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联美的米高梅(中国)影业
米高梅(中国)影业全称为深圳市米高梅影业有限公司。作为美国米高梅影业集团在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合作伙伴,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集影片投资发行、影院规划建设、影院运营管理于一身,整合了电影全产业链的影业公司。这里集结了一大批国内外顶点的影视制作、运营管理、策划营销人才,实现了从编剧、导演、制作到市场推广、院线发行、影院建设等完整的生产体系,是中国电影产业迈向国际化的一张名片。
米高梅一方面将美国先进的影院商业模式成功引入国内,成为中国影院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者,另一方面,也将众多国内优秀电影大片,输出到美国,架起了一座中美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被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之为是“中美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
米高梅影业进入中国以来,得到了CNN、BBC、《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时报》、《巴尔的摩太阳报》、《时代周刊》、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数十家国际国内知名媒体的广泛关注,并成功入选了由《新经济时报》评选的2012年度“中国文化产业十大新闻事件”之一。并被国家文化部、科技部、工信部等五部委列为201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之一。
此外,米高梅还与中影集团、光线影业的国内多家知名电影公司和专业机构合作,在国内首次推出以新型商业影院投资为主营业务的股权私募基金投资公司。公司计划三年内在国内建设加盟、直营和联营影院500家以上,影院银幕不少于1600块、影院座位不少于10万个,公司年均增长速度超过50%。争取三年内在香港、新加坡、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
Ⅱ 电影开场有个狮子在喉的标志,那是哪个公司啊
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
时代华纳与索尼集团竞逐收购好莱坞电影公司米高梅(MGM)已有突破性进展。米高梅周一证实已与日商索尼为首的集团就收购案达成原则性协议,同意索尼以每股12美元和承担债务总计近50亿美元的代价并购米高梅。
根据消息人士透露,这个以索尼为首的投资集团成员包括私人投资基金Texas Pacific 集团以及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另外还会寻求其他投资伙伴。熟悉内情人士指出,全球最大有线电视系统Comcast公司在米高梅被收购后,可能投资3亿美元。米高梅稍后也发布声明指出,已就收购条件与包括索尼美国公司、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公司、Texas Pacific集团及DLJ Merchant Banking Partners公司等在内的集团达成原则性协议。继美国媒体巨擘时代华纳决定退出竞标米高梅大战之后,引发外界诸多揣测,促使米高梅打破缄默,终结谣言满天飞的情形。熟悉此一收购案的消息人士稍早对法新社说:“这是一项原则性协议,双方尚未敲定最后协议。”
米高梅表示,根据前述协议,索尼为首的投资人将以每股12美元现金收购米高梅股票,或总计29.3亿美元,另外将承担米高梅约20亿美元的负债,米高梅是亿万富翁科克.科克里安所有。米高梅也宣布,已在9月13日收到1.5亿美元保证金,为向董事会建议这项收购案清除障碍。管理高层预定在9月27日建议董事会接受这项收购案。根据《综艺报》报道说,索尼为首的集团在上周末抬高收购价码至每股12美元,及同意承接米高梅20亿美元负债。索尼此举导致时代华纳公司在周一时决定打退堂鼓,拒绝以每股逾11美元的代价收购米高梅,索尼成为惟一竞标者。
