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馮軍股票分析師
擴展閱讀
金豐酒業股票價格今天 2025-04-23 21:39:35
華西證券商股票行情 2025-04-23 21:39:34
桂林電容股票代碼 2025-04-23 21:37:21

馮軍股票分析師

發布時間: 2022-07-08 03:58:23

Ⅰ 馮軍的介紹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會會員、江蘇省醫學會皮膚科分會會員,徐州市皮膚科學會會員,1979年畢業於徐州醫學院,在徐醫二附院皮膚科從事診療工作三十餘年,並負責主持科室工作,多年被評為「優秀帶教老師」,曾在江蘇省人民醫院皮膚科進修。

Ⅱ 華旗資訊集團的總裁馮軍的妻子叫什麼

華旗資訊集團總裁
性別:男
國籍:中國 籍貫:江蘇
出生年月:1969.6.16
學歷:清華大學土木系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 供職機構:華旗資訊集團
職務:華旗資訊集團總裁
馮軍簡介:
中關村最早一批"個體戶"之一。199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93創立的華旗資訊數碼科技公司。1997年,創建品牌--愛國者。2006年度榮獲"CCTV

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年度創新獎".現任華旗資訊集團總裁。
2009年4月21日馮軍將帶領華旗愛國者舉辦一次向世界宣告民族企業「走出去」的盛大活動,據悉馮軍和他的愛國者將「百萬雄師越大洋」,率先

吹響民族企業自信走出去的號角。

Ⅲ 馮軍的人物介紹

馮軍 (愛國者集團總裁)
馮軍,陝西人,1969年出生,現任愛國者集團董事長[1] 、愛國者歐途歐(北京)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委員、達沃斯「世界青年領袖」(The Young Global Leader) 。[2]
199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獲學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專業,獲碩士學位。2011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獲心理學博士學位。[2]
2006年,獲得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唯一年度人物創新獎。[3] 2008年3月24日,作為2008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中國高科技第一人,在北京奧運會聖火採集當日,在雅典進行聖火傳遞。[4] 2009年,榮獲「知識產權創新發展突出貢獻人物」和「年度推動和影響中國品牌領袖人物」稱號。2011年,榮獲中國品牌創新大會「2011中國十大創新人物」獎。

Ⅳ 金融危機的例子

阿里巴巴股價縮水超八成 杭消失數千"百萬富翁"
華爾街看淡互聯網企業
「以前來我們這里推銷的汽車一般都是10萬左右的經濟型,後來上市後,馬上變成了奧迪,而最近推薦比較多的是20萬左右的中級車」一位阿里巴巴的員工說。

覆巢之下無完卵。即使是一直被視為具有高度成長性的陽光行業——互聯網,如今也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之下傷痕累累:曾經的「港股明星」阿里巴巴的股價和最高值相比,幾乎只剩一折多一點;創造奇跡的美股巨人網路,股價則慘遭「腰斬」;而另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互聯網企業網龍股價更是只剩下當初的零頭了。

可以肯定的一個事實是,目前這場由房貸市場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已經波及到了「相隔十萬里」的互聯網行業,而這一事件目前在杭州的影響是,幾乎是在一夜之間使這個城市少了數千個「百萬富翁」。

網路股跌幅慘不忍睹

回顧一年前諸多科技股上市的風光,眼下這些股票的價格可用「慘不忍睹」來形容,股價最慘烈者只剩下最高時的近就十分之一。

2007年11月6日上市的阿里巴巴,一度成就了中國互聯網的市值之最。但上市以來,股價不斷下滑,阿里巴巴的股價從上市之初最高的41.8港元跌至昨日收盤時的4.80港元。而創造了網游傳奇的巨人網路也未能逃脫市值大幅縮水的命運。巨人的股價從上市初最高的20.46美元下跌至如今的 6.045美元。

另外,2007年10月9日上市的金山軟體的股價也從上市初最高的6.4港元跌至如今的1.81港元。2007年11月2日登陸香港創業板,隨後又轉至主板的網龍,股價則從最高的19港元跌至如今的3.05港元。

進入10月以來,盡管美國終於通過提升至850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但由於整體市場持續低迷,中國概念股在近幾個交易日里屢次全線下跌。空中網、攜程網、中華網投資集團、正保遠程教育等幾家公司股價均創出52周新低。

上周三美聯儲、歐洲央行、英格蘭銀行和其他幾家央行聯手降息,但這對扭轉股市並沒有起到多大作用。由於投資者擔心美國信貸危機惡化將導致全球經濟進一步衰退,美國股市在上周五全天震盪劇烈。受此影響,在美國股市跌勢的帶動下,上周五中國概念股普遍下跌。其中中華網、新浪、攜程網跌幅靠前,分別下跌13.53%、5.60%和6.06%。

在納斯達克市場上,網路股價由前一周的222.37美元跌至213.75美元;搜狐由前一周的每股55.04美元跌至48.36美元;新浪由每股32.10美元跌至30.69美元;網易由每股20美元跌至18.68美元。

分析人士認為,由於全球經濟放緩已開始在新經濟(行情論壇)中有所體現,中國上市公司的海外軍團也難以獨善其身,連續高增長的勢頭或將在第三季度被改變。

華爾街看淡互聯網企業

受整個金融危機的拖累,搜索、電子商務、軟體等與全球經濟市場關聯較大的中國概念科技股跌幅較大。「中國市場並不是獨善其身的,美國金融危機,勢必會對中國的互聯網產業產生重大的影響。」瑞銀證券分析師本·舒克特在10月9日全面下調了互聯網公司股票目標價,預測疲弱的經濟前景將令顯示廣告和搜索廣告業務遭受重創。舒克特不僅下調了谷歌、雅虎、eBay和ValueClick的12個月目標價,同時對互聯網行業前景預期持謹慎態度。

根據舒克特預計,第四季度乃至明年美國公司將開始全面削減廣告預算。唯一的亮點是,雖然宏觀經濟環境走軟必將對在線和離線廣告都造成影響,但廣告商將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日益轉向在線廣告。

「金融危機不但削減了IT產業的開支,還客觀上導致消費者的購買力下降,將給IT產業帶來無法想像的沖擊。」Forrester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Andrew Bartels表示。據悉,各大調研公司已重新調整了未來IT產業預期,普遍認為IT產業增長受金融危機將增長放緩,未來幾個季度IT支出增長不超過 3%。

