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國際商業結算的股票趨勢分析
擴展閱讀
綠地 2024-12-23 15:05:55
北京二套房政策 2024-12-23 14:57:50
世界禁曲 2024-12-23 14:46:38

國際商業結算的股票趨勢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5-01 04:47:42

⑴ 能不能介紹給我一些關於炒股的術語

A股 B股 H股 N股 ST股 PT股 K線

暗盤 板塊 暴利 補漲 白馬 拔檔 包銷 補空 報價 變盤 崩盤 參數
承銷 存貨 除權 除息 持倉 差價 長牛 長庄 長陽 長陰 長期 長空
長多 撤單 吃貨 出局 出貨 處罰 炒作 籌碼 成交 大盤 大戶 大關
代銷 董事 凍結 短差 短期 短線 短庄 短空 短多 低點 低吸 低價
底價 底部 登記 打壓 打開 打底 頂部 吊空 斷頭 多方 多頭 跌幅
跌停 對敲 額度 復牌 反轉 反彈 反抽 費用 風險 負債 浮多 浮空
浮籌 峰價 封關 分股 法人 股本 股票 股市 股東 股權 股民 股價
股份 股評 股金 股息 股利 割肉 公債 股指 股金 國債 掛進 掛出
摜壓 關卡 個股 高點 掛牌 高拋 跟進 後市 黑馬 含權 回落 回檔
回調 回吐 橫盤 合謀 匯率 行業 行情 護盤 哄抬 換手 換股 合並
紅利 介入 競價 金叉 均線 基金 進場 加息 加碼 減持 減磅 機構
經理 解套 建倉 價位 凈價 頸線 巨量 價位 舉牌 看漲 開盤 空倉
空手 空頭 空方 虧損 虧本 擴容 路演 利潤 利好 利多 利空 拉升
拉抬 老股 買入 買手 賣手 買空 賣空 賣出 買量 賣量 慢牛 年報
年線 內盤 牛市 牛股 牛皮 逆差 逆轉 披露 拋售 騙線 派息 派發
盤擋 盤堅 盤軟 盤跌 盤整 盤檔 盤局 盤口 平倉 配股 配售 平市
平台 強勢 強市 券商 趨勢 期權 圈錢 缺口 前期 輕倉 弱勢 弱市
融資 日線 熱點 踏空 抬拉 跳空 跳水 天價 突破 探底 頭部 貼水
套牢 填息 填權 填空 攤平 投資 調整 挑戰 頭部 推介 退市 收盤
收陽 收陰 收益 收購 上漲 實多 現手 實空 雙頭 死叉 升水 上檔
死多 散戶 順差 上市 上攻 上揚 數量 實體 損益 稅收 申購 掃盤
託管 停牌 突破 探低 探底 委託 外資 委比 委買 委賣 外商 外盤

違規 萎縮 尾市 尾盤 委必 午盤 殺低 向上 向下 現價 現手 箱體
蓄勢 下跌 下挫 洗盤 新多 新股 新高 下檔 吸納 吸貨 現賣 熊市
運作 溢價 月線 預虧 業內 業績 要價 盈利 異動 驗證 證券 坐轎
債券 債務 債權 中報 中期 中戶 置換 資金 資本 資產 莊家 庄股
主力 總手 增資 斬倉 轉倉 做多 做空 做手 做莊 做頭 軋空 震盤
震倉 震盪 振幅 轉讓 整理 漲停 漲跌 漲幅 扎空 坐車 支撐 阻力
止跌 重倉 周線 最高 最低 追高 摘牌

A2權證 標准券 本利比 保證金 保薦人 避風港 成交量 成交價 成長股
承銷商 次新股 創業板 大盤股 大牛股 大牛市 大股東 大陽線 大陰線
跌停板 多殺多 多翻空 董事會 短線客 低價股 地產股 浮動股 法人股
高息股 高價股 過戶費 國家股 軌道線 國有股 國企股 沽空盤 股份制
跟風盤 公眾股 乖離率 行情牌 含權股 核准制 換手率 紅籌股 黑馬股
會員制 獲利盤 經紀人 績優股 績差股 交易廳 緊縮股 技術股 監事會
基本面 今開盤 叫買價 叫賣價 空殺空 開平盤 開盤價 開低盤 空翻多
科技股 虧損股 可轉債 抗跌性 領頭羊 藍籌股 老八股 龍債券 冷門股

領導股 零星股 流通股 流通盤 龍頭股 買入價 賣出價 牛皮市 普通股
搶短線 搶搭車 搶帽子 潛力股 趨勢線 蹺蹺板 強勢股 汽車股 熱門股
融資股 死多頭 收盤價 收益率 損益表 三重底 升高盤 十字星 上影線
市盈率 抬轎子 投資股 投機股 投資者 頭肩頂 頭肩底 踏地雷 委託書
委託人 穩定股 無息股 外資股 網路股 下轎子 下影線 信託股 小盤股
小陰線 小陽線 消息面 優績股 優先股 遺忘股 圓弧底 一字型 印花稅
證券法 證券商 證券業 證監會 漲停板 周轉率 坐轎子 扎空頭 扎多頭
轉託管 注冊制 資本稅 整數股 最高價 最低價 阻力線 自營商 支撐線
總資產 總市值 總股本 總市值 招股書 職工股 轉配股 中價股 中長線
昨收盤 異動股 基準日 止損價

比價效應 便士股票 備兌憑證 部分償還 本國債券 比例配售 部分改組
傳真委託 長期投資 長期負債 長線是金 撤出股市 持幣觀望 成交數量
成交筆數 次日交收 財務風險 長期國債 場外交易 抽簽償還 初級市場
沖高受阻 儲備風險 出售資產 次級市場 存托憑證 產權界定 承銷協議
初次發行 財務補貼 財政收支 財政政策 常住居民 次要趨勢 大幅炒作
代理席位 抵押融資 電子商務 多頭市場 跌至谷底 短線交易 等級股票
對敲轉帳 當面委託 當日有效 當日交收 電話委託 單利債券 到期償還
定時償還 短期國債 道氏理論 短暫趨勢 底部橫盤 低位震盪 底部割肉

多空雙方 二次探底 二級市場 二級清算 二級銷售 二板市場 法人結算
分紅派息 發起設立 投資風險 負債股息 復利債券 發起協議 發行費用
發行公告 發行價格 法定資本 輔導報告 放量下跌 逢高減磅 逢低吸納
逢低介入 逢高減倉 貨幣償還 債權過戶 固定資產 關聯企業 關聯法人
關聯交易 個人股東 高科技股 購買交易 光谷概念 公募證券 公司債券
公司證券 股權置換 股權轉讓 股份公司 股票編號 股價漲跌 股票凈值
股本結構 股票交易 股權登記 股權過戶 股市壟斷 股價規定 股指報跌
股東大會 股價指數 股票股息 股票基金 股票期權 股票市場 國際債券

國際證券 公募債券 股東名冊 股東權利 股東權益 股票償還 股票發行
股票板塊 股權收購 國際收支 高位鈍化 國家預算 櫃台交易 函電委託
恆生指數 貨幣國債 貨幣基金 貨幣期權 貨幣證券 貨幣償還 貨幣政策
獲利了結 獲利豐厚 迴避風險 行情停滯 後市向淡 行業分析 加速上揚
集合競價 價格優先 基金交易 交易過戶 經紀服務 交易席位 記名股票
間接融資 建業股息 金融機構 金融期貨 金融期權 金融債券 金融行情
金融證券 近期趨勢 技術因素 技術形態 繼續持股 經營風險 基金發行

基金契約 減少資本 盡職調查 基本分析 技術分析 經濟變數 經濟分析
經濟指標 矩形形態 看跌期權 看漲期權 科技含量 控股公司 空頭市場
會計主體 零股交易 零數委託 利率風險 利率期貨 利率期權 連續交易
流通股票 流通國債 拉高吸貨 拉高出貨 利好出盡 利空出盡 量價背離
歷史新高 利潤分配 聯合改組 流動比率 每股收益 買殼上市 買入注銷
買力薄弱 買賣清算 買入時間 賣出時間 美式期權 募集設立 美國債券
納米概念 朦朧利好 年度報告 內幕人員 內幕信息 內幕交易 逆市飄紅

內生變數 歐洲債券 歐式期權 歐洲債券 配股權證 普通股票 派生分立
配股發行 平價發行 破產財產 破產和解 破產清算 破產宣告 普遍下跌
平均價格 平衡基金 票面價值 平均成本 拍賣市場 徘徊谷底 破位下行
企業風險 期貨交易 期中償還 期詐客戶 全額償還 全額交割 全盤盡黑
全額包銷 全額預繳 楔形整理 熱門板塊 認股期限 認股數量 日本債券
入市資金 認股權證 事先預警 實時監控 事後監查 市價委託 時間優先
三無概念 三級清算 三公原則 商品證券 上市證券 實物國債 實物債券
適銷證券 私募證券 隨時償還 速動比率 上市輔導 上網發行 上網定價

上市時間 上市公司 上市流通 上證指數 上升通道 上漲空間 深證指數
時價發行 縮量調整 審計報告 審計風險 市盈率法 受託公司 私募債券
死亡板塊 三角形態 扇形原理 收入政策 隨機誤差 市場組合 特別處理
衍生品種 投資基金 投資公司 投資銀行 通購通贖 通貨膨脹 套期保值
貼現債券 無形席位 溫和放量 往返交易 網上交易 穩定股市 委託合同
委託買賣 違約風險 外國債券 外生變數 虛擬資本 限價委託 系統風險
現金股息 信用風險 吸收合並 現金流量 循環購買 形態分析 新股配售
虛買虛賣 虛假置換 協議轉讓 信息披露 新設分立 新設合並 信息披露
信託證書 相反理論 夏普指數 衍生品種 一級市場 有價證券 一級清算
以券融資 以資融券 優先股票 驗證筆錄 溢價發行 營業收入 余額包銷
有效邊界 有效組合 有形席位 有效突破 應收款項 應計股息 應計利息
與庄共舞 暫停上市 指定交易 證券交易 證券帳戶 證券存管 證券清算
證券交收 政治風險 債券交易 整數委託 自營席位 債券基金 債券利率
債券市場 展期償還 證券承銷 證券定價 證券上市 證券市場 證券公司
政策風險 政府證券 政府幹預 直接融資 中期國債 中央存管 中央登記
中央結算 中介機構 中期預虧 轉換比例 轉換價格 轉換平價 轉換期限
轉換升水 轉換貼水 資本市場 資本損益 資本證券 資本盈餘 資金投向
資產置換 資本損益 資產凈值 增發新股 增加資本 整理行情 債券代銷
債券發行 債券期限 折價發行 整體改組 重要合同 資產評估 資產清查
資產重組 證券投資 證券組合 逐波上攻 主要趨勢 主板市場 主承銷商
轉換平價 轉移支付 走勢牛皮 走勢疲軟 折價發行 做價轉帳 暫行凍結
滯銷股票 長勢未止 追漲殺跌 止跌回升 道.瓊斯 T+1交收

保證公司債 不記名股票 不適銷證券 參與公司債 成長型基金 財務代理人
承銷團協議 存貨周轉率 董事會秘書 道瓊斯指數 電話轉委託 董事會秘書
多元化原則 發行日交收 非交易過戶 非流通股票 非流通國債 非上市證券
非系統風險 分期公司債 法律意見書 封閉式基金 公司職工股 購買力風險
關聯自然人 個人投資股 公司型基金 公司職工股 股票周轉率 股價平均數
股利收益率 股份的分派 股份的含義 股份的分派 股份的含義 股份的設質
股份的收回 股份的特點 股份的注銷 股權登記日 高科技板塊 國企大盤股
國有股減持 國有法人股 寡頭壟斷型 回購收益率 記賬式國債 機構投資者

基金管理費 基金管理人 基金託管費 基金託管人 記帳式債券 交易所市場
凈流動資本 經紀人傭金 資產倍率法 競價確定法 凈資產倍率 經濟增長率
機構投資者 機構交易網 金融證券化 開放式基金 可轉換債券 可轉換股票
例行日交收 累積優先股 利息預扣稅 流動性原則 壟斷競爭型 兩陽夾一陰
律師事務所 每股凈資產 內部職工股 內容收益率 憑證式國債 平衡型基金

平均投資法 憑證式債券 配股說明書 契約型基金 牽頭經理人 認購證方式
收入型基金 收益公司債 三角形整理 上市公告書 上市推薦人 市盈率估價
社會公眾股 順套與逆套 特約日交收 貼現收益率 特雷諾指數 委託手續費
無風險利率 無面額股票 梧桐樹協定 梧桐樹協定 未分配利潤 完全競爭型
完全壟斷型 無差異曲線 銷售毛利率 現金流量表 系統性風險 銷售毛利率
銷售凈利率 約定日有效 盈虧臨界點 優先認股權 有面額股票 優先認股權
有利的稅收 資產收益率 周期性股票 政府投資者 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表

資本化證券 證券經紀人 債券安全性 債券償還性 中短期趨勢 中長期趨勢
中間價發行 債券流動性 債券收益率 證券承銷商 證券發行人 證券交易所
證券經紀商 證券投資者 證券自營商 債權人會議 再貼現政策 債券市場性
資本市場線 證券市場線 證券特徵線 證券分析師 證券的方差
變動收益證券 部分資產評估 場外交易市場 參與優先股票 代理買賣證券
場外交易市場 誠實信用原則 承購包銷方式 儲蓄存單方式 長期負債比率
財務比率分析 財務管理體制 產業生命周期 獨立財務顧問 電話自助委託
地方政府債券 店頭交易市場 多頭套期保值 單項資產評估 非系統性風險
非經常性損益 服務質量風險 股份有限合並 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價格指數
股票內在價值 股票票面價值 股票清算價值 股票帳面價值 股票指數期貨
股票指數期權 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承銷機構 股票發行價格 股東權益比率
股價循環規律 公開市場業務 公司財務狀況 固定價格清算 固定收益證券