一旦买下米高梅,索尼片库规模将倍增至大约8000部,其中包括米高梅影库中拥有的《007》系列以及《粉红豹》系列,有助索尼提高DVD销售。洛杉矶媒体及娱乐事业分析师大卫.米勒指出,这种组合不错,索尼要的是片库,而且片子数量越多越能降低成本。索尼发言人安.摩弗根、米高梅发言人珍妮特.简基吉安都不愿对此新闻发表评论。
以索尼公司为首的国际财团出资48亿美元收购美国好莱坞老牌电影公司米高梅2005年4月8日正式宣告完成。这次合并不仅仅只是改变了美国电影领域以往那群雄割据的格局,而且一个即将会垄断全美音像传播业30%左右进账的“托拉斯”产业,也已经急匆匆地浮出水面。
索尼为什么要向一个被称为是烂摊子的电影机构里拼命砸钱呢?索尼自有如意算盘。米高梅公司曾是美国电影的象征,旗下影星凯瑟琳·赫本、加里·格兰特、克拉克·盖博、葛丽泰·嘉宝、伊丽莎白·泰勒的名字至今仍然熠熠生辉。米高梅公司出品的影片至今共获得170项奥斯卡奖,在好莱坞各大影片公司中独占鳌头,名片包括《绿野仙踪》、《乱世佳人》、《宾虚》、《日瓦戈医生》以及经久不衰的007系列影片等。收购米高梅后,索尼可以得到一个相当于全美电影资源一半数目的巨型电影资料库。这些电影资源可以大量地生产DVD。通过去年索尼收购老牌唱片工业BMG可以看清,他们在入主到音像领域之后最显著的目的并不是在包装制作,而在生产发行环节。如今在得到一个庞大的电影资料储备库之后,他们仍然要故技重施,将注意力放在相关产品的生产与发行上。在掌握了新一代DVD格式“蓝光”之后,索尼已经想花大力气在行业标准的斗争上取得领先地位。说得更远一些,随着宽带网络的扩充,索尼还将向接入网络的家庭提供电影,获取丰厚利润。
米高梅公司(Metro-Goldwyn-Mayer)介绍
1924年5月17日,美国洛氏公司的老板M.洛把该公司所属的米特罗影片公司和高尔温影片公司、L.B.梅耶制片公司合并,组成米高梅公司。 30年代好莱坞鼎盛时期,米高梅公司是最大的电影公司,每年要生产40—50部影片。米高梅在这一时期拥有美国最受观众欢迎的影星和导演,影星如G.嘉宝、C.盖博、J.哈罗、S.屈赛、R.泰勒、J.克劳馥、N.希拉等等,导演如E.von斯特劳亨、K.维多、F.朗格、G.顾柯、V.弗莱明等等。从 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米高梅摄制了数以百计的影片,除了少数影片如《块肉余生》、《叛舰喋血记》(1935)、《茶花女》(1939)、《忠勇之家》(1942)、《双城记》等之外,90%为平庸之作,内容浅薄、脱离现实,往往千篇一律地以虚构的故事、美满的结尾,配上受观众欢迎的大明星和较高的摄制技巧去招徕观众。米高梅公司日复一日地象工厂生产工业品的流水装配线那样大量生产这种影片,为好莱坞赢得“梦幻工厂”的“美名”出了大力。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米高梅曾一度以拍摄大场面歌舞片为重点,生产了几部颇有特色的歌舞片,如《雨中曲》(1952)等。50年代美国电影业发生危机,到60 年代初该公司连年亏损,影片产量逐年下降,到70年代初至80年代每年只拍三、四部影片。70年代初,美国拉斯韦加斯的大资本家K.克科里安买下了米高梅公司。新的主管人员把米高梅公司的道具服装等统统拍卖出去,并把资金投入拉斯韦加斯、里诺等赌城的房地产、旅馆业和其他能获利的方面。到70年代末米高梅公司又再度繁荣,但制片却只是这个公司的广泛业务范围之一,1981年米高梅公司出资买下联美公司,改名为米高梅—联美娱乐公司。
Ⅲ 亚马逊计划收购美高梅片场,交易价格多少
亚马逊表示,它将以 84.5 亿美元收购米高梅工作室,这是其迄今为止最大胆的娱乐业举措,并突击了其流媒体野心。
这笔交易是亚马逊历史上第二大收购,仅次于 2017 年耗资 137 亿美元的全食收购。亚马逊表示,它希望利用米高梅历史悠久的电影制作历史以及 4000 部电影和 17,000 个电视节目的广泛目录,以帮助支持其电影和电视部门的亚马逊工作室。
米高梅主席凯文·乌尔里希在一份声明中说:“将米高梅历史与亚马逊结盟的机会是一个鼓舞人心的组合。”
亚马逊的股票在公告上几乎没有移动。这笔交易强调亚马逊愿意为在拥挤的流媒体市场保持竞争力而花费大量钱。亚马逊、Netflix、迪士尼和其他视频流媒体服务一直在寻求加强内容库,以赢得订阅者,承诺为内容发放许可和开发原创节目数十亿美元。
Ⅳ 大家好我听说美高梅这个是骗人的啊可信吗
很明显这就是一个骗局,所以你是提不到钱的。而且也不要过多的去投资,这注定是一个有去无回的结果。
