国政府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86个,中国政府已经支持在海外建立了10个中医药中心。

中医药的国际化也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各国推进。据《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与沿线国家合作建设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100种中药产品,建设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东盟、欧盟、非洲、中东欧等地区和组织卫生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

未来,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应致力于人才供应链、产业供应链、金融供应链的搭建。中医药在海外的推广需要构建相关的政策、市场、科研、教育等全体系专业人才结构;同时搭建贯穿产地种植、生产加工、运输物流、零售服务终端的产业供应链;利用人参、红豆杉等具有金融属性的中草药产品,结合创新金融投资模式,借由金融渠道推进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

❷ 中国的医疗和医药和器械放面是不是不够发达

嗯,中国的医疗和医药器械方面应该是还行呢,只不过中国的技术可能并没有外国高。

❸ 老师布置了一作业;选择一家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其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创造现金流量能力.

财务管理吧,呵呵,这个简单呀,由于时间的关系告诉你方法,具体做自己动手吧,毕竟是你的作业哟。

1、先去下载个股票软件给你参考安信证券,去软件下载里下载个通达信版的软件。

2、先想想你想测试比较的行业,就拿医药板块来说吧,你可以选“复星医药“,按F10查看这只股票的财务数据,里面什么都有,如图:

4、分别进入他们的F10财务资料去看标杆企业的指标,然后与目标企业“复星药业对比”

对比方法你就可以财管书上说的差额分析法或者其他的都行,找出具体哪个指标差距

搞定,按照这个方法做,用心的话应该是一份不错作业哦,不用考虑了采纳吧

(PS:截图第二个是涨幅排行,呵呵,自己去找行业排名)

❹ 为什么国内外股票发行价相差那么大

这种现象客观存在,而且应该是发展中国家常态。原因涉及区域经济及国民认知,全面分析很难,可以举几个特例看问题。
区域视野差异造成:例如国内医药股、高科技股走势很牛,但是放到国际上根本不入流,技术水平差距巨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走势却死气沉沉。同样的事情在体育比赛中也普遍存在,中国男子短跑在全运会,乃至亚运会威风八面,但是在奥运会上却根本不入决赛。中国乒乓球很强,全运会的第4名可能也是奥运会的第4名,但是这个国际水平的第4名,在国内的待遇一定比不上那些虽然在国际上不入流,但是到国内却很风流的短跑选手。所以说区域优势也是一种价值。
是不是A股股价就一定比外面高呢?不见得,例如现在金融保险股在香港的H股有的就比A股高40%。这其中是不是投资机会,自己想一想。

