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对冲基金大鳄们第四季买了啥卖了啥
昨天是对冲基金提交第四季度13F报告的最后一天,该报告在美国市场引发巨大反应,具体体现在在Berkshire发布了新的持股后,Kinder Morgan股价在开盘前上涨了9%。一些基金增持了京东股票,Jana Partners则买进了Valeant公司的股票。Icahn(伊坎)和Einhorn(绿光资本)都减持了苹果股票。
下面是截取的第四季度一些重要的对冲基金的13F报告内容,包括买进、增持、减持、卖出股票的信息。
以下乃有名的对冲基金的报告内容简介,我们重点介绍10个最著名基金的头寸变化:
就统计来看,这十只基金里,总共有3家买入PFE(辉瑞制药公司 )的股票,两家买入KMI(金德尔摩根公司 能源运输管道业务),两家买入AGN(艾尔建制药公司),还有两家买入SYF(SYNCHRONY FINANCIAL 金融业务)。
而就卖出来看,这10只基金里,共有三家基金卖出能源行业的股票,包括:
• SLB(斯伦贝谢公司油气)
• NRG(NRG能源电力)
• CAM(卡梅伦国际 油气)
• RDC(罗文公司 海上钻井平台承包商)
• APA(阿帕契公司 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
• APC( 阿纳达科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
㈡ 摩根大通CEO表示为经济飓风做好准备,美股市场后续的走势如何
摩根大通全球量化分析和衍生品对策负责人马尔科·科拉诺维奇(MarkoKolanovic)表明,美国股票市场2022年有希望逐渐恢复,标准普尔500指数值到年末很有可能保持在与往年同样的水准,由于投资者“已经消化吸收并标价了”美联储的激进派现行政策转变。
科拉诺维奇和他的精英团队不同意这个观点,她们说,投资者的担心已经过分了。“什么是空头们说,‘仅有美联储作出180度转弯才可以更改市场行情走势,’”科拉诺维奇填补道。“大家觉得这也是错误的,由于相比于销售市场已经吸收的很多缩紧对策,大家要的是渐进性的更改。
㈢ 摩根大通银行持股的股票怎么样
很有升值的前景。
摩根大通集团作为跨国综合投资集团主要部门有实业投资部、投资银行部、并购策划部、基金管理部,集团建有全球独一无二的公司所有营运市场的经济资料分析书籍库,并拥有受过良好训练、经验丰富的专业精英队伍。英国摩根大通集团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取得了海外投资商的资格。这是摩根大通进军中国金融市场的又一重要步骤。摩根大通旗下的基金公司摩根富林明与上海国投签署协议,合资成立基金公司。摩根大通作为商业银行取得了经营人民币业务和外汇兑换牌照,这为其在中国境内开展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各项业务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英国摩根大通集团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这样的国际性金融机构能够利用其宝贵经验,帮助中国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创新的金融服务行业。他们掌握这个过程所必需的种种工具,风险管理方面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对全球范围资本市场的广泛接触,创造分散风险及促进竞争的新型金融市场的第一手资料等。将与中国分享这些财富并将这些工具中国化。一段时间以来,摩根大通在中国并不很受关注,无论是商业银行业务还是投资银行业务,尽管它是美国第二大金融机构,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的典范。
㈣ 摩根大通的巨亏受查
2012年5月10日,摩根大通披露,由于风险对冲方面的投资策略失败,该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首席投资办公室”(CIO)在过去6周损失20亿美元,并且损失未来还可能再增加10亿美元。
巨额亏损立即引发市场对摩根大通经营状况的质疑和担忧,摩根大通股票在2012年5月11日开盘即一路下跌,最终收盘大跌9.3%至36.96美元,市值一日蒸发150亿美元。
