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析预测 » 海南发展股票宏观经济分析
扩展阅读
钱隆股票软件 2024-10-01 22:59:47
佛塑股票行情 2024-10-01 22:59:36

海南发展股票宏观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 2021-05-23 01:22:00

A. .解读我国正处于什么经济环境(附上第3季的经济指标)对证券市场有什么影响

中国2009年前三季度GDP排行榜 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18:06 近日,各地纷纷公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其中,内蒙古自治区GDP同比增长16.9%,增速继续居全国首位。资源大省山西经济增长排位虽仍然垫底,但继一季度下降8.1%、上半年下降4.4%后重回增长区间,同比增长0.5%。31个省区市中,除上海、新疆、山西外,其余各地GDP增速均高于或达到全国7.7%的水平,增幅两位数的达18个。 No.1 内蒙古 16.9% 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扩内需、促就业、保增长的各项宏观政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宏观调控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增速逐季加快。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09年前三季度全区GDP达5895.51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6.9%,增速继续居全国首位,快于上半年0.7个百分点。 No.2 天津 16.3% 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持续回升的良好态势。据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评估审定,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997.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6.3%,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继续处于全国前列。 No.3 广西 13.7%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2日公布广西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广西生产总值5074.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7%,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北部湾经济区增长势头强劲。 No.4 四川 13.5% 前三季度,四川全省经济呈现止滑回升、快速恢复发展的良好局面。记者10月22日从省统计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前三季度全省GDP(国内生产总值)达10057.7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 No.5 重庆 13.4% 今年1至9月,重庆GDP增长13.4%,仍排在全国前6位。重庆保增长效果显著,不仅仅是靠投资拉动,“而是得益于内在需求和经济结构合理拉动。”黄奇帆表示,重庆市委市政府较早就对危机有所预见,提前部署了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的12条措施,保民生促就业。 No.6 湖南 13.1% 湖南省统计局10月2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前3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8382.07亿元,增长13.1%,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No.7 安徽 12.9% 安徽省统计局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省经济同比增长12.9%,并且呈逐季加快之势,一季度11.6%,二季度12.1%,三季度增长13.7%。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中,我省经济坚定上行,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 No.8 陕西 12.9% 10月22日,记者从陕西省统计局获悉,前三季度,我省经济持续回暖,增速加快,好于预期。在国家及省委、省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我省经济迅速扭转了年初下滑趋势,二季度开始止跌回升,三季度回暖势头进一步增强。初步测算,全省三季度当季实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1%,比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加快7.9和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省累计实现生产总值5097.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9%。 No.9 辽宁 12.7% 辽宁省统计局10月23日发布的前三季度全省经济数据显示,全省经济总体运行保持企稳向好的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472.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8%、13.5%和12.8%。 No.10 湖北 12.5% 经国家统计局核定,今年前三季度我省GDP总量为8656.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43.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速度为12.5%。 No.11 贵州 12.4% 日前,贵阳市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贵阳市经济持续增长,实现生产总值636.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2.4%。 No.12 吉林 12.1% 10月22日今天,记者从吉林省统计局获悉,前三季度全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47.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1%,增幅高于当期全国增长水平4.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1.85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323.94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1631.66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增加值增幅分别高于当期全国增长水平1.0、7.8和0.5个百分点。 No.13 江苏 11.7% 江苏省统计局22日发布的前三季度全省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省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供给稳定、内需提升、结构优化、效益改善”的良好格局。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为23915.2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均高于一季度和上半年;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9%、11.4%和13.2%。 No.14 西藏 11.5% 预计1至9月,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06.6亿元,同比增长11.5%。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2311.8元,同比增长1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46元,同比增长8.5%。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好于预期,投资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旅游业等相关行业发展迅速,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齐头并进。 No.15 江西 11%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省GDP实现4800.88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高出全国水平3.3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居第14位,同比前移1位。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我省第一产业增加值624.49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548.07亿元,同比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1628.32亿元,同比增长10.6%。 No.16 云南 10.7% 20日,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在省委八届七次会议上说,今年前9个月,云南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其中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090亿元,同比增长10.7%。 No.17 山东 10.5% 23日,山东省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山东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前三季度山东省实现生产总值2395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5%。在经济总量上,山东已仅次于广东(26418.08亿元,超过江苏的23915.2亿元)成为全国第二大经济强省。 No.18 福建 10.2% 今年1至3季度,福建省累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586.75亿元,增长10.2%,这是今年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2.8个和1.7个百分点。这表明,我省经济持续企稳回升,恢复速度超过预期,全年GDP增长10%的预期目标可以实现。 No.19 海南 9.8% 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GDP)1129.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9.8%,增幅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2.22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322.07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484.86亿元,增长12.3%。 No.20 黑龙江 9.8% 经济增速逐季加快,微观层面活力增强。前三季度全省GDP达4955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加快3.8和0.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 No.21 河北 9.6% 10月22日,省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我省经济运行数据。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实现12212.9亿元,增长9.6%,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加快1.1和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53.8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6443.0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4016.1亿元,增长11.2%。我省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得到巩固。 No.22 北京 9.5% 22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北京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9.5%的增速明显高出全国GDP增长7.7%的水平。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于秀琴表示,全市经济在保增长、扩内需政策措施作用下,呈现一季度见底、二季度复苏、三季度稳步回升的运行态势。初步判断,北京经济已经走出谷底,正处于V型运行轨迹的上行区间,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可能达到9.5%左右。 No.23 河南 9.3% 10月26日,河南省统计局发布今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河南省实现生产总值1456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1%,第二产业增长10.0%,第三产业增长10.5%。 No.24 宁夏 9% 宁夏经济运行的总体环境持续改善,支持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宏观经济企稳向好势头明显增加:1~9月份,宁夏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完成一般预算总收入165.3亿元,同比增长16.9%。 No.25 青海 8.9% 经国家统计局核定:1-9月,全省完成生产总值703.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9%,增速比上半年回升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2.0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85.48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55.69亿元,增长9.2%。 No.26 甘肃 8.8% 前三季度,甘肃经济同比增长8.8%,增幅比上半年提高2.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4.6个百分点。从三个季度的不断增加的幅度可以看出,经济向好的局势日趋明显。 No.27 广东 8.6% 广东省统计局22日最新发布,经国家统计局核定,前三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418.08亿元,同比增长8.6%,高于全国增速0.9个百分点,提前一个季度实现全年预期8.5%的经济增长目标,预计全年将保持回升态势。 No.28 浙江 7.7% 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为158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7%,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升4.3和1.4个百分点,增长率与全国的差距逐季缩小,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4.5%和12.5%。 No.29 上海 7.1% 上海市统计局昨天(10月27日)公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上海市生产总值(GDP)为10214.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7.1%。 No.30 新疆 6.4% 10月22日,记者从自治区统计局获悉,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新疆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824.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 No.31 山西 0.5% 生产总值增速平稳回升,重回正增长区间。初步统计,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819.1亿元,同比增长0.5%,继一季度下降8.1%、上半年下降4.4%后重回增长区间,增速比第一季度回升8.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升4.9个百分点。

