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星巴克的SWOT 的分析,詳細一些!謝謝大家了!!!!!
星巴克SWOT分析
1) 優勢(STRENGTH)
經營模式:根據世界各地不同的市場情況採取靈活的投資與合作模式,多以直營經營為主。
充分運用「體驗」:星巴克認為他們的產品不單是咖啡,而且是咖啡店的體驗。另外,星巴克更擅長咖啡之外的「體驗」:如氣氛管理、個性化的店內設計、暖色燈光、柔和音樂等。就像麥當勞一直倡導售賣歡樂一樣,星巴克把美式文化逐步分解成可以體驗的東西。
產品:星巴克主要賣的是咖啡與自家的咖啡豆,除此之外,其實星巴克賣的也是一種味道與感覺,也是所謂的無形氛圍,星巴克與一般咖啡店不同的地方,是給人一種極負人文時尚的摩登感,這是與其他咖啡店不同之處。
地點:以人潮多的商圈為主,此外更以車站等交通地點更為頻繁,因為除了賣給想喝的人外,也可提供一個短暫休憩的地點。
2) 劣勢(WEAKNESS)
本土化問題
尚且先把「一萬家」的龐大數目放到一邊,眼下星巴克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本土化問題。任何一個從國外進入中國的企業,一定要考慮本土化的問題,星巴克在中國一方面要考慮到政策和市場的不成熟,法律法規的不完善,況且,國內整個社會的誠信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
對於星巴克來說,一定要謹慎地尋找合作夥伴,謹慎地調整發展戰略,選擇自己本土化的模式,這其中包括管理模式、合作模式和產品模式,這都是星巴克需要關心的問題。
資金問題
但凡對星巴克有點了解的人都會注意到一個現象,星巴克店面的選址總是遵循這樣一個規律——租金昂貴的城市繁華地段。眾所周知,星巴克對於大眾來說是奢侈品,為了保證星巴克的客源,如此選址也是權益之舉。據了解,星巴克在上海開一家新店需要200萬,而收回直營後的星巴克計劃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增加到500家以上,對於星巴克來說,需要大量的資金來為其開拓新店。星巴克能否「單槍匹馬」開拓市場,同時解決資金、人力以及後備資源的龐大需求,將成為未來考驗星巴克的一道難題。
3) 機遇(OPPORTUNITY)
一統中國市場
星巴克在華的經營模式最初是以許可授權區域合作夥伴的方式進行的。星巴克總部收取特許經營商的專利金後,將星巴克的商標使用權授予特許經營商使用,總部只能在特許經營商的營業收入中提取少量固定比例的提成。上海統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行使其在上海、杭州和蘇州等江南地區的代理權;美心星巴克餐飲(南中國)有限公司目前擁有在中國澳門、廣東和海南的星巴克經營權;北京、天津為主的中國北方地區的代理權授予了北京美大咖啡有限公司。
短短幾年的時間,中國區成為星巴克全球業務中的一個亮點。香港星巴克分店開業第一個月就創下了全球最快盈利紀錄,上海統一星巴克發展堪稱「奇跡」,在兩年內就獲得了3200萬元的利潤。這使得星巴克總部眼紅不已,如果能將這些代理權統一收回並能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壯大,那麼星巴克在中國餐飲市場的地位真是無法估量。
掌握主動全,收割中國市場果實
前不久,星巴克全球董事長霍華德•舒爾茨訪華時,向媒體披露:星巴克將改變過去在中國的經營模式——叫停特許經營,回收股權,星巴克將在華變身為獨資直營。並計劃將中國打造成星巴克最大的海外市場,門店數量由現在的100家增加到500家以上,超過加拿大和日本。
目前,星巴克已經完成了對上海統一星巴克股權和廣東美心星巴克的控股。只是占據星巴克中國半壁江山的掌控著100%股權的美大星巴克還在僵持著,並依靠其在中國較大的影響力,與星巴克總部叫板。不過,就事實而言,星巴克總部收回北京美大的特許權是必然的,收回特許權只是一個時間和過程的問題。
4) 威脅(THREAT)
