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万林物流可持续增长率分析
摘要
㈡ 江苏万林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江苏万林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11-12在江苏省泰州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黄保忠,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公路货运代理(代办),货物配载业务;货物的仓储等。
法定代表人:黄保忠
成立时间:2007-11-12
注册资本:64724.9304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21200400010018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江苏省靖江经济开发区新港园区六助港路5号
㈢ 股票603117万林股份为什么停牌
[603117]名称:[万林股份]当前价格:[16.25]涨跌幅:[-1.34%]
[股评1][2017-03-22]:[万林股份]下跌趋势明显,出局观望[阻力位:16.65][支撑位:15.86]
[股评2][2017-03-20]:[万林股份]有望继续走强;积极关注。[收盘价:16.480][涨跌幅:1.04%]
[股评3][2017-03-23]:[万林股份]中长期仍处于上升趋势,考虑持股
[股评4] [万林股份]
综合诊断:5.6分 打败了60%的股票!
该股压力位为16.37元,支撑位为16.11元。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6.48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
短期趋势:短期的强势行情可能结束,投资者及时短线卖出、离场观望为宜。
中期趋势: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高抛低吸。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8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9796.99万股,占流通A股41.67%
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㈣ 未来物流行业发展趋势与发展前景
2020年疫情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受挫,运营压力较大
从行业内上市企业营业收入规模来看,2020年前三季度物流业43家上市公司营收排名首位的是物产中大,营收达2902.00亿元,远远高出行业上市企业均值293.26亿元,为行业平均的9.9倍,同时43家上市物流企业营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有7家,其中营收规模均达1000亿元以上,名列前四的分别是物产中大、厦门象屿、建发股份和顺丰控股;从营收增幅来看,有21家上市企业实现正增长,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欧浦的222.32%;22家上市企业为负增长,降幅最大的是东方嘉盛的-62.87%
从从行业内上市企业净利润来看,顺丰控股、建发股份、物产中大、中国外运、圆通速递和韵达股份6家企业净利润均在10亿元以上。而欧浦、新宁物流、长江投资、龙洲股份、安通控股、飞马国际6家企业均为亏损。从净利润增幅来看,有25家企业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其中19家企业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恒通股份、上海雅士、德邦股份3家企业增幅均超过100%;其余18家企业净利润均为负增长,其中14家企业下滑均在两位数以上,新宁物流、龙洲股份均成倍数下滑,新宁物流下滑最大,达到-258.14%。
整体来看,国内物流行业在疫情影响下市场需求偏弱,导致物流企业经营发展受限,部分企业经营水平到第三季度末仍未完全恢复,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研情况,截止到2020年第三季度末,物流企业经营水平比前期有所恢复,但劳动力、资金成本压力依然较大;物流企业利润额虽有增长,但盈利水平仍不容乐观,企业盈利持续稳定增长仍面临一定压力。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项目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㈤ 万林物流为什么自己挂ST股
万林物流因审计机构出具保留意见的年度审计报告以及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被打入ST股行列
㈥ 物流行业发展前景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韵达股份(002120)、万林物流(603117)、中储股份(600787)、顺丰控股(002352)、嘉友国际(603871)等。
本文核心数据: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业总收入、社会物流业景气指数
物流需求增势良好,支撑经济稳定恢复
2021年,物流需求规模再创新高,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恢复至正常年份平均水平。全年社会物流总额335.2万亿元,是“十三五”初期的1.5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2%,两年年均增长6.2%。
社会物流总额与GDP对比来看,与疫情前的2018、2019年不同,2020年以来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长,物流需求系数持续提升,显示在疫情压力持续存在的情况下,生产、出口、消费等实物物流恢复保持良好势头,实体经济是物流需求复苏的主要支撑。
产业升级带动工业物流增长
