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股票上涨趋势要量价齐升
股票不一定就是量价齐飞,有以下情况:
1、股票涨成交量相应放大
股价在相对高位,股票涨成交量相应放大:这种情况一般认为是良性的,量价齐升。说明资金追高买入,后市应该看涨。但股价在相对高位,以辩证的眼光看,应是强弩之末,最辉煌的时候也就是谢幕的时候。峣峣者易折。尤其是在相对高位连续放量推升的时候,随时会出现量能跟不上的情况。应立即离场为上。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相对低位,则持股不动,股价可能会起伏震荡,但后市必有一波上升。
2、股票跌成交量相应放大
股价在相对高位时,某一天突然出现价跌量增的情况,股市上叫做量价背离。说明大家都意识到了风险,都不想接最后一棒,群起而抛之,造成羊群效应。遇到此种情景,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即抛出股票。此后必定有缩量下跌的过程,虽然期间也有反弹,切不可去冒险承接下跌的飞刀。耐心等待量能萎缩后重新放出时,方可进场。如果股价在相对低位时,突然放量大跌,应视为启动时的最后一跌,也是主力的最后洗盘,或是拉升前的利益输送,让小三们低价买入。此时应坚决跟进。即便是还有小幅的下跌,此后行情必定会起来。
3、股票涨成交量相应缩小
股票涨成交量相应缩小要分两种情况来看,前面是否放过量。如果股价在相对高位,且前面放过大量,则笃定座轿子。如果前面没有放过量,出现价涨量缩,应引起高度警惕。至少会出现盘整局面,前面的涨势将暂告一段落。如果在相对低位出现股价涨成交量缩小,说明股价远离市场的平均成本区,大家都不想抛。而股价开始蠢蠢欲动,想要脱离底部区域,这时可以大胆介入。离上涨趋势已为时不远了。
4、股票跌成交量相应缩小
股票跌成交量相应缩小同样存在两种相反的可能。如果股价在相对高位,出现量价同时缩小,属于正常情况。说明大主力并不想在此出货,只是稍作休息,有可能横盘两天。可看作上升途中的换挡。可以继续持股。如果前面已经出现过节段性高点,则情况完全相反。在股价处于相对低位时,出现价跌量缩,说明在筑底阶段。一般而言,股价不会有大的波动,节段性低位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如果连续缩量,说明已相当接近底部了。可关注但不必马上进入。
㈡ 求关于中国股市方面的书籍
1、《冰与火-中国股市记忆》
是2010年红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勇,哈学胜。
本书主要讲述了20年间中国股市出现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为炒股人员提供了参考依据。
这本以“记忆”命名的书,记录的是中国股市成长历程中的吉光片羽,却也是中国股市20年历程中浴火涅檠的关键时刻。对于没有经历过的投资者而言,这些“陈年往事”并不仅仅是谈资的积累,而且蕴含着财富博弈的智慧,以及由失败探索出的经验,这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2、《证券市场基础知识》
是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主要介绍了证券市场各种金融产品的基本内容以及相应的中介机构。
2012年出版的资格考试大纲及教材修订工作坚持了这一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新版的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大纲修订工作已经完成,先后经历了修订计划、梳理法规、确定修订事项、组织书稿论证会、征求各方意见、报请审核等阶段,并发布实施《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大纲(2012)》。
从修订情况看,2012年新版大纲在《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大纲(2011)》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和完善,共修订知识点184个,占2011年大纲知识点总数的16.38%;修订目录中涉及法规25件,占2011年大纲参考法规总数的38.64%。
3、《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是凤凰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爱德温·李费佛。
埃德温·勒菲弗的《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一书,不但用鲜活的笔触,复原了他充满激情的生活历程,更从专业的角度,详细介绍了李弗莫尔的各种技巧,并用最准确的表述,无限接近了他的思想最深邃处。
4、《涨跌:典型股票盘口分析108例》
作者:师建。
是目前为止市面上为数不多的全实例型盘口分析类股票图书,涵盖的内容较为全面,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向那些能够选好股票但很难把握好买卖点的短线或超短线投资者,或者说有兴趣更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盘口语言的读者朋友以指引。