急劇擴張後的潛在風險:開設新店的投資壓力巨大。同時,由於星巴克不允許加盟,所以經營者非但不能像其他咖啡店那樣靠加盟金坐收漁翁之利。
現實和潛在的競爭者眾多。中國內地市場已有的台灣上島咖啡、日本真鍋咖啡,以及後來進入的加拿大百詒咖啡等無不把星巴克作為其最大的競爭對手,「咖啡大戰「的上演已經不可避免。而綜合分析認為,星巴克面臨的競爭對手不止於這些,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1.咖啡同業競爭:連鎖或加盟店如西雅圖咖啡、伊是咖啡、羅多倫咖啡及陸續進入市場的咖啡店及獨立開店咖啡店。
2.便利商店的競爭:便利商店隨手可得的鐵罐咖啡、鋁罐包裝咖啡、方便式隨手包沖泡咖啡。
3.快餐店賣咖啡:麥當勞快餐店、得州漢堡、肯德基快餐店等以便利為主咖啡機沖泡的咖啡。
4.定點咖啡機:駐立於機場、休息站以便利為主,隨手一杯咖啡機沖泡的咖啡,或鐵罐咖啡、鋁鉑包裝咖啡。
B. A股哪些上市公司種咖啡豆
有的,國內的咖啡豆種植主要在雲南省。雲南省的咖啡種植面積和產量佔中國99%以上,受國際市場影響,在經歷兩年多的「價格寒冬」後,2014年咖啡豆收購價飆升,從每公斤13元漲到25元。咖啡豆最早期阿拉伯人食用咖啡的方式是將整顆果實 ( Coffee Cherry ) 咀嚼,以吸取其汁液。其後他們將磨碎的咖啡豆與動物的脂肪混合,來當成長途旅行的體力補充劑,一直到約公元 1,000 年,綠色的咖啡豆,才被拿來在滾水中煮沸成為芳香的飲料。(2)星巴克的咖啡豆股票分析擴展閱讀:咖啡豆的營養成分1、咖啡因咖啡因是咖啡所有成份中最為人注目的。它屬於植物黃質(動物肌肉成份)的一種,性質和可可內含的可可鹼,綠茶內含的茶鹼相同,烘焙後減少的百分比極微小,咖啡因的作用極為廣泛。2、丹寧酸經提煉後丹寧酸會變成淡黃色的粉末,很容易融入水,經煮沸它會分解而產生焦梧酸,使咖啡味道變差,而如果沖泡好又放上好幾個小時咖啡顏色會變得比剛泡好時濃,而且也較不夠味,所以才會有"沖泡好最好盡快喝完"的說法。3、糖份在不加糖的情況下,除了會感受到咖啡因的苦味、丹寧酸的酸味,還會感受到甜味,便是咖啡本身所含的糖份所造成的。烘焙後糖份大部份會轉為焦糖,為咖啡帶來獨特的褐色。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咖啡豆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咖啡
雲南省,海南省現在就有伊卡姆美國公司與雲南後谷咖啡有限公司日前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正式簽訂合約,從4月份開始每月訂購咖啡豆240噸,雲南咖啡豆開始直接賣到美國。星巴克全球總裁馬丁·科爾此前宣布,星巴克首度採用中國咖啡豆製成的「鳳舞祥雲」新品已經上市,該咖啡豆產地為雲南,打破了星巴克門店內無中國產咖啡豆銷售的局面。馬丁·科爾說,公司的計劃是與雲南合作,將咖啡豆介紹到世界各地,希望其在全球49個國家的星巴克門店出現。據雲南省咖啡協會會長、雲南後谷咖啡有限公司董事長熊相入介紹,目前,雲南的咖啡豆已分別供應給全球五大咖啡巨頭——雀巢、麥氏公司、美國卡夫食品、德國紐曼和丹麥伊卡姆。雲南省林業部門統計數字顯示,2008年雲南省咖啡種植面積達35萬畝,產量約2.8萬噸,總產值接近6億元。熊相入說,雀巢公司從2003年開始在雲南訂購的咖啡豆就達到5000噸到8000噸左右,紐曼公司從雲南選購咖啡豆也已有10多年時間,星巴克早在2005年就對雲南的咖啡豆產生濃厚的興趣,多次派人到雲南考察。星巴克首個在中國的咖啡豆采購地點也鎖定雲南。
