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么分析股票流通股东变化
一般而言,5000万股流通盘的股票,如果是私募或大户坐庄,前十大股东中的个人账户,每个账户持有一般不超过流通盘的1%,并且相互之间持股数量差距不大,并且这种个人账户至少有5、6个(强势单庄控股)。至于基金、社保、券商就能容易分辨了。越大的流通盘庄家越多。
② 股票股东人数情况如何分析
第一,股东人数减少是筹码面的因素,代表有特定人或者是公司或者是主力在从散户手里收筹码,所以零散的股东在减少,都被特定人吃走。如果增加,则相反。
第二,这虽然是筹码面的好现象,但是对于股票会不会马上涨。没有决定作用。只说明这只股票未来有潜力涨。但是主力什么时候收集够筹码,不可能从这些知道。
第三,最直接影响股票会涨会跌的是技术面因素,如量价,趋势,波浪,时间转折,主力类型等。这些是主力实际进出的痕迹,你懂得分析这些就对什么时候涨可以抓的八九不离十
③ 用股东人数变化分析主力持仓
上市公司股东人数的变化与其二级市场走势存在着一定相关性,股东人数越少,表明筹码越集中,股价走势往往具有独立个性,并常常逆大势而动,这是短线高手抛开大盘选个股的首选品种。股东人数越多,表明筹码越分散,股价走势往往较疲软不具有独立性,跟着随大盘随波逐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股东人数变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大盘与个股的动向。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股东人数分析数据来源的滞后性。股东人数的数据,目前绝大多数股民只能从年报、中报、季报中获取。年报的数据往往滞后3-4个月,中报也要滞后1-2个月。即使拥有数据也要注意数据的时效性,4个月的时间已足够主力庄家完成筹码运作的某个特定阶段。必须注意这段时间内的盘面变化,特别是量能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判断数据的有效价值。一般来说,如股价波动不大,量能没有剧增过,个股的数据较为有效,因为这表明大资金没有大规模进出。
2、股东人数分析的变动性。股东人数的数据还会受到股本变动的影响,配股、增发都会影响到股东人数的变化。送股虽不会影响股东人数,但是会影响到个人持股数,这种情况在分析数据时必须充分考虑。
3、股东人数分析的混淆性。上市公司年报中公布的股东人数为总持股人数,并未单独指出A股股东人数及B股股东人数。股东人数分析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不准确的统计数据是无法推断出正确的分析结果的。
4、股东人数分析的欺骗性。随着股东人数分析技巧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应用,主力机构也开始利用这种分析方法作为误导散户,掩护其操作方向的工具。其具体操作是往往在期末采用突击重仓或分仓的方法,改变持股的数量。
5、股东人数分析的片面性。股东人数的增加与减少并非股价涨跌的惟一因素,股东人数分析研究的是个股的一个方面,并没有考虑到其他方面。如:大盘走势、政策、国际形势、资金状况、业绩好坏、题材多少等因素的影响。仅凭股东人数来研判行情远远不够,还需要配合其他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研判个股和大势,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④ 一只股票的庄家或主力一定是在前十大流通股东里面的,这句话对吗详细分析一下
不一定,有些小庄家就不在之列,还有就是超级大盘股,入驻的主力太多,许多都排不进前10。十大流通股东是指一支股票持有量最大的十个流通股股东。不一定会谋求左右这个股票的价格。所有股票都有十大流通股股东,但不是每个股票都有庄家的。
在咨询里面有一项名为“主力追踪”的数据,里面给出的有持股基金的个数,用这个数字加上是大流通股东里面股东性质为“公司”的个数就是这个股票的实际持股机构的数量,但至于“庄家”,庄家可能用的是个人账户,或者多个个人账户,无法具体统计。庄家和投资机构在本质上也是有区别的,并不能混为一谈。
庄家是隐秘的,但一般会与大流通股东有默契。庄家一般是指大量持有某支股票,从而可以左右这支股票价格的人。这些人可能在十大流通股东里面出现,也可能通过一些操作,使自己不被别人看见。
【拓展资料】
中国股市中的庄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依赖纯粹的资金实力,在二级市场上逐步吸筹,直到能控制个股走势的一批人。
第二阶段就是依赖法人股等低价筹码形成市场控制力的庄家。
。
第三阶段,也就是全年年底肖刚讲话中指出的“新庄家”,指的就是现在产业资本定向减持给某些机构和团队,之后由这个团队操作,对市场进行影响的情况。
这种情况正是题主最疑惑的地方,说是庄能控制大盘,那么为什么在十大流通股东中看不到。
这种情况正是题主最疑惑的地方,说是庄能控制大盘,那么为什么在十大流通股东中看不到。
其实很好理解,庄家是要尽量不被市场瞩目的,也是要躲避监管的。
⑤ 股票的股东结构分析,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多好还是少好,为什么
多越好。
因为第一大股东,基本是长期持有的,这样对操作此股的庄家有利,大股东持有股票越多,流通股本越少,五点容易拉升打压等等。
⑥ 在股市中,分析股东人数这一招不灵了,这是为何
在A股的历史上,一些股民曾经通过“单纯分析股东人数变化”的方式,来指导股票买卖、获取价差收益。但是,这一套方法在现阶段的市场中已经逐步失效。这种方法的失效,主要与A股市场告别“庄股时代”有关,也与A股机构投资者数量的增多有关。此外,科创板的出现,也使得分析股东人数的方法严重失效。
再次,科创板的出现,使得A股市场出现了大量持股人数少但长期阴跌的股票。科创板开板后,A股市场上出现了大量长期阴跌的个股。这些个股的持股人数常年维持在1万左右,但其股东数量的变化也并不影响其股价的长期阴跌趋势。这种趋势,已经从不少科创板股票,蔓延到一部分主板、创业板的传统行业个股之中。这种状况,也使得股民很难从“单纯分析股东人数变化”的做法里获得超额收益。
综上所述,A股的市场生态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分析股东人数”这一招自然在市场的变化中不断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