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6年為什麼美股大漲
日期:2016-12-08
昨晚,美國股市的走勢讓全世界的投資者都驚呆了:
道瓊斯指數昨晚暴漲近 300 點,漲幅 1.55%,收於 19549.62 點,創出歷史新高,直逼兩萬點大關!
此外百人美股交流裙,就在美股研究社,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1.14%,標准普爾指數上漲 1.32%,美國三大股指均以大漲收盤。
美股為何天天漲?基本面與特朗普情緒的 " 共振 "
美股持續上漲,似乎沒有盡頭,標普和道指也屢屢創得新高,而 VIX 恐慌指數卻在崩潰。那麼美股飆升的背後是什麼狀況?
對此,加拿大皇家銀行跨資產策略主管 Charlie McElligott 認為,一是特朗普政策提升了投資者的 " 動物精神 ",而是各種基本面數據狀況。
特朗普政策有著明顯促進增長和再通脹傾向:更低的公司和個人所得稅、工業區管制、貿易政策和從貨幣政策轉向財政政策,這些都將協力促成在今年年底和未來一年推高利率。
我們將繼續看到明顯的 " 再風險 " 過程。投資者從 5 年來 " 長期增長停滯 " 的敘事中轉變過來,開始選擇風險曲線上更往外的點,更多風險,更高回報,向著 " 再通脹動物精神 " 的方向行進。
而美股持續上漲背後的另一個點是在於,經濟基本面數據也相當不錯:
花旗經濟意外指數達到 3 年來高位;
消費者信心指數達到 9 年來高位;
CEO 信心指數達到自 2007 年來第三高;
全球製造業PMI 達 2 年來高位;
全球服務業 PMI 達 1 年來高位;
花旗通脹意外指數達到 49 個月以來高位。
時寒冰:美股上漲是美國將要加息的結果
美聯儲即將在 12 月中旬加息,促使全球資金迴流美國本土,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知名財經作家時寒冰在《時寒冰說:未來二十年,經濟大趨勢》中,也詳細分析了在 2016 年開始的這個新周期,全球資金迴流美國對美國股市所能產生的影響:" 在美國企業市值做大的同時,在融資成本更低、更便利的情況下,其對外收購能力可以得到進一步放大!"
上圖內容摘自《時寒冰說:未來二十年,經濟大趨勢》未來篇第 160 頁。
這就是在加息預期之下,美國股市依然高歌猛進的根本原因之一。也就是說,美國股市上漲反映出來的不是美國不加息的結果,而是美國將要加息的結果!資金在靴子沒有正式落地之前享受盛宴。
如果特朗普期待的資金大迴流成為現實,即使只有 10% 的資金流入股市,也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那麼,為了更加便利地吸引資金迴流,美國的選擇將是:" 一是提高利率,二是放鬆金融管制。"
" 在美國的大戰略中,會兩步同時做。一方面,提高利率,加速全球資金迴流美國。另一方面,放鬆金融管制,促使迴流美國的資金聚集到金融衍生品領域,壯大美國的對外收購能力。" ——摘自《時寒冰說:未來二十年,經濟大趨勢》未來篇第 175 頁(見下圖)。
回顧一下特朗普的主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放鬆金融管制!
2016 年 11 月 11 日,當選總統後,特朗普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說,他上任後將施行的新政包括修改奧巴馬醫改法案、放鬆對金融機構的監管以及加強邊境管控。
" 特朗普行情 " 能否持續?
至於美股漲勢能否延續,Hennessy Funds 創始人 Neil Hennessy 較為樂觀,他預計,美股牛市仍將持續,更多資金將流入股市,道指在明年將突破 20000 點,且未來將推出的企業減稅措施將利於所有行業和公司。
但也有分析師對此持懷疑態度。首先,大選後股市持續上漲可能並不意味著經濟將走向強勁。CNNMoney 專欄作家 Paul R. LaMonica 指出,胡佛贏得 1928 年的大選之後,股市上揚約 13%,但隨之而來的則是大蕭條。
其次,若特朗普未能履行貿易政策以及刺激經濟方面的承諾,美股持續上漲的局面或將被打破。Wunderlich Securities 首席市場策略師 Art Hogan 對 CNNMoney 表示,特朗普大部分承諾的實現需要時間。
美股新高,A 股為何不跟?