Ⅳ 联美的米高梅发展史
一、缔造影业帝国
1924年,纽约的放映业大亨马库斯·洛伊决定收购两家经营得不错的好莱坞制片公司,米特罗电影公司和高德温电影公司,这么一来,他的洛伊公司旗下的数以百计的电影院就有了稳定的片源,而且他还得到高德温公司的吉祥物,狮子莱昂。不过,这又产生一个新的问题,就是没有人替他照料好莱坞这盘生意,他的助手尼古拉斯·辛克倒是个不错的人选,但纽约的连锁影院也缺不了他。
这年4月16日,马库斯·洛伊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又买下了著名的独立制片人路易斯·梅耶的公司,新公司米高梅(就是米特罗、高德温和梅耶三个公司名的缩写)在西海岸的制片和发行重任就交给路易斯·梅耶了,而马库斯·洛伊乐得坐镇纽约,继续扩大他的连锁影院。
路易斯·梅耶先是给自己找了个帮手,有神奇小子之称的欧文·萨尔伯格,然后取消了很多拍摄计划,把它们都转移到了公司在卡弗市的大摄影棚里。此时,公司最大的拍摄项目是《宾虚》,影片已经在罗马拍了好几个月,似乎没完没了,已经成为好莱坞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影,但路易斯·梅耶变坏事为好事,凭借这部影片一举树立了米高梅公司出产高品质影片的声誉。
只用了一年时间,路易斯·梅耶就让米高梅超过了环球,成为好莱坞的头号制片厂。此后四分之一个世纪,米高梅都霸住了这个位置没有松动。1927年,马库斯·洛伊逝世,福克斯公司的创始人威廉·福克斯认为打造一个电影帝国的时机已到,准备出手收购米高梅。
到了1929年,在马库斯·洛伊的继任者尼古拉斯·辛克同意的情况下,威廉·福克斯买下了洛伊家族手中的米高梅公司股份,而这对于路易斯·梅耶和欧文·萨尔伯格来说,不啻于当头一棒,因为他们两人没有公司的股权,随时可能被扫地出门。路易斯·梅耶决定反击,通过在司法部的老关系,他起诉威廉·福克斯的收购违反反垄断法。最终,这次收购没有成功,而路易斯·梅耶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对此,尼古拉斯·辛克无比愤怒,此后30年,米高梅的两大部门,纽约和好莱坞都关系紧张。
在好莱坞,路易斯·梅耶和欧文·萨尔伯格大展身手,他们深谙观众心理,致力于拍摄规模宏大的影片。本来公司已经拥有格丽泰·嘉宝、约翰·吉尔伯特、诺玛·希拉和琼·克劳馥这些明星,他们又从其他公司挖来朗·钱宁和巴斯特·基顿这些明星。进入有声片时代以后,他们又挖掘出克拉克·盖博、罗伯特·蒙哥马利和简·哈洛等一批明星。
因为马库斯·洛伊的影院多数在纽约和东北部的城市中,所以米高梅的电影观众都是住在都市中的,因此他们拍摄的电影既精致又老于世故。而即便在大萧条时期,米高梅公司也没有亏损,这是它的竞争对手做不到的,在整个三十年代,米高梅是好莱坞唯一向股东派发红利的公司。
四十年代,米高梅改变经营策略,把制片量从50部降到25部,但更加强调影片质量。这一阶段,公司发掘了金·凯利、弗雷德·阿斯泰尔、朱迪·嘉兰和弗兰克·辛纳特拉这些明星,拍摄了大量卖座歌舞片。
1951年8月,路易斯·梅耶被解雇。尽管拍摄出《一个巴黎人在纽约》、《雨中曲》和《花车游行》这些口碑极好的卖座片。这一时期,米高梅最成功的影片是歌舞片《琪琪》,这部影片让米高梅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歌舞片。
1959年,米高梅翻拍了史诗片《宾虚》,这部由查尔斯·赫斯顿主演,耗时四个小时的巨片也获得极大成功。米高梅从此将这种电影大制作风格保留下来,将公司的主要精力花在超大制作上,包括后来的《王中王》、《启示录四骑士》和《叛舰喋血记》都继承了《宾虚》的史诗制作风格。
二、多元化发展之路
1969年,来自内华达州的投资商科克·柯克里安Kirk Kerkorian全面收购米高梅公司。但科克柯克里安似乎对米高梅拥有的地产更感兴趣,他甚至在1973年关掉了米高梅的发行部门,而把发行事务交给了联美。1979年,科克·柯克里安更宣布,米高梅已经成为一家酒店公司。
所有米高梅酒店(包括澳门米高梅与拉斯维加斯米高梅金殿)是米高梅国际酒店集团旗下的娱乐场酒店,其始创人Kirk Kerkorian曾同是米高梅公司的拥有人。
米高梅酒店集团(MGM Grand) ,这是拉斯维加斯最大的酒店集团,它原称米高梅金殿集团,在收购曼德勒度假村集团(Mandalay Resort Group) ,梦幻度假村集团(MirageResorts) 后更名为米高梅集团。旗下的酒店有石中剑酒店、金银岛酒店、曼德勒海湾酒店、贝拉吉欧酒店、米高梅大酒店和新纽约酒店等。
