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析预测 » l型走势的股票
扩展阅读
股票股份有限公司 2024-10-09 03:12:07
股票交易印花税怎么做账 2024-10-09 02:54:24
美国新基药业公司股票 2024-10-09 02:05:49

l型走势的股票

发布时间: 2021-05-10 02:42:17

⑴ 本轮伤情远超三次“5·30”暴跌,L型股市何时到头

我也是此轮下跌的受害者。多年的股市失败经验教训就是,如果股票基本面问题不大,基本上两三年是可以有机会回本的。腰斩之后适当补补,高抛低吸。一旦解套,总体上打算撤出来。眼下只能是煎熬,小仓位做做高抛低吸。
目前宏观政策还不支持价值投资,只有极少数白马股分红还可以,但是价格已经飞天了。什么时候IPO能正常,退市政策能够真正实施,退市比例总数量达到5%以上,而不是现在的突发事件才退市。再考虑回来。

⑵ 经济长期l型下,我该买什么股票

本人觉得进入股市是要有一定的勇气的,要敢进也要敢出。不能拖泥带水的,钱赚进才是自己的。理一理入股市的想法吧。

投资分析有哪些必要性

第一,股票属于风险性资产,其风险由投资者自负,所以每一个投资者在走每一步的时候都应谨慎行事。高收益带来的也是高风险,在从事股票投资时,为了争取尽可能大的收益,并把可能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首先要做的就是认真进行股票投资分析。这样在买卖过程中才会有信心,使我们看到可能发生的风险。及时避开隐蔽的陷阱,确保对投资行动来说最为重要的一点安全。你可以在这个工众号里面学习,炒股票新手入门教程,高手和学习资料都挺多

第二,股票投资是一种智慧型投资。长期投资者要注重于基本方法,短期投资者则要注重技术分析,而要在股市上进行投机,更是一种需要高超智慧与勇气的举动,其前提是看准了时机才去投资。而时机的把握需要投资者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理论、技术以及方法详尽的周密分析,进行科学的决策,以获得有保障的投资收益。

第三,从事股票投资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要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坚决杜绝贪念,要想到,哪怕只有一次要赌一把的热血来潮的冲动,也会让你追悔末及。


⑶ 中国经济将呈l型走势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由高速增长变成中高速增长,L的顶部代表高速增长,然后迅速降速变成中高速,并且保持一段时间的中高速形成“L”底下的那一横。这个论断是反驳U形增长和V形增长的,后两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后触底,然后会接着回到高速增长,而L形增长认为不会回到高速增长了,只会维持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表现的构成部分。因为中国之前的基础欠账已经大部分补完了,补欠账的时候自然经济增速是高速的,欠账补完了和第一梯队差距相对缩小了经济就会进入常态了,所以L形。

⑷ 什么叫“L型经济”

L型衰退是指经济陡降并无力复苏,L型衰退是最糟糕的一种衰退类型,因为“没人能知道复苏的时 间,没人能提供复苏的希望”,它的特征包括“抑郁”、“失去的十年”和“不适”。典型例子是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日本经济衰退。

就根据字母的形态,在经济学上,经济走势有U型、L型和W型三种,U型是经济下来了见地之后就起来了,这是最好的,L型是经济下来了之后会在低位持续运行,而W型是上下起伏,波动较大。

有经济学家认为,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突出问题包括产能过剩、房价虚高、外向型经济受阻以及市场经济行政化色彩明显,这必然导致L型走势。

如果今后的改革转型和结构调整不顺利,我们可能无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如果没有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上市公司的构成仍然是以传统产业为主,那么就很难想象会出现标准意义上的大牛市。换言之,股市在现阶段不太可能走出大幅上涨行情

一些新兴行业,则会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呈现加速发展的状态。这种局面反映到股市上,就会引发结构性行情,也就是有些行业板块会相当不错,也有些会很差……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股市不是没有行情,而是行情走势会比较特殊,传统观念中的蓝筹股起舞,周期股王者归来的局面,恐怕难以再现。