櫃台交易市場 公開招標方式 國內生產總值 葛蘭威爾法則 回購標准品種
回購交易單位 貨幣政策工具 凈資產收益率 集中交易市場 交易差錯風險
凈額交收原則 基金運作費用 基金清算費用 基金資產凈值 基金資產估值
價格發現功能 金融機構證券 金融期貨合約 金融市場體系 基金包銷方式
基金代理發行 基金發行價格 基金公募發行 基金申請報告 基金私募發行
基金託管協議 基金自行發行 記名公司債券 基金資產總值 計量經濟模型
間接信用指導 會計師事務所 開戶對象風險 開戶數量風險 可轉換公司債
空頭套期保值 累進利率債券 律師工作報告 利息支付倍數 美國存托憑證

普通股獲利率 全面指定交易 錢貨兩清原則 清算交收模式 深證綜合指數
上證綜合指數 三級清算模式 隨機漫步理論 特種定向債券 託管券商制度
套利證券組合 委託買賣契約 信用評級機構 新股競價發行 新股與次新股
信用交易風險 系統保障風險 信用評級機構 行政分配方式 信用交易規律
循環周期理論 以價格為標的 盈利預測審核 證券信息公司 證券投資基金
證券經營機構 資產評估機構 證券信息公司 證券交易原則 證券交易場所
證券經紀業務 證券自營業務 證券回購交易 證券交易風險 帳戶掛失轉戶

債權債務風險 債券償還期限 證券的產權性 證券的風險性 證券的流動性
證券的期限性 證券的收益性 證券發行市場 證券服務機構 證券兼營機構
證券經紀業務 證券經營機構 證券流通市場 證券市場監管 證券市場主體
證券市場自律 證券投資基金 證券市場中介 證券行業協會 證券專營機構
證券自營業務 周期波動風險 債券的收益率 債券發行額度 債券發行條件
債券公募發行 債券私募發行 債券余額包銷 整體資產評估 重大訴訟事項
資產評估報告 直接信用控制 資本增長原則 資產的凈現值 證券的a系數
證券的b系數 無擔保的ADR 有擔保的ADR T+1交收制度
標准券的折算率 不可贖回優先股 不記名公司債券 本金安全性原則
避稅型證券組合 超額配售選擇權 非參與優先股票 非累積優先股票
非轉換公司債券 公司企業投資者 股票投資收益率 股票行情一覽表
國際債券發行人 國債一級自營商 固定資產周轉率 股東權益周轉率
股東權益收益率 國際型證券組合 貨幣的時間價值 凈證券營運資金
境內上市外資股 境外上市外資股 基金單位的認購 基金的平價發行
基金的折價發行 基金發起人協議 基金招募說明書 基金的溢價發行
可贖回優先股票 可轉換優先股票 良好市場性原則 NASDAQ綜合指數

內部到期收益率 商業性匯率風險 設備信託公司債 事業單位投資者
收入型證券組合 貼現現金流模型 無擔保公司債券 現金流量折現法
營業部自有資金 營業部客戶資金 應收帳款周轉率 有擔保公司債券
終止上市阻力線 債券到期收益率 債券票面收益率 債券真接收益率
證券交易多樣化 證券上市的暫停 證券上市的終止 證券市場的信息
證券市場國際化 證券市場自由化 中國證券業協會 債券的發行價格
債券的付息方式 債券的票面利率 債券的稅收效應 招股說明書概要
增長型證券組合 債券拖欠可能性 指數化證券組合 資產的內在價值

不動產抵押公司債 不可轉換優先股票 股票交易異常波動 股份有限公司分立
股份有限公司會計 股份有限公司解散 股份有限公司破產 股份有限公司清算
股票持有期收益率 公司財務報表分析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 宏觀計量經濟模型
金融期貨合約期權 基金直接銷售方式 可進行按金交易股 普通股每股凈收益
無記名(實物)國債 新股上網定價發行 新股上網競價發行 應交增值稅明細表
盈利預測的審核函 證券投資咨詢公司 證券登記結構機構 證券自營業務范圍
證券自營買賣風險 債券持有期收益率 證券登記結算公司 證券投資顧問公司
證券投資者法人化 證券投資咨詢公司 債券全額包銷方式 招股(配股)說明書
證券組合的可行性 證券的期望收益率

被動的債券組合管理 代理買賣證券的風險 附新股認股權公司債
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 股息率固定優先股票 股東權益增減變動表
股份有限公司的分立 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並 股份有限公司的解散
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理 股份有限公司的利潤 股份有限公司的破產
股份有限公司的章程 股份有限公司的轉換 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本
公司制的證券交易所 貨幣市場型證券組合 基本收益穩定性原則
基金的單位資產凈值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 證券自營的基本風險
證券抵押信託公司債 證券市場的配置功能 債券的利率期限結構
收入-增長型證券組合
分部營業利潤和資產表 股份公司高級管理人員 股息率可調整優先股票
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 股票承銷中的禁止行為 可轉換證券的理論價值
可轉換證券的轉換價值 馬克威茨單期投資問題 認股權證的「行使價」
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原則 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原則
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原則 信息披露的准確性原則 證券自營業務資格證書
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方式 股東權益與固定資產比率 股東權益與固定資產比率
金融期貨的風險轉移功能 市盈率又稱價格收益比率 證券自營的經營管理風險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證券經營機構操縱市場行為

從事證券業務的資產評估機構 以交款期為標的的荷蘭式招標
以交款期為標的的美國式招標 以收益率為標的的荷蘭式招標
以收益率為標的的美國式招標 從事證券相關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
投資者對某種證券在未來給定時期的收益率窗口

