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析预测 » 上海银行股票分析报告
扩展阅读
股票价格比可转债价格高 2025-02-08 23:56:35
000006深圳业股票行情 2025-02-08 23:25:15

上海银行股票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 2022-07-23 09:41:10

⑴ 关于银行

银行股一般盘子比较大,若你是稳健收益型的投资者,那就对路了。但是银行一般是国家进行金融政策的窗口,所以一旦有大的消息传出,波动也比较大。比如央行预期要加息、增加资本准备金等等。加上最近股市太热,国家的宏观调控也日益频繁,因此我个人不大推荐银行股。
现在热门股每周甚至每天都在变。举个例子,猪肉和粮食的价格上涨,农业股就上来了,前两天医药股全面上涨,所以还是根据国家经济大势,灵活调整仓位,选择方向利好的潜力股才是硬道理。

⑵ 上证180指数包括那些股票

浦发银行(600000)首创股份 (600008)上海机场 (600009)包钢股份 (600010)华夏银行 (600015)民生银行(600016)上港集团 (600018)宝钢股份 (600019)上海电力 (600021)浙能电力 (600023)中国石化(600028)南方航空 (600029)中信证券 (600030)三一重工 (600031)招商银行 (600036)歌华有线(600037)保利地产 (600048)中国联通 (600050)海信电器 (600060)国投安信 (600061)宇通客车(600066)葛洲坝 (600068)保千里 (600074)人福医药 (600079)同仁堂 (600085)特变电工 (600089)大名城 (600094)同方股份 (600100)上汽集团 (600104)国金证券 (600109)北方稀土 (600111)东方航空 (600115)中国卫星 (600118)浙江东方 (600120)中国船舶 (600150)建发股份 (600153)永泰能源 (600157)中体产业 (600158)上海建工 (600170)雅戈尔 (600177)复星医药(600196)新湖中宝 (600208)南山铝业 (600219)海航控股 (600221)圆通速递 (600233)北京城建(600266)航天信息 (600271)恒瑞医药 (600276)广汇汽车 (600297)上海家化 (600315)白云山 (600332)华夏幸福 (600340)江西铜业 (600362)西南证券 (600369)首开股份 (600376)金地集团(600383)国电南瑞 (600406)小商品城 (600415)北方导航 (600435)金证股份 (600446)蓝光发展(600466)中国动力 (600482)信威集团 (600485)中金黄金 (600489)驰宏锌锗 (600497)华丽家族(600503)方大炭素 (600516)康美药业 (600518)贵州茅台 (600519)中天科技 (600522)中铁工业(600528)天士力 (600535)山东黄金 (600547)厦门钨业 (600549)迪马股份 (600565)恒生电子(600570)海螺水泥 (600585)绿地控股 (600606)东方明珠 (600637)浦东金桥 (600639)爱建集团(600643)中源协和 (600645)城投控股 (600649)陆家嘴 (600663)上海石化 (600688)青岛海尔(600690)均胜电子 (600699)三安光电 (600703)物产中大 (600704)中航资本 (600705)东软集团(600718)中粮糖业 (600737)辽宁成大 (600739)华域汽车 (600741)综艺股份 (600770)西藏城投(600773)国电电力 (600795)鹏博士 (600804)天业股份 (600807)山西汾酒 (600809)安信信托(600816)隧道股份 (600820)百联股份 (600827)海通证券 (600837)四川长虹 (600839)梅花生物(600873)国投电力 (600886)伊利股份 (600887)航发动力 (600893)张江高科 (600895)长江电力(600900)华安证券 (600909)江苏银行 (600919)杭州银行 (600926)东方证券 (600958)中国电影(600977)宜华生活 (600978)招商证券 (600999)大秦铁路 (601006)南京银行 (601009)隆基股份(601012)宁波港 (601018)中国神华 (601088)太平洋 (601099)中国国航 (601111)海南橡胶 (601118)小康股份 (601127)新城控股 (601155)三角轮胎 (601163)兴业银行 (601166)北京银行(601169)中国铁建 (601186)东兴证券 (601198)国泰君安 (601211)君正集团 (601216)上海银行(601229)农业银行 (601288)中国平安 (601318)交通银行 (601328)新华保险 (601336)兴业证券(601377)中国中铁 (601390)工商银行 (601398)东吴证券 (601555)中国铝业 (601600)中国太保(601601)上海医药 (601607)中信重工 (601608)中国核建 (601611)中国中冶 (601618)中国人寿(601628)长城汽车 (601633)中国建筑 (601668)中国电建 (601669)华泰证券 (601688)潞安环能(601699)际华集团 (601718)上海电气 (601727)中国中车 (601766)光大证券 (601788)中国交建(601800)光大银行 (601818)中国石油 (601857)中国银河 (601881)紫金矿业 (601899)方正证券(601901)中远海控 (601919)永辉超市 (601933)建设银行 (601939)玲珑轮胎 (601966)中国核电(601985)中国银行 (601988)中国重工 (601989)金隅股份 (601992)中信银行 (601998)吉比特 (603444)口子窖 (603589)来伊份 (603777)步长制药 (603858)洛阳钼业 (603993)