当天,不管是欧洲还是美国,股市金融板块齐跌,纽约股市银行股下挫近1%,跌幅列各大板块之首,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和高盛集团股价跌幅均在4%左右。 2012年5月15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介入摩根大通巨亏丑闻的清查。摩根大通股东大会同日召开,试图平息事态,受到金融界的广泛关注。
摩根大通这次巨亏至少损失23亿美元,摩根大通股票的市值自丑闻曝光以来则蒸发上百亿美元。然而,丑闻如何发生至今依然扑朔迷离,疑点丛生。
美国司法部于2012年5月15日开始对摩根大通展开犯罪调查。司法部消息人士透露,此案暂由FBI纽约分局处理,至2013年正处于“初步问讯”阶段,尚没有摩根大通人员遭到指控。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早前已经开始了对摩根大通的调查,调查的重点是评估该银行的风险监控措施是否瘫痪。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不能妨碍FBI的办案。
FBI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可能都会调查摩根大通的相关内部监管文件,以及高层管理人员下达的指令。司法部和FBI均拒绝就此案发表任何评论。按照惯例,联邦调查部门一般不会就正在调查中的重大案件发表评论。 2012年5月15日举行的摩根大通股东大会没有对首席执行官戴蒙追究责任。摩根大通在股东大会上挫败了股东提出的任命独立董事长的提议。戴蒙的领导地位暂时没有被剥夺;他的2300万美元年薪也没有被调整。
对于外界要求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的呼声,戴蒙于2012年5月15日作出回应说,摩根大通不反对新的金融监管措施,并声称公司方面支持《多德-弗兰克法案》的大部分内容。戴蒙此前一度是该法案的强烈反对者。
2013年摩根大通仍在调查巨亏的原因,并对造成巨亏的首席投资办公室进行了重组。有消息人士透露,该公司可能会设法追回发给牵涉此案者的薪酬。 2012年7月13日,美国最大银行摩根大通银行承认其巨额亏损飙升,已由最早预估的20亿美元激增至58亿美元。因“伦敦鲸事件”造成的衍生品交易损失在2012年第二季度增加了44亿美元,加上第一季度的亏损14亿美元,总亏损已达58亿美元。
摩根大通13日公布的财报同时表明,摩根大通第二季度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8.7%,至49.6亿美元;重报后的第一季度利润将较初值减少4.59亿美元。摩根大通银行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13日在同经济分析师举行会议时也承认,这次巨亏“令公司核心发生了动摇”。但他同时坚称,巨亏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2013年外界仍不能准确估算摩根大通这次亏损的最终总额。摩根大通13日警告,该公司第三季度仍有可能继续面临衍生品交易的相关损失,规模大约为7亿到17亿美元。美国《纽约时报》此前预估摩根大通的巨亏可能最终达90亿美元。实际上,摩根大通市值自该公司宣布出现巨亏后曾一度缩水高达15%。
尽管如此,摩根大通的第二季度财报仍被市场投资者认为好于预期,因而摩根大通的股价13日早盘上涨近6%。银行类股的表现也大多向好。分析普遍认为,戴蒙短期内应该可以保住他的首席执行官位置。
摩根大通正计划追讨牵涉巨亏丑闻的管理人士数百万美元股票薪酬,这其中包括其首席投资办公室前负责人德鲁(Ina Drew)以及被称为“伦敦鲸”的交易员伊克希尔(Bruno Iksil)等。 摩根大通抵押贷款部门最新裁员1800人
摩根大通银行此前在2月份宣布将削减1.7万个职位,其中绝大部分来自抵押贷款部门,该部门主要处理从逾期借款人处争取拖欠贷款支付。
摩根大通在华“关系招聘”调查扩大
据《华尔街日报》消息,知情人士称,针对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亚洲招聘实践的一项不断扩大的调查已发现内部文件显示,曾有数十名新入职雇员与该行当时在争取的交易挂钩。
作为调查的一部分,摩根大通的律师们正把相关信息报送美国证交会(SEC)和司法部(DoJ)。调查目的是,查明该行是否曾为了争取业务而聘用中国乃至亚洲其他国家政府内部权势人物的家属。
㈤ 股票大战华尔街
华尔街是一个从来不缺少流氓和混蛋的地方,是一个永不平息的是非之地,是人性贪婪与卑劣的展示台.接下来要给大家讲述的就是二十世纪初在华尔街上演的一次流氓之战,他给华尔街带来了一场劫难,使很多人在这场战争中被波及而倾家荡产.
