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析预测 » 京东股票的报告分析
扩展阅读
羟基的电子式 2025-02-04 17:35:20

京东股票的报告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8-10 03:49:19

1. 京东物流2021年营收破千亿,你怎么看

从历史数据来看,京东物流始终保持着高质量、可持续性增长,从2018到2021年营收分别为人民币379亿、498亿、734亿、1047亿。
而且,外部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不断突破,从2018年的29.9%增长为2021年的56.5%,实现年度首次超过50%的突破。由此,京东物流提前超额完成2017年正式独立之际制定的“五年收入规模过千亿、外部收入占比过半”的战略目标,收获市场和客户的认可。
受此前疫情影响,近一年多来,京东物流恢复和加大了对物流网络、研发、人员等核心资源的投入,而这些战略投入也帮助其取得了更多的业务增长机会。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已在全国运营超1300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总管理面积超2400万平方米。
过去一年,京东物流新增仓库数量约400个,相当于在过去一年每天新增一座仓库。另外,京东物流持续强化软件、硬件及系统集成的三位一体供应链物流技术核心竞争力。
2021年,京东物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费用达28亿元,同比增长37%,形成了覆盖园区、仓储、分拣、运输、配送等供应链各关键环节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京东物流持续推进大规模、高质量就业。京东物流已拥有超30万一线员工,2021年为一线员工薪酬福利支出达358亿元,相较2020年增长近100亿元。凭借在基础设施、技术以及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不断投入,在商流洞察上的不断沉淀积累,京东物流服务的企业客户数不断提升,核心业务也实现强劲增长。
2021年,京东物流服务安踏、波司登、斯凯奇、沃尔沃汽车、无印良品、小米、芝华仕等超30万企业客户。来自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收入达711亿元,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同比增长41.7%,单客户平均收入超34万元。
有专家分析指出,整个物流行业正在从粗放式规模扩张向精益化提质增效转变,可以看到物流供应链的蓝海正在被逐步打开,以供应链为核心的下半场竞争已然开始。
作为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商,京东物流从2007年自建到2017年对外开放再到当下,其始终聚焦于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进行布局的战略方向已经得到充分验证,“长期主义”正是其所擅长的,也是其价值和未来所在。

2. 为什么京东股票不跌反涨

据悉,这不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一次遭遇境外势力做空,2011年和2014年都曾掀起过做空中概股的浪潮。

如果要看PE,那么亚马逊12-15年的PE有600倍之多。该人士指出,对于京东这样一个高速增长且稳健提升的公司,市场自然会给出公正的估值判断。

3. 京东亚马逊股票怎么看走势图分析

当一家公司在股票回购计划下回购自己的股票时,股价应该反应积极,未来每股股息增加。股票回购也意味着投资者可以更多地控制他将支付多少税款以及何时支付。成了花瓣,在玫瑰色的梦里想你。真想掬着

4. 京东市值被高估,中国式“亚马逊”成鸡肋

日前,据毕盛资管近期的一份针对京东的调查报告,质疑了京东近600亿美金市值,认为其盈利水平、运营情况,以及业务并不足以支撑起这样的高市值。在与亚马逊4520亿美元的市值对比中,京东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但并不能以亚马逊为标杆来评估京东的发展潜力和未来价值。

那么,京东真的就鸡肋了吗?2017年初的第一季度京东开始实现盈利,盈利额达到3500万美元,十几年的京东终于开始转亏为盈,即便是后续几个季度内的盈利能力会有所下滑,全年预估计也会保持在1.4亿左右的盈利规模。这样的盈利规模真的是只是单纯的,不可持续吗?

京东是否被高估?

有分析人士认为从毕盛的数据来看,并不能认定京东的市值就高估了,同时也不能说他就值这么多,没有确实的数据,所以并不能下定论,这更多的是毕盛的一个臆测。京东在过去的一年里市值能迅速由原先的每股19.51美元涨到了每股43.80美元,攀升超过124.5%,虽然增值额很多,但属于行业现象,对于互联网科技公司来说,也并不是没有可比性。

1、高估的数据是否带有偏向性?

