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联想收购IBM案例分析
基于战略成本管理的联想并购IBM的案例启示与分析
摘 要
我国 IT 行业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具备规模与影响力,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其庞大的产业规模与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带动我国经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联想集团是我国目前该领域的领军企业。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联想集团正面临着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挑战,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和管理科学现代化的今天,企业管理者的行为无时无刻不涉及到战略问题,战略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随之战略管理会计应运而生。战略管理会计是服务于战略比较、选择和战略决策的一种新型会计,它是管理会计向战略管理领域的延伸和渗透。它能够运用专门的方法为企业提供自身和外部市场以及竞争者的信息,通过分析、比较和选择,帮助企业管理层制定、实施战略计划以取得竞争优势,是企业进行战略决策的有效的手段。战略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竞争的必然结果,是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它使管理会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要想使企业良性循环并不断发展,实施战略管理会计十分必要。
联想于2005年成功并购IBM的PC业务部,迈出了联想国际化坚实的一步。本文以战略绩效管理思想和并购理论为基础,对联想并购IBM的案例进行分析,旨在分析其并购思路并为未来IT企业在企业发展方面提供有借鉴意义的思路。
【关键词】 战略成本 联想 IBM 并购理论
Abstract
China's IT instry has experienced nearly thirty years of development, has initially have scale and influence, initially formed a complete instrial chain, the sheer scale of the instry and good economic benefit to drive the progress of our country economy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lenovo group is a leader in this field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As the world economy integration, lenovo group is facing the competitive challenges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wo markets, especially in today's information age and 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 the behavior of the enterprise managers always involves strategic issues, strategic management as a new type of management style has injected new vitality to the enterprise, with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is in the service of comparison, selection and strategic decision of a new type of accounting, it is management accounting to the extension and penetration in the field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It can use a special method for the enterprise itself and the external market and competitor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help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ic planning in order to obt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the enterprise makes the strategy decisi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 and competition, is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modern cost management system, it makes the management accounting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If you want to make the enterprise virtuous cycle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is necessary.
Lenovo's successful acquisition of IBM's PC division in 2005, lenovo internationalization solid step.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strategic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oughts and m&a theory, analyze the lenovo acquisition of IBM's case, aims to analyze its m&a and thought for the future IT companies provide instructive i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rain of thought.
key words Strategic cost lenovo, IBM acquisition theory
目 录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 1
(一)战略成本管理相关概念 2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 3
二、联想集团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况分析 4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 3
(二)联想集团战略成本管理现状 3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联想并购IBM的案例分析 4
(一)案例背景 4
(二)并购过程与动机 5
(三)联想并购IBM的战略成本分析 6
四、联想并购IBM案例的启示 7
(一)合理选择目标企业 7
(二)并购双方优势互补 8
(三)严谨的并购计划 8
参考文献 9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战略成本管理相关概念
1.战略
企业战略的概念出现于 20 世纪中后期,伴随着产业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而发展起来,是企业制定战略发展目标、实现目标所必须拥有的条件,能够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基本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作用。经济学中的战略管理就是指企业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和能力,综合考评外界环境后制定的企业长期发展规划,这个规划以全局性、系统性经营模式为主导,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为最终管理目的,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而进行管理活动,并不是“虚空的东西”,而是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性决策,对企业保持长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两层关键内容:其一,必须从成本角度出发,分析与选择最适合企业本身的战略,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其二,根据前面形成的企业战略对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办法、措施等进行部署,以提升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和企业实际利润。
3. 战略成本管理的途径
在现代企业中,实现战略成本管理目标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别为职能战略、竞争战略和总体战略。职能战略是指企业各个部门的战略目标,主要是各个部门为了实现更高级别战略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竞争战略则是指公司具体的经营战略,是企业总体目标的具体化表现,包括企业目标、总体战略实施的具体措施以及最终企业的发展方向等。总体战略主要就是指企业的最高层次战略,是根据企业竞争战略而制定的整体发展方案。
通常情况下企业进行战略成本管理是先制定企业的总体战略计划,然后将整体战略计划分解到具体的环节中,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确定适于企业发展的定位,建立有利的、长久的竞争优势,并制定出具体的实施策略,最终将这些实施措施划分到具体的部门中,要求各个部门根据措施制定出自己的职能战略,以推动企业总体战略的实施与完善。随着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加,企业开始寻找更具竞争力的发展战略,对战略成本管理办法不断地调整与优化。目前较常见的竞争实施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目标集聚战略和产品差异化战略。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
1.战略定位分析
战略定位分析就是运用多种方法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根据企业的行业特征与自身特点为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竞争战略,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最大的优势。从现实情况来讲,战略定位是企业保持长久战斗力的基础,正确的战略定位更是能够帮助企业在竞争市场中立于不败,但是错误、不恰当的战略定位则可能对企业造成致命的威胁,使其逐渐走向失败。因此,怎样利用战略定位分析法选择最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定位,是目前我国企业制订战略成本管理方案时必须要做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2. 价值链分析
内部价值链主要由作业构成,因此对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也需要从作业入手,统一地将企业内部价值链划分为各项作业,然后根据之前确定的战略目标,将各项作业按照重要度进行排序,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重要性较高的作业中;同时,对那些不增值的作业进行剔除,最大化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以小米公司为例,新产品研发、产业链拓展、新媒体模式影响等作业都是增值作业,返工、退货、维修等作业都属于不增值作业,要适当地进行缩减,优化价值链的必要方法就是学会消除不增值作业。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外部价值链分析包括企业所在行业价值链分析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行业价值链主要是对企业外部纵向价值链的分析,在这条价值链中企业是单独的一个整体,原材料供应商是上游企业,消费者是下游企业,以此为例将企业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加入到这个链条中,企业则根据自身在这条价值链中的位置分析其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探索与不同的上下游企业应当采用哪些战略,以增强与他们之间的联系,实现双赢局面的最终目的。比如,与供应商则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了解供应商的成本需求,结合自身产品,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易往来关系;与消费者则增加交流频率和深度,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生产或销售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只有按照类似这样的思路,从上下游企业的角度出发,制定恰当的价值链关系,才能够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
3. 成本动因分析
成本动因是指产生成本的根本原因,企业要想控制产品或作业的成本,就必须要找到成本动因,从根部调整及控制企业的成本。一般情况下,成本动因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对这两个层次的成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全面掌握成本的动态变化情况,有效地管理与控制成本支出费用。结构性成本动因主要是指那些影响企业基础经济结构变化并决定成本动态变化趋势的成本动因,其形成过程比执行性成本动因要长,但一旦形成确定后很难再发生变化。同时,这些成本动因通常是在企业开展具体生产经营活动前就已经产生并给予确定的,比如涉及产品订单数、原材料采购数量等方面的成本动因。行性成本动因主要指与企业作业执行过程相关的各种成本因素。通常产生于结构性成本动因之后,因企业的不同而对成本的影响有所不同。现代企业的战略性成本管理通常是在确定基础性经济结构后,通过分析执行性成本动因来了解不同作业环节的成本动因,然后将所有执行性成本动因进行优化重组,促使企业的各层次价值链达到最佳成本效果。一般情况下,现代企业的执行性成本动因包括生产能力的利用率、员工参与、全面质量管理以及价值作业间的联系。
二、联想集团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况分析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
1.确定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
战略成本管理的最基本原理就是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对企业经营项目及范围的分析,了解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机遇和威胁,在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寻找企业最佳的竞争优势,引导企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以取得长期利益、保持长期竞争力为最终目标。以联想集团为例,企业分析法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尤其是要根据现在市场的发展情况,权衡当前成本存在的风险,基于实现较高收益的目的确定战略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小米公司在同行业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2. 建立长期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
联想集团对战略成本管理体系的应用,对现有供应商进行重新梳理与挑选,建立相关的供应商评定考核标准,寻找能够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供应商伙伴,以实现对产品质量的优化与改善,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只有建立与供应商的长期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才能够有效地提升供应商参与企业发展、解决企业存在问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能够更好地促进双方的合作。
(二)联想集团战略成本管理现状
1.成本费用构成
目前,联想集团的成本费用主要分为四部分:研发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其他成本。其中,销售成本包括产品进行销售的各项成本,比如销售人员薪酬、产地租赁费用、广告宣传费用等;研发成本包括样机成本、研发人员薪酬、研发费用等;生产成本则主要是指给予代加工企业的成本,生产加工一件产品的成本;其他成本则包括联想集团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人际交往费用、办公费用等。其中由于联想集团基本都是外包生产,所以其生产成本比较难核算,主要包括材料成本、加工成本以及其他间接成本。其一,材料成本主要是联想集团提供给代加工工厂的所有原材料,其计算方法是由实际消耗材料数量*(单个产品采购价格+单个产品加工价格)。因此,对于材料成本的管理则需要从两方面进行控制,一方面是与代加工企业协商控制加工产品时的原材料使用数量,一方面是提升采购原材料的价格。其二,加工成本主要是指企业支付给代加工工厂的人工费用,代加工工厂主要用于给负责PC电脑加工的员工支付工资和支付水电费等,其中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机器成本占份额最大。因此,对于加工成本的管理基本也就是对代加工工厂人工和机器生产效率的控制,通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PC电脑的加工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其三,其他间接成本则主要是指联想公司与代加工工厂以及各地区存储仓库之间沟通、往来的费用,包括仓库折旧费、差旅费、运费、固定资产的折旧等。这些间接费用基本都会在月末直接分摊到各个产品成本中。
2.成本管理制度
之前,公司采用的成本控制措施非常简单。第一步先由财务部门结合往年情况做出财政预算,并根据整体的财务预算制定出各部门的经营费用以及产品的计划任务与目标成本等;第二步,各部门根据财务部门的预算设定自身的成本管理方案;第三步,各部门将成本管理方案提交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将各个部门的成本计划方案进行核算、汇总并记录下来。年终总结时,按照计划完成成本管理任务的,公司给予部门奖励,如果没有完成的则相应地给予处罚。
但由于近几年国内PC电脑竞争越来越激烈,联想也不断地调整与完善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制度,制定了自己的成本核算和预算制度,以保障企业各项成本、资金耗用的合理有效性。同时,企业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和自身成本控制对象的特点,将企业成本分为研发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其他成本,并将生产制造涉及的各种成本进行重新划分,对不同的成本进行仔细的核算。另外,企业还根据不断变化的国内外PC市场的变化,制定了成本预算制度,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实现企业经济的效益的最大化目标。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联想并购IBM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中国随着计划经济的解体,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为中国企业及个人带来了很多机遇。1984 年由中科院计算机所投资 20 万,11 名技术人员创办了现在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跨国企业集团——联想,英文为legend,翻译过来即传奇。联想是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以个人电脑业务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先后扩展到移动业务、企业级业务及云服务业务,形成 4 个相对独立的业务集团。其主导产品为台式电脑、服务器、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打印机、平板电脑等商品。联想集团目前是全球第四大个人电脑制造商及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及美国纽约,在全球有 27000 多名员工,研发中心分布在中国的北京、深圳、厦门、成都和上海,日本的东京及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产品出口欧美及亚太等地区。
2003年联想企业开始考虑国际化的可能性,而并购是成效快、风险相对较小的方式。2004 年 12 月 8 日,联想董事长柳传志郑重向外界宣布正式收购 IBM 全球 PC 业务。这既为联想集团带来了机遇,又使其不得不面对一些挑战。此次收购 IBM 的个人电脑业务,使联想获得相应的品牌、销售渠道、人才和专利技术,在国际化的进程上实现了质的跃进,同时也带动了整个国内同行业的发展。但是此次的收购也为联想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原有 IBM 的客户对新股东联想的不信任使得联想在并购之后丢失了一些定单,企业文化的融合及人力资源整合等问题。除此之外,并购所花的资金为联想的现金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且在随后的几年中联想的利润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2008-2009 财年公司亏损 2.26 亿美元,利润同比下滑了 95%,净利为-1.5%。受业绩的刺激,联想股票在 2009 年 1 月 8 日复牌后全天跌幅达到 25.969%。这使得联想不得不裁员 2500 人。为应对这场危机,联想调整了他的国际化道路,而此次调整,使得联想在以后的国际化路径上更加顺畅。2014年,联想电脑销量仍领先其他品牌,居世界第一。
B. 如果我买了联想的股票,我就是他们的股东了吗我可以开会吗可以分红吗
股东大会理论上只要持有股票就可以参加,不过你持有的股票得要足够多才行。至于分红,只要你再股权登记日之前购入了联想的股票,那么都是可以参与分红的。大多数的股民一说起股票分红就兴奋不已,当上市公司一直在盈利的状态,股民就有可能得到分红。那你知道哪些公司是分红一次,那些公司分红多次吗?怎么样才能算出分红情况呢?下面学姐就来具体计算一下。
感兴趣可以先看看每年分红都不少的牛股有哪些:【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1)股票分红是怎么算的?
