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变革机遇挑战
大数据泛指巨量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而受到重视。《华尔街日报》将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革命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三大技术变革。麦肯锡公司的报告指出数据是一种生产资料,大数据是下一个创新、竞争、生产力提高的前沿。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认定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因此,发达国家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信息化向社会经济各方面、大众日常生活的渗透。有资料显示,1998年全球网民平均每月使用流量是1MB(兆字节),2000年是10MB,2003年是100MB,2008年是1GB(1GB等于1024MB),2014年将是10GB。全网流量累计达到1EB(即10亿GB或1000PB)的时间在2001年是一年,在2004年是一个月,在2007年是一周,而2013年仅需一天,即一天产生的信息量可刻满1.88亿张DVD光盘。我国网民数居世界之首,每天产生的数据量也位于世界前列。淘宝网站每天有超过数千万笔交易,单日数据产生量超过50TB(1TB等于1000GB),存储量40PB(1PB等于1000TB)。网络公司目前数据总量接近1000PB,存储网页数量接近1万亿页,每天大约要处理60亿次搜索请求,几十PB数据。一个8Mbps(兆比特每秒)的摄像头一小时能产生3.6GB数据,一个城市若安装几十万个交通和安防摄像头,每月产生的数据量将达几十PB。医院也是数据产生集中的地方。现在,一个病人的CT影像数据量达几十GB,而全国每年门诊人数以数十亿计,并且他们的信息需要长时间保存。总之,大数据存在于各行各业,一个大数据时代正在到来。
信息爆炸不自今日起,但近年来人们更加感受到大数据的来势迅猛。一方面,网民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以物联网和家电为代表的联网设备数量增长更快。2007年全球有5亿个设备联网,人均0.1个;2013年全球将有500亿个设备联网,人均70个。随着宽带化的发展,人均网络接入带宽和流量也迅速提升。全球新产生数据年增40%,即信息总量每两年就可以翻番,这一趋势还将持续。目前,单一数据集容量超过几十TB甚至数PB已不罕见,其规模大到无法在容许的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
数据规模越大,处理的难度也越大,但对其进行挖掘可能得到的价值更大,这就是大数据热的原因。首先,大数据反映舆情和民意。网民在网上产生的海量数据,记录着他们的思想、行为乃至情感,这是信息时代现实社会与网络空间深度融合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很多规律性信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12年底我国网民数为5.64亿,手机网民为4.2亿,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可以了解大众需求、诉求和意见。其次,企业和政府的信息系统每天源源不断产生大量数据。根据赛门铁克公司的调研报告,全球企业的信息存储总量已达2.2ZB(1ZB等于1000EB),年增67%。医院、学校和银行等也都会收集和存储大量信息。政府可以部署传感器等感知单元,收集环境和社会管理所需的信息。2011年,英国《自然》杂志曾出版专刊指出,倘若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大数据,人类将得到更多的机会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大数据应用的领域
大数据技术可运用到各行各业。宏观经济方面,IBM日本公司建立经济指标预测系统,从互联网新闻中搜索影响制造业的480项经济数据,计算采购经理人指数的预测值。印第安纳大学利用谷歌公司提供的心情分析工具,从近千万条网民留言中归纳出六种心情,进而对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变化进行预测,准确率达到87%。制造业方面,华尔街对冲基金依据购物网站的顾客评论,分析企业产品销售状况;一些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对采购和合理库存量的管理,通过分析网上数据了解客户需求、掌握市场动向。有资料显示,全球零售商因盲目进货导致的销售损失每年达1000亿美元,这方面的数据分析大有作为。
在农业领域,硅谷有个气候公司,从美国气象局等数据库中获得几十年的天气数据,将各地降雨、气温、土壤状况与历年农作物产量的相关度做成精密图表,预测农场来年产量,向农户出售个性化保险。在商业领域,沃尔玛公司通过分析销售数据,了解顾客购物习惯,得出适合搭配在一起出售的商品,还可从中细分顾客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在金融领域,华尔街“德温特资本市场”公司分析3.4亿微博账户留言,判断民众情绪,依据人们高兴时买股票、焦虑时抛售股票的规律,决定公司股票的买入或卖出。阿里公司根据在淘宝网上中小企业的交易状况筛选出财务健康和讲究诚信的企业,对他们发放无需担保的贷款。目前已放贷300多亿元,坏账率仅0.3%。
