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網路股票詐騙的案例分析
擴展閱讀
股票公司業務部 2025-02-04 20:19:51
浙江四寶股票代碼 2025-02-04 20:19:33

網路股票詐騙的案例分析

發布時間: 2022-08-10 04:38:28

『壹』 90後女孩進群炒股砸進102萬,結果瞬間傾家盪產是怎麼回事

90後女孩何夏常在微博和各種渠道里搜索「股票」「炒股」,想看看有沒有一些KOL或是資源,能夠學一波操作。隨後,她關注到了一個微博上就有300多萬粉絲的財經大V徐某峰,之後進了「炒股經驗分享」的微信群,在群內管理員李樹某會推薦一些股票,在何夏嘗到一些甜頭後,開始不斷被「洗腦」,前後投進102萬,後來她所在的微信群裡面的管理人員「統統消失」,才知被騙,只是為時已晚。

其實時間長了,何夏當然也發現,其實李樹某推薦的股票也有些是賠錢的。但每當出現這種情況,李樹某總能搬出一些貌似「合理」解釋,比如:買入的散戶過多,導致盤面出現異動,驚動了該股票操盤的主力莊家。莊家不願意和散戶共享盈利,於是拚命靠洗盤打壓股價……

李樹某告訴這些小股民們,甘心當個小散,最後只能被莊家玩弄於股掌之間。而他的計劃,則是把散戶們集結起來,帶著大家一起吃肉,一起賺錢。

(1)網路股票詐騙的案例分析擴展閱讀

手法不是新手法,股場卻總有新股民

據受害者群的不完全統計,當前,受害者人數已經達到160餘人,來自全國多地,總金額在4000萬元以上,其中除了像何夏這樣的新股民,還有一些曾在股場失意的老股民們。

不少受害者聯系原先發布廣告的財經大V徐某峰,但此時他已刪除了當時發布的推薦微博,並表示「所謂的融資融券、機構通道,都是騙局,王紅某、李樹某這些都是騙子。提醒了整整兩天,如果還有上當受騙的,趕緊去報警。」

雖然手法並不算新手法,但奈何股民總是新股民。警方提示廣大市民,在投資理財時一定要認准正規渠道,投資理財類詐騙往往有很強的欺騙性,那些所謂的「穩賺不賠」「高額回報」很有可能是不法分子事先布下的圈套。

『貳』 如何看待網路股市詐騙

目前股市騙子大多是通過網上進行非法證券活動,其手段多樣,主要有六大特點:

一是以網路、互聯網為信息平台,使股民很容易上套。不法分子通常實施非法網路投資咨詢的方式主要有三種:設立獨立的網站或租用網路空間,以主流網站的鏈接廣告方式吸引瀏覽者點擊進入;二是通過網路論壇、博客、股吧發帖;三是通過QQ群或MSN群進行非法咨詢。

二是以網路鏈接廣告的形式,使股民不容易識別,具有較強的蠱惑性。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主流媒體和網站平台,進行虛假的宣傳造勢,以「漲停板」、「龍頭黑馬」、「暴漲牛股」等字眼,誘騙股民上當。

三是騙子往往假借權威的監管部門的名義「拉大旗做虎皮」實施詐騙。不法分子多打著「經中國證監會批准」、「中國股票證券發行管理中心優秀股票信息網站」等旗號,用與證券公司等市場專業機構相近似的名稱蒙騙投資者,以推薦股票、保證盈利、掌握內幕信息等噱頭,騙取所謂「入會費」、「黑馬推薦費」等,金額從千元至數萬元不等。

四是以通過拉攏客戶收益分成為誘餌引誘投資者進行詐騙。不法分子利用投資者想先賺錢的心理,要求投資者把賺錢後的盈利作為提成匯至指定銀行賬戶。不法分子利用這種看似誘人的形式,更加容易欺騙投資者接受非法投資咨詢,而投資者購買股票遭受損失後,自身利益難以保障。