5、《证券分析》
一书由[美]本杰明·格雷厄姆等所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证券分析》被誉为投资者的圣经,自1934年出版以来,八十年畅销不衰。市场反复证明,《证券分析》是价值投资的经典之作。《证券分析》第6版是1940年版本的升级版。
而《证券分析》1940年版本是作者格雷厄姆和多德最满意的版本,也是股神巴菲特最为钟爱的版本。第6版在保持原书原貌的同时,增加了10位华尔街金融大家的导读,既表明了这本书在华尔街投资大师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也为这部经典著作增添了时代气息。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冰与火-中国股市记忆
网络-证券市场基础知识
网络-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㈢ 如何从量价关系判断筹码锁定及后势走向
如何从量价关系判断该买进还是卖出:
低量低价。低量低价主要是指在个股(或大盘)成交量稀少的同时个股股价也非常低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低量低价一般只会出现在股票长期底部盘整的阶段。当股价从高位一路下跌后,随着成交量的明显减少,股价在某一点位附近止跌企稳,并且围绕这一点位进行长时间的低位横盘整理。经过数次反复筑底以后,股价最低点也日渐明朗,与此同时,由于量能逐渐萎缩至近期最低值,从而使股票的走势出现低量低价的现象。低量低价的出现只是说明股价阶段性底部形成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不能作为买入股票的依据。投资者应在研究该股基本面是否良好、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等情况后作出投资决策。
量增价平。量增价平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增加的情况下个股股价几乎维持在一定价位水平上下波动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量增价平既可能出现在上升行情的各个阶段,也可能出现在下跌行情的各个阶段中。它既可以作为卖出的信号,也可以作为买人的信号。区别买卖信号的主要特征是要判断“量增价平”中的“价”是高价还是低价。如果股价在经过较长时间的上涨后处于相对高价位区时,成交量仍在增加,股价却没能继续上扬,呈现出高位量增价平的现象,这种股价高位放量滞涨的走势表明主力在维持股价不变的情况下可能在悄悄出货。因此,股价高位的量增价平是一种顶部反转的征兆,一旦股价掉头向下运行,则意味着股价顶部已形成,投资者应注意股价的高位风险。
如果股价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下跌后处于低价位区时,成交量开始持续放出,股价却没有同步上扬,呈现出低位量增价平的现象,这种股价低位放量滞涨的走势可能预示着有新的资金在打压建仓。一旦股价在成交量的有效配合下掉头向上,则表明股价的底部已形成。
量增价涨。量增价涨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增加的同时个股股价也同步上涨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量增价涨只出现在上升行情中,而且大部分出现在上升行情初期,也有小部分是出现在上升行情的中途。经过一轮较长时间的下跌和底部盘整后,市场中逐渐出现诸多利好因素,这些利好因素增强了市场预期向好的心理,换手逐渐活跃。随着成交量的放大和股价的同步上升,购买股票短期内就可获得收益。
量缩价涨。量缩价涨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减少的情况下个股股价反而上涨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量缩价涨多出现在上升行情的末期,偶尔也会出现在下跌行情的反弹过程中。在持续的上升行情中,适度的量缩价涨表明主力控盘程度较高,大量流通筹码被主力锁定。但毕竟量缩价涨所显示的是一种量价背离的趋势,因此,在随后的上升过程中如果出现成交量再次放大的情况,可能意味着主力在高位出货。在持续的下跌行情中有时也会出现量缩价涨的反弹走势。当股价经过短期内的大幅下跌后,由于跌幅过猛,主力没能全部出货,他们会用少量资金再次将股价拉高,造成量缩价涨的假象,利用这种反弹走势达到出货的目的。总之,对于量缩价涨的行情,投资者应区别对待,一般应以持股或持币观望为主。
量增价跌。量增价跌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增加的情况下个股股价反而下跌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量增价跌现象大部分出现在下跌行情的初期,也有小部分出现在上升行情的初期。在下跌行情的初期,股价经过一段较大的上涨后,市场上的获利筹码越来越多,投资者纷纷抛出股票,致使股价开始下跌。也有一些投资者对股价走高仍抱有预期,在股价开始下跌时还在买入,多空双方对股价看法的分歧是造成股价高位量增价跌的主要原因。这种高位量增价跌的现象持续时间一般不会很长,一旦股价向下跌破重要的支撑位、股价的下降趋势开始形成后,量增价跌的现象将逐渐消失,这种高位量增价跌现象是卖出的信号。当股价经过较长时间的下跌和底部较长时间盘整后,主力为了获取更多的低位筹码,采取边打压股价边吸货的手段,造成股价走势出现量增价跌现象,但这种现象会随着买盘的逐渐增多、成交量的同步上扬而消失,这种量增价跌现象是底部买入的信号。