而一批规模不大但成长迅速,且题材独到,富有想象力的股票,或会异军突起。

⑸ 专家分析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是U型走势还是L型

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遭遇到不少预期内和预期外的冲击与挑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施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组合,使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民生持续改善。预计2015全年GDP增长6.9%,CPI涨幅1.5%。展望2016年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受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叠加影响,明年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需要采取积极有力的宏观政策和加快推进改革加以应对,仍可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全年经济运行总体特征2015年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是稳中趋缓、稳中有进、稳中有忧,各领域分化加剧,动力转换过程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结构性衰退和结构性繁荣并存。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1.4%,较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二产10.8个百分点。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增长较快,产业结构加快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但行业景气度差异较大。一是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十分困难。资源类、重化工业普遍陷入困境,增速大幅下滑,煤炭、钢铁、水泥等产品产量明显下降,行业总体库存压力较大,仍处在调整探底发展阶段,要彻底走出困境尚需时日。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计算机通讯、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制造等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增长速度大幅快于传统制造业。三是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延续近两年高增长态势,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行业表现尤为抢眼。三大需求趋于平衡发展,内部分化逐步凸显。2015年以来,消费增长保持稳定,投资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出口增速换挡,三大需求趋向平衡发展。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8.4%,高于投资15个百分点,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从三大需求内部看,分化逐步凸显,萧条与旺盛并存。投资方面,房地产投资持续回落,月度投资已现负增长,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速,制造业投资缓中趋稳。消费方面,网上商品零售、通讯类商品、旅游等领域消费高速增长,而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大幅衰退。出口方面,一般贸易出口保持正增长,而加工贸易出口大幅下降,传统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明显下降。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显著,多速增长格局出现。一些产业基础好、结构多元化、调整步伐快、开放程度高的地区,经济仍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而一些产业结构落后单一、产能过剩行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经济下行速度较快。重庆和贵州两地逆市上行,实现了10%及以上的超高速增长,领跑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相对平稳,保持在7%—9%中高速增长区间;辽宁、山西等资源型、重化工业大省下行压力较大,减速幅度大,增速低于3%,甚至其省内部分地市出现负增长,情况极不乐观。企业景气分化,同一行业内冰火两重天。一方面,一些大型企业、上市企业紧抓市场、政策机遇,发挥其规模、品牌等优势,发展相对较好。另一方面,量大面广的传统企业、中小企业依然普遍面临生存难、转型难的困境。民生持续改善,收入就业指标表现较好。前三季度,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066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1%—5.2%。居民收入实现了“两个高于”的要求,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达到16367元,同比实际增长7.7%,高于同期GDP增速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8.1%,高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1.3个百分点。价格水平总体平稳,结构性通缩压力加大。受新拉涨因素不足,及季节、气候因素的影响,全年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均低于2%,个别月份低于1%,物价总水平平稳。但受国内需求总体偏弱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生产领域中原材料、燃料价格持续下降,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连续45个月负增长,且降幅较大,工业领域结构性通缩风险已较为突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投资增长后劲不足。1—11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仅增长4.7%,较上年同期下降8.8个百分点。特别是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速更低,新开工大项目不足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受到融资平台清理、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及经济增速下降导致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项目尤其是大项目的资金来源受限,致使部分稳增长措施难以落地。同时,尽管国家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但是改革措施尚未完全到位,主动服务意识差,仍然存在投资项目需要各部门串联会签审批现象,审批环节多、行政效率低也影响稳增长措施的落实。二是市场出清困难。截至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已经连续45个月负增长,超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负增长记录,且伴随经济增速下行,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产能过剩局面缓解难度进一步加大,过剩行业有扩展之势。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经营效益持续恶化。1—10月份,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到386.38亿元,其中主营业务亏损720亿元,101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中48家亏损,亏损面扩大至47.5%。10月份,全国22个城市5大类品种钢材社会库存环比有所上升。其中钢材市场库存总量830.81万吨,比上月增加26.93万吨,上升3.35%。当前急需通过市场出清恢复市场供需平衡。但受过剩产能行业重资产技术经济特征、地方政府保护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化解产能过剩和清除“僵尸企业”仍面临种种困难。大量资源固化于产能过剩行业,抑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发展。三是就业压力逐步凸显。