而據國外媒體報道,有消息人士稱雅虎將在明天召開的財務狀況電話會議上宣布大規模裁員消息。據悉,雅虎擬定的計劃施行日期為12月10日。由於第三季度預期業績不佳,雅虎可能需要裁員3000名左右。業界認為,雅虎此時宣布裁員計劃說明形勢已經非常吃驚。

擁有「愛國者」品牌的北京華旗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馮軍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因為國內外股市環境都非常不好,公司已經暫時擱置了上市計劃。馮軍介紹,華旗在此之前已經做好了上市方案,計劃運營「愛國者」品牌的公司在國內上市,愛國者音樂網在國外上市,「現在爆發金融危機,股市不景氣,我們決定擱置延後,等待合適的時機再啟動上市計劃。」

杭州一夜「蒸發」數千「百萬富翁」

差不多一年前,也就在阿里巴巴上市首日,在其杭州總部,一大幫年輕人以舞獅來慶祝勝利,「人人都愛IPO」的海報被貼得鋪天蓋地——阿里巴巴的上市,一次性造就了4900個百萬富翁。

阿里巴巴B2B的高層表示,集團約7000餘名員工當中大約有65%的員工獲得了公司期權,持股人數約4900人。而在阿里巴巴的招股說明書中顯示,目前阿里巴巴持股的4900名員工及董事在內,總共持有4.04068311億股股份、3919.1742萬股認股權以及25.0767萬股受限制股權,合計4.435億股,平均每名員工持股9.05萬股。

按平均持股以及32.60港元每股的現價計算,這4900人的人均身家超過了280萬港元!而且在將來的一年內,這些股票將可以在市場上出售。因此有人戲言,今後你走進阿里巴巴,隨便在樓梯口或者衛生間見到一個員工,說不定就是一個百萬富翁。

而到了今天,由於股價的大幅縮水,曾經的這些百萬富翁,如今身價都被打了折扣。「至少有一半大量持股的員工現在都夠不上百萬富翁了。」阿里巴巴B2B買家服務部的一位主管在私下對記者說。也就是說,阿里巴巴集團里曾經幾千個「百萬富翁」,目前少了一半。

心理醫生建議應有良好的財富觀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以前來我們這里推銷的汽車一般都是10萬左右的經濟型,後來上市後,馬上變成了奧迪,而最近推薦比較多的是20萬左右的中級車。」一位阿里巴巴的員工在一次朋友聊天時,笑著對記者說。

據說隨著阿里巴巴這批財富新貴的崛起,敏感的商家們已經覺察到了其中的商機——阿里巴巴公司里開始出現兜售奧迪A4的廣告;而由珠寶商周大福特製的純金紀念吊墜,也開始在阿里巴巴杭州總部發售。一夕暴富也突然使這些原先收入不高的阿里巴巴員工突然成為豪宅購買的熱門人群。

不過,巨額的財富喜悅感並沒有讓這些年輕的富豪高興多久。相反,股價的大跌,讓他們深感挫折和焦慮。「以為自己很快能過上優越的生活了,當初買車買房憧憬了多年的美好日子就要實現了,可現在幾乎和以前沒多大區別,依舊沒多少錢。」上述那位員工說起這些時,明顯感覺有點無奈和苦澀。

在江長旺眼裡,這些曾經的百萬富翁現在的失落感也是難免的。江長旺是杭州第七人民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位擁有多年臨床經驗的心理學專家認為,股市低迷所造成的這種沮喪感不應該去影響自己的生活。「這個時候,應該多把原因往外歸結,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失落中,畢竟目前股市的問題是全球性的問題,並不是你自己造成或是能左右的。」

雖然財富幾乎在一夜之間被蒸發了,但江長旺醫生認為,這些財富本來就是通過放大效果獲得的,那也應該接受財富的縮水。「再說了,這些人至少還是沒有虧本的。大家應該有良好的財富觀。」

中國互聯網危局求生

雖然現在市道低迷,但對於互聯網來說,也不是沒有好消息。同時,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認為風投已經在互聯網行業全面收縮。而對於大多數的互聯網企業來說,風投無疑是幫助其成長的最重要「奶源」。

來自投中集團的分析師潘金菊認為,單從數字上說,並不能認為風投在互聯網大撤退。根據投中集團的分析報告,2008年互聯網風投呈恢復性增長,一季度風險投資總額是8179萬美元,二季度是2.41億美元,第三季度達到了2.67億美元。10月16日,和訊網與網路聯合推出網路和訊全財經網站,也邁出了逆市擴張的一步。和訊網首席運營官陳劍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和訊網年初剛剛拿到幾千萬美元的投資,有足夠能力過冬,在這個互聯網的冬天,可能會有一批互聯網企業倒閉,但能生存下來的企業會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行內資深人士認為,越過漫長的冬季,肯定會有挺過寒冬的企業踏著遍地的屍骨復甦,也會有新的企業新的模式在春天萌芽。這就是互聯網的生態,這就是商業社會的周期。

浙江盤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老總田寧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認為,在當前多重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可以確定的是更多中國人將使用互聯網。「預計中國互聯網滲透率將提高到24%,廣告主也會將網路廣告支出提升20%。目前,網路廣告僅佔中國整體廣告市場的3.5%,因此仍然可以對中國網路廣告市場 30%的長期增長率存在信心。」田寧說。

Ⅳ 華旗總裁馮軍是哪裡人

馮軍,愛國者創始人、華旗資訊公司總裁

馮軍,男,1969年6月生(38歲),漢族,陝西西安人,碩士研究生畢業,碩士學位。2002年7月加入民建。現任北京華旗資訊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民建中央企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委員,全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理事,北京市工商聯執委,北京市電子商會副會長,中國電子商會移動存儲分會副會長,北京市電子商會計算機行業分會副會長。

1988年9月—1992年7月在清華大學建築系土木工程專業學習,獲學士學位。2002年9月—2004年9月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專業學習,獲碩士學位。2005年9月至今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在讀。

