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指标里有个老兵专用什么意思
这一般是个人自己编写的指标,当然可以自定义名称。没必要过于迷信这类指标,否则股市里就没有人亏损了~
B. 如何将上证指数编制成为个股的一个指标,便于对比一个时期内大盘与个股走势的强弱,拜请不吝赐教,谢谢!
指数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分别用Indexo,indexc,indexh,indexl表示。
C. 老兵扛枪是什么意思
老兵扛枪是一种姿势,是作床上运动的姿势,那个我会。
D. 美国电影一个有勋章的老兵扛枪带领一群穿白色内衣的男人,右手扛枪,左手护着下面,求电影名字
全金属外壳 Full Metal Jacket (1987)
导演: 斯坦利·库布里克
编剧: Gustav Hasford / Michael Herr / 斯坦利·库布里克
主演: 亚当·鲍德温 / 马修·莫迪恩 / 文森特·多诺费奥 / 李·厄米 / Kevyn Major Howard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美国
语言: 英语 / 越南语
上映日期: 1987-06-17
片长: 116 分钟
又名: 金甲战士 / 金甲部队 / 烈血焚城
E. 什么是股票操作中的弹坑策略
有经验的老兵都知道,在炮袭的时候,如果不能马上找到坚固的躲藏地,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躲到一个大弹坑里,因为被再次命中的可能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的理解就是:在大幅下跌的市道(好比炮袭),如果已经找不到任何好股票(好比找不到坚固躲藏地),那么你就选择那些前期已经大幅下跌的优质股票,即所谓的错杀股,因为市场犯一次错误就够了。
F. 关于股票成交量
网络一下 西部空间
一、关于量?
量之要,其一在势也。高位之量大,育下落之能;低位之量大,藏上涨之力;
二、成交量的五种形态
因为市场就是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说成交量比较容易做假,控盘主力常常利用广大散户对技术分析的一知半解而在各种指标上做文章,但是成交量仍是最客观的要素之一。
1.市场分歧促成成交。所谓成交,当然是有买有卖才会达成,光有买或光有卖绝对达不成成交。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后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后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又各取所需,才会成交。
2.缩量。缩量是指市场成交极为清淡,大部分人对市场后期走势十分认同,意见十分一致。这里面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市场人士都十分看淡后市,造成只有人卖,却没有人买,所以急剧缩量;二是,市场人士都对后市十分看好,只有人买,却没有人卖,所以又急剧缩量。 缩量一般发生在趋势的中期,大家都对后市走势十分认同,下跌缩量,碰到这种情况,就应坚决出局,等量缩到一定程度,开始放量上攻时再买入。同样,上涨缩量,碰到这种情况,就应坚决买进,坐等获利,等股价上冲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时候再卖出。
3.放量。放量一般发生在市场趋势发生转折的转折点处,市场各方力量对后市分歧逐渐加大,在一部分人坚决看空后市时,另一部分人却对后市坚决看好,一些人纷纷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却在大手笔吸纳。 放量相对于缩量来说,有很大的虚假成份,控盘主力利用手中的筹码大手笔对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简单的事。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将计就计。 4.堆量。当主力意欲拉升时,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几日或几周以来,成交量缓慢放大,股价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状似土堆的形态,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产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举出货。
5.量不规则性放大缩小。这种情况一般是没有突发利好或大盘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妖庄所为,风平浪静时突然放出历史巨量,随后又没了后音,一般是实力不强的庄家在吸引市场关注,以便出货。
三、市场成交量与价格的关系
1.确认当前价格运行趋势:市场上行或下探,其趋势可以用较大的成交量或日益增加的成交量进行确认。逆趋势而行可以用成交量日益缩减或清淡成交量进行确认。
2.趋势呈现弱势的警告:如果市场成交量一直保持锐减,则警告目前趋势正开始弱化。尤其是市场在清淡成交量情况下创新高或新低,以上判断的准确性更高。在清淡成交量情况下创新高或新低应该值得怀疑。
3.区间突破的确认方法:市场失去运行趋势时即处于区间波动,创新高或新低即实现对区间的突破将伴随成交量的急剧增加。价格得到突破但缺乏成交量的配合预示市场尚未真正改变当前运行区间,所以应多加谨慎