1,美股牛市是漫長牛市的延續。從 1942 年以來的牛市,中間盡管有盤整和回調,但勢頭不改。A 股牛市,其實也只是起步階段。
2,美國股市的市場環境好,比較規范,欺詐與內幕交易成本高,也較少(這也是有幾年中概股紛紛從美股退市或者被勒令退市的原因,騙到國外去了,結果發現人家管得嚴),反觀 A 股,就不說了,你懂的。
3,美股投資者比較成熟,多半都是機構投資者,經過長時間洗禮,比較規范和專業,股民把資金委託給他們比較放心。A 股,機構投資者也不那麼可信,中國社會信任感缺失,導致散戶太多,機構操作也不規范。
4,A 股無序炒作過度,破壞了市場生態。美股也有狂漲的股票,但都是有道理的,哪像 A 股的票,拉了好幾個板,你都不知道為啥。
深度分析:製造業迴流是美股暴漲的根本原因,將影響中國數百萬人就業
昨天,(北京時間 12 月 7 日凌晨)日本軟銀集團社長孫正義在紐約市內與美國下一任總統特朗普舉行了會談。孫正義承諾今後 4 年向美國投資 500 億美元,創造 5 萬個就業崗位。
知名學者賀江兵認為,特朗普在競選中承諾的將企業所得稅降到 15%,是所有主要經濟體中的最低稅率;而且以美國為總部的企業,海外分公司利潤返回美國只收 8.5% 的所得稅。
巴菲特的公司用川普政策換算,賬面陡然增加 290 億美元的利潤。可以想像,這會促使更多的 " 孫正義 " 移資美國。
對於特朗普,或許這叫放水養魚、休養生息的財政政策。當世界主要經濟體都把實業、高科技企業、金融等產業轉移到美國,美國的大中企業回遷本土,雖然稅率降低了,但是總量的暴增完全可以彌補減免稅部分的缺口。生意人特朗普當然明白薄利多銷可以導致財政收入的暴增。
企業回遷美國本土,會帶來巨大就業。就業和工資水平的提高又可以拉動美國經濟增長,這就是特朗普當選以來,美股和美元持續暴漲的根源。
此外,同樣是在昨天(12 月 7 日),彭博社最新報道稱,富士康正在就在美國投資建廠進行初步的 " 商洽 "。特朗普此前已經公開呼籲蘋果將生產線轉移至美國創造就業,《日經亞洲評論》也指出,富士康已經開始研究將 iPhone 生產轉移到美國市場的可能性。
還有媒體進一步爆料說:事實上在今年 6 月,蘋果高層就提醒富士康高層,要對特朗普當選的可能性有所准備。因為如果特朗普當選,蘋果就必須把一批生產線遷回到美國。
而富士康,是蘋果最大的代工者。富士康至少在中國內地 37 個城市有投資,其中在深圳大約 30 萬人;此外在鄭州、成都也分別有大約 20 萬雇員。富士康在內地的雇員總數,一直維持在 100 萬人以上,是內地最大的民企僱主。
也就是說,特朗普此次挖牆腳,將影響上百萬中國人的飯碗。
知名財經評論員劉曉博表示,未來特朗普還會通過逼迫人民幣維持高估值、增加跟中國的貿易摩擦、禁止中國企業在美國收購等方式,從中國的 " 鍋 " 里搶食物。
觀點:
特朗普還沒上台,經濟戰場上就已經硝煙彌漫了,把產能、把工作崗位帶回美國本土,成為了特朗普的重要任務,他要讓製造業回歸美國,首先就要把中國製造業打壓下去。
面對咄咄逼人的特朗普,中國應當積極迎戰,做到遏制住高房價,給實體企業真正減稅,增強企業家的信心,穩定住人民幣匯率,才能打贏這場經濟戰爭!