⑶ 工商银行近三年财务分析2018-2020

城商行优等生上海银行2018年至2020年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4%、1.16%、1.22%,连续3年上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32.95%、337.15%、321.38%,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
本刊特约作者 刘链/文
4月24日,上海银行发布2020年业绩报告,根据年报,2020年,上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07.46亿元,同比增长1.90%;实现归母净利润208.85亿元,同比增长2.89%。
截至2020年末,上海银行资产总额达到2.46万亿元,比2019年年末增长10.06%;存款总额达到1.3万亿元,比2019年年末增长9.37%;贷款总额达到1.10万亿元,比2019年年末增长12.92%。
2018年至2020年,上海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4%、1.16%、1.22%,连续3年上升,在资产质量方面的表现不容乐观;与此同时,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32.95%、337.15%、321.38%,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
业务增速方面的表现同样差强人意,2018年至2020年,上海银行的营收增速分别为32.49%、13.47%、1.90%,净利增速分别为17.65%、12.55%、2.89%,下滑趋势非常明显。
这里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那就是上海银行2020年四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8.11%至58.33亿元。一般而言,银行业第四季度的净利润要低于前三季度的均值,上海银行2020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99%,也就是说,上海银行在第四季度的净利润回补了前三个季度,使得2020年全年净利润止跌回升。要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看来上海银行为了净利润增速为正也是“拼了”。
上海银行于2016年在上交所登陆,上市后资产规模扩张迅速,在城商行中仅次于北京银行。截至2020年年末,资产总额达到2.46万亿元,同比增长10.06%;负债总额为2.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26%。值得注意的是,在资产负债规模增长的同时,上海银行的资产质量却面临一定的风险。
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34.01亿元,同比增加21.48亿元。回顾过去两年的数据发现,截至2018年年末、2019年年末、2020年年末,上海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4%、1.16%、1.22%,已经连续3年呈上升趋势,这足以说明其内部风险管控存在较大的问题和不足。此外,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银行拨备覆盖率为321.38%,较上年末下降了15.77个百分点。
而在资本管理方面,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34%、10.46%、12.86%。其中一级资本充足率已连降3年,2018年年末、2019年年末分别为11.22%、10.9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自上市以来就一直处于下滑的状态,2016年至2020年,上海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13%、10.69%、9.83%、9.66%、9.34%。
面对资本充足水平的持续下滑,上海银行资本融资提上日程。2021年1月25日,上海银行公开发行人民币200亿元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上海银行在公告中称,所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支持该行未来业务发展,在可转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本行核心一级资本。
综合上述分析再来看上海银行2020年年报,在营收同比仅微增1.90%的情况下,上海银行还能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2.89%,确实需要下很大的工夫才能做到。尽管2020年年报最终将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保持在正增长的区间,但毋庸置疑这样的正增长已经岌岌可危,大不如前。财经网金融梳理发现,上海银行2018年至2020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已连续3年下滑,足以表明其业绩增长明显乏力。未来如果没有更好盈利能力和风控能力,业绩增速转负也并非不可能。
业绩靠拨备释放转正
平安证券认为,上海银行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利润重回正增长,盈利增速从2020年前三季度的-8.0%一举实现全年业绩增速的回正,而且四季度单季实现利润增速48.1%,利润增速的大幅提升除了与营收增速的小幅提升有关外,更多应该归因于拨备计提力度下降所带来的盈利释放。也就是说,拨备释放成为上海银行2020年业绩正增长的最大弹性因素。
2020年,上海银行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90%,营收增速稳中有升,前三季度为-0.9%,四季度单季营收增速为10.8%。分结构来看,上海银行2020年全年净利息收入增速为14.6%,与前三季度18.5%的增速相比有所下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9.5%,与前三季度7.3%的增速相比略有提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上海银行在2020年年报中调整了信用卡业务收入的核算口径,将分期收入从手续费收入调整为利息收入,因此对收入结构产生一定的扰动,但并不影响营收的增速。
