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哈勃望遠鏡的研發過程
哈勃空間望遠鏡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46年天文學家萊曼·斯皮策(Lyman Spitzer, Jr.)所提出的論文:《在地球之外的天文觀測優勢》。在文中,他指出在太空中的天文台有兩項優於地面天文台的性能。首先,角解析度(物體能被清楚分辨的最小分離角度)的極限將只受限於衍射,而不是由造成星光閃爍、動盪不安的大氣所造成的視象度。在當時,以地面為基地的望遠鏡解析力只有0.5-1.0弧秒,相較下,只要口徑2.5米的望遠鏡就能達到理論上衍射的極限值0.1弧秒。其次,在太空中的望遠鏡可以觀測被大氣層吸收殆盡的紅外線和紫外線。
斯皮策以空間望遠鏡為事業,致力於空間望遠鏡的推展。在1962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在一份報告中推薦空間望遠鏡做為發展太空計劃的一部分,在1965年,斯皮策被任命為一個科學委員會的主任委員,該委員會的目的就是建造一架空間望遠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科學家利用發展火箭技術的同時,曾經小規模的嘗試過以太空為基地的天文學。在1946年,首度觀察到了太陽的紫外線光譜。英國在1962年發射了太陽望遠鏡放置在軌道上,做為亞利安太空計劃的一部分。1966年NASA進行了第一個軌道天文台(OAO)任務,但第一個OAO的電池在三天後就失效,中止了這項任務了。第二個OAO在1968至1972年對恆星和星系進行了紫外線的觀測,比原先的計劃多工作了一年的時間。
軌道天文台任務展示了以太空為基地的天文台在天文學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在1968年NASA確定了在太空中建造直徑3米反射望遠鏡的計劃,當時暫時的名稱是大型軌道望遠鏡或大型空間望遠鏡(LST),預計在1979年發射。這個計劃強調須要有人進入太空進行維護,才能確保這個所費不貸的計劃能夠延續夠長的工作時間;並且同步發展可以重復使用的太空梭技術,才能使前項計劃成為可行的計劃。[3]
空間望遠鏡的計劃一經批准,計劃就被分割成許多子計劃分送各機關執行。 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MSFC)負責設計、發展和建造望遠鏡,金石太空飛行中心(GSFC)負責科學儀器的整體控制和地面的任務控制中心。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委託珀金埃爾默設計和製造空間望遠鏡的光學組件,還有精密定位感測器(FGS),洛克希德被委託建造安裝望遠鏡的太空船。[4]
望遠鏡的鏡子和光學系統是最關鍵的部分,因此在設計上有很嚴格的規范。一般的望遠鏡,鏡子在拋光之後的准確性大約是可見光波長的十分之一,但是因為空間望遠鏡觀測的范圍是從紫外線到近紅外線,所以需要比以前的望遠鏡更高十倍的解析力,它的鏡子在拋光後的准確性達到可見光波長的廿分之一,也就是大約30 納米。
珀金埃爾默刻意使用極端復雜的電腦控制拋光機研磨鏡子,但卻在最尖端的技術上出了問題;柯達被委託使用傳統的拋光技術製做一個備用的鏡子(柯達的這面鏡子現在永久保存在史密松寧學會)[5]。1979年,珀金埃爾默開始磨製鏡片,使用的是超低膨脹玻璃,為了將鏡子的重量降至最低,採用蜂窩格子,只有表面和底面各一吋是厚實的玻璃。
鏡子的拋光從1979年開始持續到1981年5月,拋光的進度已經落後並且超過了預算,這時NASA的報告才開始對珀金埃爾默的管理結構質疑。為了節約經費,NASA停止支援鏡片的製作,並且將發射日期延後至1984年10月。鏡片在1981年底全部完成,並且鍍上了75 nm厚的鋁增強反射,和25 nm厚的鎂氟保護層。
因為在光學望遠鏡組合上的預算持續膨脹,進度也落後的情況下,對珀金埃爾默能否勝任後續工作的質疑繼續存在。為了回應被描述成"未定案和善變的日報表",NASA將發射的日期再延至1985年的4月。但是,珀金埃爾默的進度持續的每季增加一個月的速率惡化中,時間上的延遲也達到每個工作天都在持續落後中。NASA被迫延後發射日期,先延至1986年3月,然後又延至1986年9月。這時整個計劃的總花費已經高達美金11億7500萬
置望遠鏡和儀器的太空船是主要工程上的另一個挑戰。它必須能勝任與抵擋在陽光與地球的陰影之間頻繁進出所造成的溫度變化,還要極端地穩定並能長時間的將望遠鏡精確地對准目標。以多層絕緣材料製成的遮蔽物能使望遠鏡內部的溫度保持穩定,並且以輕質的鋁殼包圍住望遠鏡和儀器的支架。在外殼之內,石墨環氧的框架將校準好的工作儀器牢固的固定住。
有一段時間用於安置儀器和望遠鏡的太空船在建造上比光學望遠鏡的組合來得順利,但洛克希德仍然經歷了預算不足和進度的落後,在1985年的夏天之前,太空船的進度落後了個月,而預算超出了30%。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報告認為洛克希德在太空船的建造上沒有採取主動,而且過度依賴NASA的指導。
在1983年,空間望遠鏡科學協會(STScI)在經歷NASA與科學界之間的權力爭奪後成立。空間望遠鏡科學協會隸屬於美國大學天文研究聯盟(AURA),這是由32個美國大學和7個國際會員組成的單位,總部坐落在馬里蘭州巴爾地摩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校園內。
空間望遠鏡科學協會負責空間望遠鏡的操作和將數據交付給天文學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想將之做為內部的組織,但是科學家依據科學界的做法將之規劃創立成研究單位,由NASA位在馬里蘭州綠堤,空間望遠鏡科學協會南方48千米的哥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和承包廠商提供工程上的支援。哈勃望遠鏡每天24小時不間斷的運作,由四個工作團隊輪流負責操作。
空間望遠鏡歐洲協調機構於1984年設立在德國鄰近慕尼黑的Garching bei München,為歐洲的天文學家提供相似的支援。
在發射時,哈勃空間望遠鏡攜帶的儀器如下:
廣域和行星照相機(WF/PC)
戈達德高解析攝譜儀(GHRS)
高速光度計(HSP))
暗天體照相機(FOC)
暗天體攝譜儀(FOS)
WF/PC原先計劃是光學觀測使用的高解析度照相機。由NASA的噴射推進實驗室製造,附有一套由48片光學濾鏡組成,可以篩選特殊的波段進行天體物理學的觀察。整套儀器使用8片CCD,做出了兩架照相機,每一架使用4片CCD。"廣域照相機"(WFC)因為視野較廣,在解像力上有所損失,而"行星照相機"(PC)以比WFC長的焦距成像,所以有較高的放大率。
GHRS是被設計在紫外線波段使用的攝譜儀,由哥達德太空中心製造,可以達到90,000的光譜解析度[7],同時也為FOC和FOS選擇適宜觀測的目標。FOC和FOS都是哈勃空間望遠鏡上解析度最高的儀器。這三個儀器都舍棄了CCD,使用數位光子計數器做為檢測裝置。FOC是由歐洲空間局製造,FOS則由馬丁·瑪麗埃塔公司製造。
最後一件儀器是由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設計製造的HSP,它用於在可見光和紫外光的波段上觀測變星,和其他被篩選出的天體在亮度上的變化。它的光度計每秒鍾可以偵測100,000次,精確度至少可以達到2%[8]。
哈勃空間望遠鏡的導引系統也可以做為科學儀器,它的三個精細導星感測器(FGS)在觀測期間主要用於保持望遠鏡指向的准確性, 但也能用於進行非常准確的天體測量,測量的精確度達到0.0003弧秒。
在望遠鏡發射數星期之後,傳回來的圖片顯示在光學系統上有嚴重的問題。雖然,第一張圖像看起來比地基望遠鏡的明銳,但望遠鏡顯然沒有達到最佳的聚焦狀態,獲得的最佳圖像品質也遠低於當初的期望。點源的影像被擴散成超過一弧秒半徑的圓,而不是在設計准則中的標准:集中在直徑0.1 弧秒之內,有同心圓的點彌漫函數圖像[10]。
對圖樣缺陷的分析顯示,問題的根源在主鏡的形狀被磨錯了。鏡面邊緣太平了一些,與需要的位置差了約2.2微米,但這個差別造成的是災難性的、嚴重的球面像差。來自鏡面邊緣的反射光,不能聚集在與中央的反射光相同的焦點上。
鏡子的瑕疵造成的作用是在科學觀察的核心觀測上,核心像差的PSF要足夠的明銳到足以進行高解析的分辨,但對明亮的天體和光譜分析是不受影響的。雖然,在外圍損失大片的光因為不能匯聚在焦點上而造成暈像,嚴重的減損瞭望遠鏡觀察暗天體或高反差影像的能力。這意味著幾乎所有對宇宙學的研究計劃都不能執行,因為它們都是非常暗弱的觀測對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哈勃空間望遠鏡成為許多笑話的箭靶,並且被認為是大白象(花費大而無用的東西)。
從點源的圖像往回追溯,天文學家確定鏡面的圓錐常數是−1.01324,而不是原先期望的− 1.00230。[11]通過分析珀金埃爾默的零校正器(精確測量拋光曲面的儀器)和分析在地面測試鏡子的干涉圖影像,也獲得了相同的數值。
由噴射推進實驗室主任,亞倫領導的委員會,確定了錯誤是如何發生的。亞倫委員會發現珀金埃爾默使用的零校正器在裝配上發生了錯誤,它的向場透鏡位置偏差了 1.3 毫米[12]。
在拋光鏡子的期間,珀金埃爾默使用另外二架零校正器,兩者都(正確的)顯示鏡子有球面像差。這些測試都是為確實消除球面像差而設計的,不顧品管文件的指導,公司認為這二架零校正器的精確度不如主要的設備,而忽略了測試的結果。
