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新機遇股票趨勢分析
擴展閱讀
微博買股票靠譜嗎 2024-10-07 18:56:09
暉致醫葯有限公司股票 2024-10-07 18:56:03
珠海振戎公司股票 2024-10-07 18:56:01

新機遇股票趨勢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5-12 02:27:15

⑴ 你對未來1-2年內中國股市如何預測,基本走向分析

在2009年如何看待由美國引發的愈演愈烈的世界性金融危機?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是機遇,還是災難?不同的結論會產生不同的對策,不同的對策將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而這對正處經濟崛起關鍵時刻的中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的經濟崛起取決於歷史性機遇的出現和抓住機遇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面對美國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一次重大的歷史機遇可能正悄然而至,今天的中國比任何國家和任何時候都更具備抓住這一機遇的能力,對此,我們應保持清醒認識。

一、是機遇而不是災難

1、中國的貨幣體系、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體系相對獨立。縱觀當前國際經濟形勢,由於發達國家金融一體化的特點,美國的危機使得歐洲、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無一倖免。中國是不多的受危機影響較小,相對置身於美國金融危機之外、並能在這場危機中能夠掌握主動權的大國。

由於中國在貨幣體系、資本市場體系及商業銀行體繫上都相對獨立,和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並不直接相關,這使得我們的商業銀行和資本市場並未受到美國次貸和金融危機過多的影響,從而免受「金融海嘯」的直接沖擊,這些都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

2、中國的宏觀和微觀經濟基本面尚好。無論是在改革開放的30年,還是美國發生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持續以年均10%的高速增長,這種增長勢頭並沒有因為近年來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經濟的衰退受到影響。即使是在美國飽受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我國宏觀經濟的增長和國內企業微觀面的業績增長仍然是良好的。所以被人稱為世界經濟衰退沙漠中的綠洲,具有強大的內需市場的開拓能力和強大的經濟發展潛力。

3、我國目前的財政和金融狀況良好。和國際上主要發達國家遇到金融危機的特點不同:從銀行的資產狀況看,我們有46萬億元的銀行儲蓄總資產,其中居民儲蓄近18萬億,存貸差約12萬億,資金相對充足。今年以來,雖然企業的資金普遍緊張,但那是由於雙緊的宏觀政策決定的。一旦我們為應付金融危機採用寬松的政策,就會具備流動性充足的特點。同時,經過2005年以來主要商業銀行的上市,治理結構也得到了大的改善,因此,銀行的資產質量也是比較好的。

從外匯儲備看,1.8萬億美元的儲備也使得我們面對這場金融危機有足夠的自保能力和應對能力。從國家財政收入看,2007年高達5.1萬億的財政收入,能使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在這場危機中保護自己。

⑵ 什麼股票未來有發展前景

當代人的消費觀念和需求都在變化,普通行業的前景逐漸窮途陌路,新的機遇和模式悄然興起,在生意的選擇上我只能說,找獨家特色、有吸引力、消費者主動購買的、並解決個人煩惱的產品才是新的商機,當代人物質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更多追求技術帶來的方便、實用。而普通產品市面都有,競爭大利潤低,做起來辛苦又累,且賺不到大錢,相信你常聽到說生意難做、錢難賺,以下這個商機你了解過一定能讓你眼前一亮!因為咨詢過的人沒有一個不說令人驚奇且前景巨大的!家都說現在孩子的錢最好賺了,確實是這樣,爸媽生下寶寶後,為了寶寶今後的「成長」和「健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花多少錢都願意,這是所有項目,所有行業中最好做的一個行業;未來5年,中國又將迎來新一輪的嬰兒潮,引爆母嬰用品市場新一輪「淘金潮」。業內人士指出,2015年中國嬰童市場需求則可能達到2萬億元規模。可見,母嬰消費市場蘊藏著巨大的商機。母嬰行業現在正是朝陽行業,穩定,發展潛力很大,家長都捨得為孩子花錢,小孩子的錢最容易賺。
首先,一線城市單店數量越來越少,二三線城市開店越來越火:
一線城市以及部分省會城市,母嬰連鎖企業的勢頭越來越猛,風投資金的介入,更加催生了連鎖企業的擴展勢頭。所以,這些城市的市場空間基本都被連鎖企業蠶食了,偶爾有幾個單店依靠良好的客情關系維持的不錯,但長線來看,在供貨商端,單店的話語權會越來越小,所以最終也很難與大型連鎖抗衡。國內地產等行業的收緊,將會促使更多的資金介入母嬰連鎖企業的發展,所以在這些城市,單店的生意會越來越難做,進而數量將會越來越少。二三線的一些地級城市,形勢則會相反。這些城市的母嬰消費正處在快速提升的階段,城鎮化的進程也會產生新的消費空間,所以,2015年,這些城市的母嬰店將會更多的開業。
第二,二三線城市的渠道之爭將會是廠商之間較量的重頭戲:
過去幾年的發展,由於市場更多的集中在一線城市、省會等大城市,市場容量相對有限,所以不少品牌還是以省代為主要模式。但隨著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能力的提升,目前大部分品牌都以市代為主要模式來運作。國家十二五規劃漲工資的重心區域,也是二三線城市,所以二三線城市母嬰消費市場的增長速度,會遠遠超過一線城市的速度。而二三線城市的母嬰渠道又比較弱,正處於建設初期,所以這部分市場空間,將會是眾多廠商不可缺失的競爭之地。以國內母嬰市場當前形勢來看,有一部分產品已經處於了過剩的臨界狀態。所謂得渠道者得天下,所以對於二三線城市的渠道之爭,將會短兵相接,爭先恐後。
市場初創前景廣闊目前,國內孕嬰幼兒用品市場屬初創時期,雜貨鋪式的商店居多。能夠提供規范管理,統一形象,高品質,低價位的中高檔品牌店將是市場的需求。因此,發展孕嬰行業市場前景廣闊。市場供不應求,潛力巨大 整體市場處於供不應求狀態,且永遠不會枯竭。各類孕嬰幼兒用品市場銷售調查報告分析,市場供需嚴重失衡。 在國內孕嬰幼兒市場僅處於幼稚的起步階段,除少數大型商場、高檔專賣店外,幾乎沒有具備品牌效應的專營店。一些較發達的地區,孕嬰幼兒賣場產品牌子雜,質量參差不齊,種類不齊全,安全性能無保證,售後服務差勁。更多的地方仍舊將孕嬰幼兒用品同其他日用百貨在一起銷售,極不方便消費者購買。當今社會,市場經濟已經融入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嬰兒用品、兒童用品已經成為大眾日常消費中不小的一筆開支,購買嬰幼兒用品是很多家庭必不可少的一項支出。所以開拓嬰兒用品、兒童用品市場成為很多有識之士的首選!實踐證明,嬰幼兒用品大有可為。

