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华社:2019年不确定性或导致全球股市低迷,对此大家怎么看
当然全球股市的增长要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然而在今年随着美国和伊朗之间的剑拔弩张。使得国际形势变得非常的不明朗。甚至一度有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这也是的全球经济变得非常的萎靡。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和伊朗这两个国家都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石油出口国。一旦这两个国家发生战争的话,那么势必会造成全球油价的上涨,使得各国家的出口产品减少,进而造成全球股市的低迷。
当然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的话,那么股市一定会非常的低。而且由于出现这种不稳定的潜在风险,那么股市一定会是最先反映出来的。所以今年股市的低迷也反映了投资者们对于当前国际局势的担心。
『贰』 中国股票市场现状分析
在2015年我国股票市场经历了牛市后,我国股票市场活跃度一度下降。但在2019-2020年间,股票市场流通情况重新变好,股票成交数量和成交金额都已非常逼近2015年水平。随着2021年经济增长恢复和十四五开年背景,预计2021年我国股票市场活跃度将再次提高。
1、股市流通股本与市值规模
2011-2020年我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总数量自2011年末的2342家增长到2020年末的4154家。2020年末上海证券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总计1800家,较2019年增长了228家,增长幅度为14.50%;深圳证券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数量总计2354家,较2019年增长了149家,增长幅度为6.76%;两者2020年上市公司数量总计4154家,较2019年末总计同比增长了9.98%。
流通股本是指公司已发行股本中在外流通没有被公司收回的部分。是指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的股份。从股票的流通股本来看,2011-2021年我国股票市场流通总股本呈现平稳上涨趋势,十年中共增加了36114亿股。
截止2021年1月底,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中的流通股本为42674亿股,深圳证券交易所中的流通股本共有18994亿股,总计61668亿股。
流通市值指在某特定时间内当时可交易的流通股股数乘以当时股价得出的流通股票总价值。从我国股票市场流通总市值来看,我国流通总市值首先在2015年牛市期间迎来一波高峰,随后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在2020年后半年再次走高并且已经超过2015年的顶峰。
截止2021年,我国股票市场共有流通总市值64.81万亿元,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中有流通市值38.26万亿元,深圳证券交易所中有流通市值26.55万亿元。
2、股市股票交易规模
从我国股票市场的股票成交数量来看,2014-2020年,中国股票市场股票成交数量不断增长,曾在2015年牛市期间达到顶峰值17.10亿股。2020年全年股票成交量共16.74万亿股,同比增长32.2%,但还未达到2015年水平。
从我国股票市场的成交金额来看,2014-2020年间我国股市成交金额呈在经历2015年牛市过后出现了下降,随后在2019年开始回升,2019年重新破万亿成交额。2020年,我国股票市场成交额达到206.82万亿元,同比增长62.3%。
在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背景和2020年疫情背景下,我国沪深股市的股票成交金额总体却呈现震荡上升趋势,并且随着当代人理财和投资意识的增长,预计我国的证券市场活跃度将持续提升。
2021年,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资本市场的作用日益凸显,“十四五”时期将是中国资本市场实现“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目标、中国证券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证券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叁』 2019年的股市
2019年的股市,大概率还是熊市,因为目前国内的经济状况、国外的经济环境以及A股熊市底部还没有完全探明,所以2019年大概率还是熊市。
但是,2019年也很有可能是下一轮牛市的起点,因为股市估值已经到了历史最低,炒房的资金也需要寻找新的港湾,国外的抄底资金买入规模越来越大,种种迹象标明,下一轮牛市的星星之火已经点燃,就等合适的机会燎原。
『肆』 2019年最近股市行情怎么样
你好,了解股市行情可通过一些财经网站或者三大报进行了解。以下就是关于看股票行情的技巧:
1、查看股票的历史走势:股票涨或者跌肯定会有原因的,不管是低迷期还是暴涨期,都可以从历史的走势来分析其原因。
2、查看股票分时交易量:每天的分时图中,可以看到股票的交易量,如果股价提升又出现了大额交易,说明有机构或庄家在进行操盘。
3、查看当前大盘的情况:大盘是否稳定会直接影响到个股的,因此每天都需要观察大盘的动向。
4、不要过意在乎各种指标:用来分析股票行情的有各种指标线,但股票只有成交资金是事实,各种指标也只是基于事实去生成数据,大家直接看成交资金就可以了。
5、注意股市的一些规定:股市的规定每天都要看一看,这是直接会影响到股票交易以及收益的。
『伍』 如何提现2019年我国经济状况