今年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就业稳定,但受资本市场波动、总需求低迷影响,非制造业的景气度也在下行,10月份非制造业PMI指数已较7月份的年内高点降低了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减弱。且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进一步加大,部分传统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目前勉力维持的就业局面可能会被打破,部分隐藏性失业可能会显性化,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凸显,可能将对明年的就业稳定造成影响。同时尽管网上商品零售、快递等新兴业态创造了部分新的就业岗位,但也必须注意到网店对实体店带来的冲击和显著的替代效应。调研中反映,图书、服装、家电等产品的实体店受到冲击最大,部分实体店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了关闭潮。部分传统的百货商场也受到较大冲击,经营景气度持续下降,这对相关群体就业带来较大影响。四是金融风险加大。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企业效益恶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等实体经济的问题开始向金融领域传导。2012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呈现逐季上升趋势,目前已经连续16个季度上升,不良贷款率由2012年第一季度的0.94%上升至2015年第二季度的1.50%,三季度进一步升至1.59%,环比上升0.09%,同期拨备覆盖率由287.40%下降到190.79%。融资难融资贵也导致部分地区非法集资问题抬头。这些问题相互交织、相互传导,加大了经济下行的压力,也导致金融风险上升。●2016年经济增长趋势分析2016年投资增长可能降至9%左右。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下降1.5个百分点,约拉低投资增速0.5个百分点。一是企业经营景气度下降影响投资积极性。研究发现,制造业投资增长速度变化的60%可由上一年的企业利润增长速度解释。2015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持续负增长,较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恶化抑制企业扩大投资。且上半年受益于股票市场持续活跃,企业非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若去除其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比利润数据显示的还要差。二是产能过剩依然突出,新增投资动力不足。从今年行业统计数据来看,产能过剩问题仍然突出,且伴随经济下行,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产能过剩行业有扩展之势。三是高新制造业规模尚小,难以提供足够投资支撑。全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高出全部制造业投资近4个百分点,但其占比不足10%,对制造业投资增长拉动较弱。房地产投资可能降至零增长。一是当前的资金来源结构难以支撑房地产投资增长。虽然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3%,增速连续多月提高。但从资金来源看,国内贷款、外资、自筹资金都连续多月负增长,仅有定金及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正增长。二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负增长。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33.1%。三是当前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仍未全面恢复。当前房地产市场景气上行是结构性上行而非整体上行。从区域看,一二线城市景气上行,三四线城市低迷。从房屋购买结构看,改善型住房景气度高,而刚需房和高端房类的景气度相对较低。10月份以来房地产销售增速已经出现下降。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可能回落2个百分点。一是资金来源受到限制。受经济下行影响,财政收入增速大幅下降,且若明年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再次下降,则地方政府的资金来源将受到极大约束。二是部分改革措施短期内可能抑制地方政府投资扩张。新预算法、限制地方招商引资竞争和地方司法、纪委体系改革强化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制衡约束,短期内可能抑制地方投融资扩张。消费可能进入个位数增长。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减速。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7%,高于经济增速0.8个百分点。但年度比较来看,却是持续减速。二是受失业显性化等因素的影响,消费信心可能有所减弱。三是一些热点消费可能减速。首先汽车消费鼓励政策的效应减弱。其次,今年受黄金价格波动及股市波动引发的避险情绪增强的影响,三季度以保值增值为目的金银珠宝类消费大幅走强,平均增速达到13%,但不具有可持续性。出口可能略高于今年。一是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份报告预计2016年发达经济体复苏会有所减弱,但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速度在2016年有所回升。二是政策环境优化和低基数可能提高出口增速,进口可能低速增长。今年进口之所以出现负增长,主要是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所致,进口数量降幅不大。预计明年进口数量将窄幅下降,价格影响降低,进口实现低速增长。总体来看,明年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进一步回落。2016年宏观政策选择2016年宏观政策的重点仍是要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的平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供需两侧发力。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有力度。第一,建议进一步扩大赤字规模,提高赤字率,新增赤字主要用于国家重大工程,跨地区、跨流域的投资项目以及外部性强的重点项目。第二,建议考虑加大中央国债发行规模,并适当提高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度,继续适时推进债务置换工作,减轻地方政府偿债压力,为地方腾出部分空间用于其他领域支出,保障地方公共服务的合理投入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稳定供给,拉动经济增长。第三,进一步加大力度盘活存量资金,统筹用于交通、水利、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第四,适当加大针对东北地区及其他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并配合其他相关政策,增强其自主增长动力。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松紧适度。第一,建议继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在资本外流增多的情况下保持流动性充裕,并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在保持汇率总体走势基本稳定的大局下,根据市场情况,继续释放人民币贬值压力,进一步减轻出口部门压力。第二,稳定股票市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宽进严出,防范资本大规模流出风险。第三,发挥好定向调控作用,进一步扩大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规模,支持重点领域建设。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和清理僵尸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降低各类企业成本,引导“双创”活动走向纵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建立地方政府在改革和发展中的正向激励机制,克服不作为倾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地方政府的新型竞争机制,既要保障公平公正,也要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