战争发生在当时美国最为显赫的两大银行巨头之间,J.P.摩根(摩根银行的创始人)和雅各布.谢佛。首先出场的是E.H.哈里曼。哈里曼是当时著名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请容许我对他做一些简要的介绍.1862年14岁的哈里曼从华尔街传递员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20多岁的时候靠借来的3000美元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买得一个交易席位,后来很快投身与铁路。他的岳父是两家铁路公司的总裁,利用这层关系他在1881年获的了美国安大略湖南部铁路的控制权。他接手和整顿过多条铁路,并使这些铁路走上了健康的发展轨道。1898年他接手了濒临破产的联合太平洋铁路,经过分析他把赌注压在该铁路会带动中西部农场的繁荣上,他赢了,联合太平洋铁路成了一棵摇钱树。随着事业的兴旺,他的野心再次增大,把目光放到了其主要的竞争对手--北太平洋公司的控股权上。1901年,哈里曼在谋求北太平洋公司控制的一小段对他能够造成威胁的铁路的控制权时遭到了拒绝,于是哈里曼决定通过收购北太平洋公司来永远的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引发了两大银行巨头之间的战争---
与哈里曼合作的银行家是雅各布·谢弗,而北太平洋公司的控制人希尔是摩根银行的重要客户,因此对希尔的北太平洋公司进行攻击就是对摩根银行进行攻击。面对强敌雅各布·谢弗没有丝毫的畏惧,他很快悄悄的把北太平洋公司的大部分优先股收购到手,他是还持有了相当数量的普通股票,这使哈里曼控制了绝对多数的北太平洋公司的股票,而对普通股票的收购还在继续。而此时摩根还在欧洲,他对此一无所知。
摩根银行最终还是发现了这个秘密的计划并立刻致电摩根,要求他授权银行在5月6日(星期一)开盘购买15万股北太平洋公司的普通股票(总股票数是80万股)。留给希尔的最后一线希望就是获的大多数的普通股票,然后让公司做出决定,回购优先股(法律赋予了公司这个权利),这样希尔就能够重新获的公司的控制权。而要实施这个计划要花费1500万美元,摩根同意了。于是摩根和谢弗之间的战争开始了。
星期一早上一开盘,股票抢购战就开始了,这时两个人总共持有北太平洋公司80万普通股古中的63万股,而到了星期二收盘的时候他们掌控的数字就变成了75.4万,市场上就剩下了区区4.6万股在流通。
双方就像两群彪悍的野狗在疯狂的争食一只小羊羔,他们猛烈的撕咬,随意的践踏,使其他很多无辜的小动物都成了受害者。当然也会因为一些小动物因为捡到了掉到地上的血渍或碎肉而获益的。股票空头们都在盼望股价的下跌,然后从谢弗介入这支股票那一刻起,就是注定了股价要飙升。当空头们意识到这是摩根和谢弗两个人的较量时,一切都太晚了。他们只能抛出自己手中的其他股票,然后以高价购买北太平洋股票来履行合约。对北太平洋股票的需求量如此之巨大,空头之间也展开了疯狂得争夺,以至于一个经纪人为了将500股北太平洋股票运到纽约,甚至不惜专门雇了一列火车。还有一位刚从郊区返回的场内经纪人,由于不太知情很冒失的承认自己有1万股北太平洋股票,结果被扯着他的衣服要买他股票的空头剥了一个精光。这场浩劫中很多空头已经倾家荡产了,股票价格还在上扬,空头们的恐慌在加剧。
这种恐慌不仅仅只在北太平洋股票的空头中传播,也在其他股票的多头中迅速蔓延。由于北太平洋股票的价格不断增长,空头们不的不大量抛售其他公司的股票来高价购买北太平洋股票以履行合约。在巨大的卖压下,其他股票的价格也出现了雪崩。例如合众国钢铁公司的股票短短几天内就从54.75美元直降到26美元。
两个银行巨头之间的争斗把很多人变成了危险的野兽,整个华尔街在被恐慌所吞噬着,人们都陷入疯狂的境地,谁都不知道下一刻会有什么事情发生,自杀、抢劫等等,即便发生了也不会觉的奇怪。
到周四下午,这两个不顾他人死活的流氓也感到害怕了,“伟大的”银行家J·P·摩根和雅各布·谢弗签订了紧急停战协定。两家银行宣布不再购买北太平洋公司的股票,同时允许所有的空头以150美元的价格(当时北太平洋的股价在1000多美元)平仓,把很多人又从破产的边缘拉了回来。战争结束了。
战争的肇事者哈里曼,虽然没有获的北太平洋公司的控制权,但他却如愿以偿的获得了那一小段铁路的控制权,让我们记住那一小段让很多人经历生死的铁路--伯灵顿铁路。
战争虽然发生在20世纪初,而且在地球的另一面。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巨额的财富如果被不负责任的流氓所掌控,那么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就会陷于被愚弄和践踏的危险之中。想一想目前各大城市的房价,想一想庞大的炒房团,想一想“房子就是给富人住的”无耻言论,让人不寒而栗···
