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賽門鐵克的股票分析

賽門鐵克的股票分析

發布時間: 2022-07-12 14:19:03

① 如何應對大數據時代的變革機遇挑戰

大數據泛指巨量的數據集,因可從中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而受到重視。《華爾街日報》將大數據時代、智能化生產和無線網路革命稱為引領未來繁榮的三大技術變革。麥肯錫公司的報告指出數據是一種生產資料,大數據是下一個創新、競爭、生產力提高的前沿。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認定大數據為新財富,價值堪比石油。因此,發達國家紛紛將開發利用大數據作為奪取新一輪競爭制高點的重要抓手。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

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加快了信息化向社會經濟各方面、大眾日常生活的滲透。有資料顯示,1998年全球網民平均每月使用流量是1MB(兆位元組),2000年是10MB,2003年是100MB,2008年是1GB(1GB等於1024MB),2014年將是10GB。全網流量累計達到1EB(即10億GB或1000PB)的時間在2001年是一年,在2004年是一個月,在2007年是一周,而2013年僅需一天,即一天產生的信息量可刻滿1.88億張DVD光碟。我國網民數居世界之首,每天產生的數據量也位於世界前列。淘寶網站每天有超過數千萬筆交易,單日數據產生量超過50TB(1TB等於1000GB),存儲量40PB(1PB等於1000TB)。網路公司目前數據總量接近1000PB,存儲網頁數量接近1萬億頁,每天大約要處理60億次搜索請求,幾十PB數據。一個8Mbps(兆比特每秒)的攝像頭一小時能產生3.6GB數據,一個城市若安裝幾十萬個交通和安防攝像頭,每月產生的數據量將達幾十PB。醫院也是數據產生集中的地方。現在,一個病人的CT影像數據量達幾十GB,而全國每年門診人數以數十億計,並且他們的信息需要長時間保存。總之,大數據存在於各行各業,一個大數據時代正在到來。

信息爆炸不自今日起,但近年來人們更加感受到大數據的來勢迅猛。一方面,網民數量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以物聯網和家電為代表的聯網設備數量增長更快。2007年全球有5億個設備聯網,人均0.1個;2013年全球將有500億個設備聯網,人均70個。隨著寬頻化的發展,人均網路接入帶寬和流量也迅速提升。全球新產生數據年增40%,即信息總量每兩年就可以翻番,這一趨勢還將持續。目前,單一數據集容量超過幾十TB甚至數PB已不罕見,其規模大到無法在容許的時間內用常規軟體工具對其內容進行抓取、管理和處理。

數據規模越大,處理的難度也越大,但對其進行挖掘可能得到的價值更大,這就是大數據熱的原因。首先,大數據反映輿情和民意。網民在網上產生的海量數據,記錄著他們的思想、行為乃至情感,這是信息時代現實社會與網路空間深度融合的產物,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和很多規律性信息。根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統計,2012年底我國網民數為5.64億,手機網民為4.2億,通過分析相關數據,可以了解大眾需求、訴求和意見。其次,企業和政府的信息系統每天源源不斷產生大量數據。根據賽門鐵克公司的調研報告,全球企業的信息存儲總量已達2.2ZB(1ZB等於1000EB),年增67%。醫院、學校和銀行等也都會收集和存儲大量信息。政府可以部署感測器等感知單元,收集環境和社會管理所需的信息。2011年,英國《自然》雜志曾出版專刊指出,倘若能夠更有效地組織和使用大數據,人類將得到更多的機會發揮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

大數據應用的領域

大數據技術可運用到各行各業。宏觀經濟方面,IBM日本公司建立經濟指標預測系統,從互聯網新聞中搜索影響製造業的480項經濟數據,計算采購經理人指數的預測值。印第安納大學利用谷歌公司提供的心情分析工具,從近千萬條網民留言中歸納出六種心情,進而對道瓊斯工業指數的變化進行預測,准確率達到87%。製造業方面,華爾街對沖基金依據購物網站的顧客評論,分析企業產品銷售狀況;一些企業利用大數據分析實現對采購和合理庫存量的管理,通過分析網上數據了解客戶需求、掌握市場動向。有資料顯示,全球零售商因盲目進貨導致的銷售損失每年達1000億美元,這方面的數據分析大有作為。

