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股票計算案例分析
擴展閱讀
股票代碼2689 2025-02-07 19:20:55
365網股票行情東方財富網 2025-02-07 19:16:07
買股票不賣不買 2025-02-07 19:15:47

股票計算案例分析

發布時間: 2022-07-28 07:29:52

❶ 怎麼計算股票的價值,每股應該是多少錢給個例子和計算過程

比如A股票,其2013年每股收益(EPS)預計為1元,給予40倍市盈率(PE),則該股票2013年目標價可以定在1*40=40元。
但是要說明的是:
1、當年的每股收益只能是預估的(因為2013每股收益的准確數值要等到2014年公司發布年報後才知道),這個可以參考各券商對該股的研究報告。而且當公司突發意外情況時,對其每股收益的預估也會變化,所以要跟蹤;
2、對不同的行業和公司,市場會給出不同的市盈率,這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例如:對大盤股給的市盈率往往比中小盤股低。

❷ 如何通過換手率來分析股票,實戰案例分析

我不想給你案例分析,因為這些東西全都是可以做出來的,不要按步就搬的去看書上的東西,那個只是領你進門的,換句話說,看看就好,不可當真,別迷戀什麼量能指標,換手率等,因為那些是可以造假的,那麼你會問,那炒股怎麼炒,我只能說,炒股要成功,須天時地利人和,比如你要有悟性,要肯學,要有魄力,執行力,還要有運氣和一定的技術水平,要明白,這里最玄的就是悟性和運氣,運氣相當於天時,悟性相當於個人天賦,缺一不可。炒股是非常難的一件事,特別是要戰勝自己,非常的反人性的,如果你沒碰過,千萬別去碰,太難,不容易

❸ 股票價值分析案例

樓主是和我一樣選了苦逼的財管公選課么……
查了一下沒有人解答,我就自己做了下,雖然你現在肯定不需要這份答案了,但希望以後搜到的同學可以省心吧,哈哈……
路過的點個贊哈……
(1)股票價格是市場供求關系的結果,不一定反映該股票的真正價值,而股票的價值應該在股份公司持續經營中體現。因此,公司股票的價值是由公司逐年發放的股利所決定的。而股利多少與公司的經營業績有關。說到底,股票的內在價值是由公司的業績決定的。通過研究一家公司的內在價值而指導投資決策,這就是股利貼現模型的現實意義了。
(2) 1.如果公司增加股利的話,就意味著他存有的現金會減少,將來如果那些投資需要錢的話,就必須通過融資解決,比如貸款、股票增發等但是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
2.如果公司沒有什麼特別需要大量現金的項目的話,那還是作為股利發放給股東們比較好,這樣畢竟是反饋給了股東們,而如果不發掉很有可能則放在公司吃銀行利息也是浪費。
3.如果是發放股利的話,在發放日當然股票賬面價值會下降。
以上是我自己搜的
(3)這道計算題是在假設公司將全部盈餘都用來發放股利的情況下做的,也就是凈收益的增長率等於股利增長率,而且此公司的增長率很大,所以最終結果的股票價值較大,應該是對的吧
閑話不說,上過程
k=4%+1.5×﹙8%-4%﹚=10%
d1=2×(1+15%)=2.3
d2=2.3×(1+15%)=2.645
v1=2.3×pvif(10%,1)(括弧里的是下標,字母用大寫,後面的也是)+2.645×pvif(10%,2)
=4.27547
v2=2.645×(1+8%)/(10%-8%)
現值:142.83×pvif(10%,2)=117.97758
v=v1+v2=122.25(元)
~\(≧▽≦)/~啦啦啦解答完畢。

❹ 股票交易手續費計算問題案例分析

其實我也沒細算.我相信系統程序不會錯的.<個人看法>

❺ 股票估值怎麼算可以舉個例子嗎

股票估值要涉及到企業的財務報表,哪有那麼好估

❻ 股票交易手續費計算的問題案例分析

簡單給你算算吧:買入成本:19.61*1.006+5+0.001*100=1978.77元,每股成本19.79元/股;如股價不變則:19.61*100-1978.77=-23.77元(股價稍降點,就是虧24.15元),系統顯示的數據基本正確(是浮動的)。第二隻票的計算方法一樣的,自己算算吧。
計算用系數是:印花稅千分之三、券商傭金千分之三、雜費每筆5元、過戶費每股0.001元。

❼ 集合競價成交後具體是怎麼計算的(案例分析)