② 標普道瓊斯納入a股意味著什麼
A股市場近年來的國際地位開始明顯提升,這實際上意味著A股市場在國際大舞台的話語權正逐漸增強。
考慮到部分外資限制、衍生品仍不足等因素,標普道瓊斯目前先按照每家A股公司浮動調整市值的25%納入其指數體系,25%納入後,A股在標普全球指數、標普新興市場指數、標普中國指數、道瓊斯全球指數中的權重分別為0.7%、6.2%、16.7%、0.6%。
對於全球主要指數編制公司而言,宣布納入A股的行為,或多或少反映出它們對A股投資價值的認可。同時,考慮到目前中國屬於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股市的總市值則處於全球前三名的位置,其全球體量與影響力非常大。
③ 美國三大股票指數
美國三大股票指數分別是道瓊斯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標准·普爾500指數,它們的簡介如下:
1.道瓊斯指數
道瓊斯指數最早是在1884年由道瓊斯公司的創始人查爾斯·亨利·道(Charles Henry Dow 1851-1902年)開始編制的一種算術平均股價指數。道瓊斯指數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股票指數,它的全稱為股票價格平均指數。
2.納斯達克指數
納斯達克(NASDAQ,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又稱納指、美國科技指數,是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於1968年著手創建的自動報價系統名稱的英文簡稱。納斯達克的特點是收集和發布場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證券商報價。它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之一。目前的上市公司有5200多家。納斯達克又是全世界第一個採用電子交易的股市,它在5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26萬多個計算機銷售終端。
3.標准·普爾500指數
標准·普爾500指數是由標准·普爾公司1957年開始編制的。最初的成份股由425種工業股票、15種鐵路股票和60種公用事業股票組成。從1976年7月1日開始,其成份股改由400種工業股票、20種運輸業股票、40種公用事業股票和40種金融業股票組成。它以1941年至1943年為基期,基期指數定為10,採用加權平均法進行計算,以股票上市量為權數,按基期進行加權計算。與道·瓊斯工業平均股票指數相比,標准·普爾500指數具有采樣面廣、代表性強、精確度高、連續性好等特點,被普遍認為是一種理想的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標的。
(3)新興市場美國指數股票行情分析擴展閱讀:
美國股市
美國股市是指包含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 及納斯達克證券市場 (Nasdaq Stock Market) 上市的股票 。目前主要由道瓊斯工業股票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和標准普爾500指數三大股指來代表著美國股市的興衰。
參考資料:美國股市_網路
④ 美股指數是什麼
美股指數反映的是美股市場的價格行情,它們包含的股票有較大差異,計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美股指數有三大類:道瓊斯指數、標准普爾指數、納斯達克指數。
納斯達克指數通常指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反映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交易股票的總體股價。
標准普爾指數是美國最大的證券研究機構即標准·普爾公司編制的股票價格指數。
道瓊斯指數通常指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指代的是30家著名大公司。
(4)新興市場美國指數股票行情分析擴展閱讀
計算
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最初的計算方法是用簡單算術平均法求得,當遇到股票的除權除息時,股票指數將發生不連續的現象。1928年後,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就改用新的計算方法,即在計點的股票除權或除息時採用連接技術,以保證股票指數的連續,從而使股票指數得到了完善,並逐漸推廣到全世界。