五是以銷售炒股軟體、保證盈利等借口,掩蓋其非法從事證券交易的身份。證監會加大對此類騙子的打擊力度後,部分不法分子不直接提供咨詢服務,轉而以銷售炒股軟體的名義,將非法咨詢作為軟體的功能或後期服務,把高額收費隱藏在軟體的銷售當中。

六是這些不法分子均不具備證券從業資格、從業經歷和專業素質,不能提供任何合法、有價值的證券投資咨詢服務,千方百計規避監管部門的調查。不法分子一般通過「虛擬電話」號碼等虛假信息「隱身操作」,「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逃避監管部門查處,增大受害者維權的難度。而且,一些網站一旦被發現後隨即關閉,改頭換面又以別的面目繼續從事非法咨詢活動。

順德區上市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紛繁復雜的資本市場上,投資者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輕易上當受騙,最好與相關的證券公司保持聯系,就算是知名的財經人物說的話,也只能當作參考,而不能當作入市投資的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切記。

『叄』 警惕推薦股票的騙局:為什麼薦股騙子這么多

騙術一:潛伏
第1步:自己潛伏一隻股票
黑嘴機構們首先會自己先偷偷潛伏一隻股票,這類股票往往盤子適中,有一定題材,比較適合講故事。
第2步:讓交費的會員抬轎
黑嘴機構在自己有一定持倉量之後,就會開始通知高級會員建倉,順便給讓他們給自己抬抬轎。
這些會員買入的時候,黑嘴們會根據情況適當的加倉或者賣出一定的股票,使得股價走出比較漂亮的圖開,又不至於被迅速推高。
在這個過程的後期,他們會把信息分享給一部分潛在的客戶,一來是分一部分利潤給他們,好讓他們盡快交錢入會,補充因不斷虧損而不斷流失的會員;二來,可以繼續利用他們的資金推漲一下股價。
第3步:操作輿論,推薦股票,讓小散戶接貨
這個時候,黑嘴機構們,會在自己掌握的所有資源(在電視、電話、報紙、博客、股吧等等地方)講故事、講題材,炒作支股票。甚至會買通券商的內線,讓其通過券商的渠道把股票推薦給營業部的大量小散。同時通過簡訊、電話向大量的低級別會員和潛在會員推薦股票。
這個過程一般會比較長,除極個別情況外,股價都會穩定上漲,也有機構會暴力狂拉漲停板吸引注意力。會在這個過程中,黑嘴們慢慢清空自己的倉位→然後,通知自己的會員清空→然後,通過有意向加入他們會員的人清空。
這個中間會有一個問題:他們買了這么多股票,真的能夠全身而退嗎?答案是:No problem!某民間股神曾說過,SB太多了,根本不要擔心出不了貨!
騙術二:為什麼騙子推薦的股票這么准?
小編曾不止一次的想:最早想到第二種騙局的,一定是數據天才。
騙局的要點:
1、首先,騙子機構確實匯聚了幾個短線高手,他們在追逐熱點,選擇短線個股上面確實有一手。這幾個高手,每天會提前給每個業務員一組股票。
2、騙子手裡得有通過各種方法收集到的,大量股民的電話號碼,這里我們假設是16個。
3、騙子把股票推薦給這16個股民。假如漲跌的概率各佔一半的話,就會有8個人的股票出現上漲。第二天,他們再給頭天上漲的這8人打電話推薦一隻股票。假如漲跌的概率各佔一半的話,還有4個人;第三天,他們再給買到上漲的4人打電話薦股,第四天,他們再給這上漲的2人打電話薦股,第五天,他們再給買到上漲的股票的那一個人打電話。
如果有一家機構,連續5天給你的股票都是上漲的。而且如果這5隻個股的連續漲幅都不錯的話。那麼,你有可能再也得不到他們的好股票了。取而代之的是,每天邀請您參加他們會員的電話,畢竟您是見過他們「實力」的。
可是,賺到錢只能說明是你的「財運」好,跟這個機構其實沒有太大的關系。所以,往往會出現很多,不交錢的時候天天推薦的股票都很准,一入會,馬上就不行了的情況。當然了,還有一些財運極佳的「受害者」們能夠長期從這些詐騙機構推薦的個股中賺錢。這里為了方便,我們的舉例只用了16這個數字。可是詐騙機構手上的股民信息往往是數以百萬計。所以,總有一部分股民會成為詐騙機構的長期用戶。而假如,一家機構有1萬個收費客戶,一個客戶一年收1萬元的話,一年的收入就超過1億元。
騙術三:收盤後的簡訊:XX股明天開盤會漲停
第三個案例跟操縱市場有一定的相似性,就是放出小道消息吸引投資者跟盤。這種騙術的要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詐騙團伙會首先選擇一個流通盤較小的股票,然後提前進行倉位埋伏。
第二,在收市的之後時候,給手裡的客戶打電話、發簡訊。內容大致是:「明天這只股票漲停,我們今天收盤前已經提前布局。」
因為這是一小盤股,不需要很大的資金量就能將它炒高。第二天,在集合競價,詐騙團伙通過高價申報的方式,將其開盤價拉高……等開盤之後,用一筆不大的資金以高價直接購買這支股票,很容易導致這支股票迅速漲停。如果有小散追入,他們就趁勢把手中的倉位平掉。當然,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忽悠頭一天接到電話的人,「已然見證過他們的實力」的人加入會員。當然,一量你交了費,你會發現,你永遠買不到這種第二天開盤能漲停的股票。
騙術四:推薦一個股票,不準不要錢
經常有人接到電話,說是推薦股票的,不準不要錢。而且,事後再收錢。
關於,這個騙術……小編想起一個段子:
某老中醫有祖傳良方,號稱包治百病。三副見效,售價五千,治癒再收錢,不好不要錢。於是沒治好的因沒付錢也不找他了,治好的則高高興興送錢去……常年下來,老中醫名聲越來越大,財源越來越多,還掙了一屋子錦旗。所以,這種不準不要錢的薦股,自己去體會吧!
最後,要說明一下,這幾種騙局不是那麼好學的。尤其是第三種騙術,經常有莊家不小心把自己玩兒死的。所以,你非要說這些騙局是我瞎說的,根本不可能有人上當。那我只能說,不要太高估股民的智商了。要不然那些在路邊擺個小碗的乞丐也不會是高收入群體了。