MGM(米高梅)酒店米高梅酒店是拉斯维加斯客房最大的酒店,单只酒店内的秀场就耗资近2亿美圆。狮子是酒店的标志,据说酒店刚落成时,狮子的嘴是大张的,以显示其威风,但生意不好。有人建议一定是狮子大张嘴给人不好的感觉,而避而远之,由此酒店的主人把狮子的嘴改为微张,由此财源滚滚而来。为了突出狮子的主题,酒店大厅还专门开辟一角修建了狮园,并让训狮员与狮子嬉戏,供游客观赏。热带雨林餐厅也是此酒店一大特色,虽然口味不怎么样,但消费不低,人流却不断,主要是来体验这里独特的环境。要想在酒店林立的赌城争得一席之地,各店家必须使出浑身解数,致力于打造各自的绝活,只有出奇才能制胜。
三、两大电影巨头强强联手
1919年联美公司由C.卓别林(就是那个喜剧巨星)、D.范朋克、M.壁克黎、D.W.格里菲斯出资创建。目的是为了摆脱大电影公司的束缚和剥削,争取更多的创作自由和更大的利润。最初设想只是摄制和发行4位创始人的作品。后因格里菲斯退出,卓别林、范朋克等人的作品数量有限,公司遂把资助独立制片人拍片和发行他们的影片作为业务重点。联美公司与当时的其它电影公司不同,它没有自己的摄影棚,拍片时需租用场地;没有自己雇用的电影明星和导演,采用向独立制片人投资的方式拍片;没有自己的电影院,发行影片采取与发行商逐片签订合同的方式。联美是最早采用美国在60年代盛行的制片和发行方式的大公司。这种经营方式及导演具有的相对独立性,使联美公司得以在摄制娱乐片外,还拍摄、发行了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和一定艺术成就的影片。如C.卓别林的《淘金记》(1925)、《摩登时代》(1936)、《大独裁者》(1940)、《舞台生涯》(1952)、D.W.格里菲斯的《被摧残的花朵》(1919)、《走向东方》(1920)以及《疤面人》(1932)、《桃色公寓》(1960)、《西区故事》(1961)等等。联美公司在纽约成立时只是个小公司,20年代到30年代中,逐步发展成为美国电影业的8大公司之一。50年代,美国电影业进入萧条、衰退时期,卓别林和壁克黎先后把他们的股票出售给金融资本家。之后,联美公司又几度易手,终于在1981年被米高梅公司的老板K.克科里安出资买下,并入米高梅公司,改称米高梅—联美娱乐公司。
Ⅵ 迪拜事件 为什么会引发股市暴跌
在金融海啸爆发一年后,人们以为危机已经结束。然而,迪拜2009年11月26日宣布,将重组其最大的企业实体迪拜世界,并将把迪拜世界债务偿还暂停6个月。消息令全球金融市场气氛逆转,引发风险资产市场资金快速出逃。受此影响,日股跌0.6%,A股跌3.6%,港股跌1.78%,欧洲股市开盘至少下跌2%。
迪拜债务违约风险,警示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类似迪拜的房地产泡沫和金融泡沫爆破危机,在全球随时可能再现。而且,旧的泡沫未撇除干净,新的泡沫又在迅速聚集。由于全球太多的刺激经济方案,热钱泛滥,令金融市场回升,但当各地政府部署退市时,热钱催谷的泡沫又可能破裂,实体经济亦可能遭受重大冲击,投资者宜提高风险意识,政府亦应未雨绸缪。
崛起在沙漠上的迪拜,近年来一派繁荣,成为世界奢华之都。迪拜政府雄心勃勃,要把迪拜打造成世界级观 光和金融中心。海湾地区充足的石油美元在迪拜聚集,令迪拜的金融、贸易、房地产、旅游业飞速发展,许多外国人涌入迪拜,好莱坞的电影明星、体育界的球星抛巨资到迪拜购置房产,一时间迪拜引来无数亿万富翁。随着金融危机横扫全球,严重依赖外资的迪拜骤然失色,金融地产泡沫迅速破裂,许多人的财富大幅缩水,甚至负债累累,仓皇出逃。
迪拜世界的欠债约为590亿美元,而整个迪拜政府的欠债亦只有800亿元,即迪拜世界占去了超过一半欠债。要求延迟还款的消息传出后,迪拜世界的违约交易掉期升至历来最高水平,令迪拜成为全球第6个最大机会破产的国家投资公司。迪拜世界的债权人,包括汇丰控股、巴克莱、莱斯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若迪拜破产,将对全球金融市场生成冲击,令尚未摆脱金融危机阴影的世界再添阴霾。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人们所担心的金融系统全面崩溃的情况不但未出现,而且全球股票市场强劲上涨,但迪拜债务违约风险,说明不宜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前景过分乐观。欧美可能还会有第二波的金融冲击,因为高失业率会带来更多的信用卡拖欠,其潜藏的危机不亚于次按。而且,全球经济复苏基础脆弱,不足以承受退市政策的后果,但越迟退市,金融泡沫滋生的风险越大。香港是一个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系,欧美等外围市场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直接影响本港经济。危机尚未结束,无论是政府和市民,都应保持警惕
