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股票行情的數據?股票行情數據分析方法股票行情是一種股票用語,指股票交易所內各只股票的漲幅變化及交易流通情況。以下是南方財富網精心整理的關於怎麼看股票行情的數據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看股票行情的數據
股票價格的漲跌,簡單來說,供求決定價格,買的人多價格就漲,賣的人多價格就跌。做成買賣不平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影響股市的政策面、基本面、技術面、資金面、消息面等,是利空還是利多,升多了會有所調整,跌多了也會出現反彈,這是不變的規律。投資者的心態不穩也會助長下跌的,還有的是對上市公司發展預期是好是壞,也會造成股票價格的漲跌。
也有的是主力洗盤打壓下跌,就是主力莊家為了達到炒作股票的目的,在市場大幅震盪時,讓持有股票的散戶使其賣出股票,以便在低位大量買進,達到其手中擁有能夠決定該股票價格走勢的大量籌碼。直至所擁有股票數量足夠多時,再將股價向上拉升,從而獲取較高利潤。
影響股市的相關因素,未來走勢的預測辦法:
1、造成股票價格漲跌的最直接的原因是,簡單來說,供求決定價格,買的人多價格就漲,賣的人多價格就跌。形成股市、股票個股漲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從深層次來說,影響股市走勢、個股行情的是政策面、基本面、技術面、資金面、消息面的因素,以及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成長性等因素,它們分別是利空還是利多。
3、股指和股價升多了會有所調整,跌多了也會出現反彈,這是不變的規律。
4、投資者的心態不穩也會助長下跌的,還有的是對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未來發展預期是好是壞,也會造成股票價格的漲跌。
5、也有的是主力洗盤打壓下跌,就是主力莊家為了達到炒作股票的目的,在市場大幅震盪時,讓持有股票的散戶使其賣出股票,以便在低位大量買進廉價籌碼,達到其手中擁有能夠決定該股票價格走勢的大量籌碼。直至所擁有股票數量足夠多時,再將股價向上拉升,從而獲取較高利潤。
6、股票軟體走勢圖之中的K線系統、均線系統、各種技術指標,也可以做為研判、分析、預測市場行情、未來走勢的技術性工具。除此之外,如果股價處在反彈高位時,KDJ 指標一般來說也會同時處在高位,但是,在高位之下再經過整理蓄勢之後,不排除還會有更高的反彈高點;如果股價處在回調的低位,一般來說,這時的KDJ指標也將會處在低位,但是並不能排除還會有更低的低點。
因此來說,要研判股市未來走勢和個股走向,就必須關注市場的基本面、資金面,還可以藉助一兩個習慣常用的技術指標,結合均線系統、成交量,以及日K線這些技術形態一起來看,才會有更大的可靠性。
② 股票基本面分析包括哪幾大方面
第一是企業的業績指標 每股收益 凈資產等 你可以按F10看到第二是行業位置 主要是企業所處的行業 處於什麼樣的狀況第三國家宏觀經濟狀況 主要經濟指標 大的經濟政策第四是市場參與人氣 每日成交量的多少
③ 全指工業、全指醫葯是什麼其中的「全指」指什麼,有什麼意思
提問:全指工業、全指醫葯是什麼?
回答:就是工業股和醫療股的基準指數。
其中的「全指」指什麼,有什麼意思?
回答:「全指」是指數系列的基準指數,由若干指數成份股一起構成,以綜合反映股市大中小盤公司的整體狀況。
④ 全球股票指數行情,東方財富網
全球股票指數由於新冠病毒新變種引市場恐慌全球股票指數行情均出現下跌趨勢。
股市指數是指,就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數字。
指數是各個股票市場漲跌的重要指標,通過觀察指數,我們可以對當前整個股票市場的漲跌有直觀的認識。
一、國內常見的指數有哪些:
會由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和性質來分類,股票指數基本上被分成這五個類別:規模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風格指數和策略指數。
二、股票指數有什麼用:
通過前文我們可以了解到,指數一般選擇了市場中的一些股票,而這些股票非常具有代表意義,因此有了指數,我們就可以第一時間對市場的整體漲跌情況做到了如指掌,這就能清楚地了解市場的熱度,甚至,知道能夠預估未來的走勢如何。
三、世界著名的股票指數主要包括:
美國的三大股指,道瓊斯,標准普爾和納斯達克,再有香港的恆生指數,英國的金融時報指數,德國法蘭克福指數和法國的CAC指數等。
拓展資料:
一、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JIA)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首次公布的時間是在1896年5月26日,它代表著美國工業中最重要的12種股票的平均數。道氏理論的首創者查爾斯·亨利·道於1884年7月3日首創了股票市場平均價格指數。道瓊斯指數的出現,使證券市場擺脫了股票價格隨機遊走的結論,使個股走勢發展開始有了一個明確的參考依據,同時使交易者意識到了個股不僅受自身風險的影響,同樣也受整個股票市場的波動影響。道瓊斯指數不僅為衡量股票市場的整體波動提供了科學的參考體系,同時也逐漸成為一國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但是在這四種道瓊斯股價指數中,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最為著名,它被大眾傳媒廣泛地報道,並作為道瓊斯指數的代表加以引用。
二、納斯達克指數(NQCI):
納斯達克指數是一個從美國納斯達克證券市場中採集得來的指數,包括計算機軟硬體股、半導體股、網路股、通訊股及生化科技等與高科技有關的各種股票。它是高科技產業的重要指針,是全球科技股的風向標,對世界各地的股市深具影響力。
截至目前為止,納斯達克市場發行的外國公司股票數量,已超過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美國證券交易所所發外國公司股票的總和,成為外國公司在美國上市的主要場所。
⑤ 什麼是上證工業指數