1993年至今任北京華旗資訊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1993年創建華旗資訊數碼科技有限公司。1996年創建品牌--愛國者。1997年總結出「六贏」理念。公司在成立之初秉承「六贏」理念,即在確保「大眾、代理、員工、公司、供方、社會」六方的合理利益均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取得公司長期穩定的發展,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公司在短期內即實現了質的飛躍。華旗資訊營業額連續十年每年保持60%的穩定增長,產品遠銷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地區。旗下愛國者移動存儲產品全球市場銷量第一,國內市場銷量連續三年遙遙領先。愛國者MP3隨身聽入市僅一年即超過眾多韓國品牌,榮登國內市場銷量冠軍寶座。愛國者顯示設備及其它外設產品一直穩居國內市場第一集團。華旗資訊已發展成為中國IT業的核心企業,帶動中國移動存儲行業迅猛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個大規模領先於國際市場的IT產品企業。2006年「aigo愛國者」獲國家工商總局頒布的「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2002年入選「TOP10中國科技新銳」。2003年榮獲第六屆「中國青年科技創新傑出獎」。2005年獲「十大傑出企業家」稱號。2006年獲「北京市十大傑出青年」。2007年獲「2006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創新獎」,並在2007年成為全球最富盛譽的達沃斯經濟論壇「世界青年領袖(The Young Global Leader)」。

Ⅵ 大數據對企業經營管理帶來哪些變革

大數據對企業經營管理帶來哪些變革

大數據和經營之間的關系,肯定是創造價值,創造過程中有個特點,第一是它的准確性,通過這些數據分析能夠准確的識別目標,包括誰是你的客戶,客戶的屬性,是男的還是女的,今天買什麼,明天可能買什麼,過去消費習慣等,為你很快、很准確的掌握客戶十分重要。大數據不是大,是有意義的意思,當你獲得更多有意義的數據、大的數據,這是判斷基礎。第二個基礎,當這些數據來自於跨越了某一個行業的界限的時候,使得這個數據的價值更加大,一個人天天到酒吧的信息和到醫院彩超做了肝的掃描的信息結合在一起,是可以判定出他肝的問題是喝酒造成的還是別的問題造成的。這個關聯性,現在很多數據都是孤島,當這些數據關聯越來越聯系起來的時候,這個問題就使得我們的判斷更加准確。

還有一個特點,每個人主動的貢獻數據的時代。這個事很多人不認同,我對數據不是主動的控制,肯定是別人給我收集的,你就不用信用卡,不拿手機,不用導航,不跟人家打電話,不在網上發微博,把所有東西都關了,你就不是貢獻者,只要你開了,一定是貢獻者。在社會平台上,個人主動暴露信息的行為,已經變成了一種交易。如果行業之間的數據界限被打破,就可以精準到人的性別、年齡、消費行為,過去和未來,通過大數據能算準客戶的消費行為。

如果能做一家公司,它對數據敏感了,對它的創造價值的大數據機會掌握了,就應該把大數據當做銷售的手段。低成本,就是節省錢的手段,是你能夠用最短的時間,快速的收取客戶群體的手段,這些如果能掌握清楚,對企業有極大的好處。

忽略了數據,就忽略了成本,忽略了速度,忽略了精準,當然你也就沒戲了。

王均豪(均瑤集團總裁):未來,大數據可以讓企業從戰略角度更准確的預見未來,或者從市場營銷階段,更精準的營銷客服,這是大數據對我們整個企業之間息息相關的很重要的數據。拿到大數據之後,還要分析,我相信未來大數據的分析師這個職業會很火。

1990年包飛機的時候,那時什麼數據也沒有,我跟我哥(王均瑤)在房間里按計算器按了一個通宵,大概算一算溫州有多少人在湖南,也是用的大數據,當然准確率有偏差,但是通過各方面的努力還是做起來。後來有市場調研公司出來,當然通過電話訪問也好,入門訪問也好,採集了很多行業需要的數據,准確率也沒有那麼精準。

現在這些大數據,無形當中自己的行為習慣是真實流露的,今天買什麼東西是真實的,這些數據絕對是准確的,最重要的就是企業如何把它精準使用。如果真的要准確,應該把行業數據或者把政府的數據納入進來,一起去思考。我們下面有家公司做個人徵信系統,把政府各個部門所有的公民信息集合起來,然後做一個徵信系統,改變中國以後誠信社會的問題,以後不誠信,這個數據馬上就體現出來了。有些中小企業可能用不上,但是要把公共數據如何趕緊對接進去,這是必須要做的,打個比方,上海已經開始做徵信系統,在上海的企業,如何把上海的消費者用徵信系統,這是必須對接的。
蔣錫培(遠東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不管信不信大數據,它已經到了我們身邊。作為企業的人來講,必須去面對它,接受它,讓所有的人理解,這是不可改變的趨勢;第二,怎樣用它?因為做企業,信息就是財富,現在叫數據就是財富。
遠東有志於成為一家全球能效管理專家的企業,也有志於成為全球投資管理專家的企業,這兩個定位毫無疑問,需要有數據的支撐。我投什麼樣的企業,要了解這個行業、這個企業相關的經營成果,未來空間,客戶群體等。遠東要跟電子商務融合,現在的平台有大量的交易數據,有材料交易的,有產品交易的,少不了。還有我感覺現在想到了,但有些還要做到,特別是政府要做到的。宜興是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每年在數據方面的投資有好幾個億,這是政府要投的,不包括企業,怎樣做一個智慧城市?當了解到宜興在這方面已經很超前的時候,他們感覺盡管如此,後面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有一點,衛生部門做衛生部門的事情,公安做公安的事情,教育做教育的事情,所有的數據並沒有做到一卡通,那個時候我想為什麼不能有一個部門來扎口呢?為什麼還有這么多壁壘呢?

真正要讓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地方能夠打通,要精準用它的時候,還是要做一些研究的,這樣使得我們的成本更省,無論是交流成本、機會成本還是其他方面。像遠東這樣的企業,毫無疑問,必須面對這樣的時刻,而且要領先,至少在從事的這個行業領先,要用好大數據。另外,關鍵還是要有這方面的優秀人才,我們原本將近一萬人的公司,通過制度優化、流程優化,再通過信息化的戰略,省了差不多三分之一,造氧效率還要比原來提高20%,數據提供了太多的支持,我相信如果把它用好的話,我們未來會更加領先,而且效益會更好。

馮軍(愛國者數碼董事長):做實體經濟的特別關心到底大數據跟我們是什麼關系,其實大家更關心的是究竟跟企業能有什麼直接關聯。

一年前我也挺懵的,聯想國際大廈樓上樓下全是大數據,全在這個圈裡混著,我的理解,通俗一點講,就像BAT怎麼做大,三個企業都是針對它的目標客戶群,用大數據去提供服務,做的精緻,做的好。網路專心服務網民,網民想從數據里搜誰查誰。阿里巴巴幫助了網商,而且支付寶做了重大貢獻,原來互相不信任,馬雲為這個事情做了重大貢獻。