B. 海南发展旅游业给当地居民就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一、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海南旅游接待能力的持续增强,旅游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以观光为主,度假、会议为辅的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

(一)旅游业发展水平。

一个地区接待游客的人数和旅游收入水平,是判断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情况的重要量化指标。2004年海南接待游客1402.88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372.02万人次,占全部来琼游客总数的 97.8 %;接待海外旅游者 30.86万人次,占游客总数的2.2%。2004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11.01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04.24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93.9%。

(二)旅游产业规模。

由于看好海南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前景,社会各方面对海南旅游业关注不断增强,投资持续增加,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海南省从事旅游经营的法人企业有 845家,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 7.78 %;就业人员49325人,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18.64 %;主营业务收入38.31亿元,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4.94 %;资产总额196.49亿元,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98 %。其中,全省住宿业单位604家, 客房总数50334间;床位103305张。住宿业中旅游饭店296家,客房总数37119间,床位78705张。旅游饭店就业人员31297 人,资产总额116.10亿元。旅行社184家,旅行社就业人员2729人,资产总额13.65亿元。旅游经营企业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198家,占旅游企业总数的 23.4%;私营企业 275 家,占32.5%;外国和港澳台企业71家,占8.4%;有限责任公司137家,集体企业55家,股份合作22家,联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分别是22家、45 家和20家。这表明,海南的旅游企业中私营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呈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

(三)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海南省不仅在发展旅游业中逐步整合优化传统的观光旅游项目,而且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精心营造旅游热点,突出发展休闲度假、会议旅游、节庆活动等能充分体现海南自然、文化历史特色的各种专项旅游产品,有效提升了旅游产品竞争力。一些特色旅游项目在国内已有一定影响,取得良好的示范性作用。如南山文化旅游区,是集海南生态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档次较高、特色鲜明的旅游观光景区;以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代表的一批建筑风格各异的度假休闲酒店群落成了国内游客冬季避寒的首选度假之地;博鳌亚洲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海南会议旅游的兴起和会议层次的提高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包括台达、亚龙湾、博鳌在内的省内16家各具特色的海滨型、山地型高尔夫球场的分布密度在国内省市中名列前茅。景区(景点)的建设明显加快,目前全省共有49处景区(景点),其中天涯海角、南山旅游区等7处景区(景点)已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景点)。与此同时,全省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尤其是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旅游点的可进入性显著增强,在交通、通讯、水电供应等方面,基本能够满足现代旅游业发展和国内外游客的需要,初步形成了协调配套、功能齐全的旅游设施供给体系。海口、三亚等五个城市也因此而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四)旅游法律和产业政策。

旅游法制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1992年,海南省旅游局组织制定了《海南省旅游规划大纲》;1995年,海南率先在全国推出我国第一部地方性旅游条例《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1998年,海南省再次修订《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和出台了《海南省旅游市场管理规定》;并于2002年3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行了《海南省旅游条例》;《海南省旅游总体规划》目前也已获得通过。与此同时,为加快开发海南的旅游度假资源,国家还赋予海南许多鼓励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海南对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持普通护照参加5人以上的旅游团队,可以在15天内免签证;国家还特许海南省拥有国际三、四、五类航权开放政策。所有这些法律和政策措施奠定了海南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海南旅游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首先,从旅游产业的宏观功能看,由于旅游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也不是一般的第三产业,而是关联度高、涉及面宽、带动力强的综合性产业。它在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中处于一个产业群的核心地位,发挥着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旅游消费直接投向的是吃、住、行、游、购、娱等6个部门,而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为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景区景点带来客源和市场,而且间接地带动和影响农业、工业、城建、文化等行业发展,进而还能刺激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起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素质提升的作用。2004年海南旅游增加值48.84亿元,占全省GDP的6.0 %,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4.6%。