上證工業指數就是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工業類股票作為樣本股,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工業類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是上證系列指數的一隻。
上證指數系列從總體上和各個不同側面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品種價格的變動情況,可以反映不同行業的景氣狀況及其價格整體變動狀況,從而給投資者提供不同的投資組合分析參照系,隨著證券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漸重要,上證指數也將逐步成為觀察中國經濟運行的"晴雨表"。
上證分類指數表
⑥ 浙江龍盛股票後市走勢浙江龍盛股市行情分析浙江龍盛股票最近消息
化工行業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同時被很多國家作為基礎產業或支柱產業來發展。趁此機會我就來給你們分析一下化工板塊的染料工業龍頭--浙江龍盛。
開始闡述浙江龍盛股票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這份化工行業龍頭股名單,點擊下方鏈接便能了解:化工行業龍頭股一覽表,建議收藏!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浙江龍盛目前已成為化工、鋼鐵汽配、房地產、金融投資四輪驅動的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2010年,龍盛通過啟動債轉股控股德司達全球公司,開始掌控染料行業的話語權。在全球的主要染料市場,浙江龍盛擁有超過30個銷售實體,服務於7000家客戶,約佔全球近21%的市場份額,在所有的關鍵市場都有著銷售和技術的支持。
簡單研究完浙江龍盛之後,現在大家就請跟著學姐一起來探究一下這家公司的投資亮點。到底大家有沒有必要對它進行投資?
亮點一:染料行業龍頭地位穩固,市場佔有率高
染料、活性染料、中間體、減水劑和純鹼五大系列,是公司的主要業務,是位居國內染料企業的榜首。營收的重要支柱指的是燃料以及中間體業務,目前已形成年產染料15萬噸,化工中間體3萬噸,減水劑15萬噸,硫酸30萬噸,純鹼15萬噸,合成氨8萬噸,氯化銨16萬噸的生產規模。2010年公司活性染料市場份額位居前三名,間苯二胺市場佔有率估計有80%。
![](http://www.gtjafl.com/images/loading.jpg)
亮點二:技術研發優勢明顯,掌握行業領先科技
浙江龍盛集全球完整的產品開發、工藝開發、顏色應用服務(CSI)、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技術研發體系於一身。當前掌握的專利算下來逼近1900項,雄厚的研發實力可以為公司在高端市場的產品開發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分散染料節水降本項目的實施,有利於在當前嚴峻市場形勢下實現分散染料業務的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提升。系列高鹽高COD廢水處理的至關重要的技術、以及染料適配中間體項目綠色清潔新技術的研發,既能解除環保後顧之憂,又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
由於文章對字數有要求,浙江龍盛股票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的其他資料,學姐都放在下文里了,趕緊點擊鏈接:【深度研報】浙江龍盛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來看
隨著世界紡織工業及印染行業的一點點成長,世界染料工業保持了平穩的增長趨勢。世界染料產業完成了向亞洲轉移後,中國的染料生產、出口、消費數量在世界上都是桂冠,中國、印度等東南亞國家是亞洲主要燃料生產國家,它們之間的競爭開始顯現出來。現在,中國染料產量占據了全球70%以上,在全球,它是最具備實力的染料生產和供應基地。而發達國家企業已逐步退出基礎的染料合成業務,高附加值染料商品化的產品,就是主要依靠進口中國、印度兩國的染料半成品來加工生產的,亦或者直接采購兩國OEM廠商的燃料貼牌銷售的營業形式。處在全球染料市場當中,無論是浙江龍盛的規模、服務、品牌、渠道、成本,還是創新能力方面,都已經大幅領先國際和國內的同行。
綜上所述,對於浙江龍盛來說,在化工染料行業中可謂是一枝獨秀,增長緩慢。這時擴大對外投資絕對是個很好的措施,龍盛在這部分加快了速度。
然而文章是有延時的,假如想更加准確無誤地認識浙江龍盛未來發展前景,想了解的朋友可以點擊閱讀,你將得到來自專業投顧診股的幫助,看下浙江龍盛估值是過高還是過低:【免費】測一測浙江龍盛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10,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⑦ 工業指數有那些股票
000001 深發展A 000898 G鞍鋼
000002 G萬科A 000932 G華菱
000021 深科技A 000959 G首鋼
000022 深赤灣A 000983 G西煤
000027 G深能源 002024 蘇寧電器
000039 中集集團 600000 G浦發
000063 G中興 600001 G邯鋼
000069 G華僑城 600004 G穗機場
000088 G鹽田港 600005 G武鋼
000089 G深機場 600006 東風汽車
000100 GTCL集團 600008 G首創
000503 海虹控股 600009 G滬機場
000539 G粵電力 600010 G包鋼
000625 G長安 600011 G華能
000629 G新鋼釩 600012 G皖通
000651 G格力 600015 華夏銀行
000709 G唐鋼 600016 G民生
000729 燕京啤酒 600018 G上港
000792 鹽湖鉀肥 600019 G寶鋼
000800 G轎車 600020 中原高速
000825 G太鋼 600021 G上電
000828 G東控 600022 G濟鋼
000839 G國安 600026 G中海
000858 G五糧液 600027 華電國際
000895 雙匯發展 600028 中國石化
接上表:
證券代碼 證券簡稱 證券代碼 證券簡稱