⑶ 跪求~誰能幫我做一份股票投資分析報告

12月22日晚間,央行宣布將基本利率下調0.27個百分點,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央行此次降息的目的在於推動企業貸款擴大再生產,鼓勵消費,促使本國貨幣貶值以促進出口,增加資金流動性促進股市繁榮。但此次降息似乎效果並不明顯,次日股指大幅走低,收盤時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分別下降4.55%和4.69%,收報1897.22點和6952.91點。兩市分別成交682.3億元和398.1億元,並在近兩天繼續下跌,下調利息是對股市的利好,但為什麼此次降息並沒有收到促進股市上漲的作用呢?
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在於目前降息的空間已經不大,且已被投資者所預期,造成持續降息的政策邊際效益有所下降,最近的股市連續下跌顯示市場資金對此次降息並不持樂觀態度,與美國降息的幅度相比,央行降息的幅度遠低於市場預期,因此利多的出現難以發揮其正面作用,反而在客觀上造成市場信心不足,形成利空。
近一個月以來我國經濟形勢持續低迷,除了央行降息未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外,國家對失業保險金的領取年限延長,CPI指數增速持續下跌都顯示目前經濟形勢的不樂觀,那麼是否可以認為降息對股市並未造成改變呢?
應該說不是這樣的,自今年以來央行下調利率對股市的長遠發展已經起到了累積效應,在降息的過程中隨著存款收益的降低,資金的流動性增大,企業獲得貸款較原先便利,股票及債券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投資機會。
首先降息將有利於進一步凸現績優股、實值股的魅力。金融危機下企業盈利困難,一些具有長期盈利的企業股票市盈率偏低,尤其是一大批市盈率低於三十倍的績優股、實值股,其分紅派現,較之於銀行存款的稅後利息,將凸顯優勢。其中績優股、實值股中送股、轉增股的股票,較之於銀行存款的稅後利息具有明顯優勢。對於此類股票,可以參照已經公布的年報,選擇業績優異、市盈率低、分紅派現多、尤其是送股轉增股多的股票進行理性投資。
其次房地產股、金融股等「對金融政策敏感的股票亦存在投資價值。尤其是對於房地產股來說,利率下調,有利於減輕人們分期付款購買房地產的負擔,有利於調動人們買房的需要,有利於降低房地產開發商的負擔。保險業同樣將得到「降息」以及「降息預期」的推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存款利率下調幅度小於貸款利率,對於銀行而言,有利有弊,縮小銀行存貸款利率的差額對於銀行的贏利增加了壓力;同時增加了銀行吸儲的難度。但是,增加放貸,以及經濟的復甦和發展,又將帶動銀行業務量的攀升,有利於銀行增盈。總體看,對於銀行股來說,長線仍有利好作用、短線則看資金是否追捧。
再次一些 「擴大內需概念股」將具有投資潛力。從本次降低「兩息」來看,松動宏觀經濟政策,已經不是一個議題,而是正在實行中的事情。其著眼點,是通過擴大內需來克服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這樣,從廣義看,鋼材、水泥、建材、電力等「擴大內需概念股」,同樣將有機會成為「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受益者。雖然現在鋼鐵水泥行業存在市場萎縮的情況,但是隨著國家政策的扶持,上述股票一旦在盤面上得到增量資金介入的情況來印證,則應是把握機遇之時。
最後我認為,除了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的效益亦不容忽視,國債、企業債券銀行利率的下調,不僅僅凸顯了股票的投資價值,對於年利率2.95%或以上、沒有利得稅的國債來說,其投資價值同樣凸顯。較之於稅後實為1.584%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來說,利率高出1.366%。尤其是,目前存款利率僅僅降低0.25%,還有降息預期。有利於國債、企業債券的慢牛行情。從「庄股」思維的角度看,去年的熊市,造成眾多機構紛紛投資國債,可以說,國債已經有「庄」進駐。按同樣理由,企業債券也將有受到挖掘的可能。
目前市場信心尚顯不足,從技術面上講前一階段的反彈已告一段落,但是作為一個理性的投資者,應立足於價值投資,在混亂復雜的股市中選擇屬於自己的投資機會!
http://hi..com/weiweiprince

⑷ 請問未來鐵路方面的股票發展如何請高手分析一下,謝謝!!

我非常看好!十二五規劃投入的資金可能比十一五規劃還要多
高鐵概念股近期明顯強於大盤,很有前途
本人早已在低位買入,目前盈利25%
建議關注低位還未過度爆發的高鐵概念股