最早的計算公式為:股票價格平均數=入選股票的價格之和/入選股票的數量。現在的計算公式變為:股票價格平均數=入選股票的價格之和/道指除數,道指除數會受拆股和公司整合影響。
⑤ 美股行情道瓊斯指數是美國的創業板指數嗎
據悉,美股道瓊斯指數不是美國的創業板指數。這個的具體情況可以到專業的平台去了解。
首先要知道,美國股市是有三大指數的,一個是道瓊斯指數,一個是納斯達克指數,這個指數的成分股主要為科技股,也就是說,它在某種程度上是反映著當時美國的新興行業經濟發展狀況的 ,而我們所說的道瓊斯指數主要成分股是趨於傳統經濟的,在道瓊斯指數發展的最初,它的成分股主要包含的是工業、鐵路股,除此外,還有就是我們常說的標普500了。在2021年春末美國股市相較之前有所上漲,由此,眾多的美股持有者,都密切的關注著各企業的財務季度報表。
這個指數最早是由道瓊斯公司的查爾斯·道編制的,可能光是這樣介紹,你會覺得有些不知所雲,但如果說起《華爾街日報》,我想你一定聽說過,沒錯,他就是他《華爾街日報》的創始人之一。他創下這個指數的最初目的是想要反映當時美股市場的整體漲跌幅。但隨著發展,這類指數實力愈加雄厚與活躍,慢慢的就成為了如今美國的三大指數之一,不過,道瓊斯指數還是有缺點,那就是它的規則相較於其他兩個指數來說,並不太好,甚至還有人覺得其演算法很不科學,不過現在道瓊斯也是在不斷改變與發展的路上了。
⑥ 美國股市三大指數
一、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是反映納斯達克證券市場行情變化的股價平均指數,基本指數為100。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是代表各工業門類的市場價值變化的晴雨表。因此,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相比標准普爾500指數、道·瓊斯工業指數更具有綜合性。
又稱納指、美國科技指數,是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於1968年著手創建的自動報價系統名稱的英文簡稱。納斯達克的特點是收集和發布場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證券商報價。它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之一。目前的上市公司有5200多家。納斯達克又是全世界第一個採用電子交易的股市,它在5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26萬多個計算機銷售終端。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是反映納斯達克證券市場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基本指數為100。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涵蓋所有新技術行業,包括軟體和計算機、電信、生物技術、零售和批發貿易等。主要由美國的數百家發展最快的先進技術、電信和生物公司組成,包括微軟、英特爾、美國在線、雅虎這些家喻戶曉的高科技公司,因而成為美國"新經濟"的代名詞。
二、道瓊斯指數
道瓊斯工業指數(Dow Jones Instrial Average,DJIA,簡稱「道指」)是由華爾街日報和道瓊斯公司創建者查爾斯·道創造的幾種股票市場指數之一。這個指數作為測量美國股票市場上工業構成的發展,是最悠久的美國市場指數之一。它是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為編制對象,由四種股價平均指數構成的一種算術平均股價指數。
三、標准普爾指數
標准普爾500指數英文簡寫為S&P 500 Index,是記錄美國500家上市公司的一個股票指數。標准普爾500指數覆蓋的所有公司,都是在美國主要交易所,如紐約證券交易所、Nasdaq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標准普爾500指數是由標准·普爾公司1957年開始編制的。現在其成份股由400種工業股票、20種運輸業股票、40種公用事業股票和40種金融業股票組成。它以1941年至1942年為基期,基期指數定為10。與道·瓊斯工業平均股票指數相比,標准·普爾500指數具有采樣面廣、代表性強、精確度高、連續性好等特點,被普遍認為是一種理想的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標的。
