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最有錢世界上
世界上最有錢的人,比爾蓋茨和他比還不夠提鞋!!!
如果你從未聽說過里歐.萬塔(Leo Wanta)這個名字,請不要感到慚愧,因為應該感到慚愧是哪些號稱是世界上最自由的西方新聞媒體。這是一個正在發生的故事,它早已在從新加坡到巴黎的國際金融和外交圈子裡鬧得沸沸洋洋,但西方主流媒體們卻保持著令人難以置信的沉默。
這並不是一個普通的金融事件,如果問題失控,全世界的金融體系將面臨信用崩潰!
這也不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金額,它涉及高達27.5萬億美元的巨額財富歸屬,如果記入利息和投資回報,總金額將高達70萬億美元,相
當於中國GDP的30倍!
這將是一個波及世界主要國家和國際銀行的驚天大案。
2006年5、6月份國際金融市場的劇烈震盪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一筆4.5萬億美元的巨款從瑞士秘密匯到了美國,用以「私」了這一案件。如此巨大的資金轉移引起了世界金融市場美元流動性短缺危機,由此直接導致了2006年5、6月份橫掃世界的股票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包括黃金和白銀)的暴跌。.
究竟誰是萬塔?他又是如何擁有27.5萬億美元的財富的?不是說世界首富身家才500多億美元嗎?怎麼可能有人擁有比比爾. 蓋茲還
要多500多倍的財富呢?
當國際媒體成天炒作身家500億美元的比爾.蓋茨,蟬聯世界首富寶座的時候,如果你信以為真,你就上當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所謂富豪
排行榜上,你根本找不到「大道無形」的超級富豪們的身影,因為他們早已嚴密地控制了西方主要的媒體。
萬塔的真實身份是當年裡根總統最信任的金融戰爭專家,曾是美國財政部、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的高級官員。80年代,萬塔直接受
命於里根總統從事旨在顛覆蘇聯盧布的秘密金融戰爭。他在美國威斯康星州成立了「新共和金融集團」(New Republic Financial Group),
公司運作資本僅1萬7000美元,但是很快在美國秘密的海外賬戶資本注入後,萬塔的生意越玩越大。到1990年10月,萬塔以高於黑
市一倍的比價(28盧布比1美元)完成了一筆以50億美元買進1400億盧布的利潤極高的交易,這要感謝他在蘇聯內部的同謀們。在1
991年1月和2月,萬塔在倫敦黃金交易市場上大肆做空黃金高達2000噸。早已疲弱不堪的蘇聯經濟,全靠著黃金出口這點養命錢,金
價的暴跌在蘇聯的棺材蓋上打進了最後一根釘子。
萬塔的秘密行動被稱為「偉大的盧布騙局」(Great Ruble Scam)。
在蘇聯解體後的幾年中,萬塔和其他美國金融戰爭的高級專家們與前蘇聯內部的腐敗勢力里應外合,大肆洗劫了前蘇聯的國家財富。情況
一度荒唐到美國經濟學家傑弗里.撒克斯(Jeffrey Sachs)直接幫葉立欽修改總統令,美國律師喬納森.海(Jonathan Hay)親筆制定了無數俄
羅斯法律條文和ZF規定,美國財政部的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在給俄羅斯財政部副部長的信中甚至詳細指導如何制定和執行經濟政策
。俄羅斯經濟的病情在「美國大夫」的「悉心關照」之下,下場可想而知。
1991年的冬天對俄羅斯人民來說是異常嚴酷的,俄羅斯經濟體業已嚴重失血的身軀,在國際金融家開動的超級通貨膨脹這部「財富絞
肉機」碾過之後,大批前蘇聯的社會主流人士的畢生積蓄一夜之間灰飛煙滅。大學教授,醫生,軍官,工程師,紛紛走上嚴寒的街頭,去兜售
各種價格低廉的小商品,其中一部分人甚至不得不乞討。戈爾巴喬夫參加1991年11月馬德里的西亞和平討論會時,甚至不得不偷偷提前
離開會議,因為他的俄羅斯代表團付不起賓館住宿費。
蘇聯人民積累了70年的國家巨額財富到哪裡去了?真像西方經濟學家們所說的蘇聯經濟早已「資不抵債」?人民的財富真會「蒸發」 得
無影無蹤嗎?