㈥ 摩根大通巨额亏损:为什么银行仍没有吸取教训
摩根大通数周之前对外宣布,该银行遭受了二十亿的交易损失。一些分析家表示:“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即使现在亏损的金额已经增至30亿美元,并从某些账目上看这一数字有可能飙升到50亿美元或更多,但这些钱对这个健康运转、正在盈利的大型银行来说,也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即使是造成巨亏的交易,这次交易的总体表现也是盈利的。难道盈亏不都是生意中的常事么?能被其他交易的盈利所抵消的亏损,有必要对它大惊小怪么?沃顿商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教授斯科特·E.哈林顿(Scott E. Harrington)表示,问题在于摩根大通的这次亏损出现的时机太敏感了。 “对这二十亿美元没有必要这样小题大做,这是我的第一反应,”他说。但仔细观察后发现,此次的亏损暴露了严重的银行风险承担问题。“当前机制是鼓励银行去承担风险的,”他说道,并坚持认为在金融危机袭来后的第四年,过度风险的问题仍然存在。 “就这一损失而言,摩根大通是很容易就将其消化掉的。但这次亏损发生的时间实在是不巧,正好摊上监管部门正在推行‘沃尔克规则’(Volcker rule),”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克里斯塔·施瓦茨(Krista Schwarz)表示。他所说的“沃尔克规则”指的是一项尚未最终定案的监管措施,其目的在于限制银行利用手头的钱进行投机的权利。 立法者仍在为如何抑制那些“太大而不能倒”的企业造成的系统风险而争论不休,危机之后这些顶级银行反而变得更为庞大开了。监督机构还在依照《2010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of 2010)的规定编写相关法规。同时,今年又恰逢大选年,两党候选人自然也会围绕着刺激发展、避免危机出现等方面进行角力。“我认为是政治背景导致这次事件超出了原有意义,从而使其变得新闻化了,”哈林顿说道。
摩根大通此次的亏损被很多人视为一种危险信号:尽管有着金融危机的教训,大型金融机构的做法仍没有得到改善。如果银行能亏损二十亿的话,那么它会不会亏损两百亿亦或是两千亿呢?如果同时多家银行都出了大问题呢?而涟漪效应会不会正像几年前的那样,把那些运行良好的银行也拖下水呢? “我认为这次(从摩根大通身上学到的)最主要的教训在于,我们都认识到了风险控制的难度有多大。”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富兰克林·艾伦(Franklin Allen)说道。“此外,尽管这次的损失摩根大通很容易就能消化掉,人们仍不禁会问这种亏损最大能大到什么程度。举例来说,它会不会大到让一个大型机构倒闭的程度呢?” 沃尔克规则何去何从 大规模高风险的投机行为在金融危机里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像多德-弗兰克法案这样的改革其目的就在于限制这些投机行为。摩根大通声称造,造成此次亏损的交易行为来自于一项对冲战略,而降低风险正是该战略的目的所在。此次事件表明,即使是对冲战略也有可能出错。摩根大通并没有详细披露其战略细节。 对冲的目的在于抑制风险,而不在于盈利。最简单的对冲形式是这样的,持有一百股股票的投资者可以选择购买“出售期权”,这就使得股票持有人可以在某段时间内以特定的一个价格将股票售出,从而避免股票价格下跌所带来的损失。 又比如,银行在向企业放贷时可以购买该企业股票的出售期权,或是签订信用违约掉期合约(这是一种用于避免特定债务违约风险的保障措施)。一旦企业破产或是违约,出售期权或是信用违约掉期合约就会产生利润以抵消损失。“这是对冲的一种简单理解形式,”沃顿商学院教授伊泰�6�1古德斯等(Itay Goldstein)说道。 沃尔克规则原打算允许这种对冲形式的存在,并将其运用于期权和其他金融衍生品中,以方便价值跟踪。在金融危机中,许多金融市场参与者使用了很多个性化的金融衍生品,这些衍生品往往既难以理解又难以估价。 但沃尔克规则尚未生效,其核心规定将于六月出台。大型金融机构,尤其是摩根大通和它的主席以及执行总裁杰米�6�1迪蒙(Jamie Dimon),一直在努力游说沃尔克规则放宽对对冲的限制,称严格的限制会导致成本增加,从而会降低美国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妨碍银行提供必要的产品和服务。“杰米�6�1迪蒙在游说国会削弱沃尔克规则方面是最为积极的,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摩根大通的股权收益。”