❺ 中国医药企业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中国向世界级医药市场迈进的过程,会给中国医药产业带来怎样的变化?我们不妨先了解美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自1929 年到2006 年,美国医疗保健支出占GDP的比例从不足4%稳步攀升到16%左右。在这个过程中,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对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企业创新,使得企业愿意持续不断地在创新方面进行投资;社会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为医疗服务提供了有强大支付能力的支付方;市场化的兼并收购行为促进了产业的整合和企业规模效应的提升。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产生了辉瑞、强生、默克这样的医药产业巨头。目前世界销售额排名前二十的制药企业中,美国企业就占了7家。
对比中国的数据,中国医药及医疗卫生服务业对GDP的贡献,从过去较低的水平逐年增长到2010 年的5 %左右。如果我们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医药及医疗卫生服务业GDP占比10%左右水平的话,整个医药健康产业都将会得到非常良性的发展。按照这样的假设,未来中国医药健康产业的成长性良好,发展空间巨大。当这一切成为现实后,我们的医药工业将会如何?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目前,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有几个主要推动力:
第一是经济的增长,即GDP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
第二是人口结构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尤其在中国的大中城市,老龄化的程度已经相当高,一些常见病、慢性病的发病率已经越来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第三,国家政策法规对医药行业发展的支持也显而易见。在新医改的配套措施中,尽管有药价以及招标等政策对行业存在不利影响,但整体来看,考虑到医保覆盖中国13亿人口带来的市场增量,以及医疗保险水平逐步提升和公平化,新医改对行业发展整体还是有利的。目前,国家也很重视创新,“十二五”规划等产业振兴和创新计划不断出台为此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同时,工信部、商务部等也出台了一些鼓励产业集中度提高、鼓励大企业发展、鼓励收购兼并的一系列政策。
机会不仅在国内,在海外也有所体现。医改不止中国在搞,美国也在搞,奥巴马政府也鼓励使用更多仿制药,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中国的医药企业在过去三年里开展了大量国际化工作,很多中国的制剂企业也在纷纷申请cGMP认证,有大量的ANDA储备正在向美国申报。
不妨再来对比一下中美两国的医药企业。目前国内领先的医药企业销售规模在10 亿~20亿美元之间,利润不到2亿美元。与美国企业如辉瑞600多亿美元的销售收入,80亿美元的利润规模相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在产品上,中国企业目前还很难拿出一个全球性的能称之为“重磅炸弹”的产品。当然,这种差距与各自发展阶段不同有关,但有挑战也有机会。目前很多跨国企业正是看到了这个机会,在加大对中国投资。
在日化行业,我们不得不承认跨国公司在这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中是全面占优的。我们今天的日常用品中,大多来自宝洁、联合利华等公司。本土企业目前还在追赶,但是份额在日益降低,处在劣势地位。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产品线的市场扩张策略,另一个是,本土日化行业没有大的战略举措,反而本土品牌纷纷被外资所并购。
再来看汽车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但合资厂商仍然占据牢不可破的地位。这个局面的背后实际上是本土市场和外资企业的共赢,在外资企业最困难的时候,中国市场为他们贡献了很大的需求。大众在中国迅速发展,同时上汽这样一些国内优势企业也在进步,这是一个双赢的格局。当然现在国家也在努力帮助国内企业自主创新,打造自有品牌。
未来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到底会形成什么样的格局?目前为止仍然是个问号。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分析三方力量:跨国公司、本土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医药集团等老牌国企有传统优势,还有国家的政策倾斜和资金的支持;复星医药是民营企业代表,和其他民营企业一样,都希望在这个市场参与竞争,最终形成一个跨国公司、国企、民营领先公司共生共赢的格局,但要形成这样的局面,对博弈的任何一方而言都不会轻松,都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作为中国本土企业,在发展策略上,我们认为应该把营销网络的打造作为首要任务。因为营销网络实际上是对市场的掌控能力,对市场的参与程度和市场份额都有决定性作用。第二是研发创新。研发创新首先是以品牌仿制药、生物仿制药为核心,同时兼顾小分子药物、单克隆抗体以及疫苗的创新研发。第三是国际化。目前正在兴起的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合作的趋势,不仅将有助于提高国内仿制药行业的水平,还将促使中国医药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并加速国际化。比如复星医药过去已经跟欧盟的一些公司开展合作,像西班牙的CHEMO,像瑞士龙沙,未来我们还会跟更多全球的主流制药公司进行合作,共同开发中国市场。
讲求创新、国际化,规划未来的发展定位,寻找可以作为对标的标杆企业非常必要。从复星医药的角度来说,全球范围内的制药公司我们首先关注强生,因为它也是一个产业多元化的企业;我们同时还关注辉瑞,因为它是一个强势的整合型企业。但是从更现实的角度看,我们还需要关注TEVA这样专门生产仿制药的公司。TEVA是一家历史悠久的企业,从80 年代开始开发仿制药,逐步参与全球仿制药市场的并购重组,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排名前十,且惟一一家以仿制药为主的公司。
我们看到TEVA用了10 年的时间,市值从100 亿美元成长为400 亿~500亿美元,从而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仿制药公司。(本文作者陈启宇为复星医药集团董事长)

❻ 医疗行业以前的样子

2018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三大不利因素待解,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10月中国医药行业亏损状况有所收窄

截止2018年10月底,我国医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7556家,其中亏损企业数量1223家,亏损面16.2%,环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2018年前10个月医药行业亏损总额114.6亿元,同比增长38.9%。

2019年中国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分析预测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12月,中国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28185.5亿元,同比增长0.44%。截止到2018年1-10月,中国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了20180.6亿元,同比增长13.6%。预计在2019年我国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将达到28333亿元,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8.53%,并预测到了2023年我国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将达到39313亿元。

2017-2023年我国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8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不利因素分析

1、技术研发创新不足。我国现已成为全球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化学药制剂生产国。但是,医药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我国医药产业起步晚、基础差,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成熟市场有较大差距。化学制药行业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化药创新药开发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和周期长的特点。化学药品的生产需要符合严格的技术标准,对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的要求较高。目前,国际领先的化学制药企业掌握着先进的化学合成工艺,具备较强的专利优势和技术优势,创新药基本由其垄断,凭借专利保护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技术领先。我国化学制药起步较晚,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一直以低技术附加值的低水平仿制为主,研发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2、仿制药行业竞争不足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中国已有的药品批准文号总数中95%以上为仿制药,仿制药仍是国内医药消费市场的主体,但主体仿制药行业竞争力不高。虽然国内仿制药市场规模达5000亿,但是行业集中度(CR8)极低,对比印度CR8占比52.31%、美国CR8占比52.96%,而中国CR8占比仅为18.82%;中国仿制药行业中存在的低水平仿制和恶性低价竞争现象十分严重,且仿制药绝大部分品种还存在大量重复批文,市场环境相对恶劣;而且由于过去我国批准上市的药品没有与原研药一致性评价的强制要求,导致有些仿制药品在疗效上与原研药存在很大差距,行业盈利能力差,毛利率等指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国际竞争力不足。