4.成交量催化股价涨跌 一只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该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当更多的人或更多的资金对股票未来看好时,他们就会投入资金;当更多的人或资金不看好股票未来时,他们就会卖出手中的股票,从而引起价格下跌。但是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相对的过程,也就是说,不会所有的人对股票“一致地”看好或看坏。 这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看法,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股票处于不同的价格区域,看好的人和看淡的人数量会产生变化。比如市场上现在有100个人参与交易,某股价格在10元时可能有80个人看好,认为以后会出现更高的价格,而当这80个人都买进后,果真引起价格上升;股价到了30元时,起先买入的人中可能有30个人认为价格不会继续上升,因此会卖出股票,而最初看跌的20个人可能改变了观点,认为价格还会上升,这时,价格产生了瞬间不平衡,卖出的有30人,买入的只有20人,则价格下跌。看好、看淡的人数会重新组合并决定下一步走势。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错误的看法:股票成交量越大,价格就越涨。要知道,对于任何一个买入者,必然有一个相对应的卖出者,无论在任何价格,都是如此。在一个价格区域,如果成交量出乎意料地放大,只能说明在这个区域人们有非常大的分歧,比如50个人看涨,50个人看跌;如果成交量非常清淡,则说明有分歧的人很少或者人们对该股票毫不关心,比如5个人看涨,5个人看跌,90个人无动于衷或在观望。
可以从成交量变化分析某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成交量越大,说明越有吸引力,以后的价格波动幅度可能会越大。
可以从成交量变化分析某股票的价格压力和支撑区域。在一个价格区域,如果成交量很大,说明该区域有很大的压力或支撑,趋势将在这里产生停顿或反转。
可以观察价格走出成交密集区域的方向。当价格走出成交密集区,说明多空分歧得到了暂时的统一,如果是向上走,那价格倾向于上升;若向下走,则价格倾向于下跌。
可以观察成交量在不同价格区域的相对值大小,来判断趋势的健康性或持续性。随着某股票价格的上升,成交量应呈现阶梯性减弱,一般来说,股票相应的价格越高,感兴趣或敢于参与的人就相应越少。不过这一点,从成交额的角度来看,会更加简单扼要。
仅仅根据成交量,并不能判断价格趋势的变化,至少还要有价格来确认。成交量是价格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个可能引起本质变动的因素,但是在大多数时候,只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市场上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个股或股指的上涨,必须要有量能的配合,如果是升量增加,则表示上涨动能充足,预示个股或股指将继续上涨;反之,如果缩量上涨,则视为无量空涨,量价配合不理想,预示个股或股指不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或难以持续上行。
个股或大盘在大幅放量之后缩量阴跌,显然是坏事,显然预示着一轮跌势的展开。例如2001年5月18日和5月21日,沪市成交放大至200亿和217亿,之后量能再也无法放大,开始横向整理,至6月14日大盘见顶后,大盘明显缩量,6月27日开始放量下跌,7月23日加速下跌,至10月22日,跌至1514点,始于6月27日的此轮跌势共跌去700余点,持续时间长达4个月,是典型的放量之后缩量导致的下跌。但千万不能忘记,下跌初始阶段的股指是处于长期牛市之后的高位2200点之上!
与此完全相反的实例是,2002年3月8日和3月9日,沪市成交放大至238亿和213亿,经缩量回落整理后,终于爆发了6·24行情。不可否认,6·24行情的爆发,消息面的利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6月21日,沪市成交就大幅放大,预示着新一轮涨升即将开始,只不过停止国有股减持的重大利好大大加强了涨升的爆发力,但也大大缩短了行情的持续时间,急剧放大的成交量和场外资金的蜂拥而入使得资金面难以为继,结果导致了行情的夭折。短短的5个交易日,沪市成交1650多亿,然后大盘缩量下跌,至2003年1月6日,股指创出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1311点,此轮跌势共跌去400余点,持续时间超过半年。这又是一个典型的放量之后缩量导致的下跌,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下跌初始阶段股指是在创出2002年年内新高1748点之后,当时股指处于阶段性的高点,下跌也就不可避免了。
而2003年1月14日和1月15日成交量放大至235亿和217亿,共计452亿,表明多头开始大举入市,之后大盘开始缩量,但是股指不跌反涨,是典型的缩量上涨,这表示1月14日和1月15日入市抢筹的投资者并未出逃,筹码锁定良好,上档抛压较轻,所以缩量仍能上涨。与缩量下跌一样,缩量上涨一般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缩量下跌表示市场处于弱势,极小的成交量就能打低股指,下跌之后必然有放量大跌,这对于多方是极为不利的。反之,缩量上涨表示市场处于强势,较小的成交量就能推动股指上扬,之后必然会放量大涨,大盘如此,个股更是如此。缩量(或基本无量)上涨已经告诉我们,缩量不但能上涨,而且能大涨特涨!
成交量告诉拐点线索 (2)
成交量在魔山理论中的地位,从来就是辅助性的,它不能作为直接决策的依据,很多人认为我们有意冷落成交量指标,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魔山理论追求的是投机的效率,如果成交量的指标可以提高我们的投机效率,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放在我们的工具箱里呢?相反如果它不能给我们带来效率我们又何必应用它呢?
请看,这是成交量的表现,价格在跌到1311点时的表现,在它的前一日,成交和价格创出了新的低点,次日价格继续创新低的时候,成交却有所回升,在这个时候我们是否可以根据它来判断大盘出现了转折呢?相反当价格继续向上的时候成交却进一步萎缩,直到价格穿越了传统形态W底的颈线,成交才出现快速放大。