委員會指出失敗的主因是珀金埃爾默。由於進度表頻繁更動造成的損耗和望遠鏡製造費用的超支,造成了在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和光學公司之間的關系極度的緊張。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發現珀金埃爾默並不認為鏡子的製做在他們的業務中是關鍵性的困難工作,而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也未能在拋光之前善盡本身的職責。在委員會沉痛的批評珀金埃爾默在管理上的不當與缺失的同時,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也被非議未善盡品管的責任,與不該只依賴唯一一架儀器的測試結果。
在望遠鏡的設計中原本就規畫了維修的任務,所以天文學家立刻就開始尋找可以在1993年,預定進行第一次維修任務時解決問題的方案。讓柯達再為哈勃製作備用鏡在軌道上進行更換太昂貴且耗費時間,臨時將望遠鏡帶回地面上修理也不可能。相反,鏡片錯誤的形狀已經被精確的測量出來,因此可以設計一個有相同的球面像差,但功效相反的光學系統來抵消錯誤。也就是在第一次的維修任務中為哈勃配上一副能改正球面像差的眼鏡。
由於原本儀器的設計方式,必須要兩套不同的校正儀器。廣域和行星照相機的設計包括轉動的鏡片和直接進入兩架照相機的8片獨立CCD晶元的光線,可以用一個反球面像差的鏡片完全的消除掉它們表面上的主要變形。[14]修正鏡被固定在替換的第二代廣域和行星照相機內(由於進度和預算的壓力,只修正4片CCD而不是8片)。但是,其他的儀器就缺乏任何可以安置的中間表面,因此必須要一個外加的修正裝置。
設計用來改正球面像差的儀器稱為"空間望遠鏡光軸補償校正光學(COSTAR)",基本上包含兩個在光路上的鏡子,其中一個將球面像差校正過來,光線被聚焦給暗天體照相機、暗天體光譜儀和高達德高解析攝譜儀。[15]為了提供COSTAR在望遠鏡內所需要的位置,必須移除其中一件儀器,天文學家的選擇是犧牲高速光度計。
在哈勃任務的前三年期間,在光學系統被修正到合適之前,望遠鏡依然執行了大量的觀測。光譜的觀測未受到球面像差的影響,但是許多暗弱天體的觀測因為望遠鏡的表現不佳而被取消或延後。盡管受到了挫折,樂觀的天文學家在這三年內熟練的運用影像處理技術,例如反折績(影像重疊)得到許多科學上的進展。
在設計上,哈勃空間望遠鏡必須定期的進行維護,但是在鏡子的問題明朗化之後,第一次的維護就變得非常重要,因為太空人必須全面性的進行望遠鏡光學系統安裝和校正的工作。被選擇執行任務的七位太空人,接受近百種被專門設計的工具使用的密集訓練。由奮進號在1993年12月的STS-61航次中,於10天之中重新安裝了幾件儀器和其他的設備。
最重要的是以COSTAR修正光學組件取代了高速光度計,和廣域和行星照相機由第二代廣域和行星照相機與內部的光學更新系統取代。另外,太陽能板和驅動的電子設備、四個用於望遠鏡定位的陀螺儀、二個控制盤、二個磁力計和其他的電子組件也被更換。望遠鏡上攜帶的計算機也被更新升級,由於高層稀薄的大氣仍有阻力,在三年內逐漸衰減的軌道也被提高了。
1994年1月13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宣布任務獲得完全的成功,並顯示出許多新的圖片 [16]。這次承擔的任務非常復雜,共進行了五次太空梭船艙外的活動,它的回響除了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給予極高的評價外,也帶給天文學家一架可以充分勝任太空任務的望遠鏡。
後續的維修任務沒有如此的戲劇化,但每一次都給哈勃空間望遠鏡帶來了新的能力。
勃幫助解決了一些長期困擾天文學家的問題,而且導出了新的整體理論來解釋這些結果。哈勃的眾多主要任務之一是要比以前更准確的的測量出造父變星的距離,這可以讓我們更加准確的定出哈勃常數的數值范圍,這樣才能對宇宙的擴張速率和年齡有更正確的認知。在哈勃升空之前,哈勃常數在統計上的誤差估計是50%,但在哈勃重新測量出室女座星系團和其他遙遠星系團內的造父變星距離後,提供的測量值准確率可以在10%之內。這與哈勃發射之後以其他更可靠的技術測量出來的結果是一致的。[21]
哈勃也被用來改善宇宙年齡的估計,宇宙的未來也是被質疑的問題之一。來自高紅移超新星搜尋小組和超新星宇宙論計劃的天文學家使用望遠鏡觀察遙遠距離外的超新星,發現宇宙的膨脹也許實際上是在加速中。這個加速已經被哈勃和其他地基望遠鏡的觀測證實,但加速的原因目前還很難以理解。經由哈勃空間望遠鏡的觀測資料,宇宙的年齡是137億年。[22]
由哈勃提供的高解析光譜和影像很明確的證實了盛行的黑洞存在於星系核中的學說。在60年代初期,黑洞將在某些星系的核心被發現還只是一種假說,在80年代才鑒定出一些星系核心可能是黑洞候選者的工作,哈勃的工作卻使得星系的核心是黑洞成為一種普遍和共同的認知。哈勃的計劃在未來將著重於星系核心黑洞質量和星系本質的緊密關聯上,哈勃對星系中黑洞的研究將在星系的發展和中心黑洞的關連上產生深刻與長遠的影響。
休梅克-李維9號彗星在1994年撞擊木星對天文學家是一件很意外的事,幸運的是這次撞擊發生在哈勃完成第一次維護修好光學系統之後的幾個月。因此,哈勃所獲得的影像是自從1979年航海家二號飛掠木星之後最為清晰的影像,並且很幸運的對估計數個世紀才會發生一次的彗星碰撞木星的動力學事件,提供了關鍵性的學習機會。它也被用來研究太陽系外圍的天體,包括矮行星冥王星和鬩神星。
㈡ 珀金埃爾默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PERKINELMER是世界上最大的分析儀器生產製造商,公司由專門致力於產品研製開發的科學家、為客戶提供技術支持與銷售服務的市場人員和商業專業人士組成。自1937年成立至今,在分析化學領域不斷為用戶提供著世界上最先進的儀器、技術與服務。PERKINELMER公司生產多種化學分析儀器,包括:原子吸收光譜儀、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等離子體質譜儀、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近紅外傅立葉變換拉曼光譜儀、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紫外/可見/近紅外光譜儀、旋光儀、熒光/磷光/發光光譜儀、多空板熒光/紫外高效分析儀、熱分析儀、元素分析儀、超微量電子天平、氣相色譜儀、頂空進樣器、自動熱脫附儀、氣相色譜-質譜儀、工程氣相色譜儀、攜帶型和微型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等分析儀器,以及GC-FTIR、TGA-FTIR、HGA-ICP-MS、GC-MS等聯用儀。
注冊資本:100萬新台幣
㈢ Avio200的定性分析在哪裡設置
連接電腦設置
Avio 200 系統能處理難度最高的、未經稀釋的高基體樣品,為ICP 帶來全新的性能及靈活性。
而且,前所未有的性能還帶來了無可比擬的易用性。獨特的硬體特性與業界最直觀易用的軟體相結合,使多元素測量變得與單元素分析一樣簡單。
作為市場上最小巧的 ICP,Avio 200 可通過以下性能,提供最高效的操作、最可靠的數據和最低的擁有成本:
所有 ICP 中最低的氬氣消耗
最快的 ICP 啟動(從關機狀態啟動,光譜儀在短短幾分鍾內即可准備就緒)
對所有適用的元素都具有出色的靈敏度與解析度
具有雙向觀測技術的最寬線性范圍
性能可靠、功能強大、經濟實惠、Avio 200 具備您所尋求的 ICP所具有的一切。
Avio 200 ICP 專為滿足最具挑戰性的客戶需求並超越此類需求而設計,憑借一系列專有獨特的功能,可幫助您運行多個樣品,所取得的成本效益遠超以往任何時候。
最低的運行成本
藉助獲得專利的 Flat Plate (平板) 等離子體技術,Avio 僅需消耗其他系統一半的氬氣量,即可生成強健、耐基體的等離子體,同時賦予您:
所有 ICP 中最低的操作成本
無需再進行與傳統螺旋負載線圈有關的冷卻和維護,提供出色的運行時間和生產力
另外,為了提高效率,珀金埃爾默儀器具有獲得專利的動態波長,穩定功能。可令您從關機狀態啟動,在短短幾分鍾內即可進行分析,因而您大可在儀器不使用時隨意關掉。
強大的雙向觀測功能
與提供軸向和徑向觀測而犧牲性能的同步垂直雙向觀測 ICP 系統不同,Avio 200 系統獲得專利的雙向觀測功能,可測量所有波長,不會造成光或靈敏度的損失。即使是波長大於 500 納米或低
於 200 納米的元素也完全可以測量,即便是在 ppb 的含量水平。該 Avio 系統獨特的雙向觀測設計也提供了可擴展的線性動態范圍,確保實現:
樣品制備和稀釋最小化
高、低濃度可以在同一運行中進行測量
更好的質量控制和更准確的結果
減少重復運行
集成等離子體觀測相機
可簡化您的開發方法,同時藉助 Avio 200 系統的 PlasmaCam?技術,盡享遠程監控等離子體的便利。作為行業首創,彩色相機
可幫助您:
實時觀測等離子體
執行遠程診斷
查看進樣部件
革新性 PlasmaShear 系統,可實現無氬干擾消除
為了消除軸向觀測的干擾,需要消除等離子體的冷尾焰。沒有其他同類儀器能比 Avio 200 更有效、更可靠或更經濟。
其他 ICP 消除尾焰需要消耗高達 4 升/分鍾的氬氣流量,Avio系統獨特的 PlasmaShear 技術只需空氣即可。無需高維護、高提取系統或錐體。就是一個完全集成的、完全自動化的、能提供無故障軸向分析的干擾消除系統。
CCD 檢測器,可實現無與倫比的准確度和精密度
藉助全波長功能,Avio 200 系統的強大電荷耦合器件(CCD)檢測器能不斷提供正確的答案。
Avio 系統的 CCD 檢測器可同時測量所選譜線及其譜線附近波長范圍,實時扣背景,實現出色的檢測精密度。在分析過程中,它還可以同時執行背景校正測量,進一步提高准確度和靈敏度。
㈣ 翻譯一篇關於化工的英文論文 ,急需要翻譯!!急急
樣本,然後乾燥爐
在 110 嗎?
