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蘋果分析師郭明錤:蘋果5G基帶晶元研發或已失敗,對該公司股價有何影響
蘋果分析師郭明錤:蘋果5G基帶晶元研發或已失敗,這個消息傳出來的時候,讓許多果粉都唏噓不已,大家覺得蘋果公司再次失敗了,這是可惜的事情。但是對於該公司的股票價格來說,這並沒有任何影響,畢竟目前蘋果的銷售業績還是擺在那裡的,蘋果還是具備很強的市場地位。
雖然這對蘋果的股價沒有什麼影響,但這並不意味著公司就沒有任何壓力,隨著蘋果還只能夠接受高通的基帶晶元,蘋果不僅要付出相應的製作費用,同時蘋果公司還得付專門的專利費用。在下一代iPhone出來以後,蘋果公司每銷售一台iPhone14,這也就意味著高通公司就能夠賺一份專利費。對於蘋果公司這樣的巨頭來說,研發不出這種基帶晶元無疑也是一種失敗的體現,也許蘋果也不允許自己出現這種失敗。
Ⅱ 蘋果概念股是什麼受益蘋果概念股的有哪些
蘋果公司股價上升對於蘋果概念股中的安潔科技(002635)、比亞迪(002594)、萊寶高科(002106)來說是利好消息,但是帶動效果不會很明顯。如果在未來不長的時間里蘋果電視和新一代的蘋果手機順利投產且創新效果明顯,對於國內的蘋果概念股來說將是巨大的利好。
蘋果公布的供應商名單涵蓋了其材料、生產、代工等領域97%的采購額,共156家公司,供應商數量最多的子行業依次為IC/分立器件(佔21%),連接器、功能件、結構件(佔19%),PCB(佔9%),被動器件(6%)。
蘋果的IC/分立器件供應商主要集中在美國,部分分布在歐洲,少數在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和地區;存儲器、硬碟/光碟機供應商較集中,以日本廠商為主;被動器件的高端領域被日本廠商壟斷,台灣廠商主要提供片式器件等相對標准化、成熟化的產品;PCB供應商主要集中在台灣、日本;連接器、結構件、功能件廠商主要是歐美、日本、台灣公司;顯示器件主要由日本、韓國、台灣廠商提供;ODM/OEM主要由台灣廠商承擔。
其中,中國大陸廠商已經加入到蘋果的結構件、功能件供應體系。
安潔科技主要提供絕緣材料模切、PMMA面板印刷等產品;
崑山長運從事鎂鋁合金壓鑄等業務;
立訊精密(002475)子公司聯滔為蘋果供應iPad連接器等產品。但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將放棄傳統LVDS方案,使用FPC方案,對立訊精密這類LVDS供應商是不利因素。FPC連接器供應商將有較大機會。
另一個參與度較高的細分器件是顯示器件,蓋板玻璃(cover lens)供應商藍思科技(300433),根據公司網站顯示,藍思科技是一家擁有20多年加工經驗、30多間工廠、40000多名員工的大型企業,注冊地位於長沙。
電池供應商主要分為電芯和電池模組。電芯廠商主要有ATL(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部位於香港,在東莞、寧德等地有子公司);電池模組廠商主要有台灣的順達、新普,以及中國大陸的天津力神等。
Ⅲ 蘋果股價暴跌,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自周三收盤後蘋果發布財報預警,將收入預期下調到840億美元後,昨日蘋果收盤價暴跌10%,收盤報價142.19美元,創造了2013年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市值也跌破了7000億美元,幾個月時間蘋果從首個萬億市值科技公司跌落神壇,市值蒸發450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三萬多億元),蒸發掉了一個Facebook,市值低於谷歌母公司Alphabet。
說了這么多,相信大家也都了解了iPhone 今年銷量不佳的原因,記得當初庫克曾經說過2018年以後蘋果將不再公布iPhone 銷量,抬高價格卻沒有得到理應得到的高利潤只能證明,iPhone 的銷量卻是在大幅度滑坡。而這和iPhone 的保值也有一定關系,為了逼著用戶換機,蘋果甚至都開始玩更新系統讓手機變卡的辦法,而這個辦法讓蘋果的信用度急劇下滑,這也是蘋果失敗的原因之一。
Ⅳ 蘋果概念股都有哪些股票
1、東尼電子:
浙江東尼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公司)始創於2008年,時稱湖州東尼電子有限公司,2015年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金7500萬元。公司專注於超微細合金線材及其他金屬基復合材料的應用研發、生產與銷售。
2、精測電子:
公司在國內平板顯示測試領域處於絕對領先地位,產品包括模組檢測系統、面板檢測系統、OLED檢測系統、AOI光學檢測系統、Touch Panel檢測系統和平板顯示自動化設備,並通過ISO9000-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CE歐盟產品認證。
產品已在京東方、三星、夏普、華星光電、中電熊貓、富士康、友達光電等知名企業批量應用。