其次,从旅游产业的波及和连带效益上看,海南发展旅游业是建立在国民经济较低水平之上的,作为先导产业,相对其他产业,旅游业的效益不仅表现在旅游收入上,还更多的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即利用旅游经济的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对旅游业的投入开发,可以带动一定范围内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全面发展。“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就是在这种模式下旅游业功能的形象化说明。例如,海南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的互动作用在这几年表现得相当明显。不少经济条件优越的国内游客利用黄金周旅游期间在三亚和海口等地购置房产,从而带动了当地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城镇经济结构出现历史性变化。旅游房地产已逐步成为海南房地产业在国内促销的品牌和优势。

第三,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来看,由于旅游业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决定了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行业。2004年全省旅游企业直接就业人员49325人,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18.64 %。由于旅游业的带动性强,许多相关产业都可以借助于旅游市场的持续繁荣而活跃,开拓消费领域,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员,形成地方就业的主渠道。

此外,旅游业相对于其它行业而言,所需的技术含量并不高,资金投入不大,成效较快,适于文化技术相对落后、资金缺乏而又急于摆脱困境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需要。通过旅游业的开发,与外界进行人员、信息、技术及资金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带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山区其他经济产业的开发与建设,对于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中西部边远山区,能够直接起到帮贫解困、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因此,可以说旅游业是关联全社会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与衰弱,已经不是旅游业本身的问题,而是影响国民经济全行业发展的问题。

C. 海南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

经济特区成立后的发展历程 从挫折中找到的科学发展之路
作为最年轻的省份,海南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又是经济总量不及全国1%的欠发达经济小省。和其他4个城市型经济特区不同,海南拥有广大农村,基础薄弱,经济落后。要在这样一个地区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增长,同时发挥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和排头兵的作用,其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可想而知。
过去,围绕海南的发展方向,有过多次争论。有的主张贸易突破,有的坚持无工不富,有的认为旅游先行。还有一些干部群众在相当长时间里认为,海南应“吃小灶”,只要网开一面,放开“黄赌”,海南很快就可以赶上东南亚国家和台湾地区。
海南从1988年建省,似乎就注定要经历更多的起伏。前有1985年的“汽车事件”,后有1989年的“洋浦风波”,加之上世纪90年代初的房地产“泡沫经济”以及接踵而至的金融信用危机,使海南陷入困境之中。短短3年,房价增长4倍。带着几万元“闯海”的个体户,一觉醒来已身价百万;一幢大楼尚未封顶,已“转嫁”几十次。但是,缺乏产业支撑、缺乏最终消费需求的房地产热只能是一场“击鼓传花”式的游戏。1993年下半年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海口、三亚600多幢商品楼工地突然沉寂下来。当时700万人的海南,积压房地产项目竟占全国的十分之一,455万平方米的空置商品房长期无人问津,“烂尾楼”四处林立。1995年,海南经济增长率从全国第一跌入倒数第一。
海南人在痛苦中思索着,海南的领导层也在反思发展之路的得失。他们从教训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海南的发展必须结合自己的资源优势,在全国一盘棋中寻找自己的方位,探索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1996年新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一省两地”发展战略。即:努力把海南建设成为我国新兴工业省和热带高效农业基地、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这一设想列入了海南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海南经济由此开始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随后,海南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特点是经济发展主要靠技术先进的大企业的几个点建设一批能达到环保严格要求的大项目, 而不是靠遍地开花的一般中小企业这个面来带动。不与兄弟省份比速度,不接受落后产业转移。经过几年发展,海南油气化工、汽车、林浆纸一体化等新型工业初具规模,热带高效农业不断壮大,旅游度假胜地已经形成,生态环境继续保持一流,走出了一条发展与保护同步、经济与生态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省两地”发展战略逐步展现成效后,人们亲眼看到,海南的优势很多,不搞“泡沫经济”,不吃“黄”饭,不花“赌”钱,海南同样可以又好又快发展,海南人民照样可以奔小康。 宁愿牺牲速度也不牺牲环境
1999年2月,海南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作出建设“生态省”的决定,就是要在发展的同时,保住海南这一片“净土”。为此,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工业的“三不”原则,即坚持“不破坏资源、不污染环境、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省委书记卫留成在一次泛珠三角会议上坚定表示,海南绝不和其他地方落后产能转移进行对接,宁愿牺牲速度,也不牺牲环境。
海南省省长罗保铭对记者说,海南不能走也走不起“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生态环境是海南最大的资本、最强的竞争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在生态立省战略方针的指导下,海南先后出台27项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制定20多项与环保有关的政府规章,先后投入120多亿元用于退耕还林、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治理、采空矿区生态恢复、海洋生态保护,启动全省海防林建设工程,实施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关闭85家小橡胶厂。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洋浦经济开发区的金海浆纸厂,发现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空气中闻不到刺鼻的味道。总投资达104亿元的这家企业,用于环保处理的费用就达24亿元,在制浆过程中产生的黑液经过处理,转换成蒸汽发电,供给全厂所需的大部分电力及热源。污水经处理后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处理后的水可用于浇花养鱼。
据统计,“十五”期间,海南人工造林423万亩。海南已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自然保护区69个,自然保护区数量居全国第一。2007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7.1%,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海南已连续多年空气和水质量排名全国第一。 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
海南不仅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生态文明的领先者;还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民生事业全面发展。
2006年8月31日,昌江黎族自治县最贫困的王下乡初中部271名学生整体“移民”,以寄宿班的形式到县城民族中学就读,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黎族女孩韩慧玲第一次看到了电脑。一年多的城里生活,使韩慧玲有了更大的梦想,她说下一步要考高中,还想上大学。省政府今年计划投入1.5 亿元,将8个市县边远贫困村庄的9000多名中小学生搬迁到县城免费就学。
作为人均GDP低于全国水平近20%的经济小省,海南近两年在民生方面作出了几件叫响全国的事情:2005年起,海南在全国率先实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接着率先在全国拉平城乡教师工资水平,实现中小学教师统一工资标准;又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完成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海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比国家要求提前两年覆盖全省所有乡村。
海南一位社会学者说,海南人在全国可能不是最富裕的,但可能是最幸福的。
近几年,海南上上下下对发展的方向和策略基本一致,争论少了,杂音不见了,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最好时期。GDP由1987年的57.28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229.6亿元,人均GDP由1987年的925元增长到2007年的14631元。
20岁的海南经济特区已经长大成人,少了一点年少轻狂,多了一分稳重成熟。海南省委党校副校长廖逊是最早的一批“闯海人”,他说,回顾过去20年,我们并不怀念房地产热的“一夜暴富”时代,倒是海南近几年的发展,实实在在,干干净净。