成交量具有先天的滞后性,不要相信量在价先的聒噪。必须明确一点,成交量是价格的“衍生物”,市场资金是对价格的追捧——竞买或者竞卖形成了价格的波动,而不是对成交量的追捧,因此,成交量首要的功效在于甄别市场的容量,和市场的流动性。除此以外,它对一些拐点的有效性的验证存在一些功效,但是这种功效到底有多大,我们还不能从根本上加以确定。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欣喜地看到了一些事实,这些事实带给了我们一些线索,但是乐观前面要加上谨慎二字。
在一个拐点出现的时候,那么这个拐点的基准日,倾向于成交量萎缩。我们通过对10年来一些重要的大盘的转折点的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屡屡出现,其概率在80%以上。
这种情况说明当拐点降临的时候,市场人气是极端低迷的,市场中大多数的人心怀绞痛,他们在这个时刻对市场形成了一致性的看法,这种悲观情绪在肆意的蔓延,在不断地打击着每一个参与者,而这些参与者在市场中的表现就是被动性“拒绝交易”,这就是成交低迷的原因。但是一旦市场出现了转机,人们的眼球就会立刻被吸引过来。没有准备的人会吃惊,会关注,会等等看。经验丰富的人,会立刻介入,而职业交易人则会全仓而动。这样价格便会持续上升,直到观望的人介入全仓退出,而留在图表上的则是放大的成交量和远离拐点的价格。
如何观察成交量 (3)
股市中有句老话:“技术指标千变万化,成交量才是实打实的买卖。”可以说,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场上多空双方对市场某一时刻的技术形态最终的认同程度。下面,笔者就两种比较典型的情况作一些分析。
1、温和放量。这是指一只个股的成交量在前期持续低迷之后,突然出现一个类似“山形”一样的连续温和放量形态。这种放量形态,称作“量堆”。个股出现底部的“量堆”现象,一般就可以证明有实力资金在介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可以马上介入,一般个股在底部出现温和放量之后,股价会随量上升,量缩时股价会适量调整。此类调整没有固定的时间模式,少则十几天多则几个月,所以此时投资者一定要分批逢低买入,并在支持买进的理由没有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有足够的耐心用来等待。需要注意的是,当股价温和放量上扬之后,其调整幅度不宜低于放量前期的低点,因为调整如果低过了主力建仓的成本区,至少说明市场的抛压还很大,后市调整的可能性较大。
2、突放巨量。对此种走势的研判,应该分作几种不同的情况来对待。一般来说,上涨过程中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使用殆尽,后市继续上涨将很困难。而下跌过程中的巨量一般多为空方力量的最后一次集中释放,后市继续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线的反弹可能就在眼前了。另一种情况是逆势放量,在市场一片喊空声之时放量上攻,造成了十分醒目的效果。这类个股往往只有一两天的行情,随后反而加速下跌,使许多在放量上攻那天跟进的投资者被套牢。
区分成交量形态 (4)
技术分析可以说就是对价格、成交量、时间三大要素进行的分析,而成交量分析则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虽然说成交量比较容易做假,但仍是最客观、最直接的市场要素之一。
1、缩量。缩量是指市场成交极为清淡,大部分人对市场后期走势十分认同。这里面又分两种情况:一是看淡后市,造成只有人卖,没有人买;二是看好后市,只有人买,没有人卖。缩量一般发生在趋势的中期,碰到下跌缩量应坚决出局,等量缩到一定程度,开始放量上攻时再买入。碰到上涨缩量则可坚决买进,等股价上冲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时候再卖出。
2、放量。放量一般发生在市场趋势发生转折的转折点处,市场各方力量对后市分歧逐渐加大,一些人纷纷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却在大手笔吸纳。相对于缩量来说,放量有很大的虚假成分,控盘主力利用手中的筹码大手笔对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简单的事,但我们也没有必要因噎废食,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将计就计“咬他一大口”。
3、堆量。主力意欲拉升时,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几日或几周以来,成交量缓慢放大,股价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线图上形成一个状似土堆的形态,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产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举出货,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坚决退出,不要幻想再有巨利获取了。
4、量不规则性放大缩小。这种情况一般是没有突发利好或大盘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的妖庄所为,风平浪静时突然放出历史巨量,随后又复归平静,一般是实力不强的庄家在吸引市场关注,以便出货。
无论怎样,成交量只是影响市场的几大要素之一。市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决不可把它分开来看,综合分析、综合判断,结果才会最准确。
均线 成交量结合看趋势 (5)
在技术分析领域里,移动平均线以它简洁明了的特点深受投资者的青睐。人们利用不同时期的移动平均线来指导操作,特别利用不同时期的移动平均线的排列来判断是多头市场还是空头市场(在西方国家一般认为股价线在200日移动平均线以上为牛市。反之,股价线在200日移动平均线以下时为熊市),以便调整投资者的市场思维,实施不同的投资策略。而在选择买卖点时则运用“葛南维八法”。
移动平均线的优缺点