3、依頓電子:
廣東依頓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依頓有限設立於2000年3月2日,於2007年11月19日經國家商務部批准,由依頓有限整體變更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高精度、高密度雙層及多層印刷線路板的製造和銷售。公司可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生產服務,即由印刷線路板線路設計優化、小批量樣板生產、批量生產和售後服務等構成的綜合服務體系。
4、工業富聯:
富士康科技集團是專業從事計算機、通訊、消費性電子等3C產品研發製造,廣泛涉足數位內容、汽車零組件、通路、雲運算服務及新能源、新材料開發應用的高新科技企業。
5、京東方A: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BOE)創立於1993年4月,是一家為信息交互和人類健康提供智慧埠產品和專業服務的物聯網公司。核心事業包括埠器件、智慧物聯、智慧醫工三大領域。
埠器件事業包括顯示與感測器件、感測器及解決方案,其產品廣泛應用於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電視、車載、可穿戴設備等領域。
參考資料來源:浙江東尼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介
參考資料來源:精測電子-企業簡介
參考資料來源:依頓電子-關於我們
參考資料來源:富士康-集團簡介
參考資料來源:BOE-公司介紹
Ⅳ 美國股市中蘋果跌4.62%,蘋果的未來趨勢互會如何
在美國股市當中,蘋果公司的股票下跌了4%左右,其實這件事情早就在我的預料之中,而且我覺得這種下浮持續的時間還是很晚的。
因為蘋果公司他們的銷售業績一直很差,這也是使得股市下降最基本的原因,那我們中國來說,很少有人再去關注最新出產的蘋果新產品,因為現在的時代已經不是蘋果手機的時代。
我們現在走在大街上,基本上已經看不見三星手機的專營店,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國產手機的專營店將占據所有的門市店。因為現在拿著蘋果手機已不再被人所關注,反而拿著一部華為手機才是身份的象徵。
Ⅵ 蘋果股價為何突然降到一百多美元
看到「為何蘋果公司(Apple)的股票會這樣或那樣」之類的標題,你會不會有點煩?
我就會。這類標題往往是記者們的一種新聞手法,用來假扮聰慧深刻,具體做法就是將基本沒有什麼因果關系的兩件事硬扯在一起,比如蘋果公司的股價在某一天的漲跌,和隨便一則你能想到的自亞洲流出的傳言,某位分析師的觀點,某份來源不明的市場數據等等。
但當蘋果公司的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尤其是在2013年的慘跌之後,人們總要探究其中的原因。為什麼會這樣呢?
最本質性的原因就是試圖買入蘋果股票的資金要比想賣出的多。一部分是機構投資,他們把2013年時出於恐慌而撤走的資金再次注入了蘋果公司的股票。一部分是蘋果公司自身所持有的現金,用於回購並作廢公司的一部分股票,其規模在整個資本主義的歷史上前所未有。還有一部分,但並不多,是像你我一樣的散戶投資。好吧,我不是。但你明白我的意思。
退一步來看,你應該也知道,股市增長勢頭的改變存在著充分的商業因素。蘋果公司最近的兩份營收報告顯示,在幾個財季的虧損後,公司的銷售業績實現了溫和的正增長。報告中還表明,公司的利潤率有所上升,資本投入不菲,IOS生態系統的指標增長驚人。iTunes/軟體/服務這條增長緩慢但穩定的產品線的收益幾乎追平了Mac電腦。
與此同時,蘋果公司的股票已經成了一隻股息股,更加吸引那些投機性較低的新投資者。目前其年度股息率為2.1%——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凱蒂?休伯蒂表示,如果將蘋果股票的流通股股數減少了9%這一因素考慮在內,其年度股息率便會暴增至十分可觀的8.5%。
再退一步,來看看那些漫天飛舞的臆測,你會發現每天的科技新聞頭版上報道的凈是一些官方尚未發布的產品——新iPhone、iWatch、iWallet、iTV、iPatents。其中有一些產品可能很快就會問世,還有一些則可能永遠不會出現。
目前坊間臆測都集中在傳聞中蘋果公司將於9月9日舉辦的一場發布會上,屆時蘋果會不會發布一款或多款屏幕尺寸更大的iPhone?有些預測認為,這種規格的蘋果手機有可能創下前所未有的銷售佳績。
iPhone在蘋果公司的季度營收中占據了半數以上的份額,所以也不難解釋為什麼華爾街會對蘋果的股票表現出如此之大的興趣。
我覺得所謂的9月9日的活動純屬無稽之談。蘋果公司沒有就此發表過任何一種可能性的聲明,我顯然也沒有收到任何活動邀請。
但是蘋果公司經常會藏起那麼一兩手,留作最後的驚喜。我希望那些真正了解實情的人要麼是簽訂了保密協議,要麼就是被禁止向媒體爆料。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一切。你們都聽到了些什麼消息?