⑦ 美國股市之所以能走出10年大牛市,靠的是什麼
美國股市的牛市開始於2009年3月次貸危機之後,從美國經濟最糟糕的時點起,美股一路向上走出了近十年的牛市行情,超過了美股歷史最長的牛市記錄,標普指數上漲了5倍之多,美股能接連創出新高,與美國股票市場的如下幾個特點有關。
美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強美股的上市公司中有很多是高科技企業,由於其擁有核心技術,因此處於產業鏈的上游,盈利能力也強。就拿蘋果公司來舉例,手機領域蘋果公司的利潤超過全球整個行業的70%,而中國的華為、聯想等品牌在技術上無法與蘋果抗衡,市場佔有率和營業利潤和蘋果也無法站在一個高度。
一般情況下,刺激消費能夠提升企業營收,上市公司利潤增加,就能進一步推動股價攀升,所以股市長牛得以保持。不過,這樣的經濟環境也有缺陷,那就是民眾沒有存款,在遇到社會風險的時候經濟會發生動盪,今年的全球疫情就是一記重擊。目前為止,美國的股市依然還是保持著向上的勢態,這與上市公司本身良好的經營底子密不可分。
中國的股市要想健康向上發展,需要借鑒美國嚴格的市場制度,發揮退市制度的威懾力,推動優質企業的經營發展,讓投資者和融資者能在股票市場上取得雙贏。
⑧ 影響USD指數走勢的經濟數據
1.貿易經常帳 (Trade Deficit)
2.失業率 (Unemployment Rate)
3.企業獲利 (Profit Earning)
4.生產力成長性 (Growth of Proctivity)
5.美國利率動向
6.股市表現
7.其它主要貨幣的相對強弱度—歐元
這是以上比較簡略答案,如果不是你覺得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請看下面的答案:
美國經濟整體表現—貨幣強弱為國力之顯現
a 、貿易經常帳 (Trade Deficit) :美國經濟自 1999 年下半年以來持續擴張,轉強的消費需求及企業投資大幅擴張使得進口額持續大幅增加,但由於出口額卻未能隨之成長,導致貿易逆差的缺口持續擴大,按理說這時必須透過貨幣貶值的效果來解決,但由於目前美國仍堅持強勢美元政策因此其貿易赤字持續擴大,長此以往勢必影響美元之強勢地位。
b 、失業率 (Unemployment Rate) :1999 年底美國失業率降至 1960 年代以來的新低,由於擔憂勞動市場緊縮將導致通膨,進而壓縮企業獲利, FED開始採行一連串緊縮貨幣政策,差點使得美國經濟出現硬著陸之危機,失業率更在 2001 年 3 月出現近年來新高。
c 、企業獲利 (Profit Earning) :受到勞動成本,資金成本大增且消費減緩的影響,美國企業獲利水準出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今年以來不斷發布的企業獲利預警及調降財測的動作將使美國的經濟強勢地位受到嚴重威脅。
d 、生產力成長性 (Growth of Proctivity) :要生產力持續成長,即使勞動成本增加,即使就業成本上升仍不至於導致通膨。恩此美國能否順利軟著陸的關鍵將落在生產力身上。但是今年以來資本利用率及資本設備支出一再創下新低,對於生產力的提升並不是一個樂觀的消息。近來各界包括葛林斯班都促請小布希政府應加速培植技術勞工,而此一方案將有機會大幅改善勞動力的結構,進而增加生產力。整體而言,預估今年生產力的成長將是逐步趨於平緩,而其仍具有抑制通膨的力量。
2.美國利率動向
由於美國擁有相當強勢及獨立的央行,因此貨幣決策對其經濟整體表現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力,因此每次聯准會的例行性調息會議都會對匯市產生或多或少的沖擊。由於利率直接影響外幣存款的固定收益高低,因此美元指數的強弱受到調息的沖擊甚大。在過去講求固定貨幣收益的年代裡,一國貨幣的存款利率越高可吸引越多的國際資金匯入進行套利而使得匯率走強,但在近年來美國股市高科技股狂飆之後,由於利率升高不利股市整體表現,反而使得國際資金匯出採行緊縮貨幣政策的國家,匯價也因而走軟。利率的走向則取決於上述的整體經濟因素,如通貨膨脹率、貨幣供給成長率、經濟成長率、央行政策等。因此市場對未來美國利率水準的預期會影響到美元指數的價位。
3.股市表現
一國股市若表現優異,將吸引國際資金流入投資,進而帶動匯率上揚。代表作為此波美股的新經濟熱潮,令人咋舌的高投資報酬率使得高科技類股成為全球的超級吸金機器,而美國股匯市也同步展開一波多頭行情。
4.其它主要貨幣的相對強弱度—歐元
在歐元推出後,德國馬克、法國法郎、義大利里拉、荷蘭幣、及比利時法郎五合一,歐元一躍成為最重要的權值貨幣,佔美元指數總成數高達 57.6% ,影響甚鉅,權值也形成集中在歐元、日圓、及英鎊三者身上的趨勢。因此,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動向及歐元區的經濟表現都是觀察美元指數強弱不可或缺的要素。