中國雲南咖啡雲南省的西部和南部地處北緯15°至北回歸線之間,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2000米,地形以山地、坡地為主,且起伏較大、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量豐富、晝夜溫差大,這些獨特的自然條件形成了雲南小粒種咖啡品味的特殊性—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味。早在五十年代,雲南小粒種咖啡就在國際咖啡市場上大受歡迎,被評定為咖啡中的上品。雲南咖啡的種植歷史,可追溯到1892年。一位法國傳教士從境外將咖啡種帶進雲南,並在雲南省賓川縣的一個山谷里種植成功。這批咖啡種子繁衍的咖啡植株至今在賓川縣仍然有三十多株在開花結果。雲南咖啡大規模種植是在五十年代中期,一度種植規模達4000公頃。至1997年末,全省咖啡種植面積已達7800公頃。目前全省種植面積佔全國面積的70%,產量佔全國的83%,無論是從種植面積和咖啡豆產量來看,雲南咖啡已確立了中國國內的主導地位。雲南咖啡宜植區分布在雲南南部和西南部的思茅、版納、文山、保山、德宏等地區。
多得是!
C. 星巴克的品牌擴張
星巴克連鎖式的擴張,得益於星巴克給自己的品牌注入了價值觀,並把企業文化變成消費者能夠感受到的內容和形式。星巴克品牌擴張,一直堅持直營路線:由星巴克總部進行直接管理,統一領導,目的是控製品質標准。這樣每家店都由總部統籌管理和訓練員工,保證每家海外商店都是百分之百的美國星巴克血統。雖然初期投入的資本較大,但是職員的專業素質高,便於咖啡教育的推廣,並建立了同業中的最專業的形象,星巴克品牌的擴張也更加堅定有力。
2001年年底,美國凱洛格管理學院的調查表明:成功的公司都用一種前後一致的、明確的多層面方式來定義和運用感情關系。星巴克崛起之謎在於添加在咖啡豆中的一種特殊的配料:人情味兒。星巴克自始至終都貫徹著這一核心價值。這種核心價值觀起源並圍繞於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構建,以此來積累品牌資產。霍華德·舒爾茨相信,最強大最持久的品牌是在顧客和合夥人心中建立的。品牌說到底是一種公司內外(合夥人之間,合夥人與顧客之間)形成的一種精神聯盟和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利益共同體。
星巴克負責飲品的副總裁米歇爾·加斯說:「我們的文化以情感關系為導向,以信任為基礎,我們所說的夥伴關系涵蓋了這個詞所有的層面。這種情感關系非常有價值,應該被視為一個公司的核心資產即公司的客戶、供貨商、聯盟夥伴和員工網路的價值。」從咖啡館到咖啡王國,星巴克證明了與客戶的良好關系和看得見的資產一樣重要。
客戶資產:星巴克一個主要的競爭戰略就是在咖啡店中同客戶進行交流,特別重要的是咖啡生同客戶之間的溝通。每一個咖啡生都要接受24小時培訓——客戶服務、基本銷售技巧、咖啡基本知識、咖啡的製作技巧。咖啡生需能夠預感客戶的需求,在耐心解釋咖啡的不同口感、香味的時候,大膽地進行眼神接觸。星巴克也通過徵求客戶的意見,加強客戶關系。每個星期總部的項目領導人都當眾宣讀客戶意見反饋卡。
員工資產:星巴克要打造的不僅是一家為顧客創造新體驗的公司,更是一家高度重視員工情感與員工價值的公司。霍華德·舒爾茨將公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夥伴關系」。他說:「如果說有一種令我在星巴克感到最自豪的成就,那就是我們在公司工作的員工中間建立起的這種信任和自信的關系。」
在星巴克,員工叫「夥伴」。1991年,星巴克開始實施「咖啡豆股票」,這是面向全體員工的股票期權方案。其思路是:使每個員工都持股,都成為公司的合夥人,這樣就把每個員工與公司的總體業績聯系起來,無論是CEO,還是任何一位合夥人,都採取同樣的工作態度。20世紀90年代中期,星巴克的員工跳槽率僅為6%,遠遠低於快餐行業鍾點工的14%到30%的跳槽率。
供貨商資產:星巴克的關系模式也往供應鏈上游延伸到供貨商們,包括咖啡種植園的農場、麵包廠、紙杯加工廠等。星巴克對供應商的挑選、評估等程序相當嚴格,星巴克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來開發供應商,能夠力保與供應商保持長期穩定關系,這樣一可節約轉換成本,二可避免供應商調整給業務帶來的沖擊。副總裁 john yamin說:「失去一個供應商就像失去我們的員工——我們花了許多時間和資金培訓他們。」
D. 星巴克從上市以來的股票走勢圖以及星巴克的經營周期
我正好在米國,可以搞到數據,但是這個經營周期是什麼意思?
