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怎麼股票估值分析
擴展閱讀
中國銀行股票是否可以買 2024-10-02 00:33:17
12月份應該買什麼股票 2024-10-02 00:14:47

怎麼股票估值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5-22 01:24:01

Ⅰ 股票估值是如何算出來 的

股票估值的方法有多種,依據投資者預期回報、企業盈利能力或企業資產價值等不同角度出發,比較常用的有:
一、股息基準模式,就是以股息率為標准評估股票價值,對希望從投資中獲得現金流量收益的投資者特別有用。可使用簡化後的計算公式:股票價格
預期來年股息/
投資者要求的回報率。
二、最為投資者廣泛應用的盈利標准比率是市盈率(PE),其公式:市盈率=
股價/
每股收益。使用市盈率有以下好處,計算簡單,數據採集很容易,每天經濟類報紙上均有相關資料,被稱為歷史市盈率或靜態市盈率。但要注意,為更准確反映股票價格未來的趨勢,應使用預期市盈率,即在公式中代入預期收益。
投資者要留意,市盈率是一個反映市場對公司收益預期的相對指標,使用市盈率指標要從兩個相對角度出發,一是該公司的預期市盈率和歷史市盈率的相對變化,二是該公司市盈率和行業平均市盈率相比。如果某公司市盈率高於之前年度市盈率或行業平均市盈率,說明市場預計該公司未來收益會上升;反之,如果市盈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則表示與同業相比,市場預計該公司未來盈利會下降。所以,市盈率高低要相對地看待,並非高市盈率不好,低市盈率就好。如果預計某公司未來盈利會上升,而其股票市盈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則未來股票價格有機會上升。
三、市價賬面值比率(PB),即市賬率,其公式:市賬率=
股價/
每股資產凈值。此比率是從公司資產價值的角度去估計公司股票價格的基礎,對於銀行和保險公司這類資產負債多由貨幣資產所構成的企業股票的估值,以市賬率去分析較適宜。
除了最常用的這幾個估值標准,估值基準還有現金折現比率,市盈率相對每股盈利增長率的比率(PEG),有的投資者則喜歡用股本回報率或資產回報率來衡量一個企業。

Ⅱ 怎麼看一隻股票的估值 高低

判斷股價估值高低不能是以絕對數字大小為標准,而是一個綜合考量的過程。首先,要看股票本身的市盈率、同行業平均市盈率及其在行業中的排名。
市盈率越低估值應該越高,越有潛力,行業盈利排名越靠前,增長空間越大。但此處重點是同行業相對市盈率。比如銀行一直是絕對市盈率最低的行業,但估值也不是很高,一方面是受市場大環境影響,另一方面也和總市值有關。
其次,要看股票本身是否處於熱點概念或政府扶持項目。比如國家當前一段時期受政策扶持的「一帶一路」「智能高科技」,以及當前大熱點雄安概念。一旦屬於此類股票,則會突破行業限制,跟隨概念炒作,估值將可能會有大幅提高。
最後,還要研究股票總市值和上市公司盈利持續性和性質。
總市值相對越小,理論上的估值就越高,上市公司盈利持續性越好估值高的可能性更大。上市公司盈利主要來源為主業,而非一次性補償或理財收入的股票,股價同比應該會越高。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新編金融法小全書(第五版)》

Ⅲ 怎麼看股票的估值

...你所說的按市價買賣,是把價格一報入就能成交的,而不需要配對,只是系統在報價時把買賣的第一價都變成了第二個價位的數字,所以成交才快,不過有時這樣的報價,由於按價格優先的原則,所你能先於別人成交,有時甚至還可能按第一價格成交的,當別人比你還心急時。這是一種很好的交易習慣!賣出的價格是按你委託的那個價錢來成交,但是買入的時候會比你委託那個價錢高1-2分錢,是因為要收取手續費等等的費用 2. 現價--首先建立估值體系,根據估值體系確定目標價,