在農業領域,矽谷有個氣候公司,從美國氣象局等資料庫中獲得幾十年的天氣數據,將各地降雨、氣溫、土壤狀況與歷年農作物產量的相關度做成精密圖表,預測農場來年產量,向農戶出售個性化保險。在商業領域,沃爾瑪公司通過分析銷售數據,了解顧客購物習慣,得出適合搭配在一起出售的商品,還可從中細分顧客群體,提供個性化服務。在金融領域,華爾街「德溫特資本市場」公司分析3.4億微博賬戶留言,判斷民眾情緒,依據人們高興時買股票、焦慮時拋售股票的規律,決定公司股票的買入或賣出。阿里公司根據在淘寶網上中小企業的交易狀況篩選出財務健康和講究誠信的企業,對他們發放無需擔保的貸款。目前已放貸300多億元,壞賬率僅0.3%。

在醫療保健領域,「谷歌流感趨勢」項目依據網民搜索內容分析全球范圍內流感等病疫傳播狀況,與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提供的報告對比,追蹤疾病的精確率達到97%。社交網路為許多慢性病患者提供臨床症狀交流和診治經驗分享平台,醫生藉此可獲得在醫院通常得不到的臨床效果統計數據。基於對人體基因的大數據分析,可以實現對症下葯的個性化治療。在社會安全管理領域,通過對手機數據的挖掘,可以分析實時動態的流動人口來源、出行,實時交通客流信息及擁堵情況。利用簡訊、微博、微信和搜索引擎,可以收集熱點事件,挖掘輿情,還可以追蹤造謠信息的源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通過對十萬多人手機的通話、簡訊和空間位置等信息進行處理,提取人們行為的時空規律性,進行犯罪預測。在科學研究領域,基於密集數據分析的科學發現成為繼實驗科學、理論科學和計算科學之後的第四個範例,基於大數據分析的材料基因組學和合成生物學等正在興起。

麥肯錫公司2011年報告推測,如果把大數據用於美國的醫療保健,一年產生潛在價值3000億美元,用於歐洲的公共管理可獲得年度潛在價值2500億歐元;服務提供商利用個人位置數據可獲得潛在的消費者年度盈餘6000億美元;利用大數據分析,零售商可增加運營利潤60%,製造業設備裝配成本會減少50%。

大數據技術的挑戰和啟示

目前,大數據技術的運用仍存在一些困難與挑戰,體現在大數據挖掘的四個環節中。首先在數據收集方面。要對來自網路包括物聯網和機構信息系統的數據附上時空標志,去偽存真,盡可能收集異源甚至是異構的數據,必要時還可與歷史數據對照,多角度驗證數據的全面性和可信性。其次是數據存儲。要達到低成本、低能耗、高可靠性目標,通常要用到冗餘配置、分布化和雲計算技術,在存儲時要按照一定規則對數據進行分類,通過過濾和去重,減少存儲量,同時加入便於日後檢索的標簽。第三是數據處理。有些行業的數據涉及上百個參數,其復雜性不僅體現在數據樣本本身,更體現在多源異構、多實體和多空間之間的交互動態性,難以用傳統的方法描述與度量,處理的復雜度很大,需要將高維圖像等多媒體數據降維後度量與處理,利用上下文關聯進行語義分析,從大量動態而且可能是模稜兩可的數據中綜合信息,並導出可理解的內容。第四是結果的可視化呈現,使結果更直觀以便於洞察。目前,盡管計算機智能化有了很大進步,但還只能針對小規模、有結構或類結構的數據進行分析,談不上深層次的數據挖掘,現有的數據挖掘演算法在不同行業中難以通用。

大數據技術的運用前景是十分光明的。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征程中,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任務很重,建設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推進信息網路技術廣泛運用,是實現四化同步發展的保證。大數據分析對我們深刻領會世情和國情,把握規律,實現科學發展,做出科學決策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必須重新認識數據的重要價值。

為了開發大數據這一金礦,我們要做的工作還很多。首先,大數據分析需要有大數據的技術與產品支持。發達國家一些信息技術(IT)企業已提前發力,通過加大開發力度和兼並等多種手段,努力向成為大數據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國外一些企業打出免費承接大數據分析的招牌,既是為了練兵,也是為了獲取情報。過分依賴國外的大數據分析技術與平台,難以迴避信息泄密風險。有些日常生活信息看似無關緊要,其實從中也可摸到國家經濟和社會脈搏。因此,我們需要有自主可控的大數據技術與產品。美國政府2012年3月發布《大數據研究與發展倡議》,這是繼1993年宣布「信息高速公路」之後又一重大科技部署,聯邦政府和一些部委已安排資金用於大數據開發。我們與發達國家有不少差距,更需要國家政策支持。

