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股票風險分析論文
擴展閱讀
股票5檔應該買哪一檔 2024-10-05 22:40:35
信息快的股票軟體下載 2024-10-05 22:39:44

股票風險分析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5-15 16:18:30

A. 我國證券市場的風險分析的論文怎麼寫啊

我國證券市場的系統風險、非系統風險及其成因分析 一、系統風險是我國證券市場的主要風險 我國證券市場目前存在兩大風險: 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非系統風險是指因個別證券公司的特殊狀況造成的風險。如公司的業績不佳、財務狀況不良信息的披露、工人的罷工、公司領導人的更換、市場競爭中的失敗、派息不合理等。 由於各個上市公司的情況千差萬別,非系統風險具有相互抵消的可能, 所以這類風險,可以通過證券組合來加以避免。 系統風險是指由於某些因素給市場上所有的證券都帶來經濟損失的可能性,如宏觀經濟狀況的變化、國家稅法的變化、國家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變化、世界能源狀況的改變都會使股票收益發生變動。由於這些風險來自企業外部,是單一證券無法抗拒和迴避的,它對所有企業的證券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投資者不能通過多樣化投資分散掉,因此,這些風險又叫不可迴避風險或不可分散風險。 根據有關人士對我國上海證券市場風險的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我國證券市場系統風險在總風險中所佔的比例較大,平均值為 80% ,而在西方的成熟股市中,系統風險在總風險中所佔的比例都較小,平均值一般都低,有的僅為 30% 。由此可見,我國的股市與西方成熟股市的差別。 相反,系統風險在證券市場風險中所佔比例較大, 非系統性風險所佔比例較小, 這必然會導致通過投資多元化來分散和降低風險的空間極其有限,股市投資風險較大。回顧我國股票市場發展的短暫歷史,分析造成股市幾次大起大落的原因,也可以證明我國證券市場的風險主要來自系統風險。 系統性風險包括政策風險、周期性波動風險、利率風險和市場風險等。就我國實際情況來看,最大的系統性風險主要來自政策風險。政策風險是指政府有關證券市場的政策發生重大變化或是有重要的舉措、法規出台,引起證券市場的波動,從而給投資者帶來的風險。 二、我國證券市場系統風險成因分析 有關部門過多地採用政策手段干預,加劇了證券市場系統風險。由於我國的證券市場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由政府催生的,而相對於西方證券市場百年興衰發展史來說,且僅有二十多年的歷史,還是一個新生的、不成熟的嬰兒。人們對證券市場發展的規律認識不足、各種法規體系還不健全、不完善,管理手段不充分,再加上管理體制本身的局限性、市場競爭的無序性、信息的壟斷性以及運行方式的不規范性等因素的存在,單靠證券市場自身力量無法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要求運行,這就決定了政府必然較多地、更容易地使用政策手段來干預市場,「政策市」即色彩很強。 由於監管層次單一,還沒有形成政府、證券業本身及社會等多個層次的監督體系,並且監管缺乏足夠的透明度,一般投資者事先很難預測股市政策變動的情況,從而造成很大的風險。(2006 年等年份股票市如一場疾風暴雨大起大落,就是因為政府政策、政府幹預、市場消息等人為因素的影響,引起股價上躥下跳,股價並沒有體現出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狀況與財務指標等非系統因素的影響,其結果是中小股民受到最大的損失。從股市過去走勢與經濟發展不協調也可以證明這一點。這也是有關人士為什麼說我國的股票市場是典型的、封閉的政策市場的原因)。 證券市場的功能定位加大了系統風險 一般而言, 證券市場有資源配置、企業融資、對資本資產的風險收益進行合理定價等基本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資源配置功能。在我國由於證券市場不發達,對證券市場功能定位主要局限在幫助國有企業轉換企業經營機制、 國有企業籌資解困等。 正是過於強調了證券市場的籌資功能,忽略了證券市場的其它功能,導致部分上市公司不思進取,考慮更多的是怎樣索取,通過發新股、配股、增發新股和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方式,變著法向投資者圈錢,把股市圈來的錢當作免費大餐,投資者長期持有,不僅賺不到錢,還要接受上市公司的不斷盤剝圈錢。上市公司的短期行為雖然解決了資金不足的燃眉之急,但卻為日後再籌資以及股市的健康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隱患,也加大了系統性風險。這就客觀上加大了系統風險。 退出機制不到位導致過度投機 近年來,在證券市場上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投資績優股賺不了錢,而投機垃圾股能賺到錢。原因在於大搞資產重組,實實在在出現了一些「烏鴉變鳳凰」的案例。正是在這種誘惑下,兩市大炒重組股,不管真真假假,只要有重組的可能就大炒特炒。然而,真正能重組成功的案例數量卻非常少,比例相當低。但暴炒的結果卻給投資者造成一種錯誤的理念,投資績優股賺不了錢,投機垃圾股能賺大錢。 正是因為退出機制不到位, 才使常年虧損的上市公司具有所謂的「殼資源」 價值,於是市場中很多早應摘牌的企業,不但沒有被市場淘汰,反而總能屢屢起死回生,成了「莊家的寵兒」。在新規定的退市和恢復上市辦法中,可以說寬松得不能再寬鬆了。 管理層不但給了虧損公司一年的寬限期, 而且同時又規定只要公司重組後盈利,就可以摘掉虧損的帽子,獲得重新籌資能力。正是新規定的出台,使奄奄一息的虧損一族大漲,其原因是投資者認為既然獲得寬限期,那麼必然能重組成功,所以寄希望在「資產重組」上大賭一把,因此忽視了市場風險的存在。這其中的投機成分足可見一斑。這在客觀上損害了理性投資者的利益,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不再相信所謂的正確的投資理念,客觀上也誤導了人們對政府政策的理解。 購買垃圾股能賺錢的財富效應,使投資者認識趨同,紛紛轉向垃圾股,使股市的系統風險越積越大。因此,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盡快實施退出機制,對大幅虧損股票要堅決摘牌,不搞「起死回生」,真正作到公平競爭、優勝劣汰,才能為股票市場朝著健康、理性的方向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查處不力,加劇了系統風險。 有關部門監管不嚴,盡管我們制定了不少的法律、法規和管理條例,這對維護二十多年來股票市場的發展秩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現行的法律和法規在實際貫徹執行方面還存在不足,執法力度還很不夠。主要表現在:現行的法律對於約束上市公司恪守投資承諾軟弱無力,使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行為基本上是隨心所欲,為所欲為。 如大慶聯誼利用財務公告誤導投資者,至今沒有受處罰;深華源公開違反會計准則做假帳,至今沒有被立案審查;億安科技、水仙股東起訴上交所和證監會,操縱股價造成投資者損失,管理層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態度等等。在此我們不討論責任的歸屬問題,而是分析產生這種結果的根源,這就是監管不嚴,查處不力。