通過刪除多餘 2 毫米篩子仔細的 C
材料,並保留作進一步分析。 兩克,
示例是准確地衡量和消化的總重
金屬分析使用濕的消化過程。 該示例
被轉移到一個聚乙烯試管,與消化
15 毫升的氮酸 (HNO3) 1: 1 混合: 高氯酸
(HClO4)。 混合被加熱八十元嗎?
C 2–3 幾個小時我們-
ing 加熱塊。 該內容被呢? ltrated,轉
通過一個簡單的嗎? 到 25 毫升 polyethy-ltration 儀器
丙烯容量嗎? 問。 在嗎? lter 份文件洗了幾次
1 %HNO3 和卷已完成與 25 毫升,
1 %hno3。 該解決方案存儲在密封的塑料瓶
之前,分析。 重金屬 (鉛、 銅、 鋅、 鎳、 鐵、 鋁、 鉻,
鈷、 鎘,鉬和錳) 決定中使用的灰塵示例
埃爾默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aPerkin
模型分析師 300 韋爾斯利,MA,美國珀金埃爾默)。 斯坦-
dard 股票解的 1 %HNO3 的每個金屬 (1,000 μg/毫升)
用於 prepareworking 的標准。 校準 curveswere
生成了對每個金屬其中 r > 0.995。 試劑空白 (兩個
每八個樣本),在擬備進行整個前 —
牽引的過程。 所有的材料,用於分析 (例如,瓶,
玻璃製品) 被清洗徹底,1 %HNO3,清洗和
嗎? 蒸餾水沖洗用的 nally。
干沉降所採集的所有樣本的礦物成分是
決定使用 x 射線衍射 system(Philips-X' pertMpD,
PANalytical 公司,Almelo,荷蘭)。 在嗎? ne 粉
樣本被隨機裝上特別的幻燈片,然後
掃描 2 之間嗎?
至六十五歲呢?
2 使用鎳的 θ 嗎? ltered 公司 Kα radia-
研究 40 kv/40mA,不同與散射縫的 0.02 嗎?
mm,一
接收 0.15 毫米,用走的 0.01 的縫嗎?
和掃描
3 的速度嗎? / min。
結果與探討
Heavymetals 天然成分的環境-
在低濃度的方法。 人為活動可能會導致
更高水平的各個部分的金屬含量,
生態系統。 河流沉積物,重金屬,例如是
考慮更多敏感簡報 — 溶解污染比
污染 (Gaiero et al,1997年) 的 cators。 人為
可能會導致在城市環境中的重金屬污染的來源
來自多個源。 銅可因電子和金屬-
法的工業而鎳、 鉛、 鎘和鋅可因
化石燃料燃燒 andmanufacturing 行業,例如,
電池、 塗料、 印刷和圖形、 醫學,並舉行 —
allurgy (Alloway 和腳跟,1997年)。
㈤ 珀金埃爾默容易進嗎
不容易。
1、珀金埃爾默股份有限公司專門致力於產品研製開發的科學家,在分析化學領域不斷為用戶提供著世界上最先進的儀器其官方宣布需要是化學專業方面本科才可以有面試條件相比於普通公司不容易進。
2、珀金埃爾默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專業的市場人員和商業專業人士組成,面試條件必須是有3年以上的專業工作經歷才可以,相比於不需要工作經歷的公司要不容易進。
㈥ 化學分析儀器行業有哪些大公司
一、某商業機構統計的行業企業品牌排名:1、國際品牌提及率最高的前10位依次是:島津SHIMADZU安捷倫AGILENTWATERS公司梅特勒-托利多METTLERTOLEDO瓦里安VARIAN熱電THERMO戴安DIONEX珀金埃爾默PerkinElmer德國IKA日立HITACHI2、北京(國內品牌)提及率最高的前3位依次是:普析通用北分瑞利東西電子二、上海企業(國內品牌)有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上海天美科學儀器有限公司上海光譜儀器有限公司上海恆平儀器有限公司|||·島津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滕州市滕海分析儀器有限公司·瑞士萬通中國有限公司·牛津儀器(上海)有限公司·湖南三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廣州菲羅門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北京彩陸科學儀器有限公司·華虹科技有限公司·諾紀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月旭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北京瑞利江蘇天瑞帕納克OBLFARL安捷倫島津日本理學|||·島津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滕州市滕海分析儀器有限公司·瑞士萬通中國有限公司·牛津儀器(上海)有限公司·湖南三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廣州菲羅門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北京彩陸科學儀器有限公司·華虹科技有限公司·諾紀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月旭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㈦ ~~~~~~~~~~~~~~~~~~~初二物理題~~~~~~~~~~~~~~~~~
勃空間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縮寫為HST)
簡介
是以天文學家哈勃為名,在軌道上環繞著地球的望遠鏡。他的位置在地球的大氣層之上,因此獲得了地基望遠鏡所沒有的好處——影像不會受到大氣湍流的擾動,視寧度絕佳又沒有大氣散射造成的背景光,還能觀測會被臭氧層吸收的紫外線。於1990年發射之後,已經成為天文史上最重要的儀器。他已經填補了地面觀測的缺口,幫助天文學家解決了許多根本上的問題,對天文物理有更多的認識。哈勃的哈勃超深空視場是天文學家曾獲得的最深入(最敏銳的)的光學影像。
從他於1946年的原始構想開始,直到發射為止,建造太空望遠鏡的計劃不斷的被延遲和受到預算問題的困擾。在他發射之後,立即發現主鏡有球面像差,嚴重的降低瞭望遠鏡的觀測能力。幸好在1993年的維修任務之後,望遠鏡恢復了計劃中的品質,並且成為天文學研究和推展公共關系最重要的工具。哈勃空間望遠鏡和康普頓伽瑪射線天文台、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斯必澤空間望遠鏡都是美國宇航局大型軌道天文台計劃的一部分 。哈勃空間望遠鏡由NASA和ESO合作共同管理。
哈勃的未來依靠後續的維修任務是否成功,維持穩定的幾個陀螺儀已經損壞,2007年,連備用的也已經耗盡,而且另一架用於指向的望遠鏡功能也在衰減中。陀螺儀必須要以人工進行維修,在2007年1月30日,主要的先進巡天照相機(ACS)也停止工作,在執行人工維修之前,只有超紫外線的頻道能夠使用。另一方面,如果沒有再提升來增加軌道高度,阻力會迫使望遠鏡在2010年 重返大氣層。自從2003年太空梭哥倫比亞不幸事件之後,由於國際太空站和哈勃不在相同的高度上,使得太空人在緊急狀況下缺乏安全的避難場所,因而NASA認為以載人太空任務去維修哈勃望遠鏡是不合情理的危險任務。NASA在從新檢討之後,執行長麥克格里芬在2006年10月31日決定以亞特蘭大進行最後一次的哈勃維修任務,任務的時間安排在2008年9月11日,基於安全上的考量,屆時將會讓發現號在LC-39B發射台上待命,以便在緊急情況時能提供救援。計劃中的維修將能讓哈勃空間望遠鏡持續工作至2013年。如果成功了,後繼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應該已經發射升空,可以銜接得上任務了。韋伯太空望遠鏡在許多研究計劃上的功能都遠超過哈勃,但將只觀測紅外線,因此在光譜的可見光和紫外線領域內無法取代哈勃的功能。
[編輯本段]「哈勃」面臨淘汰
「哈勃」太空望遠鏡已到「晚年」。它在太空的十幾年中,經歷4次大修,分別為1993年、1997年、1999年、2001年。盡管每次大修以後,「哈勃」都面貌一新,特別是2001年科學家利用哥倫比亞太空梭對它進行的第四次大修,為它安裝測繪照相機,更換太陽能電池板,更換已工作11年的電力控制裝置,並激活處於「休眠」狀態的近紅外照相機和多目標分光計,然而,大修仍掩蓋不住它的「老態」,因為「哈勃」從上太空起就處於「帶病堅持工作」 狀態。
美國航空航天局將於近期召集各方面專家和宇航員共同討論,「何時以何種方式」讓「NASA驕子」「哈勃」「壽終正寢」。盡管人們仍對它戀戀不舍,但「哈勃」所剩時日不多,也許在今年或稍晚一些時候就會被換下「一線」。
[編輯本段]觀念、設計和指標
1、企劃和前置作業
哈勃空間望遠鏡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46年天文學家萊曼·斯必澤所提出的論文:《在地球之外的天文觀測優勢》。在文中,他指出在太空中的天文台有兩項優於地面天文台的性能。首先,角解析度(物體能被清楚分辨的最小分離角度)的極限將指受限於繞射,而不是由造成星光閃爍、動盪不安的大氣所造成的視象度。在當時,以地面為基地的望遠鏡解析力只有0.5-1.0弧秒,相較下,只要口徑2.5公尺的望遠鏡就能達到理論上繞射的極限值0.1弧秒。其次,在太空中的望遠鏡可以觀測被大氣層吸收殆盡的紅外線和紫外線。
