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球的股市行情如何我們的股票受影響大嗎
有炒股人知道,股票是有漲跌的,不同的股票是會受不同因素影響的。人們已經注意到疫情的發展,從疫情爆發到現在,我們看到新病例的數量非常令人擔憂,但有消息稱,該國的總體形勢已經下降。當下炒股是有人會買的,隨著股東的增加,我們都想看到股市在股市中走向好的,不同的股票必然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肺炎的流行尤其影響了各行各業。
對於A股市場而言,最重要的是看開盤半小時後的表現,如果你能實現低開高轉紅的走勢,那麼全天的市場概率是自由的。以往,外部市場的加速下跌,或將給A股市場帶來諸多考驗,如果未來一段時間歐美股市繼續呈現加速下跌的趨勢,或今年2、3月份抄市,那麼A股市場,也會受到某種阻力的影響。
B. 全球股市都在大漲,唯獨A股在大跌,這到底為什麼呢
因為中國市場是融資市場或者是投機市場,而外圍股市是價值投資市場,這就是中國股市與外圍股市存在的差異。A股堅守永久不破3000點的神話,而外圍股市已經幾萬點,甚至十萬點了,而A股依舊在3000之內,始終都是漲不起來,但外圍股市跌的時候必然會跟跌,這就是咱們大A與眾不同的地方,堅持漲少跌多,漲慢跌快的原則。中國股市漲不起來有三大原因:第一點,上證指數堅守3000點不破的原則,2007年已經突破3000點,2020年5月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還在2800年附近徘徊。第二點,咱們大A股是融資市場,圈錢市場,IPO就沒停過,每年都有大量新股發行。由於新股發行,股市吸引一點資金進來又圈走了,股市由於大量新股發行,股市資金永遠補不完,缺乏血液,導致血液不循環,造成諸多問題。第三點,A股是投機市場,而且這個投機市場收割的乾乾凈凈的。股票只要一上漲,隨後又快速的跌回解放前,使用都是堅持怎麼漲上去又怎麼跌回來,兜兜轉轉一圈又回到解放前,大A股怎麼能漲起來呢?為什麼外圍股市總是大漲?外圍成熟股市與咱們的股市不同,主要有以下幾大因素促使外圍股市大漲。第一點,外圍股市走的價值投資,志在長遠的市場,追求的是長遠利益,所以外圍股市的盤面非常穩定,拋壓不重,稍微有資金就能拉動股市大漲。第二點,外圍股市能漲起來,主要是股票市場的制度非常成熟,管理機制好,能讓股票市場漲起來,根本不會讓一些寄生蟲在股市搞亂市場。第三點,外圍股市能大漲,其中跟自己國家有關,類似美國股市,每當美股出現大跌時候,就會給市場釋放利好,提振股市大漲,穩定股市情緒,不允許股市大跌,只希望股市持續健康上漲。A股近10幾年的行情截止今天收盤上證指數收盤在2846點,想要突破3000點還是距離還有100多個點的空間。另外上證指數在2007年1月22日大盤成功突破了2846點,當天從大盤從2832點上漲到2934.65點,大盤單邊上漲了102個點,漲幅為3.57%,處於2007年的加速牛。時隔13年之後,咱們A股還是處於在2900點下方,從這里說明兩個問題,其一咱們A股確實漲不起來,不漲反跌;其二咱們A股在過去十幾年裡面零漲幅,已經回到解放前。但過去13年時間裡面,外圍股市已經全面暴漲了,美國股市從6500點上漲到了3萬點;而印度股市1萬點漲到4萬多點;巴西股市從3萬多點漲到了12萬多點;即使是經濟下滑的日本股市從1萬多點漲到了2萬多點,這些都是外圍市場。過去13年時間裡面,全球股市唯獨A股走出負漲幅的行情。總結分析上面根據咱們A股市場和外圍市場進行分析得知,A股始終漲不起來,或者說外圍市場總是能大漲起來,這些都是有原因的,而這些原因都是要從自從找原因,找因素。用一句話總結起來就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道理是一樣的。
C. 全球股市上漲,A股市場卻出現加速下跌的走勢,意味著什麼