3、医药企业门槛提高

一方面,由于环境和资源约束加强,国家对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环保标准不断提高,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政府一系列药品价格调控政策的实施,药品整体的价格水平持续下降,我国制药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目前,医药企业在监管、市场等各方面较以前承受了更大的压力,随着研发、生产到流通的产业链各环节标准的提升和监管的强化,行业门槛将进一步提高,相当数量的企业面临淘汰。医药行业分化趋势明显,医药行业正在加速优胜劣汰和转型升级。

2018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有利因素分析

1、利好政策支持发展。继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等政策之后,2017年7月1日,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落地实施,该法案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2017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从改革临床试验管理、加快上市审评审批、促进药品创新和仿制药发展、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加强组织实施六方面提出36条具体意见,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随后,食药监总局还相继发布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中成药规格表述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稿)》等规范管理性文件,体现出我国政府对药品产业的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

2、医药市场需求增长

在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全面二胎政策的开放、政府持续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大健康产业推动医药消费升级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中国医药产品需求市场不断增长,医药行业将持续发展。医疗保健作为人类一种基本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特征,随着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相应提高,直接引致居民保健意识提升,医疗保健需求上升,从而拉动药品需求。近年来,老年病、慢性病和肿瘤的发病率持续增长,这些驱动因素将持续存在并继续推动医药产品形成巨大的药品市场需求,另外,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医疗支出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医药市场的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3、资本市场环境逐步改善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公开发行股票、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医药成为受益最大的行业之一。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为技术创新、开拓市场、兼并重组和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风险投资分散了新药开发的风险,有力地支持了医药技术创新活动。上述背景对于推动医药行业内优势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行业内的重组整合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❼ 2019年,我国医疗行业有什么新变化

2018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三大不利因素待解,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10月中国医药行业亏损状况有所收窄

截止2018年10月底,我国医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7556家,其中亏损企业数量1223家,亏损面16.2%,环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2018年前10个月医药行业亏损总额114.6亿元,同比增长38.9%。

2019年中国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分析预测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12月,中国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28185.5亿元,同比增长0.44%。截止到2018年1-10月,中国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了20180.6亿元,同比增长13.6%。预计在2019年我国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将达到28333亿元,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8.53%,并预测到了2023年我国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将达到39313亿元。

2017-2023年我国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8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不利因素分析

1、技术研发创新不足。我国现已成为全球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化学药制剂生产国。但是,医药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我国医药产业起步晚、基础差,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成熟市场有较大差距。化学制药行业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化药创新药开发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和周期长的特点。化学药品的生产需要符合严格的技术标准,对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的要求较高。目前,国际领先的化学制药企业掌握着先进的化学合成工艺,具备较强的专利优势和技术优势,创新药基本由其垄断,凭借专利保护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技术领先。我国化学制药起步较晚,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一直以低技术附加值的低水平仿制为主,研发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2、仿制药行业竞争不足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中国已有的药品批准文号总数中95%以上为仿制药,仿制药仍是国内医药消费市场的主体,但主体仿制药行业竞争力不高。虽然国内仿制药市场规模达5000亿,但是行业集中度(CR8)极低,对比印度CR8占比52.31%、美国CR8占比52.96%,而中国CR8占比仅为18.82%;中国仿制药行业中存在的低水平仿制和恶性低价竞争现象十分严重,且仿制药绝大部分品种还存在大量重复批文,市场环境相对恶劣;而且由于过去我国批准上市的药品没有与原研药一致性评价的强制要求,导致有些仿制药品在疗效上与原研药存在很大差距,行业盈利能力差,毛利率等指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国际竞争力不足。

3、医药企业门槛提高

一方面,由于环境和资源约束加强,国家对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环保标准不断提高,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政府一系列药品价格调控政策的实施,药品整体的价格水平持续下降,我国制药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目前,医药企业在监管、市场等各方面较以前承受了更大的压力,随着研发、生产到流通的产业链各环节标准的提升和监管的强化,行业门槛将进一步提高,相当数量的企业面临淘汰。医药行业分化趋势明显,医药行业正在加速优胜劣汰和转型升级。

2018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有利因素分析

1、利好政策支持发展。继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等政策之后,2017年7月1日,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落地实施,该法案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2017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从改革临床试验管理、加快上市审评审批、促进药品创新和仿制药发展、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加强组织实施六方面提出36条具体意见,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随后,食药监总局还相继发布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中成药规格表述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稿)》等规范管理性文件,体现出我国政府对药品产业的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