中國人口居世界首位,將會成為產生數據量最多的國家,但我們對數據保存不夠重視,對存儲數據的利用率也不高。此外,我國一些部門和機構擁有大量數據卻不願與其他部門共享,導致信息不完整或重復投資。政府應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打破數據割據與封鎖,應注重公開信息,應重視數據挖掘。美國聯邦政府建立統一數據開放門戶網站,為社會提供信息服務並鼓勵挖掘與利用。例如,提供各地天氣與航班延誤的關系,推動航空公司提升正點率。

大數據的挖掘與利用應當有法可依。去年底全國人大通過的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決定是一個好的開始,當前要盡快制定「信息公開法」以適應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現在很多機構和企業擁有大量客戶信息。應當既鼓勵面向群體、服務社會的數據挖掘,又要防止侵犯個體隱私;既提倡數據共享,又要防止數據被濫用。此外,還需要界定數據挖掘、利用的許可權和范圍。大數據系統本身的安全性也是值得特別關注的,要注意技術安全性和管理制度安全性並重,防止信息被損壞、篡改、泄露或被竊,保護公民和國家的信息安全。

大數據時代呼喚創新型人才。蓋特納咨詢公司預測大數據將為全球帶來440萬個IT新崗位和上千萬個非IT崗位。麥肯錫公司預測美國到2018年需要深度數據分析人才44萬—49萬,缺口14萬—19萬人;需要既熟悉本單位需求又了解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的管理者150萬,這方面的人才缺口更大。中國是人才大國,但能理解與應用大數據的創新人才更是稀缺資源。

大數據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集中反映,是一個應用驅動性很強的服務領域,是具有無窮潛力的新興產業領域;目前,其標准和產業格局尚未形成,這是我國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寶貴機會。我們要從戰略上重視大數據的開發利用,將它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有效抓手,但要注意科學規劃,切忌一哄而上。

(作者:中國工程院院士)

② 關於南京體育學院考研問題,謝謝大家了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6日凌晨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安全軟體廠商賽門鐵克可能被分拆出售。

《紐約郵報》周五撰文稱,人參茶葉,「活躍」的股東正在收購賽門鐵克的普通股,「並可能施加壓力,促成分拆,猴魁茶葉。他們還與潛在收購者及其他大股東進行了接觸。」

賽門鐵克尚未對此發表評論,茉莉花綠茶。但據《紐約郵報》報道,男子為治病聽信偏方生吞兩碗活蝌蚪,該公司的一位大股東認為,分拆將使賽門鐵克獲得每股22美元至26美元的收益。

據其他媒體報道,「賽門鐵克的安全和存儲部門將實施分拆。自2005年以135億美元收購存儲管理公司Veritas以來,茶葉博物館,這家軟體巨頭一直被執行方面的問題所困擾。」

在過去兩年間,賽門鐵克的營收增長遭遇困難。2010財年,該公司營收為59.9億美元;而在2009財年,這一數字為61.5億美元,芳村茶葉。2011財年的前兩個季度,該公司的營收增長平穩,利潤則有所下滑。(彥飛)
> 相關報道: 賽門鐵克第二季度凈利潤1.36億美元分析稱賽門鐵克應與IT巨頭建立聯盟抗衡英特爾賽門鐵克和McAfee等5家安全廠商被控侵權