每年盈利的上市公司会拿出部分利润作为对投资者的回报,通常有送转股和派息两种方式,较为大方一些的公司就会给予投资者两种分红方式。
比如我们常看到10转8派5元,意思就是如果你持有A公司10股的股票,那么在发布分红公告后你的账户里将会额外得到8股的股票和5元的现金分红。
谨记,在股权登记日收盘前购买的股票才能参与分红。
(2)股票分红前买入好还是分红后买入好?
不论是分红前购买还是分红后购买都不要紧,对于做短线的投资者来说建议等个股分红后再入场比较合适。因为卖出红股还需要扣除相应的税,假如分红后没有过多长时间就把它给卖了,整体来看,这样是会赔钱的,而从价值投资者的视角来看,选对股票才是第一要领。
没空仔细研究某只股的伙伴,不妨点击下面这个链接,输入自己想要了解的股票代码,进行深度分析:【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3)对分红的股票后期要怎么操作?
通常能分红代表上市公司业绩不差,所以如果持续看好,则一直持有,等待分红后期的上涨填权。
但如果买在了很高的位置就有可能会面临回调。后期的话,如果发现走势不对,就应该提前把止损位准备好以便及时止损。
不过买股票的话,不能只从有没有分红这一点来考虑,需要思考多重因素,不妨领取炒股神器大礼包,之后买卖股票将会更加得心应手,点击链接即可获取: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C. 联想公司的企业背景概况求大神帮助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企业国际化的重点是企业要选择一个好的国际化战略。以联想企业为例,重点介绍了联想公司从中国企业到国际化企业的经历和战略选择,对联想公司采取的国际化重点战略——投资战略、品牌战略、营销战略进行了大量取证和细致的研究,分析了联想公司国际化战略所产生的效果,以及联想的国际化战略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联想;国际化战略 1 企业国际化战略概述 企业国际化是近20年来国际商务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它研究企业如何向跨国企业演变发展。有关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国际化是怎样的发展过程;二是哪些因素影响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及其结果。 企业国际化战略,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积极参与世界分工体系,由国内经营向全球经营发展的过程中所做出的战略选择。从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基本表现为在规模上是由小到大,在经营范围上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在价值链网络上由单一走向复杂。企业国际化发展历程实际就是与世界经济发生联系、融合的一个过程,具体包括生产要素方面的联系、经营活动的联系。 企业采取的国际化战略多为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类型:①贴牌战略,即企业利用自己的设备、资源,代其他厂商生产其品牌的产品,这一方式往往能使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从而为企业国际化提供发展机遇;②品牌战略,此战略是让产品在国外生产销售,使用的是企业自己的品牌,让客户根据品牌选择商品;③合资战略,这一战略主要是指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进行合资,通过引进外资和国外的管理经验来壮大企业实力;④投资战略,这一战略就是利用国外发达的资本市场,通过资本运作,对国外企业进行收购和兼并,以壮大企业在国外市场的控制力,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⑤体育营销战略,此战略是依托于体育活动,将产品与体育结合,把体育文化与品牌文化相融合以形成特有企业文化的系统工程。 2 联想公司采取的国际化战略分析 2.1 联想公司概述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联想集团一贯秉承“让用户用得更好”的理念,始终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提供最新最好的科技产品,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联想勇于创新,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突破,凭借这些技术领先的个人电脑产品,联想登上了中国IT业的顶峰,从1996年以来连续十一年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一,2002年第二季度,联想台式电脑销量首次进入全球前五。至2003年3月底,联想集团已连续12个季度获得亚太市场(除日本外)第一(数据来源:IDC)。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联想在2005年5月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这标志着新联想的诞生。新联想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作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并销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及优质专业的服务,帮助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 2.2 联想公司国际化所采取的策略 联想公司的成功与它所采取了正确的国际化战略是密不可分的,以下就让我们详细的研究一下联想公司采取的最重要的三个国际化战略。 (1)投资战略——以并购的方式进行海外投资,并将新联想总部设在海外。 国际化无外乎是两条路,一条就是自我发展;一条就是并购。联想企业采用的是并购方式进行其国际化投资战略。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组建了世界第三大PC厂商,此次收购的交易总额约为17.5亿美元。收购完成后的新联想集团,全球总部设立在纽约,主要运营中心设立在北京和罗利(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实施投资战略两年后,联想已在全球60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遍及全球160个国家的销售网络。联想拥有了领先的商用笔记本产品、领先的研发和产品差异化能力,更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更丰富的产品组合。联想和IBM结成长期战略联盟,IBM成为联想的首选服务和客户融资提供商,联想成为IBM首选的PC供应商,这样IBM就可以为其企业客户提供各种个人电脑解决方案。在联想完成对IBM个人电脑部门的并购后,三家海外私人投资机构又以3.5亿美元投资入股新联想。至此,联想不仅在产品、营销网络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化,还在股权结构、融资渠道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化。 (2)品牌战略——从中国品牌到国际品牌的整合。 联想在中国的品牌知名度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如何才能让企业的品牌达到一个国际品牌是联想的又一战略——品牌战略。 联想的品牌战略定位是为客户提供超值的产品,然后配以卓越的服务。在2005年发布的由世界品牌实验独家编制《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联想榜上有名。同年在全球享有盛誉的财经媒体英国《金融时报》发布“中国十大国际品牌榜”评选中,联想排在第二位;在当前中国企业的国际领先品牌排名中,联想仍然位列第二。 在对IBM PC进行并购时在品牌战略的推广上,联想首先是使用双品牌战略。联想LENOVO在国外知名度比较低,但THINK在国外是非常知名的产品。所以说,在国外LENOVO的品牌战略是提升知名度,借助IBM品牌开创国际市场,而THINK品牌建设的中心是提高美誉度。然后联想开始试图淡化IBM商标,在全球打响LENOVO品牌是联想的最终目标,淡化IBM商标是迟早的事情。 (3)营销战略——体育营销。 联想为了实现从中国品牌向国际品牌的跨越,首先选择成为奥运会的赞助商。因为成为奥委会的合作伙伴,特别是顶级赞助商,可以在全球关注的奥运会上通过各种方式、在多种场合,更加便利地实现品牌推广。国际奥委会顶级赞助商的全球合作伙伴共11家,联想成为跻身其中的第一家中国企业。 都灵冬奥会上,联想小试锋芒,迈出品牌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冬奥会上,联想策划了一系列品牌推广活动。一方面是产品的推广;另一方面是整体上的品牌营销。赞助冬奥会,联想全方位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也通过自己的实力得到更多的认可。 另外,联想通过国际运动明星代言以及同著名赛事的合作开拓世界市场。2006年世界杯,联想签约巴西球星小罗作为新产品代言人。签约小罗后,在一些新兴市场如印度,小罗所代言的LENOVO 3000笔记本的比销量的增长几乎都是100%。从这些数据看,小罗的代言对联想品牌的影响力以及市场销售都带来了实质性的突破。同年,联想与NBA签署了一项为期数年的全球营销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中美两国的市场营销方面进行合作,联想将有权在自己的产品上使用NBA的Logo、球星形象,还可借助NBA明星来华、NBA中国赛等活动进行营销。 经过这一系列的体育营销,对提升联想的品牌形象、拉动业务增长、提升员工士气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2.3 联想公司国际化战略效果分析 (1)国际化战略给联想公司带来的收益。 通过联想国际化战略,为联想带来了的收益是不可估量的,最重要的是:①增强市场力量;②越过市场进入障碍;③加快进入市场的速度;④提高了联想的品牌价值。 (2)国际化战略对联想公司的不利影响。 联想企业采取国际化战略后所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IBM以前客户的流失。在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后,保守预计联想可能会有约20亿美元的市场流失,这个数字可能会变得更大。 二是企业文化的磨合。联想与IBM在经营管理和企业文法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如何让其融合对联想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三是品牌风险。联想企业现在在国际上的品牌还需要大量的提高,如何让联想脱离IBM是联想的当务之急。 四是体育营销不很成熟。联想斥巨资进行体育营销,而对于现在的联想来说体育营销才是刚入门,如何有效控制其风险也要花费其大量精力。 3 联想公司带给中国企业的启示 3.1 中国企业采取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中国加入WTO后,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是以中国的公司为主导,服务于中国公司战略的一种跨国整合模式。在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无论从开拓市场空间,优化产业结构,获取经济资源,争取技术来源,还是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培育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国际化都是一种必然选择。另外,中国加入WTO之后,无论从国家发展战略、改善国际关系的需要,还是从中国的外汇储备、部分企业的经济、技术和管理实力来看都具备了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基本条件。中国企业需要继续繁荣,中国企业就必须采取国际化战略转向国际化;而最终能通过国际化战略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也必将成为中国最成功的企业。 3.2 通过联想公司的案例看中国企业国际化时要遵循的原则 从联想的国际化的案例中,可以发现中国企业国际化需要尊重一些基本的原则。 (1)立足中国市场原则。 联想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之前已经连续多年占据中国IT业务龙头的位置,在它的产品质量和技术以及品牌得到多年的认证和考验后,联想公司才选择进入国际的浪潮中一展身手。此时的联想进可攻、退可收,如果联想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效果不好,联想公司可以选择暂时固守中国本土市场而不至于一败涂地。但是很多中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都还没有发展起来就雄心勃勃的走向国际市场,结果惨败而归,有的甚至一蹶不振。联想公司没有在占据中国第一位置的第一年就选择执行国际化战略就是因为它想牢牢的抓住中国市场,为它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战略突破为原则。 战略突破就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选择一个正确的转型道路。联想在国内市场成功以后,就以国际市场作为战略突破点,实施国际化战略。战略突破对中国的一些在中国市场上已经有很好优势的企业来说,目前已经到了需要做战略突破的时候了。是否能够真正的做到这样的战略突破是企业评估其国际化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3)立足企业能力的原则。 企业国际化问题是个很复杂的战略问题,其最核心的问题是要做到任何的国际化行动都要以形成自己的战略能力为目标。联想的国际化战略是出于要形成其更加庞大的市场能力的考虑,而不是体现在为了提高或获得中国企业所缺乏的技术和产品上。只有自己企业的能力达到了国际化水平,在开展国际化战略时才游刃有余。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具有国际化的能力,每个企业必须在客观把握本身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生产资料供应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的的基础上,具体选择扩大市场的方式。
采纳哦
D. 联想投资的资源与优势
联想自1984成立以来,创造性适应了中国的商业环境,走通了“贸工技”的道路,在科技成果如何转化成产品,再变成钱的各个环节都积累了经验,总结出一套相对系统的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管理体系。在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联想控股成功了实现了企业股份制改造。
联想投资的主要成员都是原联想的高层管理人员,是联想发展的建设者,有平均超过17年的管理经验。他们对于在中国环境下如何把企业做成功,以及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环节的关键要素的认识可以帮助好的中小企业少走弯路。这些经验是联想投资为被投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基础。我们也清楚,任何成功是不能复制的,我们在帮助被投企业成长过程中强调方法论和经验的传递,同时更注意对中小企业管理经验总结与提炼,这样才会为被投企业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先生,亲自参加投资决策委员会,同时还在投资方向、投资标准、服务策略以及关系网络建立等方面给予直接的指导和支持。 联想对于国家的贡献、在业界的地位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认可,使得我们与各级政府建立和维持了良好的关系和广泛的人脉。
联想投资与中国科学院、联想研究院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我们能够深刻地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趋势。
联想成员企业有着上千家供应商、8000多家分销代理商、近千家紧密的行业客户,并且与国际、国内知名厂商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这将为我们带来广泛而优秀的项目源,也是我们为被投企业拓展业务,提供服务的资源。被投企业将有机会分享联想集团与神州数码的本土运营经验。