斯必澤以太空望遠鏡為事業,致力於太空望遠鏡的推展。在1962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在一份報告中推薦太空望遠鏡做為發展太空計劃的一部分,在1965年,斯必澤被任命為一個科學委員會的主任委員,該委員會的目的就是建造一架太空望遠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科學家利用發展火箭技術的同時,曾經小規模的嘗試過以太空為基地的天文學。在1946年,首度觀察到了太陽的紫外線光譜。英國在1962年發射了太陽望遠鏡放置在軌道上,做為亞利安太空計劃的一部分。1966年NASA進行了第一個軌道天文台(OAO)任務,但第一個OAO的電池在三天後就失效,中止了這項任務了。第二個OAO在1968至1972年對恆星和星系進行了紫外線的觀測,比原先的計劃多工作了一年的時間。
軌道天文台任務展示了以太空為基地的天文台在天文學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在1968年NASA確定了在太空中建造直徑3公尺反射望遠鏡的計劃,當時暫時的名稱是大型軌道望遠鏡或大型太空望遠鏡(LST),預計在1979年發射。這個計劃強調須要有人進入太空進行維護,才能確保這個所費不貸的計劃能夠延續夠長的工作時間;並且同步發展可以重復使用的太空梭技術,才能使前項計劃成為可行的計劃。
2、對資金的需求
軌道天文台計劃的成功,鼓舞了越來越強的公眾與論支持大型太空望遠鏡應該是天文學領域內重要的目標。在1970年NASA設立了兩個委員會,一個規劃太空望遠鏡的工程,另一個研究太空望遠鏡任務的科學目標。在這之後,NASA下一個需要排除的障礙就是資金的問題,因為這比任何一個地面上的天文台所耗費的資金都要龐大許多倍。美國的國會對太空望遠鏡的預算需求提出了許多的質疑,為了與裁軍所需要的預算對抗,當時就詳細的列出瞭望遠鏡的硬體需求以及後續發展所需要的儀器。在1974年,在裁減政府開支的鼓動下,傑拉爾德福特剔除了所有進行太空望遠鏡的預算。
為響應此,天文學家協調了全國性的游說努力。許多天文學家親自前往拜會眾議員和參議員,並且進行了大規模的信件和文字宣傳。國家科學院出版的報告也強調太空望遠鏡的重要性,最後參議院決議恢復原先被國會刪除的一半預算。
資金的縮減導致目標項目的減少,鏡子的口徑也由3公尺縮為2.4公尺,以降低成本和更有效與緊密的配置望遠鏡的硬體。原先計劃做為先期測試,放置在衛星上的1.5公尺太空望遠鏡也被取消了,對預算表示關切的歐洲太空總署也成為共同合作的夥伴。歐洲太空總署同意提供經費和一些望遠鏡上需要的儀器,像是做為動力來源的太陽能電池,回饋的視歐洲的天文學家可以使用不少於15%的望遠鏡觀測時間。在1978年,美國國會撥付了36,000,000C元美金,讓大型太空望遠鏡開始設計,並計劃在1983年發射升空。在1980年初,望遠鏡被命為哈勃,以紀念在20世紀初期發現宇宙膨脹的天文學家愛德文·哈勃。
3、結構和工程
太空望遠鏡的計劃一經批准,計劃就被分割成許多子計劃分送各機關執行。 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MSFC)負責設計、發展和建造望遠鏡,金石太空飛行中心(GSFC)負責科學儀器的整體控制和地面的任務控制中心。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委託珀金埃爾默設計和製造太空望遠鏡的光學組件,還有精密定位感測器(FGS),洛克希德被委託建造安裝望遠鏡的宇宙飛船。
4、光學望遠鏡的組合(OTA)
望遠鏡的鏡子和光學系統是最關鍵的部分,因此在設計上有很嚴格的規范。一般的望遠鏡,鏡子在拋光之後的准確性大約是可見光波長的十分之一,但是因為太空望遠鏡觀測的范圍是從紫外線到近紅外線,所以需要比以前的望遠鏡更高十倍的解析力,它的鏡子在拋光後的准確性達到可見光波長的廿分之一,也就是大約30 奈米。
珀金埃爾默刻意使用極端復雜的計算機控制拋光機研磨鏡子,但卻在最尖端的技術上出了問題;柯達被委託使用傳統的拋光技術製做一個備用的鏡子(柯達的這面鏡子現在永久保存在史密松寧學會)。1979年,珀金埃爾默開始磨製鏡片,使用的是超低膨脹玻璃,為了將鏡子的重量降至最低,採用蜂窩格子,只有表面和底面各一吋是厚實的玻璃。
鏡子的拋光從1979年開始持續到1981年5月,拋光的進度已經落後並且超過了預算,這時NASA的報告才開始對珀金埃爾默的管理結構質疑。為了節約經費,NASA停止支持鏡片的製作,並且將發射日期延後至1984年10月。鏡片在1981年底全部完成,並且鍍上了75 nm厚的鋁增強反射,和25 nm厚的鎂氟保護層。
因為在光學望遠鏡組合上的預算持續膨脹,進度也落後的情況下,對珀金埃爾默能否勝任後續工作的質疑繼續存在。為了回應被描述成"未定案和善變的日報表", NASA將發射的日期再延至1985年的4月。但是,珀金埃爾默的進度持續的每季增加一個月的速率惡化中,時間上的延遲也達到每個工作天都在持續落後中。NASA被迫延後發射日期,先延至1986年3月,然後又延至1986年9月。這時整個計劃的總花費已經高達美金11億7500萬。
5、宇宙飛船的系統
安置望遠鏡和儀器的宇宙飛船是主要工程上的另一個挑戰。它必須能勝任與抵擋在陽光與地球的陰影之間頻繁進出所造成的溫度變化,還要極端的穩定並能長間的將望遠鏡精確的對准目標。以多層絕緣材料製成的遮蔽物能使望遠鏡內部的溫度保持穩定,並且以輕質的鋁殼包圍住望遠鏡和儀器的支架。在外殼之內,石墨環氧的框架將校準好的工作儀器牢固的固定住。
有一段時間用於安置儀器和望遠鏡的宇宙飛船在建造上比光學望遠鏡的組合來得順利,但洛克希德仍然經歷了預算不足和進度的落後,在1985年的夏天之前,宇宙飛船的進度落後了個月,而預算超出了30%。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報告認為洛克希德在宇宙飛船的建造上沒有採取主動,而且過度依賴NASA的指導。
6、地面的支持
在1983年,太空望遠鏡科學協會(STScI)在經歷NASA與科學界之間的權力爭奪後成立。太空望遠鏡科學協會隸屬於美國大學天文研究聯盟 (AURA),這是由32個美國大學和7個國際會員組成的單位,總部坐落在馬里蘭州巴爾地摩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校園內。
太空望遠鏡科學協會負責太空望遠鏡的操作和將數據交付給天文學家。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想將之做為內部的組織,但是科學家依據科學界的做法將之規劃創立成研究單位,由NASA位在馬里蘭州綠堤,太空望遠鏡科學協會南方48公里,的哥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和承包廠商提供工程上的支持。哈伯望遠鏡每天24小時不間斷的運作,由四個工作團隊輪流負責操作。
太空望遠鏡歐洲協調機構於1984年設立在德國鄰近慕尼黑的Garching bei München,為歐洲的天文學家提供相似的支持。
7、挑戰者號的事故
早在1986年,就已經計劃在當年10月份發射哈勃空間望遠鏡。但是挑戰者號的事故使美國的太空計劃停滯不前,太空梭的暫停升空,迫使哈勃空間望遠鏡的發射延遲了數年。望遠鏡和所有的附件都必須分門別類的儲藏在無塵室內,直到能夠排出發射的日期,這也使得已經超支的總成本更為高漲。
最後,隨著太空梭在1988年再度開始升空,望遠鏡也預定在1990年發射。在發射前的最後准備,用氮氣噴射鏡面以除去可能累積的灰塵,並且對所有的系統進行廣泛的測試。終於,在1990年4月24日由發現號太空梭,於STS-31航次將望遠鏡成功的送入計劃中的軌道。
從它原始的總預算,大約4億美金,到現在的花費超過25億美金,哈勃的成本依然在不斷的累積與增高。美國政府估計的開銷將高達45至60億美金,歐洲所挹注的資金也高達6億歐元(1999年的估計)。
8、儀器
在發射時,哈勃空間望遠鏡攜帶的儀器如下:
·廣域和行星照相機(WF/PC)
·戈達德高解析攝譜儀(GHRS)
·高速光度計(HSP))
·暗天體照相機(FOC)
·暗天體攝譜儀(FOS)
WF/PC原先計劃是光學觀測使用的高解析度照相機。由NASA的噴射推進實驗室製造,附有一套由48片光學濾鏡組成,可以篩選特殊的波段進行天體物理學的觀察。整套儀器使用8片CCD,做出了兩架照相機,每一架使用4片CCD。"廣域照相機"(WFC)因為視野較廣,在解像力上有所損失,而"行星照相機"(PC)以比WFC長的焦距成像,所以有較高的放大率。
GHRS是被設計在紫外線波段使用的攝譜儀,由哥達德太空中心製造,可以達到90,000的光譜解析度,同時也為FOC和FOS選擇適宜觀測的目標。FOC和FOS都是哈勃空間望遠鏡上解析度最高的儀器。這三個儀器都舍棄了CCD,使用數字光子計數器做為檢測裝置。FOC是由歐洲太空總署製造, FOS 則由Martin Marietta公司製造。
最後一件儀器是由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設計製造的HSP,它用於在可見光和紫外光的波段上觀測變星,和其它被篩選出的天體在亮度上的變化。它的光度計每秒鍾可以偵測100,000次,精確度至少可以達到2%。
哈勃空間望遠鏡的導引系統也可以做為科學儀器,它的三個精細導星感測器(FGS)在觀測期間主要用於保持望遠鏡指向的准確性, 但也能用於進行非常准確的天體測量,測量的精確度達到 0.0003弧秒。
[編輯本段]鏡片的瑕疵