這樣,無論是上市公司, 還是投資者都無法在一個市場游戲規則健全,能夠完全實現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的環境中參與交易,其結果不僅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也損害了資本市場的發展,加劇了系統風險。 因此, 我們必須從戰略高度上重視資本市場的法制建設問題。企業資金入市助長了股市過度上漲,1993 年證券市場資金准入的制度創新步伐明顯加快,允許國有企業、國有控股公司、上市公司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入市, 允許保險公司資金入市,允許券商的增資擴股資金、股票抵押貸款資金和從銀行拆借市場獲得資金入市,對於溝通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推動股市發展有積極的作用。但應看到,允許企業資金入市,可 以使資金面變得寬松,但如此寬松的一個負面效果在於投資者忽視股市的基本面風險,上市公司增加股票投資的同時也增加了股市泡沫風險,不僅損害了大眾投資者的利益,而且也將自己的業績風險暴露在股市泡沫風險面前。 在實業投資前景不好、實際稅負較重、企業邊際利潤很小,而證券市場投資一級市場的投資收益率高達200%, 又幾乎沒有風險,二級市場投資風險目前也並不大的情況下,使證券投資對資金的吸引力遠遠大於實業投資。允許企業資金入市,為資金名正言順流入股市打開了方便之門。於是,很多貸款特別是一些大企業的貸款,只在企業內走上一圈,很快就進入市盈率可觀的股市。貸款資金用於「炒股」 雖金額並不太大, 但發生額卻不小。據測算,股票抵押貼現,券商透支,銀行融資,放大了系統風險數倍。一些上市公司收1益的來自戰略投資人,一些上市的實業公司甚至轉向資本運營公司,從價值創造者變成了價值評估者, 就是這種情況的最好證明。 由於受目前各種市場和市場因素的潛在影響,新股發行定價市場化在客觀上會導致新股發行市盈率過高,使上市公司獲得超額認購資金,這又使發行價走高成為必然趨勢。再就是更多的上市公司為了獲得較多的募集資金,在招股說明書中空列項目,在得到資金後,又變更募集資金投向,更多的上市公司則直接將 錢交給券商炒股票,助長了股市泡沫。三是部分上市公司由於難以處理超過計劃的那部分資金,出現募集資金被閑置浪費的現象,違背了新股發行定價市場化的初衷,也不利於充分發揮證券市場對社會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的功能。四是目前股權結構非流通股居多,流通股發行價越高,與非流通股的成本價相差越大,將來 國有股按市場價減持的阻力就越大。五是當市場機制不靈時,市場化就成了無政府化的代名詞。其結果是: 發行價高、上市首日開盤價高、上市首日換手率高的三高現象,使上市公司圈錢之風愈演愈烈, 二級市場失血狀況越來越嚴重。造成信息不對稱,加大了系統風險。 市場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信息披露制度已成為證券市場制度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證券法規都在信息披露方面做出了相應的規定,我們國家也不例外。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信息披露的框架已基本形成,並逐步走向規范化、法制化和國際化,極大地促進了證券市場的發展。但相對於迅速發展起來的證券市場而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管理相對滯後,存在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 這主要表現在:信息披露的非主動性;信息披露的隨意性;信息披露的滯後性和不連慣性;信息披露的虛假性、信息披露的不規范性。由此造成投資者和投資者之間以及投資者和上市公司之間因掌握信息量的多少、內容的真假、時間上的先後不同對同一上市公司的股票價值做出不同的反映和判斷。由於對新信息的產生及其客觀性、真實性和有效性很難預期,買賣雙方對證券產品的價值變化的判斷就很不確定,雙方信息的不對稱狀況十分容易引起價格操縱,導致證券產品價格的嚴重扭曲,由此造成證券市場上供求雙方大量的非理性投機。 這一方面直接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 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證券市場的風險。 加大了系統風險。 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 資本市場對上市公司最基本的要求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要求上市公司是一個有國家法律保護的、制度嚴謹的分權——制衡體系,通過一系列委託代理關系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機制,維系公司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平衡。從目前情況來看,部分企業改制只不過是新瓶裝舊酒換個形式罷了。主要表現在:所有權與經營權不分,國有資產所有者嚴重缺位,和由此產生的代理問題, 作為公司代理人的經理人員缺乏長期的激勵機制;股權結構畸形,難以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 由於在我國的國有企業中,股東大會、董事會及經理人員三者之間的責、權、利制度安排難以規范和統一,其結果是,董事會形同虛設,起不到應有的作用;董事長和總經理一肩挑,行為不受監督和約束,甚至凌駕於董事會之上,獨斷專行等等。 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 上市公司與原有母體之間形分實合,在人員、資產、財務方面難分彼此,界限模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盡管是兩個獨立的經濟實體,但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由於其間千絲萬縷的聯系,資產、財務不分彼此, 完全是一筆糊塗帳,這就給了某些別有用心的大股東以可趁之機。如幸福實業 20億多萬元資產被集團私自拿去抵押,三年來公司居然不知情。更奇怪的是絕大多數擔保不要說沒經過董事會討論,甚至連董事會也不知道。然而,即使上市公司與集團明明白白地實行了「三分開」,部分上市公司也難逃「搖錢樹 」的下 場。因為在多數公司仍然是「一股獨大」。 在這種特殊的股權結構情況下,容易出現內部人控制,難以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將中小股東玩弄於鼓掌之間也就不足為奇了。 分析中國證券市場的種種系統性風險,我們不難發現,股票市場最大風險,不是莊家做市炒股票,而是市場交易規則不健全,政策不完善,是管理層重大政策出台時不能確保投資者同一時間獲知,導致上市公司與莊家相互勾結進行內幕交易,而監管部門不及時查處違規、涉嫌犯罪的行為所帶來的風險。投資者在一個 交易規則不健全的市場參與沒有完全實現公開、公平、公正的游戲, 其系統性風險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當然, 我國證券市場的系 統風險是在特定時期和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是不可避免的,但我 們不能因此說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採取無為而治的態度。 事實上, 我國證券市場的系統風險是可以控制和化解的。

