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香港金融集團股票走勢分析
擴展閱讀
一鳴申購股票代碼 2025-02-12 09:01:28
江西長運股票能買不 2025-02-12 08:54:59

香港金融集團股票走勢分析

發布時間: 2022-07-18 01:02:41

Ⅰ 香港股市的漲幅和漲跌是什麼意思

1、漲幅就是指目前這只股票的上漲幅度。
漲幅的計算公式:
漲幅=(現價-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100%
2、漲跌:漲跌值,用「元」做單位表示價格變動量,漲跌=今收盤-昨收盤;
以每天的收盤價與前一天的收盤價相比較,來決定股票價格是漲還是跌。一般在交易台上方的公告牌上用"+""-"號表示。
當日股票最新價與前一日收盤價格(或前一日收盤指數)相比的百分比幅度,正值為漲,負值為跌,否則為持平。

Ⅱ 投資學作業:從股票定價模型來分析香港金融危機 求解!!!

一、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理論背景
威廉•夏普建立了均衡的證券定價理論,即著名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1)其中,E(Ri)為股票i的預期收益率,Rf為無風險利率,E(RM)為市場組合的預期收益率,,即系統風險系數,是市場組合收益率的方差,βi表示股票i收益率變化對市場組合收益率變動的敏感度,用βi系數來衡量該股票的系統風險大小。CAPM說明:在證券市場上,非系統風險可以通過多元化投資加以消除,對定價唯一起作用的是該證券的β系數。因此,對CAPM的檢驗就是驗證β系數是否具有對收益的完全解釋能力。
二、CAPM在國內外的檢驗
國外在1970以後就開始了對CAPM的檢驗和β系數的穩定性研究,早期的檢驗結果表明,西方成熟資本市場中股票定價基本符合CAPM。但1980年以後,出現了大量負面的驗證結果。從1990年開始,國內一些學者對CAPM也陸續做了大量研究。陳浪南、屈文洲(2000)對上海A股市場對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進行實證檢驗,根據股市中的三種市場格局(上升、下跌和橫盤)劃分了若乾的時間段得出不同β值的進行分析,得出的β值與股票收益率的相關性較不穩定,說明上海股票市場存在較大的投機性。阮濤、林少宮(2000)說明了上海股票市場不符合CAPM,基於CAPM模型對中國現階段的股票市場的分析和應用缺乏有效性依據。許滌龍,張鈺(2005)實證結果表明在滬市股票的收益與其β系數存在著顯著的正相關線性關系,但無風險收益率卻是負的,這說明上海股票市場具有明顯的投機特徵,是一個不夠成熟的股市。
三、數據說明和處理
本文選擇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上證180指數成分股,選擇2009年1月9日到2010年12月22日期間的周數據,共有101個周數據,剔除在上述期間數據缺失的股票,樣本共包含152隻股票,本文選用上證綜合指數來替代市場組合收益,所用數據都已進行除權、除息復權處理,本文數據來源於Wind資訊。個股用周收盤價來計算它們的周收益率,計算公式如下:其中Rit是第i只股票在t時刻的收益率;pit是第i只股票在t時刻的收盤價。上證綜合指數的收益率計算同上,用Rmt來表示周收益率。對於無風險收益率的確定,本文使用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來表示無風險收益率,折算成周收益率為:Rf=0.0455%。
四、CAPM實證和結果
本文在檢驗中用到的基本時間序列方程如下:(2)對於橫截面的CAPM檢驗,採用下面的模型:(3)(4)其中是第i只股票平均收益率(樣本均值來代替),βi是第i只股票的β值,在(4)的回歸中βi由模型(3)中的得到的回歸系數bi來替代。將回歸結果與CAPM模型(1)進行比較,檢驗CAPM在上海資本市場是否成立:(1)資產的風險和收益之間是否存在線性關系。如果模型(4)中參數其估計值不顯著異於零,則可認為資產的風險和收益之間僅存在線性關系。(2)資產的風險和收益是否正相關。如果參數γ1其估計值顯著異大於零,則可以認為資產的風險和收益是正相關的。此外,其估計值理論上應該等於E(RM)-Rf,即市場的超額收益率。(3)參數γ0其估計值不顯著異於Rf。
152隻股票的周收益率分別對上綜指的周收益率進行時間序列回歸,得到152隻股票的bi值。然後以152隻股票的周收益率為因變數,各個股票回歸出來的值為自變數對模型(3)進行回歸,其結果為表1結果可以發現βi值在5%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而常數項γ0僅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即收益率與系統風險(β值)存在的線性顯著性較強。下面來檢驗回歸出來的γ0和無風險收益率是否有顯著差異。γ0=0.002945,Rf=0.0455%,其檢驗的t值為此結果表明γ0和Rf在顯著性水平5.97%下有顯著區別,這與CAPM不吻合。下面來檢驗斜率系數是否顯著不同於E(RM)-Rf。由表1知γ1=0.005036,其檢驗的t值為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γ1和E(RM)-Rf沒有顯著區別,這和CAPM相符。
為了進一步檢驗收益率與系統風險(β值)存在的非線性關系,對模型(4)檢驗得到的結果如下:根據表2的結果可以發現β值在5%顯著性水平下不顯著,而β2值在5%顯著性水平下顯著,這可以發現上海股票市場的除了系統風險的影響之外,與收益率風險的非線性關系即非系統風險對上海股票市場的收益率影響也較大。從表1和表2的結果可以看出,其中γ0是正數,這個與CAPM相吻合,但是以往的大部分文獻中得出常數項為負值,而此處的結果得出γ0較顯著的大於Rf,這是由於金融危機後,2009年與2010年的利率維持在較低水平,而上證A股指數從金融危機後較低的點位正在上升的過程中。
五、總結
根據上述CAPM的有效性檢驗,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上海資本市場股票組合的平均超額收益率與其系統風險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並且同時與非系統風險之間存在顯著的線性關系。說明上海股票市場的股票定價不僅僅受系統風險的影響,而且受非系統風險的影響。(2)模型(3)中的斜率系數與平均超額收益率沒有顯著區別,常數估計值較顯著大於無風險利率,與之前的大部分文獻得出常數項大部分為負值不同。這由於金融危機後的這個特殊時期的貨幣政策和股市走勢有關,同時也反映出上海股票市場正在逐步邁向成熟的過程之中。