馬化騰更厲害,滿足了網友,成了溝通平台,直接搶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生意,大家不花錢免費打電話,一下又創造了價值,這里的資料庫量太大了,很多人都招架不住。馬化騰對於網友之間的溝通降低成本,對於整個中國的溝通效率提高,特別對於企業家上手機做出了重大貢獻,因為在沒有微信之前,企業家其實不上網,我調查的絕大部分企業家電腦擺在那兒是樣子,員工天天在上網,但是企業家平常忙活,都在開會或者奔波,所以沒有時間上網,但是現在手機有了微信之後,大家天天在微信上泡著,不管坐高鐵還是等飛機,甚至上洗手間。

總之,(大數據對於企業)意義重大,因為有了網友的介入之後,溝通架高了。實話實說,一個是支付寶,一個是微信,這兩個是中國現在率先走向世界的兩個品牌,其它的都在仿國外,而這兩個是咱們領先於世界的。

不管是中小企業還是實體經濟,現在應很清晰自己該干嗎。先別管別人,這三個老大在打架,他們提供了很多免費的服務,甚至現在是倒貼服務,這個時候從這個地方為自己行業的用戶趕緊想好怎麼利用好這個平台,把你的客戶服務好就行了,這一點小米雷軍做的非常好,跟周鴻禕打的一塌糊塗,免費軟體,結果徹底轉行,做手機。

老大在打架,他們提供的大數據不但免費,甚至有倒貼行為,這些大數據為你所用,做餐館,服務好周邊的客戶,用互聯網,基本上不用花錢,大家都爭著搶著,只要用好這個東西,不懂不要緊,重用一個30歲以下的年輕人,讓他給你匯報,讓他盯著,你經驗、資源豐富,兩個組合,你當薩馬蘭奇,鼓勵員工,好好乾,將來沒准當馬雲。你只要抓住兩個字就行了,誠信,消費者特別簡單,只要把誠信搞定,消費者就會跟你交往,不管是實體經濟,餐館還是美容院,只要把誠信問題解決,利用大數據為你所用就可以了,把事情越簡單越好。

閻紫電(聯動天意董事長):我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大數據,其實大數據一點不奇怪,一點不神秘,但是隨時隨地都在現實中,因為網路的發展,包括光纖的發展,變得很快,變得對稱了,立即、即時,所以成為大數據了。

我有一個觀點,騰訊,現在的大數據或者現在中國這些巨大的互聯網巨頭取得成功,是因為它抄了近道,大數據不是它的,是誰的呢?舉個例子,最大的大數據擁有者是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只不過它們不會用。

假設原來的設備製造商,比如IBM和華為是種茶葉的,中國移動是開茶館的,把茶葉泡點水,說是龍井、春茶,一杯一百塊,老百姓交一百塊沒什麼,中國移動賺了很多錢,IBM和愛立信也賺了很多錢,這是原來的商業模式,大家很開心,特別是很多世界五百強的公司。突然來了一個馬化騰,他把茶葉拿來之後,說我送給你,不要錢,水還用中國移動的水,中國移動很憋屈,原來一百塊錢的水現在只能收二十塊錢,但是說不出來什麼東西,因為水還是用你的。

騰訊的微信部門有多少人?原來我以為它有上千人,我沒去之前,因為都是我們的小兄弟,現在只有幾百人,我不公布准確人數了。我很奇怪,有六個億的用戶,用了三年的時間,有幾百人的團隊。從技術角度來講,如果服務六百萬的用戶,也需要幾千人,最簡單,有計費系統,打電話的錢得計下來,它只有幾百人。

第二個問題,微信現在盈利了嗎?我先不說答案,大家慢慢想。我覺得微信盈利非常非常容易,大量的用戶,隨便做點什麼都能盈利。我認為現在的大數據是打劫者,它抄了近道,大數據一直都在,這是我的一個觀點。

另外一個觀點,我說兩個不好的問題,大數據再往下發展,要解決兩個最致命的問題:

一個是安全性,其實大家不知道,你們的身份,如果想知道,所有人的身份都會知道,你所做的事情都要小心點。像王總這種名人要小心點,其實它是不安全的,但是我們現在的維權意識和技術手段都不夠,要解決未來大數據,所謂大數據再進一步發展的問題,安全問題要解決,怎麼解決呢?我覺得不僅僅是技術手段,要立法,比如文章同志在香港喝杯茶,要立法,不能隨便發照片,我覺得要立法。您的任何一個信息,如果有人關心,是都可以知道的,所以這件事情要立法。破壞國家法律了,給FBI送信息,這個事沒問題。如果是個人問題,要合法。

第二是不平等,為什麼?第一個,你的數據是你的財富,別人都拿走了,我說一點王堅博士可能不一定喜歡聽,現在的數據不是大數據,現在是孤島數據,都是信息的孤島,是不公平的,為什麼?本來我去阿里買東西,我買一個尿布,得把我的名字、電話全填進去,他知道了,但是我沒有任何收益,特別多的尿布信息賣了,特別不公平。第二,對大企業和小企業不公平,大企業有大量的數據,但它是孤島,我希望有的時候沒有辦法拿過來,巨大的流量,巨大的負流量費用拿過來了。

再提另外一個建議,有一天要做一個所謂大數據的交易規則,大數據應該可以交易的,可以交換的,有法律前提可以交換,如果這樣能實現的話,大數據的未來是非常非常巨大、了不起的事情。

王文京:大數據是一個變革,是一個新浪潮,對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會帶來巨大的改變和影響,會使你的商業模式、管理方式、戰略決策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和創新,請每位嘉賓講一講,給企業家提一些建議,參加完這個會以後,企業回去怎麼推進,怎麼實施這個企業用大數據進行業務的創新,進行管理的變革?