在望遠鏡發射數星期之後,傳回來的圖片顯示在光學系統上有嚴重的問題。雖然,第一張圖像看起來比地基望遠鏡的明銳,但望遠鏡顯然沒有達到最佳的聚焦狀態,獲得的最佳圖像質量也遠低於當初的期望。點源的影像被擴散成超過一弧秒半徑的圓,而不是在設計准則中的標准:集中在直徑0.1 弧秒之內,有同心圓的點彌漫函數圖像。
對圖樣缺陷的分析顯示,問題的根源在主鏡的形狀被磨錯了。雖然,這個差異小於光的1/20波長,只是在邊緣太平了一點。鏡面與需要的位置只差了微不足道的2微米,但這個差別造成的是災難性的、嚴重的球面像差。來自鏡面邊緣的反射光,不能聚集在與中央的反射光相同的焦點上。
鏡子的瑕疵造成的作用是在科學觀察的核心觀測上,核心像差的PSF要足夠的明銳到足以進行高解析的分辨,但對明亮的天體和光譜分析是不受影響的。雖然,在外圍損失大片的光因為不能匯聚在焦點上而造成暈像,嚴重的減損瞭望遠鏡觀察暗天體或高反差的影像的能力。這意味著幾乎所有對宇宙學的研究計劃都不能執行,因為她們都是非常暗弱的觀測對象。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和哈勃空間望遠鏡成為許多笑話的箭靶,並且被認為是大白象(花費大而無用的東西)。
1、問題的根源
從點源的圖像往回追溯,天文學家確定鏡面的圓錐常數是−1.0139,而不是原先期望的− 1.00229。通過分析珀金埃爾默的零校正器(精確測量拋光曲面的儀器)和分析在地面測試鏡子的干涉圖影像,也獲得了相同的數值。
由噴射推進實驗室主任,亞倫領導的委員會,確定了錯誤是如何發生的。亞倫委員會發現珀金埃爾默使用的零校正器在裝配上發生了錯誤,它的向場透鏡位置偏差了1.3 mm。
在拋光鏡子的期間,珀金埃爾默使用另外二架零校正器,兩者都(正確的)顯示鏡子有球面像差。這些測試都是會確實消除球面像差而設計的,不顧品管文件的指導,公司認為這二架零校正器的精確度不如主要的設備,而忽略了測試的結果。
委員會指出失敗的主因是珀金埃爾默。由於進度表頻繁更動造成的損耗和望遠鏡製造費用的超支,造成了在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和光學公司之間的關系極度的緊張。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發現珀金埃爾默並不認為鏡子的製做在他們的業務中是關鍵性的困難工作,而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也未能在拋光之前善盡本身的職責。在委員會沉痛的批評珀金埃爾默在管理上的不當與缺失的同時,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也被非議未善盡品管的責任,與不該只依賴維一一架儀器的測試結果。
2、解決的設計
在望遠鏡的設計中原本就規畫了維修的任務,所以天文學家立刻就開始尋找可以在1993年,預定進行第一次維修任務時解決問題的方案。以柯達為哈勃製作的備用鏡,在軌道上進行更換是太昂貴和耗費時間,臨時要將望遠鏡帶回地面正修也不可能。取而代之的,鏡片錯誤的形狀已經被精確的測量出來,因此可以設計一個有相同的球面像差,但功效相反的光學系統來抵消錯誤。也就是在第一次的維修任務中為哈勃配上一副能改正球面像差的眼鏡。
由於原本儀器的設計方式,必須要兩套不同的校正儀器。廣域和行星照相機的設計包括轉動的鏡片和直接進入兩架照相機的8片獨立CCD晶元的光線,可以用一個反球面像差的鏡片完全的消除掉它們表面上的主要變形。修正鏡被固定在替換的第二代廣域和行星照相機內(由於進度和預算的壓力,只修正4片CCD而不是8片)。但是,其它的儀器就缺乏任何可以安置的中間表面,因此必須要一個外加的修正裝置。
3、COSTAR
設計用來改正球面像差的儀器稱為"太空望遠鏡光軸補償校正光學(COSTAR)",基本上包含兩個在光路上的鏡子,其中一個將球面像差校正過來,光線被聚焦給暗天體照相機、暗天體光譜儀和高達德高解析攝譜儀。為了提供COSTAR在望遠鏡內所需要的位置,必須移除其中一件儀器,天文學家的選擇是犧牲高速光度計。
在哈勃任務的前三年期間,在光學系統被修正到合適之前,望遠鏡依然執行了大量的觀測。光譜的觀測未受到球面像差的影響,但是許多暗弱天體的觀測因為望遠鏡的表現不佳而被取消或延後。盡管受到了挫折,樂觀的天文學家在這三年內熟練的運用影像處理技術,例如反折績(影像重疊)得到許多科學上的進展。
[編輯本段]維護任務和新儀器
1、第一次維護任務
在設計上,哈勃空間望遠鏡必須定期的進行維護,但是在鏡子的問題明朗化之後,第一次的維護就變得非常重要,因為航天員必須全面性的進行望遠鏡光學系統安裝和校正的工作。被選擇執行任務的七位航天員,接受近百種被專門設計的工具使用的密集訓練。由奮進號在1993年12月的STS-61航次中,於10天之中重新安裝了幾件儀器和其它的設備。
最重要的是以COSTAR修正光學組件取代了高速光度計,和廣域和行星照相機由第二代廣域和行星照相機與內部的光學更新系統取代。另外,太陽能板和驅動的電子設備、四個用於望遠鏡定位的陀螺儀、二個控制盤、二個磁力計和其它的電子組件也被更換。望遠鏡上攜帶的計算器也被更新升級,由於高層稀薄的大氣仍有阻力,在三年內逐漸衰減的軌道也被提高了。
在1994年的1月13日,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宣布任務獲得完全的成功,並顯示出許多新的圖片。這次承擔的任務非常復雜,共進行了五次太空梭船艙外的活動,它的回響除了對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給予極高的評價外,也帶給天文學家一架可以充分勝任太空任務的望遠鏡。
後續的維修任務沒有如此的戲劇化,但每一次都給哈勃空間望遠鏡帶來了新的能力。
2、第二次維護任務
第二次維護任務由發現號在1997年2月的STS-82航次中執行,以太空望遠鏡影像攝譜儀(STIS)和近紅外線照相機和多目標分光儀(NICMOS)替換掉戈達德高解析攝譜儀(GHRS)和暗天體攝譜儀(FOS);以一台新的固態記錄器替換工程與科學錄音機,修護了絕熱毯和再提升哈勃的軌道。近紅外線照相機和多目標分光儀包含由固態氮做成的吸熱器以減少來自儀器的熱雜訊,但在安裝之後,部分來自吸熱器的熱擴散卻意料之外的進入光學擋板,這額外增加的熱量導致儀器的壽命由原先期望的4.5年縮短為2年。
3、第三次維護任務(3A)
在六台陀螺儀中的三台故障之後(第4台在任務之前幾個星期故障,使望遠鏡不能勝任執行科學觀察),第三次維護任務仍然由發現號在1999年12月的STS-103航次中執行。在這次維護中更換了全部的六台陀螺儀,也更換了一個精細導星感測器和計算器,安裝一套組裝好的電壓/溫度改善工具(VIK)以防止電池的過熱,並且更換絕熱的毯子。新的計算器是能在低溫輻射下運作的英特爾486,可以執行一些過去必須在地面處理的與宇宙飛船有關的計算工作。
4、第四次維護任務(3B)
第四次維護任務由哥倫比亞號在2002年3月的STS-109航次中執行,以先進巡天照相機(ACS)替換了暗天體照相機(FOC),並且查看了冷卻劑已經在1999年耗盡的近紅外線照相機和多目標分光儀(NICMOS)。更換了新的冷卻系統之後,雖然還不能達到原先設計時預期的低溫,但已經冷到足以繼續工作了。
在這次任務中再度更換了太陽能板。新的太陽能板是為銥衛星發展出來的,大小隻有原來的三分之二,除了可以有效的減少稀薄大氣層帶來的阻力,還能多供應30%的動力。這多出來的動力使得哈勃空間望遠鏡上所有的儀器可以同時運作,並且因為較為柔軟,還消除了老舊的太陽能板因為進出陽光照射區域會產生震動的問題。為了改正繼電器遲滯的問題,哈勃的配電系統也被更新了。這是哈勃空間望遠鏡升空之後,首度能完全的應用所獲得的電力。其中影響最大的兩架儀器,先進巡天照相機和近紅外線照相機和多目標分光儀,在2003至2004年間共同完成了哈勃超深空視場。
5、 最後的維護任務
最後一次的哈勃維修任務已經安排在2008年9月11日,航天員將更換新的電池和陀螺儀。更換精細導星感測器(FGS)並修理太空望遠鏡影像攝譜儀(STIS)。他們也將安裝二架新的儀器:宇宙起源頻譜儀和第三代廣域照相機,但是可能不會重置或替換先進巡天照相機。
[編輯本段]科學上的成就
哈勃幫助解決了一些長期困擾天文學家的問題,而且導出了新的整體理論來解釋這些結果。哈勃的眾多主要任務之一是要比以前更准確的的測量出造父變星的距離,這可以讓我們更加准確的定出哈勃常數的數值范圍,這樣才能對宇宙的擴張速率和年齡有更正確的認知。在哈勃升空之前,哈勃常數在統計上的誤差估計是50%,但在哈勃重新測量出室女座星系團和其它遙遠星系團內的造父變星距離後,提供的測量值准確率可以在10%之內。這與哈勃發射之後以其它更可靠的技術測量出來的結果是一致的。
哈勃也被用來改善宇宙年齡的估計,宇宙的未來也是被質疑的問題之一。來自高紅移超新星搜尋小組和超新星宇宙論計劃的天文學家使用望遠鏡觀察遙遠距離外的超新星,發現宇宙的膨脹也許實際上是在加速中。這個加速已經被哈勃和其它地基望遠鏡的觀測證實,但加速的原因目前還很難以理解。
由哈勃提供的高解析光譜和影像很明確的證實了盛行的黑洞存在於星系核中的學說。在60年代初期,黑洞將在某些星系的核心被發現還只是一種假說,在80年代才鑒定出一些星系核心可能是黑洞候選者的工作,哈勃的工作卻使得星系的核心是黑洞成為一種普遍和共同的認知。哈勃的計劃在未來將著重於星系核心黑洞質量和星系本質的緊密關聯上,哈勃對星系中黑洞的研究將在星系的發展和中心黑洞的關連上產生深刻與長遠的影響。
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在1994年撞擊木星對天文學家是一件很意外的事,幸運的事發生在哈勃完成第一次維護修好光學系統之後的幾個月。因此,哈勃所獲的的影像是自從1979年航海家二號飛掠木星之後最為清晰的影像,並且很幸運的對估計數個世紀才會發生一次的彗星碰撞木星的動力學事件,提供了關鍵性的學習機會。它也被用來研究太陽系外圍的天體,包括矮行星冥王星和厄里斯。