600029 南方航空 600500 G中化
600030 G中信 600519 貴州茅台
600033 福建高速 600548 G深高速
600036 G招行 600569 安陽鋼鐵
600037 G歌華 600583 G海工
600050 中國聯通 600585 G海螺
600058 G五礦 600597 光明乳業
600085 G同仁堂 600598 G北大荒
600098 G廣控 600600 青島啤酒
600100 G同方 600631 G百聯
600104 G上汽 600642 G申能
600115 東方航空 600649 G原水
600177 雅戈爾 600660 G福耀
600188 G兗煤 600663 G陸家嘴
600205 山東鋁業 600688 上海石化
600236 桂冠電力 600690 青島海爾
600269 贛粵高速 600717 G天津港
600270 外運發展 600795 國電電力
600309 G萬華 600808 G馬鋼
600320 G振華 600832 G明珠
600348 G國陽 600839 G長虹
600350 G基建 600863 G蒙電
600362 G江銅 600871 儀征化纖
600377 寧滬高速 600895 G張江
600428 G中遠 600900 G長電
⑧ 上交所,深交所的股票指數分別有哪些中證指數有哪些
1、上證指數列表
指數名稱 基準日期 基準點數 成份股數量 相關全收益指數
成分指數
上證180 2002-06-28 3299.06 180 上證180全收益
上證50 2003-12-31 1000 50 上證50全收益
上證中盤 2003-12-31 1000 130 上證中盤全收益
上證小盤 2003-12-31 1000 320 上證小盤全收益
上證中小 2003-12-31 1000 450 上證中小全收益
上證全指 2003-12-31 1000 500 上證全指全收益
綜合指數
上證指數 1990-12-19 100 上交所全部上市股票
新綜指 2005-12-30 1000 上交所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全部股票(G股)
A股指數 1990-12-19 100 上交所全部上市A股
B股指數 1992-02-21 100 上交所全部上市B股
工業指數 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工業類股票
商業指數 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商業類股票
地產指數 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地產業類股票
公用指數 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公用事業類股票
綜合指數 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綜合業類股票
行業指數
上證能源 2003-12-31 1000 上證能源全收益
上證材料 2003-12-31 1000 上證材料全收益
上證工業 2003-12-31 1000 上證工業全收益
上證可選 2003-12-31 1000 上證可選全收益
上證消費 2003-12-31 1000 上證消費全收益
上證醫葯 2003-12-31 1000 上證醫葯全收益
上證金融 2003-12-31 1000 上證金融全收益
上證信息 2003-12-31 1000 上證信息全收益
上證電信 2003-12-31 1000 上證電信全收益
上證公用 2003-12-31 1000 上證公用全收益
風格指數
180成長 2002-06-28 1000 60 180成長全收益
180價值 2002-06-28 1000 60 180價值全收益
180R成長 2002-06-28 1000 60 180R成長全收益
180R價值 2002-06-28 1000 60 180R價值全收益
主題指數
紅利指數 2004-12-31 1000 50 上證紅利全收益
180金融 2002-06-28 1000 180金融全收益
治理指數 2007-06-29 1000 治理指數全收益
180治理 2007-06-29 1000 100 180治理全收益
180基建 2002-06-28 1000 180基建全收益
180資源 2002-06-28 1000 180資源全收益
180運輸 2002-06-28 1000 180交通運輸全收益
上證央企 2008-12-31 1000 50 上證央企全收益
責任指數 2009-06-30 1000 100 責任指數全收益
上證民企 2009-06-30 1000 50 上證民企全收益
基金指數
基金指數 2000-05-08 1000 上交所全部證券投資基金
債券指數
國債指數 2002-12-31 100 上交所上市的所有固定利率國債
企債指數 2002-12-31 100 從國內交易所上市企業債中挑選了滿足一定條件的具有代表性的債券組成樣本
滬公司債 2007-12-31 100 由在滬市交易的公司債券組成
滬分離債 2007-12-31 100 由在滬市交易的分離交易可轉換債券組成
其他指數
超大盤 2003-12-31 1000 20 上證超級大盤全收益
中型綜指 2007-12-28 1000 中型綜指全收益
2、指數代碼 指數簡稱 基日 基日指數 起始計算日
399001 深證成份指數 1994-07-20 1000 1995-01-23
399002 成份A股指數 1994-07-20 1000 1995-01-23
399003 成份B股指數 1994-07-20 1000 1995-01-23
399004 深證 100指數 2002-12-31 1000 2003-01-02
399005 中小板指數P 2005-06-07 1000 2006-01-24
399007 深證300價格 2004-12-31 1000 2009-11-04
399100 深證新指數 2005-12-30 1107 2006-02-16
399101 中小板綜指 2005-06-07 1000 2005-12-01
399106 深證綜合指數 1991-04-03 100 1991-04-04
399107 深證A股指數 1991-04-03 100 1992-10-04
⑨ 大盤指數股票行情如何看