上海银行2020年重分类后净息差为1.82%,同比上行4BP,息差表现优于同业,平安证券认为息差逆势提升主要归因于负债端成本的优化,负债端成本的改善驱动息差逆势走阔。
上海银行2020年全年计息负债成本率为2.26%,同比下降25BP,驱动主要来自存款成本的有效管控和主动负债成本的下行。受益于结构性存款为代表的高成本存款的有效管理,公司存款付息成本同比下降4BP至2.15%;尤其在主动负债方面,上海银行同业负债成本率同比下降67BP至2.18%,成功抓住了2020年利率下行的机会。
从资产端来看,上海银行贷款收益率同比下行42BP至5.06%,与行业的整体趋势相同。展望2021年,随着经济的逐步修复,银行基本面维持稳定,对于银行资产端定价弹性的提升相对有利,上海银行整体息差表现有望保持平稳态势。
再来看资产负债结构,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长10.1%,与前三季度11.7%的同比增速相比有所放缓,但信贷投放力度不减,资产结构继续向贷款倾斜,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银行贷款总额同比增长12.9%,比前三季度11.3%的同比增速进一步提升。
在贷款投放结构方面,由于上海银行在2020年下半年加大了对公投放的力度,且对公投放大于零售,对公新增投放526亿元,零售新增投放251亿元。从负债端看,2020年全年存款同比增长9.4%,与前三季度12.3%的增速相比确实有所放缓。
数据显示,上海银行2020年年末不良率为1.22%,环比持平。在不良生成方面,2020年四季度宏观经济持续改善,根据平安证券的测算,上海银行四季度单季年化不良生成率环比下行35BP至1.35%,不良生成压力有所改善。在前瞻性指标方面,截至2020年年末,上市银行关注类贷款率为1.91%,比上半年末下行4BP。
在拨备方面,由于四季度拨备计提力度的边际下降,2020年年末拨备覆盖率为321%,环比下行6.69个百分点;拨贷比为3.92%,环比下行8BP,但从拨备覆盖水平绝对值来看依然处于行业前列。上市银行2020年全年拨备计提同比增长6.6%,前三季度为19.8%。这表明上市银行不良生成压力边际缓释,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平安证券非常看好上海银行独特的区位优势,看好零售转型稳步推进对上海银行的积极影响。上海银行深耕以上海为主的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区位优势显著,这些地区良好的信用环境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公司加快推进零售转型,聚焦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养老金融三大主线,持续加快零售业务布局,近三年实现核心客户数和客户AUM 的翻番,预计随着疫情缓和、经济修复、消费信贷需求回暖,上海银行的盈利有望继续迎来修复。
房地产不良贷款急剧恶化
通观上海银行2020年年报,值得注意的是其不良贷款及房地产不良贷款的变动。
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上海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2%,比2019年上升了0.06个百分点。根据年报,上海银行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金额为37.4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39%,比2019年的0.1%增长了近23倍。实际上,在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上海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在2020年也开始踩刹车。截至2020年年末,贷款余额为1583.69亿元,比2019年年末减少了166.9亿元,降幅已超10%。
事实上,2020年,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下,国内房地产业的经营环境和融资环境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对银行业而言也许也是一个“至暗时刻”。随着上市银行2020年年报的陆续披露,房地产业的真实情况逐渐浮出水面,银行与房地产相关资产的真实情况也呈现“冰山一角”,具体表现为各家银行房地产行业的不良贷款率普遍大增。
先来看国有银行的数据——2020年,工商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金额为162.3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32%。这一比率比2019年1.71%的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增长了35.67%,而且远高于工商银行披露的2020年全年1.58%总体不良贷款率。
建设银行2020年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也从0.94%增长到了1.31%,增加了39.36%;农业银行则增长24.83%到1.81%;国有大行中增长幅度最大的当属交通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2019年为0.33%,2020年增长到了1.35%,增长了4倍。
除了国有银行外,股份制银行中的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2020年房地产不良贷款率的增长幅度也均超过了三位数,分别达到182%、146%。
不过,与上述银行相比,日前公布年报的上海银行在房地产贷款方面则更让人瞠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银行的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为10981亿元,比2019年年末的9725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投向房地产业的贷款余额为1567亿元,同比微增1.5%,占总贷款比例为14.27%。