在医疗保健领域,“谷歌流感趋势”项目依据网民搜索内容分析全球范围内流感等病疫传播状况,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提供的报告对比,追踪疾病的精确率达到97%。社交网络为许多慢性病患者提供临床症状交流和诊治经验分享平台,医生借此可获得在医院通常得不到的临床效果统计数据。基于对人体基因的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症下药的个性化治疗。在社会安全管理领域,通过对手机数据的挖掘,可以分析实时动态的流动人口来源、出行,实时交通客流信息及拥堵情况。利用短信、微博、微信和搜索引擎,可以收集热点事件,挖掘舆情,还可以追踪造谣信息的源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对十万多人手机的通话、短信和空间位置等信息进行处理,提取人们行为的时空规律性,进行犯罪预测。在科学研究领域,基于密集数据分析的科学发现成为继实验科学、理论科学和计算科学之后的第四个范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材料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等正在兴起。
麦肯锡公司2011年报告推测,如果把大数据用于美国的医疗保健,一年产生潜在价值3000亿美元,用于欧洲的公共管理可获得年度潜在价值2500亿欧元;服务提供商利用个人位置数据可获得潜在的消费者年度盈余6000亿美元;利用大数据分析,零售商可增加运营利润60%,制造业设备装配成本会减少50%。
大数据技术的挑战和启示
目前,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仍存在一些困难与挑战,体现在大数据挖掘的四个环节中。首先在数据收集方面。要对来自网络包括物联网和机构信息系统的数据附上时空标志,去伪存真,尽可能收集异源甚至是异构的数据,必要时还可与历史数据对照,多角度验证数据的全面性和可信性。其次是数据存储。要达到低成本、低能耗、高可靠性目标,通常要用到冗余配置、分布化和云计算技术,在存储时要按照一定规则对数据进行分类,通过过滤和去重,减少存储量,同时加入便于日后检索的标签。第三是数据处理。有些行业的数据涉及上百个参数,其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数据样本本身,更体现在多源异构、多实体和多空间之间的交互动态性,难以用传统的方法描述与度量,处理的复杂度很大,需要将高维图像等多媒体数据降维后度量与处理,利用上下文关联进行语义分析,从大量动态而且可能是模棱两可的数据中综合信息,并导出可理解的内容。第四是结果的可视化呈现,使结果更直观以便于洞察。目前,尽管计算机智能化有了很大进步,但还只能针对小规模、有结构或类结构的数据进行分析,谈不上深层次的数据挖掘,现有的数据挖掘算法在不同行业中难以通用。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前景是十分光明的。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任务很重,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是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保证。大数据分析对我们深刻领会世情和国情,把握规律,实现科学发展,做出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数据的重要价值。
为了开发大数据这一金矿,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首先,大数据分析需要有大数据的技术与产品支持。发达国家一些信息技术(IT)企业已提前发力,通过加大开发力度和兼并等多种手段,努力向成为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国外一些企业打出免费承接大数据分析的招牌,既是为了练兵,也是为了获取情报。过分依赖国外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平台,难以回避信息泄密风险。有些日常生活信息看似无关紧要,其实从中也可摸到国家经济和社会脉搏。因此,我们需要有自主可控的大数据技术与产品。美国政府2012年3月发布《大数据研究与发展倡议》,这是继1993年宣布“信息高速公路”之后又一重大科技部署,联邦政府和一些部委已安排资金用于大数据开发。我们与发达国家有不少差距,更需要国家政策支持。
中国人口居世界首位,将会成为产生数据量最多的国家,但我们对数据保存不够重视,对存储数据的利用率也不高。此外,我国一些部门和机构拥有大量数据却不愿与其他部门共享,导致信息不完整或重复投资。政府应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打破数据割据与封锁,应注重公开信息,应重视数据挖掘。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统一数据开放门户网站,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并鼓励挖掘与利用。例如,提供各地天气与航班延误的关系,推动航空公司提升正点率。