E. 星巴克是不是上市公司從基本面的情況看,該公司的股票是上升還是下跌星巴克公司的整體情況如何
目前是小幅下跌的,主要是受美國本土除亞洲地區市場影響 公司在行業是龍頭老大,唯一咖啡零售服務世界500強企業,市場份額要具體看地區
F. 星巴克股票代碼
星巴克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是SBUX。
【拓展資料】
星巴克旗下零售產品包括30多款全球頂級的咖啡豆、手工製作的濃縮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熱飲料、新鮮美味的各式糕點食品以及豐富多樣的咖啡機、咖啡杯等商品。2012年3月,星巴克在美國的兩款甜點被曝用胭脂蟲當著色劑,專家稱或令哮喘者過敏。2012年4月,星巴克表示停用該著色劑。
星巴克從來不打廣告,卻在近20年時間里一躍成為巨型連鎖咖啡集團,其飛速發展的傳奇讓全球矚目。星巴克不僅將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奇跡演繹得淋漓盡致,它背後還隱藏著動人的故事。
星巴克人認為:咖啡的消費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感性的文化層次上的消費,文化的溝通需要的就是咖啡店所營造的環境文化能夠感染顧客,並形成良好的互動體驗。
股票代碼用數字表示股票的不同含義。股票代碼除了區分各種股票,也有其潛在的意義,比如600***是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代碼,6006**是最早上市的股票,一個公司的股票代碼跟車牌號差不多,能夠顯示出這個公司的實力以及知名度,比如000088鹽田港,000888峨眉山。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證券,根據上交所「證券編碼實施方案」,採用6位數編制方法,前3位數為區別證券品種,具體見下表所列:001×××國債現貨;110×××120×××企業債券;129×××100×××可轉換債券;201×××國債回購;310×××國債期貨;500×××550×××基金;600×××A股;700×××配股;710×××轉配股;701×××轉配股再配股;711×××轉配股再轉配股;720×××紅利;730×××新股申購;735×××新基金申購;737×××新股配售;900×××B股。
滬市A股票買賣的代碼是以600、601或603打頭,如:運盛實業:股票代碼是600767。中國國航:股票代碼是601111。應流股份:股票代碼是603308。B股買賣的代碼是以900打頭,如:儀電B股:代碼是900901。
滬市新股申購的代碼是以730打頭。如:中信證券:申購的代碼是730030。深市新股申購的代碼與深市股票買賣代碼一樣,如:中信證券在深市市值配售代碼是003030。
配股代碼,滬市以700打頭,深市以080打頭。如:運盛實業配股代碼是700767。深市草原興發配股代碼是080780。
G. 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特色是什麼
摘要 (一) 准確的市場定位和產品定位
H. 星巴克還有誰沒去過它在中國發展的這么快有啥技巧嗎
我就沒去過,不過星巴克在中國的市場策略的確夠成功,這也得益於其好好的發揮了口碑營銷的作用,不少中小企業也都嘗試過或正在嘗試星巴克的這種經營和推廣的方式,但很多企業在運用時,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出現了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惡果。