集合競價
—— 上交所、深交所定在上午9:15到9:25,大量買或賣某種股票的信息都輸入到電腦內,但此時電腦只接受信息,不撮合信息。在正式開市前的一瞬間(9:30)電腦開始工作,十幾秒後,電腦撮合定價,按成交量最大的首先確定的價格產生了這種股票當日的開盤價,並及時反映到屏幕上,這種方式就叫集合競價(下午開市沒有集合競價)。通過集合競價,可以反映出該股票是否活躍,如果是活躍的股票,集合競價所產生的價格一般較前一日為高,表明賣盤踴躍,股票有上漲趨勢。如果是非活躍股或冷門股,通過集合競價所產生的價格一般較前一日為低,賣盤較少,股票有下跌趨勢。

具體來說,集合竟價是將數筆委託報價或一時段內的全部委託報價集中在一起,根據不高於申買價和不低於申賣價的原則產生一個成交價格,且在這個價格下成交的股票數量最大,並將這個價格作為全部成交委託的交易價格。集合竟價的基本過程如下:

設股票G在開盤前分別有5筆買入委託和6筆賣出委託,根據價格優先的原則,按買入價格由高至低和賣出價格由低至高的順序將其分別排列如下:

序號 委託買入價 數量(手) 序號 委託賣出價 數量(手)

1 3.80 2 1 3.52 5

2 3.76 6 2 3.57 1

3 3.65 4 3 3.60 2

4 3.60 7 4 3.65 6

5 3.54 6 5 3.70 6

6 3.75 3

按不高於申買價和不低於申賣價的原則,首先可成交第一筆,即3.80元買入委託和3.52元的賣出委託,若要同時符合申買者和申賣者的意願,其成交價格必須是在3.52元與3.80元之間,但具體價格要視以後的成交情況而定。這對委託成交後其它的委託排序如下:

序號 委託買入價 數量(手) 序號 委託賣出價 數量(手)

1 1 3.52 3

2 3.76 6 2 3.57 1

3 3.65 4 3 3.60 2

4 3.60 7 4 3.65 6

5 3.54 6 5 3.70 6

6 3.75 3

在第一次成交中,由於賣出委託的數量多於買入委託,按交易規則,序號1的買入委託2手全部成交,序號1的賣出委託還賸餘3手。

第二筆成交情況:序號2的買入委託價格為不高於3.76元,數量為6手。在賣出委託中,序號1—3的委託的數量正好為6手,其價格意願也符合要求,正好成交,其成交價格在3.60元—3.76元的范圍內,成交數量為6手。應注意的是,第二筆成交價格的范圍是在第一筆成交價格的范圍之內,且區間要小一些。第二筆成交後剩下的委託情況為:

序號 委託 買入價數量(手) 序號 委託賣出價 數量(手)

3 3.65 4

4 3.60 7 4 3.65 6

5 3.54 6 5 3.70 6

6 3.75 3

第三筆成交情況:序號3的買入委託其價格要求不超過3.65元,而賣出委託序號4的委託價格符合要求,這樣序號3的買入委託與序號4的賣出委託就正好配對成交,其價格為3.65元,因賣出委託數量大於買入委託,故序號4的賣出委託僅只成交了4手。第三筆成交後的委託情況如下:

序號 委託買入價 數量(手) 序號 委託賣出價 數量(手)

4 3.60 7 4 3.65 2

5 3.54 6 5 3.70 6

6 3.75 3

完成以上三筆委託後,因最高買入價為3.60元,而最低賣出價為3.65,買入價與賣出價之間再沒有相交部分,所以這一次的集合竟價就已完成,最後一筆的成交價就為集合竟價的平均價格。剩下的其他委託將自動進入開盤後的連續竟價。

在以上過程中,通過一次次配對,成交的價格範圍逐漸縮小,而成交的數量逐漸增大,直到最後確定一個具體的成交價格,並使成交量達到最大。在最後一筆配對中,如果買入價和賣出價不相等,其成交價就取兩者的平均。

在這次的集合竟價中,三筆委託共成交了12手,成交價格為3.65元,按照規定,所有這次成交的委託無論是買入還是賣出,其成交價都定為3.65元,交易所發布的股票G的開盤價就為3.65元,成交量12手。

當股票的申買價低而申賣價高而導致沒有股票成交時,上海股市就將其開盤價空缺,將連續竟價後產生的第一筆價格作為開盤價。而深圳股市對此卻另有規定:

若最高申買價高於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就選取該價格為開盤價;若最低申賣價低於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就選取該價格為開盤價;若最低申買價不高於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最高申賣價不低於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則選取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為今日的開盤價。

在集合競價所得到的成交量即為集合競價成交量。 因此,成交價是1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