大数据的挖掘与利用应当有法可依。去年底全国人大通过的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是一个好的开始,当前要尽快制定“信息公开法”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现在很多机构和企业拥有大量客户信息。应当既鼓励面向群体、服务社会的数据挖掘,又要防止侵犯个体隐私;既提倡数据共享,又要防止数据被滥用。此外,还需要界定数据挖掘、利用的权限和范围。大数据系统本身的安全性也是值得特别关注的,要注意技术安全性和管理制度安全性并重,防止信息被损坏、篡改、泄露或被窃,保护公民和国家的信息安全。
大数据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盖特纳咨询公司预测大数据将为全球带来440万个IT新岗位和上千万个非IT岗位。麦肯锡公司预测美国到2018年需要深度数据分析人才44万—49万,缺口14万—19万人;需要既熟悉本单位需求又了解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的管理者150万,这方面的人才缺口更大。中国是人才大国,但能理解与应用大数据的创新人才更是稀缺资源。
大数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中反映,是一个应用驱动性很强的服务领域,是具有无穷潜力的新兴产业领域;目前,其标准和产业格局尚未形成,这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宝贵机会。我们要从战略上重视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将它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抓手,但要注意科学规划,切忌一哄而上。
(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② 关于南京体育学院考研问题,谢谢大家了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6日凌晨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安全软件厂商赛门铁克可能被分拆出售。
《纽约邮报》周五撰文称,人参茶叶,“活跃”的股东正在收购赛门铁克的普通股,“并可能施加压力,促成分拆,猴魁茶叶。他们还与潜在收购者及其他大股东进行了接触。”
赛门铁克尚未对此发表评论,茉莉花绿茶。但据《纽约邮报》报道,男子为治病听信偏方生吞两碗活蝌蚪,该公司的一位大股东认为,分拆将使赛门铁克获得每股22美元至26美元的收益。
据其他媒体报道,“赛门铁克的安全和存储部门将实施分拆。自2005年以135亿美元收购存储管理公司Veritas以来,茶叶博物馆,这家软件巨头一直被执行方面的问题所困扰。”
在过去两年间,赛门铁克的营收增长遭遇困难。2010财年,该公司营收为59.9亿美元;而在2009财年,这一数字为61.5亿美元,芳村茶叶。2011财年的前两个季度,该公司的营收增长平稳,利润则有所下滑。(彦飞)
> 相关报道: 赛门铁克第二季度净利润1.36亿美元分析称赛门铁克应与IT巨头建立联盟抗衡英特尔赛门铁克和McAfee等5家安全厂商被控侵权
③ 诺顿杀毒软件致使中文WindowsXP系统崩溃事件
大哥啊,这事情早就过去了吧
④ 赛门铁克的热点事件
2012年7月26日消息,安全软件开发巨头赛门铁克公司(Symantec)宣布,该公司已解雇其CEO恩里克-塞勒姆(Enrique Salem),任命该公司董事长史蒂夫-班奈特(Steve Bennett)为新任CEO。
即将上任的班奈特表示:“在过去三年中公司在很多领域取得了进展,不过公司没有把握好机会。公司董事会认为更换CEO符合赛门铁克的最大利益,因而采取了这一举动。”
赛门铁克在公布最新一个财季业绩的同时公布了上述人事变动消息。相关数据显示,在截至2012年6月29日的过去三个月中 ,赛门铁克实现营收17亿美元,同比增长仅1%;实现净收益1.72亿美元,同比下降9%。在过去一个财季中,赛门铁克两个最大的业务部门即消费者与存储、服务器管理部门销售额均有所下滑。该公司预期在未来一个财季中营收将增长3%(同比)。事实上,该公司过去一个财季的业绩超过了分析师们的预期,这也推动了该公司股价上涨。 事件 派遣员工被忽悠 女老板来京讨薪
从2014年1月1日起连续一个礼拜,河南郑州软语公司总经理马女士都堵在赛门铁克公司北京总部门口。
年仅30岁的她甚至不惜拉下脸雇了两个路人,打出“还我工钱”的条幅,用“农民工讨债”的方式,希望能引起对方的重视。
担心赛门铁克的负责人看不到,她还特意拍照发给相关总经理,而得到的回复是“我在开会”,之后便无下文。无路可走之际,马女士致电本报求助。
2014年1月7日,记者在赛门铁克公司门外见到了一脸萎靡的马女士。据马女士介绍,她是河南郑州软语公司的总经理,2013年6月参与赛门铁克公司的一项外包业务,他们公司派遣了三人,入驻赛门铁克CNPC中石油项目组。
“当时谈好每人月薪15000元,至今已经为其服务6个月,共计248601元。但直到现在,赛门铁克一分钱都没有给过,连合同都没签。”马女士想不通,“这么大的公司怎么还能欠人钱?”