⑸ 我國鐵路股票的投資機會分析

轉載

中國中鐵2008年A股三季報解讀
作者:深圳市懷新企業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三季度主業經營厚積薄發;
中國中鐵王者地位依然穩固;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鐵)是集基建建設、勘察設計與咨詢服務、工程設備和零部件製造、房地產開發和其他業務於一體的多功能、特大型企業集團。它所創造的建築奇跡,會令每一個中國人永遠銘記。奧運工程、北京南站、京津城際客運專線、拉薩火車站、國家圖書館、上海磁懸浮、F1賽車場等等眾多舉世矚目的偉大工程,都書寫著中國中鐵的輝煌。公司先後榮獲70項國內建築最高獎———魯班獎,64項國家優質工程獎。;
公司最新公布的三季報,讓人對於它的未來發展有了更多的信心。三季報顯示,在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世界經濟波動的背景中,中國中鐵7-9月整體業務運行穩定,公司經營管理均處於較好狀態,發展勢頭良好。2008年第三季度,中國中鐵實現營業總收入587.02億元;2008年1-9月,中國中鐵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1,539.16億元,達到2007年全年營業總收入的8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公司累計實現凈利潤16.80億元,其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33億元。;
公司是我國參與世界競爭占據領先地位的傑出企業,連續3年進入世界企業和世界品牌雙500強,公司營業收入連續4年位列亞洲建築企業第一名,連續三年位列全球建築企業第三名,相信公司未來發展將伴隨著我國鐵路建設黃金時代的到來,邁上一個新高峰。;
●新簽合同大幅增加;未來收益增長明確;
我國基建大投資戰略對公司產生積極影響,公司前三季度基建業務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初步統計,截止目前,公司今年新簽訂單超過2400億元以上,已經超過公司年初制訂的2750億元計劃的87%,預計今年全年新簽訂單能夠達到3300—3500億元。在手訂單應該在4000億元以上,充足的合同訂單將保障公司未來幾年的業績較快增長。;
●主營業務蓬勃發展;毛利率有所提高;
公司主營業務保持良好發展狀況。2008年1-9月,中國中鐵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1,539.16億元,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587.02億元。公司前三季度綜合毛利率為11.0%,比去年全年提升0.7個百分點,第三季度公司的綜合毛利率為10.9%,環比第2季度上升了0.3個百分點,這一方面歸因於公司從年初即開始推行的集中采購原材料等相關措施,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鋼材等原材料價格的逐步回落也推動了公司的毛利水平回升。預計隨著國內高鐵項目的逐步增多,近期鋼材等原材料價格出現回落,我們認為公司未來綜合毛利率將繼續穩步回升。
●匯兌損失無撼大局;調整貨幣結構沉著應對;
2008年上半年,澳元對美元匯率持續走高,加之公司正在實施的澳大利亞項目需要大量澳元,故公司基於澳元對美元升值和澳元為高息貨幣的考慮,通過結構性存款方式累計凈做了15億美元左右的結構性存款。受國際外匯市場波動影響,公司所持有的外匯存款的匯兌凈損失較大,2008年1-9月份,合計凈損失19.39億元。導致公司三季度每股收益為-0.03元,如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1-9月累計每股收益為0.12元。
經過此事以後,公司清理了所有結構性存款及相關產品,調整了外匯幣種結構,目前美元及港元在外匯結構中佔主要比例,伴隨公司積極採取的多項措施以及外匯管理部門的政策松動將能夠規避匯率風險。;
在我國鐵路建設大背景下,公司面臨空前良好的發展機遇,非經常性的匯兌損失不改中國中鐵主營業務迅速增長的趨勢。本次事件將促使公司在未來的外匯處理上更加謹慎,進一步提升公司金融風險管理水平。;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中國中鐵肩負拉動內需歷史使命;
中國中鐵是我國龐大鐵路網當之無愧的鑄造者,先後參加了成渝、天蘭、寶成、成昆、大秦、蘭新、京九、南昆、青藏、京津城際等百餘條鐵路建設,設計與修建鐵路干線里程55000公里,佔全國鐵路總長的2/3以上,建成電氣化鐵路24000多公里,佔全國電氣化鐵路的95%,在重載鐵路和高速鐵路等領域也是獨占鰲頭。

金融危機正跨過大洋彼岸,日益干擾著中國快速發展的宏偉步伐。一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對中國經濟的發展也造成不小的沖擊。我國今年前三季度的GDP是9.9%,這是近6年來我國第一次回落到個位數,明年有進一步走低的可能。

按照凱恩斯主義,在經濟出現明顯減速的時候,政府將啟動大型基礎建設投資以刺激經濟。在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我國成功的以建造公路體系來增加內需,這次建造鐵路網則成為拉動內需的重大戰略。可以說,鐵路行業肩負起前所未有的歷史使命,是我國成功抵禦這次危機的關鍵,中國中鐵做為我國鐵路行業的領軍企業更是具有舉足輕重的價值,它將引領中國經濟走出金融危機的迷霧,在大規模政府投資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我國制定出了宏偉的鐵路發展規劃,到2010年主要目標為:建設新線17000公里,其中客運專線7000公里,建設既有線復線8000公里,既有線電氣化改造15000公里。鐵路營業里程達到9萬公里以上,復線、電化率均達到45%以上,快速客運網總規模達到20000公里以上,煤炭通道總能力達到18億噸,西部路網總規模達到35000公里,形成覆蓋全國的集裝箱運輸系統。2020年前建成12000公里客運專線,實現主幹線的客貨分離。在國務院批復的鐵路投資額已經達到2萬億元,其中在建項目的投資規模超過了1.2萬億。鐵路建設在未來幾年發展的速度可見一斑,這為中國中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

預計中國中鐵「十一五」期間鐵路建設業務佔有率仍居榜首

值得關注的是,鐵路方面的投資還只是交通方面的一部分,據去年10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的《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年前,我國將重點構建「五縱」、「五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和四條國際運輸通道,建設成42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總投資10萬億元以上。所以,2萬億元的鐵路項目投資只是基建投資中的一部分。
中國中鐵在國內基建領域的巨大優勢將使它充分分享這次豪華的盛宴。走過祖國的名川大江,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的鐵路、公路、公鐵兩用特大橋上都鐫刻著中國中鐵的名字。公司還承建了國內幾乎所有的長大隧道,建設了約全國1/10的高速公路和3/5的地鐵;設計、施工了大量的碼頭、水電、高層建築和市政工程;在眾多建築機械、建築相關產品領域佔半壁江山,甚至獨領風騷。

展望第四季度及未來發展,中國鐵路投資擴大為中國中鐵未來持續快速增長提供了有利的市場條件,而鋼材價格的大幅回調則減輕了行業的成本壓力,這些都使中國中鐵能盡享行業景氣,發揮公司綜合優勢,鞏固公司在中國及世界基建建設市場的領先地位。憑借豐厚的外匯儲備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世界普遍認為,我國將成功的抵禦金融危機,並希望通過中國的強大需求帶領世界經濟走出衰退的陰影,世界矚望中國,中國矚望中國中鐵。

⑹ 如何預測股價呢

如何預測股價呢?131位粉絲
第一,達到目標。有一個加倍取整的理論,這個方法在股市中還沒有被廣泛的應用,而一種理論在市場中掌握的人越少,可靠性就越大,所以,這是判斷股票高點的一個好方法。簡單的說,我們准備買進一隻股票,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加倍和取整的方法聯合起來用,當你用幾種不同的方法預測的都是某一個點位的時候,那麼在這個點位上就要准備出貨。當然,還可以用其它各種技術分析方法來預測。故當預測的目標位接近的時候,就是主力可能出貨的時候了。
第二,該漲不漲。在形態、技術、基本面都要上漲的情況下不漲,這就是要出貨的前兆,這種例子在股市中是非常多的。形態上要求上漲,結果不漲。還有的是技術上要求漲,但該漲不漲。還有的是公布了預期的利好消息,基本面要求上漲,但股價不漲,也是出貨的前兆;技術面決定了股票該漲而不漲,就是出貨的前兆。
第三,正道消息增多。正道的消息增多,就是報刊上電視台、廣播電台里的消息多了,這時候就是要准備出貨。上漲的過程中,報紙上一般見不到多少消息,但是如果正道的宣傳開始增加,說明莊家萌生退意,要出貨。
第四,傳言增多。一隻股票你正在作著,突然這個朋友給你傳來某某消息,那個朋友也給你說個某某消息,又一個朋友又給你說某某消息,這就是主力出貨的前兆。為什麼以前沒有消息呢?
第五,放量不漲。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只要是放量不漲,就基本確認是處理出貨。