单从占比来看,2019年年末,房地产业是上海银行第一大贷款来源,而到2020年年末,这一贷款的占比较2019年年末已下降了1.61个百分点,退居该行第二大贷款来源;而贷款占比为16.14%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则升至第一位。
尽管房地产业的总贷款微增,占比下降,基本符合行业趋势,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上海银行房地产业贷款的资产质量却出现大幅恶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为37.47亿元,与2019年年末的1.54亿元相比,增加了近36亿元,增幅高达2333%;与此同时,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也从2019年年末的0.1%上升到了2.39%,同比增长了22.9倍。
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一度暴增近23倍,不但远超同的增速,也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对此,上海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受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加码、收紧等影响,个别项目施工和租售进度未达预期,还款能力有所下降,导致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有所波动。
实际上,自从将房子定位为“住而不炒”的政策方向以来,监管层对银行房地产贷款的政策不断收紧。尤其是在2020年,这一紧箍咒越发收紧,从房地产融资的“三道红线”,到为银行设定房地产贷款的具体比例,甚至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房地产是现阶段中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要坚决抑制房地产泡沫。
就上海银行而言,如果去掉房地产业务,上海银行的总体资产质量也面临一定的风险。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银行总的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34.01亿元,同比增加21.48亿元,增幅为19.09%。
同时,而且,如上所述,上海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增加并不是仅仅体现在2020年这一年。事实上,最近三年的2018年年末、2019年年末、2020年年末,上海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4%、1.16%、1.22%,已经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此外,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银行拨备覆盖率为321.38%,较上年末下降了15.77个百分点。不良率连续上行,拨备水平还在下降,上海银行资产质量的压力由此可见一斑。
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房地产业的形势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为严峻。最近,部分热点城市楼市持续升温,引发新一轮房地产调控。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杭州等城市相继出台针对性调控政策,落实“房住不炒”的监管要求,打击违规和套利行为。
对于银行而言,房地产贷款投放除要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严格防止信用贷、消费贷、经营贷等信贷资金违规流入外,个别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额度还接到了央行窗口指导。
“房地产信贷方面,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更加严格,住房按揭贷款额度受央行窗口指导,商业银行需严格防止信用贷、消费贷、经营贷等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市,同时要严格审核首付款资金来源和偿债能力审核、借款人资格审查和信用管理、风险排查等,房地产信贷合规风险和操作风险加大。”有银行在2020年年度报告中坦言。
上海银行在年报中表示,该行稳步发展住房按揭业务,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前提下,立足区位优势,服务民生,引导住房按揭业务良性发展,支持对经营机构所在地一、二线城市居民自住和改善购房合理需求。
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分别为1238.53亿元,比2019年末增长31.14%,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为12.22%。从按揭贷款的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银行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为0.14%,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与按揭贷款质量相比,上海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资产质量令人堪忧。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银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为37.47亿元,比2019年末增长23.3倍,不良率则提升至2.39%;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比例为14.27%。