联想投资还聘请精英人士和专家作为顾问,他们是联想投资业务发展的重要资源。
联想投资凭借多年积累的独特资源能够为被投企业提供资本以外价值。
E. 联想是哪国集团中国吗非常感谢!
自豪的说 中国
〖公司简介〗
Lenovo Group(F1威廉姆斯车队赞助商)
公司介绍:全球PC领导企业
联想官方站点: http://www.lenovo.com/ 联想手机论坛:http://www.lenovomobi.com
新联想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
联想的总部设在纽约的Purchase,同时在中国北京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设立两个主要运营中心,通过联想自己的销售机构、联想业务合作伙伴以及与IBM的联盟,新联想的销售网络遍及全世界。联想在全球有19000多名员工。研发中心分布在中国的北京、深圳、厦门、成都和上海,日本的东京以及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
〖使命与价值观〗
企业定位
· 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及销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
· 我们的成功源自于不懈地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提升生活品质。
使命:为客户利益而努力创新
· 创造世界最优秀、最具创新性的产品
· 像对待技术创新一样致力于成本创新
· 让更多的人获得更新、更好的技术
· 最低的总体拥有成本(TCO),更高的工作效率
核心价值观
· 成就客户—我们致力于每位客户的满意和成功。
· 创业创新—我们追求对客户和公司都至关重要的创新,同时快速而高效地推动其实现。
· 诚信正直—我们秉持信任、诚实和富有责任感,无论是对内部还是外部。
· 多元共赢—我们倡导互相理解,珍视多元性,以全球视野看待我们的文化。
〖联想大事记〗
20世纪80年代
1984: 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带领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前瞻性的认识到了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怀揣着20万元人民币(2.5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以及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成功产品的坚定决心,这11名科研人员在北京一处租来的传达室中开始创业,年轻的公司命名为"联想"(legend,英文含义为传奇)。
1987: 联想成功推出联想式汉卡。
IBM推出 Personal System/2(PS/2)个人电脑系列。
1988: 联想式汉卡荣获我国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香港联想成立。
1989: 北京联想集团公司成立。
20世纪90年代
1990: 首台联想微机投放市场。联想由一个进口电脑产品代理商转变成为拥有自己品牌的电脑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联想系列微机通过鉴定和国家"火炬计划"验收。
1992: 联想推出家用电脑概念,联想1+1家用电脑投入国内市场。
1993: 联想进入"奔腾"时代,推出中国第一台"586"个人电脑。
1994: 联想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联想微机部正式成立。
1995: 联想推出第一台联想服务器。
1996: 联想首次位居国内市场占有率首位。
联想笔记本问世。
1997: 联想与微软签订知识产权协议。
联想 MFC 激光一体机问世。
1998: 第一百万台联想电脑诞生。英特尔总裁安迪·格罗夫出席典礼,并将这台电脑收为英特尔博物馆的馆藏。
第一间联想专卖店在北京落成,自此联想开始建立起其庞大的专卖店体系。
联想推出幸福之家软件,并预置于每台联想家用电脑上,使得联想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到14.4%。
1999: 联想成为亚太市场顶级电脑商,在全国电子百强中名列第一。
联想发布具有"一键上网"功能的互联网电脑。
21世纪
2000: 联想股价急剧增长,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进入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成为香港旗舰型的高科技股。
联想跻身全球十强最佳管理电脑厂商。
联想被世界多个投资者关系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公司"。
2001: 杨元庆出任联想总裁兼CEO。
联想首次推出具有丰富数码应用的个人电脑产品。
2002: 联想举办首次联想技术创新大会(Legend World 2002),联想推出"关联应用"技术战略。
联想"深腾1800"(DeepComp 1800)高性能计算机问世。这是中国首款具有1,000 GFLOP/s(每秒浮点操作次数)的电脑,也是中国运算速度最快的民用电脑,在全球前500名运算最快的电脑中名列第43位。
联想成立手机业务合资企业,宣布进军手机业务领域。
2003: 联想宣布使用新标识"Lenovo"为进军海外市场做准备。
基于"关联应用"技术理念,在信息产业部的领导下,联想携手众多中国著名公司成立IGRS工作组,以推动制定产业相关标准。
联想启动"2003联想科技巡展",推广联想的创新技术及理念。
联想成功研发出深腾6800高性能计算机,在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位居第14位。
2004: 联想成为第一家中国企业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独家提供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打印机等计算技术设备以及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联想推出为乡镇家庭用户设计的圆梦系列电脑以发展中国乡镇市场。
联想和 IBM 宣布达成协议,联想将收购 IBM 全球个人电脑(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业务。新联想将成为全球个人电脑行业的第三大供应商。
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 ThinkCentre 超小型台式电脑,体积不超过一盒玉米片。
2007年加入了idea品牌
F. 联想收购了IBM公司
2008年的根据联想公布的消息,此次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联想将付出17.5亿美元的成本代价。其中,联想将为此支付给IBM至少6.5亿美元的现金和价值至多6亿美元的联想集团普通股。同时,还将有5亿美元的净负债转到联想名下。具体到资金的来源和调度,联想表示,目前联想有4亿美元的现金,但在此次并购时,联想的股东和投资机构认为全部使用现金完成并购并非最优的方式,因此联想并购动用的资金包括自有现金和部分来自银团的美元贷款,使资产负债率达到27%左右,联想的股东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结构和比例。
但是,联想的解释显然远远不能消除有关各方对此次收购资金方面的疑问。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此次收购联想动用了银行借款使其资产负债率达到27%,虽然依然处于安全线之内,但资金链过于紧张的情况应该是属实的。根据联想2004-2005中期年报显示,联想共有约值31亿元的港币现金,另外还有30亿元的港币银行授信额度。为了完成此次收购,除去股票外,以6.5亿美元现金和5亿美元的负债来看,联想将面临11.5亿美元的现金支出,可以说,为了实现这次收购,联想已经倾囊所有了。因此,业界对于联想能否持续支撑生产投入并规避意外风险自然颇多疑虑。
是否与高盛确定5亿美元过渡性融资协议
此外,考虑到联想还要同时进行包括手机在内的其他领域的发展,这笔现金的支出对联想带来的是更现实的压力。加上目前全球PC业正在进入衰退期,增长乏力,利润越来越薄,把身家都放到PC一搏的联想,未来能否使收益大于今天付出的成本,都需要时间来检验。8日联想宣布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后,9日联想集团(0992,HK)股价每股下跌0.1港元,跌幅达3.7%。分析人士认为投资者对新联想未来前景犹疑不定,是导致成功完成收购后联想股价不升反降的原因。
虽然联想表示要使用贷款,但并未就贷款银团、借贷条件以及其他相关消息做进一步的发布。如果通盘考虑联想的整体业务,如此一笔巨额的资金,即使有银行贷款可以使用,最终能否长期支撑联想包括PC在内的全业务的资金链?10日有消息说联想已与高盛确定了5亿美元的过渡性融资协议,记者随后与联想方面联系,就联想资金是否面临压力以及是否与高盛达成协议进行询问,但记者最终收到的回复仍然是联想在8日新闻发布会上的“官话”内容,实际上是对记者的问题避而未答。显然,联想也意识到这次并购的资金问题实在太敏感,所以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个焦点。
G. 我在做 联想榜样---人物篇,推荐几个人呗,,柳传志我知道,不用说了。推动联想发展的重要人物们
1984年11月1日,联想集团前身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法人代表兼总经理王树和,副总经理柳传志、张祖祥。办公室设在一间小平房里,仅有11个人,20万元的启动资金。计算所是中科院的王牌部队之一,曾经研制出著名的103型和104型计算机,并为“两弹一星”成功上天出色地完成了数据处理工作,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只是计算所20多个“三产”中的一个。如今,由柳传志率领的联想集团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计算机企业,并于 2005 年 5 月完成对 IBM 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标志着联想成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先者。