——负债4573亿 恐爆最大主权基金违约事件
沉寂一时的金融危机可能再次爆发。负债累累的迪拜政府前日宣布,将重组旗舰控股公司迪拜世界(Du World),并与�控等债权银行商讨,请求把迪拜世界的债务偿还暂停6个月,消息震惊投资者,触发信心危机,或拖累全球经济复苏步伐。迪拜世界一旦无力还债,将成为自2001年阿根廷违约以来,全球最大主权基金违约事件。
投资者忧虑迪拜世界债务问题,欧洲银行和中东投资者恐受波及,加上美元兑日圆续跌至14年低位,拖累环球股市下挫。
债权人�控等或要撇帐
迪拜财政部前日宣布透过发债,从阿布扎比政府持有的两家银行筹集50亿美元(387亿港元),但负债590亿美元(约4,573亿港元)的迪拜世界未有受惠,财政部要求其债权人允许“暂停”偿还债务,至少延长到明年5月30日。
迪拜世界最大债权人是阿布扎比商业银行和阿联酋NBD PJSC,其他贷款人包括�丰控股、巴克莱银行、莱斯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和瑞信集团等。分析指�控等银行可能要为此撇帐。
暂停偿债行动将立即影响到迪拜世界旗下房地产子公司棕榈岛集团(Nakheel)一笔35亿美元(约271亿港元)下月到期的伊斯兰债券。
政府插手选人 领导重组
穆迪和标准普尔随即大幅下调众多迪拜政府相关机构的债务评级,令它们失去“投资级”评级,部分更降至垃圾级。投资者对迪拜还债能力信心大跌,大幅推升债务违约保险价格,前日从116个基点急升至434个基点,比冰岛还要高。迪拜世界的信贷违约掉期价格更急升破纪录的163个基点,至522个基点。
迪拜政府已指定德勤来牵头对迪拜世界进行重组,并任命该公司一位高层担任“首席重组长”,意味迪拜世界的现有管理团队将靠边站。迪拜世界董事长苏莱姆将会留任。
分析指,迪拜世界如要卖产还债,也有不少选择。它持有迪拜世界港口公司,其经营的港口和运输集团业务遍及全球。迪拜世界亦投资于美国拉斯维加斯的美高梅集团,并持有纽约百货公司Barneys约10亿美元(约77.5亿港元)股权。如果卖产,将出现西方投资者拯救阿拉伯企业的罕见处境。
迪拜世界的债务问题昨晚还是波及油价
虽然美元跌至逾15个月低位,但迪拜世界的债务问题昨晚还是波及油价,伦敦布兰特期油价格至今晨12时50分报77.1美元,下跌1.31美元。油价上日劲升2%,主要受美元大跌及美国石油库存增幅少于预期所致。纽约周四1月期油下跌0.43美元,报每桶77.53美元,周三结算价升1.94美元,至77.96美元水平。
交易员表示,在基本层面上,很难估计油价会升至哪一个水平,即使冬季寒冷,石油供应仍没有问题,因为市场对石油的需求不及两年前般高。
据路透调查显示,2010年美国原油均价料在每桶75.4美元,但有分析师称全球供应充足将抑制油价的短期涨幅。
28名被访分析师参加是次调查显示,油价预估已是连续第七个月上升,今年4月时,受访者对2010年原油均价的预估为每桶65.95美元。
迪拜主权债务的违约,表明全球进入了一个广泛质疑政府诚信的时代。迪拜主权债务的违约风险,也将引发我们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质疑。
迪拜危机影响国际金融市场
受到阿联酋迪拜酋长国25日宣布重组迪拜主权投资公司迪拜世界集团、并将迪拜世界的债务偿还期延迟6个月的影响,连日来,全球各大股市纷纷下挫。中东经济分析人士警告,迪拜的债务危机可能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
重创全球市场