其實在超級通貨膨脹中,財富並不曾蒸發,財富只是發生了轉移。萬塔的27.5萬億美元就是前蘇聯人民「蒸發」的財富的下落之一。
與歷史上貧窮弱小的國家無力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情況完全不同的是,前蘇聯擁有著強大到讓美國無法安睡的軍事力量,在軍事實力仍然
相當強大的狀態下,整個國家遭到外部勢力瘋狂與徹底的洗劫,這在人類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金融戰爭所展現出的巨大破壞力,絲毫不亞於蘇聯整個衛國戰爭的損失程度,所不同的是,衛國戰爭的巨大代價換來的是世界超級大國的
地位,而金融戰爭的慘敗,導致了國家解體和經濟長期衰敗。戰爭對蘇聯的破壞僅僅持續了4年,而金融崩潰所造成的社會經濟的災難已經接
近16年。
在搞垮蘇聯的金融戰爭中,萬塔可謂戰功顯赫。但是,噩運不久卻光臨到他自己的頭上。
1993年7月,萬塔被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威廉.塞辛斯(William Sessions)派往瑞士,目的之一就是抓捕一名要犯馬克.里奇(Marc
Rich)。這個馬克.里奇也是一個傳奇人物,他不僅是國際黃金市場上的一代梟雄,也是以色列情報部門摩薩德的武器供應商,國際金融大鱷索
羅斯的鐵哥兒們。摩薩德及時通報了馬克.里奇美國即將抓捕他的信息,馬克.里奇及時離開了瑞士。萬塔在瑞士撲了個空。
萬塔在瑞士的另一個任務就是與白宮法律顧問(Deputy White House Counsel)文森.弗斯特(Vince Foster)會面,將2.5億美元從萬塔
的賬戶上劃給一個名叫「兒童防衛基金」(Childrens' Denfense Fund)的秘密戶頭上,這個基金的控制人正是美國第一夫人希拉里。
當事情辦妥之後,弗斯特興沖沖地回了華盛頓。萬塔卻突然被瑞士JC逮捕。萬塔當時的官方身份是索馬里任命的住瑞士和加拿大的大使
(1993年3月),身為外交官的外交豁免權也未能幫助萬塔,他實際上處於瑞士警方綁架的狀態下,被非法關押了134天。
回到華盛頓的弗斯特在得知萬塔被關押的消息後,立刻四處活動營救萬塔。結果7月20日,弗斯特在華盛頓近郊靠近中央情報局的一處
公園里,被發現「自殺身亡」。該消息震驚了華盛頓政壇。一個顯然的謀殺事件,被當作自殺草草結案。身為柯林頓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堂
堂的白宮法律顧問,竟然慘死在離白宮不超過5英里的公共場所,而附近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央情報局的總部,這一切簡直是匪夷所思。
當弗斯特突然「自殺」的消息被瑞士警方通知他的時候,最後還加了一句讓萬塔毛骨聳然的話,「弗斯特先生自殺的日子正是你女兒的生
日。」
緊接著,更不可思議的事情接踵而來。美國威斯康星州稅務部門查出萬塔的公司在1982年和1988年少繳了1.4萬美元的州稅,要求
瑞士將萬塔引渡回美國。瑞士竟然答應了。萬塔戴著手銬回到美國之後,因為子虛烏有的區區1萬4000美元欠稅,被判了22年監禁。
事情到了這個份兒上,簡直是錯的沒邊兒了。打垮蘇聯「邪惡帝國」的美國「英雄」,卻被自己人投進了監獄。
問題出在萬塔認為自己是效命於美國ZF,他管理下的巨款理所當然的是屬於「民選ZF」背後的全體美國人民所有。不幸的是,「民選
ZF」及其背後的勢力,從來就把這筆不記在任何美國官方賬目上的海外巨款當做自己隨意支配的「小金庫」,而在這個方面非常「較真」的
萬塔,則表現得處處不合作。早在1989年8月,當時的老布希總統就要求萬塔打一筆10億美元的款子到巴拿馬朝聖者基金(Pilgrim