股票指數即股票價格指數。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指示數字。由於股票價格起伏無常,投資者必然面臨市場價格風險。對於具體某一種股票的價格變化,投資者容易了解,而對於多種股票的價格變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勝其煩。為了適應這種情況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務機構就利用自己的業務知識和熟悉市場的優勢,編制出股票價格指數,公開發布,作為市場價格變動的指標。投資者據此就可以檢驗自己投資的效果,並用以預測股票市場的動向。同時,新聞界、公司老闆乃至政界領導人等也以此為參考指標,來觀察、預測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形勢。
這種股票指數,也就是表明股票行市變動情況的價格平均數。編制股票指數,通常以某年某月為基礎,以這個基期的股票價格作為100, 用以後各時期的股票價格和基期價格比較,計算出升除的百分比,就是該時期的股票指數。投資者根據指數的升降,可以判斷出股票價格的變動趨勢。並且為了能實時的向投資者反映股市的動向,所有的股市幾乎都是在股價變化的同時即時公布股票價格指數。
計算股票指數,要考慮三個因素:一是抽樣,即在眾多股票中抽取少數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二是加權,按單價或總值加權平均,或不加權平均;三是計算程序,計算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數,或兼顧價格與總值。
由於上市股票種類繁多,計算全部上市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的工作是艱巨而復雜的,因此人們常常從上市股票中選擇若干種富有代表性的樣本股票,並計算這些樣本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用以表示整個市場的股票價格總趨勢及漲跌幅度。計算股價平均數或指數時經常考慮以下四點:(1)樣本股票必須具有典型性、普通性, 為此,選擇樣本對應綜合考慮其行業分布、市場影響力、股票等級、適當數量等因素。(2)計算方法應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能對不斷變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應的調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數或平均數有較好的敏感性。(3) 要有科學的計算依據和手段。計算依據的口徑必須統一,一般均以收盤價為計算依據,但隨著計算頻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時價格甚至更短的時間價格計算。(4) 基期應有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二、指數的計算方法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因此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1. 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1)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 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 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
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 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數。即:
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
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
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
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 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3)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2.股票指數的計算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有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家》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三、股票指數與投資收益
股票指數是指數投資組合市值的正比例函數,其漲跌幅度是這一投資組合的收益率。但在股票指數的計算中,並未將股票的交易成本扣除,故股民的實際收益將小於股票指數的漲跌幅度,股票指數的漲跌幅度是指數投資組合的最大投資收益率。
股市上經常流傳的一句格言,叫做牛賺熊賠,就是說牛市中股民盈利、在熊市中虧損,但如果把股民作為一個投資整體來分析,牛市中股民未必能贏利。
1.如果一個牛市是可逆轉的,股民只賠不賺。我國上海股市上證指數的中間點位約為600點,在1993年初的牛市中,滬市曾突破過1500點,後在1994年的7月跌回到300多點; 1994年9月,滬市又沖上1000點,但不久又跌到600點以下。從這幾年的指數運行來看,上證指數總是從600點以下開始啟動,形成一個牛市後又回到600點,可以說上海股市的所有牛市都是可逆的。
當上證指數從600點沖上1000點又回到原地,對於個別股民來說,可能有賺有賠,相互間進行了財富的轉移。但對於股民這個群體而言,他們不但無所得且還有所失。
其一,不管是在那一個點位上交易,股民都需交納交易稅和手續費。股票指數從600點上揚再回到600點,對於股民這個整體來說,除了要開銷交易成本外,沒有任何投資回報。而上海股市在這個點位以上的成交量至少要佔總成交量的一半以上,對於股民來說,量少一半以上的手續費和交易稅的支出是圖勞無功的,因為投資股票的目的是企圖在股票的上揚中得到收益。