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这一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更趋复杂,一些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全球经济形势逆转,由上年的“同步复苏”转向“同步减速”,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由“加息” “缩表”转向了“降息” “扩表(QE)”,经贸摩擦此起彼伏,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英国脱欧、地缘政治以及多地上演的民粹主义都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和挑战。从国内看,中国政府加大逆周期调节、积极实施“六稳”政策1,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但从季度来看,经济增速逐季放缓、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总体概括,2019 年中国经济运行呈现“两降两升一稳”特征。
“两降”:一是经济景气持续下行,GDP 增速降至 1990 年以来最低。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 GDP 同比增长 6.2%,增速比上年全年放缓 0.4 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 6.4%,二季度增长 6.2%,三季度增长 6.0%(图 1),经济下行压力逐季增大。按近期公布的 10 月份宏观数据推算,2019 年四季度当季 GDP 增速很可能“破六”,预计全年 GDP 增速在 6.1%左右,比上年回落 0.5 个百分点。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根源来自于外部环境收紧和国内经济的大调整两个方面:外部环境收紧与全球经济减速、中美贸易战升级有关;内部“大调整”既与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结构性因素有关,也与去杠杆、防风险、控房市等政策性因素相关联。
2019 年经济形势回顾与2020年展望
二是经济效益走弱,工业企业利润转正为负。2019 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下降 2.1%,而上年同期为增长 14.7%;亏损企业亏损额累计增长 11.4%,同比加快了 5.6 个百分点。与 2018 年钢铁、煤炭、有色等能源原材料行业以及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利润高增长不同,2019 年工业企业前端、中端和后端的相关行业经营效益都有所恶化。前三季度财政收入增长 3.3%,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缓 5.4 个百分点;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5.4%,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缓 0.3 个百分点。
“两升”:一是贸易顺差大增,外汇储备增加。由于进口下降幅度大于出口,2019 年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不仅没有收窄,而且还有显著扩大,前三季度为1418 亿美元,是上年同期的 5.1 倍。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差额占 GDP 的比重也由 2018 年前三季度的 0.75%提高到 2019 年前三季度的 1.67%。10 月末,官方外汇储备为 3.1 万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了 325 亿美元。
二是“猪肉荒”导致消费物价涨幅扩大。前 10 个月 CPI 上涨 2.6%,涨幅比上年同期扩大 0.5 个百分点,预计全年上涨 2.7%左右,在 3%的调控目标之内。CPI 上涨的主因是猪肉价格上涨,前 10 个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 29.7%,10 月当月涨幅更是达到 101.3%。猪肉价格上涨也带动了牛肉、羊肉等价格上涨,涨幅提高至 2019 年 10 月的 10.2%、11.7%。2019 年前 10 个月,食品价格累计上涨7.4%,涨幅比上年同期扩大 5.8 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累计上涨 1.4%,涨幅比上年同期降收窄了 0.8 个百分点。与 CPI 涨幅扩大不同,受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回落影响,PPI 进入负增长区间,前 10 个月累计下降 0.2%。
“一稳”:即就业稳,调查失业率和就业困难人员均保持稳定。2019 年前 10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 1193 万人,提前 2 个月完成年初政府确定的 1100 万以上的预期目标;10 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和 31 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均为 5.1%,低于 5.5%左右的预期目标。2019 年前三季度,就业困难人员数累计 133 万人,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1. 需求端:三大需求此消彼长,净出口贡献率上升
2019 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前三季度为 60.5%,但比上年同期降低了 17.5 个百分点,为 2015 年以来最低。同期,投资贡献率为 19.8%,比上年同期降低 12 个百分点,而净出口贡献率由负转正(19.8%)。三大需求贡献率的此消彼长(内需贡献率下降,外需贡献率上升),不是 2019 年出口变得更快了,而是内需变得更弱了。
2019 年经济形势回顾与2020年展望
