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股票成本分析有什麼用
擴展閱讀
一隻股票公司不停的增持 2025-02-06 23:19:22
全世界的股票可以買跌嗎 2025-02-06 23:17:57
股票軟體柱線圖 2025-02-06 23:07:03

股票成本分析有什麼用

發布時間: 2022-07-31 11:00:39

① 籌碼分布 5天內成本20%什麼意思

指5日內的成交量占流通股本的百分比為20%,就是有20%的籌碼分布在此成本區內。

籌碼分布是尋找中長線牛股的利器,對短線客可能沒有太大的幫助。但籌碼分布在股市的運用將開辟技術分析一片新天地。籌碼分析即成本分析,基於流通盤是固定的,無論流通籌碼在盤中如何分布,累計量必然等於總流通盤。

(1)股票成本分析有什麼用擴展閱讀:

原理分析

股票交易都是通過買賣雙方在某個價位進行買賣成交而實現的。隨著股票的上漲或下跌,在不同的價格區域產生著不同的成交量,這些成交量在不同的價位的分布量,形成了股票不同價位的持倉成本。

對持倉成本的分析和研究,是成本分析的首要任務。股票的流通盤是固定的,100萬流通盤就有100萬流通籌碼,無論流通籌碼在股票中怎樣分布,其累計量必然等於流通盤。

股票的持倉成本就是流通盤中不同的價位有多少股票數量。對股票進行持倉成本分析具有及其重要的實戰意義。

(1) 能有效的判斷股票的行情性質和行情趨勢;

(2) 能有效的判斷成交密集區的籌碼分布和變化;

(3) 能有效的識別莊家建倉和派發的全過程;

(4) 能有效的判斷行情發展中重要的支撐位和阻力位。

② 請問股票買賣中的主力持倉成本指標有什麼參考意義,如何使用這個指標請能說具體點哈。

這個可以判斷一下主要的持倉空間,如果偏離那個成本太高此股風險較大。

③ 股票如何進行成本分析

我們炒股票,目前只能看到主力的持倉成本,並不能看到某個主力的成本,要是這樣,那我們就不會虧損了呵呵,當然,要知道主力的持倉成本,是需要通過軟體進行一定的公式設定對交易過程進行實時數據統計,這些數據也不是百分百准確的,因為現在的莊家做股票已經相當精明了,如他們內部對倒等等,公式統計結果還以為是吸籌呢,實不然,是主力在出貨呵呵,所以做股票就需多看盤,公式只能是輔助的,結合看盤輔助公式統計的多個數據指標進行分析,那樣,你的成功將大大提高,不過,離開了公式的數據統計,你的操作將變得盲目,毫無方向。

④ 股票持倉成本價計算:你的股票成本價到底是多少

你好,在一個時期內連續分批(買入、賣出)交易某金融產品或衍生品(例如股票或期貨)後的交易總成本減去浮動盈虧的數額除以現持有數量得到的數值,即(單位)持倉成本。
股票的持倉成本就是流通盤在不同的價位有多少股票數量。對股票進行持倉成本分析具有極其重要的實戰意義。持倉成本能有效地判斷成交密集區的籌碼分布和變化及能有效地識別主力建倉和派發的全過程,所以投資者一定要全面掌握持倉成本的分析方法。
在交易中券商使用的委託系統中股票持倉成本價均使用以下兩種方法計算:
1、成本價只計算買入的成本
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買入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費用(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股股數的數值,持股期間不考慮賣出股票有盈利。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持股股數
舉例:
用戶某日以10元買入某股票1000股,交易費用50元,則成本價為(1000*10+50)/1000=10.05
如用戶第二日賣出此股票的一部分,剩餘部分股票的成本價不變,賣出部分股票直接計算盈利,不攤薄到剩餘股票的成本價。
舉例:
用戶第二日以11元賣出此股票500股,交易費用25元,兌現金額為500*11-25=5475,此時盈利部分直接計入資產總額,持有股票的成本價不變仍為10.05元。
如用戶第二日繼續買入此股票,則持有股票的成本價會根據其買入的成本情況,進行攤薄。
計算公式:成本價=(第一次買入金額+第二買入金額)/持股股數
2、成本價計算持股期間賣出股票盈虧
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買入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費用(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股股數的數值,如持股期間賣出股票有盈利,則買入金額需要扣除這些金額。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盈虧金額)/持股股數
說明:
1、公式中的盈虧金額包括賣出股票的盈利或虧損金額。
2、如盈虧金額為負值,即為虧損,公式中減負值則為加正值,因此公式中的分子比買入金額大,成本價增加;反之當賣出股票盈虧,盈虧金額為正值,則公式中的分子比買入金額小,成本價減小。
3、如買入金額小於盈虧金額,則成本價為負值,此種情況需要T+0操作,進行高拋低吸。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⑤ 什麼叫持倉價成本價