D. 宏观经济数据是什么

宏观经济数据指的是政府(包括国家、省、市等)给出的全体的数据,如人口、GDP、价格指数等。
中观数据指的是行业的数据,如行业的厂商数、资本存量、就业人数等。
微观数据指的是对企业、个人等的数据,如对每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的调研、企业所有制情况的调研等。

E. 经济学前沿动态与经济热点分析

2009年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
中国经济有望加速回暖率先复苏
刺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宏观经济呈回升态势
今年以来,在国家一揽子刺激政策的作用下,我国经济运行初步遏制了增速快速下滑的局面,呈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尤其是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9%,扭转了连续7个季度减速的趋势。一揽子政策的刺激作用和我国中长期发展有利因素将共同推动下一阶段经济继续回升,预计全年GDP增长8%左右。
去年底以来,国家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改善民生、稳定出口等一揽子刺激政策,已经对遏制经济快速下滑、稳定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宏观经济呈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
宏观经济呈现出企稳回升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宏观经济增速企稳反弹。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398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增长6.1%,达到10年来季度新低;二季度强劲反弹,同比增长7.9%,扭转了连续7个季度的减速势头。
二是政策作用使经济提前3个月触底回升。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研制的“中国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分析,代表宏观经济未来趋向的先行合成指数已在2008年11月份触底,此后连续7个月稳步回升;代表宏观经济同步表现的一致合成指数在2009年2月份见底,3-6月份连续4个月回升,大体可以判断我国宏观经济下滑势头已经得到遏制,并开始形成企稳回升态势。正常情况下,一致合成指数见底一般滞后于先行合成指数见底6个月左右,但在强有力的政策刺激下,这次滞后期缩短为3个月,宏观经济提前3个月触底回升。
三是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外需显著拖累经济。上半年,在GDP增长的三大需求中,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库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7.6%,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4%,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净出口(国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1%,下拉GDP增长2.9个百分点。
下半年经济增长将延续回升趋势
经济成功触底回升,但当前的经济回升基础主要是库存调整短周期的反弹,并不等同于趋势性的经济复苏。经济复苏的物质基础是企业开始新一轮大规模固定设备更新投资,其前提条件是产能利用率恢复到正常水平。
下一阶段,我国经济在进一步消化房地产库存的同时,将面临消化过剩产能的严峻挑战。世界经济低迷和全球性产能过剩,将使我国“去产能化”过程任重道远。对此,我们既要看到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和我国中长期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对下半年经济回升的有利一面,也要看到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和我国长期存在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对下半年经济的不利影响。其中,有六大因素将影响下半年我国经济运行。
第一,工业生产增速将继续稳步反弹。2009上半年,工业生产基本完成了“去库存化”任务,部分产品库存量下降幅度超过实际需要。下半年,在宏观经济与市场需求预期改善的情况下,工业企业将进入库存温和回补阶段。
下半年在美欧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触底企稳的影响下,中国对外出口加速下滑势头将得到抑制,预计降幅略有收窄,这将有利于工业出口交货值逐步回升,促进下一步工业生产平稳恢复。另外,工业生产先行指数PMI已连续6个月上升,3月份以来一直处于收缩—扩张分界线之上。先行指数走高预示下半年工业增长将稳步提高。
综合分析,初步预计2009年全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比上半年加快1.5个百分点。但这一水平仍低于近20年历史最低水平(1999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9%)。
第二,下半年投资增速略有回落,但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经济刺激政策效应将持续显现、土地市场升温提高了地方政府收入和资金配套能力、近期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及房地产市场的量价齐升,下半年推动投资增长的因素仍然较为强劲,投资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趋势;但新增贷款猛增势头不可持续、企业效益仍在下滑、外需低迷和产能过剩等因素对投资增长会产生抑制作用,投资增速较上半年有所回落。
初步预计,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约为3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左右。由于存货投资调整主要发生在一季度,预计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逐季提高,投资仍将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第三,扩大消费政策进一步加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继续稳定增长。一是居民收入稳定将促进消费继续升温。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上升的影响下,预计下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将继续扩大。
二是政策推动新消费热点形成。家电等产品将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新的消费热点。一方面,下半年随着家电下乡产品种类扩大和品质提高,农村家电销售量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国务院出台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补贴措施将推动城市家电市场消费走高。此外,由于社会各界对未来通胀预期增强,贵重保值商品消费亦将快速增长。
三是房地产、汽车等主导市场消费情况好转。其中,住房消费有望持续回升。由于目前住房需求主要是改善性和投资性需求,购房者经济实力和支付能力较强,稳定的购买能力将推动下半年住房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汽车消费将稳步提高。鼓励汽车报废、扩大汽车下乡的补贴范围、支持农民直接购买轻型载货车等汽车消费政策不断完善,将促进我国汽车消费继续快速增长。预计下半年我国汽车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将逐渐由大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和农村扩展,价位低、耗油量少的汽车销售继续增长。
总体来看,下半年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加之在政策效应和长期因素的推动下,消费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但是,就业压力较大影响居民收入增长,消费者信心仍处于历史低位会影响消费水平。初步预计,2009年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4760亿元,名义增长15.0%。