⑺ 來分析預測新年[2009]股市行情一下吧。

基本面看,經濟數據會越來越壞,特別是年後,雖然國家出台不少政策救市(不是救股市),但是經濟領域衰退2-3年應該是沒錯的,私人實體投資將減少,可是由於利率下降過快,可能會引發一部分游資介入到股市中演變成過江龍行情,

這次反彈實際就是游資推動的,既然沒什麼投資項目,房市不敢介入,儲蓄沒什麼賺頭,股市可能會是最後獲利的機會,但是超級大盤股因為基金介入較深,且上年被超做過透,所以盡量介入中小盤股票為好,並且年報過後不要介入績優高價股,

明年上半年應該有一波較大的反彈行情,但時上證指數不一定高,因為2245和2300點之間是很大的阻力。也就是指數股可能不會漲幅過高,這僅僅是猜測,深市要比上海好看。這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09年股市會持續震盪,每天的機會其實很多,從現在做起,為將來准備,短線投機股票

⑻ 怎樣鑒別新股和次新股的投資機遇

把握新股和次新股的投資機遇,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作一綜合(行情 專區)分析。
1、首先分析新股次新股的行業背景。通過分析新股和次新股的行業背景,可將新股和次新股大略歸入三類行業:朝陽(高成長)行業、一般性行業、夕陽(衰退性)行業。有時,行業就能決定這個股票上市後的「戲份」。通過這種篩選,還可以找出一些長庄介入的股票,或者可以找出一些特殊行業的股票。
2、其次是分析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主要財務指標。上市公司的招股說明書,在所有公開披露的信息中,含金量較高,也是上市公司的首次公開亮相,從中可以挖掘出一些有價值的信息。比如,募集資金投資的利潤率、收益率、投資項目見效的周期以及募集資金投產後產品市場佔有率等指標,總是值得重點關注和研究的。再次,綜合一些因素,也可大略得出公司管理層對待投資者的誠實度和透明度。還可以通過綜合分析凈資產收益率、利潤增長率、每股公積金、股本結構、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等,推測一下這些公司未來幾年股利分配政策:即是股本高擴張型的,還是穩健增長型的。說不定還可以找出第一年有送股的股票。一般來說,小盤新股後市都有股本高擴張的要求,大盤新股採取派發紅利的為多。
3、地域概念。如西部地區概念。或可結合當期的市場地域板塊熱點,考慮地域在其中發揮的作用。
4、橫向比較二級市場的定位。利用比價效應,找出價值被低估的股票。主要是從橫向比較行業、流通股本、業績入手,找出同行業、同流通股本、同業績的新股和老股在二級市場中定位的差異。此點至關重要。具體說來,可橫向比較開盤價是否被低估或高估,最高價和最低價的表現模式,作一些比較後,就可找出一些價值被低估的股票。而且高送配的股票一般都出現在小盤股上。比較5000萬到1億股本的新股,同行業、同類型,在二級市場的定位模式下,也可發現一些價值低估的股票。
5、二級市場的首日表現分析。新股開盤後,可能開盤高走,可能開盤低走,兩種情況都有投資機會。通過統計分析,我們可以得知,從長期來看,99.5%的新股增長的股價超過首日開盤的最高價。因此,新股板塊風險最低、收益最高。只是在介入時,應選擇在低點的谷底吸納。
6、根據經濟發展周期與大盤運動周期對新股的影響制定相應的操作策略。一般來講,在牛市初期,新股投資價值較高,獲利空間也較大;到了牛市高峰期,新股開盤定位過高,投資價值較低,高開低走至一定程度後,才會有一定投資價值。但是個股的表現並非一致,應視具體情況而定。熊市期間,當新股開盤價接近其發行價時,是大舉建倉的好時機。
7、分析市場主力對新股炒作程度。一是看首日上市時的換手率,如新股上市發行首日換手率在40%以上的,一般說明主力在上市第一天已大舉介入。二看籌碼的收集。新股上市後,經過兩個多月的震盪洗籌後,籌碼已較為集中,再進入主升浪,直至最後派發,這一個過程約需三到六個月。一般來說,價值低估的新股都可能有長庄介入,而且估計股價的升幅空間大約可達到50-150%,投資者可根據主力炒作的周期把握介入的時機。
8、判斷公司的發展前景。新股中都有一些行業發展前景好、募集資金投資收益快、股本高擴張的公司,新投資項目產生效益後,公司業績會有大幅增長,它們比一些資產重組的老公司、ST板塊,或衰退性行業的股票更有投資潛力。