一、优点:运用移动平均线理论,在买卖交易时,可以界定风险程度,将亏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在行情趋势发动时,买卖交易的利润相当可观;移动平均线的组合可以判断行情的真正趋势。
二、缺陷:当行情牛皮盘整时,买卖信号过于频繁,投资者无所适从;移动平均线的最佳日数与组合,确定起来十分困难;仅靠移动平均线的买卖信号,无法给予投资者充足的信心,必须依靠其他技术指标的辅助。成交量、股价、均线共同作用
为了投资者在运用移动平均线时能够扬长避短,从而发现成交量、股价、均线三者的共同作用,总结出:股价突破、支撑和压力的有效性与均线的角度和成交量有关。根据这一理论,投资者可以较为有效地实施正确的买卖策略。突破:股价突破移动平均线时,成交量必须放大,特别是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时。如果移动平均线的运行角度与股价的运行角度互反时,突破后的股价会有回抽的要求,当日成交量过大(当日成交量比前一日成交量放大3倍以上时),若当日收盘为中线特别是光头K线出现时,这种反抽会发生在次日或者第三日。例如,2001年10月23日沪深两市在暂停国有股减持消息的作用下,放量突破相反运行的5日均线,并当天收出光头中阳线,从而在次日才出现回抽,如果在突破移动平均线时成交量减少或者持平(特别是股价无量突破相反运行的移动平均线时),这种突破往往是假的。
支撑:移动平均线能否对股价构成有效支撑,不仅要看移动平均线的运行角度,同时也要注意成交量的多寡。例如,移动平均线是向上运行而股价回落,这种移动平均线的支撑力度就大于走平或者回落的移动平均线,如果股价回落至移动平均线,发生支撑反弹时,必须有成交量的配合,否则投资者可视这种支撑为无效支撑。例如:深成指在10月26日出现止跌走红,但是成交量则比前一日减少,说明这种支撑的可信度不高,投资者可不按传统的移动平均线的买卖技巧来进行。
压力:股指或者股价在下跌过程中出现的反弹,往往会遇上移动平均线的压力。这一压力的大小不仅与移动平均线的期数有关,同时还与移动平均线的角度及成交量有密切关系。在反弹行情中移动平均线的运行角度与股价或者股价运行角度越大,相反的压力就越大,特别是无量上攻移动平均线,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
以上移动平均线对不同时期都有指导意义,只不过不同时期的均线的支撑压力不同而已。
千金难买“散兵坑” (6)
实战中通常是很难区别主力在洗盘还是出货,抛早了走了一条大鱼,抛晚了又后悔莫及,恰恰是因为有此区别,才有了种种看盘技巧。当然能够及时发现主力在洗盘是最好的,不过退一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不错,因为在刻意制造的空头陷阱构筑之后往往也容易成为个股介入的好时机,这就是千金难买价散兵坑。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散兵坑是非常安全的,因为炮弹不太可能再次炸在同一个弹坑内,前次炸出的弹坑往往成为老兵们的最佳躲藏之地。在量价研判中有成交量的散兵坑,这是指在筑底成功时成交量往往形成一个大坑,在弱如游丝的低迷后呈现出有序的放大。千金难买价散兵坑是指股价处于小幅震荡上行的慢牛趋势初期或中期,成交量有所放大、换手率也小幅增加,突然股价出现快速下挫,但这种下挫不会维持很久,在一至两天或一周左右的时间,股价便又重拾升势,再一次回到跳水前原有的上升趋势中,在图形上形成股价散兵坑形状,就如被炸弹炸出一般,而散兵坑出现之际将是十分难得的、千金也难买的买入时机。
这个在上升趋势途中出现的大坑,实质上就是主力在拉升之前凶悍的洗盘,此招一出,把坐在轿子里的大部分浮多都震下来。这是个非常有效而实用的空头陷阱,实战中也确实很难把它识别出来,因此这里不研究如何识别是否为空头陷阱,而是充分利用之成为个股的介入机会。其中有两个买点,一是在价散兵坑之内,但这是先知先觉与不知不觉,因为在股价刚刚有所企稳转强之际,任何风吹草动往往都会使人失去理智;二是在价散兵坑出现并已重返上升趋势中之际,这虽也失去了最低价买入的时机,但这却是最有效的,因为股价重返上升趋势使空头陷阱已被确认,"不买地价,不卖天价",甘蔗的中间段是最甜的,看到趋势的重新确立才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顺势操作的真谛。
实战中的注意事项:1、股价要处于慢牛趋势初期或中期时,最好已有10%以上的涨幅,说明了上涨趋势已初步确立;2、股价突然间无量下挫,止跌位置相对于股价的绝对涨幅不能超过50%,最好在0.382黄金分割回吐位之内,如比例过高,向上的爆发力往往会减弱;3、在短时间内又有能力恢复到原有的上升趋势中,最好在1周内完成,否则时间过长,散兵坑的爆发力往往会减弱;4、在股价回升时候,成交量应该有所放大,快速的回升往往预示着爆发力强大;5、重返上升趋势之际,就是介入的绝佳时机。
成交量温和放大的技术含义 (7)
成交量温和放大的直观特征就是量柱顶点的连线呈现平滑的反抛物线形上升,线路无剧烈的拐点。定量的水平应该在3%至5%换手左右方为可靠、温和放大的原因是随着吸筹的延续,外部筹码日益稀少,从而使股票价格逐步上升,但因为是主力有意识的吸纳,所以在其刻意调控之下,股价和成交量都被限制在一个温和变化的水平,以防止引起市场的关注。对“温和放量”的理解要注意三点:
一是不同位置的温和放量有着完全不同的技术意义,其中在相对低位和长期地量后出现的温和放量才是最有技术意义的。
二是温和放量有可能是长线主力的试探性建仓行为,所以虽然也许会在之后会出现一波上涨行情,但一般还是会走出回调洗盘的走势;也有可能是长线主力的试盘动作,会根据大盘运行的战略方向确定下一步是反手做空打压股价以在更低位置吸筹,或者在强烈的大盘做多背景下就此展开一轮拉高吸货的攻势。因此最好把温和放量作为寻找“黑马”的一个参考指标,寻低位介入。
三是温和放量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否则持续吸筹不容易控制股价也会引起市场注意。在不同时期参与市场的散户群体和散户心理也会有很大变化,所以一个实力主力介入个股的前期为了获取筹码,会采用多种操作手法,但温和放量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手法。这样,在一个长线庄股的走势中出现反复的温和放量也就不足为奇了。