我們的A股市場其實發展的還是很不完善的,而且A股基本都是跟風操作的多,進行價值投資的少。總的來說A股的實際表現和金融大環境所處的階段存在很大的差異。當然,在其他市場低迷的時候,A股已經取得了不錯的上漲。當其他市場開始上漲的時候,也是正好和我們的調整期重合了。所以這樣對比就更加明顯了。
如果我們能了解這些知識,也就能更好的理解,在全球股市上漲的時候,而A股市場卻出現了加速下跌的走勢。
我們的A股市場,其實實際的歷史並不長。在這樣的情況下,A股基本到都是散戶在炒股。而散戶對於上市公司的了解真的有限。散戶炒股更不會去看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散戶基本都是跟風操作,這樣的情況下,股市的發展和實際大環境還是會存在巨大的差異的。
各位,對於全球股市上漲,A股市場卻出現加速下跌的走勢,您有什麼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D. A股市場大幅下跌,為何全世界主要股票市場的反應不一
A股春節後市場出現了大幅下跌,從2月18日到目前,而同期全球主要股票市場的漲跌反應是不一樣的,歐洲主要股市同期是上漲的,特別是德國DAX30指數創下歷史新高,美國道瓊斯股票上漲,美國納斯達克指數下跌5%,標普500指數下跌大約3%,日經225指數下跌3%,而上證指數下跌超過10%,創業板指數下跌超過20%,深證指數下跌接近20%,可見,從2月18日到3月10日期間,A股領跌全球主要市場,投資者沒有迎來開門紅,反而吃上了一碗大面,有網友戲稱,「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A股如此下跌呢?
可見,A股的下跌主要是市場投資主體的短期行為,市場缺乏長期穩定投資資金,做空機制的缺乏,導致長期資金得不到對沖風險鎖定工具,被動的變成了投機資金。
E. A股市場走勢及宏觀經濟形勢對股市的影響
好吧,告訴你一明年的走勢 09年股市「最看好」和「最不看好」板塊
這里簡要說說,09年股市「最看好」和「最不看好」板塊。
一:09年股市「最看好」的板塊。
個人認為,依次有三個板塊值得重點關注。
1:新能源。
可以這樣說,新能源板塊是值得長期,長遠看好的板塊,這其中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全球經濟發展,對傳統能源需求增加,導致資源性能源日漸缺乏,歷史上因為石油爭奪引起的戰爭並不少見。雖然,近期世界經濟出現金融危機,導致石油價格不斷下降,但是,從長遠看,石油等資源因為緊缺導致的危機始終都是個大問題,替代型新能源的開發迫在眉睫。A股兩市嚴格意義上的,具備具有高壟斷、高技術含量的新能源開發優勢企業並不多,這註定投資資本需要繼續深入挖掘。中小投資者一定要從上市公司實際開發出的產品市場佔有率和技術壟斷含量上抓龍頭品種,對那些概念型和題材型的東西,保持遠離和規避。
2:電氣板塊。
農電改造、重點工程輸變電建設項目對電氣行業屬於中長期利好,A股兩市相關產業的投資品種比較多,具體能夠保持長遠受益的,應該以具備良好技術開發優勢的滬、粵、浙、寧、京等地上市公司最具潛力,從板塊分布看,應該多從中小板中入手,尤以流通盤不超過一億,總股本在2.5億以內為最佳,凈資產收益率、產品毛利率等指標在30%以上,大股東具有良好的市場公關和駕御能力為首選,這樣的上市公司在未來5-10年裡年復合增長率可望維持在30%以上。
3:有色礦產資源板塊。
礦產資源因為其不可再生特性,註定某些稀有金屬資源只會越來越珍貴。物以稀為貴,這是自然規律,我們仍然對稀缺礦產資源保持長期看好,雖然,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雪崩走勢,但是,09年入夏開始,必然會有一次強反彈,世界各國陸續推出的經濟復甦計劃將逐步顯現作用力,包括工業化革命的加快進程將刺激這些傳統的稀缺資源價格回升,與之相關的,具有獨特的資源壟斷優勢,特別是自身蘊量豐富的上市公司股票理所當然將出現新的投資機會