B. 求微軟公司相關的股票分析,風險分析,結課論文,ppt都行,謝謝,跪求了,

你非要微軟公司的軟體么?金融街里有很多軟體可下載的!請可以考慮!

C. 求對某一隻股票的分析論文

蘇寧電器(002024) 投資亮點:

1:2008年,公司新進地級以上城市26個,新開連鎖店210家,置換連鎖店30家,凈增加連鎖店180家,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在全國178個地級以上城市擁有連鎖店812家,;同時繼續推進「租、建、購、並」多樣化的開發策略,期末,公司已在全國擁有自有物業連鎖店17家(含在籌建連鎖店1家),面積達21.86萬平方米。

2:公司抓住國家啟動「家電下鄉」推廣計劃契機,憑借店面網路、物流配送、售後服務等優勢,一舉中標09年12省(市)家電下鄉項目;在商務部隨後的兩次招標中,公司取得全國28個省份和地區的渠道商資格,銷售渠道的進一步拓展。

3:2008年3月,江蘇物流中心貨架式倉庫WMS系統順利實現切換,公司第三代現代化物流基地運作模式基本成熟;沈陽物流中心的建設按照規劃有效推進,預計將於2009年底建設完成,2010年投入使用;進一步完善了後台平台建設。

4.在第五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中,公司蟬聯中國商業連鎖第一品牌;2008年9月公司首度入圍福布斯雜志2008年度亞洲企業50強排名;同時,在《世界企業家》雜志發布的2008年度亞洲品牌五百強中,公司是排位最高的中國零售企業,同時在所有亞洲零售企業中位列第四。

負面因素:

1:隨著公司連鎖經營的不斷發展和開店標準的逐步細化,符合公司連鎖發展標準的優質店面資源相對稀缺,這給公司連鎖發展的店面選址工作及後續經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公司店面目前主要以租賃方式進行經營,在後續經營的穩定性以及到期續租時租賃成本的上升方面都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2:受全球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的影響,2008 年下半年以來,社會消費需求增幅減緩,消費意願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行業和公司銷售的增長。

綜合評價:

公司是我國最大的家用電器專營連鎖經營企業之一,其強大的銷售終端網路是其他企業短時間無法趕超的。該股目前估值基本合理,具備中長線投資價值. 投資評級與估值:我們認為蘇寧的買點已經出現,目前A股市場整體PE已經接近20倍,蘇寧09年相對大盤的估值倍數僅為1倍,也即09年20倍的PE,絕對估值的向下空間已經很小,作為A股零售品種中最具成長性和價值性的投資標的,公司股價嚴重低估,我們建議強烈買入。

股價表現催化劑:鑒於蘇寧一季度業績將略好於市場預期,且二季度受房地產時滯縮短影響收入增速開始上升,隨著前次股權激勵暫停時間的到期,新推出激勵計劃漸行漸進,這些因素都構成了公司股價上漲的催化劑。 異動原因:

蘇寧電器午後大幅拉升,去年新開連鎖店210家,年報顯示0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98.97億元,同比增長24.27%;實現凈利潤21.70億元,同比增長48.09%。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送紅股2股並派發現金0.3元(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3股。

投資亮點:

1、公司作為我國最大的家用電器專營連鎖經營企業之一,在行業內的地位突出,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其銷售終端網路強大,並與國內外數百家名優產品生產廠家建立了穩定的業務關系。

2、公司首次提出"3C+"模式,首次從過往以產品線擴充調整為主的升級模式轉變為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理念升級。

3、公司已在全國租賃和自建了9.8萬平方米的倉儲和6.8萬平方米的配送作業面積,擁有符合作業要求的專業配送人員以及包括自備和外租在內符合作業要求的各種營運車輛,日最高配送能力已經達到5.9萬(台/套)。

風險提示:

1、租金成本上漲仍是公司連鎖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2、3C產品的上游供應商集中度高、競爭激烈,且銷售渠道尚需整合,對公司該部分產品的經營產生了短期影響。

相關板塊:

家電賣場

D. 股票投資風險論文

投資市場是一個風險市場,這是共所周知的,您可以網路一下NEW星星老師

E. 隨便一支股票分析論文

青山紙業:產業升級 股價飛揚
隨著過剩產能的淘汰以及對新上產能的嚴格限制,造紙行業總體產能過剩的情況正在緩解,對行業總體供求關系將帶來根本性的影響。據測算,基於目前落後產能的淘汰進展以及將要出台的十二五規劃,2-3年以後造紙行業將實現供求平衡甚至供不應求的局面,行業高景氣程度將會有較長一段時間的持續。受益造紙產業升級,青山紙業(3.94,0.01,0.25%)開盤快速沖擊漲停帶動福建南紙(4.70,0.12,2.62%)、山鷹紙業(5.05,-0.04,-0.79%)、美利紙業(6.18,-0.13,-2.06%)等紙業股大幅拉升。

投資亮點:

1、公司擁有13萬噸長纖維木漿生產能力,是國內最早的大型化學木漿生產線,本色長纖維木漿是生產包裝用紙的最好原料之一,品質優良,可與國外優質木漿媲美。木漿生產能力與工藝水平均具國內領先水平,具備生產原料自主供給能力。

2、公司紙袋紙系列產品技術含量高,產品質量和市場佔有率在國內同類產品中處於領先地位,其中80g/m2普通紙袋紙獲國家同類產品最高獎 ---國家銀質獎。

3、公司地處福建省境內,自然氣候條件優越,森林覆蓋率位居全國第一,具備發展人工速生豐產林的條件,且林紙一體化工程符合國家鼓勵造紙發展的重要條件。公司從2001年開始在國內率先實施「林紙一體化工程」,現已完成原料林建設面積60萬畝。

4、公司擁有福伊特、美卓等國際一流造紙設備製造供應商引進的設備,制漿造紙技術裝備處於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

5、公司還參股金融,持有永安林業(7.67,-0.15,-1.92%)、惠泉啤酒(12.70,-0.25,-1.93%)、興業銀行(23.27,0.07,0.30%)以及興業證券等公司股權。

風險提示:

1、產業鏈仍不完整:盡管已初步形成的林漿紙一體化的模式,但林地規模不夠大,且生產未漂本色木漿,附加值不夠高,目前還未充分獲取從原料到終端產品整個產業鏈的商業利潤。

相關板塊:

造紙

F. 論述股票投資的系統性風險分析500字以上

求論文就不要在這里找了,沒有人會寫的,200分的求助我見多了,結果一樣都是沒有人幫忙。因為寫這些東西很累的。

G. 股市風險的探析

股市風險探析
觀察中國股市風險,需要從結構上來把握,對風險的實際分布狀態進行有效度量。可惜的是在本輪大跌之前,特別是當上證綜指上摸4000點之後,各種恐高的聲音再次響起。其中擔憂風險激增,要求政府出面干預的人有兩大理由:一是股指漲得太快、太高;二是新股民太多、太盲目、太沖動,甚至有媒體把民工入市也當作股市過熱的證據來調侃。這難道是判斷風險的依據?股市風險固然可以從指數上看出一二,但那隻是表象,在這表象後面更為重要的是市場各利益相關方的信息風險,是信息不對稱、信息缺損與信息操縱風險。

中國股市本輪近20%的暴跌,經過十來天的反彈整理,似乎就這么過去了。什麼原因造成的?如果我們現在還只是看到數百家公司股票連續跌停、市值損失上萬億元,如果我們還簡單地認為,這是股票交易印花稅惹的禍,或者真假「洋鬼子」忽悠出來的毛病,甚至還在暗自慶幸這是對新股民的一次很好的風險教育,而不作系統、深入、貼近實際的思考,那就有點不知教訓,甚至白付學費了。從各類市場參與者在這場風波前後的表現,以及管理層與媒體的作為看,潛藏在中國股市中的內在與外在缺陷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那麼這個市場的中長期風險就要比眼前的短期風險更大,更危險,也更有害了。

首先看內在風險。從結構上看,除了系統性風險外,在資本市場上最直接的風險是來自投資品自身的信息風險,也就是由投資品的信息殘缺、延宕、非對稱傳布,或信息虛假、欺詐、操弄等造成的風險。以股票為例,股票作為投資品,其風險主要有公司治理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等,而所有這些風險都表現為公司信息及信息披露風險。尤其是那些與經營情況和盈利預期直接相關的信息,以違規或違法的方式在市場上做選擇性傳播,更是導致市場異動與投資者行為異常的直接原因。比如,近期杭蕭鋼構(19.59,-0.45,-2.25%)股價異動就典型地反映了這種信息非對稱傳播的危害。

除此之外,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股權分置問題雖然在短期內在股權制度上有了重大變革,並由此引發了市場由熊轉牛的突變,但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在公司治理方面的行為偏好,尤其是只注重自己那部分利益的習性,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徹底改變。大股東無視全體股東的長遠利益與公司前途,在充分享有股權分置改革以前的那些特殊股權利益之後,又得到了本次股改帶來的利益變現機會,這種一次性制度紅利很可能扭曲大股東的行為,造成普遍的公司治理短期化惡果,比如大股東會盡可能地把短期業績做好,或者製造利好題材,以配合大小非高價減持等等,若是這樣一種結局,那麼這樣的股權分置改革將是可悲的,而中國股市的中長期風險也就可想而知了。

從市場層面看,相對於其他風險,市場操作風險也許是最容易被投資者所感受的。因為隨著股指的漲跌,股價的波動,操作風險也跟著起伏。如果我們撇開其他因素,單就市場操作來講,通常有三大風險會直接呈現在所有投資人面前:一是估值風險,二是資金流量與流向信息風險,三是投資者博弈風險。從實際操作尤其是短線操作看,由於市場是憑實力說話的,因此擁有資金話語權的主力機構永遠是市場的主導者,而中小散戶多半都是群羊效應中的尾隨者,根本無法與主力抗衡,因而市場操作風險主要取決於主力機構。

比如,前兩年上證綜指只有1000多點,主力對當時的市場不認可,股市照樣走熊。而現在的中國經濟基本面並沒有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股市卻已判若兩人。可見對市場的估值,主要取決於主力的贏利預期。在基本面不變的情況下,對股市打壓越低,吸籌越多,日後贏利才越高。而市場的這種估值風險,不僅表現在大盤上,更直接地表現為主力對個股與板塊的操控上。這是其一。其二,對市場操作影響更大的是有關資金流量與流向的信息也受控於主力。因為主力資金不僅會影響股價,而且能隱蔽地把握與操弄資金流量與流向。這便構成了資金信息的不對稱風險。另外,再從博弈關系看,市場上盡管散戶很多,但能夠動用各種交易手段來影響股價的,主要還是主力。所以只有主力機構才是市場的麻煩製造者,才是市場風險的策源地。而主力的所作所為,將直接關系著市場的中短期交易風險。

除了這兩種內在風險之外,還有一種比較隱晦的風險,那就是中介與資訊服務風險。這是由券商等中介服務機構的服務殘缺與隱晦的不公正而造成的投資風險。這種風險通常有兩種表現,一種是對服務對象實施差別化服務。比如,對主力資金提供各種買賣便利,而對中小散戶則缺乏包括理財指導與風險提示等在內的起碼的市場服務;還有一種是對資訊產品實施差別化供給。比如,一些中介機構將其調研報告分不同時間和詳略文本,向不同對象發布,造成信息不對稱,進而為不同對象的買賣時點造成事實上的不公平。這種非對稱性信息服務對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散戶的影響與傷害往往更大、更直接,並由此構成了對股市的短期擾動。

