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用切線理論分析股票
擴展閱讀
江西長運股票能買不 2025-02-12 08:54:59
廈門銀行股票趨勢分析 2025-02-12 08:33:09

用切線理論分析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7-17 21:01:24

㈠ K線理論分析股票

現在不用功,到老一場空!

㈡ 個股,用K線理論,切線理論,技術分析方法怎麼分析

k線組合分析,切線分析,波浪分析,形態理論那些所謂的技術指標都是靠不住的,指標是人做的。
靠指標選股,和隨機選股沒有什麼區別。

㈢ 老師布置作業,讓用三種方法分析一隻股票,比如K線,MACD 切線一類的分析方法,求高手幫幫忙,一定要附圖

附圖算了,現在網路知道管得很緊,留鏈、留圖動不動就刪答案。。。
我講一些實戰中的分析經驗,而非純理論的知識,績理論的,書上都能找到。不知道你老師有過實戰經驗沒有?如果沒有,那我表述的觀點可能你的老師不喜歡。。
1、K線。一隻股票能否上漲,取決於兩點,一是主力能夠控盤,二是莊家實力強、意願強,跟風盤強。兩者都成立,則股票即漲且長。那麼怎麼判斷主力控盤了,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主力把浮籌洗光光了。所謂浮籌,就是一漲就想拋的那部分觀望盤。包括獲利浮籌和解套浮籌。那麼,主力的做莊思想就圍繞著這一點來操作。反映到K線上,就是最好橫盤,微小震盪,這樣會安撫浮盤,讓他們不動。如果W,V型的震盪,那麼刺激越來越多的浮籌變成拋盤,盤面越來越重,這對於主力拉升是非常不力的。
2、MACD。這個指標是長期指標。軟體上設置的參數是沒有意義的,得自己去找,對於大盤的變盤確認判斷很有意義的。
3、切線。這個是事後諸葛亮,因為切線有多種切法,發生前,你根本不知道走哪種切法,發生後,你一切,哦,很靈很准嘛。下次預測了,又不知道走哪種切法了。

㈣ 什麼是切線理論主要包括哪些理論

你好,
切線理論是在道氏理論基礎上,遵循順勢而為交易思想發展起來的股票理論之一,運用直線在k線圖上表明當前股票運行的趨勢,並預測未來股票可能的走勢,從而指導具體的買賣操作。切線主要包括趨勢線(支撐和阻力)、通道(軌道)、黃金分割線、扇形線、速度線、甘氏線以及X線等。
切線理論分析要點有哪些?
【1】趨勢包括上升、下降和水平整理三種,並且可以按照時間分為長期趨勢、中期趨勢和短期趨勢。
【2】在一個上升趨勢中,可以連接低點形成向上的支撐線;而在下降趨勢中,是連接高點形成向下的阻力線。
【3】趨勢線觸及的高低點越多,時間越長,有效性越高。
【4】上升趨勢線起到支撐股價的作用,當股價運行到趨勢線附近,股價通常會反彈從而繼續之前的上升趨勢,下降趨勢線則起到阻礙股價的作用。
【5】趨勢線的支撐和阻力也是相互轉化的,比如上升趨勢線被跌破,那麼以後反而會起到阻力線的作用。
【6】趨勢線的有效突破既可以從時間上確認,也可以才能夠空間上確認,時間有效標准為2到3天,空間有效為3%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在趨勢線突破後不排除反抽趨勢線確認的可能。
【7】突破下降趨勢線,成交量必須增加;突破上升趨勢線不如下降趨勢時,成交量無需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在應用切線時會有一些令人困惑的現象,比如往往要等到價格已經離開很遠時,才發現突破的有效和無效,而此時交易的機會也往往已經離投資者很遠了,這些都需要投資者在實戰中加以解決。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㈤ 用切線理論對蘇寧電器股票進行分析