劉積仁:首先,對數據這件事情的認識要有敏感性,或者說學習它。數據能夠產生價值是少數人的行為,和今天做商業是一樣的,但是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不會這么認為。創業能夠成功,是少數人成功,但是每個人都相信那少數人就是我自己,我認為不要被大數據迷茫了,大部分的數據意義是有限的,要抓住關鍵數據。第二,數據越關聯越有意義,而關聯數據本身就需要你的能力。第三,數據分析和計算的背後,是一個復雜的科學問題,大量數據的演算法達到精準,是因為計算,而計算的方法學本身有的時候需要或者比數據獲取的時間要多的多的時間。

未來,大數據的方法學和計算工具,就是一個雲服務的東西,並不是每個人都要花時間來研究這些方法,中小企業真沒有這個錢做這件事,包括客戶行為的分析,有專門的產品,專門的工具,數據的獲取,在哪拿到客戶的數據?我十分清楚信用卡的數據很重要,客戶買我的東西數據很重要,但這些數據並不在你手裡,現在有方法拿到數據嗎?這是數據應用的第一個問題。如果今天比較火,我希望大家能夠客觀的看待大數據本身事實上是一個十分復雜的應用,是在一般應用基礎上的一種升華,是基於某些大量樣本計算之後才有效的一些方法學,所產生的服務於目標的結果。

王均豪:如何融入大數據?從中小企業來講,一個是行業積累,但是如何利用公共數據這塊要趕緊做,打個比方,智慧城市的數據,徵信系統的數據,包括有些公共數據怎樣自己用,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第二個,不管懂不懂,必須要去了解,因為它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有兩本書,田溯寧寫的《大數據時代》,一般人都看過的,這是大數據時代大的宏觀分析。我今天早上在機場看到一本書,大概是說「大數據的應用」,整個一套體系,這本書講的比較清晰,這本書可以給大家比較系統的解決包括架構,包括各方面的應用,有些方法,邏輯思維,理論跟實踐,這本書的名字我想不起來,大概意思是大數據的應用,大家看一下,對自己未來的發展很有應用。

蔣錫培:作為企業的決策人來講,毫無疑問,一定要了解它的趨勢,無論是經濟還是社會的,把握好趨勢,發揮你的優勢,可能才能做成一些事情。因此,作為遠東來講,希望能夠趕上甚至引領我們從事的行業去發展。

我們現在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要由各個方面的資源集成的,包括像阿里巴巴,包括IBM,能夠提供給我們哪些服務,有些事情不用自己去做,好好的精準分析,精準營銷,精準管理等。另外,我覺得確實要打破這些信息孤島,怎樣使得我們花的時間成本更小,投入更小?有些事情可能是政府層面做的,無論是企業的徵信也好,個人的徵信也好,現在還是各自為戰,沒有從整個社會的情況來考量,花的確實太多了。最後,個人的需求,其實這門生意也很多,也可以做研究,無論是健康的還是其它愛好的等等,包括旅遊等,都可以做。

總之一句話,做企業,包括經營人生,都離不開把握好方向,離不開建立一個很好的法制環境,確實是沒有秘密可言,倒不是有多少秘密,但是真的有秘密的話,還要有這樣的法規予以保護,否則確實企業沒有知識產權,沒有什麼商業秘密了,最終也沒有人去創新了,最後社會也無法可持續發展了。

遠東現在的電纜網,一網兩平台,是全球的門戶網站,也是全球電纜交易平台,特別是電纜材料交易所,成為全球獨一無二的交易品種的交易平台而成倍的增長,現代製造業,傳統製造業,就是運用大數據,就是看上了馬雲、馬化騰這樣的企業快速發展帶給我們很多的啟示。我相信未來很多企業留的不會太多,盡管現在有無數中小企業,每個行業都有幾千家,甚至幾萬家,一定在未來五年、十年裡,90%的再也沒有了,這是肯定的。

王均豪:90年代沒有計算機的時代,我只能用計算器拍拍腦袋,現在肯定不行。現在小眾的,黑天鵝事件,小眾的會出來,數據跟大數據對接是相同的。

王文京:其實人類自從有了商業之後,就有了數據,數據不是今天才有的,三千年前就有會計系統,就有數據了。但是,今天各位嘉賓基本的觀點,大數據是新時代,一個新的商業時代的開始,這個標志表明我們之前的商業時代,是一個小數據的商業時代,新的商業時代是大數據的商業時代。這個轉變可以用王堅博士的觀點來驗證,原來人加小數據就可以做很好的商業決策,但是新的大數據時代是數據加機器,會超過原來的人加機器,這就是改變,這就是新時代的轉折。

今天,成功的互聯網公司,電子商務公司,無論是全球的還是中國的,都是利用數據,也就是利用大數據成功進行商業創新的先鋒,他們是走在最前面的,是先成功的一批,但是更大的機會在於其它各行各業的企業,所有其它各行各業的企業都可以成為數據驅動的企業,都可以利用大數據促進我們自己企業的成功。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對企業經營管理帶來哪些變革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Ⅶ 馮軍的「六贏」理論、「國際象棋」理論、「華旗人的七個習慣」.「打地基,蓋高樓」理論請分別說明

國際象棋
兵:執著追求,實現理想

車:勇往直前,縱橫馳騁

王:深入實際,優化管理

象:內政外交,信息互聯

馬:與日俱進,鼓勵創新

後:重視女性,統合綜效

炮:跨越發展,事半功倍

顯然,華旗早已非常清楚,自身的存在首先是一個「社會的存在」,而華旗的產品要滿足的,不僅僅是華旗自身的利益,是「大眾、代理、員工、公司、供方、社會」六方共同的利益,唯其如此,華旗才能獲得真正堅實、穩定的發展,這是何等遠大的認識!

而最有趣的是華旗的國際象棋文化。華旗從國際象棋中提煉出一整套管理理論,並深入滲透到公司的各個方面。他們在國際象棋中加了兩個「炮」,使它變成有中國特色的「愛國者象棋」。每一年,華旗都會投入很多精力經營國際象棋文化。據說在華旗,每個員工都必須學會愛國者象棋,並且要熟知每個棋子所代表的含義,比如「兵」:執著追求,實現理想。在愛國者象棋中,兵走到底能生變成任何棋子,包括威力最大的「後」。在華旗,有清潔工成為高層領導的先例,想想看,這對每個華旗員工來說是多大的激勵?