㈧ pe工程師是什麼
PE 是指 Perkins elmer,珀金埃爾默儀器有限公司,
歷史里程
Perkin & Elmer
公司前身:PerkinElmer 由兩家標准普爾 500 公司的業務部門合並而成,這兩家公司分別為 EG&G Inc.(前身為 NYSE:EGG,位於馬薩諸塞州的韋爾斯利)和 Perkin-Elmer(前身為 NYSE:PKN,位於康涅狄格州的諾沃克)。1999 年 5 月 28 日,EG&G Inc. 的非政府方以 4 億 2500 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 Perkin-Elmer 的一個傳統業務部門(分析儀器部)並沿用 Perkin-Elmer 這一名稱組建了新的 PerkinElmer 公司。公司聘用了全新的高級管理人員和董事會。當時,EG&G 生產各種工業產品(包括汽車、醫葯、航空設備和攝影器材)。Perkin-Elmer 原來的董事會和高級管理人員留任於重組後的公司,公司更名為 PE 公司。Perkin-Elmer 的生命科學部及其下屬的兩個追蹤股票業務集團Celera Genomics(NYSE:CRA)和 PE Biosystems(前身為 NYSE:PEB)參與了那十年中最具影響力的生物技術事件,即與人類基因組計劃協會展開激烈競爭,該計劃導致了後來的基因組泡沫,它是技術泡沫的一部分。
EG&G 創建於 1931 年;它由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 Harold Edgerton 和該院學生 Kenneth Germeshausen 和 Herbert Grier 在波士頓的一家車庫中創建。1946 年,EG&G 的聯合創始人 Harold Edgerton 榮獲美國陸軍部頒發的自由勛章,經他改進後的閃光燈技術可以進行夜間空中攝影。在接下來的 30 年中,EG&G 在光電學的研發領域中一路領先,獲得 50 多項獨家專利。該公司於 1947 年組建為股份有限公司,並正式命名為 EG&G。
1937——1991年:創建成長期
Perkin-Elmer 於 1937 年由 Richard Perkin 和 Charles Elmer 合夥創建,最初是一家光學設計和咨詢公司。1944 年,Perkin-Elmer 開始涉足分析儀器領域;在 20 世紀 90 年代初期,PerkinElmer 和 Cetus 公司(即後來的 Hoffmann-La Roche)結成合作夥伴,成為了聚合酶鏈反應 (PCR) 設備製造行業中的先驅。在 20 世紀 80 年代,PerkinElmer 與 MDS Sciex 所組成的合資企業製造出了第一台商用的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在 2000 年末,PerkinElmer 與 GE Medical Systems 結成合作夥伴,成為其高級醫療成像用 X 射線檢測儀的獨家供應商,努力將數字確立為保健標准。
從 1954 年開始,PerkinElmer 還一直在德國開展分析儀器業務,直到 2001 年,分公司位於於伯林根的博登湖,名為 Bodenseewerk Perkin-Elmer GmbH。
Perkin-Elmer 曾受委託為哈伯空間望遠鏡製造光學元件。主鏡的製造於 1979 年開始,1981 年完成。但是,由於拋光超出了預算並且沒有按照計劃完成,因此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產生了嚴重的糾紛。由於未正確校正零像差校正器,主鏡被發現在到達 STS-31 的軌道之後存在明顯的球面像差。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一份調查報告嚴厲批評了 Perkin-Elmer,指責它管理失職、無視書面質量指南,不重視測試數據,而測試數據中恰恰指明了校正存在問題。[3] 校正後的光學元件在第一次哈伯望遠鏡維護和修復任務 STS-61 中安裝在望遠鏡中。校正裝置 COSTAR 被完全應用到副鏡並更換已有的儀器,這樣一來主鏡仍然有一個明顯的像差。
1992——2008年:逐步擴展期
1992 年,公司與 Applied Biosystems 合並。1997 年,公司再次與 PerSeptive Biosystems 合並。這次合並為 PerkinElmer 帶來了用於質譜分析、肽合成和低聚核苷酸合成的儀器。1998 年,PerkinElmer 收購了 Lumen Technologies,在其產品組合中增加了短弧氙燈、汞氙燈、閃光燈、金屬鹵化物燈、汞毛細管、電鑄氙氣石英反射鏡和航空用照明燈。1999 年 7 月 14 日,作為新的分析儀器製造商,PerkinElmer 裁減 350 個工作崗位,重組後運營成本減少 12%。[2]
2000 年,PerkinElmer 收購 NEN Life Science Procts,在產品線中增加了一系列應用於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和新葯研究的世界一流放射性試劑和儀器;2001 年,收購 Packard BioScience 後,PerkinElmer 擴展了在自動化、液體處理和樣品制備領域中的業務。同年,PerkinElmer 還收購了 Analytical Automation Specialists Inc.,該公司是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 (LIMS) 的領先供應商,這使得 PerkinElmer 具備了提供有價值信息工具的能力,從而幫助客戶提高實驗室的生產效率。2005 年,PerkinElmer 通過收購 Elcos AG 擴展了已有的光子學業務,新增了領先的發光二極體 (LED) 解決方案。
2006 年,PerkinElmer 以約 4 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其流體科學部,目的是將戰略重點轉移到高速成長的健康科學和光電子市場。此次出售之後,PerkinElmer 又收購了許多領先/發展迅猛的小型企業,包括 Spectral Genomics、Improvision、Evotec-Technologies、Euroscreen、ViaCell 和 Avalon Instruments。此後對 Evotec Technologies 的收購,增強了 PerkinElmer 在高通量和高級細胞篩選領域的實力。不過,「Evotec-Technologies」品牌仍然是 Evotec(前所屬公司)的資產,直到 2007 年末,PerkinElmer 才獲得該品牌的使用許可。收購 Avalon Instruments 擴充了 PerkinElmer 的分子光譜儀系列。
2006 年末,PerkinElmer 成功收購 Euroscreen Procts,進而獲得了獨具創新的AequeoScreenTM 發光平台,該平台可用於篩選葯物靶點中的一大類 - G 蛋白偶聯受體 (GPCR)。
PerkinElmer 還通過收購臨床實驗室和服務(包括 NTD Labs、Pediatrix、Signature Genomics、Surendra、新波生物和 Visen Medical),不斷擴展其在醫療領域中的業務關注點。
2006 年 7 月,PerkinElmer 收購位於紐約長島的 NTD Labs。這家實驗室專門從事孕早期的產前篩查研究。
2007 年 10 月,PerkinElmer 購買了 ViaCell, Inc. 及其位於波士頓的辦事處和位於辛辛那提附近肯塔基的臍帶血儲藏設施。這家公司後來更名為 ViaCord。
2007 年,PerkinElmer 啟動了一個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問題解決計劃 EcoAnalytix(R),旨在解決全球在食品和消費品安全、水質以及可持續能源開發方面亟待解決的問題,最終創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生存環境。該計劃為水質、食品質量和生物燃料開發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解決方案,包括儀器、應用方法開發、產品與應用支持、培訓和行業知識共享。
PerkinElmer 還在繼續通過收購擴展自己的產品和服務。2007 年,公司收購 LabMetrix Technologies 和 Improvision Ltd.,後者是一家針對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細胞成像軟體和集成硬體解決方案的領先提供商,總部位於英國。
2008 年 3 月,PerkinElmer 收購了位於賓夕法尼亞州布里奇維爾的 Pediatrix Screening 實驗室(前身為 Neo Gen Screening),該實驗室專門從事各種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缺陷篩查,例如苯丙酮尿症、甲狀腺功能低下和鐮狀細胞疾病。該實驗室此後更名為 PerkinElmer Genetics, Inc.