然後決定相應操作。

一般而言,估值的基本方法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 現金流量折現法(DCF);
• 相對價值法;
• 期權估值法。
在介紹基本的估值方法之前,首先必須明確一個概念:什麼是企業價值?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根據資本市場信息或企業內部信息,對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用反映企業未來現金流量風險的折現率進行折現所做的綜合判斷,就稱為企業的價值。企業價值不是用一個復雜的數學模型算出來的,算出來的只能是一種判斷,隨著在資本市場上,大家都提供一種判斷,綜合起來就大致確定出企業證券的價值,它是個波動的概念。因此,企業價值的構成要素有兩個: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以及反映企業未來現金流量風險的折現率。
決定市場價值的要素,第一,要看投資者,即追求投資回報最大化的機構和個人;第二,必須要有一個現代企業,也就是說,在市場經濟社會中,企業必須是投資者實現投資回報的社會組織和載體;第三,就是看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第四,是基於企業內部的各種信息和資本市場信息而做出的綜合判斷。
基於不同的模型,現金流量有不同的定義。但無論用何種模型對企業進行估值,一方面要看生產經營:研發、采購、製造、營銷等等。另一方面要看資本經營,怎樣把債務和權益結合起來,提高企業的獲利能力?這就要用生產經營得到的利潤,除以整個投資資本,得到投資資本回報率(ROIC),然後減去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因此,在估值時,既要考慮到生產經營成本,又要考慮到資本經營成本。綜合起來,對於企業的價值,最後就形成一個判斷。
在進行價值評估時,國內企業存在一個誤區。國內企業常常用很多陳舊的會計方法來進行資產評估,其實這並不妥當。因為,對企業價值的評估,要用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來判斷。假如現在向投資者介紹一個投資機會:某企業有一套全新的生產線設備,生產20英寸黑白晶體管電視,准備發行1萬股普通股股票,請各位投資者來投資,錢一到,立即到人才交流中心招人,一個星期以後投產,這些資產值不值錢?投資者願不願投資?投資者肯定不願投資。但資產評估卻根據設備、廠房、折舊等一系列指標,然後根據財務規定,得出值多少錢來(見圖表1-1)。
現在換一種情況,某企業想做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家電交易商,全國有2500萬網民,只要上網點擊,一周內就能把貨送到,該企業有20個計算機軟體專家,現在准備發行普通股股票融資,恐怕有人願意投資有人不願意投資,關鍵要看企業價值,即企業今後的發展能否帶來利潤。因此,對資產評估,有時可以參考,而有時概念就不是很清楚。