Ⅲ 怎麼查詢香港股票的走勢

怎麼查詢香港股票的走勢在大盤處於敏感的技術位置如高位巨量長陰、重大技術關口跌破以及關鍵的變盤時間窗時,實戰操作必須提高警惕,考慮迴避風險。臨盤各種做多買進操作不允許展開。火,結果江湖人稱「鑽木大俠」,就太沒面

Ⅳ 香港hk50恆指具體內容

恆生hk50指數,香港股市價格的重要指標,指數由若干只成份股(即藍籌股)市值計算出來的,代表了香港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的12個月平均市值涵蓋率的63%。

hk50恆生指數,由香港恆生銀行全資附屬的恆生指數服務有限公司編制,是以香港股票市場中的50家上市股票為成份股樣本,以其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平均股價指數。

恆生指數就是香港的大盤指數,香港是亞洲金融中心所以香港金融市場也是亞洲金融的龍頭,甚至是世界金融龍頭之一。亞洲乃至世界上所有的股指的行情都會受到恆指行情的影響。

恆指採取的是多空雙向交易機制,並且沒有漲停跌停的限制,T=0的交易模式,並且是香港大盤的漲跌,所以透明度高信息全面,平台安全。

(4)香港金融集團股票走勢分析擴展閱讀

恆生指數Hang Seng Index;Hang Seng。名。用單數。縮寫為:HSI。由香港恆生銀行全資附屬的恆生指數公司編制的指數。入選樣板股為香港股票市場33家上市公司,是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平均股價指數。為香港股票市場最有影響的指數。