受迪拜债务危机的影响,27日,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中国等亚太各国股市继续下挫。而此前一天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欧洲三大股票市场指数暴跌均超过3%。美国纽约股市在感恩节假期后的“黑色星期五”也下跌了1%以上。中国大型上市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也立即澄清均不持有迪拜世界的债券。全球金融市场对迪拜债务危机的担忧显而易见。而就此次债务危机,迪拜最高财政委员会主席艾哈迈德27日表示,他理解市场对这一问题的担忧,迪拜世界集团将会在下周公布对债权人提出“延期还债”的具体内容。他还说,对于“延期还债”带来的短期周转资金将用于裁员和企业重组。有媒体分析,迪拜官方之所以在下周公布具体内容,主要是因为从26日开始,穆斯林国家迎来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宰牲节,包括阿联酋在内的很多阿拉伯国家将放假5天。而迪拜官方可能希望在这5天内观察市场和国际舆论对该事件的反应,以便在节日过后采取进一步的应对措施。
辉煌已成过去
近几年,迪拜因房地产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而名声大噪,现已成为整个中东地区的转口贸易中心,再加上源源不断的石油资源,迪拜成了财富和奢华的代名词。像世界上唯一的七星级酒店阿拉伯塔、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塔、还有棕榈岛、世界地图岛、世贸中心、室内滑雪场等等都成为迪拜引以为豪的名片。而且在去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情况下,迪拜仍在大张旗鼓进行房地产开发,让全世界看到了海湾产油国的豪气。
作为业务范围横跨房地产和大型港口的超大型企业,可以说“迪拜世界”是造就迪拜辉煌的一个重要的功臣。它最重要的一个房地产项目就是填海造出的棕榈岛。包括英国球星贝克汉姆、美国影星布拉德?皮特在内的不少世界巨星富豪都在棕榈岛购置了房产。此外,据说棕榈岛上的2000多栋豪华别墅曾在一个月内销售一空。但是现在,由于过度开发,迪拜世界集团已经是债台高筑。不得已采取了延迟偿还债务的措施。贝克汉姆等明星的投资也将被严重套牢。
房地产成始作俑者
有中东媒体认为,迪拜此次爆发债务危机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就是房地产业的过度开发。在迪拜,工地遍布全城,而且动辄就是“世界最高”、“世界独有”或者身价百亿的项目。为了进行这些项目,迪拜政府与其所属开发公司在全球债券市场大举借债,筹措投资资金。而这些投资无数的项目却难以在短期实现盈利,最终让迪拜一步步走上债务危机的道路。
其次,迪拜近年来大举投入国际金融业,在金融危机持续的影响下,迪拜的投资出现严重亏损,给债务危机埋下隐患。2007年,“迪拜世界”斥资51亿美元,购入美国娱乐业巨头米高梅公司近10%的股份。但后来,米高梅的股价一度从当时的84美元降至16.8美元。还有,迪拜其它投资公司花费近30亿美元购入了德意志银行和渣打银行的股份,但这两家银行的股价也大幅缩水。
另外,迪拜执行的本国货币迪拉姆与美元挂钩的政策也使此次迪拜的债务危机“火上浇油”。从去年到今年,美元的贬值导致迪拜和海湾地区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率连续数月高达两位数。美元的贬值引发迪拜经济的衰退,这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此次债务危机的“帮凶”。
Ⅶ 公司股票纳入MSCI指数是什么意思
msci指数是指由摩根斯坦利推出的代表全球股知票市场情况的指数,目前全球以MSCI指数为基准的资产规模高达数万亿美元,被纳入msci指数股票的意义:
1、对上市公司来说
对上市公司来说是一种利好,通过纳入msci指数,会吸引外资的投入,增加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
2、对a股市场来说
对a股市场来说,短期随着海外资金流入,将带来大量的增量资金;外资持股市值占比上升,话语权提升将会改变a股市场的估值体系与市场风格,a股在机制上和制度上也将逐步走向完善,市场逐渐国际化。同时,选择跟踪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投向大金融大消费龙头,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消费概念、金融概念的个股上涨。
公司股票被纳入MSCI指数的影响是什么?