其二,股民為配股和新股的發行付出了額外的代價。配股和新股的發行總是參照二級市場的價格進行的,二級市場的股價越高,發行價就越高,當指數又回到600點以下時,對於在此點位以上配股或購買新股的股民來說,就相當於套牢,而這種套牢又不同於二級市場的套牢,因為二級市場的套牢只是股民間的轉手而已,資金並無損失。但高價配股或購買新股後,其資金就流向了上市公司,一級市場的這種套牢對股民這個整體就是巨大損失。如青島啤酒的發行,每股的成本約為12.8元,但其凈資產每股只有2元,也就是說股民花了12.8元只買到了2元的凈資產,不管該只股票後來的上市開盤價如何,股民這個整體為每股青島啤酒股票還是花了12.8元的代價。如果股民用買一股青島啤酒的錢去投資國庫券或存銀行,每年至少能獲得1.3元的收益,而不論青島啤酒如何前程似錦,它每年的平均收益是難以達到如此之高水平的。所以對一個可逆的牛市,把股民作為一個投資整體來看,股民只賠不賺。
2.即使是大牛市,股民也不一定就能盈利。股票指數的漲跌幅度是股民的投資收益率,但這個投資收益率是名義上的,是沒有扣除交易成本的。對於西方一些較為成熟的股市,因為其年換手率一般只有30%左右,其交易成本一般可忽略不計。而我國股市,由於股民的頻繁倒手,最近兩年的換手率一般都在700左右,如果將交易成本計入,我國股民的收益實際上是一個負數。
1994年,滬深股市流通股部分共為股民產出了近50億元的稅後利潤,但這兩股市這一年的總成交額卻高達8200億,按單位成交額買賣雙方各需繳納3I的交易稅和近4.5I的手續費計算,股民累計將支出120億元的交易成本,收益和支出相比,股民還將倒貼70億元。
雖然滬深股市的綜合指數比開始計點時的基數100點上揚了許多,但據初步估算,到 1995年止,滬深股市的上市公司在5年中一共只為二級市場上的股民產出了100億元的稅後利潤,而股民在該階段支出的交易費、稅卻高達200億元。
相對於1990年,雖然滬深股市現在也還是牛市,但股民這個整體卻是虧損的,因為上市公司給予股民的回報難以抵消股票交易的開支。
3.如果一個牛市使股價偏離了它的投資價值,股民的盈利是虛擬的,且部分股民的盈利都是奠基在他人的虧損基礎上的。在短期牛市中,股市可能造成一種錯覺,即股民人人都是盈利者,其實這種盈利是虛擬的,因為股票的整體價值是以部分股票的成交價來計算的。當一支股票以較高的價格成交時,一些未交易的股票市值都將以成交價來計算,其結果是持有該種股票的股民帳面價值都升高了。如我國上市公司現在大概有70%以上的國家股或法人股未上市流通,一些人士卻經常以股票的市場價格來計算國有資產的價值,股價上漲以後就認為國有資產增值了。但若上市公司的所有股票都進入流通,由於股票的供給量急劇增加,股票的價格就難以炒到現今股市這種高度。所以股市中的盈利不能以他人的成交價格來計算,而只能以賣出時實現的成交價來計算。另外,當股價脫離其投資價值時,某些股民的盈利是以其它股民的虧損為前提的。如某支股票的每年的稅後利潤為0.1元,現一年期儲蓄利率為10%,故這支股票的理論價格應為1元。當一些股民將其價格狂炒至偏離其投資價值以後,比如說將其價格由1元炒至5元,1元買進 5元賣出的股民盈利了4元,但5元買進的股民卻虧損了4元,因為該支股票的實際收益僅相當於1元的儲蓄存款。所以在股票的炒作中,一般都是後買的回報了先買的,新股民回報了老股民。
四、世界上幾種著名的股票指數
道·瓊斯股票指數
道·瓊斯股票指數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股票指數,它的全稱為股票價格平均數。它是在1884年由道·瓊斯公司的創始人查理斯·道開始編制的。其最初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根據11種具有代表性的鐵路公司的股票,採用算術平均法進行計算編制而成,發表在查理斯·道自己編輯出版的《每日通訊》上。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價格平均數=入選股票的價格之和入選股票的數量自1897年起,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開始分成工業與運輸業兩大類,其中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包括12種股票,運輸業平均指數則包括20種股票,並且開始在道·瓊斯公司出版的《華爾街日報》上公布。在1929年,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又增加了公用事業類股票,使其所包含的股票達到65種,並一直延續至今。
現在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以1928年10月1日為基期,因為這一天收盤時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恰好約為100美元,所以就將其定為基準日。而以後股票價格同基期相比計算出的百分數,就成為各期的投票價格指數,所以現在的股票指數普遍用點來做單位,而股票指數每一點的漲跌就是相對於基準日的漲跌百分數。
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最初的計算方法是用簡單算術平均法求得,當遇到股票的除權除息時,股票指數將發生不連續的現象。1928年後,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就改用新的計算方法,即在計點的股票除權或除息時採用連接技術,以保證股票指數的連續,從而使股票指數得到了完善,並逐漸推廣到全世界。
目前,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共分四組,第一組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它由30種有代表性的大工商業公司的股票組成,且隨經濟發展而變大,大致可以反映美國整個工商業股票的價格水平,這也就是人們通常所引用的道·瓊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數。第二組是運輸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
它包括著20種有代表性的運輸業公司的股票,即8家鐵路運輸公司、8家航空公司和 4家公路貨運公司。第三組是公用事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由代表著美國公用事業的1 5家煤氣公司和電力公司的股票所組成。第四組是平均價格綜合指數。