投资增速创历史新低,制造业投资是最大拖累。2019 年前 10 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 5.2%,创下历史新低(图 3)。具体特征有:一是基建投资表现不及预期。2019 年基建投资增速在专项债发力情况下逐渐企稳回升,1-10 月基建投资累计增长 4.2%,较上年同期小幅加快 2.34 个百分点。但基建“需求大而融资不足”现象突出,制约基建投资增长。二是制造业投资持续低迷。1-10 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长 2.6%,较上年同期大幅放缓 6.5 个百分点。三是房地产投资保持韧性。2019 年 1-10 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长 10.3%,较上年同期加快 0.6个百分点。四是投资增速区域分化明显。中部地区投资增速领跑全国,2019 年前 10 月累计增长 9.3%,东北地区投资增速跌入负增长区间。此外,投资增速还呈现“南强北弱”格局,1-10 月,浙江、广东和湖南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 10.1%、11.3%和 10.1%,而吉林、北京和黑龙江增速分别为-15.9%、0.8%和3%。
消费增速总体回落,汽车消费延续负增长。2019 年 1-10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 8.1%,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 1.1 个百分点(图 5)。主要特征如下:一是汽车消费是 2019 年消费减速的主要拖累。1-10 月,汽车消费累计拉低消费增速 0.9 个百分点;扣除汽车外的消费累计增长 9%。与汽车消费放缓同步,石油及制品类消费仅增长 1%,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缓了 13.6 个百分点。二是城镇消费增长放缓较多,乡村消费基本稳定,低收入市场消费潜力初显。1-10 月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9%,高于城镇消费增速1.1个百分点(图6)。比如,2019 年京东“双十一”当天下单新用户中 72%来自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等低收入市场,低收入市场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 104%。三是必需品消费保持稳定,非必需品消费减速。在经济景气程度降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逐步放缓的情况下,居民更多地放弃非必需品消费,维持必需品消费。比如,1-10 月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消费分别增长 8%和 5.4%,增速均较上年同期放缓 2.4 个百分点;而粮油食品类增长 10.4%,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 0.4 个百分点。
2019 年经济形势回顾与2020年展望
对外出口走弱,对美、日等主要贸易伙伴出口下降。2019 年以来,全球经济放缓趋势更加明显,中美贸易摩擦实质影响持续显现, 1-10 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和进口累计增速分别为-0.2%和-5.1%,分别较上年同期放缓 12.6 和 25.3个百分点。一是对美出口增速大幅下降。2019 年 1-10 月对美出口增速为-11.3%,较上年同期下降 24.6 个百分点。对美出口下滑导致我国前三大贸易伙伴顺序发生变化,欧盟仍为第一,东盟超越美国成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二是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速较快。2019 年 1-10 月对东盟出口增速为 10.4%。三是贸易结构优化势头持续。2019 年 1-10 月,一般贸易出口增长 8.5%,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 1.9 个百分点至 58.2%,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 97.6%。
2. 供给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步放缓
受国内外需求放缓影响,2019 年工业生产持续放缓。前 10 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 5.6%,较上年同期放缓 0.8 个百分点(图 9)。工业对 GDP增长的贡献率从上年同期的 32.5%降至 2019 年前三季度的 30.9%。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5.5%左右,较上年放缓 0.7 个百分点左右。
2019 年工业运行主要特征:一是上游、中游工业行业增速回升,下游行业继续放缓。与上年有所放缓不同,2019 年中游制造业行业增加值平均增速明显回升。其中,受房地产投资较快增长、基建投资企稳回升以及上年低基数等影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加工业、有色金属加工业等在上年增速回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分别从上年同期的 4%、6.4%、6.5%上升到 2019年前 10 个月的 9%、9.7%、9.9%;金属制品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仪器仪表等制造业增速则在上年放缓的基础上明显回升,分别从上年同期的 3.7%、2.8%、6.7%、6%上升到 2019 年前 10 个月的 5.7%、9.8%、10.1%、10.8%。上游采矿业也延续回升态势,从上年同期的 2%上升到 2019 年前 10 个月的 4.5%。下游消费品等制造业行业则延续放缓态势,这也体现了终端需求的疲弱。