『肆』 關於網路詐騙的現象

網路詐騙是電信詐騙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很多成功的詐騙大多都發生在網上。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網路帶給了我們方便的同時,也讓一些不法分子有機可乘,那麼常見的網路詐騙手段有哪些,或許還有很多人不清楚,接下來找法網小編為您收集了這方面知識,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天上掉餡餅式

「天上掉餡餅式」就是通過以中獎為名進行詐騙的形式。比如「免費刷Q幣」這種網路詐騙形式。這種方式就是網路騙子運用社會工程學,利用人們貪婪的心理進行網路詐騙,結果網民不但沒有獲得Q幣,反而連自己的QQ密碼以及Q幣也被人盜取了。

對於這種詐騙方法,雖然很多人明明知道可能是網路陷阱,但是依然抵擋不了對「免費Q幣」的渴望或者好奇,所以也要登錄到網站進行一番瀏覽。他們的心裡可能會想,自己不進行登錄QQ賬號密碼就不會被盜,但是他們可能被種上隱藏在網站後面的木馬程序。



二、為你解決困難式

「需求突破式」就是抓住受害人的某些需求進行詐騙的形式。比如2007年年初由於我國台灣地震引發的海底光纜斷裂,導致使用國外殺毒軟體的用戶無法升級,無法登錄伺服器在北美地區的美國網站等。就在這個危難的時候,騙子馬上提供所謂的代理伺服器進行詐騙,結果很多人的網路賬戶都相繼被盜。