施瓦茨说道。 此次摩根大通的损失就包括了迪蒙想要获许通过的对冲形式,即针对资产组合进行对冲,而不是为其中的每一项都进行对冲。"有时候,如果你的资产的走势相同(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将其与某些复杂的证券或是指数对冲起来就比较容易,而这正是摩根大通的做法。" 有人辩称,组合对冲能让银行将注意力集中在组合投资的整体表现这个真正有意义的地方上。但组合投资包含的风险很多,因为市场条件会对不同的股票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在某资产升值的情况下另一个会贬值。这样的话这两种资产就互为对冲了。因而,就没有必要为这两个不同的资产做单独的对冲。 但是,当投资组合包含了大量不同的股票,债券,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的时候,就很难预测该组合的整体走向了。根据迪蒙所言,摩根大通交易员“草率地”建立起的对冲模型与实际风险相去甚远。 组合对冲越复杂,对冲工具与资产的对应性就越难保证,哈林顿说道,"对冲就更难以生效了。" "我认为这次的亏损并不是问题所在,真正的问题在于它展现出来了这么一个事实:即使是摩根大通这样一流的银行,在危机管理方面依然存在问题。"艾伦说道。“从系统上似乎无法做好风险控制的工作。虽然我们手头的信息不够充分,但这看起来不像是对冲行为,而更像是一次投机。摩根大通本可以在事情恶化前就出手进行阻止,但它并没有这么做。” 组合对冲因为复杂所以很难让人理解,因而可以被用来作为投机行为的一种掩饰,施瓦茨说道。“组合对冲代表了沃尔克规则中的一个漏洞,这个漏洞将默许商业银行继续进行投机贸易活动,”她解释道,“它们总能在众多选择中找出那些带有组合对冲特点的期权。但它毕竟不是一种对冲。” 如果交易者自己不能完全预测对冲行为的走向,监管者又怎么会知道呢?“问题就在于我们仍不知道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艾伦说,“毕竟,组合对冲太复杂了。” 个人因素是存在问题的另一方面。《纽约时报》的一篇故事详尽描绘了摩根大通纽约和伦敦的交易员之间在小组领导生病不在时的一场激烈交锋。即使是最好的风险管理机制也会因为人为的失误而失去作用。 摩根大通的问题也让我们注意到了这么一种情况:对于一些规模大影响力强的机构,为避免他们出现问题后可能会导致的巨大损失,政府不得不用纳税人的钱来为其提供紧急救助。金融危机时就是这样,而现在,这些大机构因为危机后的兼并活动而变得更为庞大了。“某种意义上来说,(摩根大通)表明了金融危机之后事情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古德斯等说道。 有紧急救助做后盾的企业会倾向于承担风险,这就是专业术语中的“道德风险”。多德-弗兰克法案目的是抑制系统中的风险,但因为强调了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而实际上神化了紧急救助程序,哈林顿补充道。这甚至延展到了其他机构类型中被认为“在系统上非常重要的” 机构中来。金融危机中大型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的情况就属此列。 “如果认为多德-弗兰克法案已经解决了‘太大而不能倒’的问题的话,这就未免太过于天真了,”哈林顿说道,“事实上,我认为多德-弗兰克法案,正如所写的那样,将会让这一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这确实看起来是在提醒我们监管的必要性,”施瓦茨说道,“摩根大通明确的得到了(美联储)的支持,所有人都明白他们是不会让摩根大通倒闭的。” “这就给了他们冒尾部风险的动力,因为他们可以从上行中获利,而下行带来的风险则是有限的。”她补充道,“这次的损失是处于可控制范围内的,但是下一次就不一定了……企业建立的风险模型在尾部处从来都做得不好,因为这些事情一般很罕见,而危机之间又从不完全相同。摩根大通在风险管理方面确实做得不错,但这次事件再次提醒了我们,这些模型往往会在最需要发挥作用的地方失去作用。” 尽管不可能保证金融危机永不发生,但是我们可以减少它出现的频率,并降低其危害,施瓦茨补充道。“严格执行沃尔克规则是非常有好处的,”她说,“这可能会降低大型商业银行的利润率,但这些损失的收益会变成其他金融机构的利润。同时这也有助于建立起一个更为稳定的金融体系。摩根大通出现的这次亏损对我们来说很幸运,因为它会引导监督者选择制定一个严格版本的沃尔克规则。” 建立在风险之上的产业 在金融危机之前,随处可见交易员、信贷员和风险管理人员在各种诱因的驱动之下承担过度风险。