根据上海银行的解释,受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加码、收紧等影响,个别项目施工和租售进度未达预期,还款能力有所下降,导致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有所波动。
上海银行还表示,在“三道红线”和“银行业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政策下,房地产整体融资增速将受到限制,企业分化亦会有所加大。2021年,该行将严格实施房地产集中度管理要求,密切关注房地产企业“三道红线”,聚焦“优质客户”、“优质业务”,继续优化结构,稳健经营,推进房地产业务平稳健康发展。
消费贷猛踩刹车波动大
除了房地产业务暴露出的风险让令人担忧之外,上海银行优势业务消费贷业绩也似乎出现了问题。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银行的资产总额达到2.46万亿元,同比增长10.06%;负债总额为2.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26%。早在2015年年末时,上海银行个人消费贷的规模仅为120.77亿元。到了2019年年末,这一数据已攀升至1750.59亿元,5年时间增长了10倍有余。
进入2020年,上海银行的消费贷业务却突然踩下刹车。数据显示,早在2020年上半年年末时,上海银行个人消费贷规模已下降至1610.96亿元,相比2019年年末的1750.59亿元减少了139.63亿元,降幅为7.98%。
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银行的个人消费贷规模为1583.69亿元,比2019年年末减少了166.9亿元,降幅进一步扩大为9.5%;在总贷款中的占比也从2019年年末的18%下降至14.42%,下降了3.58个百分点。
而且,从增速方面来看,早在2019年时,上海银行的消费贷业务增长已现疲软之势。从2016年到2018年,上海银行消费贷规模连续3年实现了翻倍增长,增速分别为129.09%、151.31%、127.39%。这一增速在2019年明显放缓,已降至11.16%。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银行消费贷规模的增速已变成负值,余额出现下降。与此同时,该行消费贷的风险也逐渐显露。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银行个人消费贷的不良贷款余额为29.66亿元,比2019年年末增加了9.6亿元,增幅达47.86%;个人消费贷的不良贷款率也从2019年年末的1.15%上升至1.87%,增幅高达62.6%。除此之外,同为零售业务的上海银行信用卡业务的不良贷款率也从2019年年末的1.63%上升到2020年年末的1.74%,上升了6.75%。
上海银行在年报中表示,从时序结构看,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催收能力受限,消费贷款逾期发生额增长,并在2020年第二季度生成不良,自下半年起,单月不良新增逐月下降,9月起不良贷款余额呈下降趋势,已逐步趋于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自上海银行消费贷规模从2016年连年猛增后,最近5年,其消费贷的不良率也是连年上升。2016年至2020年,上海银行个人消费贷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35%、0.43%、0.52%、1.15%、1.87%,呈逐年上升趋势。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部分银行前几年布局消费贷业务过于激进,如今规模膨胀后难逃不良率高企的惩罚,随着去年疫情爆发,更是加剧了这一风险的曝露。尽管之后开始压缩规模,但是由于规模基数过大,因此引发相关问题。
不过,总部同在上海的海通证券认为,上海银行在2020年下半年零售风险逐步缓释,资产结构优化调整,并且继续保持较低的成本收入比。
根据海通证券的分析,上海银行净利息收入抵消其他非息收入的不利影响。上海银行2020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9%,营收同比增长1.90%。息差扩大、成本有效控制推动盈利增长,但其他非息收入下降32.29%有所拖累。这主要是由于2019年有一次性收入的高基数,2020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投资类中占比压缩,并且其中的同业理财、基金受市场利率下行影响。另一方面,成本收入比2020年全年为18.9%,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在上市银行中甚至低于国有大行。
2020年,上海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9.46%,零售业务发挥地缘优势;其中,财富管理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48%。公司继续发挥养老金融独特优势,养老金客户综合资产同比增速20.73%,并且还通过代发工资、社保卡换发为零售表内外负债引流。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银行零售整体AUM同比增长17.80%;下半年公司加大按揭贷款投放力度,按揭占比较年中提高1.06个百分点,个贷占比则回升0.31个百分点。
上海银行2020年全年净息差为1.82%,较2019年扩大4BP。2020年负债成本持续下行,上半年主要源于同业负债成本改善,下半年存款也开始改善,不仅定期存款成本下降,日均活期存款的占比在全年也比上半年提高1.01个百分点。这使得上海银行2020年全年负债成本比上半年下降6BP,全年同比下降25BP,对息差有明显的正向贡献。
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银行不良率为1.22%,环比持平;关注类贷款占比为1.91%,环比提高12BP;逾期贷款率为1.60%,较年中下降54BP。消费类不良率全年经历倒V型走势,在下半年逐渐改善:2020年年末,上海银行消费类贷款、信用卡贷款、个人贷款总不良率为1.87%、1.74%、1.12%,分别比年中下降2BP、10BP、11BP。对公不良率年末较年中上升9BP,主要是房地产不良率有所上升。
总体来看,上海银行在2020年下半年零售风险逐步缓释,资产结构优化调整,并且继续保持较低的成本收入比。预计未来随着零售风险的缓释和不良的处置,尤其是下半年个贷改善趋势能能够延续,则上海银行资产质量有望改善。