目前很多網路詐騙都將黑手伸向了網路游戲賬號,尤其是時下比較火爆的《魔獸世界》和《征途》等大型網路游戲。網路騙子正好可以通過代理伺服器上的程序截獲游戲玩家的賬號信息,已經從以前的「暗偷」轉為「明搶」,能想出這樣的方法也可見網路騙子的「用心良苦」。

同時由於大多數玩家缺乏這方面的安全意識,再加上用戶不假思索和分析就進行使用,結果網路騙子很容易就獲取游戲玩家的賬號,然後將非法獲取的游戲賬號轉賣牟取不義之財。



三、感情欺騙式

「感情欺騙式」就是通過各種網路途徑說你的老朋友、家人出事,讓受害人匯錢等。比如收到好友通過QQ發來的信息內容:「在嗎?能幫我個忙嗎?我朋友叫我幫她匯500塊錢(急),我這邊不方便,你幫我匯好嗎?」然後就是需要匯款的賬號和用戶名。

像這樣要求匯款的留言,還宣稱手機沒帶,很容易騙得好心人上當。同時這個留言只要求匯款500元並稱很急,正是因為其金額小所以很可能讓人不設防;它還提醒別人帶上身份證去匯款,可以說考慮得很周全。

此外稱自己沒帶手機,讓人放棄打電話求證的念頭,這也是精心策劃的一個陷阱。而一些詐騙錢財的不法分子也看上了「QQ尾巴」這種傳播方式,他們並不是為了傳播某種病毒,而是利用木馬病毒行騙。

其實在網路上利用QQ傳播木馬病毒的現象,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這種利用感情和親情的方式進行詐騙的,最容易上當的就是一些年輕人,他們出於哥們義氣看到朋友有難,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馬滿足騙子的要求而上當。

『伍』 浙江杭州大學畢業生炒股被詐騙近100萬,你如何看待這件事

我認為這件事表明很多人缺乏防騙意識,人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增加防騙知識的學習,防止上當受騙使經濟受損失。

杭州有個大學生畢業之後拿了一百萬創業,聽信他人傳言加入了股票群,被騙子詐騙了將近一百萬。這件事引起了網友熱議,很多人都表示雖然大學生擁有很高的學歷,但是面對騙子依然防不勝防,防止詐騙要從自我做起,不要妄想一夜暴富,否則很可能會被騙最後血本無歸。

三、上當受騙後要及時報警挽回損失。

在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之後要及時去公安機關報警,通過公安機關的有效措施可以挽回部分經濟損失,事後最好能夠安裝防騙APP,使自己的生活多一道防護,保障自己的經濟安全,使自己避免上當受騙。

騙子非常狡猾需要人們時刻警醒,不要妄想不切實際的財富,不要輕信網路信息,保護好個人信息。

『陸』 總結!2019年五類高發新型網路詐騙是什麼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不法分子的騙術也越來越多樣。隨著一個又一個的騙局被揭開袒露,他們又研究著下一個騙局。在2019年,這些高發的新型網路詐騙有哪些呢?

第一種,購物類詐騙

真實案例:某縣居民李某報案稱:接到一個歸屬地是內蒙古的電話稱其在網上購買的化妝品有質量問題需要為其退款,後讓其加了對方的社交平台賬號,並在該社交平台上發送收款二維碼,稱必須掃描付款後才能通過公司認證,李某分三筆掃描支付合計2萬余元,李某找淘寶客服詢問此事時才發現被騙。

騙術揭秘:由於網路購物和網路支付的普及,交易詐騙佔比遙遙領先,是最為高發的詐騙類型。犯罪分子通常冒充店主或客服,主動找上門,以各種理由要求你打款或提供銀行信息及驗證碼。

犯罪分子還可能通過開設虛假的購物網站或店鋪進行行騙,一旦受害人下單購買商品,便聯系稱系統故障,訂單出現問題,需要重新激活。隨後,通過聊天工具發送虛假激活網址,一旦你填寫好銀行卡號、密碼及驗證碼後,銀行卡上的余額就不翼而飛了。