2、医药市场需求增长

在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全面二胎政策的开放、政府持续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大健康产业推动医药消费升级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中国医药产品需求市场不断增长,医药行业将持续发展。医疗保健作为人类一种基本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特征,随着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相应提高,直接引致居民保健意识提升,医疗保健需求上升,从而拉动药品需求。近年来,老年病、慢性病和肿瘤的发病率持续增长,这些驱动因素将持续存在并继续推动医药产品形成巨大的药品市场需求,另外,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医疗支出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医药市场的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3、资本市场环境逐步改善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公开发行股票、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医药成为受益最大的行业之一。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为技术创新、开拓市场、兼并重组和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风险投资分散了新药开发的风险,有力地支持了医药技术创新活动。上述背景对于推动医药行业内优势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行业内的重组整合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❽ 论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关于股市运行机制问题
我国股市在某种程度上只注重“扩容发展”,没有理顺“监管”与“改革”、“发展”的关系。我国股市的“圈钱”体制,粗放式扩张,虽然使股市得到了跳跃式的扩容,但累进的结构性制度性矛盾越来越突出。
笔者认为我国股市发展历史上最大的失误在于解散了跨部门、跨利益集团的股市发展政策设计部门,如国务院证券委。正是失去了这一战略思维的“心脏”,我国股市出现了“只谈发展”“不谈发展改革”,“只谈监管”不谈“改革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是:由警察部门主导的全面规划发展!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股市“监管”与“发展”“改革”的关系,就难以处理“破”与“立”的关系,我们“破”了不规范的市场力量,但没有“立”起相应规范化的市场力量。打击不规范力量给“庄家”“私募基金”“跨市场、跨产品套利”等种种交易行为以重创!而这种重创基本瓦解了由他们组成的自下而上的自发形成的我国股市的流动力提高机制。
但是,由于我们没有相应的针对“规范化”市场运作机制的主动的战略性的建设方案,在瓦解的同时没有建立流动力提高机制。这样做的严重消极影响就是:随着我国股市流动力提高机制的不断被削弱被瓦解,我国股市的运行安全正收到严重威胁。
因此,只有处理好监管者和市场的关系,才能建立良性的股市运作机制,促进股市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作为市场监管者既不能“当婆婆”,也不能放任自流。在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之前,经典的自由市场理论大行其道,认为政府是“守夜人”,反对政府对市场进行任何的干预。在发生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之后,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强有力干预的凯恩斯主义逐渐取得了经济学中主流地位。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征,要熨平经济波动的“峰”和“谷”,政府应主动实施反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
二、关于机构投资者
在美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中,机构投资者占绝大多数,占股票总值的80-85%。美国股票市场的重要投资者依次是:养老基金、人寿保险基金、财产保险基金、共同基金、信托基金、对冲基金、商业银行信托部、投资银行、慈善基金等。这些机构投资者都是以证券作为主要的投资业务,他们素质高,经营丰富,通过投标方式来参与新股发行的定价,制定出的价格通常能反映发行公司的价值。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规模太小,2000年全美共同基金资产总值达4万亿美元,而同期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资产总值则只有700亿元人民币。二是单个基金的块头太小,目前世界上基金规模动辄上千亿美元,而我国最大规模的只要30亿元人民币,三是家数太少,美国达7000多只,我国不到40只。
这几年,我国股市的发展重点之一是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并且把发展的形式定位在“公募型契约”证券投资基金。但出现了“唯证券基金独尊“的发展战略。由此,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队伍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出现了以证券投资基金取代其他一切机构投资者的倾向。相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的快速发展,我国股市的其他机构投资者明显萎缩
这种只扶持证券基金的片面的股市发展政策,实践证明已危及股市运行安全。证券投资基金的研究表明,证券投资基金的行为从整体上而言表现为“顺势操作”,因此从整体和长期而言并不能明显为股市提供流动力支持。分析从2000年以来的四个1300点附近的各类投资者的行为模式我们可以看出,证券投资基金并未表现出逆势进场的模式,从而无能力担当起为市场提供流动力的重任。但是与此同时,随着不断的监管和加压,在这四个1300点附近,其他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正趋于土崩瓦解之势。比较2000年以前的我国股市,我们在市场上已经越来越难以看到“抄底“资金的身影。投资者的高度“同质化”,破坏了证券市场应有的机构投资者的“异质化”结构。这就破坏了证券市场上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应有的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的生态平衡局面,带来了独家垄断性发展的失衡状态。
笔者认为:大力发展多样化的投资者队伍,建立生态平衡系统,市场机构化是当今国际资本市场的特点之一,也是我国股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步骤之一。资本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是指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和共同基金这三类投资者。有的国家还包括开办个人投资信托和证券自营的银行。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仍然以散户为主,证券投资基金刚开始发展,保险基金从1999年开始以购买证券投资基金形式间接入市,但尚不能直接投资股票,养老基金由于体制问题,也未形成一个真正的法人。
由此,培养机构投资者的任务艰巨。培养机构投资者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开放式基金,扩大基金市场和基金品种,基金设立和发行要逐渐由审批制过渡到注册制,要通过组建中外基金管理公司,提高国内基金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素质和竞争力;为保险基金自由进入市场创造条件,包括保险基金可以作为基金管理公司发起人,通过自己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进入市场等;培养养老基金,帮助这部分基金进入市场。