「美國人下國際象棋已經有200年的歷史了,而我們學國際象棋才2年半。我們憑什麼了得過人家呢?加了『炮』以後成不一樣了,外國人立刻就招來不住了。」
2006年3月30日下午,原定13:30接受采訪的華旗資訊數碼科技公司總裁馮軍沒有準時回到辦公室。
靜觀他的辦公室,沒有任何豪華裝潢,有的只是一張辦公桌,會客的沙發與茶幾,整潔的辦公桌上,只擺了一台電腦,沒有零亂繁多的文件,一看就是主人經常不在的緣故。
最近馮軍真的很忙,剛剛從德國回國的他甚至都沒來得及休息,「去德國出差,先參加了很多展會,然後去布達佩斯和外資的鏡頭廠商談合作,又去克拉尼看看是否可以把德國的設計工藝大師請到中國,這既對我們公司有利,又對行業的發展有利。最後去了法國公司,去訪問那邊的代理商。」遲到了20分鍾的他對《中國新時代》記者說。
馮軍此次歐洲行用了10天——德國7天、法國3天。對這次的行程,他解釋說,是為公司全面的國際化進行鋪墊,提前把國外的落腳點布控好,把商業模式和自身的運營理念灌輸到國外的公司。

「愛國者」的海外戰場

「我們在歐洲已經設立了很多的分公司。」馮軍說,「愛國者」品牌不僅要在中國發展壯大,他還要將這個品牌帶到全世界的市場。
在英國,馮軍的「愛國者」基本上是靠超市來銷售,進入了主流市場的愛國者的市場佔有率在當地名列前茅。在他看來,了解當地消費者心理和感情上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畢竟在中國,對當地的了解是不夠的。所以我們得依靠當地的代理商,跟他們組建研發單位,去研究當地消費者的心理和感情上的訴求,產品和產品將來的同質化競爭越來越嚴重,大家都差不多。」
對於其他海外市場,馮軍暫時還是想先把法國做好。而在荷蘭、德國、巴西這些地方布局,他現在最苦惱的是國際化的人才非常匱乏。如何解決公司人才的儲備,成為他需要認真對待的大事。
馮軍覺得,華旗習慣於兩條腿走路:一半來自華旗內部,另外一半來自全社會。聘請有國際化經驗的,或者是外語比較好的優秀人才加入華旗,迅速適應華旗的環境,了解華旗的模式和企業文化,然後再派到海外,這樣能夠使愛國者品牌在當地迅速生根,「我特別希望有更多優秀的人才加盟到華旗,加入愛國者國際化的進程中來。」馮軍說。
他坦言,「愛國者」在海外並非一帆風順,「從一開始國際化到現在,我們從來就沒有順過。」馮軍笑著說。
如何解決中國企業的海外簽證,甚至也是個大問題。特別是歐盟,為了防止偷渡,導致華旗現在去歐洲設立分公司還非常麻煩。不久前,英國首相布萊爾到中國訪問,期間接見馮軍時,馮軍也問到過這個問題,布萊爾很痛快的答應可以用特批的方式解決。但是對於其他的國家,這依然是個問題。
「我們進入還有一個壁壘問題,我們也正在向科技部申請,發改委也會幫助我們,幫助中國的高科技企業在進入發達國家的時候,能夠解決簽證關。」
2005年,馮軍花巨資贊助了世界頂級的F1賽事,「我要進入歐洲,歐洲人非常喜歡F1,而且是非常高端的關注,每年有十幾場的比賽,所以我們加入到F1當中,就可以直接打入到歐洲的高端市場。」

加「炮」的國際象棋

國際象棋里加「炮」?這無疑是讓外國人吃驚的做法。但認識馮軍的人都知道,他不但喜歡下國際象棋,而且是下特殊的加「炮」的國際象棋。
「我去國際市場競爭,我就必須要有一門『炮』才能打出去,否則憑中國象棋有『河界』是過不去的。美國人下國際象棋已經有200年的歷史了,而我們學國際象棋才2年半。我們憑什麼下得過人家呢?加了『炮』以後就不一樣了,外國人立刻就招架不住了。」
馮軍起身從書櫃中拿出愛國者國際象棋宣傳冊,「和老外競爭必須得用中國象棋的『炮』,必須要把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加入其中。」
在馮軍看來,「炮」實際上是一種跨越式的思維方式。國際象棋中的很多游戲規則,就是國際通行的商業規則。與中國象棋對棋子的種種限制相比,國際象棋沒有太多的制約和束縛,比如「卒」攻到底可以升為「後」,「王」可以突破田字格的限制,「象」沒有楚河漢界的限制等等,這些都是讓馮軍鍾情國際象棋的原因。
對於如何想到了在國際象棋中加「炮」,馮軍解釋說,「無奈之舉!我們在2003年的時候,有一個很大的機會,就是如何國際化的問題,中國的品牌和西方文化很容易格格不入。必須要了解對方的文化,要了解對方文化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了解他們的游戲,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都在下國際象棋,這是全世界的。」
在馮軍看來,在國際象棋的基礎上,加入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也正好符合整個國家目前在自主創新上的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國際的,但是民族的特色一定要保留。」
馮軍提出,我們必須參與國際競爭,而且,必須符合國際化的標准,「國際上的交流,我們依然要尊重他們的標准。我們自己的民族特色和自己優勢的資源,一定要保留住,這個不能丟! 如果純粹按照他們規矩走,將來咱們會很痛苦。」
喜歡下國際象棋,還因為這可以給馮軍帶來很多啟發和快樂。在他看來,這還是一種文化的啟發。「我已經把這些文化引進到公司里,第一,卒攻到底可以升『後』,中國象棋進攻到底是個死卒,國際象棋進攻到底就是『後』。這個啟發就是,只要執著的去追求實現理想,那進攻到底就可以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目標。把這種機制引進到工作中,那麼大家的工作狀態就都活了,這樣就可以讓大家都做『老闆』。相互幫助是很重要的,一個中國人是一條中國龍,全體中國人就是中華巨龍。」
「中國人為何在海外沒有一個真正的團隊,都是個體的成功,沒有團隊成功。品牌都是靠團隊的,品牌不可能是一個人能做出來的。索尼是24萬人.三星是20萬人,這么多的人都在為一個品牌而忙碌著。」

