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神戶制鐵股票走勢
擴展閱讀
股票在高位買危險嗎 2025-02-12 17:32:45
張家港銀行股票價格 2025-02-12 17:27:30

神戶制鐵股票走勢

發布時間: 2022-07-16 13:45:54

Ⅰ 外媒為何說神戶制鋼所數據造假時間或遠超過10年

據外媒報道,日本神戶制鋼所的數據篡改丑聞正持續發酵。有知情消息人士稱,該公司偽造產品質量數據的時間可能遠超過公司所稱的10年左右。





報道稱,神戶制鋼所正在進行全集團范圍的調查,包括訪談前高層主管,預料將在約一個月左右提交報告,說明欺騙原因以及遏制措施。

不查沒事,一查全有事。

Ⅱ 日本製造業為何「墮落」

始創於1905年的日本鋼鐵企業神戶制鋼所(Kobe Steel, Ltd。)當天承認,在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底期間,違反合同篡改了強度和尺寸等質量數據,涉及其中的產品包括鋁制零部件1.93萬噸、銅製品2200噸、鋁鍛件1.94萬件,約占鋁和銅業務年銷售額的4%。


>> 日本製造「丑聞頻頻」

神戶制鋼所的故事並非個案。近來「日本製造」丑聞頻出:日本汽車巨頭日產在出廠檢驗環節中,大量使用無資質人員敷衍出廠檢驗手續;三菱和鈴木篡改汽車燃油及經濟性測試數據;日本汽車配件製造商高田公司(TAKATA) 因隱瞞安全氣囊質量缺陷已於今年6月申請破產。

長期以來,日本製造一向以精細嚴謹和過硬品質享譽世界,「排隊買日本馬桶蓋」曾經一度成為中國媒體上的熱門話題,「開不壞的豐田」更是成為全球司機多年公認的口碑。如今密集爆發的日企造假讓業界震驚,「日本製造」怎麼了?

長期研究日本企業的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子雷表示,雖然日本製造名聲在外,但生產管理漏洞,諸如篡改產品數據、生產日期等現象一直存在。「進入信息化時代,隨著日本社會的變化,曝光這些問題也越來越容易。其實日企和其他企業並無二致,只是被光環和名譽所掩蓋。」

日本現代文化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吳保寧認為,一方面下游企業對上游企業的降低成本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企業內部強調創利創收、忽視社會責任,如何平衡兩者關系需要利益調整。

記者梳理多起被曝光的造假事件,涉事日本企業紛紛給出了「內部管理、高管品行、業績壓力」等因素,但如此多日本製造業代表企業集中曝出篡改、造假、隱瞞、謊報等重大丑聞,無疑顯現了日本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危機。

從財富世界500強的榜單對比上看,日企正在整體「沉淪」。1996年,世界500強榜單上的日本企業多達99家,與美國不相上下;2006年,上榜日企已減少至70家;2016年,僅剩52家。對比20年前,日企上榜數量銳減了近一半。

日本製造業的「墮落」僅體現了全球化大潮下日本經濟環境巨變的冰山一角。日本經濟如何升級,已成關乎日本是『復興』還是『沉沒』的攸關問題。」

Ⅲ 日本神戶鋼鐵造假怎麼被披露出來的

還是新聞媒體首先披露的,神戶制鋼在事實面前不得不承認事實,10月8日,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神戶制鋼所在記者招待會上承認篡改數據並致歉。神戶鋼鐵稱由於無法按時滿足客戶的需求,集團下屬4家事務所篡改了質檢相關證明,偽造了強度和尺寸等數據,造假產品約占鋁和銅業務銷售額的4%。截至目前,已經確定篡改數據的問題產品共計13種,受影響企業從約200家升至約500家。另據日本媒體報道,造假鋁製品波及客戶約200家企業,以汽車廠商等為主,包括豐田、本田、馬自達、三菱、日產和鈴木在內的日本車企巨頭都已受到波及。而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日產汽車不當的車輛檢驗做法也至少從20年前就已開始。

Ⅳ 神戶鋼鐵造假十年,坑了全球多少企業

10月8日,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神戶制鋼所在記者招待會上承認篡改數據並致歉。神戶鋼鐵稱由於無法按時滿足客戶的需求,集團下屬4家事務所篡改了質檢相關證明,偽造了強度和尺寸等數據,造假產品約占鋁和銅業務銷售額的4%。截至目前,已經確定篡改數據的問題產品共計13種,受影響企業從約200家升至約500家。另據日本媒體報道,造假鋁製品波及客戶約200家企業,以汽車廠商等為主,包括豐田、本田、馬自達、三菱、日產和鈴木在內的日本車企巨頭都已受到波及。而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日產汽車不當的車輛檢驗做法也至少從20年前就已開始。曾經,鋼鐵、家電、汽車等製造業對日本迅速走出二戰後的頹敗功不可沒,曾使得日本快速崛起,躋身世界經濟強國之列。在很多國人的印象中,「日本製造」是以精益求精和匠人精神聞名於世的,孰不知這正是日本政府的對外宣傳策略——日本外宣團體尤其首相安倍多次在對外訪問中為日本製造站台,日本媒體也深耕海外輿論市場配合講述「日本故事」,於是這一印象不斷加深,在國人赴日旅遊瘋搶馬桶蓋、電飯煲中到達頂點。

