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盘走势和指数与股票价位的关系
广义上说上证指数有4类16种,分别为
一、样本指数类 4种
1.沪深300
2.上证180
3.上证50
4.红利指数
二、综合指数类 2种
1.上证指数
2.新 综 指
三、分类指数类 7种
1.A股指数
2.B股指数
3.工业指数
4.商业指数
5.地产指数
6.公用指数
7.综合指数
四、其他指数类 3种
1.基金指数
2.国债指数
3.企债指数
狭义说就是专指上证综合指数,其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1、“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又称“沪指”,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2、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
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
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
3、修正方法
当市价总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维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原除数=修正后采样的市价总值/修正后的除数由此得到修正后的连续性,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当股票分红派息时,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如遇下列情况之一,须作修正:
(1) 新股上市;
(2) 股票摘牌;
(3) 股本数量变动(送股、配股、减资等等);
(4) 股票撤权(暂时不计入指数)、复权(重新计入指数)
(5) 汇率变动
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计入指数,即当天不计入指数,而于当日收盘后修正指数,修正方法为:
当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当日的市价总值+新股的发行股数×当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除权:在股票的除权交易日开盘前修正指数:
前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前日的市价总值+除权股票的发行股数×(除权报价-前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撤权:在含转配的股票除权基准日,在指数的样本股票中将该股票剔除;
复权:在撤权股票的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起,再纳入指数的计算范围。
4、指数的发布
上证指数目前为实时逐笔计算,即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其中采样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1)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X=前日收盘价
(2) 若当日有成交,则X=最新成交价
上证指数每天以各种传播方式向国内、国际广泛
『贰』 股票指数与股票价格的关系
大盘指数
大盘指数一般而言,我国股票大盘指数是指:沪市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市的“深证成份股指数”。
这两市的大盘指数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上证综合指数: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为样本,以发行量为权数(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的股价指数。
深证成份股指数: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为样本,以流通股本为权数,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的股价指数。
计算股票指数时,往往把股票指数和股价平均数分开计算。按定义,股票指数即股价平均数。但从两者对股市的实际作用而言,股价平均数是反映多种股票价格变动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术平均数表示。人们通过对不同的时期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认识多种股票价格变动水平。而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的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也就是将第一时期的股价平均数作为另一时期股价平均数的基准的百分数。通过股票指数,人们可以了解计算期的股价比基期的股价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于股票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就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说,股票指数比股价平均数能更为精确地衡量股价的变动。
1. 股价平均数的计算
股票价格平均数反映一定时点上市股票价格的绝对水平,它可分为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三类。人们通过对不同时点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及趋势。
(1)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将样本股票每日收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得出的,即: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价格平均——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的。