⑵ 買賣股票時,在證券分析軟體中復權該怎麼用買前該用復權嗎

影響股票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供求關系
股票市場何以與經濟學息息相關, 無疑是其價格的升跌無不由市場力量所推動。簡單而言,即股票的價格是由供求關系的拉鋸衍生而來,而買賣雙方背後的理據,卻無不環繞著大家各自對公司未來現金流的看法。基本上來說,股票所能產生的現金流可由公司派發股息時出現,但由於上市公司股票是自由買賣的,因此當投資者沽出股票時,便可得到非股息所帶來的現金流,即沽售股票時,所收回的款項, 倘若股票的需求(買方)大於供應(賣方),股價便會水漲船高,反之當股票的供應(賣方)多於需求(買方),股價便會一沉百踩。這個供求關系似是簡單無比,但當中又有何許人能夠准確預測這供求關系變化而獲利呢?
另外,坊間有不少投資者認為股價越大的公司,其規模就是越大,股價較小的公司,規模就越是細小,我可以在這里跟大家說:「這是錯誤的!」倘若甲公司發行股票100,000張,每股現值 $20,即公司現時的市值為 $2,000,000。而乙公司發行股票達 400,000張,而每股現值 $10,即乙公司的市值則為 $4,000,000,可見縱使乙公司的股價較甲公司小,其市值卻較甲公司大!
公司盈利
縱使影響公司股價的因素有芸芸眾多,但「公司盈利」的影響因素卻是大家不會忘記的。公司可以短期內出現虧損,但絕不可以長期如此,否則定以清盤結終。所有上市公司均有責任定期向公眾交代是年的財政狀況,因此投資者不難掌握有關公司的盈利狀況,作為投資股票的參考。
投資者的情緒
大家可能主觀認為只要公司盈利每年趨升,股價定必然會一起上揚,但事實往往是並非如此的,就算一間公司的盈利較往年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升幅,公司股價亦都有可能因為市場預期有百分之六十的盈利增長而下挫。反之倘若市場認為公司虧損將會增加百分之八,但當出來的結果是虧損只拓闊百分之五(即每股盈利出現負數),公司股價亦可能會因為業績較市場預期好而上升。另外,只要市場憧憬公司前景秀麗,能夠於將來為股東賺取大額回報,就算當刻公司每股盈利出現嚴重虧損(譬如上世紀末期的美國科網公司),股價亦有可能因為這一幅又一幅的美麗圖像而沖上雲霄。總之,影響公司股價的因素並不單單停留於每股盈利的多少,反而較市場預期的多或少,方才是決定公司股價升跌的重要元素。
與此同時,油價、市場氣氛、收購合並消息、經濟數據、利息去向,以及經濟增長等因素,均對公司股價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股價變動是可以預算得到嗎?
可能上述問題會促使你閱讀以下文章,對嗎?事實上,不單閣下對這個問題充滿好奇,不少投資人,句括經濟學者以及投資專家對此更是左思右想,然而問題的答案卻仍然是個謎。盡管如此,有不少研究指股價變動是無跡可尋(對這個領域有興趣的網友,不妨登入財經網路的金融理論,學習有關「有效市場」以及「股價任意行」的論說),但同時亦有為數不少的華爾街金融奇才,聲稱股票價格是根據經濟氣候、財務比率(如市盈率、增長率),甚至乎動力指標,以及相對強弱指數等等所影響。事實上,倘若他們論及的股價升跌原因全是虛構出來,他們早已被踢出華爾街,而非現在的名利雙收!總而言之,掌握得越多信息或投資技巧的股民.其勝算亦會越是提高,反之亦然,而財經網路就正正是為著這個原因而創立,期望網友於漫遊本網站後,能夠增進不少財務知識及投資技巧,從而增加獲利機會,及早致富。
股價變動一般由以下幾方面產生:
客觀方面:
1、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通俗的說,也可以是盈利能力)。
2、預期盈利能力。(一般適用於高科技行業或資本回收較慢的行業如造船業等)
3、行業環境。(如該行業是處在繁榮期還是衰退期)
4、宏觀政策的影響。(例如利率的調整等)
5、國際金融環境的影響。
主觀方面:
1、上市公司信息是否准確、及時、完整。(主要是決策與財務信息)
2、若上市公司流通盤小,則較容易被控制。(俗稱做莊)
競價成交原則
上證所市場所有的證券交易均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進行競價成交。所有的買賣申報由電腦交易主機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則自動撮合成交,並通過上證所的衛星和地面光纜通訊系統,即時將行情向市場公開。
上證所目前採用的競價方式為電腦申報競價,即由電腦交易主機接受投資者委託本所會員單位發出的買賣指令,然後撮合成交。
競價又可分為集合競價和連續競價兩種方式。
在股票交易中股票是根據時間優先和價格優先的原則成交的,那麼,每天早 晨交易所剛上班時,誰是那個"價格優先者"呢? 其實,早晨交易所的計算機主 機撮合的方法和平時不同,平時叫連續競價,而早晨叫集合競價。 每天早晨從 9:15分到9:25分是集合競價時間。 所謂集合競價就是在當天還沒有成交價的時候,你可根據前一天的收盤價和 對當日股市的預測來輸入股票價格,而在這段時間里輸入計算機主機的所有價格 都是平等的,不需要按照時間優先和價格優先的原則交易,而是按最大成交量的 原則來定出股票的價位,這個價位就被稱為集合競價的價位,而這個過程被稱為 集合競價。直到9:25分以後,你就可以看到證券公司的大盤上各種股票集合競 價的成交價格和數量。 有時某種股票因買入人給出的價格低於賣出人給出的價 格而不能成交,那麼,9:25分後大盤上該股票的成交價一欄就是空的。當然, 有時有的公司因為要發布消息或召開股東大會而停止交易一段時間,那麼集合競 價時該公司股票的成交價一欄也是空的。 因為集合競價是按最大成交量來成交 的,所以對於普通股民來說,在集合競價時間,只要打入的股票價格高於實際的 成交價格就可以成交了。所以,通常可以把價格打得高一些,也並沒有什麼危 險。因為普通股民買入股票的數量不會很大,不會影響到該股票集合競價的價 格,只不過此時你的資金卡上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
從9:30分開始,就是連續競價了。一切便又按照常規開始了。
每個營業日開市後,某種證券的第一筆成交價為該證券的開盤價;當日的最後一筆成交價為該證券的收盤價。
目前上證所A股股票、基金的開盤價通過集合競價方式產生。B股和債券的開盤價以連續競價的方式產生。
集合競價未成交的部分自動進入連續競價。
證券首日上市,一般以其上市前公開發行價作為前收盤價和計算漲跌幅度的基準,但是不受價格漲跌幅限制。
上證所對上市交易的證券成交價格,通常實行隨行就市,自由競價。在認為必要時,可對全部證券或某類證券採取價格漲跌幅度限制。
目前,上證所對所有的A股、B股和基金實行幅度10%的漲跌幅限制。對特別處理股票實行幅度5%的漲跌幅限制。
決定股票價格在市場的表現,有理論上的說法和實際情況。上面各位給出的多是理論,這是很重要的,是理解股票的基本。
但是,中國的股票其實主要是莊家在操縱的,這一點官方是不會承認的,但通過近年來不斷的披露,大家已經能夠看清楚了。有人冠以「惡庄」之名,其實幾乎所有的莊家都不是善意的。國際資本市場上有做市商,那個與我們的莊家是兩回事。
中國的股票價格其實是莊家在操縱,這些莊家既有私人資本也有國有資本。他們興風作浪,惡意搞亂股市從中牟利。
中國股票股市的問題在於證監會監管不到位,同時法律也跟不上。國際資本市場有幾百年的歷史,英美法律體系健全。我們是大陸法國家,無法直接使用英美的普通法,而大陸法國家幾乎沒有能夠建立發達且相對公平的資本市場的。這個問題如何解決,一要靠時間,二要靠專家學者和投資者的共同努力。
所以說,股票的價格是莊家決定的。
國際資本市場相對要規范得多,他們歷史上比我們今天的上海深圳股市還黑暗,但經過百年洗禮,已經正經多了。所以國務院支持大型國有企業境外上市,一方面是考慮到國內股市承受力小無法容納這么多大型公司,另一方面也是想通過國際資本市場的規范運作使國有企業進步。
股票價格不需要規定,總量只有這點,某公司上市發行了1W股打比方(不會那麼少)!!
新股上市價10塊,股民申購來買新股!買光了沒了!!(再有那就是倒版的 這是不允許的 哈哈)股民聽(看)上市公司業績好,(不一定是上市公司業績好,我只是打個比方,也能說是有主力購買,反正有很多因素拉 我只說其中一種情況)很多股民想來投資買股票,怎麼買?高價買.從那買來?別的股民手上買! 這樣一賣一買股票的價格就上去了!! 這就是為什麼股票會漲了
沒有什麼供求關系一說,只有「物以稀為貴」的道理.打引號的 呵呵
「既然股票數量一定,都是大家互相轉手」
就是因為一定量 股民互相轉手就這么把股票給推(炒)高了的!!
有個例子 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到現在牛市價格還是5塊左右,提高可能也提高了點,但跟別的股票就相差幾倍了!現在ST股票都10以上也有了!!為什麼?那就是因為盤子大!!總股量大,不是那麼容易推!!
股票價格隨著市場的力量而每天波動,這主要是指價格隨著供求關系的變化而改變。如果願意買股票的人多於賣股票的人,則股票價格上升。反之,如果賣股票的人多於買股票的人,則股票價格下跌。
了解供求關系影響股價,這很容易。關鍵是理解人們為什麼喜歡這只股票而不喜歡另一隻。這需要明白哪些新聞或事件對公司產生負面的影響或者是正面的影響?對於這個問題,常常有多種答案,任何一個投資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策略。
這就是說,股價的波動反應了投資者對於公司價值的看法。不要把公司的價值等價於她的股票。公司的價值是指她的市場價值,也就是她的股價乘上發行股票的數目。例如,一個公司股價是100元一股,共發行了有1,000,000股,但她的市值低於另一個公司其股價是50元,共發行了5,000,000股(因為前者的市值是100 X 1,000,000=100,000,000元,而後者的市值是50 X 5,000,000=250,000,000元)。另外還有一點,股價是具有前瞻性的,股價不僅是反映了公司的當前市值,而且還蘊涵著投資者對於公司未來發展的期待。
影響公司價值最主要的因素是她的盈利,盈利是公司獲得的利潤。從長期來看,沒有盈利一個公司就無法生存。上市公司,按照要求需要一年四次報告她們的盈利情況(一個季度一次)。華爾街非常看中每一次的季報,因為證券分析師根據公司的盈利預測來推測公司未來的價值。如果公司的盈利報告好於預測,那麼股價就會上升,反之就會下跌。
當然,也不是只有盈利報告會影響股價。如果是這樣,那麼股票市場就會簡單的多。在網路股泡沫時,許多網路公司擁有幾十億的市值,但是沒有任何盈利。這些公司的市值持續不了多久,就從最高峰跌到原來很小的部分。這正說明了股價不會僅僅取決於公司的當前盈利。投資者建立了數百個變數,比例和指標想要解釋股價的波動,簡單的例如市盈率(P/E),其他相當復雜的例如Chaikin Oscillator,MACD等。
那麼,股價為什麼會波動。也許沒人會知道最好的答案。一些人認為沒法預測股價的變化,而另一些認為通過製作圖形和觀察股票以前的價格來決定何時買進和賣出股票。但是,有一件事是確定的,那就是股票價格可以非常迅速地和大幅度的改變。
以下是幾個基本點:
1. 在公司基本面不變的情況下,供求關系決定股票的價格。
2. 股價乘上發行的股票數目就是公司的市場價值(市值)。單純比較兩個公司的股價是沒有意義的。
3. 理論上,公司的盈利能力影響投資者對於公司價值的看法,但是還有其他的指標用來幫助投資者預測股價。記住,最終來說投資者的情緒,態度和期望值極大的影響著股票價格。
4. 有非常多的理論試圖解釋股價的變化。但是,沒有一種理論能解釋一切。
1`股票的漲跌與買賣的人數和買賣量有關,與股票的質地好壞有關.當然還與人為的因素及炒作有關系.有的股票質量不是很好但他照樣漲.一般來講股票漲是買的人多,量大而且賣的人少也就是說:求大於供.反之股票跌是:供大於求.
買的多的原因可能是這個股的質地好,也可能是炒股的人增加也包含莊家的炒作.
當然股市也是有其內在的運行規律的是動態的,是波動的,是有一定節奏的.沒有隻漲不跌也沒有隻跌不漲的.作為炒股者在股票的總趨勢上漲時在每一個技術上的低點都是進的機會,若在階段高點及時走掉當然收益最大.
在股票的大趨勢下跌時每一個階段高點則是走掉的機會,而在其低點進風險較大則有可能被套.若想在股市上有一席之地,在形成上升趨勢的低位看日線進在周線的高點處出.周線的下跌趨勢中最好不要參與也就是說要打大波段,對於沒有專業技術的人來講是比較穩當的. 幕後炒盤的是類似於基金、保險公司、投資機構以及境外資金。
影響股票漲跌的本質和手段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有:
1、莊家想拉就拉完全按照個人意志?
2、供求關系,只有買的人多才會漲,只有賣的人多才會跌,換句話說完全是市場說的算(不過按照這樣說比如杭蕭鋼構這樣的票根本沒人那麼大比例的買者去買,如何連續數十個漲停)?
3、一個嚴謹的數學公式,公式里有大盤漲跌,市贏率,股價等很多參數組成,計算機自動計算這些公式來控制漲跌?
4、根據公司盈利情況設置一個時間和價格目標,比如6XXXXX在6月底的目標是漲12元,該股票此後的價格波動可能是隨機的,但到了完成目標的這一天就算大盤跌的再凶,股價也必須要到12元?
答:單純從現象上看,是供求關系不平衡的體現。賣的人多買的人少,賣的人都想賣出去,競相壓價,股價就低了。相反的買的人多賣的人少,買的人都想買到,競相抬價,股價就高了。
至於從本質上看,是投資者對於股價未來趨勢的看法導致當前股價的變化。比如投資者「認為」某股票應該「值」12元,現在價格是10元,那麼他就買進。反之亦然。
單看上市公司基本面,比如公司業績好,利潤高,增長快。或者是整個行業,整個板塊有重大提升。國家政策影響,預期利好等等,都是讓投資者看漲的因素。相反的因素會使投資者有看跌的想法。這個可以說是一個趨於絕對理性,崇尚價值投資觀念的想法。
至於從技術面來看,則有很多投資和投機的因素在裡面。比如股票超漲超跌,莊家是在低位吸籌或者高位出貨,橫盤整理等等。廣大投資者對整個市場的看法(比如前一周的大跌,上市公司基本面並沒有大跌,而是投資者的心理大跌了)。這方面可以研究的太多了,建議樓主多看看股市分析的書。
還有一方面是炒作因素,也是我國股市的一大特色。有些消息並不會直接影響或者改變股價,但是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比如莊家),會利用這樣的消息來擴大影響,借機炒作,以達到直接控制股價的目的。
至於股價的手段,說到底股市就是2個基本因素,「價」和「量」,在這點上莊家和散戶是公平的。不公平的地方在於,莊家的錢多,實力強,甚至能夠獲得內幕消息,在這點上,莊家是領先於中小散戶的。在某些股票上,莊家甚至能夠控制80%的流通股以及擁有大量資金,然後就類似於商業上的壟斷市場,貨也在莊家手裡,錢也在莊家手裡,那麼價格當然也是他說了算了。這里只是說的通俗一點,道理樓主應該能夠想通。至於具體怎樣操作,對不起,我也不是莊家,還請樓主多看書吧。
順帶一句,只要散戶足夠團結,反手打擊莊家還是可行的,歷史上有過這樣的例子。
對於這四個問題:
1、莊家想拉就拉完全按照個人意志?
很無奈的說,是的。如果你有足夠的錢,你也可以。但是最近證監會對違規交易管理有所嚴格,太瘋狂的舉動無疑是自討沒趣。
2、供求關系,只有買的人多才會漲,只有賣的人多才會跌,換句話說完全是市場說的算(不過按照這樣說比如杭蕭鋼構這樣的票根本沒人那麼大比例的買者去買,如何連續數十個漲停)?
你的看法沒錯。只不過象杭蕭這樣的個股(類似的還有銀星,S前鋒等),主力高度控盤,擁有大量籌碼。買的人是少,但是賣的人更少。主力在漲停板上不僅不賣,甚至會用大量資金掛單,給散戶造成此股供不應求,日後必然大漲的錯覺。
3、一個嚴謹的數學公式,公式里有大盤漲跌,市贏率,股價等很多參數組成,計算機自動計算這些公式來控制漲跌?
沒有這么嚴謹,但是技術分析還是很重要的。其實股票的最基本兩點,價和量,其他一切的指標,參數,都是建立在這兩點上的。
4、根據公司盈利情況設置一個時間和價格目標,比如6XXXXX在6月底的目標是漲12元,該股票此後的價格波動可能是隨機的,但到了完成目標的這一天就算大盤跌的再凶,股價也必須要到12元?
個股當然要看大盤。設置目標是一定的,但是如果在實施過程中遇到變化,那麼目標和手段必然要調整。請記住,莊家的終極目的是賺錢,而不是拉高股價。只有把股價拉高,莊家高位脫身,把股票高位拋給他人,莊家才能真正獲利。大盤下跌,意味著廣大投資者情緒不看好,對異動股有所警覺。這時就算個股拉的再高,莊家把圖形做的再漂亮,也不能吸引更多投資者接盤。這時的市場,不過是莊家在自己玩自己而已
首先應該說明一點:影響股價的主要因素是主力資金的運作。其實您自己的第二個回答就已經說明了問題。我這里所說的主力資金並非是「莊家」而是大部分資金。關於您提到的杭蕭鋼構這類情況其實也很正常。每天9:15-9:25是集合競價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有可能報出漲停價,而如果漲停價的單報得最多,那麼當天開盤就漲停。自然在連續競價時間(也就是9:30到15:00)就不可能有賣出單(這里的賣出指上市公司賣出)所以不會有太大成交量,除非有股東賣出手中股票,但一般打破漲停的情況很少。從經濟角度來看,股價一定會上揚,只是時間問題。因為經濟總會隨社會發展而發展,而股市就是經濟發展最直觀的鏡子。
影響一個公司股價漲跌的五大因素,按重要性排列:1.政策多空,很明顯,這段時間的下跌就是由於國家政策的影響;2.行業景氣,去年的有色金屬就是最好的例子;3.財務狀況,就是公司的經營情況和現金流;4.市場資金,市場資金的流入和流出會對短期股價帶來較大的影響;5.價量技術,為什麼很多人最看重的技術分析反而是影響最小的,其實技術面就涵蓋了以上的內容,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漲跌,一個公司的股價從來都是圍繞公司的價值波動,如果你真正理解了以上內容,想不賺錢都比較困難
股票的漲跌有宏觀面及基本面的原因,主要的還是資金面或者受主力的關照程度。
在股市上,只要股民擁有的資金或股票的數量達到一定的比例,就能令股價的走勢隨心所欲,從而控制住股價以從中漁利。如滬市的某上市公司曾經在一天之內將自己的股價炒高了一倍,而更有甚者,深市的一家券商在臨收市前的幾分鍾之內就將某支股票的價格拉高一
倍多,所以股價是某時段內資金實力的體現,散戶股民對股市的這種操縱行為應多加提防,而不宜盲目跟風,以免吃虧上當。
機構大戶操縱股價的行為能以得逞,其原因就是中小散戶的直線思維,即看到股票價格上漲以後就認為它還會漲,而看到股價下跌時認為它還會跌。而機構大戶將股票炒到一定價位必然要拋,將股價打壓到一定程度後必然要買。
在股市中,機構大戶操縱股價的常用手段有以下幾種:
壟斷。機構大戶為了宰割散戶,常以龐大的資金收購某種股票,使其在市面上流通的數量減少,然後放出謠言,引誘散戶跟進,使市場形成一種利多氣氛,哄托市價,待股價達到相當高度時,再不聲不響地將股票悉數拋出,從中牟利。而由於機構大戶持有的股票數量較多,一旦沽出,必定導致股價的急劇下跌,造成散戶的套牢。另一種方式就是機構大戶先賣出大量股票,增加市面股票籌碼,同時放出利空消息,造成散戶的恐慌心理,跟著大戶拋售,形成跌勢,此時大戶再暗中吸納,高出促進,獲取利潤。
聯手。兩個以上的機構大戶在私下竄通,同時買賣同一種股票,來製造股票的虛假供求關系,以影響股票價格的波動。
聯手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聯手的大戶同時拿出大量的資金購入某種股票或同時拋出某種股票以使價格上漲或下跌;另一種方式就是以拉鋸方式進行交易,即幾個大戶輪流向上拉抬價格或向下打壓價格。如大戶A先以10元價格買進,大戶B再以11元的價格買進,然後大戶A再以12元的價格買進,將價格輪流往上拉。
對敲。兩個機構大戶在同一支股票上作反向操作,一方賣,另一方買,從而控制股價向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當股價到達其預定的目標時,再大量買進或拋出,以牟取暴利。
轉帳。一個機構大戶同時在多個券商處設立帳戶,一個帳戶賣,另一個帳戶就買。通過互相對倒的方法進行虛假的股票交易,製造虛假的股市供求關系,從而提高股票價格予以出售或降低股票價格以便買進。
聲東擊西。機構大戶先選擇易炒作的股票使其上漲,帶動股市中大量的股票價格上升,從而對不易操作的股票施加影響,使其股價上漲。
套牢。機構大戶散布有利於股票價格上升的假消息,促使股票價格上漲,誘使眾多的股票散戶盲目跟進,而機構大戶在高價處退出,導致股票價格無力支持而下跌。反之,空頭大戶用套殺多頭的方法,又可使股票價格一再上漲。
好股就有莊家來做,你要解決的問題是怎麼樣來選一隻好股就是事實

⑶ 某基金的持倉股票組合的β1為1.2,如果基金經理預測大盤將會下跌,他准備將組合的β2降至0.8

盈利266.6萬元 (3880-3450)【盈虧點數】*100【基本乘數】*62【合約數量】 【合約數量】是根據β系數計算出來的 盈利266.6萬元 (3880-3450)【盈虧點數】*100【基本乘數】*62【合約數量】 【合約數量】是根據β系數計算出來的 盈利266.6萬元 (3880-3450)【盈虧點數】*100【基本乘數】*62【合約數量】 【合約數量】是根據β系數計算出來的 目前在國內私募網站中私募排排網是比較好的|好買網比較傾向於公募基金|然後提供一站式高凈值服務又有私募等等訊息的目前就只有金杉財富網了|希望答案對你有用哦