Ⅳ 神戶制鋼造假事件體現了什麼經濟原理

摘要 一是全球性鋼鐵產能過剩問題突出,鋼企競爭壓力巨大。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鋼鐵產能利用率長期處於70%左右,低於國際上對產能過剩的評判標准(通常國際上將79%作為評判鋼鐵產能過剩的標准)。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日本粗鋼產量從2008年的1.18億噸縮減至2009年的8753萬噸。盡管日本粗鋼產量近幾年有所恢復,但產量仍沒有達到金融危機爆發前的生產水平。日本粗鋼表觀消費量近幾年也一直維持在7000萬噸左右,尚未突破2008年8320萬噸的消費水平。

Ⅵ 神戶制鋼所因何走上造假的不歸之路呢

據報道,神戶制鋼所26日發布了鋁和銅制零部件等篡改質量數據問題相關的安全性驗證結果。神鋼向其交付篡改數據等違規產品的客戶達到525家。神戶制鋼所社長川崎博表示,此次「數據造假」事件發生的范圍遠遠超過他在調查剛開始時的想像。

此次「出事」的鋁材及其部件和銅產品業務,恰恰是被神戶制鋼所視為「救命稻草」的企業盈利支柱。最近幾年,鋁材因汽車、飛機等產業普遍實施輕量化措施而呈現需求大增之勢,為能夠確保這項業務業績不受損傷,該公司的管理層明知數據有問題,卻依然試圖矇混過關。

其次,企業內部治理出現嚴重問題。近年來由於實施多元化戰略——除傳統鋼鐵之外,神戶制鋼所還涉足焊接、鋁銅、機械、工程技術以及電力等領域,由於各業務間關聯性相去甚遠,造成部門間信息溝通、交流不暢,形成內部閉塞隔閡。

再次,研發投入經費不足也造成企業技術進步受阻。利潤下滑加上大規模海外投資,神戶制鋼所研發經費下降,2016年研發經費與銷售額之比僅為1.6%,遠不及日本製造企業4.3%的平均水平。最後,它還要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由古河斯凱與住友輕金屬工業合並成立的日本聯合鋁業公司(UACJ),市場壓力不言而喻。

日本製造怎麼了?

Ⅶ 日本鋼企神話制鋼長期造假事件,會對其汽車業務造成什麼影響

丑聞曝光後,東京股市神戶制鋼的股票連日暴跌。此外,神戶制鋼所還將面臨來自國內外客戶的索賠,在美國等地還可能陷入民事訴訟、面臨高額懲罰性賠償,而公司的經營管理層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神戶制鋼是日本最大的鋼鐵企業之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當年大學畢業後就是在這家企業工作。其不僅是一家鋼鐵和有色金屬企業,也是眾多日本製造業大企業的上游原料商,是日本汽車、機械、高鐵、建築等行業的重要供貨商。對於這樣一家企業而言,質量控制和商業信譽原本應是其「命脈」所在。

Ⅷ 日本神戶制鋼所造假最早是如何被發現的

沸沸揚揚的高田氣囊還沒完全落下帷幕,成立於1905年的日本神戶制鋼接過了輿論大棒。作為日本鋼鐵、鋁、銅產品頂尖供應商,被曝出鋁、銅製品甚至鐵粉都存在數據造假。其中最嚴重的是旗下汽車閥門彈簧用線材占據了全球市場50%的份額,「世界上每2輛汽車中就有1輛使用」的宣傳語成了一句諷刺。

神戶制鋼產品涉及到了金屬配件中的諸多方面,從MRJ支線客機、新干線再到豐田車企均有涉及,數量將近200家,部分產品則已經流入國防領域。其中三菱、傳奇、IHI、斯巴魯已經確認使用了有質量問題的鋁製品。

在調查中發現,位於栃木、三重、山口3縣的3家鋁工廠和位於神奈川縣的銅製品子公司產品在強度、尺寸未達標的情況下被篡改數據強行達標,並當成達標商品進行銷售。光是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間,涉及篡改數據的鋁製品達到19300噸,銅製品2200噸,還有19400個鋁鑄鍛件。
更恐怖的是,部分產品的篡改數據從10年前已經開始,以次品充當合規產品的工作變成了流程中的一部分,神戶制鋼所副社長梅原尚人承認篡改數據事件並非個人所為,而是得到管理層默許。

神戶制鋼將原因歸結為「有對於完成出貨目標的壓力」,在丑聞被曝光之前,神戶制鋼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6%至4350億日元。至於產品對產業的影響目前尚在評估,作為豐田重要的上游供應商,日系車廠在采購零配件的同時,還利用神戶制鋼的鋁製品製造引擎蓋,這意味著最終可能失敗

Ⅸ 神戶制剛事件會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1.農行發行
2.人民幣匯改
3.歐洲主權貨幣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