Investments), 收款人是「Jorge·Bush」。萬塔有很大的顧慮,認為任何動用他掌管下的「公款」而進行對私人有益的行為,都觸犯了美國
的聯邦重罪。財政部長貝克「開導」萬塔說,像布希家族這樣的人是超越法律的。萬塔雖然最終照辦了,但卻留下了證據。目前,萬塔能夠拿
出的證據顯示有7430億美元的款項被幾屆總統「不當」使用。
隨後幾年,萬塔的兄弟和生意夥伴紛紛離奇死亡,他自己在獄中也三次被下毒,最終讓他倖免於難的,還是只有他才知道全部資金的下落
和密碼。
2003年4月15日,在長期申訴冤情之後,終於美國聯邦法官吉拉德.布魯斯.李(Gerald Bruce Lee)做出了對萬塔有利的判決,法官
確認了萬塔在法律上對這筆巨款擁有監管人的地位。2005年,萬塔從威斯康星州的監獄中轉到家裡繼續服刑。在他的法律顧問和美國兩大
律師事務所的協助之下,於2005年底與美國財政部和白宮達成協議,以4.5萬億美元的現金支付給萬塔作為對他「卓越貢獻」的酬勞,萬
塔同時答應放棄對其餘款子的監管權。
萬塔還提出提前支付35%的聯邦稅給美國財政部,總額為1.575萬億美元,因為萬塔後來在弗吉尼亞成立了一家叫AmeriTrust的公司
來打理他所管理的款項, 所以他將同時支付6%的州稅給弗吉尼亞州,總額為2700億美元。
這就是「萬塔計劃」(The Wanta Plan)的由來,就其規模和對美國經濟的刺激作用而言,堪稱「第二次馬歇爾計劃」。
「萬塔計劃」最終的協議於2005年12月簽定,代表美國ZF簽字的是助理國家安全顧問威金森(Wilkinson)和財政部長保爾森。
美國財政部的記錄表明, 萬塔名下的基金包括:
相當於4.5萬億美元的資產屬於里歐.萬塔的AmeriTrust Group,Inc.,這已經在「賬面」上了。
相當於8.7萬億美元的資產,已經在「美元系統之內」了,存在於主要國際銀行的美元賬目上,這些錢不曾被人「挪動過」。
相當於14.3萬億美元的資產仍然在海外賬戶上,為應收賬款。這些錢早已被金融機構抵押和交叉抵押,對這些資產的召回,將迫使許多
2. 美國留學金融專業要知道哪些
首先:美國金融專業主要分為,主要是金融工程(MFE)和金融學碩士(MSF),大家的培養方向和目標不一樣,同時他們對於申請者的不同學習背景和准備要求的必備科目和背景經歷都是不同的。所以,首先區分好,自己適合申請那個金融碩士課程。其實要知道怎麼樣才能最大可能的讓自己找到一個相關的工作經歷在美國,這點很重要,因為如果你能在國外的企業公司里有了工作經驗,後面回國就是前途無限;其次:申請美國牛校的金融學碩士很難,但是申請美國排名TOP50以後的學校的金融學,相對就簡單很多了,基本提供一個TOEFL 100 GMAT 680+ GPA 3.30 以上的成績,就會有個80%以上的機會了,如果別的方面在有點亮點,基本就是OK OK OK 了。 最後:就是找個牛X的留學機構,提前做好規劃,提升自己的背景,這點很重要。 商學院就業最好的應該是會計,收入最高的是金融,目前最火的是商業分析。 對於想找留學中介辦理留學但是不知道如何選擇留學中介的學生來說: 留學監理網是一個第三方的免費平台,可以查詢機構的信息,同時可以留下您的信息,會有老師聯系您,給您分析各個留學機構的特點和重點的申請方向,同時針對個別機構,也可以給你推薦一些專業度很高的老師。在這里分享一個可以查詢留學案例的地方,留學志願參考系統中一鍵定位。使用方法:把你的GPA、語言成績、專業名稱、院校背景(211/985/雙非)等信息輸入到系統中,系統會自動匹配出與你成績情況類似的同學案例,可以依據自己的條件看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留學案例,了解一下與自己情況類似的人,他/她們都去了哪些院校,作為自己選擇院校的參考。 