(3)影響美元的基本面因素
Federal Reserve Bank (Fed): 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簡稱美聯儲,美國中央銀行,完全獨立的制定貨幣政策,來保證經濟獲得最大程度的非通貨膨脹增長。Fed主要政策指標包括:公開市場運做,貼現率(Discount Rate),聯邦資金利率(Fed Funds rate)。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FOMC):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主要負責制訂貨幣政策,包括每年制訂8次的關鍵利率調整公告。FOMC共有12名成員,分別由7名政府官員,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裁,以及另外從其他11個地方聯邦儲備銀行總裁中選出的任期為一年的4名成員。
Interest Rates: 利率,即Fed Funds Rate,聯邦資金利率,是最為重要的利率指標,也是儲蓄機構之間相互貸款的隔夜貸款利率。當Fed希望向市場表達明確的貨幣政策信號時,會宣布新的利率水平。每次這樣的宣布都會引起股票,債券和貨幣市場較大的動盪。
Discount Rate: 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因儲備金等緊急情況向Fed申請貸款,Fed收取的利率。盡管這是個象徵性的利率指標,但是其變化也會表達強烈的政策信號。貼現率一般都小於聯邦資金利率。
30-year Treasury Bond: 30年期國庫券,也叫長期債券,是市場衡量通貨膨脹情況的最為重要的指標。市場多少情況下,都是用債券的收益率而不是價格來衡量債券的等級。和所有的債權相同,30年期的國庫券和價格呈負相關。長期債券和美元匯率之間沒有明確的聯系,但是,一般會有如下的聯系:因為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原因導致的債券價格下跌,即收益率上升,可能會使美元受壓。這些考慮可能由於一些經濟數據引起。
但是,隨著美國財政部的「借新債還舊債」計劃的實行,30年期國庫券的發行量開始萎縮,隨即30年期國庫券作為一個基準的地位開始讓步於10年期國庫券。
根據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一些經濟指標對美元有不同的影響:當通貨膨脹不成為經濟的威脅的時候,強經濟指標會對美元匯率形成支持;當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威脅比較明顯時,強經濟指標會打壓美元匯率,手段之一就是賣出債券。
作為資產水平的基準,長期債券通常一般會受到由於全球的資本流動而帶來的影響。新興市場的金融或政治動盪會推高美元資產,此時,美元資產作為一種避險工具,間接的會推高美元匯率。
3-month Eurodollar Deposits: 3月期歐洲美元存款。 歐洲美元是指存放於美國國外銀行中的美元存款。如:存放於日本本國外銀行中的日圓存款稱為「歐洲日圓」。這種存款利率的差別可以作為一個對評估外匯利率很有價值的基準。比如以USD/JPY為例,當歐洲美元和歐洲日圓存款之間的正差越大,USD/JPY的匯價越有可能得到支撐。
10-year Treasury Note: 10年期短期國庫券。當我們比較各國之間相同種類債券收益率時,一般使用的是10年期短期國庫券。債券間的收益率差異會影響到匯率。如果美元資產收益率高,匯推升美元匯率。
Treasury: 財政部。美國財政部負責發行政府債券,制訂財政預算。財政部對貨幣政策沒有發言權,但是其對美元的評論可能會對美元匯率產生較大影響。
Economic Data: 經濟數據。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中,最為重要的包括:勞動力報告(薪酬水平,失業率和平均小時收入),CPI(Consumer Price Index 消費者價格指數),PPI,GDP(gross domestic proct,國內生產總值),國際貿易水平,工業生產,房屋開工,房屋許可和消費信心。
Stock Market: 股市。3種主要的股票指數為:Dow Jones Instrials Index(Dow,道瓊斯工業指數), S&P 500(標准普爾500種指數)和NASDAQ(納斯達克指數)。其中,道瓊斯工業指數對美元匯率影響最大。從20世紀90年代中以來,道瓊斯工業指數和美元匯率有著極大的正關聯性(因為外國投資者購買美國資產的緣故)。影響道瓊斯工業指數的3個主要因素為:1)公司收入,包括預期和實際收入;2)利率水平預期;3)全球政經狀況。