从社会物流总额结构看,物流需求结构随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同步变化。工业物流总体稳中有进,国际进口物流下行压力较大,民生消费物流保持平稳增长。产业升级带来的高技术制造物流需求发展趋势向好,引领带动作用增强。
2021年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9.6%,增速比2020年加快6.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中出口相关以及高新制造业物流需求发展较好,全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物流需求比上年增长12.9%、18.2%,增速高于全部工业平均水平3.3、8.6个百分点,是工业物流恢复的主要拉动力。
进口物流下行压力趋升,高新技术类产品进口稳步增长,2021年进口物流量由2020年的增长8.9%转为下降1.0%;消费物流保持恢复性增长,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增长。2021年,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0.2%,连续多月保持10%以上。
物流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
2021年物流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适应市场物流需求变化,物流供给服务保持快速增长,支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全年物流业总收入1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1%。
2021年全年物流业景气指数平均为53.4%,较2020年提高1.7个百分点。物流企业业务量及订单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水平,且总体水平有所提升,物流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从年内走势看,一季度景气指数平均为53%,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回升至55.9%的高点,下半年指数出现一定波动,三季度回落至51.3%,四季度缓中趋稳回升到53.2%,物流业韧性提升,实现良好开局。
整体来看,2021年,我国物流呈现坚实复苏态势,实体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拉动物流需求快速增长,物流供给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供应链韧性提升,有力地促进宏观经济提质增效降本,物流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㈦ 如何看懂股票市场的趋势
你好,股票详情图可以这么看:
1.最好是把以往牛股的K线图调出来,观察股价在各个阶段的形态,振幅情况,通道情况,换手及时间等等。选几个自己常用的技术指标,分别观察各个阶段数值,把它记录下来,尽量多选几只,以提高准确度,然后,总结一下,慢慢体会。
2.与大盘进行比较,发现个股与大盘走势的异同,各项技术指标的异同和背离。
3.与同板块个股进行比较,为什么有的股涨的好,有的涨的少,找出不同之处。
4.观察反弹个股的阶段情况,做出对比。
5.通过以上分析以及主力成交排行榜,对主力操作风格有个大致的了解。
6.由于主力手法时常变换,最好是做到经常看一看,努力做到不僵化。
7.把以上耐心总结一下,最好分别记录下来,加上别人的宝贵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8.总结主力在各个阶段的本质特征,比如:
(1)大资金入场时,非常重视自身的安全性,往往是在大势长期低迷,萎靡不振时进场。选择个股不为多数人所看好,KDJ,RSI长期处于低位徘徊,(表示下跌动能已基本释放,调整已基本到位),个股往往有当时的政策重点扶持,或产业龙头,建仓时,多是小阴线小阳线,阶段成交量温和放大,股价较抗跌。当底部无法收集更多的筹码时,主力会拉升股价上升一个台阶,继续收集,直至足够。
(2)个股直接拉升,一般情况下,会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突发利好,主力拉高建仓,借助了解政策面,以及观察相同版块个股有无相同现象出现,加以分析。二是前期主力被套,借大势向好,疯狂反扑,借助各股前期头部换手,和前期主力英雄榜以及近期主力英雄榜帮助参考。三是短线资金入场或抢反弹或伏击老主力,四是原来的主力想拉高继续出货。
(3)由于主力已控制了很多筹码,所以,洗盘时一般换手率不会太高,大多不超过50%,超过了,表示主力由于资金方面或是由于大势的原因,而等待时机。洗盘的位置不能过低,过低会有新的资金入场,从而失去洗盘的意义,真正大主力洗盘力度有限,充分洗过的区域以后不会再洗,如分不清是洗盘还是出货时,最好是出来观望一下。
(4)拉升过程中,主力必须控盘,股价沿一个上升通道运行,小资金往往做不到这一点,(股价走势会出现很多买点)。
(5)主力出货时,但日成交量与启动时相比,有时不是放得很大,但阶段换手率很容易超过100%,(或超过底部所堆积的量)也就是放量滞涨。
㈧ 快递行业里有哪些是近几年来发展的很好的
中国物流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韵达股份(002120)、万林物流(603117)、中储股份(600787)、顺丰控股(002352)、嘉友国际(603871)等。
本文核心数据: 发展历程、投资动因、业务范围、营业收入、业务趋势等
京东先后认购/收购达达集团和德邦股份
京东分别先认购达达集团普通股,共计持有其51%的股权;后收购德邦股份,正式形成“京邦达”的“大一统”,
补齐京东物流原本的短板,成为中国较强大的物流联盟。
京邦达形成的“物流王国”
京东物流在京邦达形成前所涉及的业务范围较广,其通过收购、战略投资、股权收购等方式进入快递快运、限时快递、冷链、跨境运输、仓储等业务领域;德邦和达达则分别专注在大件快运和同城配送领域,京东收购德邦和达达是为了补齐在快运和同城配送的短板,并扩大京东在物流领域的市场。
京东投资动因何为?