在报告中,主要针对的是京东几个相对弱势的业务组合,一个是对主营数码3c业务盈利能力的质疑,一个是对沃尔玛入股后关于在快消品领域的仓配成本与利润分配问题,一个是京东自建的物流系统是否存在优势的问题。从这几个角度来分析京东的盈亏状况,看起来似乎是很合理的。

然而,我们很容易忽视一个问题,京东的盈利能力主要来自于直营业务产品,但实现盈利是在进入快消品领域之后,融入了沃尔玛、一号店,而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要算在直营业务中的。

京东的金融保险、京东云、京东智能等业务也处在快速发展之中,而报告并没有将这些潜力股进行渲染和分析。市值反映的是一个公司的价值,包括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分析时当然要有可依据的点,而不能单从盈利能力来片面化教授。

2、具有中国特色,又不同于国外市场

国内市场是欧美之外的又一个大市场,京东的业务以数码3c品类起家,后来延伸到全品类,虽然并没有大规模扩展到海外市场,但是就目前来说,足够京东消化一段时间,时下销量最好的还是数码3C类,只不过是平台得到的利润水平并不高。

在与阿里系的天猫、淘宝相比较,京东则更倾向于是自营模式。这样一个是增加了运营的成本,一个是利益分配中平台虽然获得部分利润,而阿里系则倾向于平台的运营,商户要自己运营店铺,那么,购买流量和曝光,研究平台的规则都是商业化的进程,在体系上要相对完备,利润也就很可观了。

3、相比8年前互联网环境大不相同

在2009年的时候京东还没有实现盈利,虽然在很多业务上还在模仿亚马逊,而相比之下生存环境的不同,业务水平上也存在着差距,就不能单单的以企业对比来评价其市值。

中国电商市场的发展人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尤其是对于数码类产品来说,人们对于高质量正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京东就会越来越受追捧。与其竞争的苏宁、国美因为线上业务的缺乏,难以与京东竞争,所以苏宁选择抱团阿里,而国美选择转型做零售,自营线上电商平台。在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时间差,追赶京东还需要一个时间段的运作。

此外,中外互联网市场在发展水平、用户认可度、模式创新能力上都存在差异性,比较而言国内市场经过多年的电商浸润,从消费模式到生活方式均发生了变化,消费者愿意参与到互联网消费中来,特别是o2o模式也得到了认可,而这在国外市场是被看衰的。

相比亚马逊有差距,但仍是合理的范围空间?

亚马逊在2009年的时候市值500亿,就已经实现了9亿美元的利润,而如今京东才开始盈利,而且运营范围和行业地位都无法和亚马逊相比,在国内还有阿里压着,加上高瓴资本抛售京东的股票,才使得毕盛对于京东的市值持怀疑的态度。

亚马逊能够快速实现盈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扩大至了市场范围,降低了仓储运营成本。而京东目前已经实现利盈利,其下一步计划则是继续增强盈利能力,扩大业务进展,缩减运营成本。

亚马逊在2009年到2017年的8年时间里实现了市值900%的增长,仓储运营成本控制在8%~10%左右,京东目前在15%左右,还有不少的改善空间。那也就意味着,京东的未来还是有好的预期在里面的。

京东能否赶超亚马逊,在于其能否快速降低成本

媒体把京东比作是中国的亚马逊,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如果不能投入更多到技术研发中去并尽可能的降低运营成本,那么其盈利能努力自然会受到质疑。

京东比亚马逊晚五到六年的时间成立,但是亚马逊在成立七年到八年的时间已经开始盈利了,后来的亚马逊在云业务、硬件产品研发上有很大的优势,其业务涉及到近119个国家和地区,所以4500亿的市值是有业务支撑的。京东则常年处于亏损之中,投资人看好的是京东的未来预期,盈利是一个好的苗头。

那么,京东为何不扩大海外业务?