你花30元錢買個軟體能用一個月,誰也不是內線,分析沒用,看自己的心靈。股票是在賭博,慎重。小玩一下就好。K線王那個軟體不錯,裡面啥都有。推薦也有,你可以試試。裡面復制的內容我給你打出來幹嘛。在一個,軟體的好壞都一樣的,換湯不換葯!所以別以為貴的它就好。呵呵給分啦。。。謝謝

㈥ 股票切線理論哪本書詳解

《股市博弈》。
切線理論指股票投資"順勢而為"是非常重要的,這種勢就是趨勢。而趨勢又分為短期、中長期限趨勢,怎樣判斷和把握這些趨勢的轉變就成為投資者關注的核心或者說投資者都希望在下降趨勢轉為上升趨勢的時候買入股票,而又希望在上升趨勢轉為下降趨勢的時候出股票。那麼怎樣才能區分是短期、中期還是長期趨勢的轉變呢?利用趨勢線無疑是最為簡單和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一條直線闖股市"正是對趨線重要性和實用性的高度概括。

㈦ 切線理論名詞解釋

【轉載】切線理論指股票投資"順勢而為"是非常重要的,這種勢就是趨勢。而趨勢又分為短期、中長期限趨勢,怎樣判斷和把握這些趨勢的轉變就成為投資者關注的核心或者說投資者都希望在下降趨勢轉為上升趨勢的時候買入股票,而又希望在上升趨勢轉為下降趨勢的時候出股票。那麼怎樣才能區分是短期、中期還是長期趨勢的轉變呢?利用趨勢線無疑是最為簡單和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一條直線闖股市"正是對趨線重要性和實用性的高度概括。

㈧ 用k線理論、移動平行線、切線理論、形態理論分析(股票)「探路者」

K線理論看,4月20日大陰線後小陰小陽盤整了8個交易日無法收復起半分位,多方力弱,周四的反彈也只是賣出性質的上漲,繼續看跌;

移動平均線理論看目前股價跌破30日、60日線,且中長期均線皆為空頭排列,近2周放量跌,縮量漲,繼續看跌;

切線理論看,去年6月8日高點和11月24日兩高點形成的下降趨勢線依然壓制股價,前期突破後再度破位術語無效突破,繼續看跌。

形態理論看16年1月21日開始到今天目前是一個上升三角形的整理形態,暫時還沒有跌破下軌支撐,所以存在繼續盤整的可能,但也可能跌破下軌創新低去製造頂背離,屆時均線粘合後發散加形態破位如果右側交易者必須賣出待底背離企穩後再行看驢。

大形態從去年9月到今天是一個下降三角形整理,所以有破位創13.91以下新低的可能。

㈨ 切線理論的內容

你好,切線理論是在道氏理論基礎上,遵循順勢而為交易思想發展起來的股票理論之一,運用直線在k線圖上表明當前股票運行的趨勢,並預測未來股票可能的走勢,從而指導具體的買賣操作。切線主要包括趨勢線(支撐和阻力)、通道(軌道)、黃金分割線、扇形線、速度線、甘氏線以及X線等。
切線理論分析要點有哪些?
【1】趨勢包括上升、下降和水平整理三種,並且可以按照時間分為長期趨勢、中期趨勢和短期趨勢。
【2】在一個上升趨勢中,可以連接低點形成向上的支撐線;而在下降趨勢中,是連接高點形成向下的阻力線。
【3】趨勢線觸及的高低點越多,時間越長,有效性越高。
【4】上升趨勢線起到支撐股價的作用,當股價運行到趨勢線附近,股價通常會反彈從而繼續之前的上升趨勢,下降趨勢線則起到阻礙股價的作用。
【5】趨勢線的支撐和阻力也是相互轉化的,比如上升趨勢線被跌破,那麼以後反而會起到阻力線的作用。
【6】趨勢線的有效突破既可以從時間上確認,也可以才能夠空間上確認,時間有效標准為2到3天,空間有效為3%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在趨勢線突破後不排除反抽趨勢線確認的可能。
【7】突破下降趨勢線,成交量必須增加;突破上升趨勢線不如下降趨勢時,成交量無需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在應用切線時會有一些令人困惑的現象,比如往往要等到價格已經離開很遠時,才發現突破的有效和無效,而此時交易的機會也往往已經離投資者很遠了,這些都需要投資者在實戰中加以解決。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㈩ 高分:股票操作中的切線理論,有詳細介紹的再加分!