Cross Rate Effect: 交叉匯率影響。交叉盤的升跌也會影響到美元匯率。
Fed Funds Rate Futures Contract: 聯邦資金利率期貨合約。這種合約價值顯示市場對聯邦資金利率的期望值(和合約的到期日有關),是對聯儲政策的最直接的衡量。
3-month Eurodollar Futures Contract: 3月期歐洲美元期貨合約。和聯邦資金利率期貨合約一樣,3月期歐洲美元期貨合約對於3月期歐洲美元存款也有影響。例如,3月期歐洲美元期貨合約和3月期歐洲日圓期貨合約的息差是決定USD/JPY未來走勢的基本變化。
⑨ 美國股市三大指數指哪三個
美國股市的三大指數: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標准普爾500指數。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The Dow Jones Instrial Average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股市指數。它包含的成分股股票是美國30家最大最知名的上市公司。道瓊斯工業指數是通過股價加權計算的,是一種價格加權指數,先將成份股的價格加總然後再除以一個除數。這個除數會變動(現在大約是0.13左右)。每當組成公司拆股或者成分股變動時,該系數就會更改,以使指數的值不受變動的影響。道瓊斯平均指數中高價股成比例的變動對指數的影響將大於低價股成比例的變動。
道瓊斯工業指數只包括美國30家最大最知名的公司,因此其並不能真實反應美股整體表現,尤其是不能反映小市值股票、科技股、以及一些非美國公司的整體表現。但是,它可以反應美國這30家藍籌股的表現,對於美股金融市場和傳統經濟表現仍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並且適合那些看重穩定性和股息分紅的投資者。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Nasdaq Composite Index可能是現在投資者最熟悉的一個名字。納斯達克指數是一個市值權重指數,成分股包括所有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股份,是全世界科技股的重要指標。納斯達克指數的成分股超過5000隻,范圍涵蓋科技的各個方面,比如電腦軟硬體、半導體、網路通訊、生命科學等等,是投資科技股的首選參考,不過它也包括一些非科技類的股票,包括金融、工業製造、保險、交通等等。
標准普爾500指數The S&P 500涵蓋了在美國證券市場上市的500家市值靠前的企業,這些企業必須在紐交所(NYSE)或者納斯達克上市(Nasdaq),但這500家企業並不一定是市值最大的500家,而是綜合考慮了公司的市值、流動性(交易量)、行業分類、財務狀況和交易歷史等指標選擇出來的。標准普爾500指數所涵蓋的企業市值合計大約佔美國證券市場市值的80%,所以是判斷美股整體表現的一個指數,可以看美股是牛市、熊市、還是在橫盤整理。
⑩ 美國股市有幾個指數
道·瓊斯指數,即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世界上最有影響、使用最廣的股價指數。它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為編制對象,由四種股價平均指數構成.
納斯達克(Nasdaq)是全美證券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英文縮寫,但目前已成為納斯達克股票市場的代名詞。信息和服務業的興起催生了納斯達克。納斯達克始建於1971年,是一個完全採用電子交易、為新興產業提供競爭舞台、自我監管、面向全球的股票市場。納斯達克是全美也是世界最大的股票電子交易市場。
S&P500股價指數乃是由美國McGraw Hill公司,自紐約證交所、美國證交所及上櫃等股票中選出500支,其中包含400家工業類股、40家公用事業、40家金融類股及20家運輸類股,經由股本加權後所得到之指數,以1941至1943這段期間的股價平均為基數10,並在1957年由S&P公司加以推廣提倡。因為S&P指數幾乎占紐約證交所股票總值80%以上,且在選股上考量了市值、流動性及產業代表性等因素,所以此指數貨一推出,就極受機構法人與基金經理人的青睞,成為評量操作績效的重要參考指標。
3個被譽為美國股市三大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