第四,外贸出口降幅有望逐步收窄,贸易顺差额有所下降。在外需回暖、政策显效、价格回升等因素影响下,预计下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降幅将呈现收窄趋势。
一是外部需求恶化情况有望缓解。5月份美国商品零售额上涨0.5%,为4个月以来最大涨幅,制造业景气指数达到2008年9月以来的最高值;欧元区、日本部分经济领先指数也出现连续几个月上行走势,这预示经济运行持续恶化趋势将有所缓解。主要贸易伙伴国下半年经济趋稳,将有利于中国外部需求环境改善,预计出口降幅将有所收窄。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企稳回升,下半年进口降幅有望明显收窄。
二是外贸扶植政策效果将进一步显现。首先,七次提高出口退税率,放宽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加工贸易台账准备金“由实转改为名转”等措施将降低出口企业成本,增强企业出口能力;其次,实施人民币跨境结算,扩大人民币互换协议范围有利于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提高进出口意愿;再次,增加出口信贷额度、扩大出口保险覆盖率,可以促进未来出口产品海外市场份额增加。
三是进出口价格回升将导致名义增速降幅减慢。一方面,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近期出现触底反弹迹象,预计下半年石油、粮食、有色金属等商品在世界经济趋稳背景下将继续保持波动向上走势,带动我国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回升。另一方面,去年三季度我国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达到峰值,此后快速回落,受去年同期价格因素影响,预计下半年我国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将稳中趋升。因此,由于价格因素导致进出口名义增长下滑的趋势将有所减轻,进出口尤其是进口名义增速逐渐向实际增速靠近。
综上所述,下半年我国外贸出口下降幅度减缓,全年预计下降17.5%左右;进口降幅较上半年明显减小,全年下降16%;全年贸易顺差规模下降到2200亿美元左右。
第五,物价下行周期即将结束,年内CPI有望由负转正。上半年,新增贷款高达6.37万亿元,是上年同期的3倍,也远超出全年5万亿元的调控目标。不能忽视货币信贷供应高速增长对未来价格上涨的影响。此外,流动性大幅增长以及全部球性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通货膨胀预期逐渐强烈。
另据测算,今年下半年CPI翘尾因素由上半年的-1.5%减弱为-0.9%,至12月份变为零。因此,基数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将会逐步减弱。但油气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传导作用,水等公共产品价格上调的影响,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等,使得新涨价因素逐步增加,当然,产能过剩将抑制物价回升,夏粮保持连续六年增产,粮食供应充足会对消费价格上涨形成较大抑制作用。
总体来看,三季度CPI和PPI仍将呈负增长态势,PPI跌幅甚至可能会加大。综合考虑市场需求逐步回升,翘尾因素影响减轻,输入型价格上涨动力加大以及流动性等因素,预计CPI年底前将出现正增长,而PPI增速年内难以回正。初步预计,CPI全年同比下降0.5%左右,PPI同比下降5%左右。
第六,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新增长点培育难度较大。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目前,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一方面,2003-2007年我国经济持续五年平均11%的高增长形成了大量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外需严重不足导致部分外向型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异常突出。此外,目前的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带有全球性,而且具有复杂性,不仅落后产能存在过剩,部分先进产能也存在过剩,给“去产能化”加了难度。
二是“调结构”进展较慢,培育新增长点难度较大。随着经济运行底部的逐步得到确认,宏观调控政策应该由“不遗余力地确保增长”逐步转向“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注重培育新增长点”上来。当然,调整经济结构,着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任务更加艰巨。
三是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存在问题。地方配套资金的到位率低,使得有些项目不能按计划及时开工,有的已开工项目进展缓慢,倘若这一态势继续蔓延的话,不仅会影响投资项目的如期实施,也会给中央的经济刺激计划“拖后腿”,阻碍我国经济的全面复苏。
四是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选择。目前,尽管新增贷款规模较大,但是部分资金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进入了股市、房市,尤其在通胀预期抬头的情况下可能会催生新的资产泡沫。如果金融管理部门收紧信贷,则可能会影响部分需要信贷资金的企业,进而可能抑制经济回升,如果继续放宽信贷,则可能导致流动性过多,资产泡沫重现。此外,存在部分地方政府千方百计争取到中央投资项目之后,配套资金难以跟上,有的地方项目甚至连资本金都比较困难,这些项目只能依靠贷款维持,特别是项目上马以后,面临后续资金缺乏。央行如果收紧银根,部分项目可能无法推进,造成投资无法回收,产生新的呆坏账;如果继续给予贷款,则可能面临新增贷款过多等压力。因此,下一阶段,货币政策面临着如何把握力度的两难选择。
综合考虑社会总供求各项因素和上年基数,2009年经济增速将逐季回升,经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
国际因素:部分先行指标呈现回升态势
国际金融危机去年四季度基本见底,世界实体经济恶化势头正在得到遏制,目前世界经济部分先行指标呈现回升态势。
一是美国经济有望触底。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美国调整后一季度GDP环比折年率下降5.5%,较去年四季度降幅减少0.8个百分点;6月份商品零售额增长0.6%,较5月增加0.1个百分点,呈现5个月以来最大增幅;领先指标方面,LEI综合指标4-5月连续两个月回升,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上半年连续6个月回升;房地产市场方面,6月住房成交582千套,环比上升3.6%,新房开工563千套,上升8.7%,呈现自去年12月以来最大涨幅。目前从除失业率(失业率是经济增长的滞后指标)以外的各项经济指标观察,基本可以判断美国经济有望在二季度后触底,并逐步呈现企稳回暖态势。此外,欧洲、日本经济先行指标也出现一定程度回升。总体而言,世界经济向好因素不断增多。预计下半年在美国经济企稳的带动下,欧洲、日本经济亦将结束深度调整,全球经济增长将缓慢恢复。
二是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库存回补要求。自2008年四季度以来,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众多企业普遍经历了快速、大幅削减库存过程。目前美国制造业库存额已经接近2006年底水平,商业库存削减速度开始放缓。下半年,在世界经济逐步企稳、市场需求预期改善的情况下,预计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大部分企业将进入库存温和回补阶段。国际需求在各国回补库存的带动下将呈现阶段性回升趋势,我国出口面临的外部需求环境亦将有所好转。
三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受美元贬值、需求改善、通胀预期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年内以来出现波动反弹走势。其中,国际原油价格上半年最高升至每桶70美元;纽约商品交易黄金期货价一度逼近每盎司1000美元;锡价自3月以来升幅达到40%;玉米、大豆和小麦等农产品期货价均触及八个月高位。由于世界经济预期整体向好,预计下半年石油、粮食、有色金属等商品价格在全球经济趋稳的背景下将继续保持波动向上走势,并带动我国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回升。
四是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强。为缓解国内市场压力,保护本国产品销路,各国普遍采取了提高关税、滥用救济等措施,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增强。数字显示,1-4月,共有13个国家(地区)对我国产品发起“两反两保”调查38起,案件数同比上升26.7%,涉及中国出口额同比增长1.9倍。此外,国际贸易壁垒进一步加强。