——京东投资较多物流产业链项目
从2016年至今,京东物流投资较多企业,被投资企业业务涉及到不同相关行业,但均分布物流的产业链中,根据下图中前瞻所收集到的物流相关行业的投资事件来看,京东在物流相关行业的投资业务/项目不乏上游的物流设施、仓储、物流机器人等领域,中游的同城配送、大件快运、生冷链配送等领域,下游的整车运输交易平台、社区电商、跨境贸易平台等领域。
注:较深的蓝色底为京东在物流产业链中游的投资并购事件,红色字体的则为本次“京邦达”事件主角的相关事件。
——其主要动因在于产业链整合
从上文中不难看出,京东的不断大胆投资,其最主要目的在于物流产业链整合,并通过产业链整合扩大自身在物流行业的竞争力优势,形成一个物流产业链闭环,开创新的物流王国。前瞻认为其还存在其他动因,具体如下所示:
京东在高端物流领域的最大对手即顺丰
从竞争格局来看,京东和顺丰均站在中国民营物流企业的顶端,且两者同处于物流行业的第一梯队(高端物流领域),双方之间的竞争剧烈;在高端物流领域,京东和顺丰互为强有力的对手;此时,京邦达的正式成立无疑给顺丰带来一定的“威胁”。
注:该竞争格局是前瞻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民营物流企业50强名单”以及各企业所涵盖的业务范围的综合评定得出。
两者在覆盖业务、应用领域、区域范围均不相上下;双方都在不断地整合物流行业产业链,进而扩大自身的竞争优势以及业务范围,补齐自身业务短板。
——顺丰在物流方面发展较早
顺丰在物流领域的发展较早于京东,存在一定的“先手优势”,且IPO时间更早。从两者的发展历程和投资情况来看,两者都在组建以自身为重心的“物流产业链闭环”,从上中下游的各方各面渗透。
——两者业务方向和地区范围相差甚小
从企业官网了解到,截至目前,京东和顺丰在业务方向和地区范围上较为相似,区别甚小,应用领域所涵盖的范围也差异不大。
——顺丰和京东营业收入呈增长趋势
2018-2020年,京东物流和顺丰控股的营业收入均呈增长态势,虽顺丰控股的总营收高于京东物流,但2020年顺丰控股的物流相关业务(国际快递、国内时效、快运、冷运和医药、同城配)的营业收入却小于京东物流整体收入。
注:2021年京东物流和顺丰控股的数据分别为2021年H1和2021年Q1-Q3的数据(京东物流为港股上市,港股每半年发布一次年报)。
——双方各有所长
京东和顺丰的“发家”方式不同,虽双方在物流业务上有所重叠并存在竞争,但双方的优势落脚点却有不同。总体来看,京东和顺丰各有所长,分别在物流行业中游和下游具有优势。
——双方均将物流引向智能化和绿色化
两者在物流业务走向上大致相同,比如,双方均加快发展绿色物流。而值得注意的是,顺丰在未来年报中提到,顺丰要保持物流行业高位,这或许意味着顺丰未来可能加大投资并购,以保证自身行业的市场占比。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㈨ 做物流行业有发展前景吗
物流规模再上新台阶,社会物流总额超300万亿
202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迈上三百万亿元新台阶,达300.1亿元。分季度看,2020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增速分别为-7.3%、-0.5%和2.0%,物流规模增长持续恢复,四季度增速回升进一步加快。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项目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㈩ 物流行业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2020年,宏观经济经受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积极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年物流运行逆势回升、增势平稳,物流规模再上新台阶,物流业总收入保持增长,物流运行实现提质增效,单位成本缓中趋稳,为抗击疫情、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物流规模再上新台阶,社会物流总额超300万亿
202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迈上三百万亿元新台阶,达300.1亿元。分季度看,2020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增速分别为-7.3%、-0.5%和2.0%,物流规模增长持续恢复,四季度增速回升进一步加快。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