量缩价跌。量缩价跌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减少的同时个股股价也同步下跌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量缩价跌现象既可能出现在下跌行情的中期,也可能出现在上升行情的中期。在上升行情中,当股价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成交量开始减少,股价也随之小幅下跌,呈现出一种量缩价跌现象,这种量缩价跌是对前期上升行情的一个主动调整过程,“价跌”是股价主动整理的需求,是为了清洗浮筹和修正技术指标,“量缩”则表明投资者有惜售心理,当股价整理完成后又会重新上升。在下跌行情中,当股价开始从高位下跌后,由于市场预期向坏,一些获利盘纷纷出逃,而大多数投资者选择持币观望,市场承接乏力,因而造成股价下跌、成交萎缩的量缩价跌现象。这种量缩价跌现象的出现预示着股价仍将继续下跌。上升行情中的量缩价跌表明市场充满惜售心理,是市场的主动回调整理,因而投资者可以持股待涨或逢低介入。不过,上升行情中价跌的幅度不能过大,否则可能就是主力不计成本出货的征兆。下跌行情中的量缩价跌表明投资者在出货后不再做“空头回补”,股价还将维持下跌,投资者应以持币观望为主。
量价关系也要区别去对待:
股市操作中,人们通常最为关注的是价量关系。但在实战中还应该结合盘面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价涨量增一般看多,但当成交量放大到一个极限,不能继续放大时,就要警惕。这说明增量资金已全部进场,资金流入的过程基本结束,下跌过程就在眼前,即所谓的天量对天价。例如深宝安,2000年1月4日从3.59元起步,价涨量增,稳步上扬,到2000年6月6日放出8594万股的天量,股价也随之创出8.6元的近两年来新高。可是随后几天,成交量不仅无法进一步放大,反而逐渐萎缩,终于跌了下来。
2、价涨量缩一般看空,但也要提防骗局。一般地说,价涨量缩说明尽管资金还在流入,但流入的数量正在减少,理应看空。如山东铝业,2001年2月21日出年报当日放出1112万股的大量,股价收到15.20元,随后几天成交量不断萎缩,虽然股价在2月27日创出15.96元的新高,但创新当天的成交量仅有459万股,不及2月21日的一半属于典型的价涨量缩,此后该股走势萎靡,逐渐盘落。但是,对庄家控盘的长庄股,庄家握有绝大多数筹码且对该股基本面及大势后市充满信心。庄家会锁定大部分筹码,用少部分资金对倒拉升,出现价涨量缩的迹象,一旦出现此种情况,中小散户应抱紧股票不放,同时密切关注盘面变化,庄家没有明显的出货行为中小散户就不应松手。如思达高科,2000年6月初成交极度萎缩,每日成交量在1000到2000手之间,显示庄家已完全控盘。此后,股价从26元多的相对高位稳步攀升,到了38元的次高位再度极度萎缩,每日成交仅有几百手,庄家控盘的程度更加提高。此后股价再度向上,一直涨到55元的高位。
3、价跌量增表示资金流出的速度加快,当然应当看空,但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在量能增加的程度上注意把握。成交量多大算量增呢?一般以日换手率作为判断标准。有时,庄家为了震出获利浮筹,故意放量向下砸盘,制造骗局,但量能放大时一般日换手率都在5%以下。二是要在股价所处的位置上注意把握。在底部,量增股价微幅下跌,反而是庄家打压吸货行为,不仅不能看空,反而要看多。如深圳机场(000089,股吧),1999年3月底到4月初,成交量急剧放大,股价虽然一度从12.55元一路下跌到11.15元,但这么小的空间必是庄家的吸货行为。1个月后,该股果然一路向上,不到2个月时间涨到27.9元。在顶部,股价前期已有大幅上涨的情况下,放量下跌,必定是庄家出货行为所致。
4、价跌量缩虽然理应看多,但要视量缩的具体情况而定。股价下跌有如重物下落,并不需要成交量的放大配合。大盘和个股每一次下跌都伴随着成交量或多或少的萎缩。因此,只要价跌量缩到一定极限时才能看多。价跌量缩的一种常见情况是发生在庄家吸货完毕,拉升前夕。庄家为了震出获利浮筹,减少拉升的难度,通常会以大阴线缩量向下砸盘。此时的短期下跌是骗局,此时不仅不能出货,反而是逢低介入良机。如思达高科2000年2月中旬经过一段时间的拉高吸货之后,到了3月初开始价跌量缩,股价从22元跌到16元左右,回调约20%,成交量也极度萎缩,但此后证明,这只是最后的洗盘。
㈣ 股票里量价配合是什么意思
量价配合是指:如果量增价升继续看涨,量缩价跌将出现变盘(空头初跌段)。 资金流进表示有增量资金不断进入市场,也就是主动性买盘大于主动性卖盘,这需要专门的收费软件中才能看到,一般的软件中看不到这个信息。 量价配合的分类 从总体而言,股指在一段时间有可能是放量的或者是缩量的,成交量水平或高或低。但具体到盘中,无论日K线图上是放量还是缩量,分时走势中成交量总有相对的变化,也就是说成交量在每一天的盘中都会有局部的波峰或谷底。同样的道理,不论股指是运行下跌趋势或者上涨趋势,日K线图是收阴还是收阳,分时走势在盘中总有小的阶段性高点或低点。这是一个常识,指数不可能走直线,成交量也不可能是平均分布的。根据股指走势以及所对应的成交量同步变化,我们可以将分时走势中的量价特征抽象出比较典型的两种: 第一种,量价同步配合。所谓量价同步配合理解起来比较简单,也就是在分时走势图下方的成交量变化的每一个波峰对应的都是分时走势小波段的每一个高点,局部放量对应的是股指盘中冲高的波段,而局部缩量对应的是盘中回调的阶段,这与通常技术思路中的价涨量增的思想是吻合的,表示大盘的短线走势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中。 第二种,量价反向配合。所谓量价反向配合与量价同步配合恰恰相反,也就是在分时走势图下方的成交量变化的每一个波峰对应的都是股指分时走势小波段的每一个低点。局部放量集中于股指盘中下挫的波段,而盘中反弹的波段,市场是局部缩量的,这表示大盘盘中向上震荡时力度减弱,股指短线走势处于一种弱势调整状态中,有可能继续下行。