⑼ 目前股市中哪些股票最有上漲的趨勢

.06年我國的宏觀政策以及股票上漲的動因分析:2006年,我國的貨幣政策一再收緊,但是股票市場卻一路上揚。股市一改政策市的面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逆政策周期運行的特徵。在2006年,央行連續推出四大收緊性貨幣政策: 1.在4月27日,央行宣布,從28日起上調金融機構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當時的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檔次貸款利率也相應調整; 2.在 5月17日,央行發行了1000億元定向票據; 3.在6月16日.8月15日和11月15日,央行連續三次提高存款准備金率,每次提升0.5%,由原來的7.5%提高到9%。與以往股市對緊縮性政策的反映不同,股市並沒有因央行連續推出收緊性貨幣政策而走低,而是每次在收緊性貨幣政策推出後,股市都是低開高走,呈現出明顯的逆政策周期運行的特徵。 4.在8月18日,央行宣布,從19日起,我國金融機構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各上調0.27%。存款利率由2.25%提高到2.52%,貸款利率由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也相應調整。長期利率上調幅度大於短期利率上調幅度. 我國的股票市場已經建立16年,在絕大部分的時間里,股市均是順政策周期運行。從1990年底至1993年初,在大搞市場經濟的推動下,我國宏觀政策全面放鬆,股市走出了上升三大浪的形態。此後,由於經濟過熱,管理層提出了「治理整頓三年」的方針,宏觀政策全面收緊,股市也連續下跌了整整三年。在1996年以後,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宏觀政策不斷的放鬆,股市在放鬆政策的推動下,走出了一波高於一波的大牛市行情。就是因為如此,我國股市呈現出明顯的政策市特徵。但是2006年我國股市出現以往少有的逆政策周期運行的特徵,06年大盤突破1500點後就一直放量上攻,不給空方任何還手的機會.從當時的技術圖形看大盤已經突破了下行通道,進入了上行通道.其主要原因在於以下幾個面: 1、2006年央行連續推出收緊性貨幣政策的目的是調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及信貸規模,而不是調控股市。在2006年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出現不斷攀升的局面。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為26.6%;3月份為29.8%;4月份為29.6%;5月份為30.3%;6月份為31.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的不斷攀升有可能導致新一輪的經濟過熱。與此同時我國的商業銀行的貸款規模也不斷擴大,僅前三個月,銀行就投放了1.26萬億元的貸款,超過了央行全年信貸額度2.5萬億元的一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及信貸規模的不斷膨脹,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因此連續推出了收緊性的宏觀調控政策。而股票市場並沒有被列入宏觀調控的目標。 2.2006年我國經濟呈現出高增長,經濟周期處於連續上升階段。2006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增長率實現了10.2%,二季度猛增至11.3%,三季度實現了10.7%,預計2006年全年經濟增長率可達到10.5%以上。我國2006年股市的大牛市行情就是在經濟高增長的背景下出現的行情。 3.由於美圓的貶值趨勢和人民幣升值趨勢,導致了中國股市成為國外游資的避險品種,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注意外資的進入是為了保值,不一定直接對股市構成利好,有些是間接對股市構成利好. 4.現在中國的銀行利率橫比世界其它國家,縱比中國利率歷史都不算過高,將來的物價上漲還有很大的空間.從而會使很多公司企業的帳面業績有所提升. 5.未來幾年中國還有很多拉動中國內需的大事發生,如08年的奧運會,2010年的世博會和亞運會,都會給上市公司帶來很多機遇. 6.隨著新股恢復發行,給股市帶來很多活力,導致大盤指數不斷創出新高,從而有利於做多. 7.隨著股票指數期貨的推出,和現在某些股票的認購和認沽權證的發行,對大盤都有化解風險的能力,所以做多主力不用害怕出不了貨,所以直接導致他們積極做多.8.管理層為了支持股權分置改革,在股市連續推出了利好政策,比如降低印花稅以及在股改的過程中高比列送股。在宏觀調控政策收緊的背景下,股市的融資政策不斷放鬆,吸引了大量資金源源不斷入場,推動了股市行情持續不斷的上漲。 9.隨著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結束,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不斷的完善,會出現越來越多質地優良的成長性公司.參考資料: http://blog.ys138.com/blog_articleshow.asp?Blog_Article_Id=34

⑽ 本人要做一篇2009年股市走勢的論文,求高手的精闢分析。。。懸賞有限感激不盡!!!

在2009年如何看待由美國引發的愈演愈烈的世界性金融危機?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是機遇,還是災難?不同的結論會產生不同的對策,不同的對策將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而這對正處經濟崛起關鍵時刻的中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的經濟崛起取決於歷史性機遇的出現和抓住機遇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面對美國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一次重大的歷史機遇可能正悄然而至,今天的中國比任何國家和任何時候都更具備抓住這一機遇的能力,對此,我們應保持清醒認識。

一、是機遇而不是災難

1、中國的貨幣體系、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體系相對獨立。縱觀當前國際經濟形勢,由於發達國家金融一體化的特點,美國的危機使得歐洲、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無一倖免。中國是不多的受危機影響較小,相對置身於美國金融危機之外、並能在這場危機中能夠掌握主動權的大國。

由於中國在貨幣體系、資本市場體系及商業銀行體繫上都相對獨立,和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並不直接相關,這使得我們的商業銀行和資本市場並未受到美國次貸和金融危機過多的影響,從而免受「金融海嘯」的直接沖擊,這些都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

2、中國的宏觀和微觀經濟基本面尚好。無論是在改革開放的30年,還是美國發生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持續以年均10%的高速增長,這種增長勢頭並沒有因為近年來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經濟的衰退受到影響。即使是在美國飽受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我國宏觀經濟的增長和國內企業微觀面的業績增長仍然是良好的。所以被人稱為世界經濟衰退沙漠中的綠洲,具有強大的內需市場的開拓能力和強大的經濟發展潛力。

3、我國目前的財政和金融狀況良好。和國際上主要發達國家遇到金融危機的特點不同:從銀行的資產狀況看,我們有46萬億元的銀行儲蓄總資產,其中居民儲蓄近18萬億,存貸差約12萬億,資金相對充足。今年以來,雖然企業的資金普遍緊張,但那是由於雙緊的宏觀政策決定的。一旦我們為應付金融危機採用寬松的政策,就會具備流動性充足的特點。同時,經過2005年以來主要商業銀行的上市,治理結構也得到了大的改善,因此,銀行的資產質量也是比較好的。從外匯儲備看,1.8萬億美元的儲備也使得我們面對這場金融危機有足夠的自保能力和應對能力。從國家財政收入看,2007年高達5.1萬億的財政收入,能使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在這場危機中保護自己。轉自學易網 www.studyez.com

4、中國具備龐大的內需市場開拓潛力。對中國的出口會有一定影響,但中國13億人口和龐大的內需市場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即使在美國發生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雖然美國消費的倒退使得我國出口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龐大的內需市場一旦通過寬松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啟動,是完全可以通過內需彌補出口下降的。從投資的角度,中國龐大的城鎮和城市的基礎設施有大量的項目需要資金,帶動經濟。無論是從資金的供應還是從項目的選擇上,都有較大的潛力。我們應對美國金融危機的能力是足夠的。

正是在這樣的認識下,國際輿論普遍把中國當成是世界經濟衰退「沙漠中的綠洲」,他們普遍希望中國擔當新的領跑者,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站在一起來應對這場危機。一些跨國公司和企業家也把中國當作躲避這次金融危機的避風港和比較選擇後的最佳投資地,他們看好中國,投資中國。與此同時,從美國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危機必然還會帶來全球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新的分工,中國要從製造業低端的打工者向金融和服務業的高端轉型。

二、要異船相幫,不要同舟共濟

當前世界各國都希望我們能夠對美國出手相助,此時我們也應履行大國責任,展現我們和世界主要國家站在一起共渡難關的姿態,把握歷史機遇,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尋找雙贏模式。