MSCI系列指数是国际投资者使用最多的基准指数之一,大量的指数基金、主动基金、被动基金等等正是追踪这些指数。截止2019年,全球追踪MSCI系列指数的资产高达13.1万亿美元。MSCI指数每年都会进行季度和半年调整,增加或剔除成分股以保证指数的权威性。其中半年度较季度更加全面,调整幅度也相对较大。每当季检或半年检结果出炉,纳入名单有变化时,都会引发大量的资金流动,所以,指数成分股也将获得更多被动资金追入,吸引主动管理基金的注意,引起新一轮的资产配置。
怎样的公司会被纳入MSCI指数?
首先,来看看MSCI的选股步骤和标准:
1、公司规模
就以往而言,MSCI会在分类指数中优先选择公司规模相对较大的。
以MSCI香港小型股指数为例:指数内公司包括市值超过600亿港元的信义玻璃,以及超400亿港元的美高梅中国等等。
2、行业代表性
每个分类中,MSCI都会包含多个行业的上市公司,他们普遍都在所属行业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例如在MSCI香港小型股指数中:香港奶制品龙头维他奶、香港地产业头部公司的恒隆地产均在列,富途也作为中资互联网券商得到MSCI的青睐。
值得注意的是:MSCI还时常选择那些他们认为目前被低估但后期潜力无限的上市公司。
3、股票流动性
在对公司进行初步筛选和分类后,MSCI还会考虑上市公司的股票流动性。衡量流动性的指标较为多样以保证拟纳入公司在各方面都能满足条件。具体来说包括月均交易金额,月均交易比率以及交易频度等等。
总的来说,富途能够被纳入MSCI香港小型股指数,代表公司已经通过了MSCI的层层筛选。
无论是公司规模、行业地位以及股票流通等方面,均得到了MSCI的认可。也体现出国际投资者对富途投资价值、综合业务实力以及发展前景的肯定。
Ⅷ 联美的米高梅人物谱
创始人——路易斯·梅耶
路易斯·梅耶是米高梅公司创始人之一,被称为“好莱坞之王”。19世纪末,梅耶出生于乌克兰,后避难至美国。敏锐的商业判断力使他能够及时把握机会,一步步走向成功。梅耶最大的贡献是提议创立了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以及以后的学院奖,即闻名遐迩的奥斯卡奖。
如果说有一个人与好莱坞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那就是路易斯·梅耶。这位米高梅影片公司的总裁和老板的一生就是半个多世纪好莱坞的缩影。在他的身上,可以看见好莱坞电影帝国的过去和现在。
在他的领导下,米高梅公司成为全美最大的电影公司,当时旗下有葛丽泰·嘉宝,克拉克·盖博等一批声名显赫的演员。梅耶在电影界和政坛影响力一时无二。但是随着观众口味的变化和电影制作机制的革新,梅耶的地位受到动摇,再加上他在政治上的极右倾向,梅耶的事业终于走向了尽头。在孤寂与失意中,梅耶于1958年苍凉辞世。
再造者——科克.科克里安
2011年6月,赌场大鳄科克.科克里安(Kirk Kerkorian)从米高梅国际酒店集团董事会卸任,成为公司高级顾问及首位名誉董事。离任时他卖掉价值2,000万美元的公司股票。2011年2月,他通过Lincy基金会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捐赠2亿美元。12月,他的三角洲石油公司破产,随后他起诉了爱德华·迈克尔·戴维斯,罪名诈骗。2009年,他斥资85亿美元在拉斯维加斯建了名为“市中心”的美国史上最昂贵私人赌场。1966年,他成立环美国际航空公司,售后净赚1.04亿美元。他曾三度收购米高梅影城然后出手。传言称他正筹备通过收购重返电影业。作为八年级肄业生,他训练过二战战斗机飞行员。他成立帮助美国地震灾民的Lincy基金会,成立Tracinda投资公司,皆以他女儿名字命名。
Ⅸ 何超琼的身家揭秘