⑷ 國際商務結算方式中哪種最安全,為什麼

一、國際貿易結算方式 在國際貿易結算領域,除了匯款、托收、信用證作為主要結算方式以外,國際保理和銀行保函也越來越多地運用到國際貿易和國際承包工程結算中,特別是銀行保函以其信用程度高,國際貿易變通的D、PSIGHT付款方式外貿付款方式,外貿結算方式,貿易結算,國際貿易結算方式混合使用範例是指在產品投產前、賣方提供出口許可證影印本和銀行保函的情況下,買方用匯付方式先向賣方交付部分貨款或訂金;其餘貨款可按生產,國際貿易結算方式混合使用範例、、、來源金銀島網、凡依本信用證條款開具並提示匯票,本銀行保證對其出。
二、結算方式有哪些結算方式各有和特點在國際貿易中 國際貿易經常發生貨款結算,以結清買賣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這種結算稱為國際貿易結算。國際貿易結算是以物品交易、貨錢兩清為基礎的有形貿易結算。結算方式:信用證結算方式、匯付和托收結算方式、銀行保證函、各種結算方式的結合使用。A、信用證結算方式信用證(letterofcredit)簡稱L/C)方式是銀行信用介入國際貨物買賣價款結算的產物。它的出現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買賣雙方之間互不信任的矛盾,而且還能使雙方在使用信用證結算貨款的過程中獲得銀行資金融通的便利,從而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因此,被廣泛應用於國際貿易之中,以致成為。
三、在國際貿易中常用那種結算方式 支票結算方式匯付,托收以及信用證付款特點和適用情況分別為匯付風險大,資金負擔不平衡,手續簡便,費用少.在進口商榮譽可靠或與出口方有特殊密切關系的條件下,匯付概念指付款人通過銀行向收款人匯寄款項。種類電匯T、T為主托匯款、托收、信用證、銀行保函是目前國際貿易結算中最常見的四種方式。其中現行,另外如果金額較小,就要考慮花費問題,信用證結算的銀行收費肯定高一些,單據要求也細致,常有扣款等比較麻煩,不過這都是小數了,回款安全是最重要的

⑸ 股票市場中所有名詞的解釋

資本市場:資本市場是指證券融資和經營一年以上中長期資金借貸的金融市場。貨幣市場是經營一年以內短期資金融通的金融市場,資金需求者通過資本市場籌集長期資金,通過貨幣市場籌集短期資金。
股票: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具有以下基本特徵:不可償還性,參與性,收益性(股票通常被高通貨膨脹期間可優先選擇的投資對象),流通性,價格波動性和風險性。
債券: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機構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並且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具有如下特徵:償還性,流通性,安全性,收益性。
可轉換證券:是一種其持有人有權將其轉換成為另一種不同性質的證券,主要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和可轉換優先股。
權證:是指標的證券發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發行的,約定持有人在規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有權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購買或出售標的證券,或以現金結算方式收取結算差價的有價證券。
認購權證:發行人發行的,約定持有人在規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有權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購買標的證券的有價證券。
認沽權證:發行人發行的,約定持有人在規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有權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出售標的證券的有價證券。
證券投資基金:基金是指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證券投資方式,即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託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
開放式基金:是指基金發行總額不固定,基金單位總數隨時增減,投資者可以按基金的報價在國家規定的營業場所申購或者贖回基金單位的一種基金。
封閉式基金:是指事先確定發行總額,在封閉期內基金單位總數不變,基金上市後投資者可以通過證券市場轉讓、買賣基金單位的一種基金。
一級市場:指股票的初級市場也即發行市場,在這個市場上投資者可以認購公司發行的股票。
IPO全稱Initial public offering( 首次公開募股)指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
發行價:當股票上市發行時,上市公司從公司自身利益及確保股票上市成功等角度出發,對上市的股票不按面值發行,而制訂一個較為合理的價格來發行,這個價格就稱為股票的發行價。
溢價發行:指新上市公司以高於面值的價格辦理公開發行或已上市公司以高於面值的價格辦理現金增資。
折價發行:指以低於面前的價格發行。
二級市場:指流通市場,是已發行股票進行買賣交易的場所。
A股: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
B股: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
H股:H股即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
S股:滬深證券交易所2006年10月9日起一次性調整有關A股股票的證券簡稱。其中,1014家G公司取消「G」標記,恢復股改方案實施前的股票簡稱;其餘276家未進行股改或已進行股改但尚未實施的公司,其簡稱前被冠以「S」標記,以提示投資者。
ST股票:ST板塊股就是指在滬深股市上掛牌的股票,因經營虧損或其他異常情況中國證監會為了提醒股民注意特別處理的股票。
ST股票:ST板塊股就是指在滬深股市上掛牌的股票,對有終止上市風險的個股中國證監會為了提醒股民注意特殊處理的股票。
藍籌股:藍籌股是指資本雄厚,股本和市值較大的信譽優良的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
紅籌股:紅籌股是香港和國際投資者把在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帶有中國大陸概念的股票。
績優股:是指過去幾年業績和盈餘較佳,展望未來幾年仍可看好,只是不會再有高度成長的可能的股票。該行業遠景尚佳,投資報酬率也能維持一定的高水平。
垃圾股:垃圾股指的是業績較差的公司的股票。這類上中公司或者由於行業前景不好,或者由於經營不善等,有的甚至進入虧損行列。其股票在市場上的表現萎靡不振,股價走低,交投不活躍,年終分紅也差。
成長股:指新添的有前途的產業中,利潤增長率較高的企業股票。成長股的股價呈不斷上漲趨勢。
冷門股:是指交易量小,流通性差,價格變動小的股票。
龍頭股:龍頭股指的是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
國家股:國家股是指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部門或機構(國資委)以國有資產向公司投資形成的股份,包括公司現有國有資產折算成的股份。它是國有股權的一個組成部分。
法人股:法人股是指企業法人或具有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資產投入公司形成的非上市流通的股份。
公眾股:公眾股是指社會公眾依法以其擁有的財產投入公司時形成的可上市流通的股份。
基本面: 基本麵包括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和上市公司基本情況。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反映出上市公司整體經營業績,也為上市公司進一步的發展確定了背景,因此宏觀經濟與上市公司及相應的股票價格有密切的關系。上市公司的基本麵包括財務狀況、盈利狀況、市場佔有率、經營管理體制、人才構成等各個方面。
技術面:技術面指反映介變化的技術指標、走勢形態以及K線組合等。技術分析有三個前提假設,即市場行為包容一切信息;價格變化有一定的趨勢或規律;歷史會重演。由於認為市場行為包括了所有信息,那麼對於宏觀面、政策面等因素都可以忽略,而認為價格變化具有規律和歷史會重演,就使得以歷史交易數據判斷未來趨勢變得簡單了。
牛市:牛市也稱多頭市場,指市場行情普通看漲,延續時間較長的大升市。
熊市:熊市也稱空頭市場,指行情普通看淡,延續時間相對較長的大跌市。
牛皮市:指在所考察交易日里,證券價格上升、下降的幅度很小,價格變化不大,市價像被釘住了似的,如牛皮之堅韌。
集合競價:所謂集合競價就是在當天還沒有成交價的時候,根據前一天的收盤價和對當日股市的預測來輸入股票價格,而在這段時間里輸入計算機主機的所有價格都是平等的,不需要按照時間優先和價格優先的原則交易,而是按最大成交量的原則來定出股票的價位,這個價位就被稱為集合競價的價位,而這個過程被稱為集合競價。
連續競價:所謂連續競價,即是指對申報的每一筆買賣委託。
零股交易:不到一個成交單位(1手=100股)的股票,如1股、10股,稱為零股.在賣出股票時,可以用零股進行委託;但買進股票時不能以零股進行委託,最小單位是1手,即100股。
漲跌幅限制:漲跌幅限制是指在一個交易日內,除上市首日證券外,證券的交易價格相對上一交易日收市價格的漲跌幅度不得超過10%;超過漲跌限價的委託為無效委託。
漲停板:證券市場中交易當天股價的最高限度稱為漲停板,漲停板時的股價叫漲停板價。
跌停板:證券交易當天股價的最低限度稱為跌停板,跌停板時的股價稱跌停板價。
託管:託管是在託管券商制度下,投資者在一個或幾個券商處以認購、買入、轉換等方式委託這些券商管理自己的股份,並且只可以在這些券商處賣出自己的證券;券商為投資者提供證券買、分紅派息自動到帳、證券與資金的查詢、轉託管等各項業務服務。
轉託管:轉託管是在託管券商制度下,投資者要將其託管股份從一個券商處轉移到另一個券商處託管,就必須辦理一定的手續,實現股份委託管理的轉移,即所謂的轉託管。
指定交易:指定交易指投資者可以指定某一證券營業部為自己買賣證券的唯一的交易營業部。
派息:股票前一日收盤價減去上市公司發放的股息稱為派息。
含權:凡是有股票有權未送配的均稱含權。
除權:除權是由於公司股本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有所減少,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從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為。
填權:指除權後該股票價格出現上漲,將除權前後的價格落差部分完全補回的情形。
貼權:貼權是指在除權除息後的一段時間里,如果多數人不看好該股,交易市價低於除權(除息)基準價,即股價比除權除息前有所下降,則為貼權。
XR:證券名稱前記上XR,表示該股已除權,購買這樣的股票後將不再享有分紅的權利。當股票名稱前出現XR 的字樣時,表明當日是這只股票的除權日。
除息:除息由於公司股東分配紅利,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有所減少,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從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為。
DR:證券代碼前標上DR,表示除權除息,購買這樣的股票不再享有送股派息的權利。
XD:證券代碼前標上XD,表示股票除息,購買這樣的股票後將不再享有派息的權利。
配股:配股是上市公司根據公司發展的需要,依據有關規定和相應程序,旨在向原股東進一步發行新股、籌集資金的行為。
分紅配股:分紅即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配股是上市公司按照公司發展的需要,根據有關規定和相應程序,向原股東增發新股,進一步籌集資金的行為。
送紅股:送紅股是上市公司將本年的利潤留在公司里,發放股票作為紅利,從而將利潤轉化為股本。
轉增股本:轉增股本是指公司將資本公積轉化為股本,轉增股本並沒有改變股東的權股益,但卻增加了股本規模,因而客觀結果與送紅股相似。
股權登記日:上市公司在送股、配股和派息的時候,需要定出某一天,界定哪些股東可以參加分紅或參與配股,定出的這一天就是股權登記日。
買殼上市:買殼上市是指一些非上市公司通過收購一些業績較差、籌資能力弱化的上市公司,剝離被購公司資產,注入自己的資產,從而實現間接上市的目的。
大小非減持:非是指非流通股,由於股改使非流通股可以流通持股低於5%的非流通股叫小非,大於5%的叫大非。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後,他們就會拋出來套現,就叫減持。
估值:股票估值是使用一定的方法發現股票內在價值,並買入價值被低估的股票或賣出價值被高估的股票來獲得投資收益的股票投資方法和理念。
價值回歸:當股指或股票價格和其內在價值嚴重背離後,股指或股票價格降低至其內在價值的過程。
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
DQ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
二、技術分析部分
K線:又稱為日本線,起源於日本。K線是一條柱狀的線條,由影線和實體組成。影線在實體上方的部分叫上影線,下方的部分叫下影線。實體分陽線和陰線兩種,又稱紅(陽)線和黑(陰)線。一條K線的記錄就是某一種股票一天的價格變動情況。
實體:當日收盤價與開盤價之差。收盤價大於開盤價叫做陽實體,收盤價小於開盤價叫做陰實體。一般情況下,出現陽實體說明買盤比較旺盛,推動股價向上攀升,出現陰實體說明賣盤踴躍,迫使股價節節走低。
陽線(紅線):在K線圖中中間的矩形長條叫實體,如果開盤價高於收盤價,則實體為陽線或紅線。
陰線(黑線):在K線圖中中間的矩形長條叫實體,如果收盤價高於開盤價,則實體為陰線或黑線。
上影線:在K線圖中,從實體向上延伸的細線叫上影線。在陽線中,它是當日最高價與收盤價之差;在陰線中,它是當日最高價與開盤價之差。
下影線:在K線圖中,從實體向下延伸的細線叫下影線。在陽線中,它是當日開盤價與最低價之差;在陰線中,它是當日收盤價與最低價之差。
趨勢:就是股票價格市場運動的方向;趨勢的方向有三個:上升方向;下降方向和水平方向。趨勢的類型有主要趨勢、次要趨勢和短暫趨勢三種。
趨勢線:趨勢線是用來衡量價格波動的方向的直線,由趨勢線的方向可以明確地看出股價的趨勢。在上升趨勢中,將兩個低點連成一條直線,就得到上升趨勢線。在下降趨勢中,將兩個高點連成一條直線,就得到下降趨勢線。上升趨勢線起支撐作用,下降趨勢線起壓力作用,也就是說,上升趨勢線是支撐線的一種,下降趨勢線是壓力線的一種。
支撐線:又稱為抵抗線。當股價跌到某個價位附近時,股價停止下跌甚至有可能回升,這是因為多方在此買入造成的。支撐線起阻止股價繼續下跌的作用。這個起著阻止股價繼續下跌的價位就是支撐線所在的位置。
壓力線:又稱為阻力線。當股價上漲到某個價位附近時,股價會停止上漲,甚至回落,這是因為空方在此拋出造成的。壓力線起阻止股價繼續上市的作用。這個起著阻止股價繼續上升的價位就是壓力線所在的位置。
軌道線:又稱通道線或管道線,是基於趨勢線的一種方法。在已經得到了趨勢線後,通過第一個峰和谷可以做出這條趨勢線的平行線,這條平行線就是軌道線。軌道的作用是限制股價的變動范圍,讓它不能變得太離譜。一個軌道一旦得到確認,那麼價格將在這個通道里變動。對上面的或下面的直線的突破將意味著有一個大的變化。
騙線:主力或大戶利用市場心理,在趨勢線上做手腳,使散戶做出錯誤的決定。
三、交易術語部分
籌碼:投資人手中持有一定數量的股票。
多頭:預期未來價格上漲,以目前價格買入一定數量的股票等價格上漲後,高價賣出,從而賺取差價利潤的交易行為,特點為先買後賣的交易行為。
空頭:預期未來行情下跌,將手中股票按目前價格賣出,待行情跌後買進,獲利差價利潤。其特點為先賣後買的交易行為。
利多:對於多頭有利,能刺激股價上漲的各種因素和消息,如:銀根放鬆,GDP增長加速等。
利空:對空頭有利,能促使股價下跌的因素和信息,如:利率上升,經濟衰退,公司經營虧損等。
多頭陷阱(誘多):即為多頭設置的陷阱,通常發生在指數或股價屢創新高,並迅速突破原來的指數區且達到新高點,隨後迅速滑跌破以前的支撐位,結果使在高位買進的投資者嚴重被套。
空頭陷阱(誘空):通常出現在指數或股價從高位區以高成交量跌至一個新的低點區,並造成向下突破的假象,使恐慌性拋盤湧出後迅速回升至原先的密集成交區,並向上突破原壓力線,使在低點賣出者踏空。
跳空缺口與回補:是指相鄰的兩根 K線間沒有發生任何交易,由於突發消息的影響,或者投資者比較看好或看空時,股價在走勢圖上出現空白區域,這就是跳空缺口;在股價之後的走勢中,將跳空的缺口補回,稱之為補空。
反彈:在股市上,股價呈不斷下跌趨勢,終因股價下跌速度過快而反轉回升到某一價位的調整現象稱為反彈。
反轉:股價朝原來趨勢的相反方向移動分為向上反轉和向下反轉。
回檔:在股市上,股價呈不斷上漲趨勢,終因股價上漲速度過快而反轉回跌到某一價位,這一調整現象稱為回檔。
回探:股指或股票價格在緩慢上升後,趨勢發生改變,緩慢下跌到前期低點區域時,即為回探。
盤整:股價經過一段快捷上升或下降後,遭遇阻力或支撐而呈小幅漲跌變動,做換手整理。股價在有限幅度內波動,一般是指上下5%的幅度內的波動。
超買:股價持續上升到一定高度,買方力量基本用盡,股價即將下跌。
超賣:股價持續下跌到一定低點,賣方力量基本用盡,股價即將回升。
吃貨:指莊家在低價時暗中買進股票,叫做吃貨。
出貨:指莊家在高價時,不動聲色地賣出股票,稱為出貨。
多翻空:原本看好行情的買方,看法改變,變為賣方。
空翻多:原本打算賣出股票的一方,看法改變,變為買方。
多殺多:普遍認為當天股價將上漲,於是搶多頭帽子的人持多,然而股價卻沒有大幅上漲,無法高價賣出,等到交易快要結束時,竟相賣出,因而造成收盤時股價大幅下挫的情形。
滿倉:手上全是股票,錢都買了股票。
半倉:一半股票,一半資金。
空倉:手上沒有股票,全都賣空了。
斬倉:一般來說是忍痛把賠了錢的股票賣掉。
建倉:投資者開始買入看漲的股票。
補倉:把以前賣掉的股票再買回來,或許是在某隻股票上再追買一些。
增倉:你的第一筆買入某股票稱建倉;在以後的過程中繼續買入稱增倉。
突破:指股價經過一段盤檔時間後,產生的一種價格波動。
探底:股價持續跌挫至某價位時便止跌回升,如此一次或數次。
割肉:指高價買進股票後,大勢下跌,為避免繼續損失,低價賠本賣出股票。
追高:當股價處於絕對高位時,不斷的買入股票。
逼空:是指多頭連續大幅上漲,逼迫空頭止損投降。
拋售:立刻賣出手中所有的股票。
離場:當下跌趨勢形成時,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不參與操作股票,簡稱離場。
死多:是看好股市前景,買進股票後,如果股價下跌,寧願放上幾年,不賺錢絕不脫手。
護盤:莊家為了保持股價穩定,而投入資金購買市場上拋售的股票,以保持股價相對穩定。
崩盤:崩盤即證券市場上由於某種利空原因,出現了證券大量拋出,導致證券市場價格無限度下跌,不知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停止。這種接連不斷地大量拋出證券的現象也稱為賣盤大量涌現。
跳水:跳水即指短時間內快速下跌;大盤或某股票不顧一切大幅度迅猛地下跌,即走勢像高台挑水一樣在短時間內直線向下。
抬拉:抬拉是用非常方法,將股價大幅度抬起。通常大戶在抬拉之後便大拋出以牟取暴利。
打壓:打是用非常方法,將股價大幅度壓低。通常大戶在打壓之後便大量買進以取暴利。
洗盤:指莊家大戶為降低拉升成本和阻力,先把股價大幅度殺低,回收散戶恐慌拋售的股票,然後抬高股價乘機獲取價差利益的行為。
整理:微信公眾號股票研究院的解釋股市上的股價經過大幅度迅速上漲或下跌後,遇到阻力線或支撐線,原先上漲或下跌趨勢明顯放慢,開始出現幅度為15%左右的上下跳動,並持續一段時間,這種現象稱為整理。
獲利盤和套牢盤:獲利盤一般是指股票交易中,能夠賣出賺錢的那部分股票。每一隻股票都有獲利盤和套牢盤,套牢盤就是買入的股票虧本。他們相互作用。
放量縮量:它們是指股票的交易量,與前一天或者前一段時間相比,放大了或是縮小了,稱為放量,縮量。
止損:是指當某一投資出現的虧損達到預定數額時,及時斬倉出局,以避免形成 更大的虧損。其目的就在於投資失誤時把損失限定在較小的范圍內。
利空出盡:在證券市場上,證券價格因各種不利消息的影響而下跌,這種趨勢持續一段時間,跌到一定的程度,空方的力量開始減弱,投資者須不再被這些利空的因素所影響,證券價格開始反彈上升,這種現象就被稱作利空出盡。
強勢調整:就是主力在洗盤,通過洗盤,將意志不堅定的獲利盤和解套盤清洗出去,同時又抬高了行情的市場成本,從而為主力掃清障礙和減輕上行壓力。
慣性:處於漲勢或者跌勢的時候,其趨勢一般將延續。
沖高回落:指股指或股價在一段時間內漲到一定位置後,趨勢發生改變,形成下跌。
大幅振盪:指在較短時間內股指或股票價格在最高點與最低點不斷變化,幅度大於5%。
震盪調整:買方與賣方的力量相當,在某一價格上上下波動,把價格盡力調整到它的價值,圍繞著價值而上下波動、震盪。
背離 :背離是指當股票或指數在下跌或上漲過程中,不斷創新低(高),而一些技術指標不跟隨創新低(高),稱為背離。
鈍化:當股票走勢形成單邊上漲(或下跌)時,技術指標產生死叉(或金叉)後,股價並不向相反方向運行,只是在高位(或低位)橫盤,指標線有時會擰在一起,像繩子一樣。這種情況被稱為「鈍化」。
震倉:震倉就是指主力明明想把股價做上去,但是由於有短線買家利用圖表分析跟風持貨,或收到該股票的小道消息入貨,而主力又不想讓這些人白坐轎子白賺錢,於是明明想往上拉抬的,偏偏有意把股價打下去。多數短線炒家都是買漲不買跌,或追漲殺跌的,當股價出乎意料地向下跌,就會令很多數短線跟風者斬倉離場,被主力震出來。也有人稱此為洗盤。
套牢:預期股價上漲而買入股票,結果股價卻下跌,又不甘心將股票賣出,被動等等獲利時機的出現。
陰跌:指股價進一步退兩步,緩慢下滑的情況,如陰雨連綿,長期不止。
做多動能:支持股價上漲的所有條件。
空倉觀望:判斷未來不易操作股票,即空倉觀望。
四、行情術語部分
開盤價:日開盤價是指每個交易日的第一筆成交價格,這是傳統的開盤價定義。目前中國市場採用集合競價的方式產生開盤價。
收盤價:日收盤價是指每個交易日的最後一筆成交價格。因為收盤價是當日行情的標准,又是下一個交易日開盤價的依據,可據以預測未來證券市場行情,所以投資者對行情分析時一般採用收盤價作為計算依據。
日最低價:指當天該股票成交價格中的最低價格。
日最高價:指當天該股票成交價格中的最高價格。
日成交額:指當天已成交股票的金額總數。
日成交量:指當天成交的股票數量。
總手:總手是到目前為止該股的總成交量(手數)。
現手:現手是剛成交的一筆交易的手數。
盤口:股票交易中,具體到個股買進\\賣出5個擋位的交易信息。「盤口」是在股市交易過程中,看盤觀察交易動向的俗稱。
內盤:委託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成交價是買入價時成交的手數總和稱為內盤。 當外盤累計數量比內盤累計數量大很多,而股價也在上漲時,表明很多人在搶盤買入股票。
外盤:委託以賣方成交的納入「外盤」,成交價是賣出價時成交的手數總和稱為外盤。
量比:當日總成交手數與近期平均成交手數的比值。如果量比數值大於1,表示這個時刻的成交總手量已經放大;若量比數值小於1,表示這個時刻成交總手萎縮。
委比:通過對委買手數和委賣手數之差與委買手數和委賣手。
換手率:換手率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市場中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的指標之一。計算公式為:換手率=(某一段時間內的成交量/流通股數)×100%。
五、財務名詞部分
市盈率(PE):市盈率又稱股份收益比率或本益比,是股票市價與其每股收益的比值,計算公式是:市盈率=當前每股市場價格/每股稅後利潤。
市凈率(PB):是股票市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值,市凈率=股票市價/每股凈資產。
每股稅後利潤:每股稅後利潤又稱每股盈利,可用公司稅後利潤除以公司總股數來計算。
市值:即為股票的市場價值,亦可以說是股票的市場價格,它包括股票的發行價格和交易買賣價格。股票的市場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股票的面值和市值往往事不一致的。
六、宏觀經濟名詞部分
貨幣政策: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經濟目標(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和平衡國際收支)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給和利率,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合。
財政政策: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總需求,從而增加國民收入,反之則壓抑總需求,減少國民收入。稅收對國民收入是一種收縮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稅收,可以抑制總需求從而減少國民收入,反之,則刺激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
通貨緊縮:當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減少,人民的貨幣所得減少,購買力下降,影響物價之下跌,造成通貨緊縮。長期的貨幣緊縮會抑制投資與生產,導致失業率升高及經濟衰退。
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是指流通中貨幣量超過實際需要量所引起的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經濟現象。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商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生產者物價指數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的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形。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
再貼現率:商業銀行在票據未到期以前將票據賣給中央銀行,得到中央銀行的貸款,稱為再貼現。中央銀行在對商業銀行辦理貼現貸款中所收取的利息率,稱為再貼現率。
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的活動。
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是法律規定的商業銀行准備金與商業銀行吸收存款的比率。商業銀行吸收的存款不能全部放貸出去,必須按照法定比率留存一部分作為隨時應付存款人提款的准備金。