马女士告诉记者,由于赛门铁克属于外资公司,受一些政策原因影响,双方商量后,同意找一家分销商公司代付外包费用。
最后双方确定,由神州数码公司代为签订服务合同,付款方式为三个月一付。
然而不管赛门铁克还是神州数码,在项目开始后,对于合同和工资均未再提起过。
回应 赛门铁克称与己方无关
随后记者联系了赛门铁克公司媒体部,其在回复邮件中称:“在此事件中,赛门铁克遵守了其合法的渠道销售流程。赛门铁克一向非常重视与本地合作伙伴及供应商的关系,对于这一事件也十分关注。目前赛门铁克正在积极协调,促成各方达成共识。”
对于马女士所说的先与赛门铁克销售谈好合作、后找第三方付款一事,赛门铁克媒体部相关负责人王华并未正面回答,仅表示这是神州数码公司和软语公司之间的纠纷,与他们没有关系。同时王华也承认,神州数码是赛门铁克的合作伙伴。
当记者表示,从软语公司提供的神州数码公司回复邮件可以证明,截至2013年12月10日,神州数码并没有收到赛门铁克付给他们本项目款时,王华则表示不太清楚。那么,赛门铁克是否为降低成本,宁愿走劳务合作的方式,而拒绝与相关人员签署劳动合同呢?对此,王华予以否认,并表示以后公司会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进展 已收部分欠款 剩余部分3月底付清
截至2014年3月2日,马女士称神州数码公司已主动找到她,商量签署合同事宜。马女士已收到部分欠款,而剩下欠款据双方协议,会在3月底付清。 赛门铁克1990年代推动了杀毒软件技术的发展,并成为这一行业的先驱企业,该公司的诺顿杀毒软件曾经在PC中十分普及。然而,赛门铁克近年来的发展却逐步与安全行业脱节。摩根大通和塔吉特最近遭遇的数据泄露,凸显出当前的技术难以阻止专业黑客入侵系统 。
2014年10月10日,赛门铁克周四宣布,该公司计划分拆为两家独立上市公司,其中一家将以安全业务为重心,另一家则将以信息管理为主要业务。
赛门铁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布朗在该公司周四发表的声明中表示:“赛门铁克的安全和信息管理业务都面临着独一无二的市场机会和挑战。现在的形势已经变得很明显,那就是如果想要在安全和信息管理业务领域中都取得成功,那么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战略、集中化的投资以及‘到市场中去’的创新活动。”
在截至2014年3月份的上一财年,赛门铁克旗下安全业务(包括诺顿反病毒业务)的营收为42亿美元;同一财年中,赛门铁克旗下信息管理业务(包括数据备份和恢复业务)的营收为25亿美元。完成分拆以后,布朗将继续担任赛门铁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现任首席财务官托马斯-西佛特(Thomas Seifert)也将继续留任。此外,约翰-加农(John Gannon)将出任分拆后的信息管理业务的总经理,唐恩-拉斯(Don Rath)则将担任这项业务的首席财务官。 2014年11月24日,赛门铁克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称,发现了一款名为“Regin”的先进隐形恶意软件,并称该恶意软件从2008年起,就被黑客用于监视政府、公司和个人。
赛门铁克称,Regin间谍工具使用了多项隐形技术,可躲避常规反病毒软件检测。从Regin的复杂设计来看,开发这一恶意软件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间接表明该恶意软件是一个“国家”所开发的产品。但赛门铁克并未指明哪个国家开发了这一恶意软件。赛门铁克同时表示,Regin的设计,使它非常适用于对目标进行长期监视活动。
赛门铁克在一份声明中表示:“Regin的开发者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从而确保该恶意软件非常隐蔽、不被引起注意。由于其特有的隐蔽自然特性,意味着它在数年来潜在可能持续实施间谍活动。”
Regin恶意软件高度可定制化特点,允许黑客发起一系列的远程木马攻击,包括窃取用户密码和数据,截获用户鼠标点击功能,从被感染的计算机上捕捉截图,以及监控网络流量、从Exchange数据库里分析电子邮件等等。 北京时间2015年4月12日早间消息,《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赛门铁克正考虑出售Veritas数据存储及恢复业务。该公司此前曾考虑分拆这一业务,成立两家单独的上市公司。
消息人士表示,赛门铁克近几周正在联系私募股权公司和潜在的行业内收购方。这一业务的出售价格可能将超过80亿美元。赛门铁克于2005年以约135亿美元股票的价格收购了Veritas。
⑤ 赛门铁克的发展历史
(1982——1985)