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的第一任总经理是王树和,柳传志和张祖祥是副总经理。到了1986年,王树和离开公司当上了所长助理,柳传志升任为总经理。
目录
• “联想”之路
• 倪光南10年回首
• 倪光南:联想起家于“所办公司”还是“柳办公司”
• 《联想局》选摘:联想的诞生与11个人
• 柳传志并非为最早为联想布局的人
• 关于计算所兴办企业的回顾
“联想”之路回目录作者:韩少华
人脑是宇宙间最复杂最深邃也最奇妙的结构。而联想,则是人脑最经常也最广泛的一种思维方式。但此文要探寻的却不是某种狭义的思维轨迹,而是一个群体的创业历程:尽管他们在这群体中共享一个标有“联想”二字的名称。
追叙似乎该从背景的描述开始。
1984年初冬。从北京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大院里蹬出几辆平板三轮车,当日即满载而归。前头蹬的后头推的竟有“副研”以上职称专家数人。王树和、柳传志、张祖祥蹬得很卖力气,周晓兰、贾婉珍也推得冒汗,才把500台待验微机卸到所里传达室那两间小平房。这帮人放着科研不搞、官儿不当,跑出来开什么“公司”……一路有招摇过市之嫌,多闻讥笑之声。好在——议论只来自那个封闭式的老体制,因而不必介意。
事情皆有背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的论述被确认。1982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也正式公布。北京中关村涌现出上百家高科技公司。近在咫尺,计算所承受着强大冲击波。中科院“一院两制”正开始实施。而王树和等十几个人率先走出大院,于1984年11月1日宣布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
就像从封闭空间里一脚跨进阳光朗照中而难免眩晕似的,他们一时竟不知所措。为了筹集资金,抓到些电子表、早冰鞋,把摊子摆在职工食堂和存车棚,卖主儿却远远守着,怕人家指脊梁骨。结果赔得心里发慌。不久,王树和、柳传志几位得知院里进口一批“苹果”机正有待检验,这才揽来这批活儿,也激起了大家的劲儿。干起来就没黑没白。王树和下班撞到电线杆子上,耳朵肿得发亮;还有人在风雨中迎接客户而掉进了泄水井……可人人好像一下子找到了自己,不是从镜子里,更不是从照片上。
这笔靠验机、培训和维修等劳务酬金凑成的收入,再加上所里筹措的老本儿,王树和、柳传志和张祖祥虽说只拿到70万元,却敢于决策。这就不能不想起曾茂朝所长来。
公司成立前,曾茂朝约见王、柳、张三人。他向即将上任的公司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们说,所里能给的钱不多,却能交给你们三件“宝”:一是下放人事、财政和经营自主权,二是保证所里上千名科技人员作公司后盾,三是给一块“中科院计算所”的金字招牌,并据此开拓一条新路。以致后来继任公司总经理的柳传志仍时常感念这位“开明婆婆”,说“家里坐个婆婆也很好,要是肯分给你几把钥匙,还给你带孩子,时不时又指派小叔子小姑子帮你忙家务,你当媳妇的有什么亏吃——就看婆婆脑筋新旧了”。这自是后话。
三“宝”也到手了,下一步呢?审时度势,不能忽略世界性新技术革命大潮,也不能忽略因改革开放而浪涛涌入的国内趋向。大量微机进口,却大批闲置或只顶一台打字机用。此种现象的严重性不容低估。关键恰在计算机“汉化”这个国际关注的难题上。而要突破“汉化”这一关,除了请贤聘能是别无选择的;眼光向内,也势在必行。由中国人解决“汉化”问题,优势自在其中。那么,请谁呢?王树和、柳传志、张祖祥三人挤在一间不足7平方米的办公室里,竟效仿起赤壁大战前夕,孔明和周瑜二人亮掌对“火”字来,三人各将自己心目中的最佳人选写上一张小纸条儿,紧攥在手中,然后,一、二、三,亮底——
倪光南!倪光南!倪光南!这名字在海外华语界惯称为“大牌专家”。莫非“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的话,将在他这里有所应验吗?
当然所里无人不知其人其事。例如,时年45岁,是全所学术上最出色年龄也最轻的“正研”;赴北美期间,加拿大国家研究院曾许以高礼遇高薪俸,挽留他主持该院计算机科研事宜,他却婉言辞谢,等等。而王、柳、张三人还得知,他早在1974年就已搞起中文信息处理技术;虽然出了成果,却一直苦于形不成产品,转化不成现实生产力。如果倪光南应聘出山,那么,成功机率将获最佳呈示。
“各位有没有把成果变成产品的决心?”倪光南问大家。
“没这个决心也不会来请你。”
“好。我还有几个要求。”
“请讲。”
“一不作官,二不接受采访,三不出席宴请。”
“一言为定!”。
听到这声承诺,倪光南倒愣住了。他知道,自1964年第一台119大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问世,到1983年757大型向量数字计算机系统以及其后的“银河”巨型系统落成,标志着我国计算机自行研制的历程并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计算机在国民经济中的实际应用却几乎是一片空白……第二天,倪光南总工程师到公司上班。
四年之后,“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这样说:“倪总由加拿大归来,本可在所里搞世界尖端性模式识别课题,来个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以博尊重。可他不!他选择了最有应用价值、市场最急需的计算机汉化为课题。联想汉卡首次试销,他是第一位推销员;首次展出,他又是第一位解说员。他力求了解市场,了解用户需求,了解产品改进路数。汉卡才出了Ⅱ型、Ⅲ型、V型,软件才推出第八版本。倪总极少分散精力,却极愿花费大量时间来接待用户,他说这是营养的源泉!”
好在贤能者在一个充满希望的事业空间里总是成群出现。就在公司的小小门市部,站柜台的竟还有“正研”张品贤和“副研”胡锡兰——
“研究员站柜台”这是现代化现象吗?是权宜之计,还是一种尚未显露的现代意识正在主导着这种独特现象?
胡锡兰初站柜台,也曾手足无措。顾客推门进来了,头句话该怎么开口?第一表情该怎么掌握?门市里那些姑娘服饰颇新潮,小伙子们也都西服革履;只有她这老太婆,哦,还有那个张老头儿,整个儿木在那里……但等客户一问起专业问题,胡锡兰可搭上话了。从软硬件的概念,到微机的型号性能,有问必答,不问也“答”,且口若悬河,语似流珠:言不尽意,还以手势助说话。柜台顿时变成了讲台。客户入迷了,胡老太却意犹未尽。
“这,这老太太怎么懂这么多?”
“人家可是科学院的正牌儿副研——国家重点项目757大型机外围机长!”
“我懂了,也服了——成交!”
等“收讫”红章盖毕,胡锡兰送顾客出门,拍着人家肩膀说:“以后有问题尽管问……”
鬓发花白,衣着朴素,走在街上不过是个中学女教师模样。可等她一进入她的专业范围,比如,在北京展览馆内本公司展台前,她就能把成群参观者吸引过来,围个风雨不透。直到工作人员通过电喇叭紧催着,“计算所的同志,闭馆时间到了,请退场”,她又把众人吸引到馆外台阶上,继续进行信息科学普及性对话。
听说有个客户来到门市部,要求把他的财务管理来个微电脑化;可又耳闻“电子一条街是骗子一条街”,走了。胡锡兰马上要车,追到廊坊,追进某工业部某局财务处。见了人家处长,她劈头就问:“您瞧瞧我,就凭我,像骗子吗?”接着就灌了一整套微机管理财务的优越性……处长感动了,竟陪她参观起来。她见四壁柜子里满是帐册,深感大有可为,洽谈也和谐而深入。儿十台微机当场成交。胡锡兰还代为联系培训和维修的事。
后来,柳传志撰文指出:“过去对科技人员的评价是以学历、资历和成果鉴定会评价为依据,而公司对人的评价却以实际贡献为依据,要求科技人员创造经济效益。公司甚至提倡研究员站柜台……要求强化用户观念、时间观念和效益观念。”如果说,在柳传志所概括的“开发、生产、销售、信息和服务五位一体互为依托的产业结构”里,以“柜台”为象征的“销售”领域在科技人员的观念变革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而联系我国历来轻商的文化背景其意义就更突出的话,那么,张品贤和胡锡兰站柜台的实践,是否正象征着经院式科研体系旧格局旧观念的被突破呢?
效益令人惊喜。四年投入科研开发累计仅300万元,仅联想汉卡一项,三年即创产值5000万元(不含配套产品),创汇50万美元。FAX传真通讯系统仅创汇部分即达80万美元,为1988年全国计算机企业科技开发效益之冠。北京某大型合资企业把联想汉卡用于其新产品生产线因而获利提前一年。同期,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并与公司合作,用户协会也相应建立。目前,汉卡已远销东南亚、西欧、北美及联合国机构。在海外华人市场声誉更高。
1988年,联想汉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放眼海外市场,如果将快速积累资金和经验的进程比作“短桨快划”,那么,柳传志就有理由提出他的——
“大船构想”。是的,自从以郑和为先导的海外开拓意识萌发之后,中国人凭自己的智慧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已成几代人夙愿。
柳传志正立足自己领域,以实践这一夙愿为己任。
1988年4月16日,计算所公司“开创高科技外向型产业动员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大船构想”开始公之于世。
同年6月,计算所公司成立香港联想电脑有限公司,并通过这个贸易性机构,进入国际流通领域。中国科学院周光召院长赴港主持开张仪式。“大船构想”建成了自己的前沿码头。
决策是有根据的:改革开放确定着大风向,从开发到服务五位一体的产业结构建造着大框架,高科技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的内部运营机制生产着强动力,而“中科院计算所”这金字招牌,更闪耀着旗帜般的光彩……那么,同舟共济的伙伴呢?
柳传志正把吕谭平先生介绍给周院长。这位毕业于伦敦大学的年轻计算机专家、香港导远公司总经理,熟悉欧美计算机市场,被礼聘为香港联想公司总经理,负责经营事务。周院长含笑致意,表示相信发展海外经营将得到友方协助。至于资金,由颇富经济实力的中国技术转让公司参与支持。而计算所公司,仍以雄厚的科技力量继续发挥其优势作用。三方合作,提高了在陌生环境中的抗风险能力。以致开业投资仅90万港元,三个月收回全部投资,第一年营业额即高达1.2亿港元!而这种合作构思被柳传志概括为“优势互补”,或戏称为“瞎子背瘸子”;而他考察国际市场之后就曾感叹“我们是瞎子”!