⑹ 簡述金融市場的發展趨勢

金融市場國際化是金融業務的發展趨勢之一。金融市場發展超越國界的限制,與世界金融日益融合,逐漸趨向全球一體化。20世紀70年代以來,金融市場國際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和加速。主要表現在:

①金融機構跨國化。不僅發達國家在世界金融中心設立了大批的跨國銀行,而且發展中國家也在境外設立了一批離岸金融中心和金融機構。

②金融資產經營國際化。歐洲貨幣市場、歐洲債券市場和全球性股票市場的建立,使人們可在離岸市場上經營世界任何一國的貨幣金融資產。

③貨幣國際化。黃金作為世界貨幣的職能已經蛻化,人們可以通過國際匯兌來轉移各國間的貨幣購買力。不僅美元、德國馬克、英鎊、日元可作為國際結算貨幣,而且還有大批中等發達國家甚至發展中國家的貨幣也逐漸成為可自由兌換的貨幣,朝著世界貨幣的方向發展。

(6)國際商業結算的股票趨勢分析擴展閱讀

從整體來看我對於未來金融市場都是保持樂觀的態度,從未來五年看來金融市場的驅動力十足,製造業升級和相關的改革將持續獲得產業發展和政策的支持,金融去杠桿與金融監管作用下,貨幣流動性基本維持中性偏緊基本格局,隨著去產能、脫虛入實相關措施的見效,風險有望得到有效改善,消費升級、產業升級、互聯網的加速發展區域協同發展等結構性力量在活躍發力,金融內生結構也在發生積極變化。