雖然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幾乎有一半購買了美國國債和兩房債券,但是,目前中美兩國仍有一些人士認為,中國應該繼續以購買美國國債方式幫美國救市,和美國「同舟共濟」。

以中國現有的國力、財力和外匯儲備的實力而言,要想拉美國「走出泥潭」是不現實的,而且風險很大。希望通過中國增加購買美國國債或者直接運用中投公司類的主權基金來讓中國「上船拯救美國的同舟共濟」模式將會使我們越陷越深。如果美國經濟衰退進一步惡化的話,最終我們會從「局外」人變成同行者,陷入被動,無法脫身。

因此,我們應從戰略高度走出兩個誤區:一是「美國的金融危機是中國的次生災難,因此救美國就是救中國」的誤區;二是「救美國就是要購買美國的債權和股權」的觀點。

面對這場危機,我們應該選擇的不是「同舟共濟」而是「異船相幫」,也就是我們在美國這條船之外,尋找幫助美國和世界經濟走出困境的方式。

三、從振興股市入手,幫外先安內

首先,美國的金融危機並不能否定以證券金融為主導,以資本市場為基礎的現代金融體系的發展趨勢,商業銀行的間接融資和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將成為推動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兩個輪子。如果說,美國這場危機起源於金融衍生品的盲目創新和過度發展,那麼對今天的中國來說,金融業的發展,特別是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發展現狀還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中國所處的金融發展階段和美國完全不一樣,必須大力發展。

其次,股市既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政治狀況的晴雨表,也是關乎一個國家社會穩定狀況最敏感的顯示器。面對美國金融危機的沖擊,盡管實際上中國的機遇遠大於災難,但為什麼國人卻感覺身在其間?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由於中國的股市一年來持續暴跌,且下跌幅度遠超美國。為什麼中國的國民經濟發展是世界經濟衰退沙漠中的一片綠洲,而中國的股市卻是世界股市下跌中的重災戶呢?

股市這種狀態,從長遠看危害極大。第一,將會連帶商業銀行,單腿支撐社會融資的重任,重蹈2005年銀行壞賬率過高、存在系統性風險的舊轍。第二,股市不振,對我們實體經濟將產生不利影響,這也會在今年的四季度和明年陸續發生。若不及時採取措施激活股市,有可能導致金融業和其他產業、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進入惡性循環,掉入這場全球范圍的經濟災難之中。

顯然,無論是從美國金融危機的救市角度,還是從中國自身需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需求看,都應從振興股市入手,激活股市,鼓舞信心。從資本市場入手,抓住機遇。只要找到我國股市下跌與美國不同的主要原因,對症下葯,就能事半功倍,迅速走出頹局。

四、走出中國股市下跌是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的誤區

從去年10月以來,中國股市的暴跌恰巧和美國次貸危機所導致的海外股市下跌在時間上吻合。股市下跌的偶然重合,使得人們往往把中國股市下跌的原因和美國的次貸危機連在一起,造成市場的恐慌。轉自學易網 www.studyez.com

然而,仔細分析中國股市今年來持續的暴跌和美國股市受次貸危機影響的下跌的原因截然不同。美國資本市場的下跌,是由於美國經濟衰退及金融危機、次貸危機等一系列問題連帶導致的。而中國股市這一時期的宏觀經濟面良好,上市公司的質量和微觀業績面在股權分置改革之後都得到極大提升,近兩年業績持續以 50%的速度遞增,根本不具備美國股市暴跌的任何基本面條件。

同時我國的股市也與美國的股市體系沒有直接相關,其風險並不能直接連帶到A股市場,盡管從表象上看,兩國股市的下跌都是由缺乏信心所致,但美國投資人的信心缺失是由市場自身規律所致。而中國投資人的信心缺失則是由政策人為所致。在中國,政策因素對股市的影響要比市場自身因素的影響大得多。

一年來,中國股市不僅和美國股市一樣下跌,而且比美國跌得還厲害,無論美國股市是漲是跌,中國股市都是跌,美國股市的跌幅至今也不過下跌了30%,而中國股市的跌幅超過了65%,因此,必須走出我國股市下跌是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的誤區。中國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不是受美國影響,而是有其特殊的內在原因。

五、導致股市下跌的首要因素是「大小非」和「大小限」
1、「大小非」產生於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由於歷史上中國的上市公司在上市時招股書上說的是非流通股暫不流通,導致股民高價入市。鑒於非流通股要進入流通狀態,則將會帶動流通股的股價下跌,所以股改就是通過對價讓非流通股獲得流通權,而在這一過程中,可能給流通股股東帶來的損失由非流通股股東給予補償。

在股改中,由於基本模式採用的是非流通股向流通股送股的模式,例如10送3,即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所持有的每10股送3股。送股後,非流通股股東則獲得了流通權。考慮到非流通股股東一送完股就獲得流通權市場壓力大,於是監管部門又頒布了爬行流通下的「鎖一爬二」政策,即非流通股送股之日起 12個月後,可流通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24個月後,可流通10%,36個月後,才可100%流通。其中,持有公司總股本5%以上的非流通股股東被稱為 「大非」,持股5%以下的,被稱為「小非」(小非在12個月後即可100%流通)。

我國的股權分置改革從2005年6月開始,到2006年底,1360多家上市公司除100多家外,基本搞完。從進行股改公司的總體情況看,在送完股之後,由於「鎖一爬二」的原因,非流通股並不能立即賣出,因此,股市大盤表現為整體的上漲,甚至摸高到6000點。但隨著解禁期的到來,「大小非」呈加速度的方式獲得了「自由身」,給市場造成極大的壓力。

2、關於「大小限」。「大小限」是指上市公司在上市時發起人持有的股份通常要有三年的鎖定期,即從上市之日起三年後方可流通。這種流通許可權售股票被稱作「大限」。但如果在上市前12月內以增資擴股方式認購的股份,則可在公司上市一年後即可流通,鎖定期僅為一年。

目前市場上被大家所稱的「大小限」是指在2006年5月新老劃斷後產生的。所謂新老劃斷是以2006年5月18日為限,在此之後,新上市的公司屬於全可流通的公司,已不存在股權分置問題。也就是說,一旦一年或三年的鎖定期結束,這些股票不用再通過股改向股民送股,即可自動流出。因此,股民購買這類股票時,就應考慮這種風險。