股市的內在風險還有很多,表現形式也五花八門,但不管其表現形式如何,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作為市場參與者,由於各自的利益訴求不同,在博弈過程中,各利益相關方所處的位置也不盡一致,因此對市場的影響是完全不一樣的,而由此觸發的市場風險也有很大差別。從主導性看,首先是上市公司,其次是各類機構,最後才是散戶。而散戶由於其投資偏好千差萬別,不可能形成一股影響市場的合力,因此拿散戶說事,其實是一種誤導。而利益相關方之間的博弈結果也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以強凌弱,用竭澤而漁的方式進行財富掠奪,最後造成市場生態整體惡化,釀成巨大風險;還有一種是共生共榮,形成有合理投資預期的市場生態。就目前而言,特別要警惕的是前一種結果,那是一種危險的游戲,需要從制度上加以制止。

除了內在風險,在觀察股市風險構成時,還有兩個外在因素,也會對股市造成局部系統性傷害,一個是輿論誤導風險,還有一個是監管不當風險。

輿論誤導風險主要是由媒體或其他機構的信息傳播方式不當而引發的市場風險。這種風險有些可能是由於不懂市場經濟規律或不能公正地對待不同市場主體而造成的;有些卻有可能是出於商業利益而故意操弄的。比如,將財經報道娛樂化,為吸引「眼球」,故意將極小概率事件極力放大、甚至不惜歪曲事實真相,以博取聳人聽聞的效果;又如,有些傳媒熱衷於煽情,追「名人」、「洋人」,放「狠話」、「怪話」,操弄話語權,以謀求賣點;再如,有些證券機構及其代言人出於商業考慮,在不同時點對股市作誘導性評價,等等。

凡此種種,輿論誤導風險,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佔有輿論優勢的利益相關方,為了一己的利益而影響輿論導向,在財經信息傳播的系統、完整、對稱、均衡性上有違「三公」原則,由此誤導公眾,並釀成人為的市場風險。其結果一是造成市場短期波動加大、效率降低,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減弱;二對投資者來說,則意味著投資成本上升、投資判斷力降低,操作失誤增加。在以信息為主導的虛擬市場中,這是一種容易釀成局部性系統風險的人為隱患。

至於監管風險,也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監管不到位風險,比如對影響市場的主導性力量,如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對各類機構合法合規經營的監管是否到位,將直接影響市場的基礎和整體質量,對券商等中介機構在對散戶服務特別是風險提示方面的督導是否到位,也直接影響市場心態直至社會輿論;還有一個是監管不當風險,包括政策措施內容不當和出台時機不當的風險,也將影響市場的正常運行。

觀察中國股市風險,需要從結構上來把握,對風險的實際分布狀態進行有效度量。可惜的是在本輪大跌之前,特別是當上證綜指上摸4000點之後,各種恐高的聲音再次響起。其中擔憂風險激增,要求政府出面干預的人有兩大理由:一是股指漲得太快、太高;二是新股民太多、太盲目、太沖動,甚至有媒體把民工入市也當作股市過熱的證據來調侃。這難道是我們判斷風險的依據?

更為奇怪的是,發出這種聲音的居然有不少是吃過洋麵包的專業人士與財經媒體,比如有媒體稱,中國股民正在搶乘泰坦尼克號這艘冰海沉船,等等。這種用極具煽情色彩的語言不做量化分析的報道出自專業媒體,實在匪夷所思。

如果說股指背離基本面,漲得太快太過,有價值回歸的要求、有市場調整的風險,這好理解;如果有些新股民缺乏必要的投資理財知識與風險防範意識,需要時時加以提醒和告知,這也好理解。但是如果我們僅憑指數高低或股民開戶多少來判斷股市風險,那也太簡單、太教條、太離譜了。

股市風險固然可以從指數上看出一二,但那隻是表象,在這表象後面更為重要的是市場各利益相關方的信息風險,是信息不對稱、信息缺損與信息操縱風險。而對於股市風險信息的誤導,本身又是一大可笑又可悲的人為風險。

從宏觀基本面和上市公司與證券市場的各項近期指標看,短期內都有喜人的業績,也就是說短期內並沒有哪些重大因素能夠改變股指持續向上的牛市格局,令人擔心的則是上述中長期缺陷如果得不到治理,有可能釀成市場未來風險。這是中國股市目前的基本狀況。因此,唯股指是論,僅憑指數高低來評論股市風險大小,是非常粗糙的做法。

但願本輪大跌付出的代價能夠讓我們看到這一點。在對股市風險的評價中,能夠拿出有充分說服力的事實與量化指標來,而不是一葉障目,或者為了別有用心的商業目的,在那裡忽悠人。

H. 股票風險分析的實例

這個問題太復雜,一萬個字可能不夠.通常包括技術面和基本面的.技術面又包括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也就是大盤技術走勢和個股技術走勢.基本面主要是對公司的財務分析,包括過去的和未來的.還有就是對其行業的分析以及整個宏觀經濟的分析.到網上隨便搜索一下就知道了.但這些所謂的分析究竟水平如何就很難說了,大師級的人物有時也會出錯,就不要說一般的分析師了.