參考資料鳳凰財經網 金融市場發展

⑺ 股票專業術語

上市股票 [Listed stocks]:在交易所上買賣的股票。
分析員 [Analyst]:證券公司或基金管理公司的雇員,主要負責對不同的公司進行分析研究,並對該公司的股票作買入/賣出的建議。他們大多數專注個別行業。
內幕消息 [Insider information]:指公司內部未作公開的消息。如消息持有人將消息作販賣用途,均屬違法。
止蝕盤 [Stop-loss order]:客戶指令,表示當股價下跌至某價位時將股票出售。
止蝕盤 /止賺盤 ;止蝕/止賺 [Stop order/ stop]:一項指令,表明當股價到達指定價位時將股票買入或賣出。
平價/等價 [At-the-money]:如期權的協議價格相等於其相關證券的市場價格,該期權屬於平價。
主要經辦人 [Lead manager]:商業或投資銀行主要負責按排組織銀團貸款或發行債券。他們同時會聯合其它借貸或包銷銀行與發行商磋商有關細則,及分析市場情況。
未完成指令/ 開放指令 [Open order]:以行使價買入/ 賣出證券的指令,此指令於行使、撤銷或價格轉變前一直有效。
未平倉合約 [Open interest]:某期權未執行的合約數量-可以顯示該期權的流動性。
市場 [Market]:一般指股票市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及第二市場,各市場分別買賣不同的股票。 字串3
市價盤 [Market order]:以當時證券交易的市價立即買賣某種證券。
市價 [Market price]:指證券市價,賣出證券的最後市價。在該價位上買方願意購入而賣方願意出售。
市值 [Market value]:證券在市場上的價格。
市盈率 [Price-Earnings Ratio, PE Ratio]:股票的市價除以當時或預測未來的每股盈利。市盈率是投資分析常用的指標Of一。一般而言,市盈率應是越低越好,因比率低顯示市價偏低或者是盈利偏高。
回購 [Buy-back]:與[回購協議]定義相同。
回購/回購協議 [Repo]:股份買賣協議,買賣雙方承諾按指定日期及指定價格購回該股份。
回報 [Return]:每年的投資回報金額。
交易 [Execution]:指完成買入/賣出證券的交易過程。
交易 [Trade]:以口頭協議(或電子交易)形式向另一方購買證券。交易一經進行,該行交易就稱為「完成」或作實。
交易員 [Trader]:為自己的戶口進行頻密的股票買賣活動的人。
交易范圍 [Trading range]:某時段內成交價的高低之差,任何一天,商品交易價格的上下限。
交易成本 [Transaction costs]:為管理投資組合而產生的成本,尤指:證券成本及印花稅。
行使 [Exercise]:期權持有人執行其權利,(在看漲時)認購或(在看跌時)認沽相關證券。行使價 [Exercise price]:能夠買入或賣出相關期貨或期權合約的價格。
合營企業/ 合資企業 [Joint venture]:兩個或以上投資者為共同投資及經營企業。
合並 [Merger]:收購活動中買方同時購入賣方的所有資產及負債。簡單來說,是兩間公司合並經營。
先導指標 [Leading indicators]:作為預測市場未來趨勢的經濟指標。
收購 [Takeover] :一間公司藉購入另一間公司的股份而取得其控制權。
收益率/收益/股利報酬率 [Yield]:股票回報的百分比,以派息的形式派發,或給債券的有效利率。
收購 [Acquisition]:指一間公司購入另一間公司。
即日買賣盤/ 即日盤 [Day order]:指買入或賣出證券的指令,若發出指令當日不能成交,該指令則自動失效。
即日買賣/ 「即日鮮」[Day trading]:指在同一交易日內完成股票買入及賣出的活動。
傭金 [Commission]:支付經紀作執行交易的基本費用,費用根據股票、債券、期權的數目,及/或其票值計算。
每股盈利/ 每股收益 [Earnings per share]:指公司所得凈額除以所發行普通股股份數量。
投資 [Investment]:買入資產藉以賺取利潤。
投資銀行 [Investment bank]:提供多項服務的中間人,服務包括:協助證券沽售、公司合並及重組活動、以經紀身份為個人及公司客戶進行證券交易活動。
投資組合 [Portfolio]:一系列的投資項目,證券及/ 或金融工具。
投機者 [Speculator]:在非經常性收益合約上,願意承擔較大及非分散的風險,目的為賺取利潤。投機者並不會理會公司的生產、運作、市場推廣或產品的處理等。見:交易員。
成交金額/ 成交量/ 交投量 [Turnover]:指在一定時間內交易的數量,可以是市場上交易的總數或單個的股票、債券、期貨、期權合約的成交量。
沽售/ 賣(出)價 [Ask]:投資者願意將所持股票賣出的最低價格。基本上,這是投資者能夠購買股票的買入價。
沽售價/ 賣(出)價 [Ask price]:證券商出售證券的價格,又稱為賣價或發盤價。
沽空 [Selling short]:假若投資者認為股市會下跌,他們就會向經紀借來股票然後再賣出。最後投資者必須在公開市場上購回該股票。
股息 [Dividend]:指派給一般股東及優先股東的公司部份利潤。
股東權益 [Equity]:公司資產的凈值,為公司全部資產與全部負債的差額,包括普通股、優先股股本。
股票 [Shares]:指公司發給股東作為入股的憑證,證明對該公司的權利及義務。
股票 [Stock]:證券及股票的統稱。持有股票相等於持有該公司的擁有權,股票屬於公司的資產及盈利的一部份。
到期 [Expiration]:期權合約終止。
到期日 [Expiration date]:能夠行使期權的最後一天(美式期權)或唯一一天(歐式期權)。
金融期貨 [Financial futures]:根據期貨合約標明以未來指定日期的金融工具的賣出價,買入某些資產。
取消前有效買賣盤 / 無時限盤 [Good 'til cancelled]:也會稱為"GTC",指買入或賣出股票的指示,在尚未撤銷之前一直有效。
長倉 [Long]:指投資者買入股票,但仍未透過賣出來平倉。
空倉 [short position]:投資者本身持有某種股票,但卻向他人借入該種股票作空頭,事後再以本身股票平倉。
抵銷 [Offset]:用來抵銷持倉方向相反的合約。
波幅 [Volatility]:股票價格、匯率、利率等的波幅,波幅越大,投資者對回報越不肯定,因此波幅是可以用來計算風險的。
美式期權 [American style option]:期權的一種。購買者可以在期權到期日之前或到期日當天行使權利。
突破 [Breakout]:證券價格沖破阻力位或跌穿支持位,表示股價會持續向同一方向進發。這是技術分析員常用作買賣證券的指標。
負債(與股東權益)比率 [Debt/ equity ratio]:財務杠桿指標。將債權人的資產與股東的資產作出比較。這是長期負債除以一般股東權益之數。
負債/ 債務 [Liabilities]:債務(公司及股東一同承擔)。 字串9
首次公開招股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公司首次向公眾發售股票。
按金/保證金/「孖展」[Margin]:投資者在保證金信用交易、期貨及期權交易中向經紀人或交易所交納的押金。它可以防止交易者違約,減少經紀人或交易所的損失。
追補按金/ 補倉通知 [Margin call]:由於價格變動而需要增加額外的資金。
持倉[Position]:是一項市場協議,指買賣的數目未能透過其它交易買賣抵銷。買方稱為持長倉,賣方稱為持空倉。
風險 [Risk]:總投資回報的標准異差(standard deviation),可顯示某資產回報的不穩定程度。
套戥者 [Arbitrageurs]:尋找和發掘套戥機會的人。
套戥 [Arbitrage]:在兩個不同的市場,以兩個不同的價格同時買賣同一證券,藉以牟取利潤及避免風險。
託管人/ 保管人 [Custodian]:金融機構(如證券行)代客戶保管資產所扮演的角色。
託管/ 保管 [Custody]:投資公司擁有的證券,實授他人託管而已。
相關/指定 [Underlying]:指期貨或期權合約執行時,必須交割的商品或金融資產,如股票、期貨合約或現金指數等。
淡靜市場/不活躍市場 [Thin market]:指買賣差額大而成交疏落的市場。(市況淡靜的市場)
基點 [Basis point]:債券市場內用作計算固定收入證券收益水平變化的最小單位。債券收益的每個百分點以100為基點。基點也可用於利率計算。百分之零點零一相等於一個基點。 字串2
基本按金要求 [Initial margin requirement]:進行期貨、期權交易的雙方成交時交納的保證金額,根據成交時標的價格交納。
現貨市場 [Cash markets]:也稱為現貨市場。指即時進行證券、貨物交割行為的市場。
控股公司/ 母公司/ 持股公司/ 股權公司 [Holding company]:持有另一間公司一定數量的股權,並透過影響或推舉董事局成員而控制該公司的管理及行政運作。
牽頭包銷商 [Lead underwriter]:是多間銀行組成的銀團,當中的牽頭銀行,負責首次公開招股或第二次招股活動。
買盤價/ 買(入)價 [Bid price]:投資者願意支付買入某證券的最高價格。這是投資者能夠將股票賣出的價格。
買賣差價 [Bid-asked spread]:指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差額。
買入 [Buy]:購買資產作長倉。
期貨 [Future]:指買賣雙方承諾於未來指定的時間內,以一既定價格來交收某類既定質量的商品或金融票據。
期權 [Option]:一張合約表示買方有權,而非有責任,在到期日或之前,按合約指定價格買入或賣出資產。
最後交易日 [Last trading day]:期貨或期權合約允許的交收月份的最後一天。合約的最後交易日必須以現貨、金融工具、或根據期貨合約的協議作結算。
單向市場 [One-way market]:只報買入價或賣出價的市場。沖著一個方向而行的市場。散戶 [Retail]:個人及機構投資者,與經紀人及證券商相對。
結算 [Settlement]:交易時付款的行為。
結算日期 [Settlement date]:交易完成後必須進行交易結算的日期。
開市價/開盤價 [Opening price]: 交易活動開始後某種證券第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格。
報價 [Quotation]:是經紀商願意以某價位進行證券買賣。
資產 [Assets]:商業機構藉過往的交易活動牟得的財產或項目。
資本 [Capital]:投資到公司的資金。
資本市值 [Capitalisation]:一間公司發行的多種證券的總額之和,乘以該證券的價格。
資本負債 [Gearing]:用來計算負債數字。是負債總額與個人或公司權益總額的比率。
資產凈值 [Net Asset Value]:公司的總資產減總負債。
准備業務部門/ 後台部門/ 後勤辦公室 [Back office]:證券商的文書運作部門,負責提供的支持工作包括:所有文件確認及交易結算、文書紀錄、撰寫公司規則;但不包括執行股票或其它證券的交易買賣。
經紀/ 經紀商/ 經紀人 [Broker]:代表委託人安排買賣,從中賺取手續費的中間代理人,存在於商品市場、股票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等。經紀人通常需在特定的機構進行注冊登記,如證券經紀人需在證券交易所登記注冊後,才獲合法的代理身分。字串9
碎股 [Odd lot]:指股票交易不足一個交易單位的股票。
熊 [Bear]:看淡某隻股票或整體股市的人。
熊市 [Bear market]:任何其價格正往下調的市場。股票價格持續下跌一段日子,一般在百分之二十或以上,該市況被稱為熊市。
認購期權 [Call option]:這是一項協議,指期權持有人有權利但並非有義務,在特定的日期內(期限)按指定的價格(行使價)購買一定數量的某些證券。
認股證 [Warrant]:認股證是一個「權利」而非責任,持有人可以在一定的時間以一定的價格購買或沽出「相關資產」(如:股份、指數、商品、貨幣等)。
對沖 [Hedge]:指在已經發生的一筆交易基礎上,為防止利率、匯率價格等變動造成損失而再做一筆方向相反的交易。例如:原來那筆交易受損,用後來做的交易來彌補損失。
杠桿比率 [Leverage]:用以衡量企業舉債經營程度。
維持按金/ 補倉按金 [Maintenance margin requirement]:必須經常維持保證金戶口水平的按金,一般較原來的保證金少。
歐式期權 [European style option]:只能在到期日才能行使權利的期權。
熱錢 [Hot money]:指在國際間為追逐利率差距而不停流動的短期資金,如沒有利率差距資金就會被抽走。
價內 [In-the-money]:指認沽期權/看跌期權的行使價高於相關期貨的價格,或指認購期權/看漲期權的行使價低於相關期貨的價格。價格 [Price]:物件的價值。
價位/差價 [Spread]:某股票或其它證券的買賣差價。
賣出價 [Offer]:賣方願意出售的價格。
賣空/ 沽空/ 拋空 [short]:表示投資者拋賣本身並未持有的證券或商品。
賣空/沽空/拋空 [Short selling]:這是一種投機性活動,指投機者預測證券將下跌時先拋賣並未持有的或大量超過其本身持有的某種證券,然後再選擇適當時機低價補入,企圖實現購進時由於價格下跌而獲利。
范圍 [Range]:在某交易時段內最高及最低價格之差。
機構投資者 [Institutional investors]:指進行大量交易投資的機構,包括保險公司、存款機構、退休金、投資公司、互惠基金及首付資金。
購買 [Purchase]:購入、持有及擁有。
購回/購回股份 [Share repurchase]:公司在公開市場上購回本來屬於自己的股份。
聯名戶口 [Joint account]:協議訂明兩個或以上的戶口持有人需共同承擔買賣證券的風險及財務責任。
藍籌公司 [Blue-chip company]:規模龐大信譽良好的公司。
證券 [Security]:指具有一定票面金額、代表財產所有權或債權。