更新:讀者弗雷德?斯坦因寫道:
我都聽說了什麼?沒啥新鮮的。不過我這里有一份清單,列出了官方目前已公布過的未來熱點:
1)Healthkit 移動應用平台;
2)Homekit 智能家居平台;
3)Swift語言、METAL技術和64位ARM處理器:這些將在今年帶來定價更高的應用程序(其中有30%將支付給蘋果公司)和更高的IOS系統用戶黏度;
4)與IBM公司的合作:接下來的幾年裡將可輕松創收;
5)1,300萬像素的攝像頭:用來趕上業內標准潮流,這個配件對數字長焦攝影至關重要。
Ⅶ 蘋果發布會後股價大跌,離開喬布斯的蘋果是否在走下坡路
喬布斯本身自身的魅力很大,加上創新的產品,把蘋果推到了輝煌。而離開喬布斯之後,的確會走下坡路,因為蘋果沒有一個有影響力的,缺少像喬布斯這樣有魅力的人。同時,也沒有更好的創新人才創造出更給消費者帶來驚喜的產品。
不過,在蘋果店還是有很多的果粉,依然對蘋果很有期待,也依然有追隨的,所以,粉絲群還是很大。蘋果公司如果能好好地去分析最新的果粉,去了解他們真正的需求,再找出貼合他們的產品,也許還有轉機吧!
總之,個人覺得的確在喬布斯之後,蘋果沒有了最好的核心競爭力,走下坡路了!
Ⅷ 蘋果究竟是如何撐起3萬億美元市值的
第1個因素是該公司有超強的現金流。放眼世界眾多的企業,他們的現金流並不是特別的寬裕,有時候還顯得比較緊張。但是蘋果公司他的現金流比較充足,再沒有給股東返還分紅的情況下,蘋果公司的現金流為2,100億美元,所以擁有如此強大的現金流,不管是哪一家機構,想要去做空蘋果公司基本上是做不到的。當蘋果公司分紅以後,其實該公司的現金流為1,040億美元,所以不管是哪一家機構,他們也不可能一下子拿得出1,000億美元去做空蘋果公司的股票,自然可以讓蘋果公司的市值得以繼續上升。
第3個因素是該公司進行了多元化發展,做成了一個生態系統。蘋果公司不僅僅只是研發手機,也會研發其它的產品,對於手錶以及健身等新設備都進行了研發,而在這些領域也有所突破,所以大家也願意持續關注該公司。畢竟該公司的營收只是統計的蘋果手機的銷量和營收,並沒有統計他其他的產品,如果將其他產品一起統計,那麼營收會更多,所以多元的發展讓大家對蘋果看好自然撐起了30,000億美元的市值。
Ⅸ 蘋果股價最近為什麼跌
隨著Apple股價跌回調整區間,一些投資者預言這一次股價暴跌才剛開場。不過,與2012年的暴跌相比,這次略有不同。
Apple在兩周前發布了第三財季的數據,此後股票一路下滑,跌幅超過12%,蒸發了900多億美元。Apple股價還跌到了200天移動平均線以下,回吐了今年初以來的多數漲幅。
這不禁令人想起Apple股價上一次慘痛的調整經歷:2012年9月起,Apple股價開始持續下跌,截至2013年4月,股價跌了整整44%。
2012年導致Apple股價下跌的催化劑,正是其股票價值長期得以增長的支柱:iPhone。Apple於2012年秋季推出iPhone5,不過其銷量的增長並沒有達到iPhone 4s的水平。為保持產品設備的競爭力,Apple投入的成本又不斷增加,這就對其盈利能力形成了一定壓力。Apple的毛利潤率在 2013年第一季度下滑至37.4%,而上一年同期曾達到47.2%的峰值。
投資者對iPhone的擔憂也是最近Apple股價暴跌的一大因素。據兩周前發布的財報顯示,6月份的iPhone單位銷量同比下降了35%,這一數據與分析師的預測剛好吻合。
更為重要的是,外界擔心下一代iPhone將會面臨嚴峻的銷售前景。金融數據公司FactSet表示,根據分析師目前的預測,iPhone在2016年財政年度的單位銷量將僅增加1%。考慮到iPhone銷量佔Apple公司收益的60%, 並有望在可預見的未來繼續保持這一水平,1%的增幅格外令人擔憂。美銀美林分析師沃姆希•莫漢(Wamsi Mohan)表示,在2016年年新產品推出前,2014年第四季度的iPhone銷量應該算是一個峰值,不過這也是周四Apple股價下滑的又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