Ⅳ 為什麼港股券商股估值很低

股票估值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影響的因素很多,沒有全球統一的標准。對股票估值的方法有多種,依據投資者預期回報、企業盈利能力或企業資產價值等不同角度出發,比較常用的有這么三種方法。
股票估值分為絕對估值、相對估值和聯合估值。
絕對估值
絕對估值(absolute valuation)是通過對上市公司歷史及當前的基本面的分析和對未來反映公司經營狀況的財務數據的預測獲得上市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
絕對估值的方法
一是現金流貼現定價模型,二是B-S期權定價模型(主要應用於期權定價、權證定價等)。現金流貼現定價模型目前使用最多的是DDM和DCF,而DCF估值模型中,最廣泛應用的就是FCFE股權自由現金流模型。
絕對估值的作用
股票的價格總是圍繞著股票的內在價值上下波動,發現價格被低估的股票,在股票的價格遠遠低於內在價值的時候買入股票,而在股票的價格回歸到內在價值甚至高於內在價值的時候賣出以獲利。
對上市公司進行研究,經常聽到估值這個詞,說的其實是如何來判斷一家公司的價值同時與它的當前股價進行對比,得出股價是否偏離價值的判斷,進而指導投資。

Ⅵ 1998.10月香港金融保衛戰之後是香港股市是牛市還是熊市

很著名大牛市,香港直接從一個工業城市慢慢步入了金融城市

Ⅶ 港股的漲跌幅度是多少

港股是沒有漲跌停限制的,可能一天漲好幾倍,有可能一天跌去80%、或90%甚至更多,另外港股是實行T+0的交易方式,所以港股有較大的投機風險,而A股有漲跌幅限制,實行T+1的交易方式,所以港股風險比A股大。
【拓展資料】
漲跌幅是對股票上漲和下跌的數值的一個描述,這個是用百分比來進行表示的。漲幅是一隻股票目前上漲的幅度,跌幅是看當天的收盤價格和前一天的收盤價格來比較,就決定了股票的價格是在上漲還是下跌。這個一般是在交易平台上方的告示牌上,會用「+」和「-」來表示的。
如果當天的股價為9.03,那麼就說明這只股票的股價上漲了9.03%,一般情況下對於這只股票來說是漲停了。但如果當天的漲幅是0的話就表示當天這只股票的股價是沒漲沒跌的情況,價格的話就是和前一場交易日是相同的。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漲幅是負的話說明這個股票的股價是跌幅。由於漲股沒有漲跌幅限制,因此假如遇到了比較極端的情況,比如一家上市公司出現了突發重大漏洞,甚至可能出現在一天以內直接跌停宣告破產的現象。
港股,是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的股票市場比國內的成熟、理性,對世界的行情反映靈敏。如果國內的股票有同時在國內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據它在香港股市的情況來判斷A股的走勢。
香港證券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股票市場,並有主板市場和創業板市場之分。截至2000年底,主板和創業板市場合計的市值達到48620億港元,在世界主要證券交易所中排行第11位,在亞洲地區排行第二。
香港市場的衍生品種類繁多,主要可分為:股票指數類衍生產品、股票衍生工具、外匯衍生工具產品、利率衍生工具產品、認股權證等五大類。
在香港注冊成立的基金幾乎都是開放式基金,對於投資者來說,隨時可以把資金拿回來,變現性好,對於海外投資者尤其具有吸引力。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劃分,香港的債券市場分為港元債券市場和在香港發行及買賣的外幣債券市場兩大類。其中港元債券市場以外匯基金債券、債券發行計劃債券,外幣債券市場中以龍債券最具代表性。
依託於內地經濟的高速發展,香港已經成為亞洲地區發展最快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交易所的規模迅速擴大,在全球交易所的排名不斷提升。

Ⅷ 誰能幫忙找下香港恆生指數和期貨近十年漲跌的數據資料(不是走勢圖哦)。

恆生指數期貨的特點:

一、雙邊買賣,可買升亦可買跌,避免其中規限,是成熟穩定的市場

二、投資成本輕(杠桿原理)

杠桿原理:只需投資3%—7%左右的資金運作,相當於放大15—40倍,以小博大。

三、 買賣及開戶程序簡單

四、可以控制虧損的幅度(設定止損單)不會因為沒有買家和賣家承接而招致更大的損失,沒有漲跌停板的限制。

五、投資收益無須繳稅、免稅

六、香港經濟、政治和社會穩定,而不是一個公司、一個行業的行為,能公開、公平、公正的客觀交易。

七、靈活性大,可以作長、中、短及超級短線投資,資金出入便利,可隨時調離資金作其它投資。

八、回報率高,回收期快,變現能力超強。

恆生指數期貨投資的優越性

投資方式
流動性
投資成本
風險性
交易費用
成長性
收益率

銀行存款







股票







房地產







恆指期貨







三、香港聯交所 亞洲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
依託於內地經濟的高速發展,香港已經成為亞洲地區發展最快的國際金融中心。近年來,香港交易所的規模迅速擴大,在全球交易所的排名不斷提升。至2005年11月底,香港交易所在全球及亞太區的交易所的排名為:

全球排名
亞太區排名

總市值
9
2

交易量
6
2

集資額
3
1

資料來源:國際證券交易所聯會

2004年全年,香港主板和創業板的股權總籌資額(包括新股發行、供股、配售、認股權行使等)分別為2656.68億和52.72億港元。至2004年12月底,主板上市公司達892家,創業板上市公司204家。
從投資者結構分析,根據2003年交易所年報披露的信息,機構在香港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本地和海外的機構投資者分別佔28%和35%,合計佔63%,本地和海外的個人投資者分別佔30%和4%。如果按地域分;海外投資者(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合計佔39%。
經過十幾年年的發展,香港市場已逐漸從一個中國內地上市公司的離岸市場發展成一個中國內地上市公司本土市場。因香港的機構投資者多為海外投資者(或在香港運作的海外機構),而被投資的中國公司的主要業務在中國內地。隨著中資公司在香港市場中比重的提高,即產生了一個離岸股票市場(即主要投資者和被投資公司均來自本土市場以外的第三地)。由於投資者和上市公司運作環境的差異和溝通的障礙,這種離岸的股權投資存在著巨大的因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風險,這也是過去十幾年中香港市場的中資股股價大起大落的原因之一。經過十幾年年的發展,海外投資人對中國經濟環境的了解及中國公司市場化、規范化運作程度的提高,投資人和上市公司的溝通障礙減少。依託於兩岸三地大中華產業圈的形成,香港、中國內地及台灣產業一體化程度的提高,香港市場實際上已成為兩岸三地上市公司的本土市場。香港市場的國際化、市場化的運作方式及其對國際資金的聚集能力已使其成為中國企業海外融資的首選市場。過去十年中,在香港上市集資逾百億港元的企業有12家,其中11家是H股或紅籌股公司.而香港市場再融資的便捷性也是吸引眾多大型公司的重要因素。如中國移動(0941)上市後,在二級市場上的再集資合計超過3,000億港元。
香港上市集資逾百億港元的企業(1993年7月15日至2004年12月31日)

排名
代碼
企業名稱
上市年份
上市時集資額(億港元)

1
0762
中國聯通
2000
436

2
0941
中國移動(香港)
1997
327

3
0386
中國石油化工
2003
267

4
2628
中國人壽
2000
267

5
0857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
2000
223

6
2388
中銀香港(控股)
2002
205

7
2318
中國平安保險
2004
143

8
0981
中芯國際
2004
139

9
0728
中國電信股份
2001
118

10
0883
中國海洋石油
2001
110

11
0066
香港地鐵
2000
108

12
0906
中國網通
2004
101

資料來源:香港交易所

香港市場已成為內地企業首選的海外融資市場,內地企業上市也越來越成為香港市場的主要增長因素。從以下數據可以看出內地企業在香港市場所佔的比重和交易活躍程度:

2004年中資股(包括H股、紅籌股及注冊在海外的非過國有企業)佔香港股票市場(主板和創業板)的各項比例

佔香港證券市場的比例
按年同比增加

上市公司數目
(304家 ) 28%
22%

全年新上市公司數目
(44家)63%
29%

市值
30%
20%

股份每日平均成交金額
49%
60%

首次上市集資額
79%
47%

上市後集資額
20%
629%

自1993年1月起總集資額
49%

資料來源:香港交易所
2004年成交額最高的公司

排名
代碼
公司名稱
成交額(億港元)

1
0005
匯豐
3,796

2
0013
和記黃埔
1,528

3
0857
中國石油股份-H股
1,416

4
0941
中國移動
1,276

5
0016
新鴻基地產
1,108

6
2628
中國人壽-H股
992

7
0001
長江實業
985

8
2388
中銀香港
913

9
0386
中石油化工-H股
808

10
0728
中國電信-H股
687

資料來源:香港交易所
2004年成交額最高的10家公司當中,6家是內地企業。隨著2005年以後新一輪的中資大盤股(保險、銀行、電網等)上市後,中資股在香港金融市場的比重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