香港铜锣湾的高楼也难遮望眼。柳传志和他的伙伴们并未淡忘当年走出“大院”意在快速变高科技为高生产力的初衷。如今在香港这个世界贸易窗口但又保有中国文化背景的地点做生意,无非是选定最佳环境,力求通过最佳合作,锻炼一批适应海外开拓事业的最佳人才。于是,计算所公司决策人士聚集北京,选中了第一个远航目标——
汉诺威。这座欧洲名城一直诱惑着全球科技和贸易界的尖端产品与决策人物,也酝酿着巨大的竟争风险及拚杀势头。
远征汉诺威世界博览会以联想Q286微机开路,止是公可决策层的郑重抉择。
1989年3月8日,几乎在汉诺威博览会开幕同时,《光明日报》消息指出:我国大陆计算机年出口量仅数百台。果然,100多个国家的3300多个展团和50多万来宾云集汉诺威。16个大展厅目迷五色,声势逼人。“联想”公司展台却仅占30平方米。但戏剧性场景出现了。中国自行开发的一种微机新产品以优异的性能价格比引来各国客商。临近闭幕,公司展团办公桌上已积有半米高的各类合同。这小天使般的幸运儿就是联想Q286微机。
其实,Q286型并非世界高档型,但适合个人使用,以致国际市场年需求量高达1000万台。柳传志借鉴战国“田忌赛马”策略,依靠自身高科技优势,欲以己之“上马”对彼之“中马”而致胜,才选中了这种机型。
为了研制出这种小巧轻便的Q286微机,倪光南和他的研究员们不知消耗了多少心血和智慧。直到1989年春节大年初一,倪总还同副研究员秦梅芳和公司内的待命助手在研究室继续工作。连初二夫人生日这天,也只陪她逛了逛街就返回工作室。而秦梅芳几乎每晚加班至公寓电梯停机后才同家,要一级一级上到12层楼……
3月初汉诺威博览会开幕前夕,倪光南携联想Q286样机,如期赴会。
儿乎每个粗知西方资本主义发家史的人都知道,非洲土著曾以大把钻石交换来自马德里或利物浦的一串玻璃珠项链而喜不自胜。直至今日,全世界发展中国家,自然也包括我国,仍不得不采取出口资源、劳力、农副产品及特种手工业品的姿态,以面对发达国家的金融优势和科技优势。忍痛、抱憾甚至含恨固然在所难免,而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也无可回避地久蒙伤害。因此,当倪光南将联想Q286型微机摆上汉诺威博览会小小一方展台,致使那些碧眼白领人士蜂拥而来之际,公司展团每一成员心头所激起的似不只自尊自信而已。而在北京,专候在公司总经理室的人们从汉诺威初战告捷的信息中所获取的,又岂只是决策得以实施的喜悦!
市场变化莫测。谁会忘记1988年国际芯片价格突涨那次冲击!当时坐镇公司本部的常务副总经理李勤,面临一项重要决策。如果不按上涨后的新价格把大量已签合同的相应价格也随之上提,公司将蒙受上百万元经济损失。如果相应提价,也是贸易惯例所能承认的合理措施。而这位曾于落座到拍板仅20分钟就成交500万元生意的李总却决定,己签合同一律按涨价前原价款额履行!有关客户都喜出望外。此举不仅表明公司注重信誉的诚意,更显示出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从而维护并提高了公司的社会形象。但这些经济效益却是在经济风险中夺取的。那么——
海外经济风险,又该怎样估计?仅仅是牟利的障碍,决策的背景,还是对“大船构想”乃至“大船结构”的必然考验?
柳传志却认定风险几乎与事业同在。他绝不会自认是个缺乏冒险精神的人。但力求把风险值降到最低点,却几乎成了他的思维定势。
“海外产品更新换代的突发性,海外用户对产品水平的苛求度,以及价格竞争之激烈和同行倾轧之残酷,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说到底,这是技术的较量;是择优汰劣,一场真正的拚杀,并且随时随处隐藏着风险!”这番议论,正出自柳传志的切肤之感。
1988年8月,继香港联想公司成立,又买下一家有生产能力的香港Quantum公司。计算所公司同Q公司合作半年就研制出四种海外新产品,并在汉诺威及芝加哥世界性博览会上打响。而客户订货却一变异常谨慎。比利时一家客户首批购进主机板只一块,继而订两块,十块,随购进随检测,块块合格才批量成交。市场得来不易。但是,Q公司竟出现了两百块主机板退货百余块的意外情况,以致市场丧失殆尽,濒临破产。经分析,原因在于Q公司领导成员分工错位。由擅长经销的吕谭平先生负责生产,不擅经营的J先生负责市场。柳传志根据总经理室决策立即赴港。行前跟驻港副总经理张祖祥通话:“不必约港方朋友一起来接机了,你想,要是局面收拾不成,我就像个要跳楼的丁,这种心态什么话都说得出来;而且见面一寒暄,又会影响我收拾残局的决心……”果然,一见面柳传志就以董事长身份将症结和责任都一一摆在桌面上。依照惯例,柳传志有权并有足够理由宣布该公司破产,因而作为股东之一和主要责任承担者的J先生将损失惨重。柳传志却只以“允许退股”了解此事,以致有人戏称之为“东方温和型决策”。经调整,吕谭平先生任Q公司总经理,张祖祥兼任副总经理。局面及时扭转,并以月产3500套联想Q286微机的可喜势头占有着欧美市场。
不过,柳传志仍从Q公司某些港方人员的情态里发现一种微妙的东西。粗看像是信心不足,那位J先生就是因为失去合作信心而顺势接受退股裁决的;细看就又发现另一种不肯认同的间隔感。那么产品合格率一时竟急剧下降,是否与此有关呢?不错,同胞间对话仍需翻译,语言竟失去了沟通效应。柳传志率先学起广东话来。每周四的晚上成了语言课专用时间,由粤籍司机任教。结果,沟通和管理加强了,产品一次合格率从30%回升到95%。不料这回升的势头里又潜伏着风险。这也是后话。在此期间,柳传志还向北京赴港人员重申计算所公司创建之初定的“天条”之一,即任何人在会议场合迟到就当场罚站1分钟的规定。人们不会忘记,头一个触犯“天条”的竟是所内一位资深人士,原是柳传志的上级。会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那位迟到者一时也举止失措。柳传志站起来,说:“您就委屈一下吧,等下班我到您家给您站一小时……”柳传志明白,在香港一次迟到也会引来别人的不敬乃至不信任;要改善海外环境中管理者同被管理者之间的心理机制,要加强信任感和向心力,就非从内地派出人员自身品格与公众形象的变革上开始不可!
谁想D芯片价格短期内骤涨5倍!幸亏倪总己有预料,采用了价格较低的S芯片,完成的联想Q286微机才成了汉诺威展览会上的幸运儿。不久,D芯片价格却从峰巅突降到谷底。因采用S芯片而获致的价格优势竟失于一旦。原来已捕捉在握的竞争良机,正丢失在Q公司产品合格率跌荡期间。倪总及时捧出经改进的新型Q286微机,引发出几千份欧美订单。
听到这喜讯,柳传志却声色未动。他知道,在国际市场上,只有靠优质低价产品才可能挤出一道空隙。他称之为“汾酒质量二锅头的价儿”。这充分反映了商品性能价格比的优劣决定市场竞争胜负的规律。1989年联想Q286微机在汉诺威亮相之后,又于芝加哥博览会上告捷。只要按期交货,每月3000套的订单将飘然而至。
万没想到,一份海外用户申诉,冲击了略显缓和的香港Q公司内部心理气氛。申诉指出,一种日本产芯片不适用于Q286微机!匆忙确认这是设计缺陷么?后果难以想象;简单加以改革而难免加工痕迹么?“联想”的牌子也会顷刻砸掉。柳传志久久无言,设计缺陷从来是致命的。定型投产之后的否定性申诉必将产生恶性连锁反应。那就无异于宣布公司信誉扫地,市场尽失,导致企业崩溃……柳传志虽历来赞赏同伴们那句话,叫作“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此刻他却只能……只能拿起电话听筒,直拨北京。
“……对,倪总,事情已然这样,您看……”
“现在时间是……”
“北京时间:15点……”
“好,22点听我回话。”
真感谢电子表消除了“嘀哒”声。可沉寂却加大了心理压强。这25000多秒钟……
“来,拱猪吧!”柳传志把扑克甩在桌面。
“输了贴鼻子还是钻桌子?”张祖祥闷声问。
“都认了……”周晓兰、陈恒六爽然落座。
22点整,电话铃响了。柳传志愣在话机旁,怕接,又不能不接。
“最好的办法还没找到。我看零点之前……”
“别着急,倪总,我们等着……”
等到23点30分,从北京传来倪总的话音:
“办法找到了……对,就利用那个空门!”
2000套产品复活了,远不到5%的希望变成了100%的现实。在这期间——
“大船构想”逐渐掌握了转化成“大船结构”的物质形态。那个几代人的夙愿也终于迎来了壮阔的海平面!
除去北京的公司本部,还包括在海内外建成的17个子公司,两个研究开发中心,一个中间性试验工厂,两个生产基地和一个培训中心,形成着“大船结构”的企业阵容;不是松散联盟或小诸侯制的联合,而是从科研开发到售后服务环节紧密的企业联合体,而1989年11月14日,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的诞生,更无异于宣布“联想”号大船的起航!
在“联想集团”成立大会主席台就坐的有严济慈、周光召、迟海滨、余志华、侯自强、胡昭广和曾茂朝。美国IBM公司、AST公司和法国梅兰日兰公司等国际计算机著名机构都向大会赠送了花篮。
从柳传志、李勤、张祖祥、胡靖宇到张品贤、胡锡兰都已到会。而作为集团总工程师的倪光南和集团副总裁的吕谭平,此刻正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在全世界最大规模的计算机博览会上拿到每月10000余套联想Q286微机的订单。
“计算所公司在几年实践中,为解决科技和生产密切结合问题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周光召院长即席致词,“今天,我们对联想计算机集团抱有很高期望,希望你们带头开创出一条航道来,去经受大风大浪的考验,锻炼成一艘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的钢铁大船,坚定地朝你们的目标努力!”
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也郑重宣布了今后目标:
“1990年要在美国建立一个联想贸易公司,把经销前沿推向世界微机消费中心地区。
“1991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子公司,让联想系列产品连同大船文化辐射开去;香港联想集团将进入当地资产第一流计算机产业行列。
“1993年联想集团将成为国内第一流外向型计算机产业,香港联想集团公司股票将在海外上市。
“现在树立联想集团的整体社会形象已顺理成章。也只有大船结构的组织形式,才能使我们这艘大船驶向胜利的彼岸!”