摩根大通的例子表明了当前仍存在诱因的问题,古德斯等表示。“问题是他们有没有从市场那里获得教训,”他说。“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可不太确定。” 那些无视过度风险从而引发金融危机的人中很少有需要承担严重后果的,古德斯等指出。没有高管会因此进了监狱,而很多风投者尽管财富上蒙受损失,但仍都健健康康地活着。“当一天结束后,他们很多人仍保持着良好的状态……他们中很多人并没有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得到教训。这可能就是问题的一部分。”艾伦说。 “要让更多股东的钱去承担风险,”哈林顿补充道,并坚称对资本要求要比当前国际上Basel III proposals要求的“多得多”才行。 此外,古德斯等说,可以要求企业在补偿合同中采用严格的加税补偿条款,这样关键人物在自己的决定导致不良后果后就可能会不得不放弃个人薪水。 据哈灵顿所言,另一种选择就是重回《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的怀抱,该法案从1933年到1999年规定将进行风投业务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进行严格分离,后者因相对安全而有着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这样的政府保障。 随着多德-弗兰克法案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围绕着摩根大通的损失问题仍会出现大量的争论,尤其是该笔交易的更多细节已经开始被披露来了。但是大银行仍有着许多的支持者,他们认为过度监管会阻碍发展并削弱这些银行的竞争力。 据艾伦所言,金融产业已经尝试着改变激励政策以达到阻止过度风险的目的。但是这是一个艰难的平衡行为,因为风险是生意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否则的话就不会有借贷的出现了。“现在已经有所努力了,”他说,“我并不认为这一点已经完全取得了成功,我也并不能保证以后一定会能成功。你可能会认为这些机构能够建立起一种机制,从而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㈦ 求:摩根和高盛由投行变普通商行的深度分析
打通了实体经济和金融的连接通道摩根和高盛因此而得救 但埋下了巨大的风险 有可能拖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 这次金融危机来势太凶很可怕 谁都不敢妄加预测 美国孤注一掷 玩命了他这样做是拉其他国家下水 要所有的国家同仇敌忾共同抵御危机 这招够狠
㈧ 战略领导者的战略领导者的案例分析
当不考虑挑战时,确实存在一些有效的和成功的战略领导者。例如,雅芳公司的团队CE0安德瑞·乔、首席技术官苏珊·克鲁勃(Susan Kroff),灵活地避开了公司在阿根廷经历经济衰退时可能导致的灾难,并且,采取了其他行动巩固难芳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当雅芳公司5%的销售收入来自于阿根廷时,乔和克鲁勃也对产品在世界其他地区的销售进行了有效地扩展。他们使得雅芳公司成为5亿美元的中东部欧洲市场的一个主要参与者,并量在中国市场上增加了30%的销售。在2002年,雅芳公司连续3年取得了每股收益增加10%以上(这在经济衰退时期是一个很不错的成就)。
另外一个成功的战略领导者是詹姆士·摩根(James Morgan),最近从Applied Material公司退休。在他退休前,摩根已经成为了在硅谷服务时间最长的CE0,在这个位置稳坐25年之久。摩根被认为是一个前瞻性的思想者、但是,导致这种描述的行动引起一些分析家开始质疑他的战略。摩根在经济衰退时期采用大胆的战略,当经济突然好转时,这种战略使得企业获得收入以及市场份额的增长。20世纪80年代,在大多数美国公司意识到亚洲市场商机之前,他事先进军。尽管摩根的行动道致批评,他还是比竞争者提前十年进军中国市场,最近,他的公司在中国签订了一个200百万美元的合同。事实上,摩根的目标是,到2005年,公司收入的5%来自于中国。在过去的20年,相对于同时期标准普尔指数增加的500个百分点,公司的股票价植被估到5600个百分点。