一个是来自阿里系的竞争,一个是自身盈利能力的局限,京东要扩展业务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而这就需要有足够盈利的业务。在过去的几年里,京东凭借其当时平台加上自营物流,提升了品牌价值,不过,成本上的不断激增,就使得京东在业务扩展上遇到了问题。

在与沃尔玛的合作中,双方是用互换股份的模式开展的,并没有大量的货币交易,这也许只是京东在业务上的一小步,不过对于京东来说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未来的盈利之路能否帮助京东正真成为中国的“亚马逊”呢?(作者:耿彪,首发IDonews专栏)

5. 京东股份大跌这是为什么

京东股价开盘后一度跌逾7% 半小时便蒸发219亿元人民币

京东昨日开盘大跌,股价一度下探至29.08美元,跌幅达7.09%。以此计算,京东市值蒸发约32亿美元,约人民币219亿元。

据了解,自今年1月创下50.68美元纪录最高价以来,京东股价已经暴跌四成,截至上周五收市,京东股价报31.30美元,市值452.68亿美元。半年多时间,京东市值蒸发高达28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912亿元。

实际上,从京东的股票走势图中可以看出,空头大军压境,股价下行压力很重,各路大神们,利用你们的分析,你们觉得京东会跌倒哪里?

6. 京东股价午后大涨超7%,股价大涨的原因是什么

京东集团发布其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一时之间引发媒体热议。一方面,第三季度虽然亏损达到5亿多,但其美股收盘涨幅超7%。而前段时间,唯品会公布财报之后,股票大跌30%。

那么,京东财报都讲了啥?一个亏,一个涨?里面透露了京东的什么状况?反映了中国电商的什么状况?我们能透析哪些内幕?

这些数据是否漂亮?

需要注意的是,大促期间移动端的订单占比并不具备代表意义,因为很多都是提前选好,到了大促时候,手机下单。

但平时的移动端占比更有意义,这代表了你的老用户活跃度。

3、物流仓储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强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京东完成订单量为3.297亿,与第三季度1.782亿相比,同比增长85%。订单量的巨大增长一方面证明了京东强大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京东物流仓储能力的提升。

物流方面,超过85%的自营订单都是当日送达或者次日送达,这一点是任何一家其他平台做不到的。刘强东在分析师会议上表示,经过京东过去八年打造的物流体系,比目前市场上任何一家竞争对手都至少要领先五年。

仓储方面,第三季度京东在广州和武汉正式启用了两座新的“亚洲一号”仓库。此外,京东计划将在未来一两年在一些大中城市添加更多的亚洲一号仓库。

4、用户男女比例,更均衡

在品类分布上,日用商品及其他品类商品核心交易总额为542亿元人民币,交易占比达到48.9%,同比增长98%。这说明京东用户在男女性别比例上逐渐平衡,也说明京东正在逐渐改变其3C网购商城的印象,走向一个真正的综合商城。

5、京东服务项目未来增长有保证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来自于服务项目与其他项目的净收入为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相比于京东自营净收入52%的增长,服务项目与其他项目的净收入增势可谓强劲。

服务项目的数据增长也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一致的。商品网上零售额5030亿元,增长43.1%(大于实物零售33%的增长值)。

6、关闭拍拍网利好京东未来业绩

在双十一前夕,京东正式宣布关闭拍拍网的C2C业务。在三个月过渡期后,将完全关闭拍拍网。

出于对假货控制的目的,关闭拍拍网,对于京东下一步的舆论氛围将会更有优势,同时,也会让京东的增速至少提升五个百分点。

整体增长放缓是怎么回事?

总的来看,京东保持了强劲的连续增长姿态,但是,相比较去年,京东的增长速度是放缓的,441亿的净收入甚至不比第二季度(452亿)。

盘子达到一定规模,自然增长放缓,京东去年保持的100%增长是不可能长期保持的,另一方面,国内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增速放缓,也是主要原因,从第三季度开始,经济寒冬论开始流行,居民消费指数连续走低。

不过,自从上市之后,京东每个季度业绩均实现环比增长,没有呈现出618、双十一猛增,后续季度增长乏力的状况。

京东没有刻意追求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稳扎稳打、内外兼修,本着长远经营的理念,表现出了一个稳健的耐力型长跑选手的素质,而这种素质所体现出来的稳定性和高成长性,正是华尔街和投资人所不断追寻和看好的,估计,这就是股票上涨的原因。