二:09年股市「最不看好」的板塊。
09年最不好看的板塊仍然還是地產、銀行、券商、航空、運輸等。08年是宏觀經濟政策變化幅度最大,調整次數最多的一年,雖然,政策趨向開始向適度放寬改變,但是,目前,仍然難以看到積極成效,考慮到政策貫徹執行的周期性,以及行業分布情況的不同受益情況,我們仍然難以對以上行業恢復投資信心,建議謹慎觀望。
F. 2011年A股市場的走勢和大致分析
2011年我的整體觀點就是不悲觀、不樂觀,首先,就全球來看美元貶值是趨勢,因此全球大宗商品上漲也是趨勢,A股豈能獨善其身;第二,估值較低的A股就是一估值窪地,像我們的大藍籌如興業銀行2010年每股收益3.28元,市盈率8.4倍,這顯然不支持深跌。周四A股大跌,前期平台2580-2630會抵抗一陣子,現在新股上市開盤就破發,似乎已經到了管理層的底線,如果A股停止或暫緩新股發行我們很有可能會迎來一輪大級別上漲行情,控制好倉位,關注政策面的轉變,深套的朋友此時止損已無太大的意義,慢慢的T+0降低成本吧
從大盤走勢看,回補10月8號的跳空缺口已經無庸置疑,但關鍵是回補後,A股是否仍有下跌空間,我們的觀點的是,緊盯目前的貨幣政策和新股擴容速度,如果這兩大利器仍無變化,那麼A股直奔2550點甚至去考驗去年7月份的低點也並不是不無可能的。
當然,在股指的暴跌中,我們也見到了部分的暖意。比如有更多的公司股東開始增持自家的股票,說明了產業資本開始認同部分股票的長期投資價值;又比如國新公司促央企整體上市提速,央企整體上市有望在2011年加速。預計到2011年底,整體上市央企有望達到40家。目前,央企整體上市戶數已達24家,這將給市場帶來一定的投資機會。再比如今年證監會將對上市公司再融資的審核程序進一步從簡,而公司債的發行將成為今年的「重頭戲」,且募集資金可直接用來償還銀行貸款,我想這間接的打消了今年擴大直接融資就是大發新股的部分疑慮,當然效果如何我們還得走一步看一步。
隨著市場繼續向跳空缺口的靠近,短線空頭力量已經得到了極大的釋放,市場短線需要縮量整理,拋壓減弱是大盤止跌的重要原因,然盤中作多力量仍顯薄弱,投資者悲觀預期仍影響行情發展,預計隨著上市公司年報披露進程展開,基本面數據有望穩定市場預期,大盤後市有望震盪反復中逐步回穩。目前,2010年年報披露已經展開,而從前期市場表現來看,高估值品種顯然面臨著較大的調整壓力,這其中一方面是基本面成長性對股價水平的考驗,另一方面則可能宏觀調控下實體經濟增速放緩對這些高估值高成長個股基本面的考驗,而這兩方面的壓力在短期內仍可能延續;藍籌股的估值糾偏行情有可能在年報披露期間繼續發展下去,雖然近期由於市場流動性矛盾引發藍籌股再度回吐。不過,這些大盤股過低估值已經將其增長放緩風險進行了充分估計,而藍籌股再融資壓力峰值已經過去,市場整體流動性狀況也應該好於去年下半年,因此,藍籌股估值水平持續下探的空間比較有限。當然,市場要形成企穩反彈行情仍需要利多催化劑,而短期則建議逢低增持低估值藍籌股的防禦策略。
G. 近期A股指數震盪不休,股市低迷的主要原因在哪裡未來趨勢怎樣
是受國際和國內的政治和經濟形勢影響的。
回答過題主的問題之後,下面帶大家深入探討一下股市指數的問題!
股市指數是指,就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數字。
通過指數,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當前各個股票市場的漲跌情況。
股票指數的編排原理是比較復雜的,學姐在這兒就說這么多吧,點擊下方鏈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數: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一、國內常見的指數有哪些?