巧用成交量的变化寻黑马 (8)
根据成交量的变化寻找黑马,是投资者首先注意到的。如果主力吸筹较为坚决,则涨时大幅放量、跌时急剧缩量将成为建仓阶段成交量变化的主旋律。尽管很多情况下,主力吸筹的动作会比较隐蔽,成交量变化的规律性并不明显,但也不是无踪可觅。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观察成交量均线。如果成交量在均线附近频繁震动,股价上涨时成交量超出均线较多,而股价下跌时成交量低于均线较多,则该股就应成为密切关注的对象。因为,这表明筹码正在连续不断地集中到主力手中。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从成交量的变化寻找“黑马”时,必须结合股价的变化进行分析。因为绝大部分股票中都有一些大户,他们的短线进出,同样会导致成交量出现波动,关键是要把这种随机买卖所造成的波动与主力有意吸纳造成的波动区分开来。我们知道,随机性波动不存在刻意打压股价的问题,成交量放出时股价容易出现跳跃式上升,而主力吸筹必然要压低买价,因此股价和成交量的上升有一定的连续性。依据这一原理,可以在成交量变化和股价涨跌之间建立某种联系,通过技术手段过滤掉那些股价跳跃式的成交量放大,了解真实的筹码集中情况。
成交量堆积是另一个重要的观察对象,它对于判断主力的建仓成本有着重要作用。除了刚上市的新股外,大部分股票都有一个密集成交区域,股价要突破该区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它也就成为主力重要的建仓区域,往往可以在此处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收集到大量筹码。所以,那些刚刚突破历史上重要套牢区,并且在以下区域内累积成交量创出历史新高的个股,就非常值得关注,因为它表明新介入主力的实力远胜于以往,其建仓成本亦较高,如果后市没有较大空间的话,大资金是不会轻易为场内资金解套的。
但如果累积成交量并不大,即所谓“轻松过顶”,则需要提高警惕,因为这往往是原有主力所为,由于筹码已有大量积累,使得拉抬较为轻松。尽管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股价不能创出新高,但无疑主力的成本比表面看到的要低一些,因此,操作时需要更加重视风险控制,股市整体走势趋弱时尤其需要谨慎。
需要指出的是,在主力开始建仓后,某一区域的成交量越密集,则主力的建仓成本就越靠近这一区域,因为无论是真实买入还是主力对敲,均需耗费成本,密集成交区也就是主力最重要的成本区,累积成交量和换手率越高,则主力的筹码积累就越充分,而且往往实力也较强,此类股票一旦时机成熟,往往有可能一鸣惊人,成为一匹“超级大黑马”
怎样研判成交量的变化 (9)
股市中有句老话:“技术指标千变万化,成交量才是实打实的买卖。”可以说,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场上多空双方对市场某一时刻的技术形态最终的认同程度。下面,笔者就两种比较典型的情况作一些分析。
1、温和放量。
2、突放巨量。
还有一点大家要注意,主力资金在吸筹的时候,成交量并不一定要有多大,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在底部多盘整一段时间就行。而主力要出货的时候,由于手中筹码太多,总得想方设法,设置各种各样的陷阱。因此应该全面考察该股长时间的运行轨迹,了解它所处的价位、量能水平和它的基本面之间的关系,摸清主力的活动规律及个股的后市潜力,通过综合分析来确定我们介入或出货的时机。
虽然技术分析的指标多达上百种,但归根到底,最基本的无非就是价格与成交量,其他指标无非就是这两个指标的变异或延伸。大家知道量价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量是因,价是果;量在先,价在后”,也就是说成交量是股价变动的内在动力,由此人们导出了多种量价关系的规则,用于指民具体的投资。但在实际中,人们会发现根据量价关系来进行具体买卖股票时,常常会出现失误,尤其是在根据成交量判断主力出货与洗盘方面,失误率更高,不是错把洗盘当出货,过早卖出,从而痛失获利良机,就是误将出货当洗盘,该出不出,结果是痛失出货良机。那么,在实际投资中如何根据成交量的变化,正确判断出主力的进出方向,或者说,如何根据成交量的变化,准确判断出主力是在出货还是洗盘呢?
般说来,当主力尚未准备拉抬股价时,股价的表现往往很沉闷,成交量的变化也很小,此时研究成交量没有实际意义,也不好断定主力的意图。但是,一旦主力放量拉升股价时,主力的行踪就会暴露,我们把这样的股票称为强庄股,此时研究成交量的变化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此时,如果能够准确地捕捉到主力的洗盘迹象,并果断介入,往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非常理想的收益。实践证明,根据成交量变化的以下特征,可以对强庄股的主力是不是在洗盘作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
首先,由于主力的积极介入,原本沉闷的股票在成交量的明显放大推动下变得活跃起来,出现了价升量增的态势。然后,主力为了给以后的大幅拉升扫平障碍,不得不将短线获利盘强行洗去,这一洗盘行为在K线图上表现为阴阳相间的横盘震荡,同时,由于主力的目的是要一般投资者出局,因此,股价的K线形态往往成明显的“头部形态”。
其次,在主力洗盘阶段,K线组合往往是大阴不断,并且收阴的次数多,且每次收阴时都伴有巨大的成交量,好象主力正在大肆出货,
G. 中国股市资本市场的发展史
(1984年 上海)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部分国有企业开始以股票形式筹资,并公开向社会发行,新中国的第一支股票飞乐音响悄然诞生。不过,跟那时蛤蟆镜、喇叭裤一夜之间就风靡全国相比,A股的开场显得非常落寞。
周正庆:“我们股市搞了以后有相当长的时期,曾经认为买股票并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
周道炯:“当时谁不敢买股票,是党号召买股票的,我不带头买,人家不买。”