圖表1-1 價值評估不同於資產評估

價值評估 資產評估
• 用折現現金流量方法
• 使用來自資產負債表
和損益表的信息 •對資產的現價進行估算
• 較長期的時間范疇
• 預測今後發展
• 使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一、現金流量折現法(DCF)
▲ 基本原理
任何資產的價值等於其預期未來產生的全部現金流量的現值之和,用公式表示為:
V=∑tCFt/(1+rt)n
其中:V = 資產的價值;
n = 資產的壽命;
CFt= 資產在時期t產生的現金流量
rt = 反映預期未來現金流量風險的折現率
▲ 現金流量折現法的適用性和局限性
現金流量折現法是基於預期未來現金流量和折現率的估價方法。在一定的條件下,如果被估價資產當前的現金流量為正,並且可以比較准確地預測未來現金流量的發生時間,同時,根據現金流量的風險特性又能夠確定出適當的折現率,那麼就適合採用現金流量折現方法。但現實情況往往並非如此,實際情況與模型假設條件相差越大,現金流量折現法的運用就會變得越困難。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現金流量折現法進行估值將會遇到比較大的困難,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
• 陷入財務困境狀態的公司
公司處於財務困境狀態下,當前的收益和現金流量通常為負,並且無法預期公司未來何時會出現好轉。對於此類公司,由於破產的可能性很大,所以預測未來現金流量就十分困難。對於預期將要破產的企業,使用該方法的效果並不理想。即使對於那些預期會絕處逢生的企業而言,應用現金流量折現法時也必須要預測未來現金流量何時為正,數額多少,因為僅計算負現金流量的現值將會導致公司整體價值或股權的價值為負。
• 周期性公司
周期性公司的收益和現金流量往往隨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經濟繁榮時,公司收益上升,經濟蕭條時則下降。很多周期性公司在宏觀經濟極度蕭條時,會與處於困境中的公司一樣,具有負的收益和現金流量。如果對這些公司運用現金流量折現法進行估值,通常要對預期未來現金流量進行平滑處理。對於此類公司,在估值前對宏觀經濟環境進行預測是必不可少的,但這種預測必然會導致分析人員的主觀偏見,並且成為影響估值結果的一個因素。
• 擁有未被利用資產的公司
現金流量折現法反映了公司當前所有產生現金流量的經營性資產的價值。如果公司有尚未利用的經營性資產(當前不產生任何現金流量),這些資產的價值就不會體現在公司總價值中。同樣,當前未被充分利用的資產也會產生類似問題。通常可以從公司外部得到此類資產的價值,然後將其加到現金流量折現法計算出的價值之中。
• 有專利或產品選擇權的公司
公司常常擁有尚未利用的專利或產品選擇權,它們在當前並不產生任何現金流量,預計在近期內也不能產生現金流量,但它們是有價值的。對於這類公司,現金流量折現法會低估它們的真實價值。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同樣的方法加以克服。首先在公開市場上、或者運用期權定價模型對這些資產進行估價,然後將其加入到現金流量折現法計算出的價值之中。
• 正在進行重組的公司
正在進行重組的公司通常會出售它們的一些已有的資產,購買新的資產,並且改變它們的資本結構和股利政策。一些公司進行重組時還會改變其所有權結構和管理層的激勵方案。每種變化都將使公司未來現金流量的預測變得更為困難,並且會影響未來現金流量的風險特徵,並進而影響折現率。歷史數據會對這類公司的估值產生誤導作用。但是,即使是對於投資和融資政策發生重大變化的公司,如果預測的未來現金流量已經反映了這些變化的影響,並且折現率已經根據公司新的業務和財務風險進行了適當的調整,那麼仍然可以使用現金流量折現法。
• 涉及並購事項的公司
使用現金流量折現法來對目標公司進行估值時,至少需要考慮與購並有關的兩個棘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購並是否會產生協同效應?協同效應的價值是否可以評估?在假設購並會產生協同效應,並且協同效應會影響公司現金流量的情況下,可以單獨估計協同效應的價值。第二個問題是公司管理層的變動對公司現金流量及其風險的影響,這一點在敵意收購中尤為明顯和重要。這些變化的影響可以而且應當體現在預期未來現金流量及所選用的折現率中。
• 非上市公司
現金流量折現法要求根據被估值資產的歷史價格來估算風險參數,因此,運用現金流量折現法對非上市公司進行估值時,最大的問題是公司風險的度量。由於非上市公司的股票不在公開市場上進行交易,所以這一要求無法滿足。解決方法這一是考察可比上市公司的風險,另一個備選方法是根據非上市公司的基本財務指標來估計其風險參數。
企業的價值等於以適當的折現率對該企業預期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所得到的現值,這里所產生的問題是:如何界定現金流量?什麼是適當的折現率?雖然解決這些問題的許多備選框架都能得出同樣准確的結果,但本文只推薦其中的兩種,分別稱為「自由現金流量(FCF)折現模型」和「經濟增加值(EVA)模型(又稱經濟利潤模型)」,並建議對非金融公司估值時採用這兩種模型。其他一些現金流量折現模型各有特點,使用起來受到限制,本文不再詳細提及。
1、自由現金流量折現模型
運用自由現金流量折現模型對企業權益估值,是將企業的經營價值(可向所有投資者提供的實體價值)減去債務價值以及其它優於普通股的投資者要求(如優先股)。經營價值和債務價值等於各自預期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而選擇的折現率一定要反映各自預期未來現金流量的風險。
經營價值
經營價值等於預期未來自由現金流量的現值。自由現金流量(FCF)等於企業的稅後凈經營利潤加上非現金支出,再減去營運資本需求的變化、資本支出以及其它資產方面的投資。它未納入任何與籌資有關的現金流量(如利息費用和股息等)。對於這一估值模型來說,自由現金流量是正確的現金流量,因為它可以反映企業經營業務所產生的能夠向公司所有資本(包括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供應者提供的現金流量。
為了與定義相一致,用於自由現金流量折現的折現率應反映所有資本供應者按照各自對企業總資本的相對貢獻而加權的機會成本,這稱為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某類投資者的機會成本等於投資者從同等風險的其它投資中得到的期望回報率。
企業估值的一個新問題是企業壽命的無限期性,解決的方法是將企業壽命分為兩個時期,即明確的預測期及其後階段。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價值可作如下表示:
企業價值(FV)= 明確的預測期期間的現金流量現值+明確的預測期之後的現金流量現值
明確的預測期之後的價值系指持續經營價值(CV),可以用簡單的公式估算持續經營價值,而無須詳細預測在無限期內的現金流量。
債務價值
企業的債務價值等於對債權人的現金流量按能反映其風險的折現率折現的現值。折現率應等於具有可比條件的類似風險的債務的現行市場水平。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有在估值當日尚未償還的企業債務須估算價值。對於未來借款可假定其凈現值為零,因為由這些借款得來的現金流入與未來償付現金流量的現值完全相等,是以債務的機會成本折現的。
權益價值
企業的權益價值等於其經營價值減去債務價值以及其它優於普通股的投資者要求(如優先股),並對任何非經營性資產或負債進行調整。
2、經濟增加值(EVA)模型(又稱經濟利潤模型)
經濟增加值模型說明,企業的價值等於投資資本額加上預期未來每年經濟增加值的現值。即:
企業價值(FV)= 投資資本 + 預期未來每年產生的經濟增加值的現值
經濟增加值(EVA)又稱經濟利潤(EP),它不同於傳統的會計利潤。傳統的會計利潤扣除了債務利息,但是完全沒有考慮權益資本的成本。經濟增加值(EVA)不僅扣除了債務利息,而且也扣除了權益資本的成本,因而是一種真正的利潤度量指標。從公式的角度講,經濟增加值(EVA)等於稅後凈經營利潤(NOPAT)減去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的成本。
經濟增加值模型優於自由現金流量折現模型,因為,經濟增加值可以衡量公司在任何單一時期內所創造的價值,而自由現金流量折現模型卻做不到。經濟增加值(EVA)定義如下:
經濟增加值(EVA)= 稅後凈經營利潤 - 資本費用
= 稅後凈經營利潤 -(投資資本×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投資資本=營運資本需求 + 固定資產凈值 + 其它經營性資產凈額