Symantec赛门铁克公司1982年由34岁的Dr. Gary Hendrix(一位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创立。他聚集了斯坦福大学自然语言方面处理的很多研究者们成立了Symantec。而这些人具有创造性的编程能力。公司一开始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后来Hendrix获得了风险投资,尽管如此1983年仍然没有做出任何产品。1984年Symantec被另一个比之较小的软件公司C&E软件公司收购。两个公司合并后保留了Symantec的品牌,并且C&E公司的领导者Eubanks被任命为新公司的CEO。而Eubanks是一个同样具有传奇人生的人物。他原本是一个核潜艇的指挥官,在加利福尼亚的海军研究生院里面修得了计算机工程。C&E公司专注于数据资料处理,而Symantec更具有高科技性和高创新性,两者又在不同领域达到互补。随后又从John Doerr那里获得了大量的风险投资支持,而John Doerr最终也成为公司的董事之一。Symantec第一个产品就是为IBM开发的一个个人数据处理软件,凭借这个软件的成功,其获得了第一桶金。 (1985——90年代初)
1985~1989.随着产品创新开发与并购不断成长,Eubanks敏感的觉察到光靠产品来慢慢做,是不够的,尽管公司的产品一再在市场上取得很好的成绩。Symantec开始合并小的公司并保留了被兼并公司的雇员,而这更是一笔很大的财富。Symantec真正的购并战役于1987年打响。于当年一月、七月和九月分别购并了已经都各有建树的Breakthrough、Living Videotext和Think Technologies of Bedford。凭借着一系列的购并,1987年到1988年,尽管由于一系列购并的成本的原因,公司净利润为负,但Symantec的销售额还是成功实现了翻番。不幸的是,在一系列的部门整合中,两位高管----CFO Michael Perez和主管市场发展的副主席Spencer Leyton两位高管在88年选择了离开。Eubanks不得以重组公司,减少高管人数,并赋予中层管理者更多的职权。因为管理的和公司财务的问题使得Symantec原本88年上市的计划流产。在1988年末,Symantec终于止住了连续六年的亏损,第一次出现盈利,公司也于1989年6月23号,成功上市。1991年,股票涨到了IPO时的五倍。收益为原来64倍。股票市场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支持了Symantec后来的并购。与此同时,Q&A软件继续一路高唱凯歌,在其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1989年的公司财务报表上,它为Symantec提供了5000万美元收入的三分之一。其于1991年成为领域的领头羊。
Symantec于1990年8月完成了它创立以来的最大并购,收购了位于加利福尼亚的业界相当成功的Peter Norton Computing Inc.诺顿Norton是当时基于dos系统的电脑综合软件提供商的领导者。其产品Norton Utilities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的实用功能,如备份和解压缩文件,病毒检测恢复遗失数据。此次并购给与Symantec在4.1亿美元的综合软件市场的34%的市场份额。收购帮助Symantec从Macintosh 平台(较早的装在mac苹果机上的平台)成功转向了个人电脑综合软件市场。 而被收购的Norton公司的创始人彼得诺顿Peter Norton被授以Symantec三分之一价值6000万美元的股权,同时成为Symantec公司的高管之一。合并后的Norton仍然为 Symantec公司独立的部门,并更名为彼得诺顿集团。而大部分的原有职工得以保留。合并帮助Symantec扩大了市场份额,开拓了新的市场,并将原来失去的市场份额重新抢了回来。而这次合并也被称为软件产业最成功的一次收购而屡次被引用。
1991年Symantec又有了几次收购。6月,其收购了Leonard Development Group(同样为macintosh开发软件的公司)8月,购并Zortech Inc(提供扩平台C++程序编写),还并购了 Dynamic Microprocessor Associated Inc.,最牛的PC远程控制软件 PC anywhere 的开发者。