但是也有少数人凭着敏锐的财富嗅觉,成为中国股市的第一批弄潮儿。1986年9月,飞乐音响经过两年试水之后正式上市,100股股票不到一个半小时就被抢购一空。
黄大耀:“我就专门管钱,当时那个钱还不敢背着,抱着,背着肩膀抱着它,不敢离身,怕人家抢。”
1986年12月,国务院正式放开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试点。年底,邓小平在接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凡尔霖时,特地把一张飞乐音响股票,当作礼物送给了他。这个举动,无疑是给交易市场外面徘徊的人群,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
黄大耀:“一早3点钟排队去买,在外边等着。”
记者:“三点钟,天还没亮了。”
黄大耀:“有些零点都有啊。
(1990年12月19日)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声开市锣响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资本市场。
周正庆:“我到黄浦江畔宣布了上交所的成立,开记者招待会的时候,好多记者提出好多资本市场好多问题,朱镕基就指我,他是专家,你有事你问他,当时我也很尴尬,因为我确实有些东西不了解。”
那一天,已经有两年股龄的股民黄大耀,幸运地领到了上交所一号股民证。
黄大耀:“当时一开门,排十几行,那我那一排,那个小姐手脚快,一下就给我办,所以办了个1号,
上交所开业之初仅有8只上市股票,人称“老八股”,199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上市股票也仅有6只。屈指可数的十四只股票,在火热的投资热情推动下,价格一路高涨。
黄大耀“一买就涨,那是火热的时候,就跟现在牛市一样,东北电那一年不就是大涨,我卖早了,半个小时,一下一个桑塔纳就没了。”
为了控制股价疯长的局面,有关部门出台措施,要求必须拿身份证购买认购证才能买卖股票,这个措施引发了当时借身份证炒股的火爆局面。
周道炯:“有的人要买到农村就把身份证,你身份证给我用一下子,我给你几毛钱,一块钱。”
谢贤清“一个身份证买一张,而且要排队,排三天三夜都拿不到,好多都没买到,我都拿了60、70张身份证,只买了30多张,我还买了新高价5000块一张的。”
此时的证券市场,交易所,证券商和过户公司,三足鼎立,没有相互的制约和监管,股市黑幕渐渐浮现。
深交所第一任所长王健:“证券商在那儿独立运作,虽然在交易所报盘,他随时自己改盘,改什么的,改啊,改写啊,他把那个,他亲戚朋友或者他的,自己的股票,如果上午买的,下午股票掉下去了,他把下午和上午改过来,把那些老百姓的那个改高了。”
早期的中国证券市场,还没有一部可以执行的法规,如何处罚舞弊行为,当时的监管层非常挠头。
王健:“我只好给它停牌,我就让你别在我这儿上班了,你立刻滚出去,结果,所有的人都来求情,包括我们市里的,那个有些市长,然后我们人民的行长,还各行的行长都来求情,我说你求什么情,不行,我说让停业,就让停业,我在这个位置上,我就这么干了。”
面对当时的混乱局面,1991年5月,深圳市政府发布了一则声明,却无意间扭转了股市的走向。
王健:“意思就是说这股市这样做的不行的,而且市盈率太高了,风险太大了,这么连续发了几个文章,这一下把股市就砸,一砸就是熊市好多年。”
股价一落千丈,股民齐聚市政府抗议。
王建:“有一天居然一股没交易,这是,这别说中国证券史,世界证券史都没有说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后,居然有一天是没有交易的,已经到了这份上了。”
到底是出手救市还是任其自由发展,监管层形成了两派完全不同的意见。
王健:“我会上就急了,拍了桌子,一拍桌子,突然一下就不行了,心梗发作了,市里就决定给两个亿,给两个亿救市。”当股市起起伏伏的同时,也一直为姓资姓社的争论所困扰,1992年,大踏步前进的中国A股失去了方向。
周道炯:“谁能谈股票,股票能谈吗?都是资本主义尾巴。”
周正庆:“有一段正式规定,公务员处长以上不准买股票,买股票就是犯错误。”
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为在十字路口徘徊的中国资本市场指明了方向。
周正庆:“小平出来说话了,别争论了,股票证券这些东西,我们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允许看但坚决试,邓小平同志非常英明,给我们开辟了道路,我们理直气壮,小平同志说了要坚决试。”
中国证券市场合法地位的确立,让随后的沪深股市走出了一轮气势磅礴的牛市行情,股市涨幅超过2倍,股票供不应求。为增加供给,1992年8月,深圳市宣布发行5亿股公众股,发售500万张抽签表,每张抽签表可以购1000股股票。消息发布后,数百万之多的投资者涌向了深圳,抢购新股认购表。
谢贤清:“这就是当年我在深圳认股证我还保留到现在,当时认购一天就卖了,很多地方抢啊跑啊,内部都买不到的,我们七人排队,拍了三天,才买到30多张。”
但是由于内部人员营私舞弊,暗中套购认购表,导致多数投资人空手而回,8月10日,愤怒的人群冲到到市政府示威,引发了震惊全国的“8·10事件”。
周道炯:“多少万人,乖乖,确实是惊心动魄,8月份又热,那个排队,几公里长,在里面闹,挤、打,最后那个场面不得了,汽车炸掉的也还有,公安的汽车,汽车起火的也有。”
810事件导致沪深股市深幅狂泻,上海市场三天之内暴跌400余点。没有监管的股票市场爆发出惊人的破坏力,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随后应运而生。但是监管体制的统一并未给中国股市带来长期利好。在当时大干快上的指导思想下,全国大搞工地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巨增,通胀率急速上升,到1993年,已达到23%。朱镕基主政国务院金融工作后,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进行宏观调控,1993年5月银行利率从7.56%提到9.18%,两个月后又提到10.98%。在此背景下,沪指飞流直下三千尺,从1558一气跌至777点,A股进入了长达三年的漫漫熊市。