③ 諾頓殺毒軟體致使中文WindowsXP系統崩潰事件

大哥啊,這事情早就過去了吧

④ 賽門鐵克的熱點事件

2012年7月26日消息,安全軟體開發巨頭賽門鐵克公司(Symantec)宣布,該公司已解僱其CEO恩里克-塞勒姆(Enrique Salem),任命該公司董事長史蒂夫-班奈特(Steve Bennett)為新任CEO。
即將上任的班奈特表示:「在過去三年中公司在很多領域取得了進展,不過公司沒有把握好機會。公司董事會認為更換CEO符合賽門鐵克的最大利益,因而採取了這一舉動。」
賽門鐵克在公布最新一個財季業績的同時公布了上述人事變動消息。相關數據顯示,在截至2012年6月29日的過去三個月中 ,賽門鐵克實現營收17億美元,同比增長僅1%;實現凈收益1.72億美元,同比下降9%。在過去一個財季中,賽門鐵克兩個最大的業務部門即消費者與存儲、伺服器管理部門銷售額均有所下滑。該公司預期在未來一個財季中營收將增長3%(同比)。事實上,該公司過去一個財季的業績超過了分析師們的預期,這也推動了該公司股價上漲。 事件 派遣員工被忽悠 女老闆來京討薪
從2014年1月1日起連續一個禮拜,河南鄭州軟語公司總經理馬女士都堵在賽門鐵克公司北京總部門口。
年僅30歲的她甚至不惜拉下臉雇了兩個路人,打出「還我工錢」的條幅,用「農民工討債」的方式,希望能引起對方的重視。
擔心賽門鐵克的負責人看不到,她還特意拍照發給相關總經理,而得到的回復是「我在開會」,之後便無下文。無路可走之際,馬女士致電本報求助。
2014年1月7日,記者在賽門鐵克公司門外見到了一臉萎靡的馬女士。據馬女士介紹,她是河南鄭州軟語公司的總經理,2013年6月參與賽門鐵克公司的一項外包業務,他們公司派遣了三人,入駐賽門鐵克CNPC中石油項目組。
「當時談好每人月薪15000元,至今已經為其服務6個月,共計248601元。但直到現在,賽門鐵克一分錢都沒有給過,連合同都沒簽。」馬女士想不通,「這么大的公司怎麼還能欠人錢?」
馬女士告訴記者,由於賽門鐵克屬於外資公司,受一些政策原因影響,雙方商量後,同意找一家分銷商公司代付外包費用。
最後雙方確定,由神州數碼公司代為簽訂服務合同,付款方式為三個月一付。
然而不管賽門鐵克還是神州數碼,在項目開始後,對於合同和工資均未再提起過。
回應 賽門鐵克稱與己方無關
隨後記者聯系了賽門鐵克公司媒體部,其在回復郵件中稱:「在此事件中,賽門鐵克遵守了其合法的渠道銷售流程。賽門鐵克一向非常重視與本地合作夥伴及供應商的關系,對於這一事件也十分關注。目前賽門鐵克正在積極協調,促成各方達成共識。」
對於馬女士所說的先與賽門鐵克銷售談好合作、後找第三方付款一事,賽門鐵克媒體部相關負責人王華並未正面回答,僅表示這是神州數碼公司和軟語公司之間的糾紛,與他們沒有關系。同時王華也承認,神州數碼是賽門鐵克的合作夥伴。
當記者表示,從軟語公司提供的神州數碼公司回復郵件可以證明,截至2013年12月10日,神州數碼並沒有收到賽門鐵克付給他們本項目款時,王華則表示不太清楚。那麼,賽門鐵克是否為降低成本,寧願走勞務合作的方式,而拒絕與相關人員簽署勞動合同呢?對此,王華予以否認,並表示以後公司會避免此類事件發生。
進展 已收部分欠款 剩餘部分3月底付清
截至2014年3月2日,馬女士稱神州數碼公司已主動找到她,商量簽署合同事宜。馬女士已收到部分欠款,而剩下欠款據雙方協議,會在3月底付清。 賽門鐵克1990年代推動了殺毒軟體技術的發展,並成為這一行業的先驅企業,該公司的諾頓殺毒軟體曾經在PC中十分普及。然而,賽門鐵克近年來的發展卻逐步與安全行業脫節。摩根大通和塔吉特最近遭遇的數據泄露,凸顯出當前的技術難以阻止專業黑客入侵系統 。
2014年10月10日,賽門鐵克周四宣布,該公司計劃分拆為兩家獨立上市公司,其中一家將以安全業務為重心,另一家則將以信息管理為主要業務。
賽門鐵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布朗在該公司周四發表的聲明中表示:「賽門鐵克的安全和信息管理業務都面臨著獨一無二的市場機會和挑戰。現在的形勢已經變得很明顯,那就是如果想要在安全和信息管理業務領域中都取得成功,那麼就需要採取不同的戰略、集中化的投資以及『到市場中去』的創新活動。」
在截至2014年3月份的上一財年,賽門鐵克旗下安全業務(包括諾頓反病毒業務)的營收為42億美元;同一財年中,賽門鐵克旗下信息管理業務(包括數據備份和恢復業務)的營收為25億美元。完成分拆以後,布朗將繼續擔任賽門鐵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現任首席財務官托馬斯-西佛特(Thomas Seifert)也將繼續留任。此外,約翰-加農(John Gannon)將出任分拆後的信息管理業務的總經理,唐恩-拉斯(Don Rath)則將擔任這項業務的首席財務官。 2014年11月24日,賽門鐵克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稱,發現了一款名為「Regin」的先進隱形惡意軟體,並稱該惡意軟體從2008年起,就被黑客用於監視政府、公司和個人。
賽門鐵克稱,Regin間諜工具使用了多項隱形技術,可躲避常規反病毒軟體檢測。從Regin的復雜設計來看,開發這一惡意軟體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資源,間接表明該惡意軟體是一個「國家」所開發的產品。但賽門鐵克並未指明哪個國家開發了這一惡意軟體。賽門鐵克同時表示,Regin的設計,使它非常適用於對目標進行長期監視活動。
賽門鐵克在一份聲明中表示:「Regin的開發者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從而確保該惡意軟體非常隱蔽、不被引起注意。由於其特有的隱蔽自然特性,意味著它在數年來潛在可能持續實施間諜活動。」
Regin惡意軟體高度可定製化特點,允許黑客發起一系列的遠程木馬攻擊,包括竊取用戶密碼和數據,截獲用戶滑鼠點擊功能,從被感染的計算機上捕捉截圖,以及監控網路流量、從Exchange資料庫里分析電子郵件等等。 北京時間2015年4月12日早間消息,《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稱,賽門鐵克正考慮出售Veritas數據存儲及恢復業務。該公司此前曾考慮分拆這一業務,成立兩家單獨的上市公司。
消息人士表示,賽門鐵克近幾周正在聯系私募股權公司和潛在的行業內收購方。這一業務的出售價格可能將超過80億美元。賽門鐵克於2005年以約135億美元股票的價格收購了Veritas。