尽管90年代经济大萧条,而加州更加严重,都没有挡住Symantec发展的脚步。公司收入从90年的7500万美元增加到91年的1.16亿美元。而雇员一年间增加了28%。Symantec在欧洲同样获得了发展。91年五月,Symantec开始在苏联大卖它的Norton Utilities和一些列软件。为打击俄国相当严重的软件盗版问题,公司开始提供注册并为注册者提供售后服务。1992年在英国收购一机构,建立Symantec 英国。截至1994年前,Symantec已经在全球150个合作者建立销售网络并开发了多达120个不同语言的产品版本。Symantec试图成为多平台软件提供商的领导者。1992年购并Whitewater Group,和MultiScope Inc. 为了扩大其在商业软件上的进展。Symantec完成了最大的一次并购。收购价值4700万美元的Contact Software International Inc。除了一系列的软件的发展。Symantec一直在utility programs上保持着领先地位。1993年以及以后陆续收购了几个安全软件公司。后来的战略便是扩大客户端和服务器上为局域网提供的软件。因为传统的dos下的软件已经受到了微软windows的冲击而开始下滑。于是转而开发微软不擅长的网络软件。随后收购了几个这方面的公司。1994年开始提供局域网的整体软件解决方案。可以有一个中心管理者管理所有网内电脑的综合软件。 (2000至今)
进入新千年,Symantec继续保持了其走并购之路的趋势,事实上,从2000年2月到2006年2月,其收购了不下25家公司。而其也在收购之路上屡试不爽,成功率颇高。收购也继续为Symantec的发展铺平道路。 2012年1月-收购云数据存储厂商LiveOffice
2010 年 5 月 --收购 VeriSign
2008 年 11 月--收购MessageLabs2008 年 6 月 --收购SwapDrive
2008 年 4 月 --收购AppStream2007 年 12 月 --收购Vontu
2007 年 4 月 --收购 Altiris
2006 年 2 月 -- 收购 Relicore
2006 年 2 月 -- 收购 IMlogic
2006 年 1 月 -- 收购 Bindview
2005 年 10 月 -- 收购 Sygate
2005 年 10 月 -- 收购 WholeSecurity, Inc.
2005 年 7 月 -- 与维尔软件合并
2005 年 5 月 -- 收购 XtreamLok
2005 年 4 月 -- 收购 DataCenter Technologies, Inc.
2004 年 12 月 -- 收购 Platform Logic
2004 年 10 月 -- 收购 @stake Acquisition, LIRIC
2004 年 9 月 -- 收购 KVault Software Limited
2004 年 7 月 -- 收购 TurnTide Acquisition, Invio Software, Inc.
2004 年 6 月 -- 收购 Brightmail
2004 年 2 月 -- 收购 ON Technology 公司
2004 年 1 月 -- 收购 Ejasent, Inc.
2004 年 12 月 -- 收购 PowerQuest Corporation
2003 年 10 月 -- 收购 Safeweb, Inc.
2002 年 8 月 -- 收购 Riptech, Inc.、Recourse Technologies 和 SecurityFocus
2002 年 7 月 -- 收购 Mountain Wave
2001 年 10 月 -- 收购 Lindner & Pelc
2001 年 7 月 -- 收购 Foster-Melliar
2000 年 12 月 -- 收购 AXENT Technologies
2000 年 11 月 -- 收购 Seagate 的 Network Storage Management Group
2000 年 2 月 -- 收购 L-3 Network Security
⑥ 赛门铁克在中国市场如何
市场占有率情况:在国际市场上,杀毒软件品牌可以分为三大阵营,Symantec、Mcafee、Trend、Sophos、熊猫等以年度销售额上亿美元而属于第一阵营,其中Symantec超过10亿美元;卡巴斯基、安博士、NOD32等则以数千万美元并且在国际市场具有重大影响而进入第二阵营;其余如瑞星、江民、金山等以销售额略超千万美元、国际市场影响较小而属于第三阵营。
McAfee在中国比较强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客户
【最下的那个网址收集的14款杀毒软件全部让你不掏钱】
没有最好 只有适合自己。杀毒软件有企业版和家庭(个人)版的区别。青龙偃月刀乃是神器,不过拿不起来也没用,可能还不如一根木棍有杀伤力,但能拿得起来自然就是威力无比。与其找最厉害最智能的杀毒软件不如自己充电。 智能永远也比不上人脑。
杀毒软件除了个人版 还有企业版。企业版的东西是很强大的 不是普通的个人版杀毒软件能比的,但是对使用人员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我一直在用mcafee企业版 强大的自定义规则 很是安全。病毒写入不到磁盘干着急没办法。
McAfee公司已经连续六年占据企业级防病毒市场的第一名,并且占据硬件防毒市场第一名。
就算是个人版很多人说不行?McAfee Technology Preview的测试报告 能达到99.2%的高侦测率~追过卡巴了!