二、相對價值法
▲ 基本原理
在相對價值法中,公司的價值通過參考「可比」公司的價值與某一變數,如收益、現金流量或銷售收入等的比率而得到。相對價值法基於經濟理論和常識都認同的一個基本原則,即類似的資產應該有類似的交易價格。按照這一原則,評估一項資產價值的一個直截了當的方法就是找到一個由消息靈通的買者和賣者剛剛進行完交易的、相同的或者至少是相近的可比資產。這一原則也意味著被評估資產的價值等於可比資產的交易價格。
然而,由於結構、規模、風險等方面的差異,實踐中找到一項直接可比的資產相當困難。處理的方法是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涉及到兩個數值,一個是價值指標,另一個是與價值有關的可觀測變數。運用相對價值法評估公司價值,需要得到可比公司的價值指標數據和可觀測變數數據以及目標公司的可觀測變數數據。
用數學語言表示相對價值法有助於進一步理解和熟悉這種方法。以V表示價值指標數據,以X表示可觀測變數數據。相對價值法所依賴的關鍵假設前提是目標公司的V/X比率與可比公司的V/X比率相同,如下式所示:
V(目標公司)/X(目標公司)= V(可比公司)/X(可比公司)
變形可得:
V(目標公司)= X(目標公司)× [ V(可比公司)/X(可比公司)]
只要V/X比率在各個公司之間保持常數,上式對於所有的可觀測變數X都成立。為此,在應用相對價值法時,一個關鍵的步驟是挑選可觀測變數X,要使得這樣一個變數與價值指標有著確定的關系。
▲ 相對價值法的適用性和局限性
相對價值法的優點在於簡單且易於使用。使用該方法可以迅速獲得被估值公司的價值,尤其是當金融市場上有大量「可比」資產進行交易、並且市場在平均水平上對這些資產的定價是正確的時候。但相對價值法也容易被誤用和操縱。因為,現實中絕對沒有在風險和成長性方面完全相同的兩個公司或兩種資產,「可比」公司或資產的定義是一個主觀概念。因此,在選擇「可比」公司或資產時容易出現偏見。盡管這種潛在的偏見也存在於現金流量折現法之中,但在現金流量折現法中,必須說明決定最終價值的前提假設,而在相對價值法中,這種前提假設往往不必提及。
相對價值法的另一個問題是它會將市場對「可比」公司或資產定價的錯誤(高估或低估)引入估值之中。而現金流量折現法是基於特定公司自身的增長率和預期未來現金流量,它不會被市場的錯誤所影響。
盡管在實際操作中還使用其它一些比率,但本文主要介紹以下四種比率:
• 市盈率(P/E);
• 公司價值/自由現金流量(EV/FCF);
• 公司價值/銷售收入(EV/S);
• 公司價值/息稅折舊攤銷前收益(EV/EBITDA)。