會由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和性質來分類,股票指數基本上被分成這五個類別:規模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風格指數和策略指數。
這五個里,規模指數是大家最常見到的,舉例說明,好比我們都懂的「滬深300」指數,反映的是300家大型企業的股票交易活躍度很好,且在滬深市場中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流動性。
再者,「上證50 」指數也是規模指數的一種,說的是上證市場規模較大的50隻股票的整體情況。
行業指數代表則是某個行業的整體情況。比方說「滬深300醫葯」代表的就是行業指數,代表滬深300中的醫葯行業股票,也對該行業公司股票整體表現作出了一個反映。
主題指數反映了某一主題的整體情況,類似人工智慧和新能源汽車等方面,以下是相關指數:「科技龍頭」、「新能源車」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數分類,可以通過下載下方的幾個炒股神器來獲取詳細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二、股票指數有什麼用?
經過文章前面的介紹,大家可以知道,指數一般選擇了市場中的一些股票,而這些股票非常具有代表意義,因此有了指數,我們就可以第一時間對市場的整體漲跌情況做到了如指掌,那麼我們就能順勢看出市場熱度如何,甚至對於未來的走勢也可以預測一二。具體則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獲取專業報告,學習分析的思路: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H. 全球股市大漲創歷史新高,唯獨A股大跌,這到底為什麼
全球股市都在大漲,都在不斷地創歷史新高,唯獨A股比較獨特,走自己單邊下跌走勢,大A與全球股市背道而馳的真正原因是A股搭錯了幾條筋,下面進行詳細分析。
A股脫離全球股市上漲反而出現下跌,出現這種走勢確實讓很多投資者想不明白,找不合理的理由。其實在全球股市大漲唯獨A股大跌,肯定是有原因的,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所致:
第一,A股下跌是正常,上漲是不正常
咱們A股的特徵是以下跌為主,已經養成一種習慣,也是A股的特色。最典型的例子,自從2008年以來,全球股市都走出十幾年大牛市,咱們A股卻走出十幾年下跌熊市。
要知道股市沒有是賺錢效應會導致股市很多內病,比如場外資金不選擇入市、投資者們沒有信心、股票常年漲不起來等等,一旦這些因素擴大化,導致A股總體以下跌為主。
根據近30年的A股行情,以及我個人對A股的了解,在全球股市大漲行情之下,A股不漲反而大跌,背後的因素是主要由以上四大原因所致。
歸根到底就是咱們A股市場搭錯了幾條筋,導致神經錯亂了,才會對券商股市跟跌不跟漲,常年以下跌才是正常的走勢,上漲是不正常的走勢。
I. A股表現跑輸全球股市,主要原因是什麼
截至今年5月8日收盤,滬市再度創出本輪調整行情以來的新低點3067.69點,較今年1月16日低點3044.29點,也僅有一步之遙的空間。
實際上,從近期市場的表現來看,不僅階段性跌幅迅猛,而且同期表現與國外主要市場存在著巨大的差別。
其中,以滬市為例,自今年4月7日3295.19高點調整以來,累計最大下跌空間為227.5點,最大跌幅近7%。與此同時,深證成指、中小板指數以及創業板指數,其同期跌幅均在7%以上,而創業板指數距離股災調整以來的最低點,也僅有不到10點的空間。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期間,雖然市場指數跌幅擴大,但個股殺跌動能卻更為顯著。其中,同期跌幅超過30%的股票比比皆是,而以高送轉、次新股為主導的熱門概念品種,累計最大跌幅更為顯著,遠遠超過市場同期跌幅水平。
多年來,A股市場往往處於「跟跌不跟漲」的局面,而從這一輪調整過程中,也再次印證了A股「跟跌不跟漲」的運行特徵。
實際上,在A股大幅下行的期間,國外主要股票市場的表現,卻與A股市場截然不同。