还有很多成功的战略领导者。例如,Loreal公司的CEO Lindsay 0wen—Jones、宣称其成功部分来自于:众许雇员犯错误,并从中学习。他也相信,如果没有人犯错误,企业将不会冒风险,甚至失去机会。丰田公司的CEO,Fujio Cho,通过向东欧和中国扩张,领导企业成为一个全球汽车制造商。丰田的目标是全球汽车市场份额从10%增加到15%。Cho发展了管理成本文化,同时取得了商质量。Ryanair公司CEO Michael O’Leary低成本的航线业务(以及西南航线)从美国转移到欧洲。在飞机上食品和礼仪方面,公司却提供低水平的服务,但是,在地面上,可以进行很快的转机(20分钟内),这些使得Ryanair支出的平均费用比其竞争对手低50%。在2002年,企业收入增如32%,利润增加49%。许多成功的执行者被描述为开拓者、实用者,以及有着一套正确价值的人。
不成功战略领导者的名单长的不能列出来。最近,失败的例子包括Quaker 0at公司前CEO William.Smithburg;维望迪环球公司(Vivendi Universal)前CE0让一玛丽·马希尔;Tyo公司前CEO Dennis Kozlowski。他们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是识别这些原因会有功于其他人避免类似的陷阱。根据Sydney Finkelstein所言,这些领导者以及其他的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如下几个缘故:他们高估了自己控制企业外部环境的能力;在他们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之间不存在边界;他们相信自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他们除去了所有和他们意见相左的人;他们变得对公司未来的前景着迷;他们低估了阻碍,过于依赖于以前所发挥作用的因素。以上诸多原因可以枚归结为自满或是管理的自大。至少还存在一些其他主要原因、例如:缺乏很强的道德价值观等。当Dennis Kozlowsi和Samwaksal遭受着以上所提及的几个缘由质疑时,两个人都披指控犯罪,并且已经宣告Waksal有罪,并判刑。
㈨ 为什么在福布斯榜上没有洛克菲勒、摩根
很简单,他们已经没有那么有钱了,而且后代多,分下去基本就没了。我给你分析下:
1,后代人太多,例如世界第一大财团是沙特王室,总资产将近1.5万亿美元(超过世界一半的国家,是75个李嘉诚的资产),可是由于强大的繁殖能力,王室总成员超过一万个王子,最富有312亿美元。第二财团就是沃尔顿家族,不到沙特王室的十分之一,1460亿美元,四人均分。到第八名约翰逊家族的时候也就只剩288亿美元,11人继承。至于老牌财团最靠前的是杜邦家族,第十四,共3500个家族财产继承人,共145亿美元。再往后的老牌财团,梅隆家族共至少200个财产持有人,家族资产共115亿美元;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至少200个财产持有人,家族资产共110亿美元。可见后代均分很厉害的。尤其越老牌的家族人越多,南北战争前的老家族,有些都五六千人,个人分得就越少。
2,遗产税,美国遗产税很高的,富豪遗产税就要交55%,如果不考虑投资收益的话,传六代总资产就剩不到百分之一。
3慈善,近代以来,美国富豪很热衷慈善和公益事业,很多富豪把一般以上的财产都捐了。现在美国大多的私立大学,科研机构,社会组织都是由富豪创立或靠富豪的经费维持的。
4,世界财富是在级数增长,现在数年全球创造的财富就相当于以前数百年的财富。老约翰.洛克菲勒在1937年死的时候,资产是14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当年GDP的1.5%,J.P.摩根在1913年死的时候,总资产大概6830万美元。这在现在在中国都进不了前一百。另外需要注意到是,他们什么富可敌国,是因为当时国家盘子小,另外他们控制产业大多是通过垄断联盟(托拉斯)来实现,并不代表他本身就有那么多财富,尤其是摩根。
5.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不断有新的产业出现,不断有老的产业衰落(如果你对经济学了解的话,你就明摆这是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钢铁为例,工业革命时占美国产值的将近20%,现在呢,所有金属冶炼产业在一块才两千亿美元占美国GDP千分之五,还没有it行业一个零头大。就算卡内基的垄断联盟(托拉斯)还能垄断了一半多的产能,也成不了首富。
6.政策的调整,反垄断,在财团厉害的年代里,根本没有反垄断的说法,现在呢,美国的反垄断特别严,另外还有许多政策影响财团,比如当年的金融分业经营,就把摩根等强行拆了。
7,经营不善,毕竟美国平均不到十年一次经济危机,大量企业破产,每一次都是财富的洗牌,而且平时也有企业不停破产,他的子孙后代不可能一直每次都能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