自己打的,蠻辛苦,望LZ採納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能有幫助,^_^ 也希望你能採納為最佳答案!

網路搜索:【麥拍拍

Ⅳ 如何給股票估值

股票估值常用的方法:
1.PE市盈率估值法:
股票分析中的PE指標實際指的是P/E,即市盈率。要計算P/E,你只是把目前的公司股票價格除以其每股收益(EPS)。
很多時候,每股收益(EPS)是由過去4個季度的收益來計算的;然而,有時用估計的未來4個季度的收益來計算;有時還利用過去兩個季度和估計的未來兩個季度的收益來計算。由此,計算出來的數據有一定差異。
理論上,股票的P/E值表示,投資者願意付出多少投資得到公司每一塊錢的盈利。但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對於P/E值的解釋方法,因為它沒有考慮到公司的發展前景。
A股PE
在10-15倍,有投資價值;20倍左右適中;30倍以上高估;60倍以上是即將爆破的氣球。
2.PB估值法:
PB即市凈率,市凈率=股票市價/每股凈資產。
凈資產的多少是由股份公司經營狀況決定的,股份公司的經營業績越好,其資產增值越快,股票凈值就越高,因此股東所擁有的權益也越多。所以,股票凈值是決定股票市場價格走向的主要根據。一般而言,市凈率越低的股票,其投資價值越高。相反,其投資價值就越小。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市凈率可用於投資分析,但不適用於短線炒作。
3.PEG估值法:
PEG即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是用公司的市盈率除以公司的盈利增長速度。當時他在選股的時候就是選那些市盈率較低,同時它們的增長速度又是比較高的公司,這些公司有一個典型特點就是PEG會非常低。
PEG指標(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是彼得·林奇發明的一個股票估值指標,是在PE(市盈率)估值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彌補了PE對企業動態成長性估計的不足,其計算公式是:PEG=PE/企業年盈利增長率。
上述指標只是衡量公司投資價值的一個參考,因為做投資更主要的是看公司的發展前景,而上述指標有不少是依據歷史數據計算的,並不能反映公司價值。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投資者進入股市之前最好對股市有些初步的了解。前期可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去看看,裡面有一些股票的知識資料是值得學習的,也可以通過上面相關知識來建立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炒股知識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Ⅳ 如何對一隻股票進行正確估值

你好,給一隻股票估值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產業行業不同,盈利能力不同,成長性不同,估值也不同。對一個企業進行估值,前提是這個企業要業績穩定,有比較穩定的盈利增長。那些業績動不動虧損,又動不動暴增的,進行估值沒有多大的意義。
以下是幾種常用的估值方法:

1、市凈率法,市凈率=(P/BV)即: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
一般來說市凈率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相反,則投資價值較低;但在判斷投資價值時還要考慮當時的市場環境以及公司經營情況、盈利能力等因素。
2、市盈率法,市盈率=(P/E)即:每股市價/每股盈餘
一般來說,市盈率水平為:
<0 :指該公司盈利為負
0-13 :即價值被低估
14-20:即正常水平
21-28:即價值被高估
28+ :反映股市出現投機性泡沫
3、PEG法,PEG=PE/(企業年盈利增長率*100)公司的每股凈資產。
粗略而言,PEG值越低,股價遭低估的可能性越大,這一點與市盈率類似。須注意的是,PEG值的分子與分母均涉及對未來盈利增長的預測,出錯的可能較大。
4、ROE法,凈資產收益率=稅後利潤/所有者權益
該指標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
以上只列舉常見的4種,股票的估值方法還有很多,綜合分析可以幫助投資者做出更好的判斷。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Ⅵ 怎樣可以看出一隻股票的估值是高還是低