7. 利用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分析京东股票的长短期投资价值。

摘要 京喜增长下沉市场拓展初见成效、疫情在线消费崛起京东受益、特朗普经济刺激美股反弹……这些对京东确实称得上利好的消息,但也只是临时、短期与外部的变量,与京东价值几何没什么直接关系。

8. 京东股票不跌反涨是怎么回事

6月14日,新加坡毕盛资产管理公司发布了一份针对京东的做空报告。

其实他们并不了解,京东的模式是建立在一个高效的运营效率基础上的,比如在京东进入家电领域之前,几乎所有家电企业都仅有1-2%的微薄利润,而京东通过大家电的网络零售,大幅降低了渠道成本,不仅京东家电实现了盈利,也带动了整个家电行业都实现了4-5%的净利率。

9. 京东疑遭境外机构恶意做空是什么情况

根据6月14日发出针对京东的做空报告,疑遭境外机构恶意做空。京东股价却不跌反涨,显示了投资者其实并不认同其所持观点。

虽然亚马逊有AWS,但是却没有配送网络,而京东恰恰反之,这并不能说明孰优孰劣,只能说明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发展的选择不同,放大亚马逊的长处,从而得出京东高估值、无前景的结论本身就是荒谬的。

10. 新强联最近几年最高价新强联 深度分析京东新强联股票股票诊断

碳中和”下风电稳步发展,于是风电主轴承进口替代窗口的趋势进一步加强,那么作为风电主轴承进口替代的领先者新强联,究竟如何呢?


给大家分析新强联股票前,建议大家先来浏览一下这份风电机械行业龙头股名单,戳一下这个链接就能领取了:建议收藏!风电机械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分析


公司介绍:新强联公司创设于2005年,获得了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荣誉,主营业务以大型回转支承产品和风力发电机偏航变桨轴承及主轴承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为主,是服务于风力发电、海工装备、港口机械、船用机械、盾构机设备等行业的创新型龙头企业。


以下这些内容则是对新强联的竞争优势的描写:


1、资格认证


资格认证的门槛很高在整个风电主轴承行业中都是数一数二的。而新强联的产品则凭借着这些十分优秀的设计方案还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取得了多项资格认证,成为其在市场竞争中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被给予这些认证,让新强联对促进品牌发展、发掘市场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


2、客户优势


风电轴承需要保证在长期复杂的载荷以及多种工况下的可靠稳定,因此单说这个行业中也是有较高客户认证壁垒的。不过,新强联凭借先进的长期的行业积淀、专业的生产技术、优秀的研发能力、优异的产品质量、良好的售后服务,与国内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客户资源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3、自主研发成为核心供应商


新强联具备 10多年风电轴承供货经验,以明阳智能和湘电风能为主要供货内容,合作商还有远景等厂商。因为工艺设计与技术的不断积累,无软带淬火等技术被开创,目前大功率偏航变桨轴承、大功率3MW三排滚子和双列圆锥主轴轴承已被成功自主开发,实现国产替代进口。另外,新强联坚定主要的展示形式是一体化战略,大型铸锻件的产能不断扩大,让锻件工艺更能达到轴承要求,同时提高了整体利润率水平。


篇幅不允许过长,更多关于新强联股票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专门进行了整理并放在这篇研报中,点击即可进行浏览:【深度研报】新强联股票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分析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进步非常快,但是超过一半重大装备配套的高端轴承却依靠进口,目前我国风电轴承的产业主要的产能分别集中在偏航轴承以及变桨轴承上,并且为主的是3兆以下封建设置配套轴承,主轴轴承和增速器轴大多数都是依靠进口的,只有极其个别的国内企业开始初步涉足。除此之外,近几年清洁陆上风电产业现在我国也已经开始大力发展,会向中东南部等用电负荷中心渐渐地转移,不过由于当地的平均风速低,风速转化方向快等,特别针对风电机组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此可见,新强联在海外市场和风电市场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过文章具有一定的迟缓性,比较好奇新强联股票未来行情的朋友,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为你买股票进行评判,瞄一眼新强联股票估值是多少:【免费】测一测新强联股票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0-2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