五是甲型H1N1流感继续蔓延。甲型H1N1流感自今年爆发以来,不断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世界卫生组织6月11日将流感警戒级别升至最高警戒级6级,国际物流、消费、航运等活动均因此受到打击。未来仍将有部分跨国商贸活动因流感而被取消,部分贸易往来亦将延缓,这将给本已处于低迷状态的世界贸易带来更大冲击与压力。
国内因素:支持外贸回暖的有利因素较强
就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基本面与政策面而言,下半年尽管存在少量不利因素,但支持外贸回暖的有利因素较强,预计我国进出口急剧下滑局面将得到控制。
一是宏观经济运行好于预期。在政府出台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推动下,我国二季度GDP增速达到7.9%,部分地区和行业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投资快速增长,消费保持平稳,工业增速逐步回升。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不断向好,国内市场需求将逐步恢复,对于能源资源产品、战略储备产品、装备制造产品的国际需求将相应提高,这对于进口增速止跌回稳具有积极作用。
二是外贸支持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针对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中国外贸出口明显下滑的情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出口发展的调控政策,并确定了下一步继续稳定外需的6项措施。下半年,随着各种外贸鼓励政策的实施与落实,外贸企业资金紧张情况将得以缓解,相关出口费用下降,对外贸易信心得到提振。政策作用将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外部需求萎缩影响,促进未来出口产品海外市场份额增加。
三是出口先行指数略有回升。中国5月份PMI指数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已升至扩张区间,10个月来首次站到临界值之上,6月该数值继续上升,达到13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5、6月份的PMI出口指数分别实现50.1和51.4。同时服装、家具、电子及通信设备等行业订单显著反弹。出口先行指数回升预示未来出口形势将趋于好转。
四是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一方面,在世界发达国家经济衰退、新兴经济体形势恶化的背景下,中国目前经济增长情况好于其它国家,基本面决定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上行压力。另一方面,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将在本轮经济危机中率先复苏,中国市场成为海外资本投资首选市场之一,这对人民币升值造成一定压力。如果未来汇率上升,可能阻碍出口回暖。
趋势展望:下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降幅将呈现收窄趋势
在外需企稳、政策显效、价格回升等因素影响下,预计下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降幅将呈现收窄趋势。
1、出口降幅减小。本次出口急剧下滑,本质原因是世界经济衰退引发全球需求锐减,而不是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品质等比较优势丧失。下半年美国经济运行有望触底企稳并带动世界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国际市场需求将有所恢复。尽管目前仍然存在短期抑制出口增长的因素,但我国外部需求严重萎缩局面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加之中国支持出口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预计下半年出口下滑速度将日渐放缓,其中需求弹性较大的机电产品出口减速幅度有望缩小。
2、进口需求改善。国家前期扩大内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宏观经济触底反弹,政府采购力度加大,内需企稳将有利于进口回暖。此外,去年三季度我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达到峰值,此后快速回落,受去年同期价格因素影响,预计下半年我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将稳中趋升,由于价格因素导致进口名义增长下滑的趋势将有所减轻,名义增速将逐渐向实际增速靠近。
综上所述,下半年我国外贸出口下降幅度将减缓,全年预计下降17.5%左右;进口降幅较上半年明显减小,全年下降16%;贸易顺差规模维持在2200亿美元左右。
六大对策建议
(一)积极落实已出台外贸政策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外贸政策重点可以放在将前期优惠政策“发挥好、贯彻好、落实好”上,帮助出口企业度过难关,保持外贸稳定运行。
(二)推进出口退税制度化建设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经过多次调整后,除“两高一资”商品外,目前大部分产品已经接近全额退税。建议下一步,一是细分出口产品税号,按照结构优化原则,除“两高一资”产品外,对其他所有商品实施全额退税。二是借鉴发达国家在出口退税方面有益的制度性安排,通过法律手段,将出口退税政策转化为一项固定制度,逐步建立与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出口退税制度体系。最终通过出口退税制度安排,达到长期降低企业出口成本,帮助企业增加效益,提高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三)继续扩大出口信贷规模
一是继续加大对具有偿还能力、信誉良好的发展中国家进口企业提供人民币出口买方信贷政策力度。二是扩大国内出口卖方信贷覆盖范围,提高出口信贷在一般贸易中的比重,着重支持国家重点推动的大型机电成套设备出口项目、装备制造产品出口项目。
(四)增强汇率机制灵活性
一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可以考虑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汇率波动状况,调整目前货币篮子中各主要币种的权重,增加欧元、日元等世界货币比重,逐步改变当前人民币实际走势盯住美元的局面,减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压力。二是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建议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中间价浮动区间,在更加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三是加强区域内贸易——货币合作,扩大双边货币互换规模和适用范围。
(五)坚决贯彻外贸多元化战略
一是加强区域间贸易合作,加快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体系建设。未来可以考虑进一步加强与周边俄罗斯、印度、东盟等国家与地区的贸易单边与多边合作,建立区域范围内贸易互动与稳定机制,同时建立区域内部金融合作体系,推动东亚地区货币——外储——金融系统建设,增强10+3框架凝聚力。二是鼓励企业拓展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利用国外企业因金融危机收缩业务的契机,结合中国企业竞争优势,尽快抢占细分市场。三是推进与资源、能源储备丰裕国家双边互惠贸易活动。
(六)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一是坚定、明确阐明中国对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态度,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形式阻碍贸易自由化进程,同时对实施贸易保护的国家进行威慑、警告,使其在实施相关贸易保护行为的过程中有所顾忌。二是对于其他国家擅自直接或变相采取禁止、限制、加征关税等影响中国正常出口贸易的行为,以及其他国家通过倾销等方式向中国输入商品的做法,考虑对其采取报复性措施,如征收报复性关税,限制该国相关产品进口,控制进口配额等。三是倡议国际有关机构对世界贸易体系进行改革,特别强调世贸组织要加强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的监管。同时充分利用WTO规则,以“增进国际交流,抵制贸易壁垒”为原则,运用反倾销、反补贴等政策工具,打击部分国家贸易保护行为。