⑻ 現代商業銀行的經營特點誰知道啊,謝謝了~~~

隨著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日期的臨近和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我國銀行業面臨著更激烈的競爭環境。關注國際先進銀行的業務發展和趨勢,將有助於我行在今後一段時間的業務發展,有助於我行在戰略和技術創新等方面突破。
一、2003年國際主要商業銀行運營狀況分析
1、經營業績
2003年美國大銀行的貸款質量進一步改善,全行業不良資產比率從2002年9月的最高點1.27%下降到2003年末的0.94%。歐洲銀行業來自傳統業務(利息)和中間業務(非利息)的收益均保持較快增長,日本銀行也正緩慢走出低谷,資本充足率得到明顯改善。
截止到2003年底,全球前20名商業銀行平均資本充足率達12%,資產總額平均增長超過9.3%,利潤平均增長超過20%,其股票的每股收益增長15%,營業支出平均下降1%。2004年1月美國摩根大通於第一銀行合並,合並後總資產達1.1萬億美元,成為規模僅次於花旗銀行的美國第二大商業銀行。西方主要商業銀行部分財務數據見表1。
2、核心業務競爭優勢
花旗銀行的競爭優勢業務:外匯業務、零售金融、資產管理。它是全球最大的債券發行公司,全球債券和股票承銷連續兩年居世界第一;匯豐銀行:個人理財、貿易融資和中小型企業服務。電子銀行發展迅速;摩根大通:全球批發(銀團貸款),消費者金融業務。在安排和提供風險管理業務方面有絕對市場領導地位;美洲銀行:全球批發、本土零售。其衍生產品及負債管理顧問業務居世界第一;法國巴黎銀行:零售、國際貿易融資服務、投資銀行。它是歐洲主要的零售銀行,利率及信用衍生產品市場居前列;德意志銀行:資產管理和投資銀行。投資銀行業務發達。
二、近年來國際商業銀行業務發展特點分析
(一)保持充足的核心資本,拓展資產規模
自身風險意識的增強和銀行監管機構風險與資本監管標準的改進,促使西方商業銀行改善管理以提高資本充足率和經營效率:按照核心資本排名,全球前10名大銀行核心資本在全球1000家大銀行核心資本總額中的比例接近20%。匯豐控股和花旗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均超過了12%,在此基礎上,匯豐和花旗去年資產規模增長分別超過了30Vc和18%。
(二)兼並與收購,創造廣闊的利潤空間
1993年以來,世界排名在200名以內的銀行之間進行過至少28次合並。近年來國際大銀行並購活動如表2。促成國際銀行業並購熱潮日益高漲的原因:一是降低銀行成本,追求規模效益;二是擴大銀行規模,增強競爭能力;三是提高銀行綜合效率,實現優勢互補;四是挽救危機銀行,防範金融風險。
(三)拓展投資銀行業務
增加投資銀行業務成為全球大商業銀行的共同特徵,投行業務使銀行獲得短期利潤的同時,改善了業務和資產結構:2002年匯豐銀行的公司業務和投行業務共實現稅前利潤37.17億美元,占總利潤的1/3:2003年摩根大通銀行來自投資銀行業務的收人為37億美元,比上年上漲183%;德意志銀行2/3收入來自投資銀行業務,投資銀行業務是集團未來發展的大方向;
(四)綜合化的業務經營
在同業競爭壓力和利益驅動下,通過金融創新,西方商業銀行業務經營逐漸趨於綜合化。主要表現為:
1.混業經營:目前大多數西方商業銀行除經營傳統銀行業務外,還可以經營諸如公司債券的承銷、包銷、對企業投資等投資銀行的業務,「金融超市」的全能銀行已成為西方商業銀行發展的大趨勢。
2.銀行資產證券化:西方商業銀行通過信貸資產證券化,降低其信貸風險:利用企業銀團貸款的平台可將大部分信貸風險向非銀行投資機構轉移,其中包括保險公司、互助基金、養老基金、對沖基金以及其他證券化工具:近年來以美洲和歐洲的銀行資產為基礎的債券市場迅速擴大,特別是歐洲,此類債券市場年增長率達50%。在美洲和歐洲的銀行信貸證券化市場上,經常用來支持證券發行的銀行資產有:住房抵押貸款、消費信貸、公司信貸、貿易結算憑證等。
3.資產負債綜合經營:西方商業銀行為實現資產負債綜合經營管理,採取多項措施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如壓縮同業拆放和貸款在資產總額中所佔比例,相應增加證券所佔的比例。商業銀行按自己的經營目標來選擇確定一個理想的證券組合,這個證券組合既可以達到銀行貸款的收益水平,又具備靈活性和流動性,可隨時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
(五)經營全球化
西方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領域有:商業銀行業務、消費者銀行業務、資本市場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資本市場業務包括銀團貸款、資產證券化、杠桿融資、項目融資、代理業務、風險管理、高收益債券和股票承銷、收購兼並、財務顧問、管理咨詢等。資產管理業務包括個人信託、證券經紀、共同基金、保險、公司信託等。
商業銀行經營全球化始於上世紀70年代,經過近30年的發展一些國際知名銀行的海外資產及海外業務收益率遠遠超過本土。根據英國《銀行家》雜志統計,截至2002年底全球有15家大商業銀行的海外資產占其總資產的比重超過50%。(見表3)
三、國際商業銀行業務發展的趨勢
(一)零售業務
零售業務發展的重點從資產業務轉向中間業務,以拓展銀行非利息收入。零售業務的重點最初集中在消費信貸方面,包括住房抵押貸款、耐用消費品貸款等。隨著住房和耐用消費品需求已基本滿足,商業銀行開始利用消費者手中閑置的資金發展中間業務,如代理外匯投資、股票投資、基金投資等,以滿足客戶多方面需求。
服務方式從分支機構轉向電子銀行服務,電子銀行服務包括自動櫃員機(ATM)、電話銀行及網上銀行等。根據美國一項對銀行在不同分銷途徑的每宗交易成本比較研究,網上交易成本只有分行交易的1/10。零售業務網上交易與ATM的結合是大勢所趨,並將成為網點少的銀行的競爭工具。
(二)公司業務
為企業提供財務管理服務成為今後銀行公司業務的重心,其重點是現金管理。高附加值的財務管理服務主要包括:確定和量化風險敞口,建立避險策略;衍生產品交易;為公司的現金集中、軋差等流動性管理提供技術支持及相關服務;信息、咨詢相關的服務,如交易、支付賬戶的實時余額報告,外匯交易市場研究分析,貨幣市場投資決策等;將流動性管理和資產風險管理結合,在增強客戶資產流動性和贏利性的同時,也增強安全性。
(三)中間業務
西方國家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范圍涵蓋傳統的銀行業務、信託業務、投資銀行業務、共同基金業務和保險業務。中間業務收入已成為其經營收入的主要來源、,花旗銀行和摩根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達到總收入的80%以上。今後國際銀行業中間業務發展將呈現「五大轉變」:
1.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轉變。商業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界限日益模糊,中間業務的發展已涉及股票、證券、保險等領域。
2.不佔用或不直接佔用客戶資金向佔用客戶資金轉變。有些中間業務在提供服務時,銀行可以暫時佔用客戶的委託資金而擴大資金來源,使資產負債表的數值發生變化,推動資產負債業務的發展,形成中間業務和資產負債業務的互動。
3.接受客戶委託向銀行出售信用轉變。商業銀行在辦理信用簽證、承兌、押匯等業務時,將提供銀行信用,銀行收取的手續費既是銀行經營管理效益的體現,也是信用出售的補償。
4.不承擔風險的收取手續費向承擔風險轉變。商業銀行辦理中間業務需要運用資金並承擔一定風險,如各類擔保、承諾、代保管、承兌、押匯等。這時銀行收取的手續費除勞務補償外,還包括利息補償和風險補償。
5.傳統業務向創新業務轉變。商業銀行出於規避風險、增強資產流動性和提高競爭能力以及盈利水平等目的,實現傳統業務的突破,范圍涉及管理、擔保、融資、衍生金融工具等眾多領域,如從事票據發行便利、貨幣或利率互換、期貨期權等業務。
(四)風險管理
1.從信用風險管理逐步轉向全面風險管理。「新巴塞爾資本協議」明確提出,將操作風險、市場風險納入資本監管的范疇,並對信用風險、操作風險提出了不同的測算方法。對於風險管理能力不同的銀行,其處理信用風險採用的方法不同,具體包括:標准法、初級內部評級和高級內部評級法。新協議在操作風險的量化上提出了三個具體方案:基本指標法、標准法和高級計量法。
2.規范信息披露。新資本協議將市場約束列為銀行風險管理的第三大支柱,特別強調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並在適用范圍、資本構成、風險披露的評估和管理程序、資本充足率等四個方面制定了具體定性定量的信息披露內容。這種市場機制的引入是現代公司治理結構研究重大進展的體現,促使銀行保持充足的資本水平,配合並支持監管當局更有效地工作。
3.完善內部風險評級體系。新資本協議中除保留外部評級這一可獲得資產評級的方式外,更多強調銀行要建立內部風險評估體系。從國際大銀行的經驗來看,內部評級對信用風險管理的作用主要是為金融工具價格的決定提供重要依據,作為提取壞賬准備金及經濟資本的分配基礎,為客戶綜合授信提供依據,為管理者風險決策提供參考。
(五)金融創新
西方銀行金融創新主要包括:金融衍生產品、銀行資產證券化和表內業務創新三方面。金融衍生品的發展大致可分三類:為套期保值而設計的衍生品,如浮動利率債券、利率上下限、遠期、期權、利率掉期等;為增加資產流動性而設計的衍生品,如貸款權兌換交易、資產轉讓合同等;為擴大投資和進行產業投資而設計的衍生晶,如可轉換為公司股票的貸款、債券等。證券化金融工具已從傳統的表內證券化(如抵押債券)發展到表外證券化(抵押保證或資產保證的證券)。表內業務創新一是存款工具創新,如貨幣市場互助基金、NOW賬戶等;二是支付工具創新;三是資產業務創新,如可轉讓貸款證券、分享股權貸款、彈性償還貸款等;四是融資工具創新,如各類股票、債券、信託工具與組合融資工具等。
四、國際商業銀行的發展趨勢對我行的影響
(一)全面的業務功能是銀行市場競爭的重要基礎
混業經營是競爭的結果。為了使自己更具競爭力,對公司客戶,我行力圖使自己能夠提供貸款、結算、承銷、咨詢顧問、國際業務等「一站式」的服務。而對個人客戶,我行則應努力實現存款、結算、代客理財、保管箱、保險等全方位服務。對客戶來講,全方位的服務可以更加便捷,既節約了時間,又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對商業銀行來講,這種全方位的服務提供了更多的盈利點,通過交叉銷售,可以制訂更加靈活的價格收費政策,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全能化」並不意味著「大而全」。「全能化」可以通過有效的金融機構合作及外包來實現,從國際大銀行的經驗來看,一方面保持自身在某些專業領域(比如信用卡、國際業務、信貸業務等)的核心優勢,另一方面將某些非核心優勢領域業務外包或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是其開展業務的重要原則。
對我行而言,為了建設具有國際一流市場業績的開發性金融機構,必要的功能是不可缺少的。應在努力爭取更多的金融業務品種的同時,積極與其他商業銀行或金融機構開展全面合作,拓展我行業務功能。
(二)卓越的風險管理能力,是銀行賴以生存的重要保障
在證券化、全球化、全能化的背景下,銀行本身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復雜,同時客戶也要求銀行幫助處理其面臨的各種風險(如代客理財等業務),在這種形勢下,是否具有優秀的風險管理能力和積極的風險管理方法,便成為銀行能否長期健康發展乃至生存的重要條件。
對我行來講,目前面臨的市場環境非常嚴峻,從表面上看業務品種不少,但盈利的不多,不良資產比例居高不下。首先,應加強對新巴塞爾資本協議的研究,結合我行實際建立起全面風險管理系統。其次,對現有業務的風險管理應定期檢查及建立評價和控制機制,防止出現大的紕漏。第三,對新開展業務實行兩手抓,一手抓業務推動,一手抓風險管理。第四,對於我行正在開發或已立項的新業務產品,應分配一定的力量進行研究、開發,將其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三)優秀的人才和良好的技術,是我行發展的必備條件
傳統銀行依賴的是品牌和資金,但隨著金融自由化的發展和競爭的愈發激烈,銀行業越來越變成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的產業,優秀的金融人才和技術是銀行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國際上著名的大型或超大型銀行在核心競爭力方面盡管表現形式和領域不同,但共同點都是金融技術與客戶需求的完美結合,而這種結合又是以高素質的各種金融人才為基礎的。
金融技術和人才建設對銀行利潤的貢獻在短期內不會立竿見影,對我行來講,一方面應從長遠出發,制訂科學合理的金融技術與人才建設規劃;另一方面,在加強高素質急需人才的引進的同時還必須加強對現有員工的各種新業務知識和素質的培訓,使之適應新的形勢發展和需要。

⑼ 寫一篇題為「世界金融危機下,中國股市基本面分析」的論文,應該怎樣寫

金融危機是由一部分全世界最聰明的人製造的,這幫人都是具有很強的理科背景,數學功夫、想像力都相當的了得,吃飽了整天沒事就開始搗鼓怎麼樣製造出復雜的、讓人很難以理解的金融衍生產品來,從博弈論的角度上來說,這些產品很多都是零和博弈產品,但是在金融分析師的改造下具備了存在的價值,有近幾年在中國股票市場上風生水起的Warrant,還有最近因為巨虧事件浮出水面的Zero Cost Collar以及Accumulator(音譯:I kill you later),從一個哲學的角度分析,存在即合理,這些金融衍生產品的存在經過金融工程的改進在某個角度上具有一定的價值,但是正如巴菲特在本世紀初語言的「大規模殺傷性的金融武器」,市場需要它們,但只是在它們正確發揮本來的設計原則的前提下需要,比如期貨的功能主要是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

應對危機,中國面臨四大問題:

第一,中國雖然出台了四萬億計劃,有「國十條」、「金融九條」、「國三十條」一系列的措施,現在的關鍵是2009年特別是上半年,以總需求拉動和擴張的宏觀經濟政策,能不能迅速地生效?從第一季度公布的數據來看,GDP增長率6.1%,主要是因為四萬億投資的刺激。由於一季度投資額已經很多,如果要想保8%下半年投資額必須加大,全年投資額必將超過四萬億。

第二,結構調整能不能切實融於這次反危機行動中,能否到位?如果不到位,總需求的拉動可能不困難,能拉上去,但是最後還是重復過去的故事,還在干粗活,中國的製造業還在大量的生產過去那些低附加值的產品。中國的結構調整能否像奧巴馬那樣出台明確的東西,以結構調整作為拉動內需的主要推動力量,這是一個關鍵問題。

第三,中國危機可能碰到的問題。中國在反危機措施下面臨的形勢與美國正好相反。美國是經濟體系影響實體經濟部門,中國是由於外需問題,由於新《勞動合同法》問題,甚至可能也由於我們2008年9月之前宏觀經濟政策的問題,中國是實體經濟部門先出問題,金融部門除了股市之外,其他的部門情況都很好。所以中國碰到的問題與美國相反,實體經濟可能影響金融體系。

第四,商業銀行的積極性問題。多年前,中國搞西部大開發,後來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這兩次大戰略的成效很不理想,其實責任不在中央,中央政府有積極性,地方政府也有積極性,但是這兩次大開發背後的東西要看到。掌握全國絕大多數貨幣金融資源的工、農、中、建、交五大銀行系統,在內部評級中把西部地區劃在末尾,把東北好多地區劃為信用的D類和E類地區,有錢就往江浙投。因此,中國擴張內需的關鍵在於怎樣讓掌握大部分貨幣資源的銀行行動起來。隨著中央振興老東北工業基地政策的出台,勢必會有大量資金投向東北,有了資金的刺激股市應該會有一個很好的漲幅。

目前全球金融體系正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從2007年4月爆發以來的次貸危機使得全球經濟陷入衰退。花旗認為2009年全球經濟會進入收縮狀態。金融行業調整與恢復的深度、范圍和速度仍然是影響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即使到2009年下半年,經濟收縮的速度有可能放緩,在2010年經濟如預期恢復之後,經濟增長率可能仍會在低位徘徊。」

顯然,花旗對於全球經濟的態勢較悲觀。對於全球經濟增長率與通脹率的預測,花旗認為2009年全球GDP增長率在0.5%,到2010年恢復到2.6%;2009年的全球通脹率在2.5%、2010年的通脹率為2.6%。其中,2009年GDP出現負增長的地區為美國、歐洲、日本、新加坡。

2009年GDP增長率保持領先地位的依然是中國,花旗投資研究部認為不僅保八沒問題,而且會略高,達8.2%。

花旗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黃益平認為:「我們相信中國政府有能力實現其目標增長」,他表示,「財政收入和國企利潤在GDP中所佔比重居高不下,而大部分固定資產投資和銀行資產仍由國家控制,可見,盡管經濟改革已有數十年,但國家促進經濟增長的能力並未削弱。」

盡管中國GDP能夠保八,但是企業利潤下滑無法避免,也就是說GDP可能軟著陸,但企業盈利只有硬著陸。中國在1998-1999年間和2002年遭遇了兩次通縮問題,通縮的原因在於出口疲軟、生產過剩。而現在外需的疲軟態勢比過去10年中任何時候更為嚴重,所以出口減少造成的產能過剩和通縮問題在當前的經濟低迷時期,挑戰更為嚴峻。而通縮對企業盈利而言是利空消息。對於中國股市的判斷,股價漲跌的因素更為復雜。盡管肯定會受收入不佳等負面影響,但流動性相對充足、經濟增長超出預期、估值便宜及風險偏好趨穩等將可能是重大利好因素,市場或在今年上半年就開始復甦。