是的,一个极宏阔的未来空间正迎面展开……
H. 我要联想的价值链分析,要英文的,谁能给我啊
http://info.hc360.com/HTML/001/002/009/005/002/135252.htm
针对目前大多数企业在成本管理的认识和实践上的不完善性,本文把MBA课程中关于资源分析的新理论——价值链分析法,应用于成本管理,从而分析成本行为的结构性影响因素,并通过控制其来重建价值链,从战略高度降低成本,文章还对企业如何获得成本优势的持久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成本管理价值链分析法重构价值链
大多数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容易陷入种种误区,如管理者较重视生产成本的控制而忽略对营销成本、服务成本和后勤成本的控制;重视对构成企业运作流程的每一个单项活动进行成本分析,而忽视了把握各项活动之间联系的高度来审视企业成本;3,成本分析的方法过分依赖于会计方法和制度,而对没有纳入会计核算范围的成本行为缺乏分析等等。
美国哈佛商学院MBA课程中就企业资源分析提出一个新理论——价值链分析法,即运用系统性方法来考察企业各项活动和相互关系,从而找寻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笔者认为,企业成本管理的本质目标应该是通过企业行为取得低于其竞争者的累积成本,赢得成本优势。所以欲借助价值链理论,从企业行为的角度而非会计方法角度来考察企业成本。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1,识别企业自身的价值链,并以此来归集成本和分摊资产;2,从价值链角度分析企业成本行为的结构性影响因素;3,通过控制各种影响成本因素或重构企业价值链的途径,从战略高度上来降低企业的成本;4,长时间的维持巩固企业成本优势,取得成本优势的持久性。
一、运用价值链分析法确定与成本管理有关的价值活动企业的价值活动可以分为五种主要活动和四种辅助活动。五种主要活动包括(1)投入性活动,如收货、储存和配置等相关活动;(2)生产作业,即将投入转化为最终产品的相关活动;(3)产出性活动,如产成品的运输、储存、客户联系、定单处理等;(4)销售活动,旨在让顾客了解和购买商品,如广告、促销、销售机构的费用等;(5)服务活动,包括培训、修理、维护保养、部件更新等,旨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四种辅助性活动包括(1)采购活动,指购买用于企业价值链所有投入的活动,如购买原料、用品,购建固定资产等;(2)技术开发活动,所有价值活动都涉及技术成分,如新产品研制、技术改造、商标、专利、专门技术、软件开发等;(3)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包括员工的招聘、培训、发展、激励等;(4)企业基础设施,既指厂房设施、机器设备等硬件,也包括总体管理、计划、财务、法律、质量管理、公共关系等大量软件。
企业的价值活动还有其他分类,如根据所生产产品的关系,可分为三种:1,直接活动,指直接为买方创造价值的活动,如供应、生产、销售等活动;(2)间接活动,指保证直接活动的持续成为可能的活动,这类活动范围广,内容多,容易忽视;(3)质量保证活动,指那些确保企业各项价值活动质量的活动,如商标注册、聘请法律顾问、兼并收购等资产重组等活动。这种分类对于成本管理有实际意义,值得注意的是,间接活动和质量保证活动的成本,在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尚未得到正确认识和足够重视,本文将着重说明。
二,以企业价值链来归集和分摊成本从成本管理的角度而言,企业的价值活动即成本行为。管理者能抓住企业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那些目前所占比例较小,但正处于增长状态,并且最终能改变企业成本结构的价值活动却容易被忽视,把价值链分析方法应用于成本管理,可能会克服这一点。
企业每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包括:
1,外购经营投入成本:为生产而投入的原材料、储备物资、低值易耗品;2,人力资源成本:企业为获得或重置人力资源而发生的支出,如人力资源取得的成本(招聘、录用、安置等),人力资源发展成本(在职教育、岗位培训、脱产培训、进修等),人力资源保持成本(工资、奖金、福利、医疗、住房、社会保险等),人力资源离职成本(退休人员工资福利、职位空缺损失、职位交替前后效率损失;3,资本化费用:指受益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支出。如固定资产(建筑物、机器设备、劳动工具、运输工具等),无形资产(专利、商标等),递延资产(企业开办注册费等前期费用、装潢费、租借设备的改良支出等)。
在成本管理中,企业必须将以上成本分摊到价值链的各项价值活动中去,分摊的目的是产生一个反映成本分布的价值链,比较各价值活动的成本的分布,从而找出可以改善成本的突破口。
如何分摊成本?总的原则是:外购经营投入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应分摊到它们发生的活动中去;资本化费用分摊到使用、控制它们或者对其使用影响较大的活动中去。通常采用三种分摊方法:1,当成本与企业价值活动的因果关系可以直接认定时,可直接分摊,如生产成本;2,虽不能认定直接关系,但可确认会产生未来收益时,可以根据资产特性分摊,如固定资产按受益期计提折旧,无形资产计提摊销金额等;3,既无因果关系,又不能预计其效益,则成本在当期立即确认为费用,如利息、业务招待费、诉讼费等立即计算为当期费用。
以上成本分摊应以某一会计年度或者经营年度为时期界限,它有别于会计记帐的分摊,这种成本分摊的数据主要是供战略决策参考,故精确度要求可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调整,适可而止。
通过成本归集和分摊,可以发现过去未被重视的间接活动成本和质量保证活动成本之和,占总成本的比例,远远超过管理者原先的估计,而且随着现代企业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会加大,网络系统、自动化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使得非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三,影响企业成本的结构性因素企业是环境的产物,企业外部和内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在对企业的价值行为发生着影响,并进而影响着企业的成本。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企业的价值行为;但也应看到又没有哪一种因素能成为企业成本水平的唯一因素,即企业成本是一个多元函数。分析企业价值活动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企业从来源上判断其成本行为,并对如何改变其成本行为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
结合《管理学》、《财务管理学》、《生产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以及众多企业成本管理实践,可以发现以下影响成本的结构性因素:
第一,企业规模选择。规模的扩张导致了专业化协作、技术管理水平等诸生产要素达到一种新的配置比例平衡,激发出新的生产力,显著降低了成本。但是,当规模超过一定程度,会导致协调的复杂性和管理效率的降低,生产的自然条件趋于恶化,即规模经济超出临界点,转化为规模不经济。企业要把规模调整到恰当的程度,以取得尽可能低的成本。
第二,级差地租效应。地理位置显然是影响企业成本的一个独立性因素,地理位置导致了企业在劳动力、管理、能源、基础设施、原材料、产品消费需求、运输模式、通讯、工资水平、税收负担等方面的差异。地理位置优越的企业有可能取得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企业的地理位置有其历史、产业规模、国家政策等的外部原因,但这不等于说企业在这方面无所作为。企业可以重新设计其开展价值活动的地点,甚至可以搬迁基础设施,盘活、置换地产等方法来降低成本。
第三,学习知识效应。企业进入某一产业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会在生产的决策计划、组织调度、提高劳动效率、改进运作流程、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发现和学习到众多降低成本的机理和经验,这种学习活动所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企业产品的单位成本下降。这就是学习知识效应,或称知识溢出效应。这种效应既可以使企业通过学习获得降低成本的经验,也同时因其自身知识在整个产业内的溢出,又使企业丧失成本优势的持久性。
第四,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企业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不仅取决于环境条件和竞争对手的投资行为,也可以通过企业生产和营销策略的选择而置于企业自身控制之下。企业在每一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其生产能力利用率更多地受到季节性、周期性和其他导致需求波动因素的影响,对这种利用率的变化的调控水平,决定了企业成本削减或增加的合理程度。
第五,整合和联系。
整合问题涉及到企业对外协作的态度,也即自制还是外购的战略。过多的自制,会使企业经营方向向纵深化发展,但会造成企业资源分散,经营日趋凝重,对市场反应迟钝;而过多的外购,会使企业过分依赖外界,自身发展专业化。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企业降低成本。适当地利用整合,可以避免利用高于自制成本的市场成本,使企业回避侃价能力较强的供应商,并带来联合作业的经济性。企业有时要解除整合,此时除了应考虑此举是否有利于降低成本,还应考虑是否有损于企业战略。联系问题是包括企业价值链的内部联系和营销渠道内的纵向联系。价值链中活动是相互联系的,改变其中一项活动的实施方式,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降低成本的结果。
四,寻求成本优势的战略途径企业获得成本优势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针对以上提出的影响成本的结构性诸因素,根据重要性原则选择占总成本比重大的价值活动,控制或改变影响它们的结构性因素,来获得成本优势;二是再造原有的价值链,采用效率更高的方式来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
(一)控制影响成本的结构性因素1,选择规模。可以用图象来说明通过选择规模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图1说明了三种不同规模的成本结构,甲、乙和丙分别代表规模小、中、大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根据市场需求选择规模。如需求为Q1时,则规模选甲,因为此时甲的平均成本A1较低;同理,当需求无Q3时,选择乙规模,平均成本A2较低。而丙代表的规模,只有在需求相当大时才是可取的。如上海华联超市的连锁店在35家以下是亏损的,当发展到35至70家时是微利,目前已发展为165家,成本利润率达12%. 2,控制地理位置因素。此因素在企业生产空间组织、原料和产品运输分配方面对成本发生影响。选择地理位置要考虑:靠近原料产地;能源供应充足;水源有保证;气侯适宜;运输成本相对低;人力资源分布;接近消费市场;社会文化习俗影响;教学科研机构的分布等。
3,学习知识管理。学习曲线效应使得企业加强学习管理成为必须。企业应结合竞争战略制定学习战略目标,对战略知识进行评估以确定知识技术换代周期,确定支持学习战略的组织结构,把学习纳入评聘合同并作为人事评价依据,审定内部培训计划和学习网络效率和质量,确定赶超竞争对手的切入点和基准点。对于知识溢出要保持必要的戒备心理和防范措施,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知识产权。企业应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INTERNET,熟悉世界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人才市场、同行业市场的运作、发展趋势,对各种机会和危机要具有一定前瞻性。深圳华为高科技公司由于善于分析世界市场变化情况,并采取一定防范措施,在几年前的金融风波中受损甚微。
4,均衡生产作业和调节市场需求波动。
企业可从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予以控制。生产过程控制的目的是预防和制止生产中脱离目标的偏差,保证生产的均衡和稳定。平衡线法、图表控制法、生产卡法等都被证明在节省成本方面是行之有效的。在销售上,通过策划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需求波动,如把产品拓展到周期性、季节性不明显的产品中去,研究需求量稳定的客户,旺季撤淡季夺,把竞争者挤到需求波动大的细分市场。
5,识别联系和恰当整合价值链内部的成本因素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企业如能准确认识这种联系并加以利用,是可以改变成本状况的。如企业质量成本是由预防检验成本和产品损失成本两部分构成的,前者成本加大了,产品质量上去了,则损失成本就会降低,反之,前者小后者就大,只有两者之和最小,才是最优质量成本。同理,可以控制存货成本和持有现金成本。整合和解散,都具备降低成本的可能性,系统地、全面地、恰当地运用整合是非常必要的。联想电脑公司在广东东莞开设了200多家零部件工厂、20多家总装调试中心,成本优势明显,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整合和联系的典范。
(二)再造价值链重构价值链能够取得重大成本优势,源自两个机理:其一,再造不等于改进,价值链重构将从根本上改变成本结构;其二,企业在经历了一段曲折后重新确认影响成本的重大因素,从而改变其竞争基础。再造价值链方法如:采用不同的工艺;利用自动化差异;变间接销售为直接销售;采用新的分销渠道;前向(朝原料)或后向(朝产品)整合等。
举两例,一是日本资生堂一直企望通过本部的分销渠道将产品(化妆品)打入中国,但进展甚微,后在上海浦东搞合资,直接在中国产销,这一重构价值链举措,大幅降低了关税、运费和人工成本。二是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曾长期穿梭于大机场,与众多大公司正面交锋,盈利不佳,后来另辟溪径,在中小城市间提供短程廉价服务:停机到再起飞只要15分钟,以增加航班密度,相当于延长航程;机上不设头等舱、不指定座位、不供餐,以削低票价;乘客可到登机口自动售票机购票,以节省佣金;全部投入新的波音飞机,以降低维修成本,这样再造了价值链,获得明显的成本优势。
五,长期维持、巩固成本优势成本优势的战略性价值取决于其持久性:只有当企业成本优势的来源,对于竞争者来说,是难以复制和模仿的,成本的持久性才会存在。维持成本优势的基本思路有两条:一是开发成本优势的持久性来源,并扩张其数量;二是构筑壁垒(如同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以防止经验扩散而竞争者入侵。具体操作如建立同盟取得特许经营权,保持级差地租,寻求政府政策扶持,谋求市场垄断地位等,均可成为持久性成本优势的来源。
例如四川长虹近年不断大打价格战,凭借低价位争夺市场份额,通过取得令竞争对手望洋兴叹的市场规模来开发和拓展成本优势的持久性来源。又比如,美国微软公司是依靠创造专有排他的“视窗”Office软件,并运用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条款等壁垒,来巩固其骇世惊俗的成本优势。1998年微软与通用汽车公司(全球500强之首)相比,销售额是后者的5%,而利润却占44%,股票市场价值是后者的2.4倍,成本优势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在企业成本管理中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和认定影响成本的结构性因素,然后针对这些因素寻求成本优势的战略途径,并开发成本优势的持久性来源,才能维持和巩固成本优势。
I. 【送分】TCL收购“阿尔法特”的案例分析,比较其与联想收购IBM的差别
吞象之蛇是象?是蛇?