二是中美贸易摩擦叠加全球经济放缓,外部环境趋紧对工业行业的负面影响明显增大。2018 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在波动中升级,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产品范围扩大、税率提高。涉及的通信计算机及电子设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家具、皮革制鞋、纺织服装、文教娱乐用品等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较上年出现明显回落(图 11)。2019 年前 10 个月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累计仅增长 1.8%,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 6.8 个百分点。
三是采矿、石油加工、化学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加工、汽车6 大行业利润大幅回落,带动工业企业盈利负增长。受需求放缓、PPI 涨幅回落等因素影响,2019 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由正转负,前 9 个月累计增速为-2.1%,比上年同期降低 16.8 个百分点(图 12)。这主要在于采矿业、石油加工业、化学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加工业等上年利润高增长的行业利润增速大幅回落(图 13)。比如,采矿业利润增速从上年同期的 50%降至 2019 年前三季度的 3.1%;石油加工业在油价中枢下行和终端产品降价综合影响下,利润增速从上年同期的 30.8%降至 2019 年前三季度的-53.5%;黑色金属加工业受成本上升等影响,利润增速从上年同期的 71.1%降至 2019 年前三季度的-41.8%。同时汽车生产与销售放缓,汽车制造业利润增速也从上年的-4.7%进一步降至2019年前三季度-16.6%。这6个行业的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的比重为 37.5%,其利润增速的降低对工业整体利润增速负面影响较大。与此相对应,食品、烟草、家具、文娱等消费品制造业,以及运输、电气机械等设备制造业的利润增速则明显回升。
生产生活低迷背景下服务业增速继续放缓。2019 年以来服务业增加值增速继续放缓,前三季度同比增长 7%,较上年同期放缓 0.7 个百分点。10 月当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 6.6%,处于历史同期低位。预计全年服务业增长 7%左右,较上年放缓 0.6 个百分点左右。
生活性服务业总体增速放缓,对 GDP 累计同比贡献率降低。2019 年前三季度,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对 GDP 累计同比贡献率合计为14.3%,较上年同期降低 1.3 个百分点。受消费疲弱影响,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速均有所回落。批发和零售业增速从上年同期的 6.5%放缓至 2019 年前三季度的 5.8%,这主要受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放缓影响,前三季度消费中商品零售同比增长 7.9%,较上年同期回落 1.2 个百分点。而消费中餐饮收入增速小幅回落,2019 年前三季度较上年同期回落 0.2 个百分点至 9.4%,这也使得住宿餐饮业回落幅度相对较小,2019 年前三季度较上年同期回落 0.3个百分点至 6.4%。四季度消费难有起色,预计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增长继续放缓。受房地产销售放缓影响,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从上年同期的 4.4%降至2019 年前三季度的 3.1%。近期受房企融资收紧背景下企业促销影响,房地产销售趋于改善,加之上年同期低基数(2%),预计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四季度或有金融业增速回升带动生产性服务业贡献回升。2019 年前三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四个行业对 GDP 累计同比贡献率合计为 30.6%,较上年同期回升 1 个百分点。这主要是金融业增速回升带动。受贷款较快增长、股票市场成交金额回升、债券发行加快等因素影响,金融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回升,2019 年前三季度较上年同期回升 3.3 个百分点至 7.1%。值得关注的是,2019 年下半年之后,受需求低迷影响贷款增长乏力,贷款余额增速从上半年的 13%降至 10 月的12.4%,债券发行也有所减速,金融业增加值增速有所回落。由于 2019 年四季度同期基数明显提高,预计金融业增速将继续回落。伴随工业生产活动的放缓,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速继续回落,2019 年前三季度较上年同期回落 0.5 个百分点至 7.4%。四季度在工业疲弱、上年高基数背景下其增长难有改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虽然增长 19.8%,但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了 11.4 个百分点。在生产活动低迷的情况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也降至2019 年前三季度的 8%,较上年同期回落 1.5 个百分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一是房地产去库存进展良好。10 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 6.6%。