所以,要想成功,光借鑒是不行的,還要好好琢磨,實行的技巧也必不可少,關於這些的專業我們可以到網錢中國及網錢大學堂去學習,以求得更大的成功。
I. 星巴克的咖啡豆股票期權是怎麼具體運行的
自1991年開始,公司開始贏利。舒爾茨又提出一項新的員工計劃「咖啡豆股票」計劃。這是面向全體員工的股票期權方案,其思路是:為所有的員工提供股權認購計劃,使每個員工都持股,都成為公司的合夥人,這樣就把每個員工與公司的總體業績聯系起來,無論是CEO,還是任何一位合夥人,都採取同樣的工作態度。舒爾茨希望讓所有星巴克的雇員都成為公司的夥伴,和他們一起分享公司的成功,並建立雇員和公司之間的利益共同點。當時,星巴克仍然是一家私營企業,這項計劃要求按雇員基本薪資的等級,給每位雇員授予公司的股票優先認購權。
1991年5月,公司高層把計劃提交給董事會,董事會一開始拒絕了這項提議。對於反對意見,舒爾茨這樣說服他們:向員工贈股必然使公司獲得強大的後援支撐,這樣做有利於促進銷售和利潤增長。投資者的股份比例也許相對縮小了,但他們名下的股值卻肯定會增長得更快。他告訴他們,如果能把每一個雇員都結合到一個整體中來,那麼他們就會以CEO同樣的態度來對待公司。雖然理事會擔心這項計劃會影響到老投資人對於公司的控制權和利益,但舒爾茨仍然堅持這項計劃。董事會最終批准了這項計劃。
1991年8月,星巴克向雇員推出了這項計劃,舒爾茨告訴大家「這是我長久以來的一個念念不忘的夢想」。每個雇員都領到一個系著藍絲帶的小包,裡面有一本詳細解釋咖啡豆股票方案的小冊子。然後用蘋果香檳和小餅干慶祝大家都成為「成長中的合夥人」。從那一天開始,星巴克停止使用「雇員」這個詞,把公司所有的人都稱作「合夥人」,凡是為公司工作6個月以上者,都是合法的股權持有者。甚至兼職人員,只要每周工作不少於20小時,也有同等權利。
第一次股票贈與是在1991年10月1日,大約有一半的員工參與了至少其中的一項計劃。員工按年薪的一定比例獲得期權,通常這一比例是10%,但由於近些年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強,所以實際比例一直高於10%,每個合夥人大約都可以獲得他的年基本收入12%的股票期權,如果局面利好,比例則為14%。每個會計年度首日的股票價格即為期權的授予價格。星巴克公司的股票期權待權期為5年,任何「合夥人」在工作90天以後 (90天內每周需工作至少20小時)都可按照股票購買計劃購買股票,合夥人購買股票時可以通過薪水折扣獲得15%的優惠。只要股票上漲,股票期權就越來越值錢。1991年一年掙20000美元的合夥人,五年後他們的股票期權,便可以兌換現金50000美元以上。
在咖啡豆股票還未來得及證明它的任何財富價值時,它對人們的職業態度和工作方法的影響就立竿見影了。舒爾茨注意到員工開始想方設法為公司節省開支,比如,有人乘坐周六夜間的紅眼航班出差以節省機票錢,他們會說「我是有豆股票的」。大家琢磨著搞革新,降低費用,擴大銷售和創造價值。作為一個公司合夥人,他們從心底里熱情對待顧客。由於這項計劃,20世紀90年代中期,星巴克的員工跳槽率僅為60%,遠遠低於快餐行業鍾點工的140%到300%的跳槽率。
1992年上半年的一天,有個叫馬丁?舒奈西的合夥人走進人力資源部,帶來一封信,上面有倉庫和工廠大多數工人的簽名,信上的意思是說他們不再要求工會代表他們的利益了,要求取消投票選舉的工會。在1985年的時候,員工們曾經自發組織建立選舉工會來保障員工權益,並要求工會代言雇員利益。但現在,馬丁?舒奈西說 「你們讓我們共同掌管這個企業,無論有什麼投訴,你們都會解決。你們信任我們,現在我們也信任你們。」 1992年,星巴克烘培廠的工會被取消了,再沒有什麼比贏得人心更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