其中,歐美市場再度保持強勢上漲的格局,且從其過去幾年的表現來看,也基本上呈現出單邊上漲的格局,而以納斯達克指數為主導的市場,更是不斷刷新新高水平。至於亞洲股票市場方面,同樣保持相對強勢的運行姿態,近期全球股市的表現明顯強勢於A股市場。
「跟跌不跟漲」的運作格局,或又一次導致近期A股市場「熊冠全球」的表現。然而,從近期股市的表現來分析,殺跌的動能並非來自於外部的因素,而更多還是在於市場內部問題。
其中,國家隊資金的頻繁異動,往往為市場傳遞出一定的信號。與此同時,有著「國家隊資金」之稱的證金公司,其一季度的調倉行為,也對相關行業板塊的股價表現構成了影響。但,對於國家隊資金減持的投資標的,確實引起了市場的警惕,而在現階段內,市場仍以存量資金作為主導,國家隊資金的力量往往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增減持乃至調倉的動作,也足以引起市場的波動。
再者,監管政策的趨嚴,加上委外資金的贖回壓力等因素,卻加劇了市場的波動風險。
一紙政策,足以影響市場的運行趨勢,而這也恰恰體現出A股市場「政策市場」的特徵。實際上,從去年11月29日3301高點到今年4月7日的3295高點,兩次市場的重要轉折點,也離不開監管的趨嚴態度。隨之而至,則是系列監管政策的表態,引發資金恐慌效應的延伸,進而影響到市場的投資情緒,而在弱勢市場環境下,也會容易產生出「放大利空,縮小利好」的效果。
與此同時,面對美聯儲加息,乃至縮表的預期,市場去杠桿的壓力高居不下,而流動性的緊張程度,也足以引發股票市場的大幅波動。從此前「抑制資產泡沫」的定調,到降杠桿、去泡沫化的延伸,實際上也破滅了今年股市走牛的預期,但股市連續大幅下行,卻又可能會引發系列股權質押,乃至系列平倉風險,甚至產生局部性系統性壓力,這也並非市場想要看到的現象。
除此以外,即股市融資壓力的高居不下,一周一批次的IPO發行節奏,足以削弱股市投資的信心。
時下,雖說A股市場處於IPO新規的模式之下,即取消了預繳款申購,鎖定了大量市值配售資金,鎖定了大量的市場打新資金,但IPO持續高居不下,卻難逃分流存量資金的影響。此外,隨著IPO的加快發行,隨之而至的,還會有陸陸續續的限售股解禁壓力,大股東高管的套現行為等,而市場融資與再融資壓力,還是會對疲軟的市場構成沉重的壓力。
正如上文所述,當下市場正處於「放大利空,縮小利好」的狀態,而在利空密集的背景下,IPO適時適度調節,也將會顯得非常必要。否則,市場存量資金無法抵禦龐大的融資與解禁壓力,市場終究還會加快存量資金的出逃風險。
實際上,從近期新股上市後的平均漲幅來看,整體漲幅已有所降低,且隨著次新股的持續降溫,不少新股乃至次新股的估值壓力也驟然下降,有利於降低市場整體的估值壓力。但,從另一種角度思考,當前IPO新規模式下,加上市值配售的因素,鎖定了市場中大量的打新資金,而一旦新股賺錢效應大打折扣,乃至以後可能發生的上市後破發的風險,則可能會引發打新資金的分流,加劇市場的拋壓壓力,這確實非常考驗當下治市的智慧。
A股又一次跑輸全球股市,根源並非在外部,而是在市場內部。然而,對於多次戴上「熊冠全球」帽子的A股市場,何時才可以走出熊市的陰霾,何時才能夠讓股市投資功能與融資功能獲得均衡式發展,這或許還是一條漫長之路,任重而道遠。
J. 歐美股市集體收跌,A股又會怎麼走會跟跌嗎
全球股市集體下跌為主,歐美重要股市集體收跌,亞太重要股市同樣收跌,咱們A股三大指數同步走跌,三大指數平均跌幅超1%,下面進行了解全球重要股市收盤情況。
1、A股市場
第三:A股行情必然會得到權重板塊的支撐,尤其是周期板塊,目前周期板塊人氣很高,資金也扎堆潛伏在周期股,比如有色、鋼鐵和煤炭等,這些必然會成為A股的重要支撐點。
尤其是鋼鐵板塊本周迎來利好,如果鋼鐵板塊爆發,一定會直接帶動其他周期股。再有就是金融股也會配合周期股,會成為A股的有力支撐板塊。
綜合通過上面對A股行情的預測和分析得知,歐美股市收跌影響開盤,開盤後A股大概率會走出先抑後揚的走勢,繼續看好A股行情,甚至A股行情都會看好,繼續向上運行,還有可能開啟新一輪拉升行情。
操作上要把握好低吸機會,總體都是以波動性操作為主,但考慮歐美股市高位調整,以及A股自身輪動性特別快,操作上難度加大等因素,最好是快進快出是最好的操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