㈤ 如何通过量价关系精准把握短线买入时机
量在价先,分析量价关系能对股市趋势和个股形态有更明确的认识,先人一步找到精准的短线买入时机。
㈥ 量价 典型股票盘口分析 怎么样
那是你没有遇到好的股票家园学习 你来我的地方交流学习股票吗 你愿意来吗
㈦ 谁帮我解释一下股票的量价理论
成交量分析的定义和技巧 解读成交量与价格的关系
一、关于量?(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量之要,其一在势也。高位之量大,育下落之能;低位之量大,藏上涨之力;
二、成交量的五种形态(独家证券内参,365天资讯情报站……)
因为市场就是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说成交量比较容易做假,控盘主力常常利用广大散户对技术分析的一知半解而在各种指标上做文章,但是成交量仍是最客观的要素之一。
1.市场分歧促成成交。所谓成交,当然是有买有卖才会达成,光有买或光有卖绝对达不成成交。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后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后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又各取所需,才会成交。
2.缩量。缩量是指市场成交极为清淡,大部分人对市场后期走势十分认同,意见十分一致。这里面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市场人士都十分看淡后市,造成只有人卖,却没有人买,所以急剧缩量;二是,市场人士都对后市十分看好,只有人买,却没有人卖,所以又急剧缩量。缩量一般发生在趋势的中期,大家都对后市走势十分认同,下跌缩量,碰到这种情况,就应坚决出局,等量缩到一定程度,开始放量上攻时再买入。同样,上涨缩量,碰到这种情况,就应坚决买进,坐等获利,等股价上冲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时候再卖出。
3.放量。放量一般发生在市场趋势发生转折的转折点处,市场各方力量对后市分歧逐渐加大,在一部分人坚决看空后市时,另一部分人却对后市坚决看好,一些人纷纷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却在大手笔吸纳。放量相对于缩量来说,有很大的虚假成份,控盘主力利用手中的筹码大手笔对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简单的事。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将计就计。
4.堆量。当主力意欲拉升时,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几日或几周以来,成交量缓慢放大,股价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状似土堆的形态,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产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举出货。
5.量不规则性放大缩小。这种情况一般是没有突发利好或大盘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妖庄所为,风平浪静时突然放出历史巨量,随后又没了后音,一般是实力不强的庄家在吸引市场关注,以便出货。
三、市场成交量与价格的关系
1.确认当前价格运行趋势:市场上行或下探,其趋势可以用较大的成交量或日益增加的成交量进行确认。逆趋势而行可以用成交量日益缩减或清淡成交量进行确认。
2.趋势呈现弱势的警告:如果市场成交量一直保持锐减,则警告目前趋势正开始弱化。尤其是市场在清淡成交量情况下创新高或新低,以上判断的准确性更高。在清淡成交量情况下创新高或新低应该值得怀疑。
3.区间突破的确认方法:市场失去运行趋势时即处于区间波动,创新高或新低即实现对区间的突破将伴随成交量的急剧增加。价格得到突破但缺乏成交量的配合预示市场尚未真正改变当前运行区间,所以应多加谨慎