目前我们欣喜的听到证券监管高层表态:将给私募基金合法的地位!同时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表示:保险公司将投资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表示:今年八月底资产规模已达2300亿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也将进军资本市场。所有这些措施的贯彻无疑将提高股市的流动性,扩大股市容量,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用,对于股市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三、关于证券市场体系
美国股票市场具有多层次的市场格局,股票市场通过层次细分可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本的供需平衡。中国股票市场结构单一,主板A股市场规模较大,二板市场未能开设;三板市场规模小,同时沪、深两地市场的同质性、重叠性限制了整个市场容量的扩展。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应建立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其中包括:
一)创业板市场(二板市场):为高科技,高成长型企业服务。特点:企业规模小,经营年限短,采取保荐人制度,股份全部流通,规定主要股东最低持股量及出售股份的条件,严格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
1、二板市场定位
无论在主板市场内部设立二板市场,还是单独设立为主板服务而且为主板市场培养上市公司的依附型市场,都不符合我国经济改革和产业转型的客观要求。由于主板市场存在问题较多,行政色彩过浓,因而在主板市场的基础上建立二板市场,就会留下隐患。从外国的发展过程看,如果把二板市场当作主板市场的辅助市场存在,一般来说都不是成功的。因此应建立一个有独立运行规则、独立的发展目标、独立的服务对象、独立的上市基准、交易机制的二板市场。二板市场应该为高科技企业服务,那些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等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应该是我国二板市场的首选服务对象。为此,可以考虑把上海、深圳交易所合而为一,然后将深圳交易所变为二板市场。
2、二板市场的制度设计
1)上市标准
上市的最低资本要求及社会公众股比例应该较主板市场有大幅度的降低
可不设盈利要求
对业务要求应该严格
2)交易机制
在市场上推行做市商制度
确保管理层的稳定和公司成长的连续性
实行T+0的交易制度
3)监管机制
强调信息披露基础上的投资者保护
强调监管机构对发行质量和对投资者保护的责任
4)二板市场的风险及防范
建立科学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实行严格的保荐人制度
实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
实行严格的市场监管制度
二)三板市场
其实早在1992年,中国曾经设立过场外交易市场(三板市场),那就是STAQ和NET两个入股交易系统。1999年两个市场暂停交易,后一直没有开市。2001年新的场外交易市场启动――中国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正式开张。中国所谓三板市场挂牌的公司是业绩差,问题多的企业,而美国OTCBB市场上挂牌的公司并不是因为业绩差而是公司实力较小,所以中国三板市场的定位就是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股,像指垃圾桶,而美国的OTCBB市场的定位是小企业的孵化器,是NASDAQ的市场后备。
令人感动欣慰的是,据报到:新三板融资大门将开启,中科软定向增发方案已公布。新三板市场的推出,对于证券市场体系尤其是退市机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关于上市公司
一)质量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的业绩低下,普遍存在“一年好,两年差,三年ST,四年PT”的经营状况,亏损户数不断增加,净资产收益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每股收益不断降低,审计报告中出具保留意见的公司不断增多,上市公司丑闻屡见不鲜。我国的1300家上市公司中有200多家发生过丑闻,出事比例高达16%,而同期美国市场的比例是1%,1994年到2004年,上市公司平均每股净资产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幅,净资产收益率呈下降趋势。
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的原因:1)股票市场的功能定位不准确:管理部门过于关注市场的融资功能,特别是为国有企业筹资。很多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把股票市场完全当作“圈钱”“脱困”的场所,筹集资金是国企的最终目的,改制是手段。这样的上市目的使得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筹集资金而进行形式上改头换面,公司上市后经营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经营业绩逐年下滑。2)股票发行制度不合理:股票发行从“审批制”转为“核准制”。由最初的“额度控制”到“通道制”,再到“保荐人制度”。但现行的保荐制度不能杜绝“江苏琼华”事件。股票发行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大量的绩差公司充斥市场。3)股票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没有严格的摘牌制度,一些严重资不低债、缺乏市场重组潜力和收购价值的劣质公司仍然没有被淘汰。
对此,我们解决的对策是:1、股票市场的准确定位应该是融资和资源的优化配置;2、改革股票发行制度,推行机构询价、网上发行和网下配售制度,建立“绿鞋”回拨机制;3、加快三板市场改革,建立畅通的退出机制。
二)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不规范。
琼民源的造假,蓝田股份的欺诈,银广厦的虚幻,草原兴发巨额财务黑洞,人们对会计信息产生了怀疑。其深层原因包括:1、巨大的利益诱惑;2、低廉的违规成本;3、法规政出多门;4、相关制度不完善。
对此,我们的解决思路应该是:1、建立以会计准则为核心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2、建立以注册会计师公正审计为核心的会计信息披露监督体系;3、建立以证监会抽查复审为核心的会计信息披露再监督体系。
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由于股权分置,一股独大的现实,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形同虚设,“内部人”控制非常严重,这种局面既不利于公司的发展,更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其实,股市的根本在于上市公司,没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上市公司就不可能稳步发展和长期盈利。对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建立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1、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其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除了“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外,还有“社会价值目标”,比如:税收指标、就业指标、公益活动指标等待,在某种程度上这是高度理想主义的表现。美国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高度理想主义,即使被采用,也只能削弱商业公司的主要优势及其有效实现确定目标的能力,同时还会放大政府的基本缺陷,使其迷失方向,并陷于利益集团的无休止的竞争中”。我国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人人都是主人,人人都对企业不负责的恶果也说明了这一点。当然,坚持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并不是说公司可以忽略公司利益相关者(包括雇员、债权人、顾客、社区)的利益。