03年做为中国高科技企业排头兵的TCL率先吹响了国际化的号角,挺进法兰西,直取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标志着中国企业终于走出了一贯以来的“自我扩张型”国际化模式开始了解并且熟悉了另一种跳跃式的“国际化”手段。在舆论一片叫好声中,曾经成就了无数国际化大公司的发展模式成为了国内企业的梦寐以求的法宝,欲借“蛇吞象”再一次演义发展神话的企业蠢蠢欲动。之后就有浙江华力购并Philip手机研发部,前得隆的美国并购,以及04年底联想对IBM的PC业务的收购。
前车之鉴:TCL,阿尔卡特,融合何期?
当年,TCL手机之父万明坚这样回答如何真正完成公司融合的问题上就有点勉为其难,他说,要真正融为一体,这个过程就象两人的感情一样,有可能是一见钟情,也有可能要很长时间,所以很难判断。但是,"从法律的界定来说,4年之后阿尔卡特从协议上就完全融入TCL。" 但是对03年亏损达8000万欧元并且已连续3年亏损的阿尔法特以及由赢利英雄坠落为亏损大户的 TCL手机业务来说,4年太久,朝夕必争!
但是,企业文化的差异如同不去的梦魇,困扰并摧残着TCL曾经美好的愿望。来自法国,流着贵族血统的阿尔卡特一直以"诚信"与"规则"为准则,曾经给了这些服务提供商太多美好的回忆。“尽管阿尔卡特手机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财务方面一直吃紧,但是与外界的合作还是"基于一种可以理解的原因,一直都很愉快”。
基于一种共同的血脉相连的客户利益,使得其与上下游产业链达成了良好的协同能力,这也是阿尔卡特的品牌效应;"诚信"与"规则"的规则更使得阿尔卡特员工与这些手机服务商形成了融洽的个人关系。然而,融入TCL的阿尔卡特,正在开始减弱甚至放弃法兰西企业的秉性。作为解除合同方阿尔卡特在提出解除双方合同时,并没有详细考虑到合同双方的利益,主动提出一个相应的解决方案。
资料显示,阿尔卡特售后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透露,他们之前就收回下游渠道一事向公司提出过自己的想法,然而,可惜的是,最终都没有被采纳。
根据阿尔卡特的惯例,各项规章制度出台之前,都会在操作流程之下制定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各售后服务商只需要按照规定时间,按部就班执行即可。而这次,无论是阿尔卡特还是下游渠道商,都失去了行动方向。
综观国际并购先例,相爱简单相处难以成为普遍规律,HP购并康柏如此,毕博购并安达信如此,正在购并的Oracle吃Peoplesoft(仁科)也是如此。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类似的“蛇吞象”式的收购是一条快捷方式,可以快速地获得核心技术、品牌和市场影响力。但是,这种以“蛇吞象”的收购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症结在于:中国企业缺乏国际管理经验,在如何管理比自身规模大几倍的国际企业方面无任何积累,尤其对国际公司庞大而复杂的销售及物流系统的管理更是所知甚少。由此产生的财务风险也是足以致命的,从前期的巨额收购资金、承担的大笔净负债,以及后期的服务费用,这些大笔资金都将导致公司资金链吃紧。如果还要填补被收购公司巨额的亏损,那么,公司所临的巨大的财务风险将显而易见。
04年对TCL的国际化战略来说,只涅磐的前夜,还是滑向深渊的标志,我们拭目以待。
反思联想收购案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联想集团)和IBM签署了一项重要协议,联想集团将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PCD),成为一家拥有强大品牌、丰富产品组合和领先研发能力的国际化大型企业。收购的资产包括IBM所有笔记本、台式电脑业务及相关业务,包括客户、分销、经销和直销渠道;“Think”品牌及相关专利、IBM深圳合资公司(不包括其X系列生产线);以及位于大和(日本)和罗利(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研发中心;交易总额为12.5亿美元。联想将向IBM支付6.5亿美元现金,以及价值6亿美元的联想集团普通股,锁定期为期三年。并且IBM将持有联想集团约19%的股份,联想集团和IBM将在全球PC销售、服务和客户融资领域结成长期战略联盟。
如此联想将借助IBM的PC业务一跃而成为仅次于戴尔与惠普的全球第三大电脑生产商,就此将成为首个进入全球500强的国有民营企业。但是能否走出并购之后融合难的“铁律”?
整合之路决非坦途,惠普个人系统全球副总裁Deborah Nelson曾表示,联想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向其目前所熟悉的中国市场之外扩张,在世界级舞台上表演所要面对的可不仅仅是渠道和供应链。此外,联想还将面临缺乏在中国以外地区的品牌认知、应对全球电脑市场激烈价格竞争以及合并导致的文化冲突等诸多问题。
戴尔公司的创始人戴尔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坦言:“计算机行业,上一次成功的兼并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其言下之意,联想要真正形成与戴尔决战的态势,绝非易事。即使合并之后,新联想的全球市场份额,也不足戴尔的一半,何况到现在为止,戴尔的扩张还没有终止的迹象。 HP购并康柏的现成例子,新HP是在两家公司整合了生产研发、销售和采购基础上运营的,即使这样,近期的业绩表现也没有让华尔街满意,好几个HP高层丢了饭碗。这个问题概括一句话,同行业公司之间的购并,主要的短期变亏为赚的方式是“三斧头”:统一采购以降低成本,裁减重合功能职位的员工以降低成本,交叉销售新产品给老客户以增加收入。在象吞象的并购也成为企业鸡肋的时候,蛇吞象的结果到底能成就为更强的“象”还是变成更弱的“蛇“如果在有限时间内不能完成文化,品牌,人力资源,销售服务的整合。即便将来成功,其代价是否值得,吞象之蛇是象?是蛇?我们静观其变!
