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融危機與銀行營銷的關系
金融危機的三十六個影響
金融危機的三十六個影響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目前呈現不斷蔓延與加速擴散的趨勢,波及歐洲、亞洲等地區並產生了嚴重影響。只有從理念、經濟、金融、政治、社會等角度全方位地分析這些影響,才能有助於我們正確面對今天和未來,有助於我們防患於未然。
1、新自由主義思想
和市場有效性理論破滅
此次金融危機標志著以芝加哥學派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想和金融市場有效性理論的破滅。投行經營模式的消失以及商業銀行和房貸機構被政府大規模託管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說明金融機構並不能為了切身利益而進行有效的自我監管。其集體非理性行為不僅導致了自身毀滅,也產生了必須由全社會承擔的系統性風險。但監管過嚴又會窒息創新並阻礙市場所應發揮的功效。市場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市場又是萬萬不能的。如何在自由經濟這只「無形之手」和政府幹預這只「有形之手」之間取得最優平衡,將是經濟學家和監管機構面臨的最重要課題之一。
2、巴塞爾新協議
執行受到影響
作為全球金融機構監管標準的統一框架,巴塞爾新協議(BaselII)在歷經十幾年的修改和完善,於2005年正式推出,並要求協議成員在2007年底執行。該協議把銀行需要計提的風險准備金同銀行的信貸風險掛鉤。在當前形式下,銀行如執行新協議必須提取大量資金以抗風險,但這樣銀行就必然縮減用於信貸的資金,從而給信用緊縮雪上加霜。因此,金融危機使得巴塞爾新協議得不到有效執行。美國和歐盟已決定推遲執行新協議。建立一個全球統一的金融監管體系的努力不得不又一次擱淺。
3、風險管理制度
和方法重新審視
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的核心內容是測算適度的風險准備金,用以彌補經營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損失。一般有兩種測演算法:國際大型金融機構通常採用「內部模型法」,是由公司內部自主開發模型,例如大銀行和券商普遍開發「風險值」(valueatRisk)模型來度量市場風險;另一種是適用於中小銀行和券商的「標准法」,即由監管機構提出一系列的針對各種風險類別的監控指標,銀行和券商按指標要求進行風險控制。金融危機後,銀行和券商的大規模破產將迫使監管當局推出更加嚴格的監控指標,並重新審視「內部模型法」的適用條件和范圍。
4、國際會計制度
和計價准則修訂
現行會計准則對金融衍生品在財務報表上的計價採用的是「以市值來計價」(marktomarket)。衍生品市值的計算需運用公司內部開發的復雜數學模型,不同模型甚至同一模型的不同假設往往會產生截然不同的衍生品市值,而金融機構對模型信息的披露僅僅是在財務報表的備注中一帶而過。更嚴重的是,金融機構還會通過金融工程把衍生品搬到賬面之外(offbalancesheet),使得投資者和審計單位難以判斷衍生品的真正價值和潛在風險。這些會計准則和制度方面的漏洞急需填補。新的會計准則應強化信息披露和信息透明度。
5、對信用評級機構
監管不斷強化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如美國三大:穆迪(Moody)、標准普爾(Standard&Poor)、惠譽(Fitch),在金融危機中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它們本應代表投資者的利益,對投資品種得信用等級作出獨立公正的評價。但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被評公司需付高額年費),這些機構作出的信用評級給投資者造成了很大的誤導。如市場出售的抵押債務憑證(CDO)中的高級債券類(SeniorNotes)均被評為無風險的AAA,讓投資方遭受了很大損失。鑒於此,政府需對信用評級機構加強監管,使它們真正代表投資者的利益。
6、金融機構
治理結構正在完善
金融危機的爆發提出了很多金融機構治理結構方面的問題。例如,為什麼董事會縱容投行使用如此高的杠桿率(雷曼的杠桿率高達37倍)?董事會在公司風險管理中起到什麼作用?董事會的構成、特徵、決策過程是怎樣的?獨立董事是否真正獨立?金融高管的豐厚薪酬是怎樣決定的?如何避免高管為了追求個人利益而拿股東利益去賭博?等等。這些問題將敦促金融機構和監管當局制訂和設計更加完善的治理結構。
7、金融市場陷入持續下滑
和巨幅震盪的惡性循環
股票、債券和商品價格泡沫的破裂給機構投資者如共同基金、對沖基金、養老基金造成巨額虧損。這些基金將在投資人大規模贖回及券商不斷要求補充保證金(marginfunction() { var args = arguments; this.each(function(f){ f.apply(this, args) }); }s)的雙重壓力下,不得不忍痛割肉,進而加劇了市場下行和震盪,形成惡性循環。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NourielRoubini曾在2006年就准確描述出金融危機爆發的次序,先是房市和資產價格泡沫破裂,引發持有高杠桿的券商和房貸機構的破產,然後投資者的瘋狂出逃造成作為現金主要來源的貨幣市場資金的枯竭。這些後果都不幸在此次金融危機中一一得到了驗證。