⑤ 賽門鐵克的發展歷史

(1982——1985)
Symantec賽門鐵克公司1982年由34歲的Dr. Gary Hendrix(一位語言處理和人工智慧方面的專家)創立。他聚集了斯坦福大學自然語言方面處理的很多研究者們成立了Symantec。而這些人具有創造性的編程能力。公司一開始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資助,後來Hendrix獲得了風險投資,盡管如此1983年仍然沒有做出任何產品。1984年Symantec被另一個比之較小的軟體公司C&E軟體公司收購。兩個公司合並後保留了Symantec的品牌,並且C&E公司的領導者Eubanks被任命為新公司的CEO。而Eubanks是一個同樣具有傳奇人生的人物。他原本是一個核潛艇的指揮官,在加利福尼亞的海軍研究生院裡面修得了計算機工程。C&E公司專注於數據資料處理,而Symantec更具有高科技性和高創新性,兩者又在不同領域達到互補。隨後又從John Doerr那裡獲得了大量的風險投資支持,而John Doerr最終也成為公司的董事之一。Symantec第一個產品就是為IBM開發的一個個人數據處理軟體,憑借這個軟體的成功,其獲得了第一桶金。 (1985——90年代初)
1985~1989.隨著產品創新開發與並購不斷成長,Eubanks敏感的覺察到光靠產品來慢慢做,是不夠的,盡管公司的產品一再在市場上取得很好的成績。Symantec開始合並小的公司並保留了被兼並公司的雇員,而這更是一筆很大的財富。Symantec真正的購並戰役於1987年打響。於當年一月、七月和九月分別購並了已經都各有建樹的Breakthrough、Living Videotext和Think Technologies of Bedford。憑借著一系列的購並,1987年到1988年,盡管由於一系列購並的成本的原因,公司凈利潤為負,但Symantec的銷售額還是成功實現了翻番。不幸的是,在一系列的部門整合中,兩位高管----CFO Michael Perez和主管市場發展的副主席Spencer Leyton兩位高管在88年選擇了離開。Eubanks不得以重組公司,減少高管人數,並賦予中層管理者更多的職權。因為管理的和公司財務的問題使得Symantec原本88年上市的計劃流產。在1988年末,Symantec終於止住了連續六年的虧損,第一次出現盈利,公司也於1989年6月23號,成功上市。1991年,股票漲到了IPO時的五倍。收益為原來64倍。股票市場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支持了Symantec後來的並購。與此同時,Q&A軟體繼續一路高唱凱歌,在其市場上取得了巨大成功。1989年的公司財務報表上,它為Symantec提供了5000萬美元收入的三分之一。其於1991年成為領域的領頭羊。
Symantec於1990年8月完成了它創立以來的最大並購,收購了位於加利福尼亞的業界相當成功的Peter Norton Computing Inc.諾頓Norton是當時基於dos系統的電腦綜合軟體提供商的領導者。其產品Norton Utilities為用戶提供一系列的實用功能,如備份和解壓縮文件,病毒檢測恢復遺失數據。此次並購給與Symantec在4.1億美元的綜合軟體市場的34%的市場份額。收購幫助Symantec從Macintosh 平台(較早的裝在mac蘋果機上的平台)成功轉向了個人電腦綜合軟體市場。 而被收購的Norton公司的創始人彼得諾頓Peter Norton被授以Symantec三分之一價值6000萬美元的股權,同時成為Symantec公司的高管之一。合並後的Norton仍然為 Symantec公司獨立的部門,並更名為彼得諾頓集團。而大部分的原有職工得以保留。合並幫助Symantec擴大了市場份額,開拓了新的市場,並將原來失去的市場份額重新搶了回來。而這次合並也被稱為軟體產業最成功的一次收購而屢次被引用。
1991年Symantec又有了幾次收購。6月,其收購了Leonard Development Group(同樣為macintosh開發軟體的公司)8月,購並Zortech Inc(提供擴平台C++程序編寫),還並購了 Dynamic Microprocessor Associated Inc.,最牛的PC遠程式控制制軟體 PC anywhere 的開發者。