美國最好的金融專業的學校記住下面的這些: Princeton University - Master in Finance, Baruch Colleg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 Financi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Financial Engineering,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Computational Finance 哥倫比亞大學 - Financial Engineering 紐約大學 - Mathematics in Finance 康奈爾大學 - MEng, FE concentration 哥倫比亞大學 - Mathematics of Finance 麻省理工大學 - Master of Finance 紐約大學Tandon工學院 - Financial Engineering, UCLA、芝加哥大學、喬治亞理工學院、波士頓大學等
3. 蔡至勇的人物簡介
蔡至勇於1929年3月10日出生在上海,距離大蕭條的到來僅幾個月的時間。其父親早年曾留學美國,畢業後進入福特汽車公司當推銷員,後被派回上海擔任該公司的區域總代理。
蔡至勇在上海渡過了幼年和青少年時代。後從上海的聖約翰中學畢業後,進入上海市西區的聖約翰大學。尚未大學畢業的蔡至勇在1947年跟隨家人移民美國,他本人先是在衛斯理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就讀了一個學期,隨後轉學進入波士頓大學,並在那裡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兩年後又從波士頓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並在該校的管理學院修讀了一些課程。,20歲即獲得碩士學位,是真正的「天賦異稟」。1951年,蔡至勇成為一名證券分析員,僅過1年就被富達招攬,成為一名研究員。
1958年,蔡至勇不到30歲,便掌管著富達投資的首隻進取基金。蔡至勇讓「趨勢投資」的觀念深入人心,他的基金總是很快地從一個市場熱點轉移到另一個市場熱點。蔡至勇買入某隻股票只是為了能夠以更高的價錢把它賣出,所以,他經手的許多股票買入時默默無聞,繼而以黑馬般的姿態上升,再然後就消失在市場的大潮之中。
約翰·布魯克斯在他的《起舞歲月:華爾街60年代牛市的大戲與結局》(The Go-Go Years: The Drama and Crashing Finale of Wall Street』s Bullish 60s)中寫道,「出於對短線的偏愛,蔡至勇在某隻股票上進出很快,他狡黠而有決斷力,他肯定不是和股票結婚又或談戀愛的那種人,他更像是樂隊的花花公子」。
在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由於蔡至勇所管理的基金錶現驚人,他在1963年便成了富達投資的第二號人物。
1965年,身為富達二號人物的蔡至勇不小心牽涉進富達繼承人之爭,遭到排擠,這時蔡至勇受到母親的鼓勵,建立了曼哈頓基金(Manhattan Fund),也正是這只基金為他贏得了廣泛的聲譽。當時,他創設的基金只提供250萬份的申購份額,但由於他在富達良好的口碑,基金的申購量很快膨脹到2700萬份,這給曼哈頓基金帶來了2.47億美元的資本金,這在當時是最大的申購。那一年,僅比蔡至勇小1歲的「股神」巴菲特,掌管的金錢也不過是2200萬美元,不及蔡至勇曼哈頓基金的1/10。 蔡至勇知道在何時買,更重要的是,他知道在何時賣。1968年,他把自己的曼哈頓基金賣給CAN金融公司(CAN Financial Corporation),那時正是美國牛市即將開始衰退的前夜。