創新就是生命

現在,馮軍每天除了工作以外,休息時間只有三、四個小時。他笑稱已經習慣了,「我昨天晚上也是差不多快二點才睡的,其實我也擔憂自己的身體。」仔細觀察,他的眼睛裡還有少量的血絲。
為了改變這樣忙碌的工作狀態,馮軍正在公司內部進行分拆,逐步給管理層授權。
「一個團隊組建初期,要用1+1=1的方式,雖然效率有些低,但是可以確保目標是一致的。後期到了成熟的階段時,能力逐步提高,相互之間也都了解了,這個時候就可以用1+1=11的方式了,也就是我授權出去,把部分權力分離出去。」馮軍說。
為了表述得更為清晰,他把擺在茶幾上的幾瓶礦泉水拿來做演示。
「初期時,如果不經過1+1=1的方式而是直接用1+1=11的方式,如果溝
通不夠,目標不一致,這時要是授權出去,那就是1+1=-1了,那損失就太大了。損失的不但是金錢,還有青春、經歷等很多東西。所以,我初期寧願用1+1=1也不能用1+1=11的方式。只有到公司成熟的時候才可以用1+1=11的方式.逐步完成這個計劃,也就是這兩三年的事。公司高管的合作時間已經達到這個要求了,一般的高管也有兩三年的合作,一起創業的高管已經都合作七八年了。」馮軍說。
在他看來,原來每個人只是管理自己的那一塊,放權以後,其他人就可以具體管理很多事務。如今的「愛國者」不斷推出眾多的產品。這讓眾多同行羨慕不已,馮軍認為這就是不斷創新換來的成績。
「我們最近剛剛推出的一款產品『貴賓王』,這個產品很可能是將來徹底改變互聯網結構的項目。因為一般互聯網就是互聯網,硬體就是硬體,我們研發出了一個最完美搭建互聯網與硬體的一個1+1=11的平台,消費者將是最大的受益者。」馮軍得意的說。
「消費者憑著『貴賓王』可以享受到北京市1000多家餐廳的優惠服務,然後還可以上網查詢每天的特殊優惠價格。這些餐廳既可以擁有穩定的客戶群.還可以通過『貴賓王』將很多秘密的價格通過網路發送到每個『貴賓王』卡的持有者。」
馮軍從自己的錢包內掏出「貴賓王」卡,拉著記者走到辦公桌前親自展示這個產品的使用方式。「這個產品不僅僅在中國可以,發展到其他國家的時候照樣可以根據當地的情況使用。只要把『貴賓王』卡插到有互聯網連接的電腦上.不用動任何的鍵盤,只用5秒鍾頁面便會自動跳出。」
「這個產品的投資大概有幾千萬,要是再具體的算上相關投入,上億都不是玩笑。到目前,從研發到推廣我們用了四年多的時間,而這個項目用3—6個月就可以在全國復制。」
不斷的創新,顯然使得馮軍嘗到了甜頭。

從「馮五塊」到「數一數二」

如今的馮軍已成為富豪和成功人士,但憶及過去,他依然清晰的記得創業時的酸楚。
「馮五塊又來了。」1993年的一天,中關村頤賓樓裝機器的小趙對他的老闆說。馮軍一手拎著鍵盤、一手抱著機箱.滿臉堆笑的正往櫃台這邊湊。「看一眼今天的最新款。」說話間,他已經將機箱送到了老闆的眼前。「我只賺你5塊錢。一月之內.你賣不出去,我保證退款。你看我每天都來,不會跑掉。」
「馮五塊」的綽號由此得來。其實,馮軍做推銷完全是自己的選擇。
1987年,馮軍考入清華大學土木系建築結構專業。大一時,他想轉到建築,但沒成功。後來,馮軍一直都不太順。1992年8月10日,馮軍畢業分配到了一家建築工程總公司。在單位待了半個小時,聽說自己將被派往馬來西亞,他毫不猶豫的起身走了。
從單位出來,馮軍口袋裡只有200多塊錢,他跑到了中關村,因為自己有個同學在中關村幹得很好。他和同學商量,在6平方米櫃台里擺一張桌子,佔三分之一面積,付二分之一的租金,從此就開始了推銷鍵盤、機箱的個體小生意。
和別人不太一樣的是,從校園出來就練攤的馮軍一開始就給自己的公司注冊了一個商標「華旗」,取「中華的旗幟」之意,而當時他的「公司」只有他和一個搬運工。
最初,馮軍推銷的鍵盤和機箱都是「小太陽」品牌。經過兩年的努力,小太陽鍵盤月銷量達到3萬只,佔中國北方市場的70%。後來他又開始做彩顯推銷,並且繼續做「小太陽」品牌。在中關村,馮軍是第一個將彩顯、機箱、鍵盤品牌統一起來的人,都叫「小太陽」。
1996年的中關村,滿眼都是「小太陽」的仿冒品。眼瞅著自己花幾年時間培養起的品牌被搶奪、被損壞、被侵蝕,馮軍心如刀絞,卻又毫無辦法。最終,他只得在「小太陽」商標旁邊打上了一個新商標「愛國者」,從此開始為這個新品牌奮斗。
2003年3月,馮軍推出了花100多萬元請奧美設計的華旗國際LOGO「aigo」,以及包括移動存儲、數碼視聽產品在內的多款數碼消費電子產品。從此,「愛國者」這個民族品牌進入了世人的視野。
從那時起,馮軍就提出華旗要試著走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的路線,希望像他們一樣在行業領域內做到「數一數二」。「因為做不到數一數二,就是死路一條,只是或早或晚。」馮軍說,「全球市場的最終結果是只有兩個品牌能很好地活下來,如可樂市場的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
對於三星、SONY這樣的品牌,馮軍首先希望華旗能追上它們,追上還不是最終目標,華旗還想做這個領域的領跑者。
2005年,在馮軍的倡導下,中關村的高科技企業聯合起來,成立了一個「民族品牌聯盟委員會」,號召中國的高科技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打群架」。「目前中國的國際品牌還很少,靠一兩家企業單打獨斗是很難在國際市場上取得成功的。」
如今,馮軍的公司有了1800名員工,愛國者MP3、機箱等產品做到了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馮軍已經成了「中關村人」的代表與驕傲,他的公司也已經創造了連續十年每年增速超過60%的奇跡。
「將『愛國者』打造成國人的品牌,這是一個永遠沒有終點的目標。」談到「愛國者」的未來,馮軍顯然已經有了自己的目標。