它是綜合前三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65種股票而得出的綜合指數,這組綜合指數雖然為優等股票提供了直接的股票市場狀況,但現在通常引用的是第一組——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
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目前世界上影響最大、最有權威性的一種股票價格指數,原因之一是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所選用的股票都是有代表性,這些股票的發行公司都是本行業具有重要影響的著名公司,其股票行情為世界股票市場所矚目,各國投資者都極為重視。為了保持這一特點,道·瓊斯公司對其編制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所選用的股票經常予以調整,用具有活力的更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替代那些失去代表性的公司股票。自1928年以來,僅用於計算道·瓊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的30種工商業公司股票,已有30次更換,幾乎每兩年就要有一個新公司的股票代替老公司的股票。原因之二是,公佈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的新聞載體——《華爾街日報》是世界金融界最有影響力的報紙。
該報每天詳盡報道其每個小時計算的采樣股票平均指數、百分比變動率、每種采樣股票的成交數額等,並注意對股票分股後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進行校正。在紐約證券交易營業時間里,每隔半小時公布一次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原因之三是,這一股票價格平均指數自編制以來從未間斷,可以用來比較不同時期的股票行情和經濟發展情況,成為反映美國股市行情變化最敏感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之一,是觀察市場動態和從事股票投資的主要參考。當然,由於道·瓊斯股票價格指數是一種成分股指數,它包括的公司僅占目前2500多家上市公司的極少部分,而且多是熱門股票,且未將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服務性行業和金融業的公司包括在內,所以它的代表性也一直受到人們的質疑和批評。
標准·普爾股票價格指數
除了道·瓊斯股票價格指數外,標准·普爾股票價格指數在美國也很有影響,它是美國最大的證券研究機構即標准·普爾公司編制的股票價格指數。該公司於1923年開始編制發表股票價格指數。最初采選了230種股票,編制兩種股票價格指數。到1957年,這一股票價格指數的范圍擴大到500種股票,分成95種組合。其中最重要的四種組合是工業股票組、鐵路股票組、公用事業股票組和500種股票混合組。從1976年7月1日開始,改為 400種工業股票,20種運輸業股票,40種公用事業股票和40種金融業股票。幾十年來,雖然有股票更迭,但始終保持為500種。標准·普爾公司股票價格指數以1941年至1943年抽樣股票的平均市價為基期,以上市股票數為權數,按基期進行加權計算,其基點數為10。以目前的股票市場價格乘以股票市場上發行的股票數量為分子,用基期的股票市場價格乘以基期股票數為分母,相除之數再乘以10就是股票價格指數。
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指數
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指數。這是由紐約證券交易所編制的股票價格指數。它起自1966年6月,先是普通股股票價格指數,後來改為混合指數,包括著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1500家公司的1570種股票。具體計算方法是將這些股票按價格高低分開排列,分別計算工業股票、金融業股票、公用事業股票、運輸業股票的價格指數,最大和最廣泛的是工業股票價格指數,由1093種股票組成;金融業股票價格指數包括投資公司、儲蓄貸款協會、分期付款融資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和不動產公司的223種股票;運輸業股票價格指數包括鐵路、航空、輪船、汽車等公司的65種股票;公用事業股票價格指數則有電話電報公司、煤氣公司、電力公司和郵電公司的189種股票。
紐約股票價格指數是以1965年12月31日確定的50點為基數,採用的是綜合指數形式。紐約證券交易所每半個小時公布一次指數的變動情況。雖然紐約證券交易所編制股票價格指數的時間不長,因它可以全面及時地反映其股票市場活動的綜合狀況,較為受投資者歡迎。
日經道·瓊斯股價指數(日經平均股價)
系由日本經濟新聞社編制並公布的反映日本股票市場價格變動的股票價格平均數。該指數從1950年9月開始編制。
最初根據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市場上市的225家公司的股票算出修正平均股價,當時稱為「東證修正平均股價」。1975年5月1日,日本經濟新聞社向道·瓊斯公司買進商標,採用美國道·瓊斯公司的修正法計算,這種股票指數也就改稱「日經道·瓊斯平均股價」。 1985年5月1日在合同期滿10年時,經兩家商議,將名稱改為「日經平均股價」。
按計算對象的采樣數目不同,該指數分為兩種,一種是日經225種平均股價。其所選樣本均為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市場上市的股票,樣本選定後原則上不再更改。1981年定位製造業150家,建築業10家、水產業3家、礦業3家、商業12家、路運及海運14家、金融保險業15家、不動產業3家、倉庫業、電力和煤氣4家、服務業5家。由於日經225種平均股價從1950年一直延續下來,因而其連續性及可比性較好,成為考察和分析日本股票市場長期演變及動態的最常用和最可靠指標。該指數的另一種是日經500種平均股價。這是從1982年1月4日起開始編制的。由於其采樣包括有500種股票,其代表性就相對更為廣泛,但它的樣本是不固定的,每年4月份要根據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市價總值等因素對樣本進行更換。