盡管90年代經濟大蕭條,而加州更加嚴重,都沒有擋住Symantec發展的腳步。公司收入從90年的7500萬美元增加到91年的1.16億美元。而雇員一年間增加了28%。Symantec在歐洲同樣獲得了發展。91年五月,Symantec開始在蘇聯大賣它的Norton Utilities和一些列軟體。為打擊俄國相當嚴重的軟體盜版問題,公司開始提供注冊並為注冊者提供售後服務。1992年在英國收購一機構,建立Symantec 英國。截至1994年前,Symantec已經在全球150個合作者建立銷售網路並開發了多達120個不同語言的產品版本。Symantec試圖成為多平台軟體提供商的領導者。1992年購並Whitewater Group,和MultiScope Inc. 為了擴大其在商業軟體上的進展。Symantec完成了最大的一次並購。收購價值4700萬美元的Contact Software International Inc。除了一系列的軟體的發展。Symantec一直在utility programs上保持著領先地位。1993年以及以後陸續收購了幾個安全軟體公司。後來的戰略便是擴大客戶端和伺服器上為區域網提供的軟體。因為傳統的dos下的軟體已經受到了微軟windows的沖擊而開始下滑。於是轉而開發微軟不擅長的網路軟體。隨後收購了幾個這方面的公司。1994年開始提供區域網的整體軟體解決方案。可以有一個中心管理者管理所有網內電腦的綜合軟體。 (2000至今)
進入新千年,Symantec繼續保持了其走並購之路的趨勢,事實上,從2000年2月到2006年2月,其收購了不下25家公司。而其也在收購之路上屢試不爽,成功率頗高。收購也繼續為Symantec的發展鋪平道路。 2012年1月-收購雲數據存儲廠商LiveOffice
2010 年 5 月 --收購 VeriSign
2008 年 11 月--收購MessageLabs2008 年 6 月 --收購SwapDrive
2008 年 4 月 --收購AppStream2007 年 12 月 --收購Vontu
2007 年 4 月 --收購 Altiris
2006 年 2 月 -- 收購 Relicore
2006 年 2 月 -- 收購 IMlogic
2006 年 1 月 -- 收購 Bindview
2005 年 10 月 -- 收購 Sygate
2005 年 10 月 -- 收購 WholeSecurity, Inc.
2005 年 7 月 -- 與維爾軟體合並
2005 年 5 月 -- 收購 XtreamLok
2005 年 4 月 -- 收購 DataCenter Technologies, Inc.
2004 年 12 月 -- 收購 Platform Logic
2004 年 10 月 -- 收購 @stake Acquisition, LIRIC
2004 年 9 月 -- 收購 KVault Software Limited
2004 年 7 月 -- 收購 TurnTide Acquisition, Invio Software, Inc.
2004 年 6 月 -- 收購 Brightmail
2004 年 2 月 -- 收購 ON Technology 公司
2004 年 1 月 -- 收購 Ejasent, Inc.
2004 年 12 月 -- 收購 PowerQuest Corporation
2003 年 10 月 -- 收購 Safeweb, Inc.
2002 年 8 月 -- 收購 Riptech, Inc.、Recourse Technologies 和 SecurityFocus
2002 年 7 月 -- 收購 Mountain Wave
2001 年 10 月 -- 收購 Lindner & Pelc
2001 年 7 月 -- 收購 Foster-Melliar
2000 年 12 月 -- 收購 AXENT Technologies
2000 年 11 月 -- 收購 Seagate 的 Network Storage Management Group
2000 年 2 月 -- 收購 L-3 Network Security

⑥ 賽門鐵克在中國市場如何

市場佔有率情況:在國際市場上,殺毒軟體品牌可以分為三大陣營,Symantec、Mcafee、Trend、Sophos、熊貓等以年度銷售額上億美元而屬於第一陣營,其中Symantec超過10億美元;卡巴斯基、安博士、NOD32等則以數千萬美元並且在國際市場具有重大影響而進入第二陣營;其餘如瑞星、江民、金山等以銷售額略超千萬美元、國際市場影響較小而屬於第三陣營。