6贏
「六贏理念」
1999年華旗進軍軟體業,推出了網路屏蔽軟體——《守護天使》。華旗首次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體被馮軍認為「既是成功的,也是失敗的」。
華旗一直在思索如何向「技術驅動」型企業發展。1999年互聯網正在興起,華旗開發的《守護天使》是防止孩子瀏覽不健康互聯網信息的軟體。成功之處是2001年5月《守護天使》被國家經貿委評為「2001年度國家級重點新產品」,中關村只有清華同方的集裝箱檢測系統和華旗獲此殊榮。失敗之處是《守護天使》並沒有給華旗帶來多少經濟效益,比起華旗200多萬元的研發投入來說,《守護天使》是「賠錢」的,不賺錢的原因依然是盜版問題。
馮軍認為,華旗是否還向通用軟體方向發展,取決於政府打擊盜版的力度。打擊力度大,華旗就可以繼續投入,打擊力度不大,華旗在實力還不夠的情況下,只能持觀望狀態。市場驅動和技術驅動是企業運作必不可少的兩個方面,華旗對技術的投資將是持續的,只是可能因為企業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投入的力度不一樣而已。
華旗看好移動存儲的市場。2000年7月推出了愛國者移動存儲王;2001年更同時推出移動存儲加密王和烽線王兩款移動存儲產品。2001年3月,華旗推出了愛國者刻龍CD-RW精品刻錄機,在今年業界大勢不佳的情況下,華旗依然與索尼公司合作成立了「索華數碼夢工廠」,專門推廣索尼的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和攝像機,提供整套的服務。在馮軍的設計里,華旗未來應當成為像三星那樣的綜合性企業,有良好的信譽,也許在單項產品上不是冠軍,但要確保每一個產品都能夠進入行業前三名,並具有綜合實力,這是華旗的最低目標。
在馮軍看來,華旗跟中關村其他企業的差別,就在於華旗有「六贏理念」。華旗的「六贏理念」即帶領「大眾、代理、員工、公司、供方、社會」參與合作的六方共同獲得合理利益的滿足和發展的機會,缺一不可。這就是華旗至今不做CPU這類產品的原因。中關村做CPU的企業沒有幾家能夠活過3年,但顯示器是公平競爭的一個產品,沒有人走私。實際上,華旗「六贏理念」反映在經營理念上,就是要建立信譽。在華旗創業的90年代初,中關村沒有什麼信譽可講,幾乎是「騙子一條街」,在這種混亂的市場里,信譽顯得特別的珍貴,華旗的一點點信譽,都「被大家看成珍珠了」。這10年來中國整個市場競爭的氛圍和秩序正在走向公平和公正。馮軍認為,華旗「不能保證公司每個人都把這個理念做得很好了」,但公司大的方向和輪廓沒有問題。
馮軍認為,華旗還處在創業階段,離大功告成還很遠。

7個習慣

一個華旗員工的七個習慣筆記
今天在華旗人上看到演講比賽中有很多是本班的同學。感到非常驕傲。

前兩節課主要講了華旗的公司背景已以及公司的文化。七個習慣大家都背熟了吧。

有些同學在以無辜的眼神看著我。大家都有自由選擇背還是不背的權利哦。就像7個習慣中第一個習慣所講的You recognize that you are free to choose.第一個習慣是什麼啊?

Habit 1: Be Proactive,

這個課程結束後一定要考試,所以大家要把考試的要求當作目標,以終為始。

Habit 2: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we identify our personal mission and goals.

每天回家第一件事是學英語還是看電視呢?

we act on our priorities.要事第一

Habit 3: Put First Things First,

昨天frank就做了一件很偉大的事,他在小組競賽中向香蕉組無私的公布了自己辛苦得來的答案。He looks for alternatives that allow everyone to win.這樣做完全體現了咱們華旗的六贏思維。

Habit 4: Think Win-Win,

Simon就利用女生聲音小的特性。針對性地故意大聲回答問題。以排山倒海的氣勢為蘋果組多次贏得勝利。知彼解己。

Habit 5: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is both an attitude and a skill of listening deeply for complete understanding.

每次寫演講稿的時候我都很不理解為何有些男生總喜歡參考身邊女生的文章,看到7個習慣的第六個習慣終於明白了,we discover a creativity that people can experience when they explore their differences together. 要統合終效嘛。

Habit 6: Synergize,

要大家每天回家背5句話,不是像折磨大家,而是不斷更新。

Habit 7: Sharpen the Saw is the habit that calls the others forth. It is comprised of simple daily activities that implant the principles of effectiveness in our minds.

華旗會議比如晨會,讀書會就是不斷鞭策大家熟記7個習慣與22條商規的,如果說大家舉行會議是為了解決問題,多數人一定說那是當然。但有時卻並非是理所當然。想像華旗會議的情形吧!我們有時候開會並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為了鼓舞出席者的士氣,有時是類似洽談會性質的友誼活動,有時候是不斷鞭策大家熟記7個習慣與22條商規。

蓋大樓的
馮軍:再舉一個比較簡單的例子,就像蓋一個酒店一樣,蓋一個建築群一樣,當自己的實力不夠,還沒有資本蓋一個建築群的時候,很簡單,先去挖一個一層的地基,蓋五層樓,這五層樓蓋好了之後,可以出售、轉讓、出租一部分,獲取的利益再在隔壁挖一個兩層的地基,蓋一個二期工程,這個二期工程就可以有資本積累到蓋十層樓,可以保證安全,緊接著在它的旁邊挖一個三層的地基,再蓋一個15層樓,這些事業都是相關的,而且互相不沖突,它所產生的結果將會是一個建築群,而且回過頭等你蓋了四五個建築群,再回過頭來看最早的15層樓,它已經在建築群之中了。在第一期工程上加蓋3層、5層,雖然地基是一層,也同樣是安全的,因為旁邊有新的後期工程,能夠作為它的新的支撐,添補了原來不足的地方,而實現了比較穩定的、健康、長期的發展,這是從建築學的角度上我們做的思考。我們感到非常幸運,華旗在93年、94年按照這個思想立下了這個公司發展的一條路,所以後面的發展才會比較穩定的保持每年60%的發展速度。雖然在93年、94年60%的速度被中關村看成是蝸牛式的發展速度,但是後來看,打地基的行為為後面的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同樣,華旗的十年已經過去了,在未來十年過程中,包括在國際化過程中,如果要想取得更長久的發展,必須按照這種思想把國際化的發展過程打好更堅實的基礎,同時一旦條件成熟,我們希望公司能夠實現完整的股份制,能夠將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在金字塔的基礎之上,能夠建立起一個真正的國際級的高樓大廈。

Ⅷ 馮華的個人簡介

女,1968年出生,遼寧師范大學畢業,現任盤錦市高級中學教師,中學高級教師。

Ⅸ 愛國者股票馮軍

這個建議你網路一下 呂峻川 他說的很好的 對新手幫助很大

Ⅹ 如何贊美一生站在三尺講台教書育人的好老師,中國好人馮軍

三尺講台育桃李,一支粉筆寫春秋。恩師難忘,感恩人生路上所有的啟蒙者,教導者,感恩老師。
不管一個人取得多麼值得驕傲的成就,都應該飲水思源,應該記住自己的老師為你成長的路上,播下最初的種子,,,
感恩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