⑷ 央行暂停逆回购操作对股票板块有什么影响

央行1200亿逆回购没股市啥事。
8月18日,央行进行了1200亿元人民币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日,中标利率维持于2.5%。1200亿元的逆回购规模大大高于过去几周内的逆回购操作量,也创下了2014年1月底来单日逆回购操作最大量。

市场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放大”解读。有媒体和评论者认为,央行又开始通过逆回购大放水,而且随着金融机构、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下降,继续降准的可能性增大。更有甚者分析,这将对股市带来大利好。究竟央行8月18日1200亿元人民币逆回购意图何在?影响几何呢?需要仔细进行分析。

笔者认为,央行的主要意图在于对冲本周到期的逆回购资金。统计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有900亿元逆回购到期,周二和周四分别为500亿元和400亿元。逆回购到期是逆回购的反向操作,相对回笼了市场流动性。如果不进行对冲,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市场流动性稍稍偏紧;市场利率稍稍走高。本周900亿元的逆回购到期,央行必须通过逆回购对冲。如果按照周二(8月18日)单日计算的话,央行逆回购1200亿元,对冲后实际净投放700亿元;如果按照本周计算的话,即央行本周不再逆回购,那么,央行对冲后仅仅净投放300亿元。何必用“创下了2014年1月底来单日逆回购操作最大量”来兴奋过度或者说吓唬老百姓呢?

不可否认,近期货币市场利率确实出现了走高情况。18日,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4992%,相比于一周前大约2.40%左右的水平略有上涨;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7301%,也是小幅上涨;18日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显示,隔夜Shibor报1.7450%,上涨4.40个基点;7天Shibor报2.5310%,上涨1.40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3.0930%,上涨0.20个基点。按照基点计算的话,都仅仅是稍稍有所上涨而已。这是市场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何必大惊小怪呢?货币市场利率小幅波动就证明目前没有快速拉升的基础。因为,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甚至过剩。

对央行1200亿元逆回购绝不能过度解读,对冲下来后,净投放并不多。央行的目的是维持市场货币信贷平稳适度,继续放水的可能性不大。这就决定了再依靠放水货币支撑股市的想法太天真了。目前,证金公司获得的货币信贷资金如何归还还没有着落呢。

当然,央行应该站在全球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目前面临的货币贬值、资本流出上思考问题。新兴市场的亚洲国家目前金融危机苗头已经凸显出来。马来西亚的林吉特大有步1997年泰铢崩盘之后尘,越南盾等货币都在较大幅度贬值。这种传染力究竟有多大,会否像1997年波及到整个亚洲包括香港、大陆等,虽然尚需观察,但必须未雨绸缪。如果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重新袭来,那么,这次中国绝不会像上次安然无恙,绝不会独善其身。目前中国大陆的金融开放程度包括利率、汇率、资本流动等与1997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目前,最应该关注的就是外汇储备下降导致的外汇占款减少,包括金融机构口径和央行口径的。央行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下降3080亿元至26.4万亿元;金融机构口径外汇占款下降2491亿元至28.9万亿元。有分析认为,7月、8月外汇占款保守估计流出近8000亿元。这是一个值得密切关注和应对的事情。

⑸ A50指数交易时间

交易时间(分两种时段)包括:T时段:周一到周五上午 9:00--15:55;T+1时段:周一到周五下午16:40-次日凌晨2:00。

富时中国A50指数是投资者通过A股进入中国国内市场的基准 - 在中国大陆注册成立的公司的证券,由中国和机构投资者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RQFII) )规定。 这是一个实时可交易的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的全部市值组成,最大的50家A股公司。

富时中国A50指数是经过流动性筛选的自由流通指数。 它在三月,六月,九月和十二月每季度进行一次审查,以确保该指数仍然代表着潜在的中国市场。 该指数为中国A股市场的代表性和可交易性提供了最佳平衡。 它可以用作场内交易和场外衍生产品,共同基金和ETF的基础。

(5)上海银行股票分析报告扩展阅读

A50指数的投资优势,主要有:

1、双向交易。每天早市、晚市16小时交易时长,A股收市后可继续交易,把握最新公布政策,盈利机会更多。

2、成本更低。与中国大陆股市相比成本更低,入市门槛低,以每点10美元计,适合散户参与。

3、对冲A股。A50指数是中国境外唯一可对冲A股风险的工具,股市上涨,A50做多;股市下跌,A50做空,双向交易喜迎牛市更不惧熊市。

4、市场透明。由A股市场前50大蓝筹股编译而成的指数,无个股被操纵风险。报价与国际同步接轨,接受最严格监管,资金委托第三方银行监管。

⑹ 上海银行后面的走势上海银行股票分析报告股票上海银行最新价格是多少

从当前银行业发展的现状来进行思考,不断提高实体经济在服务方面的能力,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加强对金融行业方面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是金融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作为银行业里的优质企业--上海银行,我们今天就趁这个机会来好好了解一下,