防範提示:遇到問題應當通過官方客服電話進行咨詢。他人告知交易存在異常時,應直接登陸電商網站並查詢自己帳戶的狀態,如果系統給出的賬號狀態和交易狀態沒有異常,則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說法。

『柒』 我想了解一下 金融詐騙犯和詐騙犯的案例 案情經過

新華網北京2月13日電(李煦 高志海)身為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朱江與某銀行北京某支行分理處主任戴某相互勾結,採取掛失和偽造存款單位印章、預留印鑒卡等手段,大肆進行金融詐騙,給國家造成巨額經濟損失,最終在京受到法律嚴懲。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13日以票據詐騙罪、金融憑證詐騙罪數罪並罰一審判處朱江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扣押在案的1000餘萬元發還銀行;繼續追繳其詐騙所得贓款。

北京市某投資顧問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朱江與某銀行某支行分理處主任戴某(另案處理)合謀後,並在戴授意、幫助下,採取存摺掛失及偽造存款單位印章、預留印鑒卡,偽造轉賬支票的方法,先後分別於1998年3月,把馬某存入該分理處2000萬元中的1000萬元轉出歸自己使用;於1998年9月,將馬某以某房地產開發公司名義存入某銀行某支行分理處的3000萬元轉入自己的投資顧問有限責任公司賬戶。於1999年5月到6月間,將北京某電力有限責任公司存入分理處2億元中的8400萬元轉出騙走。案發後,支行先後賠付馬某4000萬元,墊付電力有限責任公司7262萬元。

朱江於1999年6月逃往美國,後於2001年2月26日回國投案自首。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朱江與銀行內部人員相勾結,大肆進行金融詐騙活動,其行為已分別構成票據詐騙罪和金融憑證詐騙罪,詐騙數額均特別巨大,給國家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罪行極其嚴重,依法應予懲處。鑒於其能夠主動回國投案並協助追回部分贓款,法院依法對其予以從輕、減輕處罰。據此,作出上述一審判決

『捌』 跪求網路詐騙的案例

1、網路交易詐騙

近期,李先生收到一條陌生號碼發來的消息,稱其網上購買的圖書出現異常,並發來異常截圖情況,截圖上留有淘寶客服技術支持人員的聯系方式。李先生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添加對方QQ號後,按照要求向對方繳納保險費用、保證金等費用共計14909元人民幣。

案例剖析:網路交易異常詐騙中,詐騙分子會掌握事主相關網購信息,並通過此信息獲取事主信任,利用各種理由,誘使事主轉賬匯款。

2、假機票詐騙

近期,王先生收到一條某航空公司發來的航班改簽退票簡訊,承諾免費辦理改簽退票服務且補償人民幣300元。王先生撥通電話與之取得聯系,對方要求提供銀行卡號及收到的簡訊驗證碼,王先生操作完畢後發現其銀行卡內的4999元錢被轉走。

案例剖析:隨著外出遊玩的市民增多,購買飛機票發生改簽或退款的情況也隨之增多,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渠道掌握事主出行信息,通過發送簡訊等方式告知事主航班改簽,取得事主信任後,再誘騙事主轉賬,騙取錢財。

3、釣魚鏈接詐騙

近期,李女士手機接到一條簡訊息,內容為銀行卡積分可以兌換現金234元,請點擊進入網站查收,信以為真的李女士點擊鏈接填寫銀行信息以及驗證碼後,發現被轉走5000元。

案例剖析:此類詐騙一般以積分兌換、網銀升級等名義要求事主點擊簡訊鏈接,填寫個人信息,從而盜刷銀行卡內資金。

4、網路購票類詐騙

近期,高先生在QQ上添加了一個火車票「黃牛」,通過掃描對方發送的二維碼支付了300元購票費,後對方稱需要激活才能使用,按照要求又添加了一名「客服」人員,點擊對方發送的鏈接後發現其支付寶被刷走3998元人民幣,共計損失4298元人民幣。