⑹ 股市L型是什么意思

从L这个字母来看,L型即指的是股市快速下跌后长期在底部盘整。类似用字母表示的有M双头,W双底等等。

⑺ 经济未来将呈“L型走势”,经济L型是什么意思

L型是象形表达。因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没出来,中国需要长期的经济转型周期,行情走完L,最后再走U型~

⑻ 经济l型走势的判断为什么是对的

就根据字母的形态,在经济学上,经济走势有u型、l型和w型三种,u型是经济下来了见地之后就起来了,这是最好的,l型是经济下来了之后会在低位持续运行,而w型是上下起伏,波动较大。

⑼ 为什么叫L型拐点

L型走势(L-shaped growth)这里是指经济运行的经济形势预测。《人民日报》2016年5月9日发表对权威人士的独家采访,称中国经济运行将是L型的走势,深层次的问题还将持续,也会出现新的挑战。文章称,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

但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

(9)l型走势的股票扩展阅读

一、乐观派:中国经济已经或即将跨过L型

中国经济连续三个月保持平稳运行,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稳中有进、进中转好,让一些分析人士乐观地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L型拐点。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2016年以来,中国增速连续三个月维持6.7%,工业增加值在6%附近中枢震荡,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企稳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10-11%之间窄幅波动,这些均表明2016年经济已经见底,中国经济L型已过,经济进入L型的下半场。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近日发布了《月度数据分析报告(10月)》。《报告》认为,三季度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增长企稳态势延续,可能预示着中国经济已经或即将跨越“L型”拐点。

《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增长的企稳态势呈现了九大特征,分别为:实际GDP增速企稳,名义GDP增速触底反弹;从总需求看,和投资增速双双企稳,内需较为强劲;从供给面看,各产业平稳增长,经济回暖特征明显;企业效益出现持续改善,是宏观经济回暖的微观基础。

就业稳定向好,新增就业完成年度目标,调查失业率下降;价格指数回升,核心CPI中枢上移,PPI由负转正;和非制造的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等微观主体信心指数回升;对外贸易改善,进出口跌幅双双收窄;各项改革举措加速推进,有助于稳定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二、悲观派:中国经济还未达到L型底部

与乐观派相反,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当前6.7%的经济增速并不意味着经济已进入拐点,或达到L型的底部。这主要是来自于对中国房地产泡沫化的担忧、以及对全球经济走势较为悲观的看法。

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指出,9月房屋新开工增速大幅回落,预示着房地产投资可能以比市场预期更快的速度回落,明年第一季度或是敏感时点。

值得注意的是,对今年三季度GDP实现6.7%增速贡献最大的竟是农林牧渔业,而从历史数据看,该增速基本围绕水平趋势波动,不能指望其持续拉动经济。明年二季度后,PPI和企业盈利可能掉头向下,业对GDP的支撑将弱化,届时经济或重启寻找L型底部之旅。

持上述观点的并不在少数。士丹利华鑫证券执行董事章俊认为,今年三、四季度中国经济企稳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发力,目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负面效应在明年二季度会逐步显现,同时基建投资的拉动效应也会重新减弱,再加上美联储如果在今年12月再次加息会导致全球经济再次出现大幅震荡,中国经济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在明年二季度末可能重现疲态。

“明年基建投资的空间已经很有限,而再次放松房地产调控可能引起房价进一步泡沫化,以及其所带来的社会舆论压力将使决策层很难再依靠重启房地产投资来支撑经济,因此在政策层面的腾挪空间将极为有限。”章俊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L型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