例如,在海外全流通背景下的股票IPO發行通常的市盈率在8-12倍之間,價格相對較低。然而,我國股市在股改新老劃斷後,發行的298隻股票,發行的平均市盈率高達30倍,最高為99倍的中國遠洋(601919,股吧),居然比股權分置時期股票發行的市盈率還高。其原因還是在於我們對「新老劃斷」這一重要的時點沒有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告訴股民從2006年5月18日起買的股票已經是全流通股票了,必須在購買時就考慮到它一年或三年後將自動流出的風險,不要再以如此高的價格在一級市場申購和二級市場買賣。但由於這一宣傳幾乎就沒有進行,導致可憐的股民在不知不覺中仍在按股權分置時的思維購買股票

3、「大小非」和「大小限」現實與未來的巨大壓力,在2005年6月股改時,我國1300多家上市公司總股本中的非流通股約為4600億股。而在2006年5月新老劃斷後,新發的298隻股票中,由於像金融、石油和煤炭的大盤股較多,「大小限」竟高達8000億股,是「大小非」的1.51倍。而「大小非」和「大小限」兩者合計竟高達1.26萬億股,比18年來兩市所形成的6000多億流通股的兩倍還要多。這些股票都是以一元錢左右的成本作價入股的,這和股民在市場上十幾元甚至幾十元的IPO價格形成鮮明對比。即使股市跌到1000點,「大小非」和「大小限」仍有利潤空間。

迄今為止,解禁的「大小非」只有1100億股,實際賣出的僅有213億股。那麼後面還有1.18萬億股的非流通股的解禁。而解禁的時間也越來越緊迫,市場在下行中感受到了「大小非」的壓力。而「小限」也開始流出,加上對2009年下半年「大限」開始流出的預期,對市場壓力極大。所以這是股市抬不起頭來的最主要原因。

無論1.18萬億的限售股在現實中是否會流出,但投資人在考慮投資風險時就是這樣的思維,因為現實中存在著它們流出的可能性。如果我們在股市如此暴跌的情況下簡單得出股市越跌,限售股就越不會流出,並得出「大小非」和「大小限」不是當前股市下跌的主要矛盾,那我們就找不到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對策,

六、大股東自鎖減持價格化解限售股壓力的零成本模式

如果我們能夠得出當前導致股市下跌的主要矛盾是「大小非」和「大小限」問題,那麼,再反思我們解救中國股市下跌的一系列美國式救市政策就會發現,無論是減稅、融資融券,還是注資回購,都沒有對症下葯。中國股市缺的不是由於錢導致的信心缺失,而是政策導致的信心缺失。所以,當前穩定中國股市的關鍵,在於正視「大小非」和「大小限」問題。

當前,只要在「大小非」和「大小限」是導致中國股市下跌的主要因素上取得共識,就邁出了關鍵的一步,離解決這一難題也就不遠了。因為從主觀上看,目前中國股市的有關各方,無論是監管者還是股民,無論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還是證券公司等中介機構,都期盼股市實現上漲中的多贏。而從客觀上看,無論是從中國國民經濟的宏觀面,還是從上市公司業績的微觀面,都具備股市上漲的外部環境和內在條件。

具體做法是:通過大股東對限售股解禁後的可流通底價進行自願基礎上的鎖定,把限售股的問題從簡單的時間鎖定風險滯後,調整到用價格鎖定徹底化解。

1、何謂大股東減持價格自鎖。所謂自願的價格鎖定,是指由上市公司的大股東,自願將所持解禁的非流通股減持的價格鎖定在一個預設的可流通底價上。這一價格是指由大股東自己預設一個可流通的最低價格,其所持股票的價格只有高於這個價位才能售出,而低於這個價格,其所持股份將自動鎖定,不再賣出。這個價格可以由上市公司根據本公司實情,並參照大盤在3000-5000點時本公司的股價來確定。假設某一公司的大股東自鎖的可流通底價定在15元,即所持的股票只有在15元以上才能賣出。如果由於其售出,該股票跌到了15元以下,則會自動鎖定。

2、大股東自鎖減持價格的程序
(1)大股東提出自鎖可流通底價的議案。從公司法律上說,任何一個超過5%的股東都可以提出議案,並按關聯交易的法律程序進行表決,而這項議案是對提案人的自我約束,它符合中小股東和整個公司的利益,並無被否決之憂,且在法律上無任何障礙。

(2)該項議案在通過後,要在媒體上公開披露,把大股東自願鎖定的可流通底價公之於眾,該項議案和股東大會的其他議案一樣,一旦通過,即應被遵守。同時由滬深兩個交易所來把關執行。

(3)若公司未來發生送股和轉股,其可流通底價也相應除權下移。

這一議案應是由大股東啟動的、自願為實現股市多贏提出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大股東自願的價格鎖定。

3、相應的配套措施

具體做法可以是:充分利用我國上市公司一股獨大的特點,近860家國有上市公司可由國資委倡導,支持上市公司大股東可流通底價的自鎖。而另 800多家民營上市公司則可由證券業協會來統一倡導和協調。中國證監會只需在這一過程中對那些通過大股東可流通底價議案的上市公司給予再融資的優先安排。

4、上市公司大股東實施這一方案的可行性

當前中國股市跌到目前的水平,不僅股市的功能喪失,而且上市公司的再融資功能、增值功能也都無法實現。這是一種多輸的局面。從筆者和十幾家上市公司大股東的接觸看,他們願意通過可流通底價的自鎖向市場投資人明確這一信息,打消非流通股隨時會流通出來的疑慮,實現其股價的上漲。同樣,很多上市公司的老總是對其公司有信心的,但在目前的大盤點位下,什麼事也做不了。因此,只要稍加引導,有關各方就能在這一問題上形成共識,因為它符合共同的利益。可流通底價是可以實現的。目前已有一些公司各自頒布了類似的信息,但由於沒有形成群體效應,在大盤的整體下跌中,聲音微弱,沒有發揮出作用。

5、這一做法和股改不是一回事

推進這樣的改革措施需做兩個說明:第一,上市公司可流通底價的自鎖絕不是二次股改。首先,這一措施是大股東自願提出的,不存在政府有關部門強制推行的問題。其次,可流通底價的確定是由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根據自身的情況在3000點到5000點之間自願做出的,並無一個外部強加的、千篇一律的價格規定。可流通底價定得低,其股價也會低;可流通底價定得高,其股價則會高。因為不到那個點位,股民就無對該公司大股東減持的疑慮。第二,大股東可流通底價的自鎖是一種價格約束,而不是像「鎖一爬二」那樣的時間約束,風險滯後。