1995年,何超琼进入父亲任主席的香港信德集团任董事。
华裔女性在美国《财富》杂志刚公布的世界商界女强人榜中大放异彩,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女商人更是成绩骄人,继去年有两人打入50强后,本届入榜人数更增加到4人。而中国香港女商人的入榜数目亦有两位,与上届相同。
其中排名最高的是占第2位的上海宝钢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谢企华,她在去年女强人榜中占第16位。
何超琼,本届排名第49位,信德集团董事总经理兼执行董事。
美高梅中国日前在港挂牌上市,按首日收报价计算,其董事长何超琼身家达36.34亿美元,已超过其父赌王何鸿燊。
何超琼身家远超“赌王”
美高梅中国于6月3日正式登陆港交所,发行价为每股15.34港元,开盘报16.18港元,收报15.62港元,跌3.46%,盘中最高报16.26港元,最低报15.54港元,总成交53.36亿港元。
若按收盘价计算,美高梅中国董事长兼执行董事何超琼手上所持股份市值已达到154.33亿港元,且她在美高梅中国重组过程中出售14%的股份套现所得128.5亿港元。仅此两项相加,何超琼身家已达282.83亿港元,逾36亿美元,超过其父“澳门赌王”何鸿燊。后者身价为31亿美元。
另据路透社报道,若再算上她持有的信德集团和澳博控股的股份,其资产总额可能达到50亿美元。
投资美高梅 回报18倍
现年49岁的何超琼是何鸿燊二房长女,三十多岁起就开始掌控信德集团,领导能力和商业才干超出其他兄弟姐妹,一直被外界视为何鸿燊的接班人。从她对美高梅中国的投资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据悉,2005年她对美高梅中国的最初投资约为8000万美元,此次上市后其回报率达18倍以上。
对于美高梅上市当天的股价表现,何超琼本人也连连表示,非常满意。
美高梅中国是美国博彩业巨头美高梅在澳门的合资公司。美高梅中国前身为美高梅超濠金殿,由何超琼和MGM Resorts各持有50%股权。该公司在上市前进行重组,成立了美高梅中国,全资持有美高梅超濠金殿。重组后,MGM Resorts的持股比例增至51%,何超琼在美高梅中国的持股比例由原来的50%降至约36%,上市后若悉数行使超额配售,其持股将进一步摊薄至26%。
何超琼出席上市仪式后表示,目前没有继续减持现有股份的计划,鉴于澳门的赌牌规定,将来除了美高梅中国以外,不会参与其他博彩领域。
值得关注的是,何超琼的参与对于美高梅未来在澳门的继续发展至关重要。因她有广泛的政府与监管人脉。有分析人士表示,短期内她肯定不会离开。
一参与美高梅上市的分析师也向路透社表示,此项投资对她来说收 益巨大,单从这个角度来说,她也不大可能完全退出。
美高梅中国IPO受追捧
由于近半年来澳门博彩业收入增速迅猛,美高梅中国IPO也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追捧。据媒体报道,美高梅中国的公开发售获得了19倍的超额认购,且亿万富翁保尔森旗下的对冲基金及新鸿基地产都是其坚定投资者。
据澳门政府5月初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澳门博彩业收入达到25.6亿美元,同比增长45%,2011年全年澳门博彩业收入有望达到拉斯维加斯大道收入的五倍。
瑞信集团日前发表研究报告指出,给予美高梅中国中性投资评级,目标价为17.5港元。报告还指出,随着赌台使用率改善,加上贵宾房数目增加,预计美高梅中国今年EBITDA(税前利润)将取得强劲增长,年增长率将达51%,高于行业平均增长水平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