pdf文件链接: http://www.av-comparatives.org/seiten/ergebnisse/mcafee_artemis.pdf
官方介绍Artemis技术:
http://www.mcafee.com/us/threat_center/projectartemis.html
McAfee Artemis是McAfee为了即时防御联机的恶意威胁,而开发出的一种云端技术应用。Artemis会寻找可疑的 PE 文件, 并当侦测到时, 把某类的总和检查码 (不会包含个人/敏感的资料) 传送到由McAfee AVERT Labs架设的中央资料库服务器. 该中央资料库服务器会不断地更新新发现的恶意软件, 而且 McAfee 的恶意软件伫列到目前为止并未建立官方 DATs. 如果符合中央资料库内的资料, 扫瞄器汇报告并处理侦测到的恶意软件. 在 McAfee 的伫列中的文件并未经历过任何分析, 但会由 McAfee 的巨大白名单交叉检查以避免误判.
根据由远端维护的黑名单, 可以提供较每日多次发布特徵码更新来对付每小时大量出现新的恶意软件的厂商快速的保护, 以防止新的恶意软件的入侵!
目前Artemis仍在Beta,最快可能将内建在McAfee Virusscan Enterprise 8.7i中
如果对有系统很熟悉,那么企业版是最好的选择,可以做到百毒不侵。
如果对于系统不了解,那么个人版家庭版是最好的选择,一些智能化。
安全跟易用性是一对平衡关系,个人版是损失了安全性增加了易用性,企业版是损失了易用性增加了安全性。
所以企业版的杀毒远比个人版厉害得多 不过设置起来要麻烦点。
别看排名 看实际 排名都是个人版杀毒软件在哪里你争我夺。 因为那些都是静态的扫描测试,并不会测试杀软是否可以完全阻止病毒的运行与加载.说到这里,让那些崇尚扫描能力、以为扫描测试第一就是“杀毒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见鬼去吧!
【节省你的银两--杀毒软件大全】特集:26种手机杀毒软件 for Symbian系统(9 MB)
包含:①金山,②McAfee(迈克菲/麦咖啡),③Syamtenc(赛门铁克)/Norton(诺顿),④卡巴斯基,⑤Avira(小红伞),⑥ESET/NOD32,⑦avast!,⑧Bitdefender,⑨Trend Micro/PC-cillin(趋势科技),⑩Panda(熊猫),⒒F-Secure,⒓F-Prot,⒔G DATA,⒕CA,
由于版规不能发布,【节省你的银两--杀毒软件大全】的信息转移到网络空间:
http://hi..com/eriko_futami/blog/item/8cfb39d3d55ce7daa9ec9afe.html
⑦ 比特币为什么会刺激美国股市
美国股市上涨,比特币上涨,石油价格上涨,美元兑日元上涨。
(一)美国股市上涨可能因素。首先,科技股领涨美国股市,美国标准普尔股市创新高,医疗保健公司强劲推升市场,能源股随原油价格上涨。其次,美联储这周晚些时候将公布利率决议,市场预期美联储将提高利率,也将是今年美联储第三次加息。标准普尔小幅上涨约0、3%,道琼斯股市和纳斯达克指数小幅上涨,罗素小公司指数小幅走低。虽然通货膨胀处于较低,但劳动力市场比较强劲。再次,美国科技公司上周,苹果股票上涨,赛门铁克上涨,医疗保健公司股价上涨。蓝鸟生物公司股价上涨,银行股价小幅走低。石油天然气提振能源股上涨,美国切萨皮克能源公司股价上涨。
(二)比特币上涨可能因素。1、比特币期货在美国交易所上市首日上涨,华尔街投资者首次购买比特币,数字货币期货价格跳涨约20%。比特币今年以来上涨,据洛杉矶时报,美国市场有购买二手房抵押贷款来买入比特币。2、目前比特币交易量比较低,大多投资者看好石油、黄金或小麦等商品,或者股票市场。比特币未来方向未知,期货价格显示价格上涨,但投资者谨慎市场陷入泡沫与投机。3、摩根大通表示,比特币是一种欺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将在12月18日开始交易比特币期货,黄金小幅走低,价值支撑黄金价格。比特币没有价值,仅价格上涨。