F. 最近股票市场怎么样

1、大方向上,国家货币政策趋紧,开始收紧流动性,通胀已悄然到来
2、由于朝韩摩擦导致美元与黄金同期走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股市向下调整
3、目前大盘趋于年线位置争夺,而向下缺口仍然对其有吸引力,个人认为必将回补前期跳空缺口,
4、接近年底,年报炒作将到来,未来热点将以中小板股为主

G. 白马股再度重挫,市场观望情绪升温,操作宜适度防御性参与

财经新闻精选
孙国峰: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平稳,未受美国货币政策态势预期影响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12日在人民银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并没有受此影响。孙国峰说:“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中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保持在3.2%附近,较前期还有所下降,表明我国跨境资本流动保持总体平衡,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在持续显现。下一步,我国的货币政策将‘以我为主’,坚持正常货币政策,‘稳字当头’,保持定力,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同时密切关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以我为主’开展国际宏观政策协调,保持好宏观政策全球的领先态势。”
 
王毅谈疫苗应成为全球公共产品:我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说,中国迄今已向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抗疫物资援助,正在以不同方式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急需的疫苗,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助力。接下来,中国将继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维护全球抗疫物资供应链稳定,将继续积极开展人道主义援助,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支持,将继续坚定秉持疫苗公共产品的“第一属性”,让更多发展中国家用得起、用的上安全可靠的疫苗。我们将坚持团结互助,与各国携手最终战胜新冠疫情。
 
日本拟决定核废水排海,外交部:中方已向日方表明严重关切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就日本拟决定核废水排海事答记者问表示,目前国际舆论对日方拟决定核废水排海高度关注,普遍表示质疑和反对。日本国内也有不少强烈反对意见。我注意到日方经常要求他国履行国际责任,现在国际社会都在看着日方,日方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此事关系重大,日方应对国际公共利益负责,这也是对本国民众利益负责。为维护国际公共利益和中国人民健康安全,中方已通过外交渠道向日方表明严重关切,要求日方切实以负责任的态度,审慎对待福岛核电站核废水处置问题。
 
央行: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34万亿元,预期为3.7万亿元
央行称,中国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34万亿元,预期为3.7万亿元,前值为1.71万亿元。3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9.4%,预期增长9.5%,前值增长10.1%。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73万亿元,预期为2.3万亿元,前值为1.36万亿元。
 
国家发改委:建立与海南自贸港相适应的金融政策和制度框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丛亮表示,制定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推动建立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金融政策和制度框架。提升人民币可兑换水平,推动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新型国际贸易结算便利化。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对外投资获批试点额度50亿美元。在海南率先开展境内公司境外上市登记改革试点。
(投资顾问:林旭锐,执业证书号S0260615100004)
 