持倉成本價是指投資者在完成建倉之後,先用買入股票的花費加上券商收取的手續費、過戶費、傭金等得到總花費,然後用總花費除以買入股票的數量,得到的價格就是持倉成本價。計算公式為:股票持倉成本價=(買入的金額+傭金+稅費)÷買入的股數。持倉成本價通常比股票成交價格要高一些,具體數值投資者可以在交易軟體上直接查看。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⑥ 為什麼要進行成本分析

我們知道,無論是投資股市,還是投機股市,可以說,所有進入股市的人,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賺錢。沒有哪一個人是為了虧錢進入到股市上來的。因為中國股市目前沒有做空機制,買進股票,股價若下跌,一般就不會賣出股票,因為此時賣出,低於買入的成本價,將要發生實際的虧錢反過來說,買進股票,股價若上漲,一般也就會賣出股票,因為此時賣出,高於買入的成本價,賣出後將會獲得實際上的盈利。所以了解和分析持股者買入的成本價,就可以得知持股者會不會賣出股票。這就是為什麼要進行成本分析的原因所在。
本價也可以稱為市場平均成本價。由於主力控制的籌碼相對較多,了解和分析了市場平均成本價,也就了解和分析了主力的成本價,因而也就可以判斷主力會不會賣出股票。所以,成本分析是幫助我們判斷主力會否出貨的一種分析方法,在看盤中也十分重要。
我們知道,作為單個投資者單次買入一隻股票,其成本是可以計算出來的。這就是:
股票成本=買入價格+買入手續費+賣出手續費.
由於我們所說的成本是用於股價波動分析的,而買入和賣出的手續費,對於整個股價的波動來說,十分微小,因此我們在整個成本分析中,對於買、賣手續費忽略不計。
上面所說的成本計算,是指單個投資者買入一隻股票,這是可以計算出來的。但是,我們要分析的並不是單個投資者的買入成本,而是許許多多投資者的買入成本,或者說是市場平均買入成本。由於無法掌握所有投資者的每一次買入的具體價格、具體數量,所以,實際上,對於一隻股票的市場平均買入成本,是無法用公式准確計算出來的。但是,由於我們明白了前面所說過的當一隻股票在某一價格買入量特別多的時候,其成本價格就接近這一價格。我們就可以觀察一隻股票在什麼價格成交量特別多,來估算出這只股票的市場平均成本價格。這種估算,雖然不十分准確,但也可以大致了解市場平均成本價格,而不致於十分盲目。由於市場主力持有的流通籌碼佔有較大的份額,有時在三分之一,有時甚至更多,因而市場的平均成本價也可以認為就是較為接近市場主力的平均成本價。
當然,我們前面分析過,由於一隻股票的市場平均成本無法用公式來精確地計算出來,而只能根據這只股票在什麼價格區間的成交量最大來大致地估算出來。因此,對於成交量的大小的判斷,成了成本分析較為關鍵的環節。如果在一個規范的市場中,股票的成交量是真實的,那麼這種對於成本的估算,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現在的問題是,成交量有虛假的,即有造假量的虛假交易行為。市場主力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例如出貨的目的),在一個價格區間,利用自己的不同賬戶、不同方向的買賣盤,進行對敲。即好比把籌碼從自己的左口袋賣到右口袋一樣,成交量看似放大了,但實際上這種放量是虛假的,是造量。因而是一種騙線,也是一種違規行為.但是,在目前市場還不是很規范的情況下,對違規、違法行為還不能完全禁止的情況下,出現這種行為也很難完全避免。我們要做的是,一旦有這種造量現象,要注意識別,避免上當。因為你若認為在這個價格區間放量,你會認為市場的平均成本在此價格區間,若在相對低位,你會認為是主力在低位建倉,而去買進。實際上,這種判斷,因受虛假成交量的影響,是錯誤的判斷,而造成看盤的錯誤,從而導致操盤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