那一筆交易的達成,可能是蔡至勇一生中最聰明又或是最愚蠢的時刻,那隻基金在交易後僅過一年,便跌去了90%。他獲得了驚人的財富,但他財富的急速增長便也止於此。他的聲名在華爾街徹底變臭了。CNA聘請他繼續留任擔當該基金的經理,但在此後的大約五年裡,由於昔日的投資市場風光不再,蔡至勇的冒險投資方式導致原本資金龐大的曼哈頓基金年年縮水,業績比絕大多數策略保守的基金都要差。
到了1973年前後,雖然CNA公司並沒有讓蔡至勇走人的意思,公司管理層甚至願意讓他無限期呆下去,但他的另一個目標沒有達成——那就是擔當市值16億美元的CNA公司的總裁。失意之下,蔡至勇最終離開了CNA公司,離開了他當初一手創辦、為他贏得無數聲名和利潤的曼哈頓基金。
中國有句古話——人至察則無徒,當你聰明到視與你交易的人為傻瓜,做不到「有錢大家賺」的時候,你可能再也不會有交易夥伴了。
與蔡至勇相對照的是巴菲特的「不貪不戀」。1968年,巴菲特通知了所有的合夥人後方才清空自己的股票,在投資界奠定了後來他人難以企及的人脈。巴菲特與蔡至勇的做人水準高下立判。也正是1969年之後的股災,巴菲特的事業方才進入快車道,在上世紀70年代初買下構成了集團基石的許多股票。而那時的蔡至勇只能消逝在華爾街之外,被巴菲特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上世紀80年代,待到那些惡名淡了下來,蔡至勇開始把自己的精力用在了美國罐頭公司,一家食品包裝企業,進而把這家企業轉型為更能賺錢的金融企業。類似於巴菲特將紡織廠伯克希爾·哈撒韋改變為一家保險公司,蔡至勇掌控的美國罐頭公司在1982年買下了一家人壽保險公司—聯合麥迪遜公司(Associated Madison Companies,Inc.)的金融保險公司的控股權,並出任該公司的CEO兼董事會主席。此時的蔡至勇,地位和財富都早已被社會公認,他在康州的家向當地政府申請修建一個直升機停機坪,這成了當地一個很大的爭議話題,由此可見蔡至勇當年的風光。
大約四年之後的1982年,蔡至勇偶然向當時全美最大的鋁制容器生產商American Can的老闆伍德賽德(William S. Woodside)寫信建議他通過郵政來銷售保險,因為當時American Can正考慮由實業向金融轉型。伍德賽德隨後安排自己的一名高級主管Kenneth A. Yarnell Jr. 去同蔡至勇接洽,聽取一些行業建議,隨後事情發生戲劇性轉變,伍德賽德要自己的助理問一下蔡至勇,為什麽不幹脆加入他們的公司董事會呢?
之後沒多久,伍德賽德愛才心切,決定以超過一億美元的價格買下蔡至勇當初僅花費幾百萬美元買下的聯合麥迪遜公司,蔡至勇由此加入American Can公司,成為行政副總裁,沒過兩年,伍德賽德退休,蔡至勇正式坐上了公司的頭把交椅,並在1987年策劃了對Smith Barney的4億7500萬美元的收購。蔡至勇後來將American Can的名字改為了Primerica,以反映公司業務的改變。Primerica作為道瓊斯三十支成份股之一,使得蔡至勇也成為了領導一家成份股企業的首位華裔美國人。在他領導下,Primerica的保險業務迅速擴大。
在1988年,蔡至勇的Primerica公司同Sanford Weill的CommercialCredit集團以16.5億美元的價格合並,合並後的公司最終發展成為今天的花旗集團。蔡至勇成為兩家公司合並之後的最大股東,但他將日常管理工作讓給了威爾(Weill)打理,後來威爾成為了花旗集團的主席和CEO。