大智慧新一代公式 {在該股K線的前幾個低點畫線,前幾個高點畫線}
input: N(5,1,100);
DRAWGBKLAST(CLOSE>0,STRIP(RGB(95,95,95),RGB(0,0,0),0));
A1:=ref(h,N)=hhv(h,2*N+1);
B1:=filter(A1,N);
C1:=backset(B1,N+1);
D1:=filter(C1,n);{高點}
A2:=ref(l,N)=llv(l,2*N+1);
B2:=filter(A2,N);
C2:=backset(B2,N+1);
D2:=filter(C2,N);{低點}
E1:=(ref(llv(l,2*N),1)+ref(hhv(h,2*N),1))/2; E2:=(h+l)/2;{高低點出現在同一K線上時可作取捨}
H1:=(D1 AND not(D2 AND E1>=E2)) OR barstatus=2 OR barscount(c)=1;
L1:=(D2 AND not(D1 AND E1<E2)); H2:=D1 AND not(D2 AND E1>=E2);
X1:=ref(barslast(H1),1)+1; F1:=backset(H1 AND count(L1,X1)>0,llvbars
(if(L1,l,10000),X1));
G1:=F1>ref(F1,1); I1:=backset(G1,2); LD:=I1>ref(I1,1);{過濾後低點}
L2:=LD OR barstatus=2 OR barscount(c)=1;
X2:=ref(barslast(L2),1)+1; F2:=backset(L2 AND count(H2,X2)>0,hhvbars
(if(H2,h,0),X2));
G2:=F2>ref(F2,1); I2:=backset(G2,2); HD:=I2>ref(I2,1);{過濾後高點}
R1:=backset(barstatus=2,barslast(HD)+1); S1:=R1>ref(R1,1); {前一高}
T1:=backset(barstatus=2,barslast(LD)+1); U1:=T1>ref(T1,1); {前一低}
R2:=backset(S1,ref(barslast(HD),1)+2); S2:=R2>ref(R2,1); {前二高}
T2:=backset(U1,ref(barslast(LD),1)+2); U2:=T2>ref(T2,1); {前二低}
T3:=backset(U2,ref(barslast(LD),1)+2); U3:=T3>ref(T3,1); {前三低}
T4:=backset(U3,ref(barslast(LD),1)+2); U4:=T4>ref(T4,1); {前四低}
R3:=backset(S2,ref(barslast(HD),1)+2); S3:=R3>ref(R3,1); {前三高}
R4:=backset(S3,ref(barslast(HD),1)+2); S4:=R4>ref(R4,1); {前四高}
短期壓力:drawline(S2,h,S1,h,1),Colorred;
短期支撐:drawline(U2,l,U1,l,1),Colorgreen;
中期壓力:drawline(S3,h,S2,h,1),Coloryellow;
中期支撐:drawline(U3,l,U2,l,0),Colorgreen;
長期壓力:drawline(S4,h,S3,h,1),COLORwhite;
長期支撐:drawline(U4,l,U3,l,0),Colorgreen;
DRAWICON(S1,H*1.01,10);
DRAWICON(S2,H*1.01,10);
DRAWICON(S3,H*1.01,10);
DRAWICON(S4,H*1.01,10);
DRAWICON(U1,L*0.99,9);
DRAWICON(U2,L*0.99,9);
DRAWICON(U3,L*0.99,9);
DRAWICON(U4,L*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