在开始分析上海银行前,我整理好的银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银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2月29日,总部位于上海。公司以"精品银行"为战略愿景,近年来通过推进专业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在把握金融科技趋势上,不断满足企业和个人客户日趋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上海银行自成立以来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21年公布的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按一级资本位列第67位。


简单介绍了上海银行的公司情况后,我们来看下上海银行有什么亮点,值不值得我们投资?


亮点一:完善的综合化经营布局


它是以客户经营、基础支撑、生态建设等角度来建设零售经营体系。开展数字化转型,以创新思维,深度融合科技与业务。稳健经营,规范管理,关键在于提升风险经营管理能力。上银香港、上银基金业务发展速度非常快,各村镇银行的业务也在稳步发展,在公司里面资源强力整合,协同合作让效应显现,而且,积极研究通过新设、收购等方式介入消费金融、直投公司等领域,进一步完善综合化经营平台


亮点二:打造财富管理专家和养老金融专家特色


在上海地区养老金代发服务这方面,公司累计的经验已经达到了18年,提供“一站式”的养老综合金融服务,具备更为突出的市场影响力,是我国唯一在养老服务领域同时获得"全国敬老文明号"及"全国敬老模范单位"两项国家级荣誉的商业银行。借助精细化管理以及专业化经营,服务的质量一直在持续提高。


由于篇幅受限,更多与上海银行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有着密切联系的信息,我撰写成了这篇研报,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点开下方链接阅读一下:【深度研报】上海银行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中国宏观经济仍然保持平稳的发展,实现了快速上升,经济增长更加侧重质量和效益。在强监管、金融去杠杆环境下,银行业务也是重新回归到核心业务,资产负债结构调整优化,同业资产负债进行了收缩,同时公司的表外业务总规模的发展速度在回落。与此同时,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深入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金融科技加快发展为银行业带来新的业务机会和盈利增长点,银行业针对国家战略和新兴产业发展都比较支持,重视发展普惠金融与民生领域,促进科技运用和商业模式创新,致力于提升服务效率,同时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总的来说,我觉得上海银行的实力值得肯定,很有可能在这次行业深化改革的机遇中,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文章一般具有时效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上海银行未来行情,不要错过这个链接,会有专业的投顾提供诊股的服务,看下上海银行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上海银行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1-2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⑺ a股纳入msci指数 MSCI是什么意思

msci就是摩根士丹利所发布的一种股票指数,相当于上证指数,只不过其选择标的和计算方法以及发布都是由摩根士丹利银行发布的。
股市指数的意思就是,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通过查看指数,对于当前各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我们将了然于胸。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对我们来说还是有点难度,就不在这儿详细分析了,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会对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它的性质来进行一个分类,股票指数基本上被分成这五个类别: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在这五个当中,最经常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规模指数,比如我们熟知的“沪深300”指数,它反映的整个沪深市场中代表性好、流动性好、交易活跃的300家大型企业股票的整体状况。
另外,“上证50 ”指数就也归属于是规模指数,其具体作用就是能够表达出上海证券市场代表性好、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其实就是对于某一个行业的整体情况的一个整体表现。例如“沪深300医药”就属于行业指数,由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中的17个医药卫生行业股票组成,反映出了该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怎么样。
像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这些主题的整体状况就是通过主题指数来反映,那么还有一些相关指数“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从上文可以了解到,指数在选取市场中的股票都是有代表性的,因此有了指数,我们就可以第一时间对市场的整体涨跌情况做到了如指掌,这就能清楚地了解市场的热度,甚至对于未来的走势也可以预测一二。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0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⑻ 对企业的股权进行估值结果能够做什么