现假设从某一股市采样的股票为A、B、C、D四种,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计算该市场股价平均数。将上述数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价平均数=(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虽然计算较简便,但它有两个缺点:一是它未考虑各种样本股票的权数, 从而不能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样本股票对股价平均数的不同影响。二是当样本股票发生股票分割派发红股、增资等情况时,股价平均数会产生断层而失去连续性,使时间序列前后的比较发生困难。例如,上述D股票发生以1股分割为3股时,股价势必从30元下调为10元, 这时平均数就不是按上面计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这就是说,由于D股分割技术上的变化,导致股价平均数从20元下跌为15元(这还未考虑其他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显然不符合平均数作为反映股价变动指标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有两种: 一是除数修正法,又称道式修正法。 这是美国道·琼斯在1928年创造的一种计算股价平均数的方法。该法的核心是求出一个常数除数,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资、发放红股等因素造成股价平均数的变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数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具体作法是以新股价总额除以旧股价平均数,求出新的除数,再以计算期的股价总额除以新除数,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数。即: 新除数=变动后的新股价总额/旧的股价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报告期股价总额/新除数 在前面的例子除数是4,经调整后的新的除数应是: 新的除数=(10+16+24+10)/20=3,将新的除数代入下列式中,则: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数与未分割时计算的一样,股价水平也不会因股票分割而变动。 二是股价修正法。股价修正法就是将股票分割等,变动后的股价还原为变动前的股价,使股价平均数不会因此变动。美国《纽约时报》编制的500 种股价平均数就采用股价修正法来计算股价平均数。
(3)加权股价平均数
加权股价平均数是根据各种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股价平均数,其权数(Q) 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总市值、股票发行量等。
2.股票指数的计算
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点上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通常是将报告期的股票价格与定的基期价格相比,并将两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数值,即为该报告期的股票指数。
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有三种:一是相对法,二是综合法,三是加权法。
(1)相对法
相对法又称平均法,就是先计算各样本股票指数。再加总求总的算术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股票指数=n个样本股票指数之和/n 英国的《经济学家》普通股票指数就使用这种计算法。
(2)综合法
综合法是先将样本股票的基期和报告期价格分别加总,然后相比求出股票指数。即: 股票指数=报告期股价之和/基期股价之和 代入数字得: 股价指数=(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报告期的股价比基期上升了36.8%。 从平均法和综合法计算股票指数来看,两者都未考虑到由各种采样股票的发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对整个股市股价的影响不一样等因素,因此,计算出来的指数亦不够准确。为使股票指数计算精确,则需要加入权数,这个权数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发行量。
(3)加权法
加权股票指数是根据各期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加权,其权数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发行量等。按时间划分,权数可以是基期权数,也可以是报告期权数。以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拉斯拜尔指数;以报告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派许指数。 拉斯拜尔指数偏重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而派许指数则偏重报告期的成交股数(或发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数股票指数都是派许指数。
大盘指数反映了整个股市的强弱走势,理论上说,每一个股票的升跌都影响大盘指数,只是权重股对大盘指数影响比较大,特别是一些大盘蓝筹的走势强弱.一般大盘指数上涨,个股短线操作的机会很大,可以进场短线操作,大盘下跌,就要小心,个股操作时切记追高。
『叁』 股指与个股走势的关系是怎样的谁能讲清
我们平时炒股的时候最主要分析上证指数,来把握市场的风险和机会,但股指并且是股指跟个股的走势上存在很大的差别,比如单纯的分析股指后认为市场存在风险,不敢去轻易加仓或者大仓位买入个股,但个股接下来走势却跟股指相反,出现了明显的上涨,从而错过该股的收益,所以股指与个股的走势具体关系是什么,很多投资者根本不懂的如何使用或者利用三大指数,下面我们就具体讲解下股指和个股的走势关系。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后得出股指跟个股的关系,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第一,是操作策略的选择。第二,个股仓位的控制和选择,第三,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的叠加考虑个股标的方向的选择,以股指为大背景下按照策略去精选个股。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肆』 股指和股票的区别