I. 求一篇任意一隻股票的分析論文

股票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或投資者公開或私下發行的、用以證明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並根據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數享有權益和承擔義務。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每一股同類型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即「同股同權」。股票可以公開上市,也可以不上市。在股票市場上,股票是投資和投機的對象。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是股份制企業所有者擁有公司資產和權益的憑證。上市的股票稱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級市場)自由買賣。非上市的股票沒有進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買賣,稱非上市流通股。
股票相關圖片股票持有人享有多種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的權利、參與公司重大決策的權利、投票表決的權利、收取股息和分享紅利的權利等。此外,公司一旦破產清算,股東享有法定程序的被賠償權利。與此同時,股東也要承擔公司運作中的所有風險。如果是上市公司,股東還要承擔有時與公司運作沒有密切關系的市場風險,其中包括股票市場、資本市場、金融市場等。

J. 求一篇某上市公司股票投資分析報告。

江中葯業股票分析報告
我國滬深股市發展至今已有上千隻A股,經過十年的風風雨雨,投資者已日漸成熟,從早期個股的普漲普跌發展到現在,已經徹底告別了齊漲齊跌時代。從近兩年的行情分析,每次上揚行情中漲升的個股所佔比例不過1/2左右,而走勢超過大盤的個股更是稀少,很多人即使判斷對了大勢,卻由於選股的偏差,仍然無法獲取盈利,可見選股對於投資者的重要。
那麼如何選擇一隻股票呢?需要考察哪些技術指標呢?
選股的基本策略是:價值發現,選擇高成長股,技術分析選股,立足於大盤指數的投資組合(指數基金)。基本分析選股,就是要進行
公司所處行業和發展周期分析,公司競爭地位和經營管理情況分析,公司財務分析 ,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和利潤預測,發現公司已存在或潛在的重大問題,結合市盈率指標選股 。