2、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重点是要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畸形股权结构。
从实践上看,英美的股份公司都经历了家族资本主义、经理资本主义与机构资本主义三个阶段,其股权结构也经历了由集中到分散,再由分散到集中的变化。“一股独大”并没有错,相反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如沃伦.巴菲特在希尔公司、比尔.盖茨在微软公司、李嘉诚在和记黄埔公司都曾占很高比例的股权。
我国只所以反对国有股“一股独大”,关键是国有股股东行为非理想化,发生了严重的扭曲。一是国家所有权的代理行使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国家所有权的代表是“形至而实不至”“缺位”现象严重,缺乏能真正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的人格化代表;二是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国企改制而来,受传统观念束缚严重;三是国有股“一股独大”导致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基本由原企业的管理人员组,从而形成了国家行政干预的“内部人控制”局面;四是国有股不能流通,致使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市场对公司的治理“失灵”,加剧了国有股股东行为的扭曲;五是法制不健全,打击不力。
3、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核心是要保证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建立充分履行其职能的运行机制。
4、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重点是要建立一个与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包括市场机制、行政机制与社会机制)
1)公司外部治理市场机制:主要指的是公司控制权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场
A、公司控制权市场主要表现为敌意兼并和收购,主要是对公司董事长及董事会成员总经理及高级管理人员的约束。英美国家公司控制权市场十分活跃,公司经营状况糟糕,就可能更换董事长或总经理,甚至发生局外人通过收购该公司的股票继而达到兼并公司的目的,这样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就会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我国的公司控制权市场发展严重滞后,原因是国有股不能流通,从而妨碍了上市公司的敌意收购和兼并,这也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
B、同样,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也很落后。公司经理的选择主要依靠行政部门,这样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对公司在职经理来说没有构成任何威胁。
2)公司外部治理行政机制
政府对一级市场及二级市场的管理机制。
3)公司外部治理社会机制
主要是指中介机构的信用机制。
5、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条件是要创造一种良好的公司治理文化。
1)树立“股份公司是股东的,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理念;
2)树立“股东公司最高权利机关是股东大会,核心机构是董事会”;
3)树立“人力资本价值”理念。
四)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问题
1、我国独立董事占比过低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INDEPENDENT DIRECTOR)的比例在10%左右,有的根本没有独立董事。根据经合组织(OECD)1999年的调查,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美国为62%,英国为34%,法国为29%《财富》美国公司1000强中,董事会的平均人数为11人,独立董事为9人。
2、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障碍分析
1)缺乏相关法律作支撑
现在的公司法没有给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董事以存在的空间和条件。而在美国,独立董事依靠法律这把“上方宝剑”,可以把独立董事的个人意志变成董事会乃至公司的意志。而我国目前的法律没有赋予独立董事特殊表决权,人数也不占优势,很难从根本上与公司内部董事制衡。
2)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
美国公司目前最大的股东是机构投资者,一般在一个特定公司的持股比例为1%,按照美国《投资公司法》(1940),人寿公司和互助基金所持有的股票必须分散化,这也导致了美国股权的高度流动性。
当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要问题是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如担保、应收帐款,资产置换等各种手段来侵占上市公司资产,侵害中、小股东利益。
3)独立董事的引入与我国监事会制度不相容
独立董事制度产生于普通法为主的美英法系国家,这些国家采用“一元制”的董事会制度结构,在公司机构设置上没有独立的监事会。我国公司立法上采用的是大陆法系的“二元制”结构组织体系,即在股东大会之下设董事会和监事会。如此,独立董事的职责就会和监事会重叠甚至冲突。
4)具备担当独立董事素质的人才匮乏
5)市场选择机制和评价体系尚未形成
3、我国上市公司有效运作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对策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A、公司法应赋予独立董事一定的权利,建立权利实现保障机制。这些权利包括信息知情权、监督权、独立的审核权、否决权。
B、上市公司还应当赋予独立董事特别职权:第一,重大关联交易的认可权;第二,向董事会提议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第三,向董事会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第四,提议召开董事会;第五,独立聘请外部审计和咨询机构;第六,向股东征集投票权。
2)改革“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
3)协调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功能。独立董事的监督具有天然的事前监督,内部监督以及决策过程监督紧密结合的特点,而监事会具备了经常性监督、事后监督与外部监督的特点。
4、对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和能力,聘任和激励约束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1)任职资格和能力
2)聘任
3)提供独立董事的比例
4)提供充分信息和良好的工作条件
5)设立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机构