盡管受到宏觀經濟調控和次貸危機的雙重影響,2008年中國A股市場延續了2007年末的下行走勢,但依然保持相對活躍並從11月份開始回暖。隨著各項擴張性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及其效果的顯現,投資者信心逐步恢復,市場有望在2009年展開震盪上行走勢。

2008年A股市場運行的基本特點

縱觀2008年中國A股市場走勢,可以清晰地看到如下一些重要特點:

第一,股指大幅下調並於年末企穩。

2007年10月16日上證指數達到創紀錄的6124點以後,中國股市即進入下行階段,2008年這一趨勢進一步延伸。但這一時期影響市場下行的因素更加復雜,除了市場自身調整要求之外,政府為防止經濟過熱而採取的適度從緊的宏觀調控政策使投資者產生了未來經濟降溫的預期,同時,監管部門也採取了一系列抑制股市走高的措施。在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2008年A股市場總體下行。上證指數從2007年底的點跌至2008年底的1820.81點,跌幅達到65.39%。此間,2008年10月28日,上證指數曾探底到1625點的年度最低點。2008年在全球主要股市的跌幅排位中,上證指數跌幅僅次於俄羅斯的MICEX指數,位於第二,遠高於金融危機震盪中的美國和深受金融危機影響的英、法、德、日等國,因此,此輪A股市場的下跌,僅僅用國際金融危機是不能完全解釋的。如果以美國道瓊斯指數下跌的幅度29.42%為據來估算,假定2008年上證指數在點的基礎上也下跌同等幅度,那麼,其下跌的絕對數為1547.79點,上證指數的年末收盤點應當在3700點以上。因此,可以說,2008年的A股市場屬於嚴重超跌范疇。

受A股市場下跌影響,與2007年相比,中國證券市場的融資和交易也跌幅下落。2008年境內融資減少了4386.58億元,跌幅高達56.80%;其中,A股IPO的融資額從2007年的4590.62億元減少到2008年的1036.52億元,減少了3554.1億元,降幅高達77.42%。與2007年相比,2008年的交易日增加了2天,但股票成交金額卻從460556.2億元下落到267112.6億元(降幅達到42%),股票成交數量從36403.76億股減少到24131.38億股(跌幅達到33.71%),這些下落幅度都超過了2000年以來的任何1年。

2008年總體下行的市場行情給投資者帶來了比較嚴重的投資損失,但此輪的市場走勢與2001-2004年的持續陰跌行情有較大不同。首先,2008年行情在一定程度上帶有對2006-2007年將爆發性行情的理性修正色彩。2007年前10個月上證指數上漲126%,最高超過6000點,這種上漲速度在全球股市都非常罕見,在中國股市歷史上也不多見。雖然當年國內外經濟景氣狀況較佳,股權分置改革基本結束,市場流動性充裕,但無論基本面發生如何重大變化,都不足以支撐股市以如此速度上升,更難以支撐股指繼續上漲,股市向下調整是必然的。其次,2008年市場下行並沒有引致成交量的歷史新低,市場仍然保持一定活躍度。2008年上交所周均成交量351.6億股,低於2007年的526.1億股,但高於2005年(190.5億股)和2006年(230.1億股),是中國股市歷史上周均成交量第二高的年份。交投活躍表明市場調整沒有從根本上動搖投資者信心,場內仍然存在大量買盤承接風險厭惡型投資者的拋售,這是日後股市回暖的重要原因。第三,2008年股市調整的低點接近於2006年年末的水平,並沒有嚴重損失掉2006年股市上漲的成果。如果捨去2007年股市爆發性行情所造成的指數虛高,那麼2008年11月市場調整結束後,可以看作是承接2006年牛市的進一步發展。

第二,A股市場的走勢受到歐美股市的明顯影響。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股市動盪在2008年下半年對於中國股市的影響日益明顯。2008年歐美股市的走勢對中國A股市場走勢的影響有著加大的效應(這種影響的內在機理和機制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隨著次貸危機的深化和歐美各國政府救市措施陸續出台,歐美股市的波動幅度加大。次貸危機及其引發經濟衰退的預期對於股市投資者的心理影響逐步加強。自2008年9月份起,A股市場緊跟歐美股市的趨勢逐漸形成,這成為A股自年初以來股指跌去60%以後繼續下探的重要原因。跟隨走勢持續到年末後才逐步發生改變。事實上在A股市場提前進行了幅度遠大於歐美市場的調整以後,部分上市公司的估值已經偏低,這個時候市場繼續跟隨歐美股市下探,缺乏基本面依據。

第三,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2008年中國股市的上市公司數量和股本規模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上市公司從2007年的1530家增加到1604家,市場總股本從1.42萬億股增長至1.89萬億股,其中,已上市流通股從4946億股增加至7000億股。年末股市總市值12.4萬億元,流通市值4.7萬億元。雖然低於2007年水平,但仍高於2006年水平,這是繼2007年之後中國股市第二大融資年份。另一方面,股權分置改革所產生的限售股解禁和2007年新股上市鎖定的逐步解除,使市場中的上市流通股本總量有所增加。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統計,到2008年年末股改產生的限售股份共4682億股,其中1364億股已經解禁,佔比達29.1%。未來限售股份還會逐步解禁,從而增加上市流通股數量。股本結構的變化不僅擴大股市流通盤規模,而且將對上市公司股價產生進一步影響。

第四,市場平均市盈率下探至歷史低點。

股指迅速回調擠除了2007年市場大漲的虛高成分,股票平均市盈率在2008年10月末降至12.86倍,是1996年以來的最低點。此後,隨著市場回暖,市盈率有所回升,到2009年2月16日,市場平均市盈率達到了17.74倍。市盈率不是股票估值的惟一可靠依據,但從這一指標可以發現,股市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預期比較消極。但是,如果認真審視和對比分析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很難得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將全面陷入極度惡化的結論。暴跌之後,股價有可能被低估了。市場平均市盈率從66倍跌到13倍,只用了1年的時間,這種非同尋常的變化原因何在?難道在這1年中外部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以至於投資者必須大幅調低全部上市公司盈利預期嗎?通過分析最近3年的上市公司財務狀況,我們發現上市公司財務狀況並沒有發生普遍惡化的現象。2006年,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為5.1萬億元,同比增長19%。2007年由於大盤股集中上市的原因,這一指標迅速達到7.8萬億元,同比增長52.9%。2008年各季度上市公司主營收入保持基本穩定,表明市場總量指標受新股發行影響較小,各季度主營收入介於2.6-2.9萬億元之間。營業利潤逐季有所下降,從一季度的3028億元降至三季度的2440億元,表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確實出現了下降趨勢,但上市公司利潤的下降幅度有限,而且總體來看各項財務指標相較2007年仍有一定增長。2008年前三季度的主營收入、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已經超過或者接近於2007年全年水平,可以肯定2008年上市公司利潤總額將超過2007年,只不過增長幅度有所收窄。因此,可以說,上市公司基本面的變化並不支持市盈率大幅調降,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股價可能處於被嚴重低估狀態。

第五,投資者信心保持穩定。

2008年的股市大幅下滑,盡管對投資者信心產生了較大沖擊,同時也有一部分投資者作出了離場的選擇,但與前一輪熊市不同的是,此次市場回落並沒有完全抑制新投資者的進場熱情。2008年新開A股、B股和基金賬戶數合計達到1664萬戶,雖然低於2007年水平,但仍相當於2006年的3倍。從歷史上看,新開賬戶數量與股指的變化存在跟隨關系。在股指回落年份,新開賬戶數量會減少,在股指上漲的年份,新賬戶會增加,這一跟隨效應在2007年表現得尤為明顯。該年度上證指數上漲96.7%,新開賬戶數也從2006年的538萬戶,暴漲至6057萬戶。可見,新賬戶數量與股指之間的這種跟隨關系在2008年依然存在。隨著股指的逐步回落,新開賬戶數量也穩步減少,但仍然維持了一個相對較高的絕對水平。11月份股市啟穩之後,12月新開賬戶數量又迅速從11月份的77.7萬戶增加到108.7萬戶。

當然,投資者新開賬戶數量並不一定意味著進入股市的資金總量凈增長。在股市回落階段,新投資者進場的同時,可能會有大量老投資者離場。雖然缺少直接數據說明2008年股市資金流入和流出的真實情況,但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發布的月度投資者持倉報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這一走勢。從圖7中可見,根據該公司統計,A股持倉賬戶從2007年6月的3432萬戶,穩步增長至2008年7月的4789萬戶,此後持倉賬戶數量有所回落,但一直維持在4700萬戶以上,持倉賬戶佔全部賬戶的比例保持在40%左右。持倉賬戶數量的增加雖然不能說明進場資金量絕對增加,但至少可以說明進入股市的投資者數量是增長的,而且持倉投資者仍然具有相當的資金實力,2008年11月和12月的股市回暖之際,持倉投資者總量沒有明顯增加,表明本輪反彈行情主要是現有投資者繼續增加投資而形成的,行情初期基本可以界定為「自我解圍」式反彈行情。投資者的損失承受力和再生能力是考察一個市場成熟度的重要指標,而下半年中國A股市場投資者人數基本穩定的情況下出現市場回暖的事實說明,A股市場現有投資者群體的投資能力已經可以支撐市場在回落期穩定運行,投資者群體正日益走向成熟。

2009年股票市場走勢展望

2009年是中國經濟克服國際金融危機不利影響、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關鍵一年。發達經濟體短期內不太可能從危機中恢復,面對不利經濟形勢,黨中央、國務院採取了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有力舉措,為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創造條件。今年的宏觀經濟走勢將對資本市場產生比以往更大的影響,同時,尚存的制度性缺陷和新的改革措施也將繼續從不同著力點影響市場運行。

宏觀經濟因素。國際經濟方面,金融危機對於發達經濟體的實體經濟已經產生深遠影響,2008年美國GDP累計值同比下降0.2%;3季度歐盟GDP同比增長0.6%,日本GDP同比下降2.1%。12月,美國工業產值同比下降7.8%,歐盟下降12.7%,代表發達經濟體經濟景氣度的OECD綜合領先指標延續了年初以來的持續下跌走勢,降至92.9,較上月回落1.1,較上年同期回落8.2。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降,截至2009年2月13日,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近月期貨價格已降至每桶34.44美元,銅、鋼材等原材料價格也在低位徘徊。世界銀行預計2009年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率將為-0.1%,2010年可恢復至2%;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則分別為4.5%和6.1%,其中,中國為7.5%和8.5%。

中國經濟也受到了金融危機的沖擊,經濟增速逐季回落,到四季度經濟增長率低至6.8%,全年經濟同比增長9.0%。工業全年增長12.9%,其中11月和12月份僅增長了5.4%和5.7%。前11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4萬億元,同比僅增長4.9%。2009年1月,工業品出廠價格下降3.3%,顯示國內消費和投資需求出現萎縮跡象。宏觀經濟增速回落態勢將直接影響到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預計2008年四季度將有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出現利潤下滑甚至虧損,從而拖累全年盈利水平。2008年年末開始,國家刺激經濟的4萬億投資計劃陸續啟動,鋼鐵、汽車、紡織、裝備製造業等支柱行業的國家振興計劃出台,為2009年保持經濟繼續穩定增長創造了條件。積極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有助於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但總體上應適當調低2009年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長預期。

關於資金面因素。由於對中國來說,國際金融危機和宏觀緊縮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實體經濟上,對銀行體系的沖擊比較小,因此,2008年中國的銀行體系仍然表現出較強的信貸投放能力。2008年金融機構本外幣信貸余額從年初的27.8萬億元增長至年末的32萬億元。與此同時,企業存款、居民儲蓄存款也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長。年末企業存款余額16.4萬億元,增長13.1%,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2.2億元,增長26.1%。在發達國家銀行體系大規模去杠桿化和收縮信貸的形勢下,中國銀行體系能夠保證信貸規模具有一定幅度增長,緩解企業在不利條件下的財務困難,體現了中國銀行體系長期穩健經營和國家宏觀調控的實際效果,同時,企業和居民存款的增長,為二者順利度過經濟調整期儲備了資金。當然,一般來說過於寬松的資金面有可能催生資產價格泡沫,但在中國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已經預先進入調整期的情況下,今年國內資產價格再次飆升的可能性不大。

關於政策因素。克服金融危機影響,全力擴內需、保增長是2009年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首要目標,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就資本市場而言,保證市場穩定運行應是2009年管理層的主要目標,各種改革措施和新金融產品的推出都必須與此目標保持一致。在這一大背景下,管理層對於創業板、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制度的推出將持更加謹慎的態度,從而使得2009年資本市場在制度層面出現重大調整的可能性降低。

2009年A股市場的可能走勢。2008年的中國股市跌幅遠遠超過了歐美等嚴重遭受金融危機影響的國家,同時,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由此,可以判斷,A股市場屬於嚴重超跌狀態。在2008年9月以後,隨著存貸款基準利率的不斷下調,在A股市場中存在的幾百隻市盈率5倍左右的股票,其年收益率大致是1年期存款的8-10倍。這意味著,A股市場已具有重要的投資價值。曾幾何時,在2006年(尤其是2007年)股市大幅上揚以後,一些人後悔不已地感嘆,2005年入市的好時機已今生不再,但面對2008年後期的行情,可以發現,在最好的投資時機來臨之時,許多投資者還在觀望,等待著所謂底部的出現。實際上,所謂的股市下跌底部,常常只能在股市上行之後、回過頭來看才能發現;即便在股市運行中底部形成,在此底部能夠成交的股票也極為有限,並非人人可以買到,因此,希冀於底部購股,即便是機構投資者也往往不能如願,更不要說,個人投資者了。既然A股市場屬於「嚴重超跌」,在宏觀政策放鬆和股市政策從松的背景下,2009年它就有著超跌「補漲」的內在要求。如果在2009年下半年,實體經濟走勢能夠比較回升,那麼,這種「補漲」還可能繼續展開新一輪的上行行情。因此,2009年A股市場總體走勢是上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