让人难受的不仅是买错股票,还有买错价位的股票,就算再好的公司股票价格都有被高估时候。买到低估的价格除了能到手分红外,还可以获得股票的差价,然而购置到高估的则只能做“股东”。巴菲特买股票也经常去估算一家公司股票的价值,避免买贵了。说了那么多,那么该如何估计公司股票的价值呢?接下来我就列出几个重点来跟大家分享。正式给大家讲之前,先给大家送上一波福利--机构精选的牛股榜单新鲜出炉,走过路过可别错过【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一、估值是什么
估值就是看一家公司股票大概值多少钱,正如商人在进货的时候须要计算货物本金,才有办法算出得卖多少钱,得卖多久才可以开始回本。这相当于大家买股票,用市面上的价格去买这支股票,得多长时间才能真的做到回本赚钱等等。不过股市里的股票各式各样的,跟大型超市的东西一样多,分不清哪个便宜哪个好。但按它们的目前价格想估算值不值得买、有没有收益也是有方法的。
二、怎么给公司做估值
需要参考很多数据才能进行估值,在这里为大家写出三个较为重要的指标:
1、市盈率
公式:市盈率 = 每股价格 / 每股收益 ,在具体分析的时候最好参照一下公司所在行业的平均市盈率。
2、PEG
公式:PEG =PE/(净利润增长率*100),当PEG少于1或越少时,则表示当前股价正常或者说被低估,倘若大于1则被高估。
3、市净率
公式:市净率 = 每股市价 / 每股净资产,这种估值方式很适用某些大型或者比较稳定的公司。正常情况下市净率越低,投资价值也会随之增高。但在市净率跌破1的情况下,这家公司股价肯定已经跌破净资产,投资者应该小心,不要被坑。
举给大家个实际的例子:福耀玻璃
大家都知道,目前福耀玻璃是汽车玻璃行业的一家大型龙头企业,各大汽车品牌都会用到它家的玻璃。目前来说,对它收益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汽车行业了,总的来说还算稳定。那么,就以刚刚说的三个标准去来判断这家公司究竟如何!
①市盈率:目前它的股价为47.6元,预测2021年全年每股收益为1.5742元,市盈率=47.6元 / 1.5742元=约30.24。在20~30为正常,不难看出,目前股价有点偏高,但还要看其公司的规模和覆盖率来评判会更好。

三、估值高低的评判要基于多方面
错误选择是,总套公式计算!炒股主要是炒公司的未来收益,即便公司眼下被高估,爆发式的增长在以后可能也是会有的,这也是基金经理们为什么那么喜欢白马股的缘故。另外,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成长空间和市值成长空间也至关重要。许多银行如果按上面的方法测算,绝对会被错估和小看,但为什么股价一直上不来呢?最重要原因是它们的成长和市值空间几乎快饱和了。更多行业优质分析报告,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获取: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除了行业还有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1、对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率数值有个大概了解;2、懂得将来的战略规划,公司发展上限如何。这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一些小秘诀和技巧,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得到帮助,谢谢!如果实在没有时间研究得这么深入,可以直接点击这个链接,输入你看中的股票获取诊股报告!【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应答时间:2021-08-2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⑼ 沪深300等指数样本票调整,哪些股票调入哪些

本次样本调整中,上证50指数更换5只股票,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进入指数,兴业证券、国金证券等被调出指数;上证180指数更换18只股票,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股票进入指数,江苏有线、川投能源等股票被调出指数;上证380指数更换38只股票,川投能源、贵阳银行等进入指数,新华传媒、乐凯胶片等被调出指数。沪深300指数更换30只股票,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股票进入指数,*ST中安、吉祥航空等被调出指数;中证100指数更换7只股票,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股票进入指数,中航资本、兴业证券等被调出指数;中证500指数更换50只股票,凤凰传媒、申能股份等股票进入指数,美锦能源、首钢股份等被调出指数;

⑽ 上证50,沪深300等指数样本票调整,哪些股票

本次样本调整中,上证50指数更换5只股票,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进入指数,兴业证券、国金证券等被调出指数;上证180指数更换18只股票,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股票进入指数,江苏有线、川投能源等股票被调出指数;上证380指数更换38只股票,川投能源、贵阳银行等进入指数,新华传媒、乐凯胶片等被调出指数。沪深300指数更换30只股票,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股票进入指数,*ST中安、吉祥航空等被调出指数;中证100指数更换7只股票,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股票进入指数,中航资本、兴业证券等被调出指数;中证500指数更换50只股票,凤凰传媒、申能股份等股票进入指数,美锦能源、首钢股份等被调出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