McAfee在中國比較強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平安保險公司、中國網通、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客戶

【最下的那個網址收集的14款殺毒軟體全部讓你不掏錢】
沒有最好 只有適合自己。殺毒軟體有企業版和家庭(個人)版的區別。青龍偃月刀乃是神器,不過拿不起來也沒用,可能還不如一根木棍有殺傷力,但能拿得起來自然就是威力無比。與其找最厲害最智能的殺毒軟體不如自己充電。 智能永遠也比不上人腦。

殺毒軟體除了個人版 還有企業版。企業版的東西是很強大的 不是普通的個人版殺毒軟體能比的,但是對使用人員有一定的技術要求。

我一直在用mcafee企業版 強大的自定義規則 很是安全。病毒寫入不到磁碟干著急沒辦法。
McAfee公司已經連續六年占據企業級防病毒市場的第一名,並且占據硬體防毒市場第一名。
就算是個人版很多人說不行?McAfee Technology Preview的測試報告 能達到99.2%的高偵測率~追過卡巴了!
pdf文件鏈接: http://www.av-comparatives.org/seiten/ergebnisse/mcafee_artemis.pdf
官方介紹Artemis技術:
http://www.mcafee.com/us/threat_center/projectartemis.html
McAfee Artemis是McAfee為了即時防禦聯機的惡意威脅,而開發出的一種雲端技術應用。Artemis會尋找可疑的 PE 文件, 並當偵測到時, 把某類的總和檢查碼 (不會包含個人/敏感的資料) 傳送到由McAfee AVERT Labs架設的中央資料庫伺服器. 該中央資料庫伺服器會不斷地更新新發現的惡意軟體, 而且 McAfee 的惡意軟體佇列到目前為止並未建立官方 DATs. 如果符合中央資料庫內的資料, 掃瞄器匯報告並處理偵測到的惡意軟體. 在 McAfee 的佇列中的文件並未經歷過任何分析, 但會由 McAfee 的巨大白名單交叉檢查以避免誤判.
根據由遠端維護的黑名單, 可以提供較每日多次發布特徵碼更新來對付每小時大量出現新的惡意軟體的廠商快速的保護, 以防止新的惡意軟體的入侵!
目前Artemis仍在Beta,最快可能將內建在McAfee Virusscan Enterprise 8.7i中

如果對有系統很熟悉,那麼企業版是最好的選擇,可以做到百毒不侵。
如果對於系統不了解,那麼個人版家庭版是最好的選擇,一些智能化。

安全跟易用性是一對平衡關系,個人版是損失了安全性增加了易用性,企業版是損失了易用性增加了安全性。
所以企業版的殺毒遠比個人版厲害得多 不過設置起來要麻煩點。

別看排名 看實際 排名都是個人版殺毒軟體在哪裡你爭我奪。 因為那些都是靜態的掃描測試,並不會測試殺軟是否可以完全阻止病毒的運行與載入.說到這里,讓那些崇尚掃描能力、以為掃描測試第一就是「殺毒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見鬼去吧!

【節省你的銀兩--殺毒軟體大全】特集:26種手機殺毒軟體 for Symbian系統(9 MB)
包含:①金山,②McAfee(邁克菲/麥咖啡),③Syamtenc(賽門鐵克)/Norton(諾頓),④卡巴斯基,⑤Avira(小紅傘),⑥ESET/NOD32,⑦avast!,⑧Bitdefender,⑨Trend Micro/PC-cillin(趨勢科技),⑩Panda(熊貓),⒒F-Secure,⒓F-Prot,⒔G DATA,⒕CA,
由於版規不能發布,【節省你的銀兩--殺毒軟體大全】的信息轉移到網路空間:

http://hi..com/eriko_futami/blog/item/8cfb39d3d55ce7daa9ec9afe.html

⑦ 比特幣為什麼會刺激美國股市

美國股市上漲,比特幣上漲,石油價格上漲,美元兌日元上漲。
(一)美國股市上漲可能因素。首先,科技股領漲美國股市,美國標准普爾股市創新高,醫療保健公司強勁推升市場,能源股隨原油價格上漲。其次,美聯儲這周晚些時候將公布利率決議,市場預期美聯儲將提高利率,也將是今年美聯儲第三次加息。標准普爾小幅上漲約0、3%,道瓊斯股市和納斯達克指數小幅上漲,羅素小公司指數小幅走低。雖然通貨膨脹處於較低,但勞動力市場比較強勁。再次,美國科技公司上周,蘋果股票上漲,賽門鐵克上漲,醫療保健公司股價上漲。藍鳥生物公司股價上漲,銀行股價小幅走低。石油天然氣提振能源股上漲,美國切薩皮克能源公司股價上漲。
(二)比特幣上漲可能因素。1、比特幣期貨在美國交易所上市首日上漲,華爾街投資者首次購買比特幣,數字貨幣期貨價格跳漲約20%。比特幣今年以來上漲,據洛杉磯時報,美國市場有購買二手房抵押貸款來買入比特幣。2、目前比特幣交易量比較低,大多投資者看好石油、黃金或小麥等商品,或者股票市場。比特幣未來方向未知,期貨價格顯示價格上漲,但投資者謹慎市場陷入泡沫與投機。3、摩根大通表示,比特幣是一種欺詐。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將在12月18日開始交易比特幣期貨,黃金小幅走低,價值支撐黃金價格。比特幣沒有價值,僅價格上漲。
(三)美股為何與比特幣齊漲呢?黃金小幅下降,石油價格上漲,價值支持黃金與石油,共長天一色。第一,黃金價格小幅下跌至每盎司約1246美元,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最新數據,黃金看漲頭寸下降。白銀價格下跌至每盎司約15美元,美元兌日元上漲。美國基準原油價格上漲至每桶約57美元,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漲至每桶約64美元。市場風險偏好上升,黃金小幅走低,石油價格小幅上漲。第二,較為強勁非農報告與減稅計劃提振美元,在美聯儲加息之前,黃金可能走低,美元看漲。美元指數上周五達到94點高點,之後小幅走低至約93,從低點小幅反彈上漲,多方因素支持美聯儲12月加息,加息提振美元。第三,比特幣期貨在美國市場上市後上漲,美國科技股上漲,銀行股和工業企業股票小幅走低。第四,歐洲央行與英國央行將公布貨幣政策聲明,華爾街關注美聯儲本周三是否實行2017年第三次加息,因為油價上漲,美國能源股上漲,埃克森美孚公司股價上漲,雪佛龍股價上漲,康菲石油股價上漲。第五,美國科技股上漲,蘋果股價上漲,亞馬遜股價上漲,谷歌股價上漲,微軟股價上漲,特斯拉股價上漲,高通股價上漲。比特幣上漲,區塊鏈相關股票上漲。黃金價格比較穩定,石油價格小幅上漲,價值支持黃金和石油。

⑧ 深圳2012華為賽門鐵克碩士有公司股票嗎

沒有,華塞又不是華為

⑨ 大家為什麼都不看好360股票

公司2020三季度營業成本30.7億,同比下降7.6%,低於營業收入16.3%的下降速度,毛利率下降3.6%。期間費用率為38.3%,較上年升高7.4%,對公司業績形成拖累。截至本報告期末,三六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30,399,335,000元,較上年末增長5.9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116,147,000元,同比減少39.83%。公告顯示,營業外收入減少31.09%,本期減少主要為政府補助減少所致。營業外支出增長247.77%,本期增加主要為抗擊疫情公益捐贈支出增加所致。

我們反觀2019年的三六零三季報,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51.76億元,同比增長105.74%;實現營收95.22億元,同比增0.77%。可以說是兩相對比明顯,不過這個下滑也是從2019年就開始的,2019年以來,三六零的互聯網廣告業務及服務收入就已進入下行通道,2019年全年實現收入97.25億元,同比下滑8.76%。2020年上半年更是大幅同比下跌29.76%至32.99億元,三季度依然未能扭轉下跌頹勢。
360在互聯網時代的崛起在於免費殺毒。在那個互聯網時代的早期,大多數人都有印象,當時各家各戶的電腦紛紛接入互聯網,但是由於大家都沒有什麼防護意識,這就直接導致了大量的互聯網病毒泛濫,類似於熊貓燒香、灰鴿子這樣的病毒都成為橫掃全球的病毒,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量的殺毒軟體出現,但無論是俄羅斯的卡巴斯基還是美國的賽門鐵克實際上都是非常昂貴的殺毒軟體,當時國產還是瑞星、江民和金山毒霸的天下,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為了自己的安全也都只能苦逼地去裝殺毒軟體,360就看準了這個時機,祭出了當年那個前互聯網時代還不常見的免費大旗,雖然360的免費殺軟不一定有其他的那麼好,但是勝在免費,一時間席捲全國,截至2008年12月底,360旗下客戶端軟體360安全衛士累計安裝量已接近2億,要知道那個時候QQ的活躍用戶也沒多少,可以說的確在2009年前後,360 用免費給自己構建起了一個足夠和騰訊叫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