6)建立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7)强化独立董事的诚信勤勉义务
5、建立独立董事的自律组织
五)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过高,有的达90%以上,股权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公司治理和资本流动。英国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仅为10%,这种分散的股权结构使上市公司的决策更为透明,且能更好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因而投资活跃,证券市场融资能力较强且流动性好。英国公司首次公开上市时间平均在公司创立后8年,而德国却是40年。英国公司上市的平均规模是1600万美元,而德国是6000万美元。德国上市公司的结构十分复杂,相互持股使得公司的直接持有者不等于最终持有者,个人持股比例小,而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持股比重和非金融公司交叉持股比重很大。
为此,要改变我国上市公司的畸形股权结构,必须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鼓励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入市,给私募基金应有的合法地位,这样才能改变股权过于集中的局面。
五、关于分业经营问题
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有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金融机构可以跨行业经营银行、证券、保险与信托等各种金融业务,称为混业经营模式。其中最关键、最突出、最重要的是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混合,即“银证合一”,另一种称为分业经营模式,即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不允许交叉经营业务。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在西方金融史上曾经几分几合。1929年世界性经济大萧条和金融危机之后,国家金融领域逐渐由混业经营一统天下的格局演变成分业和混业两种经营模式并存的状态。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开始出现重新实行混业经营的新方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金融市场上逐渐出现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 Holding Company),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将其定义为: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大规模的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公司。
1998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1998年金融服务业法案》,该法案在涉及银行组织的条款中,创造了“金融控股公司”这一新的法律范畴。1986年撒切尔夫人在英国实行金融“大震”(big bang)改革,全面摧毁了金融分业经营的体制,促进了混业经营。在东亚,日本和韩国曾经以大财团的形式发展起了一些企业集团,其中有一些是金融控股公司。与此同时,中国的证券业与银行业仍实行银证分业的制度。这种制度的明显缺点在于:
1、资金方面
在投资银行业务中,券商需要通过咨询、策划、融资、估价、谈判等一系列操纵来帮助企业资本运营,这要求券商有一定的资金融通职能,而经纪业务的开展,银行网点的铺设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同时券商要为客户提供融资、融券功能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自营业务的开展更增大了券商对资金的需要,在混业经营模式下,这些资金需求可以通过银行达到便利的满足,但在分业经营中券商就无能为力了。
2、营销网络方面
投资银行开展证券配售业务、经纪业务以及资产管理业务都需要建立一个网络体系来直接面向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在混业经营下可以利用银行的营销网络,降低成本,提供利用效率。
3、信息和信誉度方面
商业银行的经营历史远远长于投资银行,它们对经济实体的了解更多、更丰富,况且建立了一定的信誉度,容易接近客户,依赖商业银行的信誉投资银行可以顺利开展业务。
4、面对入世后金融大鳄的挑战,中国需要混业经营以打造自己的金融航母,否则难以抵御外来的金融风险,丧失竞争力。
对此,笔者强烈建议我国资本市场尽快走混业经营的道路,利用我国原有商业银行的优势,拓宽券商融资渠道,营造全方位的销售网络,增强自身抗御风险能力,以便在国际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六、关于证券交易所
20世纪90年代之前,全球证券交易所几乎全都是以会员制形式发展起来的。这种类型的交易所是由会员出资组成的交易所为会员所有和控制,只对会员服务,只有会员才能利用交易所的交易系统进行交易,由于服务者和出资者为同一人,因此大多数实行会员制的证券交易所都是非盈利的服务性组织。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会员制形式逐渐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资本的国际化使各地的证券交易所突破了地域限制,在全球市场上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对象。一方面,竞争使定价过高的交易所得不到客户,也就没有收入来源,从而面临淘汰的命运;另一方面,作为交易所,要在竞争的条件下生存,就必须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市场份额,否则就有被蚕食的危险。但在会员制下,交易所筹资能力受限,融资成本过高,非盈利性的组织机构也限制了它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这种条件下,交易所只有采取以获得竞争优势为导向的商业治理结构才能获得竞争力,因此,进入90年代,交易所的治理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了公司化的发展趋势,交易所开始由非盈利性的会员制向盈利性的公司制转变。 公司制的特点在于:1、是以满足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组织;2、交易所可以向社会公众发行股份,不必局限于是会员还是交易者;3、通过公开发行股票,使市场交易权和所有权分开,不是股东也可以获得在交易所交易的资格,而在会员制下,只有会员才有资格直接交易。显然,公司制各方面都要优于会员制。而我国目前证券交易所组织模式为“行政会员制”,它是行政管理与会员参与相结合的组织模式。由于实施行政管理,它能从宏观上保障证券交易所的活动首先符合国家利益,有利于实施监管;由于会员参与,它还要考虑会员的切身利益,“行政制”和“会员制”的结合必然导致低效率和缺乏市场竞争力。
但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股票市场改革矛头主要指向筹资者,投资者和券商,很少触及证交所。目前的证交所内无动力,外无压力,没有竞争和市场意识,面对资本全球化的冲击,整合和股份化改造是证交所改革之路。
笔者认为我国证券交易所的改革包括两个方面:
1、证券交易所的整合,上海、深圳证交所合并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从全球看,证交所集中化的呼声超过了分散化的呼声。目前世界范围内形成的三大势力范围:一是以纽约证交所为首的GEM阵营(global Equity Market)控制欧洲、美洲和亚太,股票市值超过了19万亿美元。二是以英德为首的IX阵营,市值为4万亿没有,以欧元报价,垄断欧洲股票交易额的53%和高科技股的80%,三是以纳斯达克为首的创业板市场阵营即“全球数码股市”。
2、公司制的证交所结构。世界上大多数证券交易所已经改制成股份公司,有不少公司正在上市。把属于市场的还给市场,只有这样,中国的资本市场才能面对全球竞争,才能在世界资本市场中站稳脚跟。