筆者認為,如果這種自願鎖定的提案是一種群體行為,而不僅僅是個體行為的話,是可以化解限售股的系統風險,振奮市場信心的。

6、推出這一措施的時間是關鍵

長達一年的股市下跌,盡管其負作用已開始在上市公司顯現出來,但由於總體看我國的宏觀經濟面和上市公司微觀業績面還沒有走壞,我們通過調整和實施大股東可流通底價自鎖的措施,還能發揮作用。若拖到明年,市場和上市公司之間一旦進入惡性循環,即使有好的措施,也將回天無術。因此,今年第四季度是我們通過政策措施扭轉股市大盤持續低迷的關鍵。

七、異船相幫,首選之戰在香港

我們要履行大國責任,也承諾和發達國家共渡難關,一個創新性的思維,就是要先在世界資本市場普遍下跌的過程中,尋找一個有利的亮點。讓它能夠擔負起資本市場抬頭復甦的使命。而這一點,就中國來說,首選之戰,最合適的地點就是在香港。

香港市場60%的上市公司市值都是來自內地的H股公司和紅籌公司,香港的經濟也主要由內地支撐,但是在金融體系、貨幣體繫上香港完全是和美國貨幣、金融體系一體化的。如果說在內地市場相對較為獨立的背景下,次貸危機仍然產生了較大負面影響的話,那主要是從香港傳遞過來的。所以,搞活了香港這個棋子,對外可以帶動美國等國家的資本市場,對內可以和A股產生良性的互動,而不是通過這個管涌,把境外的風險傳遞到境內來。

具體做法可以讓中投公司把戰略重點從美國轉到香港,守住香港這一前沿陣地,用過量的外匯儲備在香港吸納H股,起圍魏救趙之目的。現在中國只要能夠在國際資本市場任何地點進行投入,就會產生巴菲特效應,中國出手了,可鼓舞世人的信心。佔領香港橋頭堡,我們既承擔了大國的責任,答應美國出手相幫,又可實現了一箭四雕之目的:
第一,購買H股,化解外匯儲備過高的風險。
第二,此時購買已極具投資價值的H股股票,拋出美元,買回本國基礎產業的股權即可保值又可增值。
第三,香港市場外聯美國,內聯中國內地。我們投向了香港,把香港帶動起來,就等於從外部對美國進行幫助。第四,香港H股對A股產生正面的拉動作用,守住了這個橋頭堡,就堵住了外界金融危機導入到中國內地的恐慌性的、會導致信心喪失的渠道。

購買H股從香港資本市場上傳遞對海外資本市場出手相幫的舉措。對外,可以拉動其他海外市場的復甦,畢竟在全世界下沉的資本市場中有一個場所 ———香港,已經出現希望。對內不僅不再向A股市場傳遞負面的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而且H股的復甦還能夠帶動A股的上漲。打好香港這一戰,就邁出了盤活全局的重要一步。

總之,把握這次重大的能讓中國歷史性崛起機遇的關鍵是激活內地的A股市場和回購香港「橋頭堡」的H股。

預計未來三年中國宏觀經濟將由2002至2007年的加速增長期向平穩增長期轉變∶一是GDP增速將有所回落,但仍將保持較快增速;二是內需在需求結構中的佔比進一步提高,尤其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將顯著增強;三是經濟和金融結構的轉型步伐加快,融資結構進一步優化,直接融資比例將明顯提高;四是產業升級和自主創新的力度將不斷加大。

未來三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會稍緩,內需漸成拉動中國經濟的主力,金融改革加快,產業升級加大。因此,買股要買內需股,能靈活配合金融改革之金融股,有創新、拓大市場能力之製造業股。

2009至2011年,社會層面流動性整體保持充裕,M2維持較高增速,但階段性流動性緊張的可能性加大。未來三年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充裕,但階段性資金吃緊頻率明顯加大;
境外短期資金輸入壓力總體加大,但「階段性資金大出」的可能性在迅速上升,這將成為影響未來三年中國經濟金融能否實現穩定運行的一個重要的外生變數。
資金明年或大量流出,留心「階段性資金大出」一詞,即是熱錢或者突然流走,會對人民幣匯價產生沖擊,故不要嘲笑那個謂人民幣可以貶值的分析報告。阿爺已經對汝作出警告,只不過這個「階段」何時出現,就只有問熱錢的金主才知。如果阿爺在未來六個月仍沒有刺激經濟之舉,而外圍經濟反見好時。筆者看在2009年上半年或會見「資金大出」。

未來三年資產價格可能在波動中逐步上行。其中,房價在漲勢大幅放緩後總體可望呈現小幅、穩步上漲態勢,但短期內普跌的可能性較大;2009年股市仍將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震盪有可能加劇,2010和2011年則可望維持在較小震盪中逐步上漲勢頭。

2010至2011年可望否極泰來,各國政府但如能如願提早刺激經濟,而美國新總統又在新上任後立即生生性性,趁2009年4月前後,美國次按要重訂利率的合約數量較少時,搞好美國經濟則可捱三年期望改為捱到2009年中,2009至2011年宏觀

調控取向及結構性改革預測:
(一) 穩步加快資源價格體制改革的進程
資源價格體制改革的總體原則是在充分考慮社會各方面承受能力的情況下,逐步建立能夠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市場供求關系、環境成本等因素的市場化價格形成機制。

一是繼續加快推進成品油和天然氣價格改革,減少對成品油和天然氣價格的行政化控制;
二是繼續加強煤電聯動,推進電價改革,逐步做到發電和售電價格由市場競爭形成、輸電和配電價格由政府監管;
三是加快供熱、供水等公用資源價格改革進程;
四是健全煤炭等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到2011年,內地資源價格可望與國際價格基本接軌,假如2011年時中國的資源價格能與國際價格基本接軌時,不知美國股神巴菲特會否在2010年時再買入中過石油,再推而廣之買江西銅業、中煤集體等資源股票。

(二) 利率市場化改革進入實質性階段
首先,逐步將Shibor和國債收益率培育為我國短期和中長期金融市場的基準利率,疏通貨幣市場、債券市場與信貸市場的利率傳導渠道;
其次,進一步放寬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浮動范圍,存貸款上下限逐步向同期Shibor利率靠攏;
第三,在推出利率掉期、遠期利率協定和利率互換等衍生品交易後,利率期貨、利率期權等產品有望推出;最後,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入,為確保銀行體系的穩定發展,相關措施將穩步跟進,其中,預計存款保險制度最早將於2008年底或2009年初正式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