以江中葯業為例,具體分析一下它的價值。
一. 公司所處行業和發展周期
任何公司的發展水平和發展的速度與其所處行業密切相關。一般來說,任何行 業都有其自身的產生、發展和衰落的生命周期,行業經歷這四個階段的時間長短不一
通常人們在選則個股時,要考慮到行業因素的影響,盡量選擇高成長行業的個 股,而避免選擇夕陽行業的個股品牌,江中葯業之後經歷了11年的高速成長期,目前已進入成熟期,它的股價,也在幾年 中經歷了十餘倍的狂飈後穩定下來。又如滬市中的大盤股新鋼礬,雖然屬於被認為 是夕陽行業的鋼鐵行業,但是由於自身良好的經營和管理水平,98年實現了凈利 潤增長超過100%的驕人業績,說明夕陽行業中照樣可以出現朝陽企業。以上事實 表明,行業發展周期和公司自身的發展周期有時可能差別很大,投資者在選股時既 要考慮行業周期,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我國,由於公司的一般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企業的短期經營思想比較濃厚,要想獲得長期持續穩定的發展難度較大 ,上市公司中往往曇花一現者較多,但江中葯業公司規模較大
二. 公司競爭地位和經營管理情況分析
市場經濟的規律是優勝劣汰,無競爭優勢的企業,註定要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萎縮及至消亡,只有確立了競爭優勢,並且不斷地通過技術更新、開發新產品等各 種措施來保持這種優勢,公司才能長期存在,公司的股票才具有長期投資價值。決定一家公司競爭地位的首要因素是公司的技術水平,其次是公司的管理水平,另外 市場開拓能力和市場佔有率、規模效益和項目儲備及新產品開發能力也是決定公司 競爭能力的重要方面。對公司的競爭地位進行分析,可以使我們對公司的未來發展 情況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情況進行分析,主 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管理人員素質和能力、企業經營效率、內部管理制度、人才的合理使用等。 通過對公司競爭地位和經營管理情況的分析,我們可以對公司基本素質有比較深入的了解,這一切對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很有幫助。
三. 公司財務分析
如果說,對公司的競爭地位和經營管理情況進行的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那 么對公司財務報表進行的財務分析則是對公司情況的定量分析。
四. 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和利潤預測
投資者可以綜合分析公司各方面情況,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作一基本估計,分析方法主要從上面介紹的幾方面加以考慮。另外還可通過對公司的產品產量、成本、利潤率、各項費用等各因素的分析,預測公司下一期或幾期的利潤,以便為公司的內在價值作一定量估計。這項工作由於專業性較強,一般由專業分析師進行,普通投資者雖然對利潤預測難度較大,仍然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信息作一大概的估 計,對於選股的投資決策不無裨益。
五.發現公司已存在或潛在的重大問題
在選股時,除對公司其它各方面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外,我們還必須通過對公司 年報、中報以及其它各類披露信息的分析,發現公司存在的或潛在的重大問題,及時調整投資策略,迴避風險。由於各家公司所處行業、發展周期、經營環境、地域等各不相同,存在的問題也會各不相同,我們必須針對每家的情況作具體的分析,沒有一個固定的分析模式,但是一般發生的重大問題容易出現在以下幾方面:
1. 公司生產經營存在極大問題,甚至難以持續經營
公司生產經營發生極大問題,持續經營都難以維持,甚至資不抵債,瀕臨破產和倒閉的邊緣。
2. 公司發生重大訴訟案件
由於債務或擔保連帶責任等,公司發生重大訴訟案件,涉及金額巨大,一旦債務成立並限期償還,將嚴重影響公司利潤、對生產經營將產生重大影響,對公司信 譽也可能受到很大損害。更為嚴重的公司還可能面臨破產危險。
3.投資項目失敗 ,公司遭受重大損失
公司運用募股資金或債務資金,進行項目投資,由於事先估計不足、或投資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或產品銷路發生變化、或技術上難以實現等各種原因,使得投資 項目失敗,公司遭受重大損失,對公司未來的盈利預測發生重大改變。
4.從財務指標中發現重大問題
從一些財務指標中可以發現公司存在的重大問題。(1) 應收帳款絕對值和增幅巨大,應收帳款周轉率過低,說明公司在帳款回收上可能出現了較大問題;(2) 存貨巨額增加、存貨周轉率下降,很可能公司產品銷售發生問題,產品積壓,這時最 好再進一步分析是原材料增加還是產成品大幅增加;(3) 關聯交易數額巨大,或者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佔用上市公司巨額資金,或者上市公司的銷售額大部分來源於母公司,利潤可能存在虛假,但是對待關聯交易需認真分析,也許一切交易都是正常合法的;(4) 利潤虛假,對此問題一般投資者很難發現,但是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例如凈利潤主要來源於非主營利潤,或公司的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改變,某年的凈利潤卻突然大幅增長等,隨著我國證券法的實施及監管措施的俞加完善,這一困擾投資者的問題有望呈逐漸好轉趨勢。
六.結合市盈率指標選股
運用基本分析方法,我們可以通過每股盈利、市盈率等指標,並綜合考慮公司所在板塊、股本大小、公司發展前景等因素,確定公司的合理價格,如果價格被低 估,則可作為備選股票,擇機買入。 在此方法中,市盈率是最重要的參考指標,究竟市盈率處在什麼位置比較合 理,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標准,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平均市盈率差距也很大,歐美國家 股市平均市盈率經常保持在20倍左右,日本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高居60倍以上嗎、近幾年來,我國滬深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水平在30-50倍的范圍內波動,一般來 說,30倍左右是低風險區,50倍左右是高風險區,從投資價值的角度分析,假如我們把一年期的銀行存款利率作為無風險收益 率,那麼在股市中高於這一收益率的收益水平就是我們可以接受的,例如我們以目 前的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3.78% 所對應的市盈率26.5倍,作為判斷股票投資價值的標准,低於這一市盈率水平的股票,就可以認為價值被低估、具備了投資價值。然而如果僅從這一角度去考慮問題,我們必然要犯錯誤,因為市盈率受一些因素的 影響巨大。首先,市盈率水平與公司所處行業密切相關。此外,公司高成長與否,對市盈率有重大影響。俗話說,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未來,一個對未來有良好預期的個股,其股價自然就高。公司未來前景越好,成長性越高,市盈率水平就越高。那麼如何衡量這一因素呢,我們在此引入動態市盈率的概念,從市盈率的公式可以看出,市盈率是股價與每股收益的比值,每股收益的變化,使市盈率向相反方向變化,由每股收益的不同,我們可以計算出3種市盈
率,即市盈率Ⅰ,市盈率Ⅱ,市盈率Ⅲ。
市盈率Ⅰ=考察期股價 / 上年度每股收益
市盈率Ⅱ=考察期股價 / 中期每股收益 ×2
市盈率Ⅲ=考察期股價 / 預期本年每股收益
市盈率Ⅰ是基於假設企業考察期每股收益與上年每股收益相同,而上年每股收益實際上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當前的實際經營情況和獲利能力,因此該市盈率不能真實地反映實際市盈率水平,其作用也就大打折扣。 3種市盈率雖然各有不足,畢竟是投資的重要依據,我們將3種市盈率結合起來考慮問題就會更加全面。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市盈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要辯證地看待市盈率,而且應該把市盈率和成長性結合起來考慮。在成長性類似的企業中,應選擇市盈率低 的股票,若一個企業成長性良好,即使市盈率高些也還是可以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