想用些閑錢玩股票,對於股票的估值有哪些看法?首先,各位看官要清楚,估值是一件很難的事:買股選股容易,估值分析卻難。行業性、成長性等不同,其盈利能力自然也不相同,股票估值當然也會不一樣。那麼,股票估值如何判斷高低呢?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方法。

最後需要說明一下,絕大多數時候,我們看到國內股票市場上做的估值是一種粗放型的操作方法(簡單粗暴的用平均乘數乘以利潤或其他參數),反而忽略了可比公司估值的使用前提是估值者應當意識到:除了企業規模的標准化需求外,還要考慮可比企業之間的很多非營運性的區別,其中包括財務杠桿、會計處理、臨時偏離(一次性項目)、租賃行為、商業產品周期等等對估值方式所帶來的影響。在實際操作中,估值時會根據不同案例選取不同的參考比率,或在財務報表分析時根據盡職調查的結果進行參數調整,可比公司估值的結果往往當作DCF估值的市場檢驗,對最終的估值結果產生一定影響。

Ⅶ 怎麼看股票估值

可以採取「絕對估值模型」,這種方法主要基於公司歷史的財務信息,以及對未來預測的財務信息,對公司股票進行估值。比較常見的有股息貼現模型、現金流貼現模型和資產估值模型。

其次可以採取「相對估值模型」,相對估值模型也叫市場估值模型。其估值方法包括基於市盈率進行估值、基於市凈率進行估值、基於EV/EBITDA進行估值等。

總的來說,影響股票估值的因素比較多,股票的估值問題就是未來該企業的凈利潤能否增長的問題,股票估值現在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投資者看股票估值可以看股票每股收益、行業市盈率、流通股本、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增長率等指標。
通常情況下,股票的市盈率越高代表市場中有很多投資者看好這只股票去買它。這種股票因為股價連續的上漲使估值也在上升,那麼風險就會加大。在理論上股票的市盈率:小於15價值被低估,15-25正常,25-40價值被高估。大於40有投機泡沫,實際要考慮行業和市場。

例如:銀行、鋼鐵等行業大型企業通常市盈率是較低的,而新興產業、互聯網等產業市盈率同比較高。但新興產業市場潛力更大,發展速度也較快。所以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市盈率平均值是不一樣的,只要上市公司有持續較快的發展速度、企業潛力較大,使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的增長速度加快,那麼市盈率較高問題就不大。
投資者在利用市盈率來判斷個股時,需要注意的是,市盈率不是越低越好,低估至正常水平比較好;不同行業的市盈率一般都是不一樣的,有些行業的市盈率普遍就比較高,不能單純的從這個看去判斷股票好壞;不同發展階段,其市盈率也有所不同,比如個股當前市盈率比較低,但是它正處於衰退階段,則投資者也不會看好它。

Ⅷ 股票估值是什麼怎麼判斷

股票估值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商人在進貨的時候需要計算成本,估算收益。在股市上,投資者就是商人,股票就是商品,這其中,不乏有垃圾股魚目混珠,這就需要投資者針對不同的股票進行估值,選出趨勢向上的股票。而那些估值不高,只靠炒作拉升股價的股票,由於缺乏有力的支撐,股價飛得越高,跌的就越狠。
這也就是估值會成為投資者購買股票,需要參考的重要素材之一的原因。
通過哪些數據指標判斷估值?
判斷估值需要參考很多數據,這里為大家羅列出較為重要的三個指標:
1、市盈率
市盈率是股價與每股收益之間的相對比值,在具體分析時,最好能知悉行業的可比公司市盈率與行業的平均市盈率。
2、PEG
這個指標的計算公式是市盈率除以未來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通常PEG越小越安全,當PEG>1時,代表股票被高估。
3、市凈率
市凈率是每股市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這種估值方法適用於資產規模大且比較穩定的企業。通常PEG越小越危險,當市凈率<1,說明市場很差,投資者要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