谢贤清:“完了,当时的老谢就傻眼了,就在大户室里面走过来走过去,走过来走过去,脑袋都蒙了,过了年第三天去,我500万一分都没有了,最后证券公司都倒闭了。”
打破中国证券市场三年沉寂的是1995年的327国债事件。这起事件的主角,是19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库券,该券到期兑付利率是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贴补率。随着对财政部是否实行保值贴补的猜测和分歧,以万国证券公司为代表的空方主力坚决做空,在遭遇多方抵抗后,空方大量透支交易,以价值1400亿元的巨量空单打压价格,导致“327”合约暴跌3.8元,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事发当日晚上,有关各方紧急磋商,最终权衡利弊,确认空方恶意违规,宣布最后8分钟的327国债交易无效。
周道炯:“朱镕基总理办公室都下班了告诉我,就是国务院领导研究决定了,从明年起,国债期货暂停。”
刚刚上任证监会主席的周道炯,人送外号救火队长。由327事件起始,他先后查处了长虹事件、华天事件、琼民源事件等重大违法违规案件,为当时监管并不完善的证券市场解了一次次燃眉之急。
周道炯:“我们去查的工作组在旅馆的电话都被监听了,电话都监听了,厉害啊,要杀我的也有,还有要炸证监会的。”
资本市场上危险的虚火被渐渐平息,1996年,中国股市在持续低迷三年之后终于火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5月到12月,上证指数从年初的632点上扬至1258点,翻了整整一倍。这个流传着形形色色财富神话的市场,带来的不只是赚钱的喜悦,在1996年股市最火爆的时候,周道炯收到了一封来四川的求救信。
周道炯:“亲爱的周爷爷,我父亲母亲都是工人,父亲下岗了,我爸爸炒股,炒股,股票跌了赔得一塌糊涂,恳求,周爷爷你赶紧下个命令,把某某某股票给我提起来,然后就救救我。”
重拾信心的股市犹如一只脱缰之牛,在非理性投资的驱动下夺路狂奔。为了绊住疯狂的牛蹄,从10月起,最高管理层连发了后来被称做“十二道金牌”的十二条限令。
周道炯:“一个就是实行涨停板制度,过去没这个意识,你涨到20%,、30%、50%你也照样卖,从那时候起,从12月开始起,涨停板,就是涨了10%就停了。”
从A股诞生的那一天起,它似乎一直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市场,A股既没有实力去影响国际市场,而国际资本市场的起起落落对A股的影响也微乎其微。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香港恒生指数从1997年8月的高点16820点,最低跌到了1998年8月的6544点,跌幅为61%;而同期上证指数从1191点开始横盘整理,到最低点1143点,跌幅仅为4%。
周正庆:“说中国的股票影响,实际上我们的股市它跟外国的股市没有必然的联系,第一他不来我们这儿股票这是我们不准的,你未经我批准,你买了股票赚钱也走不了,我有外汇管制,而且我们现在实践证明,对外开放股市的对外开放要十分慎重我们不具备条件,这是我们从亚洲金融危机时候就得出教训。”
当时,向美国对冲基金开放股市的泰国,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无一例外深陷金融风暴的中心,那次危机,打消了了中国对外打开资本市场的念头。
“WTO谈判,我是证券组组长,美国人上来就叫做全部开放,我可以随便到你境内买股票,否则你不准进入WTO,当时我就抓住一条,亚洲金融危机刚刚过去,凡是开放的你们进去以后把人给搞得乱七八糟,我现在的条件还不如泰国和韩国呢?我怎么能开放,这一句就把他问住了,开始气势汹汹,没告诉你最后还有个笑话呢?把他原稿改了以后,他英文稿他不改就让我们签字,结果我们签字人很机敏看出来了,说你这怎么没改,又改回来了。”
1998年,周正庆到证监会走马上任之时,正值中国股票交易市场混乱的时期,当时按照国务院规定,任何地方建设股票交易所必须经国务院批准,可是当时除了上海和深圳,还有18个省市未经批准私自建设了股票交易所,涉及上市公司540家,市值达到300亿元。
周正庆:“就跟咱们农贸市场一样,摆摊,你这一摊他这一摊你要买股票,到我这买,给你现金我给你股票,就这么交易。”
谢贤清:“这里边最热闹,前面买了,中间来卖就能赚钱,在那头买了拿到这里来卖也能赚钱,所以当时的钱,摊里边就摆起人民币,一个小桌里面就摆了很多,所以说相当热闹。”
对于股票市场的混乱局面,这位资本市场的老兵上任之初便发起整顿风暴,关闭了18个非法股票交易所,整顿了88家违规挪用客户保证金的证券公司。
周正庆:“证券公司88间,审计署一审计全部都挪用保障金没有一个不违规的,镕基当时就发火了,你们证券公司没有一个好东西,要把他们都撤销。”
在结束对证券市场长达半年之久的深入调查后,一系列规范市场的做法被上报到了国务院,时任国条院总理的朱镕基亲手批阅了规范股市的“六条主要政策”。
周正庆:“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路透社知道了,本来这个东西是不能权威发表的,只能作为内部掌握的,通过路透社把这东西全文发表,这个广大投资者一看这6条政策,看到了国务院这个决心,是这么支持股市,看到了证监会的决定,所以大家这个,原来失去的信心迅速地恢复。”
来自高层的声音唤醒了投资者尘封已久的信心。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上证综指从1100点之下开始,最高见到1700点之上,涨幅超过50%,由此引发了著名的“519行情”。
周道炯:“老百姓看股票能赚钱,把牛、牲口都卖了,炒股票去了。”
周正庆:“被套住的投资者基本上都解套了,当时这个上海市长给我打电话,说周正庆同志,你这个市场好转以后我的饭馆全部满了。”
不过,股市的火爆,引发了经济界诸多担心,反对证监会干预股市的谏言信被直接送到了朱镕基手中。
周正庆:“说中国的股市上升的不正常,出现了井喷行情,而且认为国务院批准证监会这6项政策是政府支持主管部门干预市场,认为这种干预是不好的,后果也是不好的。”
周正庆认为,当时的GDP以9%的速度增长,但是股市却出现了持续低迷,股市背离经济的主要原因,是不确定的政策性因素,而这依靠市场本身难以调节,必须进行政府干预。