《金融時報》股票價格指數
《金融時報》股票價格指數的全稱是「倫敦《金融時報》工商業普通股股票價格指數」,是由英國《金融時報》公布發表的。該股票價格指數包括著在英國工商業中挑選出來的具有代表性的30家公開掛牌的普通股股票。它以1935年7月1日作為基期,其基點為100點。該股票價格指數以能夠及時顯示倫敦股票市場情況而聞名於世。
香港恆生指數
香港恆生指數是香港股票市場上歷史最久、影響最大的股票價格指數,由香港恆生銀行於1969年11月24日開始發表。
恆生股票價格指數包括從香港500多家上市公司中挑選出來的33家有代表性且經濟實力雄厚的大公司股票作為成份股,分為四大類——4種金融業股票、6種公用事業股票、 9種地產業股票和14種其他工商業(包括航空和酒店)股票。
這些股票佔香港股票市值的63.8%,因該股票指數涉及到香港的各個行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恆生股票價格指數的編制是以1964年7月31日為基期,因為這一天香港股市運行正常,成交值均勻,可反映整個香港股市的基本情況,基點確定為100點。其計算方法是將33種股票按每天的收盤價乘以各自的發行股數為計算日的市值,再與基期的市值相比較,乘以100就得出當天的股票價格指數。
由於恆生股票價格指數所選擇的基期適當,因此,不論股票市場狂升或猛跌,還是處於正常交易水平,恆生股票價格指數基本上能反映整個股市的活動情況。
自1969年恆生股票價格指數發表以來,已經過多次調整。由於1980年8月香港當局通過立法,將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和九龍證券所合並為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在目前的香港股票市場上,只有恆生股票價格指數與新產生的香港指數並存,香港的其他股票價格指數均不復存在。
我國的股票指數
1.上證股票指數系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股票指數,1990年12月19日正式開始發布。該股票指數的樣本為所有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股票,其中新上市的股票在掛牌的第二天納入股票指數的計算范圍。
該股票指數的權數為上市公司的總股本。由於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其流通量與總股本並不一致,所以總股本較大的股票對股票指數的影響就較大,上證指數常常就成為機構大戶造市的工具,使股票指數的走勢與大部分股票的漲跌相背離。
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指數的發布幾乎是和股市行情的變化相同步的,它是我國股民和證券從業人員研判股票價格變化趨勢必不可少的參考依據。
2.深圳綜合股票指數系由深圳證券交易所編制的股票指數,1991年4月3日為基期。該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基本與上證指數相同,其樣本為所有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股票,權數為股票的總股本。由於以所有掛牌的上市公司為樣本,其代表性非常廣泛,且它與深圳股市的行情同步發布,它是股民和證券從業人員研判深圳股市股票價格變化趨勢必不可少的參考依據。在前些年,由於深圳證交所的股票交投不如上海證交所那麼活躍,深圳證券交易所現已改變了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採用成分股指數,其中只有40 只股票入選並於1995年5月開始發布。
現深圳證券交易所並存著兩個股票指數,一個是老指數深圳綜合指數,一個是現在的成分股指數,但從最近一年多的運行勢態來看,兩個指數間的區別並不是特別明顯。
⑩ 通達信300公用、300工業是什麼含義
滬深300 指數由滬深證券市場中優選的300支股票組成,具體可分為十大行業:300 能源,300 材料,300 工業,300 可選,300 消費,300 醫葯,300 金融,300 信息,300 電信,300 公用。從各行業的今年的上漲幅度(2007.1.1-2007.12.11)來看,漲幅最大的當數材料板塊,其後依次為工業板塊、醫葯板塊、能源板塊、可選板塊、公用板塊、金融板塊,基本漲幅都在130%以上。
滬深300指數是滬深證券交易所於2005年4月8日聯合發布的反映A股市場整體走勢的指數,2005年8月起,滬深300指數的經營管理及相關權益轉移至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滬深300指數選擇市場中規模大、流動性好的上市公司作為樣本股,編制目標是反映中國證券市場股票價格變動的概貌和運行狀況,並能夠作為投資業績的評價標准,為指數化投資和指數衍生產品創新提供基礎條件。滬深300指數是目前國內跟蹤資產最多的指數,首隻追蹤滬深300指數的ETF——標智滬深300中國指數基金(2827.HK)於2007年7月17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交易。
□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上海證券報聯合推出
滬深300指數市場走勢
一、滬深300指數2007年運行狀況
指數市場走勢回顧
受人民幣升值預期、流動性過剩、宏觀經濟和上市公司盈利快速增長等多重因素的影響,2007年中國證券市場承接2006年的良好表現,指數收盤和成交頻創新高,其表現超出市場的普遍預期。滬深300指數2007年1月4日以2073.25點開盤,最低下探2030.76點,最高觸及5891.72點,報收於5338.27點,較2006年底上漲161.55%。同期上證180指數、深證100指數、上證指數和深成指的收益分別為151.55%、179.05%、96.66%和166.29%。
2007年,由於大量藍籌股的回歸,滬深300指數除1月4日和7月2日兩次定期調整,共調整58隻樣本股外,還因為中國人壽、興業銀行、中國平安、中信銀行、交通銀行、中國神華和中國石油等股票滿足大市值公司快速進入指數的規則,而進行了8次臨時調整。