4、成交量催化股价涨跌一只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该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当更多的人或更多的资金对股票未来看好时,他们就会投入资金;当更多的人或资金不看好股票未来时,他们就会卖出手中的股票,从而引起价格下跌。但是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相对的过程,也就是说,不会所有的人对股票“一致地”看好或看坏。这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看法,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股票处于不同的价格区域,看好的人和看淡的人数量会产生变化。比如市场上现在有100个人参与交易,某股价格在10元时可能有80个人看好,认为以后会出现更高的价格,而当这80个人都买进后,果真引起价格上升;股价到了30元时,起先买入的人中可能有30个人认为价格不会继续上升,因此会卖出股票,而最初看跌的20个人可能改变了观点,认为价格还会上升,这时,价格产生了瞬间不平衡,卖出的有30人,买入的只有20人,则价格下跌。看好、看淡的人数会重新组合并决定下一步走势。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错误的看法:股票成交量越大,价格就越涨。要知道,对于任何一个买入者,必然有一个相对应的卖出者,无论在任何价格,都是如此。在一个价格区域,如果成交量出乎意料地放大,只能说明在这个区域人们有非常大的分歧,比如50个人看涨,50个人看跌;如果成交量非常清淡,则说明有分歧的人很少或者人们对该股票毫不关心,比如5个人看涨,5个人看跌,90个人无动于衷或在观望。
可以从成交量变化分析某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成交量越大,说明越有吸引力,以后的价格波动幅度可能会越大。
可以从成交量变化分析某股票的价格压力和支撑区域。在一个价格区域,如果成交量很大,说明该区域有很大的压力或支撑,趋势将在这里产生停顿或反转。
可以观察价格走出成交密集区域的方向。当价格走出成交密集区,说明多空分歧得到了暂时的统一,如果是向上走,那价格倾向于上升;若向下走,则价格倾向于下跌。
可以观察成交量在不同价格区域的相对值大小,来判断趋势的健康性或持续性。随着某股票价格的上升,成交量应呈现阶梯性减弱,一般来说,股票相应的价格越高,感兴趣或敢于参与的人就相应越少。不过这一点,从成交额的角度来看,会更加简单扼要。
仅仅根据成交量,并不能判断价格趋势的变化,至少还要有价格来确认。成交量是价格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个可能引起本质变动的因素,但是在大多数时候,只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市场上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个股或股指的上涨,必须要有量能的配合,如果是价升量增,则表示上涨动能充足,预示个股或股指将继续上涨;反之,如果缩量上涨,则视为无量空涨,量价配合不理想,预示个股或股指不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或难以持续上行。
个股或大盘在大幅放量之后缩量阴跌,显然是坏事,显然预示着一轮跌势的展开。例如2001年5月18日和5月21日,沪市成交放大至200亿和217亿,之后量能再也无法放大,开始横向整理,至6月14日大盘见顶后,大盘明显缩量,6月27日开始放量下跌,7月23日加速下跌,至10月22日,跌至1514点,始于6月27日的此轮跌势共跌去700余点,持续时间长达4个月,是典型的放量之后缩量导致的下跌。但千万不能忘记,下跌初始阶段的股指是处于长期牛市之后的高位2200点之上!
与此完全相反的实例是,2002年3月8日和3月9日,沪市成交放大至238亿和213亿,经缩量回落整理后,终于爆发了6·24行情。不可否认,6·24行情的爆发,消息面的利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6月21日,沪市成交就大幅放大,预示着新一轮涨升即将开始,只不过停止国有股减持的重大利好大大加强了涨升的爆发力,但也大大缩短了行情的持续时间,急剧放大的成交量和场外资金的蜂拥而入使得资金面难以为继,结果导致了行情的夭折。短短的5个交易日,沪市成交1650多亿,然后大盘缩量下跌,至2003年1月6日,股指创出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1311点,此轮跌势共跌去400余点,持续时间超过半年。这又是一个典型的放量之后缩量导致的下跌,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下跌初始阶段股指是在创出2002年年内新高1748点之后,当时股指处于阶段性的高点,下跌也就不可避免了。
而2003年1月14日和1月15日成交量放大至235亿和217亿,共计452亿,表明多头开始大举入市,之后大盘开始缩量,但是股指不跌反涨,是典型的缩量上涨,这表示1月14日和1月15日入市抢筹的投资者并未出逃,筹码锁定良好,上档抛压较轻,所以缩量仍能上涨。与缩量阴跌一样,缩量上涨一般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缩量阴跌表示市场处于弱势,极小的成交量就能打低股指,阴跌之后必然有放量大跌,这对于多方是极为不利的。反之,缩量上涨表示市场处于强势,较小的成交量就能推动股指上扬,之后必然会放量大涨,大盘如此,个股更是如此。目前中国的股市在一轮放量后进入了相对小量的时期,后市如何,尚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