周正庆:“原来我一直认为,欧洲这些国家大概是市场自由化程度比较高,他们肯定对股市不会干预不会管,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德国就说了我每两年要制订一个推动股市发展的政策,我有十条计划,十个方面的政策推动股市,瑞士更厉害31条措施推动股市的发展,在发展资本市场要给予支持啊是一样的比我们还细。”
建议对市场进行政策引导的调研报告,同样被直接送给了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周正庆:“镕基觉得证监会这报告写得不错很有说服力,就批示送《人民日报》发表。”
这是中国股市第一次关于政策市的高层讨论,最终,反对者的声音被股市火热的行情所淹没,等待股民的是持续了整整两年的大牛市。2001年,一场关于主场推倒论的大讨论改变了股市进程。当时有经济学家提出,A股,H股,B股,同股不同价,其中A股价格最贵,导致中国股市的市盈率一直运行在高位区间,股市急需参考美国标准推倒重来。在这种推到论的影响下,2001年7月份,股市重新掉头向下,陷入了四年之久的持续低迷。
周正庆:“这四年的低迷是怎么来的呢?从2000年底到2001年初就这种主场推倒论出来以后,2001年6月,中央出台了国有股减持的意见,这个文件一出台它是个导火索,大伙一瞧,一说股场,这股市还不如赌场,中央呢,国有股又要都有减持把这钱拿走。”
后来因写作股市歌曲《死了都不卖》而出名的龚凯杰恰恰是在这次大跌之前迈进的股市。
龚凯杰:“买了一个西宁特钢,然后它已经横盘了半年,没想到我一下子冲进去的时候,它一下子给我跳了30个跌停板,亏了我50%,然后就出现了这个灵感,回家以后就把它写出来,找一个最好的,实在的,放心的人来帮我解套。”这一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证券异常艰难却又避之不去的曲折道路。
周道炯:“股改我觉得是中国特色,有股权,什么流通股不流通股,这是在当时那个条件之下这是不可避免的。”
股改不仅是中国股市市场化的开始,也让中国股市走向了国际化。从2007年开始,国际热钱开始成规模地涌入A股市场。或借道地下钱庄,或隐藏于虚假贸易中,国际热钱渐渐成了投机A股的一只重要力量。
“一瞧有钱可赚,你的股票便宜或者你的短期债券便宜他就大批的买,一到你经济发生点变化,他看到情况不妙语你这个债券的价格或者股票价格有点波动,他抛完就跑,这当时已经清清楚楚看到。”
由于国际热钱直接和国际资本市场相通,所以从这一年起许多A股投资者开始明显感受到纽约、伦敦、香港等地股市对于中国股市的影响,不少国内的投资者开始习惯在深夜或者第二天清晨打听纽约股市和欧洲股市的收盘情况,他们也习惯了在国际资本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A股所出现的震荡。国际热钱对A股的看好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股改让中国股市在阵痛之后涅磐重生,加上此前所出台的种种利好刺激,中国股民终于迎来了07年的火爆牛年。
龚凯杰:“07年春节上来以后一直在涨,涨到不管是谁,闭着眼睛就能赚钱。”
周正庆:“国九条是全面的总结了我们前一段的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这九条非常好,包括要进行股权分制的改革,包括政策要支持,包括各有关部门要配合,包括你任何部门出台重要政策,要看,要考虑到资本市场的股票市场的敏感性、复杂性和特殊性。”
2007年被称作全民投资意识觉醒的一年,两市的开户数突破1个亿,沪深股票市场的总市值一度突破8万亿元大关,成为全球第一大股市。这一年,老百姓手头的资金大量变成了资本,这一年,龚凯杰炒股歌曲《死了都不卖》红极一时。
许多人正是在死了都不卖的期待中,看着沪综指从2700点飙到了6124点,股市上甚至出现了价格涨了数十倍的股票。然而急涨之后往往伴随急跌,2007年10月份,沪指从最高处的6124点,飞流直下一路跌回了1664点,成为当时全球下跌幅度最大的股票市场。无数投资者的资产,在这过山车般的行情中灰飞烟灭。
2009年,在全球仍未摆脱经济危机困扰的时候,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再加上中国政府所出台的规模庞大的刺激计划以及央行释放出的充裕的货币,A股一度从1664点回到3651点的高位,涨幅居全球资本市场之首。2009年,深陷危机的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引擎中国的刺激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在关注着中国经济的复苏情况,A股像人民币一样,成为一个影响全球经济越来越重要的坐标。
周正庆:“现在我们的国际地位,不是我们股市的国际地位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地位,谁能率先走出危机,谁能带领现在的世界能走出金融危机——中国。”
十九年间,中国的上市公司从1990年的13家发展到1638家;增长了120倍,股票投资者开户数约1.35亿户,是1992年的63倍。股市市值从1990年的103亿元发展到现在的18.7万亿元,扩张了1800倍;中国股市从无到有,逐渐彰显它强大的力量。但是前路漫漫,股市的未来依然避不开成长的烦恼。
周正庆:“为什么美国金融危机这么严重?这么些年它的股市涨落不像我们经常出现大起大落他比较稳定,我们现在很值得回过头来研究研究,半夜鸡叫,怎么回事,就是他决定政策往往是比较仓促的,不是把股市进行了有计划的,充分的调研的基础上,要有点有水平的调研,咱们现在没有,第二要改进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要建立健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和发展的机制。”
尽管A股还有很多急需完善的方面,但一个成立还不到20年的股市,一度成为全球市值之冠,这不能不说是全球资本市场的奇迹。但还有一个中国符号,它创造奇迹只花了十几年,它的历史比A股还短,它就是中国的互联网。目前中国互联网的规模已稳居全球第一,明天的同一时间我们就为您介绍这个影响世界的中国符号“.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