2008——2010年:戰略性調整期
2008 年第四季度,PerkinElmer 對其業務進行了戰略性調整,進一步將公司的業務轉移到改善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方面。此次調整反映了 PerkinElmer 的戰略使命,即積極地創造有助於改善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的各種成果。為了反映公司的新戰略重點,即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PerkinElmer, Inc. 將口號從「精確」改為「為更優質生活」。
2008 年和 2009 年,通過先後收購 Arnel Inc.(石油化工、食品和飲料以及工業衛生市場中氣相色譜應用定製設計解決方案的公認領導者)和 Analytica of Branford(質譜儀 (MS) 和離子源技術領域的先驅者和領導者),PerkinElmer 進一步增強自身在分析領域的實力。
2009 年 9 月,PerkinElmer 收購了致力於胎兒、孕婦與新生兒健康的印度領先實驗室 Surendra 基因實驗室 (Pvt Ltd.) 的基因篩查業務和中國的領先診斷公司新波公司,從而推進在區域和全球范圍擴展診斷產品的進程。
2010 年 2 月,通過在印度欽奈設立 PerkinElmer 健康篩查實驗室,PerkinElmer 進一步擴展了其診斷業務。該實驗室使用先進的技術診斷印度母嬰的常見和嚴重健康問題,包括:對唐氏綜合症和其它遺傳代謝疾病的產前測試;對孕婦的先兆子癇、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和傳染病測試;對新生兒的潛在致命性遺傳和代謝疾病測試。除了設立實驗室之外,公司還宣布與 S. Suresh 博士領銜的 MediScan Systems 建立合作關系,S. Suresh 博士是該公司的創建人,也是印度的胎兒醫學和超聲檢查專家。MediScan 經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主席 Kypros Nicolaides 博士認證,是印度第一家官方胎兒醫學基金會培訓中心。
2010 年 4 月,PerkinElmer 收購 Signature Genomic Laboratories, LLC (Signature)。Signature 由 Lisa G. Shaffer 博士和醫學博士 Bassem A. Bejjani 於 2003 年創立,主要針對罹患不明身體殘疾及發育障礙的患者進行染色體異常的診斷性細胞遺傳學測試。Signature 的微陣列診斷技術可用於與遺傳性疾病相關的 DNA 改變的產前及產後識別。最近,Signature 啟動了一套面向白血病患者的診斷服務。
2010 年 8 月,PerkinElmer 收購 VisEn Medical, Inc.。此次收購擴展了公司的細胞成像業務,將公司的技術和實力向下游擴展,涉足學術科研機構和制葯公司所從事的潛伏期研究領域。
同樣在 2010 年 8 月,PerkinElmer 宣布以約 5 億美元現金將照明和檢測解決方案 (IDS) 業務出售給 Veritas Capital Fund III, L.P.,雙方已就此簽署最終協議。IDS 在全球擁有約 3,000 名員工和 14 處生產設施,它是定製設計型專業照明和感測器部件、子系統和集成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先提供商,客戶面向提供健康、環保和安全領域應用的主要 OEM。
此項業務在 2010 年的預計收入為 3 億美元。IDS 業務的剝離減小了公司業務的復雜性,並且公司可以將出售所得的資本重新投資到更有吸引力的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終端市場。
㈨ 珀金埃爾默儀器有限公司的發展簡史
公司前身:PerkinElmer 由兩家標准普爾 500 公司的業務部門合並而成,這兩家公司分別為 EG&G Inc.(前身為 NYSE:EGG,位於馬薩諸塞州的韋爾斯利)和 Perkin-Elmer(前身為 NYSE:PKN,位於康涅狄格州的諾沃克)。1999 年 5 月 28 日,EG&G Inc. 的非政府方以 4 億 2500 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 Perkin-Elmer 的一個傳統業務部門(分析儀器部)並沿用 Perkin-Elmer 這一名稱組建了新的 PerkinElmer 公司。公司聘用了全新的高級管理人員和董事會。當時,EG&G 生產各種工業產品(包括汽車、醫葯、航空設備和攝影器材)。Perkin-Elmer 原來的董事會和高級管理人員留任於重組後的公司,公司更名為 PE 公司。Perkin-Elmer 的生命科學部及其下屬的兩個追蹤股票業務集團Celera Genomics(NYSE:CRA)和 PE Biosystems(前身為 NYSE:PEB)參與了那十年中最具影響力的生物技術事件,即與人類基因組計劃協會展開激烈競爭,該計劃導致了後來的基因組泡沫,它是技術泡沫的一部分。
EG&G 創建於 1931 年;它由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 Harold Edgerton 和該院學生 Kenneth Germeshausen 和 Herbert Grier 在波士頓的一家車庫中創建。1946 年,EG&G 的聯合創始人 Harold Edgerton 榮獲美國陸軍部頒發的自由勛章,經他改進後的閃光燈技術可以進行夜間空中攝影。在接下來的 30 年中,EG&G 在光電學的研發領域中一路領先,獲得 50 多項獨家專利。該公司於 1947 年組建為股份有限公司,並正式命名為 EG&G。
1937——1991年:創建成長期
Perkin-Elmer 於 1937 年由 Richard Perkin 和 Charles Elmer 合夥創建,最初是一家光學設計和咨詢公司。1944 年,Perkin-Elmer 開始涉足分析儀器領域;在 20 世紀 90 年代初期,PerkinElmer 和 Cetus 公司(即後來的 Hoffmann-La Roche)結成合作夥伴,成為了聚合酶鏈反應 (PCR) 設備製造行業中的先驅。在 20 世紀 80 年代,PerkinElmer 與 MDS Sciex 所組成的合資企業製造出了第一台商用的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在 2000 年末,PerkinElmer 與 GE Medical Systems 結成合作夥伴,成為其高級醫療成像用 X 射線檢測儀的獨家供應商,努力將數字確立為保健標准。
從 1954 年開始,PerkinElmer 還一直在德國開展分析儀器業務,直到 2001 年,分公司位於於伯林根的博登湖,名為 Bodenseewerk Perkin-Elmer GmbH。
Perkin-Elmer 曾受委託為哈伯空間望遠鏡製造光學元件。主鏡的製造於 1979 年開始,1981 年完成。但是,由於拋光超出了預算並且沒有按照計劃完成,因此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產生了嚴重的糾紛。由於未正確校正零像差校正器,主鏡被發現在到達 STS-31 的軌道之後存在明顯的球面像差。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一份調查報告嚴厲批評了 Perkin-Elmer,指責它管理失職、無視書面質量指南,不重視測試數據,而測試數據中恰恰指明了校正存在問題。[3] 校正後的光學元件在第一次哈伯望遠鏡維護和修復任務 STS-61 中安裝在望遠鏡中。校正裝置 COSTAR 被完全應用到副鏡並更換已有的儀器,這樣一來主鏡仍然有一個明顯的像差。
1992——2008年:逐步擴展期
1992 年,公司與 Applied Biosystems 合並。1997 年,公司再次與 PerSeptive Biosystems 合並。這次合並為 PerkinElmer 帶來了用於質譜分析、肽合成和低聚核苷酸合成的儀器。1998 年,PerkinElmer 收購了 Lumen Technologies,在其產品組合中增加了短弧氙燈、汞氙燈、閃光燈、金屬鹵化物燈、汞毛細管、電鑄氙氣石英反射鏡和航空用照明燈。1999 年 7 月 14 日,作為新的分析儀器製造商,PerkinElmer 裁減 350 個工作崗位,重組後運營成本減少 12%。[2]
2000 年,PerkinElmer 收購 NEN Life Science Procts,在產品線中增加了一系列應用於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和新葯研究的世界一流放射性試劑和儀器;2001 年,收購 Packard BioScience 後,PerkinElmer 擴展了在自動化、液體處理和樣品制備領域中的業務。同年,PerkinElmer 還收購了 Analytical Automation Specialists Inc.,該公司是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 (LIMS) 的領先供應商,這使得 PerkinElmer 具備了提供有價值信息工具的能力,從而幫助客戶提高實驗室的生產效率。2005 年,PerkinElmer 通過收購 Elcos AG 擴展了已有的光子學業務,新增了領先的發光二極體 (LED) 解決方案。
2006 年,PerkinElmer 以約 4 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其流體科學部,目的是將戰略重點轉移到高速成長的健康科學和光電子市場。此次出售之後,PerkinElmer 又收購了許多領先/發展迅猛的小型企業,包括 Spectral Genomics、Improvision、Evotec-Technologies、Euroscreen、ViaCell 和 Avalon Instruments。此後對 Evotec Technologies 的收購,增強了 PerkinElmer 在高通量和高級細胞篩選領域的實力。不過,「Evotec-Technologies」品牌仍然是 Evotec(前所屬公司)的資產,直到 2007 年末,PerkinElmer 才獲得該品牌的使用許可。收購 Avalon Instruments 擴充了 PerkinElmer 的分子光譜儀系列。
2006 年末,PerkinElmer 成功收購 Euroscreen Procts,進而獲得了獨具創新的AequeoScreenTM 發光平台,該平台可用於篩選葯物靶點中的一大類 - G 蛋白偶聯受體 (GPCR)。
PerkinElmer 還通過收購臨床實驗室和服務(包括 NTD Labs、Pediatrix、Signature Genomics、Surendra、新波生物和 Visen Medical),不斷擴展其在醫療領域中的業務關注點。
2006 年 7 月,PerkinElmer 收購位於紐約長島的 NTD Labs。這家實驗室專門從事孕早期的產前篩查研究。
2007 年 10 月,PerkinElmer 購買了 ViaCell, Inc. 及其位於波士頓的辦事處和位於辛辛那提附近肯塔基的臍帶血儲藏設施。這家公司後來更名為 ViaCord。
2007 年,PerkinElmer 啟動了一個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問題解決計劃 EcoAnalytix(R),旨在解決全球在食品和消費品安全、水質以及可持續能源開發方面亟待解決的問題,最終創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生存環境。該計劃為水質、食品質量和生物燃料開發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解決方案,包括儀器、應用方法開發、產品與應用支持、培訓和行業知識共享。
PerkinElmer 還在繼續通過收購擴展自己的產品和服務。2007 年,公司收購 LabMetrix Technologies 和 Improvision Ltd.,後者是一家針對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細胞成像軟體和集成硬體解決方案的領先提供商,總部位於英國。
2008 年 3 月,PerkinElmer 收購了位於賓夕法尼亞州布里奇維爾的 Pediatrix Screening 實驗室(前身為 Neo Gen Screening),該實驗室專門從事各種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缺陷篩查,例如苯丙酮尿症、甲狀腺功能低下和鐮狀細胞疾病。該實驗室此後更名為 PerkinElmer Genetics, Inc.