二是去杠杆进展顺利。9 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 0.3 个百分点。三是补短板进程加快。1-10 月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投资分别增长 37.4%和 32.7%。微观企业活力增强,1-9 月,日均新登记企业达 1.99 万户。四是新动能不断壮大。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8.4%和 8.7%,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 2.8 个和 3.1 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 14.1%,比上年同期提高 0.7 个百分点。
『陆』 论述题:总结2019年股票走势,预测2020股票走势,该有什么样的股票投资策略,投资风格
周金涛的周期预测论,没事你可以去看看,2019年是股市牛市的起涨年,每一波牛市的起涨都是在震荡和怀疑中完成的,2019年年底,股市冲过趋势,占上牛市的起涨点,展望2020年,牛市是牛年,希望股友能够抓住牛市的行情,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原因,如下,第一股市是七年一个周期,2019年是周期的底部,第二,周金涛的20年大周期的底部也在2019年,第三,政策上房地产已经进行了控制,国家推动储蓄资金入市,利好,第四,股市对外资的开放,吸引外资进入投资。股市万点不是梦想。
『柒』 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如何
1.总的来说中国的经济形势不乐观,因为CPI连连创新高,下周8月份CPI又要出来了,已经预计到会比6月高,因此对股市来说肯定是个打击。
2.目前的财政政策是紧缩的,就是说流通中的货币相对在银行里的少,因此投入股市中的就更少,股市没有资金去拉起来
3.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债权人,一旦美国债务违约或者美元贬值,那么中国将最多会亏损4000亿美元,这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国内市场,肯定会使股市下挫的
『捌』 请问专家:2019年股市前景如何还值得投资吗
2018最后一个交易日,三大指数收出小阳红盘,上证未收复2500,几乎从年头跌到年尾,全年下跌24.59%,再次熊冠全球,明年市场总体应好于今年,能否走好主要看三个因素:一是中美贸易战能否尽快改善或结束;二是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时间;三是美股何时调整到位等,从大的走势看,年初应有一次重要的低点,之后有望出现一波较大级别的反弹(春季攻势),年中到下半年还有一次重要买点,真正走好可能要等下半年之后。
节后走势:短线还有反弹冲高机会,再回落考验2449将有重要买点
2018年可谓是A股历史上最惨的一年,从年头跌到年尾,其中几乎没有像样的反弹,上证指数全年下跌24.59%、深证成指下跌34.42%、创业板下跌28.65%,3687只个股中位数全年下跌38%,代表全市场最活跃个股的中证1000指数全年下跌36.87%,中国股市2018再次拿了个全球冠军,只不过是倒数第一(如下图),真正冠军是印度股市,以6.08%位居全球第一。对于A股如此惨的下跌,几乎超出所有人的预期,多数百亿私募基金亏损在20%以上,几家备受关注的知名阳光私募旗下基金平均跌幅甚至超过30%。
年初我们判断2018的高点大概率在3500-3600,极限在3800-4000,低点在3000,极限在2600-2500,结果最高点出在年初1月29日的3587,最低点落在10月19日的2449,跌破了极限低点2500,在如此低位的状态下,A股竟然上演了千点大跌,杀伤力超过2015的股灾,击碎了所有人的想像力,这是最黑暗的时候,也可能是最好的时机。2019我们认为要好于2018,低点或在2200-2000,高点或看3000-3300,能否真正走好还要看上面提示的几个关键因素,节后短线还有反弹冲高机会,再回落考验2449将出现一次重要买入机会。
节后操作:坚持逆向思维、反向操作策略,力争踩准市场起落节奏
十年一轮回,2008年是A股失望痛苦的一年,2018年又跌最低谷,2008年底特别是2009年上半年,A股爆发了2008年大熊后幅度惊人的大反弹,上证指数从1664反弹到3478,2018失望、悲惨指数相似,2019年能否再重演2009的大反弹?我们在这里不敢奢望,但相信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在极度恐慌中或孕育新的希望。回首这一年,总体上看,我们的逆向思维和反向操作的策略非常正确,基本踩准了市场的起落节奏,没有犯方向性错误,尽了我们最大的努力,希望最大程度地减少和挽回投资者的损失,对此我们还是感到一丝欣慰。
对于2019,我们还是会竭尽全力,提前向投资者预示机会和风险,决不放“马后炮”,坚持稳健、安全为第一要务的投资思路,做好风控,在此基础上,力争抓好热点板块的投资机会,2019我们坚持看好科创、5G通讯、芯片、软件、人工智能、大基建、新能源(充电桩、锂电、汽车、零部件)等热点板块,另外国企改革、军工科技、环保治理、医药健康,以及与中美贸易相关的受益股如能源(采掘)、农业、汽车、金融服务、自由贸易区等也将出现阶段性的操作机会。
『玖』 2019年我国经济形势如何
2019年经济开始转入低速增长期。经济高速增长期已经结束。接近年底,很多有前瞻性的公司,都已经为高速增长期结束,不能再透支对未来增长预期而开始做准备。
『拾』 结合目前A股市场的走势,谈谈你对2019年股市的展望
2018年是中国股票市场打底的一年,也是10年 为期的金融魔咒再现的一年 展望2019的中国股票市场 应该是有不错的机会 国家已经发出了严防死守金融风险的底线的指示 很多个股已经出现了价格与价值背离 有句经典的语言说得好 冬天来了 春天还远吗 我个人还是看好2019的中国股票市场的 不过需要提示的是市场有变化 齐涨齐跌的现象可能会越来越少 一定要精选个股 否则在2019还是会难有收成的
我跟了一个老哥做的,老哥会分享一些内容给我,也绝不马后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