❾ 为什么港股和A股估值差距这么大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❿ 为什么业绩好的股票总跌,业绩越差的股票涨的越厉害

基本面信息包括业绩或者利好利空和股价不是绝对关系,而且你所知道的利好利空,都是公司公告以后或者看新闻才知道的消息,你想想,公司老板,大股东甚至行业对手,去调研过的机构都会比你先知道情况吧。那么是好他们就会先卖股票,股价就会先涨,是坏就会先卖出,股票就会跌。往往在出基本面利好之前先把股价炒上去,出利好的时候就会借消息出货套人,比如公布三季度利润上升106%的赣锋锂业,当天跳空下跌4%,之后跌了20%多了。 现在才涨回来。

也就是说,你现在看到业绩好,但股价跌可能是公司有没公告的利空,而现在业绩差却涨,有可能背后有你没看到的利好,比如现在大部分公司还没出年报,你看到的业绩数据还是17年前三季度,那么如果四季度大幅度增加呢?

业绩公布不如预期大跌20%的寒锐钴业现在却是历史新高对不对
然后,股票的涨跌,基本面的信息和消息面只决定他的根本质量,而不是直接决定因素。
直接决定因素,第一是筹码面,意思就是持有这家股票大多流通股份的人是主力还是散户,如果是主力,易涨难跌,如果是散户,易跌难涨。然后,如果是主力的话是哪一种类型的主力。国家队,法人机构,外资这类型的主力,股票确定上涨趋势后,就会沿着固定的均线上涨,正乖离过大就会拉回,比如茅台,格力的六十日均线。但如果主力是牛散,游资,私募之类,股性就会较为活跃,来回波动大,需要更多的方法去判断买卖。
直接决定因素,第二是技术面,技术面不是网上泛泛而谈的什么技术指标,K线组合这些,而是量价,趋势,波浪,时间转折等等,这些东西是主力进出的痕迹,可以最快捷的判断要涨要跌或者要盘整。
股票不是跌多了就会涨,有业绩有概念。会不会涨取决于有没有主力进货做他。而一旦主力进货了,技术面上就一览无余。
有不懂可以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