J. 求。联想集团的品牌定位
Lenovo:联想品牌国际化
多年来联想一直在用的英语名称Legend被终止使用,基本理由是Legend在很多国家已被注册,联想集团无法获得商标权。为了推行国际化,联想起用了新的英语名称Lenovo。
联想换名之际,柳传志在网上回答《IT时代周刊》记者提问时说:“如果把我比作联想,把我穿的衣服比作联想标识,我觉得联想的品牌并没有改变。就相当于我柳传志没有改变一样,只是今天穿的衣服和昨天的不一样了,柳传志还是柳传志,柳传志的品牌在于这个人。”我们都知道,柳传志先生喜欢用生动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表达自己高深的管理思想。可是,这一次很遗憾,上面的这个比喻却不够恰当:
1、Lenovo是联想的企业名称,而不是联想的企业标识。标识表现为图形,而名称则表现为语言文字。柳先生把他穿的衣服比作联想的标识,我想这里的标识指的是Lenovo,而不是那个经常与联想一词一起出现的方形标志。把企业的名称比作衣服是不恰当的,因为衣服是经常换的,可是名称却不会经常换,经常换名称会造成公众的识别困难,不利于名牌战略的实施。事实上,企业的名称就是企业无形的“脸”,这张脸是不大变的,因为这张脸承担了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和公众对其品牌的信任。在这个意义上说,“柳传志还是柳传志”,因为姓名没有改变。
2、联想的英语名称变了,联想的品牌就变了。我们知道,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事物存在的必要条件有两个:一是事物本身存在,二是事物名称的存在,二者缺一不可。即事物存在不仅要有其“实”,还要有其“名”。柳先生谈联想的品牌时,只看到了联想品牌的“实”,却忽视了品牌的“名”。从这个意义上说,“柳传志的品牌在于这个人”,也在于柳传志这个姓名。我们之所以从文化这个角度来理解品牌,是因为品牌存在于公众的心理之中,而不是在自然中纯客观地存在着。也许是柳先生的科技背景和客观性思维使得他忽视了品牌的人文意义。
3、联想的英语名称已经更换,联想的品牌已经变了,可为什么说“联想的品牌并没有改变”?为什么不说联想的品牌将变得让公众更容易接受,更感亲切?我们都知道,变是这个世界最不可抗拒的潮流之一。可是为什么要强调“不变”?联想对Lenovo的解释也与此自相矛盾。“Le”暗示Legend及其传奇的含义,试图保留联想多年来Legend良好的品牌形象。“novo”暗示联想不断开拓的创新之义。至于“novo”本身是否有创新之义,一般公众是否能从中直观地看出创新之义,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有一个词有创新之义,那就是“nova”。“nova”是天文学用词,是“新星”的意思。可是这个词作为品牌用词却有风险。据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曾经推出nova牌新车,该品牌汽车在西班牙市场的销售不理想,因为“nova”一词在西班牙语中是“不走”的意思。虽然这个意思对汽车品牌的推广是致命的,但是也并不意味着对电脑产品的销售推广没有风险。由此我们又引申出另一个问题:国际化过程中的品牌个性和普遍性。通用汽车的“nova现象”让我们感到中国品牌的英语化只是品牌国际化战略的开始,而不是一劳永逸的终结。美国埃克森(Exxon)公司遇到的问题也与此类似。据日本著名战略咨询大师大前研一介绍,美国埃克森公司为了推行品牌的国际化,决心起用一个对多种民族语言都不存在传播障碍的名称。公司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聘请了专业的咨询机构,历时几年时间,从多种语言的角度进行了音、形、义的综合考虑,可以说费尽了心机,最后优中选优,品牌被确定为Exxon。可是在日本的分公司却保留了旧的品牌名称“Esso”(埃索)。因为日本上流社会难以接受Exxon中xon的发音。
在此,我们要提醒联想品牌的当家人,Lenovo能否避免“nova”和“Exxon”在国际化经营中遇到的品牌问题。如果不能,那么Lenovo还有一个自身的传播障碍如何克服的问题。
为了克服国际环境中的语言问题,我们能否尝试:不使用任何一种民族语言,而起用比民族语言更有普遍性和规范性的语言,如通俗的行业语言、数学语言等。如果可能的话,为什么不把1+1注册为联想的全球通用商标和品牌?从品牌本身信息的角度来看,“1+1”作为品牌肯定比Lenovo更有国际化的意义。
二、联想1+1:联想最有价值的品牌
联想在起用Lenovo的同时,终止了联想1+1作为产品品牌的使用。主要理由一是联想1+1会削弱Lenovo在公众层面的品牌推广;二是联想1+1作为联想产品的单一品牌已经成为电脑个性化需求满足的障碍。细究起来,这些理由都难站得住脚:
1、联想1+1不会削弱Lenovo在公众层面的品牌推广。因为联想1+1是产品品牌,Lenovo是组织品牌。如果产品品牌与组织品牌不同,那么产品品牌自然就成为品牌推广的重心。公司经营的核心在业务,即产品和服务,品牌推广的重心也应在此。联想采取了与宝洁公司相似的品牌策略:多个产品品牌独立运作,产品品牌与组织品牌只有松散的间接关系。这样就使得Lenovo并不能成为联想品牌推广的重心,就如宝洁不成为宝洁公司品牌推广的重心一样。宝洁公司在为“飘柔”、“海飞丝”、“潘婷”等产品品牌大做广告的同时捎带着提到“宝洁”这个组织品牌。实践证明,产品品牌的推广会带动组织品牌的推广,而不是相反。组织品牌的推广只在一种情况下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全部或大部分产品品牌与组织品牌是完全一样的。就象海尔那样,产品品牌和组织品牌是一样的,品牌推广没有任何冲突。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市场无疑是联想最重要的市场。在中国市场,联想1+1显然是品牌推广的重心,因为中国的消费者会对汉字的“联想”比英语的“Lenovo”感到更亲近。这种语言的习惯和情感的靠近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品牌的市场价值。因此,放弃联想1+1品牌对联想在中国市场的影响会意味着重大损失,这种损失不仅是名义上的,更是市场利益的。
在国外市场,将“联想1+1”翻译成“Lenovo1+1”也未必不可,并且实现了产品品牌和组织品牌的有机融合。从经验来看,品牌要想在新市场取得成功,借用品牌在本土市场的成功会比起用全新的品牌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联想1+1在产品上不再使用,可是“联想1+1仍在销售渠道中,因为相当一批店长对这个品牌情有独钟”。这体现了联想1+1的真正价值:情感价值。品牌价值主要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价值,也不是理性意义上的价值,而是情感意义上的心理认可。这么有价值的品牌弃之不用,实在可惜!
2、产品的个性化并不意味着品牌的多元化。
联想1+1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针对消费者的个性需求的:“不同的你,不同的联想1+1”。联想1+1的个性化是通过产品的副品牌多元化(“天蝎、”“天骐”等)实现的,而不是品牌多元化。这次联想品牌的调整之一就是由过去的主副品牌化改为品牌多元化策略。品牌多元化是指公司注册和使用了多个独立的品牌,它们与其他品牌之间存在主副关系,并且独立品牌是主品牌,其他为副品牌。品牌多元化策略意味着用多个品牌分别针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出解决方案。如果注册的多个品牌无法独立使用,那么它们就不是主品牌,而是副品牌。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多元化,而是主副品牌化。戴尔公司的品牌策略就是这样一种模式。戴尔公司的每一个广告和产品包装上都有两个品牌,第一个是Dell,第二个对应具体产品可能是Dimension,也可能是Inspiron,或者其他品牌。这第一个品牌是帮助公众在公司间选择,第二个品牌有利于公众在产品间作出选择。两个品牌放在一起,强化了第一个品牌,弱化了第二个品牌。戴尔公司的真正品牌实质上只有一个,那就是戴尔(Dell)。相对于第一个品牌,第二个品牌弱了很多,但还是比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型号更有利于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和选择。
我们不否认品牌多元化是提高市场覆盖面的重要方式,但是主副品牌化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在电子领域。
联想的副总裁刘军先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辩驳说:“联想1+1不是完全不用,而是变成了渠道品牌。”由此我们提出以下问题供大家思考:联想需要专门的渠道品牌吗?渠道品牌比产品品牌,哪个对企业的意义更重要?
我们认为:联想1+1作为渠道品牌几乎没有意义。
⑴品牌最大的作用是对风格相似的产品进行整合,以与其他的风格及相应产品鲜明地区别开来。那么我们要问,联想有那么多渠道需要整合和区分吗?这种渠道的明牌显示在多大程度上能指导消费者的购物选择?
⑵如果用产品品牌就能显示渠道特征,还有必要设立单独的渠道品牌吗?这种不必要的品牌不是只能增加推广的成本吗?
⑶联想卖的是产品,不是渠道,为什么要用一个渠道品牌来干扰产品品牌对市场的影响呢?
⑷既然联想1+1可以作为渠道品牌,那么为什么就不能作为产品品牌呢?放弃一个未显颓势的品牌,是不是太可惜?
⑸联想1+1的品牌内容由产品变成渠道,极容易造成公众对联想品牌的理解混乱。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三、“天骄”、“锋行”、“家悦”:多品牌多风险
联想整合产品品牌的结果是剔除“联想1+1”,保留“天骄”,新增“锋行”和“家悦”。整合的倾向非常明显,就是由单一品牌策略改为多品牌策略。整合的初衷也许就如一位在国内家用电脑市场中浸淫多年的资深人士所言:“假如联想仍然对所有消费者都提供单一的联想1+1产品,恐怕很难让所有的消费者满意。要囊括那部分特殊用户,用单独的联想1+1品牌显然是不够的。”
联想的品牌多元化蕴涵着多方面的风险,理由如下:
1、品牌定位应该以客户的特点为准,而不是以产品性能为准。联想这次品牌调整的动因就是那次请咨询公司做的花费不菲的市场调研。调研的结果是发现以性能为主要买点的产品市场表现出色,于是就有了这种以产品性能为核心的产品线重新划分。有营销常识的人都知道,市场细分和品牌整合最重要的原则是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以企业的产品性能为中心。品牌的意义最终主要体现在公众的感知、理解和信任中,而不是体现在产品上。产品可以相似,但品牌却千差万别。在这里,我们不能不谈到联想的战略误区。可能是出于公司历史和领导者背景等原因,联想一直将自己定位于高科技,这在原来的国内竞争格局中对联想是有利的。可是从日益国际化的竞争格局和趋势来看,联想的这种定位并不有利于其参与竞争。因为联想相对于国外对手并没有高科技优势,且市场竞争实质是争客户而不是在产品上竞争。品牌定位应该着眼于客户,围绕客户和公众的主流需求或有价值的细分市场来定位。就这一点来说,我们觉得联想应该向他的对手戴尔公司学习:强化服务争客户,降低成本保利润。戴尔的这两点成功经验显示了电脑整机行业两个最主要的“成功的关键因素”。
2、品牌定位应该有统一的划分标准,不能乱而无序。“天骄”定位于时尚品位,“锋行”定位于电脑玩家,“家悦”定位于家用电脑。实际上,“天骄”是从风格角度定位,“锋行”是从技术档次角度定位,“家悦”是从使用场合角度定位。这种多角度的定位策略造成了品牌划分界限的模糊,不利于消费者分辨品牌的风格和特征。
3、新品牌的创立比使用已有的品牌困难得多。既然“家悦”定位于家用电脑,那么为什么不保留联想1+1?毕竟创立一个全新的品牌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联想1+1还是一个深入人心的品牌?
4、如果联想不作为核心的产品品牌,联想品牌就有被架空的嫌疑,在联想这个品牌上的长期努力可能付之东流。这值得吗?
5、戴尔的经验暗示了这样一种可能:联想的“天骄”、“锋行”和“家悦”就其品牌实力来说都将成为副品牌,而只有联想(Lenovo)才能成为主导产品品牌。这种可能对联想来说是最好的,因为只有作为产品品牌而不是组织品牌的联想(Lenovo),才能统一“天骄” 、“锋行”和“家悦”等产品品牌。如果联想(Lenovo)作为产品品牌的领头羊,那么联想的品牌战略将会大有起色。
四、联想品牌国际化:逆水行舟
品牌国际化的主要方式有二:一是“顺水推舟”,即在发达市场取得成功的品牌推广到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市场。二是“逆水行舟”,即在欠发达市场取得成功的品牌推广到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市场。从一般经验来看,前者相对较容易,后者则困难得多。联想的品牌国际化就如逆水行舟,步履艰难。这一点联想的柳传志曾在公开场合多次阐发过。其实困难的不仅仅是联想,中国大陆的企业,就是对较早走向国际市场的台湾企业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宏qi(棋的古字)电脑的经验最典型。宏qi由于看到了品牌的巨大价值,就积极在国际市场实施名牌战略,可是效果并不太好,于是就产生了在创名牌和OEM之间的徘徊。在这方面比较成功的是日本极少数企业,如本田、索尼等。但是他们也是付出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相比较而言,联想只有不到20年的历史,国际化的过程刚刚开始,路途还很遥远,但是柳传志为联想设计的“国际化的稳定战略”确实平凡而又高明。
说联想的国际化刚刚开始,是因为:一、有些基础工作已经做好,如Lenovo在其他国家的注册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二、有些工作还未做好,如在中国市场联想品牌的整合问题以及如何巩固联想在本土市场的消费者信任问题;三、有些事情还未提上日程,如在国际市场如何解决电脑消费需求个性化的问题。
总之,联想作为中国的旗舰企业之一,开始了其艰难而又前途无量的国际化历程。但愿柳传志和他的一队人马一路走好,希望联想的品牌享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