(三)美股为何与比特币齐涨呢?黄金小幅下降,石油价格上涨,价值支持黄金与石油,共长天一色。第一,黄金价格小幅下跌至每盎司约1246美元,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最新数据,黄金看涨头寸下降。白银价格下跌至每盎司约15美元,美元兑日元上涨。美国基准原油价格上涨至每桶约57美元,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至每桶约64美元。市场风险偏好上升,黄金小幅走低,石油价格小幅上涨。第二,较为强劲非农报告与减税计划提振美元,在美联储加息之前,黄金可能走低,美元看涨。美元指数上周五达到94点高点,之后小幅走低至约93,从低点小幅反弹上涨,多方因素支持美联储12月加息,加息提振美元。第三,比特币期货在美国市场上市后上涨,美国科技股上涨,银行股和工业企业股票小幅走低。第四,欧洲央行与英国央行将公布货币政策声明,华尔街关注美联储本周三是否实行2017年第三次加息,因为油价上涨,美国能源股上涨,埃克森美孚公司股价上涨,雪佛龙股价上涨,康菲石油股价上涨。第五,美国科技股上涨,苹果股价上涨,亚马逊股价上涨,谷歌股价上涨,微软股价上涨,特斯拉股价上涨,高通股价上涨。比特币上涨,区块链相关股票上涨。黄金价格比较稳定,石油价格小幅上涨,价值支持黄金和石油。
⑧ 深圳2012华为赛门铁克硕士有公司股票吗
没有,华塞又不是华为
⑨ 大家为什么都不看好360股票
公司2020三季度营业成本30.7亿,同比下降7.6%,低于营业收入16.3%的下降速度,毛利率下降3.6%。期间费用率为38.3%,较上年升高7.4%,对公司业绩形成拖累。截至本报告期末,三六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0,399,335,000元,较上年末增长5.9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6,147,000元,同比减少39.83%。公告显示,营业外收入减少31.09%,本期减少主要为政府补助减少所致。营业外支出增长247.77%,本期增加主要为抗击疫情公益捐赠支出增加所致。
我们反观2019年的三六零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1.76亿元,同比增长105.74%;实现营收95.22亿元,同比增0.77%。可以说是两相对比明显,不过这个下滑也是从2019年就开始的,2019年以来,三六零的互联网广告业务及服务收入就已进入下行通道,2019年全年实现收入97.25亿元,同比下滑8.76%。2020年上半年更是大幅同比下跌29.76%至32.99亿元,三季度依然未能扭转下跌颓势。
360在互联网时代的崛起在于免费杀毒。在那个互联网时代的早期,大多数人都有印象,当时各家各户的电脑纷纷接入互联网,但是由于大家都没有什么防护意识,这就直接导致了大量的互联网病毒泛滥,类似于熊猫烧香、灰鸽子这样的病毒都成为横扫全球的病毒,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的杀毒软件出现,但无论是俄罗斯的卡巴斯基还是美国的赛门铁克实际上都是非常昂贵的杀毒软件,当时国产还是瑞星、江民和金山毒霸的天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为了自己的安全也都只能苦逼地去装杀毒软件,360就看准了这个时机,祭出了当年那个前互联网时代还不常见的免费大旗,虽然360的免费杀软不一定有其他的那么好,但是胜在免费,一时间席卷全国,截至2008年12月底,360旗下客户端软件360安全卫士累计安装量已接近2亿,要知道那个时候QQ的活跃用户也没多少,可以说的确在2009年前后,360 用免费给自己构建起了一个足够和腾讯叫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