大多数股票投资者对期货市场是比较陌生的,对于即将诞生的股指期货市场则更不了解。股票市场与股指期货市场在很多方面存在重大差异,如果用交易股票的方法来交易股指期货,可能造成严重损失。因此,股票投资者在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之前,应当充分学习、认真比较两者的差别,切不可盲目操作。
股指期货作为股票的衍生产品,与股票相比,有几个非常鲜明的特点,这对股票投资者来说尤为重要。
第一、从交易内涵来看,股票交易是转让股票(即公司的所有权);而股指期货交易,是买卖双方对涨跌趋势判断后,进行直接的做多或做空交易。
第二、期货合约是保证金交易,一般只要付出合约面值约10%左右的资金就可以买卖一张合约,使投资者可以“以小搏大”,这一方面提高了盈利的空间,但另一方面风险也会增大,而股票交易要全额买入,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只有盈亏风险,对于中介机构则没有风险。股指期货由于是保证金交易,投资者的亏损额可能超过投资本金,这一点投资者必须明确。
第三、股指期货交易必须每日结算,股指期货交易每天收市后要按照结算价对持有在手的合约进行结算,账面盈利可以提走,账面亏损第二天开盘前必须补足,如果不能按时追加保证金的话,期货公司就要对您的合约进行强行平仓,造成投资损失,这一点和股票交易不同。
第四、股指期货合约有到期日,不能无限期持有。股票买入后可以一直持有,正常情况下股票数量不会减少。但股指期货都有固定的到期日,到期就要交割。因此交易股指期货不能像买卖股票一样,交易后就不管了,必须时刻盯盘,既要注意保证金的变化,更要注意合约到期日,以决定是提前了结头寸,还是等待合约到期(好在股指期货是现金结算交割,不需要实际交割股票),或者将头寸转到下一个月。
第五、从交易方向上看,股票市场的操作是“单向”,只能是先买后卖;而股指期货市场的操作是双向,既可以先买后卖,也可以先卖后买,比较灵活。股指期货合约可以十分方便地卖空,等价格回落后再买回。股票融券交易也可以卖空,但难度相对较大。当然投资者无论时买多还是卖空,都要看准方向,否则将会面临损失。
第六、从交易制度看,股票交易因是T+1,所以买进股票后第二天才能卖出;而股指期货是T+0交易,开仓后即可转手,流动性极强。同时,一般投资者买卖股票,只要资金账户存满市场机可以买1手(100股)股票的资金就可以了。按照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现状,投资者准备几千元,甚至几百元都可以参与股市,但是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资金门槛要高很多。
总之,股指期货交易和股票交易存在很多差异,因此二者所面对的投资群体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在股指期货推出后,股票市场的投资者一定要研究股指期货交易特点,考虑好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提高对股指期货品种的认识。
『伍』 股指期货的走势与股票市场的走势的关系
正是因为股指期货的走势与股票指数走势 一致,才是可以避险的基础。
因为股指期货可以双向交易。
我这里有用沪深300指数代替股票说明。
譬如在2800买入100万,涨到2950时,我担心涨不上去;我在股票期货,譬如2970卖出,
这样即使后边跌回2800,我股票利润为0,但股指期货利润,因为是先卖出,所以在差不多170的利润(譬如股指期货此时报价也2800利润)
一般大资金有持有的好股票,不想卖出,来回交手续费,可以这样套期保值,
但我想多数人也还是用不到股指期货这种功能,更多的是赚股指的价差交易吧,像炒股一样。
而期货的杠杆性、期限性,风险还是比炒股大一些的。
『陆』 每只股票购买时每股价格和指数有什么关系
美股研究社解释股指期货与股市的关系:
第一、股票交易是转让股票;而股指期货交易,是买卖双方对涨跌趋势判断后,进行直接的做多或做空交易。
第二、从保证金制度来看,期货和股票都实行保证金制度,都是合约交易。而股指期货只需要合约价值10%的保证金。
第三、从合约有效期来看,股票只要在上市公司的存续期内,都是长期有效的。而股指期货交易有最后交割日,在这一天买卖双方进行现金交割平仓后,该合约就摘牌终止了。
第四、股票市场单只股票的可流通股本是固定的,除了增发、送股、配股等情况以外,总的份额不随交易而变化;期货市场中的持仓总量是变动的,资金流入则持仓总量增加,资金流出则持仓总量减少。
第五、股票市场的操作是“单向”,只能是先买后卖;而期货市场的操作是双向,既可以先买后卖,也可以先卖后买,比较灵活。
第六、股票交易因是T+1交易,而股指期货交易是T+0交易,开仓后最短持仓时间可在两分钟内即可转手,流动性极强。
『柒』 近期股市走势怎么看在股市中如何判断股票走势
近期股市走势怎样看?在股市中怎样判别股票走势,把握看盘的基本知识与技巧,学会怎样看盘 ,对于每位长期在股票市场上奋斗的股民朋友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
它不只关系到出资的成功与失利,更关系到是盈余还是损失。一般,股民朋友在看盘的时分需求留意下面三点,称之为盘面三看。
一看趋势,也便是关注大盘趋势的改动。
根据通道理论,股指一般是随着某一趋势运转的,直到宏观经济面、方针面发作严重改动,这个趋势才会渐渐改动。另外,因为惯性的效果,趋势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动的。
二看成交量。
股谚云量在价先、天量天价,地量地价,说的是成交量比成交价更重要,因为成交量决议着成交价以及后市股价的走势。
假如高开而不回落,而且成交量有所扩大,这只股票上涨的可能很大。
另外,在股指上升的过程中,要想保持其本来的走势,成交量需求有所扩大。
若把股指的上涨比作是列车行进的速度,那么成交量便是该列车的动力,股指的上涨就比如列车走上坡路,没有动力肯定是走不动的;而跌落就比如列车内行下坡路,因为惯性起到了很大的效果,因而不需很大的动力乃至不需求动力。
三看均线,也便是关注均线的走向。
一般,股指通过长期上升后,若5日均线死叉10日均线就要警惕了。
若10日均线死叉30日均线,就要考虑卖出股票了。
而当30日均线拐头下行时,不管此刻是盈余还是亏本,有必要果断离场。
另外,股民朋友还要留意:若在第一次构成死叉时没来得及逃出,股价还有一次反抽的可能,此刻大盘的K线会构成一个双顶或许双头,这是股民朋友最终的时机。
反之,若股指通过长期跌落后,如呈现5日均线金叉10日均线,则可看做是一个比较好的短线买进点,而若是10日均线金叉30日均线,则可看做是中长线买点。
上面所说的三看是相辅相成的,少一个都是万万不行的,另外,除了盘面三看以外,还更需求关注宏观经济面与方针面的改动,万万不要去违反方针面。
开盘的时分要看是低开还是高开,它代表着市场的志愿,也是当日股价跌落还是上涨的一种表现。
其次在开市半小时之内调查股价改动的方向,一般,若是股价开得太高,半小时之内很可能回落,若是股价开得很低,半小时之内很可能上升。
第三看股价,除了要看现价,还要看昨日收盘价和当日开盘价、当日最高价与最低价、涨跌起伏等,这样就能知道现在的股价是处于怎样的方位,是上升中还是下降中,是否值得买进。
一般说来,还在跌落的股票不要着急买进,要等其止跌后再买。上升中的股票能够买,但要慎重一些,不要被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