案例剖析:嫌疑人一般採用QQ、微信等方式,謊稱可以為事主購票,向事主發送支付二維碼或發送相關鏈接,誘使事主進行轉賬匯款。

參考資料

去年這些網路詐騙「新坑」你踩過沒?-人民網

『玖』 警惕網路騙局!炒股誤入假平台 30多萬本金消失,你有遇到過炒股騙局嗎

我是一個膽小的人

我不敢擔那麼大的風險,所以我不會炒股買彩票之類的。

『拾』 央視曝光網路薦股騙局是怎麼回事

央視曝光網路薦股騙局是指央視報道A股市場回暖,非法網路薦股現象又有抬頭,今年6月,有至少幾百名投資者,在看了網路直播的薦股,買入了股價高高在上的濟民制葯,然後第二天開始,就連吃了四個跌停,損失慘重

此次的非法網路薦股,源於濟民制葯莊家出貨,他們僱傭了網路黑嘴,讓他們推薦濟民,投資者買入,他們就能順利出貨,而不會像以前庄股崩盤那樣動輒十個跌停。而濟民莊家的出貨方法,並不止這種,曉晨4月2日中午突然發現,自己賬戶被盜號,手裡的股票莫名被全部清倉。

就在第二天,濟民制葯直接跌停,而像曉晨這樣的受害者,全國至少有幾十位。各種跡象表明,濟民制葯莊家的出貨計劃蓄謀已久,4月份開始實施,通過盜號、僱傭網路黑嘴,派發自己的籌碼。

今年6月11日,投資者受非法網路薦股誤導買入濟民制葯後,普遍虧損在33%左右,如果一直未賣出,損失更大,很多投資者報警,但由於網路黑嘴用的都是化名,找不到人,公安機關難以立案。

(10)網路股票詐騙的案例分析擴展閱讀

網路薦股騙局的7大套路:

套路1:

直播平台中,偽裝成「股神、大V、老師、播主、圈主」,號稱有內幕消息、資深背景、傳奇業績、獨特眼光,以「分享炒股技巧、鎖定牛股、推薦黑馬股」等方式忽悠投資者。

套路2:

財經網站上,用「高手指導、大佬看盤、名家談股」等標題,吸引投資者充值購買「金幣、鮮花」等虛擬幣,再通過「直播訂閱、收費文章、付費問答」等方式引誘投資者購買垃圾信息。

套路3:

微信、QQ、微博、論壇、股吧上,用「大數據診股、推薦黑馬、專家一對一指導、無收益不收費」等誇張宣傳,造假炒股業績記錄,引誘投資者交錢成為會員客戶。

套路4:

假扮陌生美女加微信、QQ聊天套近乎,宣稱背後有「老師、專家、股神」指導股票買賣,先免費推薦幾只股票展示實力,再忽悠投資者交錢加入「內部VIP群、VIP直播室」。

套路5:

在微信群、QQ群、網路直播室中,「老師、專家、股神」實時喊單號召大家一起買賣股票,宣稱有「私募基金、資本大佬、實力莊家」保證賺錢;或用「高回報高收益」誘騙投資者參與現貨(貴金屬、藝術品、郵幣卡等)、境外股票(美股、港股等)、國際期貨(外匯、原油、黃金等)等虛假交易。

套路6:

不法分子推薦股票造成投資者虧損後,也並不是都聯系不上,有些公司給投資者造成虧損還能聯繫上,面對投資者的投訴,卻是蠱惑投資者參加更高級別的會員組,繳納更多的「會員費」。

套路7:

不少不法分子為實施詐騙,用與合法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市場專業機構近似的名稱蒙騙投資者,或者直接假冒合法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的名義來實施詐騙。出於對專業機構的信任,投資者往往繳納會員費,獲得薦股,剛開始可能會賺錢,之後卻虧損,最終發現自己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