可以發現,滬深300指數和滬深證券市場中其他一些主要指數的市場走勢基本一致,其能很好地代表整個證券市場價格的變動走勢。此外日收益率的相關系數也顯示,滬深300指數的走勢與其他主要指數走勢高度相關,其中滬深300指數與上證180的相關系數最高,為99.5%,與深證100指數、上證指數和深成指的相關系數分別為98.17%、96.63%和97.25%。
指數樣本股流動性分析
成份股成交金額占市場的比重
■
2007年,在指數收盤價頻創新高的同時成交量和成交金額也不斷放大,滬深300指數樣本股年換手率為637.81%,年成交23.79萬億元,為2006年總成交金額的5倍,日均成交983億元,日均成交量為6720.60萬手,占同期滬深A股市場日均成交金額的52.32%。滬深300指數單只樣本股日均成交金額為3.28億元,遠高於同期滬深A股1.25億元的市場平均水平。
行業表現及貢獻度
滬深300指數行業構成及貢獻度
■
行業市值佔比圖
■
行業貢獻度圖
■
2007年,滬深300行業指數表現出明顯差異,周期性行業表現良好。其中原材料行業漲幅達206.28%,居各行業之首,其次醫葯衛生、工業和能源等行業的表現也超過同期滬深300指數的表現。而電信業務、金融地產、信息技術和主要消費等行業表現平平,漲幅弱於市場的平均水平。
從各行業對滬深300指數貢獻度來看,貢獻度最高的為金融地產行業,達22.54%,但低於其在指數中的權重。貢獻度分列2至5位的為原材料、工業、能源、可選消費,這5大行業對滬深300指數的貢獻度高達82.86%。
個股表現及其貢獻度
樣本股年度表現及貢獻度
■
2007年,滬深300指數的樣本股,全部上漲,無一下跌。其中漲幅最高的為海通證券,漲幅高達846.90%,對指數的貢獻度為0.43%。對指數貢獻度最高的公司為中信證券,其對指數的貢獻度為5.28%,貢獻度最高的5家公司對指數的累計貢獻度達17.23%。
二、指數市場代表性
市值代表性
滬深300指數市值佔比圖
■
2007年隨著中國證券市場空前繁榮,A股融資額也創下歷史最高水平,全年滬深市場共有120家公司完成IPO,融資金額近5000億元,但滬深300指數總市值和流通市值的佔比相對較為穩定。
截至到2007年12月28日,滬深300指數總市值為25.07萬億元,占滬深A股市場總市值的77.25%,流通市值為5.91萬億元,占滬深A股市場流通市值的65.31%,與年初市值佔比基本持平。總體來看,滬深300指數具有較強的市場代表性。
滬深300指數樣本股覆蓋了全部十個一級行業,除醫葯行業和信息技術外,其餘行業的總市值和流通市值佔比超過50%,其中能源、金融地產和公用事業行業總市值佔比超過80%。總體上看,滬深300指數行業分布較為均衡,行業偏離度僅為2.03%,抗行業周期性波動較強。
行業代表性
滬深300指數行業覆蓋率圖
■
滬深300指數行業代表性
■
三、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可投資性
分紅派息統計
■
滬深300指數樣本股分紅派息金額逐年遞增,佔全體A股分紅派息比例也同步上升。
2007年滬深300指數樣本股分紅總額為1169.34億元,占滬深A股分紅總額的87.94%,超過同期滬深300指數總市值在市場中佔比。
2007年前三季度主要財務指標
■
2007年上市公司盈利快速增長,滬深300指數樣本股前3季度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和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29.57%和58.21%,每股收益為0.35元、凈資產收益率為12.26%。
從整體上看,滬深300指數樣本股的財務指標優於市場的平均水平。
滬深300指數及各行業P/E、P/B
■
伴隨著股市的快速上漲,滬深A股整體估值已經處於高位,40倍左右的估值水平已經接近歷史高位。
截至2007年底滬深300指數成份股的市盈率為35.21倍,低於同期市場40倍P/E的平均水平。其中主要消費、信息技術行業市盈率超過50倍,相比而言,原材料、公用事業、金融地產、能源等行業的估值水平相對較低,低於滬深300指數樣本股的平均水平。
四、滬深300指數集中度分析
滬深300指數集中度變化趨勢
■
隨著一些大盤藍籌公司的上市,2007年底滬深300指數樣本股的集中度較年初有所提高。2007年1月4日,滬深300指數最大的權重股權重為4.12%,前10大權重股的累計權重為26.51%,前20大權重股的累計權重為39.57%。而2007年12月28日,最大權重股的權重為4.84%,前10大權重股的累計權重為28.07%,前20大權重股的累計權重為41.04%。盡管權重股的集中度有逐步提高的趨勢,但總體仍較為均衡。
此外滬深300指數採用自由流通量加權,分級靠檔等先進技術進行編制,在股改和非流通的處理規則方面有效緩解了「小非」、「大非」解禁對指數造成的沖擊,也有效規避了利用權重股對指數進行杠桿操縱可能。
五、2007年滬深300指數備受市場關注
滬深300指數自2005年4月發布以來,其所倡導的價值投資理念與機構投資者不謀而合,滬深300指數樣本股為代表的績優藍籌股是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重點關注的對象。統計顯示,滬深300指數的成份股和基金的十大重倉股重合度非常高,且有不斷提高的趨勢。
此外,上市公司定期報告也顯示,其前10大流通股股東大都為基金、QFII、保險、社保和券商等市場中主要的機構投資者。
此外,滬深300指數的市場地位也不斷提升,指數市場佔有率逐步得到提高。2007年初,以滬深300指數作為業績基準的基金有11隻,跟蹤資產為1143億元,以滬深300指數作為投資標的的指數基金有2隻,跟蹤資產為10.90億元,而截至到2007年12月28日,已有48隻基金以滬深300指數作為業績基準,跟蹤資產為7663億元,以滬深300指數作為投資標的的指數基金有5隻,跟蹤資產近1000億元。
2007年中國內地證券市場共發行54隻股票型基金,其中37隻基金選用滬深300指數作為業績基準。滬深300指數成為中國內地證券市場中跟蹤資產最多、使用廣泛度最高的指數。2007年7月17日首隻追蹤滬深300指數的ETF——標智滬深300中國指數基金(2827.HK)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交易,受到境外投資者的熱情追捧,上市一周資產規模就增長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