二、市场热点聚焦
市场点评:白马股再度重挫,市场观望情绪升温,操作宜适度防御性参与
周一各大股指低开低走。截止收盘,沪指下跌1.09%收3412.95点;创业板指下跌2.28%收2719.95点。两市合计成交7757.11亿元。当日北上资金净流入43.04 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42.30 亿元,深股通净流入0.74 亿元。盘面上,个股跌多涨少,上涨家数有1074家,下跌家数3052家,涨幅超过5%有122家,跌幅超过5%达304家,剔除st与新股,涨停家数有69家,跌停家数有20家。板块上,水产养殖、海南板块、钢铁、电力、白酒等板块上涨,MLCC、有机硅、草甘膦、航天航空、安防设备等板块收跌。科创板259家个股中,剔除新股上市,上涨家数有 37家,下跌家数 220家。
操作建议:近期部分白马股业绩披露增速不及预期,影响抱团股再度杀跌,从估值角度看,目前抱团白马股普遍估值还在50倍PE以上,后市还有继续估值下沉的动能。我们知道,估值回归至合理区间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业绩高速增长时间换空间,二是直接股价下跌匹配估值。业绩不达预期且资金不认可的白马股,短期仍是建议远离策略,尤其要规避指数反弹期间逆市下跌且业绩不及预期的白马股,不要在股价下跌的过程轻易抄底。从近期公布经济数据上看,表明国内经济正在逐步增长,A股市场不具备连续杀跌的动能,后市市场将围绕年报和季报继续挖掘高性价比个股板块投资机会,操作上,保持灵活仓位做好板块轮动,继续逢低布局估值修复主线的低估值金融板块(银行、保险、券商)。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宏观视点:李克强:扎实推动经济稳中加固向好
事件:4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就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听取意见建议。会中总理提到“在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增加新的不确定性,分析经济形势要既看同比又看环比,既看宏观数据又看市场主体切身感受,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不急转弯。引导形成市场合理预期,推进改革开放,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原材料等市场调节,缓解企业成本压力;稳定外贸外资,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来源:证券时报网
点评:近期金融委开会,强调保持宏观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政策不急转弯。这次总理再次一锤定音,给市场继续吃定心丸,货币政策会稳健为主,既不会降准降息,但也不会很快收紧,分析认为消息面对市场影响整体中性稍偏正面利好。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煤炭行业:供紧需强局面延续,煤价上涨仍有支撑
事件:中国煤炭价格指数(CCTD):动力煤现货平仓价上涨,焦煤价格涨平参半。2021年3月,动力煤长协价(Q5500)为576元/吨,月下跌38元/吨。4月2日,CCTD秦皇岛动力煤综合交易价(Q5500)为634元/吨,周上涨23元/吨;4月2日,CCTD秦皇岛动力煤现货平仓价(Q5500)为734元/吨,周上涨55元/吨。港口:环渤海指数小幅上涨。3月31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为585元/吨,周上涨3元/吨。
来源:兴业证券研报
点评:供给方面,受安监因素影响,榆林地区部分矿开工率低,产地供应仍然延续紧张态势;需求方面,工业生产持续向好,日耗仍处高位;沿海库存可用天数仍处低位,煤炭消耗和补库基本平衡,库存变化不明显。综上,淡季供给偏紧需求旺盛推高煤价,预计该局面仍会维持,煤价仍有支撑,相关行业龙头估值仍有望修复提升,建议可适度积极逢低关注配置。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新股申购提示
东箭科技申购代码300978,申购价格8.42元;
华利集团申购代码300979,申购价格33.22元;
 
三、重点个股推荐
参见《早盘视点》完整版(按月定制路径:发现-资讯-资讯产品-资讯-早盘视点;单篇定制路径:发现-金牌鉴股-早盘视点)

H. 我国股票市场近期动向以及其原因(宏观)

股票市场近期动向和原因分析近期消息面上,有国务院已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并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此前,深圳特区扩关申请、重庆“两江新区”总体规划方案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等相继获批。多个区域政策密集出台,另区域板块有了炒作题材。还有上周六,央行宣布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从长远看人民币升值将是大势所趋,但短期出现实质性升值的概率有限,以目前国内经济现状来看,如果此时启动人民币升值,将对正在调控的楼市再度形成支撑,这或许又将引发国内继续紧缩的预期,此次央行的表态对市场构成中性偏好的消息,只能说给市场增加了一些做多的砝码。从本周一的技术分析,沪指尽管成功突破了5日、10日均线,但是在20日均线附近的观望情绪依旧浓重,在还末有效突破20日均线的情况下还难现继续上涨势头,须谨慎看待,特别关注上涨时的成交量能否放大配合,多看少动等待趋势的明朗。
A股市场中期上涨或下跌的拐点,往往与偏股型基金仓位的高点呈现反向相关。即基金股票平均持仓创历史新高、或逼近历史新高,A股结束中期上涨行情进入调整;当基金股票平均持仓大幅下降,特别是跌破70%时,A股将结束调整进入中期上涨。支持大盘进入筑底阶段的重要的判断依据就是基金仓位的变化。截至上周统计,基金的股票仓位基本全部有所降低,目前在2500点区域基金仓位已经回落到75.4%,这可作为一个参考。

I. 我想弄股票,可我完全是个门外汉,我该如何入手学习呢

我想弄股票,可我完全是个门外汉,我该如何入手学炒股就是从事股票的买卖活动。炒股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证券市场的买入与卖出之间的股价差额,获取利润。决不是一个贤慧的女人,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