1993年,蔡至勇重新進入保險業,成為了三角洲人壽公司的CEO。他對三角洲人壽的投資還有一段饒有興味的故事。當時,他喜得麟孫,便希望為孫子投保,一向精明的蔡至勇在研究了許多保險公司之後,選擇了三角洲人壽公司,並對該公司的服務贊不絕口。身為一個投資家的秉性,看到一個好公司,當然會毫不猶豫地設法投資,蔡至勇希望親戚朋友一起投資這家人壽公司。後來,他竟成為這家公司最大的股東。不過,許多事情天不隨人願,蔡至勇的這位麟孫卻意外溺亡,為免睹物思人,在1997年,蔡至勇出售了這家公司全部的股票,計算下來,這筆投資平均年收益高達43%。而被出售的三角洲人壽公司則重蹈了當年曼哈頓基金的覆轍,僅過1年業務下降到原來的1/10。 蔡至勇的兒子克里斯托曾言,蔡至勇把他在證券市場的熱情分給了他的孩子。蔡至勇鼓勵自己的兒子從很小就學習市場是如何運作的,並讓克里斯托在12歲開始投資,「他熱愛交易,他愛交易帶給他的刺激」。
蔡至勇結過4次婚,不過4次婚姻都以離婚收場,他有3個孩子,5個孫輩。2006年,他與小布希弟弟的前妻莎朗定婚,後來在2008年取消。婚約取消時,蔡至勇和莎朗卻不是好聚好散,蔡至勇一紙訴狀把莎朗告上法庭,要莎朗償還當時定婚時贈與莎朗的價值24萬美元的黃鑽婚戒。莎朗辯稱,保留此戒只為保留昔年與蔡至勇夫妻般恩愛的回憶。官司拖而不決,隨著蔡至勇的逝世而不了了之。
蔡至勇2008年辭世,79歲,死於多器官衰竭,《紐約時報》在訃告內中肯地給了蔡至勇「創新投資家」的頭銜。
華爾街永遠不缺聰明人,只缺聰明的「笨」人。
4. 世界首富是誰
新華社美國媒體2008年10月10日報道,最新一期的美國財經雜志《福布斯》公布了「美國富豪400強榜」。「股神」沃倫·巴菲特個人凈資產在33天內增加80億美元,擊敗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重新登上首富寶座。
財經雜志《福布斯》定於27日公布最新一期。此前,《福布斯》9月公布的「美國富豪400強榜」中,蓋茨擊敗巴菲特成為首富。
雜志重新評估美國9月財經動向對國內富豪的影響。從8月29日至10月1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董事長巴菲特33天內個人凈資產增加80億美元至580億美元。蓋茨個人凈資產同期減少15億美元至555億美元。他曾連續15年成為美國首富。
美國信貸危機9月以來進一步惡化,不少富豪資產縮水超過10億美元。其中,拉斯韋加斯礦石公司首席執行官謝爾登·阿德爾森個人凈資產損失40億美元。
截止2008年10月全球最新富翁榜:
1、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國籍:美國
年齡:77
個人資產:620億美元
2、
洛斯斯利姆埃盧(Carlos
Slim
Helu)
國籍:墨西哥
年齡:68
個人資產:600億美元
3、比爾蓋茨
國籍:美國
年齡:52
個人資產:580億美元
4、拉克什米米塔爾(Lakshmi
Mittal)
國籍:印度
年齡:57
個人資產:450億美元
5、穆克什阿巴尼(Mukesh
Ambani)
國籍:印度
年齡:50
個人資產:430億美元
6、阿尼爾阿巴尼(Anil
Ambani)
國籍:印度
年齡:48
個人資產:420億美元
7、英格瓦爾卡姆普拉德(Ingvar
Kamprad)
國籍:瑞典
年齡:81
個人資產:310億美元
8、KP辛格(KP
Singh)
國籍:印度
年齡:76
個人資產:300億美元
9、奧萊格德里帕斯卡(Oleg
Deripaska)
國籍:俄羅斯
年齡:40
個人資產:280億美元
10、卡爾阿爾布萊切特(Karl
Albrecht)
國籍:德國
年齡:88
個人資產:270億美元
11、李嘉誠
國籍:中國香港
年齡:79
個人資產:265億美元
12、謝爾頓阿德爾森(Sheldon
Adelson)
國籍:美國
年齡:74
個人資產:26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