2008——2010年:戰略性調整期
2008 年第四季度,PerkinElmer 對其業務進行了戰略性調整,進一步將公司的業務轉移到改善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方面。此次調整反映了 PerkinElmer 的戰略使命,即積極地創造有助於改善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的各種成果。為了反映公司的新戰略重點,即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PerkinElmer, Inc. 將口號從「精確」改為「為更優質生活」。
2008 年和 2009 年,通過先後收購 Arnel Inc.(石油化工、食品和飲料以及工業衛生市場中氣相色譜應用定製設計解決方案的公認領導者)和 Analytica of Branford(質譜儀 (MS) 和離子源技術領域的先驅者和領導者),PerkinElmer 進一步增強自身在分析領域的實力。
2009 年 9 月,PerkinElmer 收購了致力於胎兒、孕婦與新生兒健康的印度領先實驗室 Surendra 基因實驗室 (Pvt Ltd.) 的基因篩查業務和中國的領先診斷公司新波公司,從而推進在區域和全球范圍擴展診斷產品的進程。
2010 年 2 月,通過在印度欽奈設立 PerkinElmer 健康篩查實驗室,PerkinElmer 進一步擴展了其診斷業務。該實驗室使用先進的技術診斷印度母嬰的常見和嚴重健康問題,包括:對唐氏綜合症和其它遺傳代謝疾病的產前測試;對孕婦的先兆子癇、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和傳染病測試;對新生兒的潛在致命性遺傳和代謝疾病測試。除了設立實驗室之外,公司還宣布與 S. Suresh 博士領銜的 MediScan Systems 建立合作關系,S. Suresh 博士是該公司的創建人,也是印度的胎兒醫學和超聲檢查專家。MediScan 經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主席 Kypros Nicolaides 博士認證,是印度第一家官方胎兒醫學基金會培訓中心。
2010 年 4 月,PerkinElmer 收購 Signature Genomic Laboratories, LLC (Signature)。Signature 由 Lisa G. Shaffer 博士和醫學博士 Bassem A. Bejjani 於 2003 年創立,主要針對罹患不明身體殘疾及發育障礙的患者進行染色體異常的診斷性細胞遺傳學測試。Signature 的微陣列診斷技術可用於與遺傳性疾病相關的 DNA 改變的產前及產後識別。最近,Signature 啟動了一套面向白血病患者的診斷服務。
2010 年 8 月,PerkinElmer 收購 VisEn Medical, Inc.。此次收購擴展了公司的細胞成像業務,將公司的技術和實力向下游擴展,涉足學術科研機構和制葯公司所從事的潛伏期研究領域。
同樣在 2010 年 8 月,PerkinElmer 宣布以約 5 億美元現金將照明和檢測解決方案 (IDS) 業務出售給 Veritas Capital Fund III, L.P.,雙方已就此簽署最終協議。IDS 在全球擁有約 3,000 名員工和 14 處生產設施,它是定製設計型專業照明和感測器部件、子系統和集成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先提供商,客戶面向提供健康、環保和安全領域應用的主要 OEM。
此項業務在 2010 年的預計收入為 3 億美元。IDS 業務的剝離減小了公司業務的復雜性,並且公司可以將出售所得的資本重新投資到更有吸引力的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終端市場。 客戶承諾:PerkinElmer 做所的每件事都從客戶利益出發,確保可以理解客戶的需求和期待,優先解決客戶面臨的特殊困難。
PerkinElmer每個人都有責任解決客戶為中心戰略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每個項目作長遠考量,並建立長期高效的客戶關系。
注重結果:注重結果是PerkinElmer的首要理念。正是秉承這一理念,PerkinElmer才能不斷取得重要突破,堅持履行在企業內外作出的各項承諾。
PerkinElmer通常會設定遠大而現實的目標,傳達明確且主次分明的項目計劃,並清楚劃分每個人在各項工作中的職責。
道德和誠信:憑借強大的思想力和崇高的道德標准,不但可以進行明智審慎的決策,還能夠始終保持至誠至信。這是PerkinElmer企業運營的基礎,也是PerkinElmer各級企業取得成功的根源所在。PerkinElmer 的每位員工都有責任思考每項決策和行為的道德內涵,同時公司也鼓勵員工不斷挑戰思維定式、提出創新方案、尋求不同視角,彼此相互尊重。
行動導向:PerkinElmer的專業技術和積極進取的氛圍能夠產生強大的組合效應,使其在競爭中始終獨樹一幟。PerkinElmer通常會預期到潛在的機遇和挑戰,快速應對復雜或不明朗的局面。
團隊精神:PerkinElmer 制定的解決方案是公司集體智慧的結晶,其長期以來一直秉持一個信念,即最好的結果源自於觀點、智慧和經驗的融合。PerkinElmer的團隊合作體系不但能激勵員工各盡其才、提供實現成功必需的支持,還能促進溝通,共慶成就。
工作氛圍:PerkinElmer會招募具有終身學習意識的員工,使他們在應對新挑戰的過程中不斷成長,並提供必要的工具、鼓勵和支持,幫助他們不斷超越自我。PerkinElmer的員工始終追求不斷創新,因為這里蘊含著無限機遇。他們意氣風發,視野開闊,勇於承擔風險,並能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展示出非凡的才智。 PerkinElmer 承諾按照最高的道德和誠信標准並根據法律規定,與客戶、股東和員工開展業務活動。
公司管理:完善的公司管理是PerkinElmer 指導性經營理念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在監督公司的業務管理和保護股東的經濟利益時,PerkinElmer 董事會遵循本公司管理指導原則中規定的程序和原則。執行此職責時,董事會為公司的員工、高級職員和董事設立了標准並維護標準的實施。
合法合規:PerkinElmer的「合規性審查委員會」負責監督公司內的業務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及內部政策的規定。為了執行此職責,該委員會(由 PerkinElmer 高級員工組成)定期接收各類員工代表提交的報告,這些代表分別來自我們重點考察其合規性的部門,包括健康與安全部、人力資源部、保險/風險管理部,以及 FDA/質量部等等。此舉有助於 PerkinElmer 整體實施合規性計劃、創造更多培訓機會、實施預算申請並採取其它降低風險的措施,確保各項的計劃得到充分的傳達,並且是符合法律和道德的商業行為。
商業行為准則:作為PerkinElmer承諾的一部分,PerkinElmer 為所有員工提供商業行為培訓並向其分發商業行為准則文件,希望員工不僅具有法律意識並且遵守法律規范。
環境健康與安全(EHS) 承諾:PerkinElmer 承諾保護員工、客戶、社區和環境的健康與安全。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所有的業務場所都保持著安全和健康的運營環境,同時PerkinElmer還大力開發支持人類和環境健康計劃的產品和服務。PerkinElmer努力將生產和經營對環境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主張通過教育及計劃、流程和措施整合來減少資源消耗以及對全球氣候的影響。
PerkinElmer的EHS 計劃概述: PerkinElmer堅持使用綜合和系統的方法,以及保護環境、員工和公眾的方式來管理和經營企業。PerkinElmer致力於降低經營活動對環境產生的整體影響,為此在各個業務部門之間分享最佳措施、進行性能監控、開展審計工作並定期進行管理審查。
PerkinElmer的許多工作場所已通過國際標准化組織 (ISO) 14001 標准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OHSAS) 18000 標準的認證。
產品管理責任:PerkinElmer將產品管理責任看作是應負的職責和用新方法解決問題的機會。PerkinElmer承諾在提供有益於社會的產品和服務的同時,減少其對人類和環境健康的任何消極影響。PerkinElmer的創新型產品為重大的全球性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旨在為全世界作出持久且積極的貢獻。
PerkinElmer根據實際情況評估和管理產品與經營的風險,在產品設計和研發過程中融入了對環境、健康和安全等因素的考量。
RoHS:作為電氣和電子設備的製造商和供應商,PerkinElmer生產的產品受各種法規的限制,例如歐盟有關電子電氣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 (ROHS) 和電子電氣產品的廢棄指令 (WEEE)。PerkinElmer將密切關註上述法規和其它法規的最新發展,確保產品始終符合適用法規的要求。 PerkinElmer 堅信公司有責任超越企業范疇,促成當地社區和世界各地的積極變化。通過傾聽、參與社會活動以及作為一個良好的企業鄰居,PerkinElmer努力地成為一個正面的全球公民。
企業的員工活動委員會積極組織志願者服務、社區服務和獻血活動並為其提供支持。每年,PerkinElmer的員工志願者都會參與社區服務組織開展的活動,如捐贈食品、衣物、拯救失學兒童、在當地學校授課或輔導、重建家園以及步行籌款等活動。
PerkinElmer 基金會:PerkinElmer 基金會成立於1979 年,針對PerkinElmer 開展業務的社區內的美國慈善組織提供支持,促進公司投身人類和環境健康事業。該基金會熱衷於幫助那些致力於早期發現、准確診斷疾病的非營利組織,並熱衷於改善和保護人類的居住環境。
另外,公司高級職員每年對符合要求的非盈利機構的捐贈還需達到基金會指定的額度。 PerkinElmer已調整了在以下四個重要領域中的產品專業技術:
診斷:由於消費者對於早期疾病檢測益處的了解日益提高,因此消費者與保健社區對預測診斷、非侵入式診斷的需求不斷增長。PerkinElmer是發展速度最快的兩個產業部門的全球領先企業:基因篩查(包括產前篩查及新生兒/孕婦健康篩查)和數字 X 射線成像(150 億規模的診斷市場中飛速發展的一個領域)。
檢測與分析:PerkinElmer 是全球公認的高性能系統與工具(包括精密儀器、化學試劑和軟體)創新者,藉助我們的產品,研究與技術人員能夠對各種至關重要的健康科學與工業科學應用中的樣品進行檢測和分析。在此領域中,我們的重點發展對象是生物制葯研究和環境監測。
服務:全球的健康科學公司都在更加仔細地核算實驗室維護成本,以尋求實現更高組織效率和操作效率的途徑。這些公司正日益向外包維護供應商轉變,從而幫助自身實現效率與盈利目標。PerkinElmer 充分利用其在強大的產品服務與支持方面的世界聞名的聲譽,為設法加強實驗室維護和職責的公司開發出全面的資產管理與多供應商解決方案。
光電子學:構成PerkinElmer光電子學業務的此類專業照明設備與感測器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 - 從醫療照明設備到運動檢測器,再到用於新一代數字靜止相機和行動電話相機中的閃光燈模塊。PerkinElmer能夠將所設計的每個組件的量身定製的協作方法與客戶希望從全球供應商與經銷商處獲得的規模和效率相結合,從而實現這些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