按照Roubini教授的預測,金融市場的下一個引爆點將集中在靠高杠桿運作的對沖基金,以及由不良消費信貸(如汽車貸款)造成巨額損失的商業銀行上,從而引發金融市場的新一輪危機。
8、重新審視金融產品
創新和金融杠桿使用
金融產品創新主要指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華爾街投行通過金融工程製造出來的各種衍生工具,其本身價值取決於它所依附的標的資產的價值。金融衍生品是一把「雙刃劍」。如運用得當,它是分散和規避標的資產價格波動風險的有效工具;另一方面,它也被用作炒作標的資產的投機工具。由於衍生工具都是伴隨著高杠桿使用的,投機風險也被成倍放大。隨著華爾街投行的消失,金融產品的無止境創新和高杠桿的無節制使用必將受到限制。
9、金融業態
重組速度加快
作為金融創新的源頭和世界精英的代表,華爾街五大投行曾風光無限。2007年底,高盛雇員的平均分紅達到了令人咋舌的66萬美元,雷曼兄弟緊隨其後。僅一年時間,雷曼倒閉,美林和貝爾斯登被兼並,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將轉型為傳統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變化之巨應驗了西方一句諺語:「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這標志著投行這種「借短放長」(借入短限流動資本通過金融工程打包出售長限非流動性投資品種)、「以小搏大」(以小額經營資本通過高杠桿運作大額投資組合)的極具創新精神的經營模式的破滅。
10、銀行收緊信貸
引發信用緊縮
銀行因投資和放貸的虧損而收緊信貸,這樣就割斷了企業資金來源的主要渠道。為緩解信貸緊縮,美聯儲已對大銀行注資超過2500億,要求銀行對企業放貸。其他各國央行也採取相同的措施。但據美國《商業周刊》調查,銀行拿到政府資金後只把少部分用於信貸,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信貸危機,卻把大部分政府資金用於自保(填補已知虧損並預備將來損失),政府資金並未有效通過銀行流入企業。
11、全球資本
流動性枯竭
在美國,最有力的證據體現在短期貨幣市場的資金枯竭。這個市場是銀行間拆借流動資本和大企業流動資金的生命線。金融危機使得這條生命線出現了一個反常現象:以往央行下調基準利率都會伴隨著貨幣市場利率的應聲下調,但過去幾個月此利率卻節節上升,反應出銀行之間和銀行對企業的極度不信任。為應對這一問題,美聯儲一方面大幅降息至零以示決心,另外還向這個生命線注資高達5400億。但此注資規模相對於更加龐大的資本市場只是杯水車薪,而零利率的效果還要拭目以待。放眼全球,資本流動性枯竭是當前各國央行都面臨的棘手問題,相對於僅一年前的全球資本流動性過剩,其變化之巨真是觸目驚心。
12、企業在資本市場
的融資陷入困境
如果企業不能從銀行和短期貨幣市場借到錢,另外的融資途徑只有發行債券或增發股票,但都不樂觀。在當前的股市形勢下增發股票顯然不是明智之舉,而企業債券市場也同股市一樣大幅跳水,反應在企業債券市場收益率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當前有些企業債券即使承諾高達20%收益率也還是無人問津,反應了投資者對企業的極度悲觀情緒。
13、實體經濟
持續萎縮
美國三大汽車巨頭正是由於其所有融資渠道(銀行、短期資本市場、股市、債市)的關閉而不得不向政府求助。試想如果三大巨頭都面臨這樣的融資困境,中小企業的籌資能力就更加有限了。再發展下去的惡果將表現在不僅劣質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而破產,優質企業也面臨同樣困境而可能瀕臨倒閉,從而爆發全面的實體經濟危機。實體經濟將在信用緊縮、流動性枯竭、企業融資困境的三重壓力下持續萎縮。汽車行業作為美國實體經濟的支柱產業,其所推動和拉動的工業部門不計其數,因此三大巨頭的命運將決定美國實體經濟危機蔓延的程度。
14、重估實體經濟
與虛擬經濟的關系
虛擬經濟是以實體經濟為基礎的,脫離實體經濟的虛擬經濟將以泡沫化的方式對實體經濟造成損害。衡量虛擬經濟是否達到正常水平以及是否保持穩定的狀態,最關鍵的是要看它能不能為實體經濟創造發展的條件,能不能為實體經濟的成長源源不斷地輸送有效的資金。如果出現負面效應,導致實體經濟的資源流失,削弱實體經濟的發展後勁,甚至掠奪實體經濟的資源,這種虛擬經濟就有百害而無一利。因而虛擬經濟的發展應當適應實體經濟的需要,適應實體經濟的發展階段。虛擬經濟的過度發展帶來的繁榮不會持久。
15、國際油價
和原材料價格暴跌
原油和原材料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基礎之一,其價格反映了人們對今後經濟增長的預期。國際油價從2008年7月的147美元,經歷了巨幅震盪,短短半年時間就跌到了現今的40美元左右。同時原材料價格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震盪和跌幅,發出了全球經濟衰退的明確信號。
16、全球經濟衰退
導致失業率大幅上升
全球經濟衰退的惡果將是失業率大幅攀升。據經濟學家估計,美國2009年的失業率樂觀估計將到8.5%,而悲觀估計的這一數字將達到12%以上。而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將力保在8%以上,其主要目的就是將失業人口維持在可控制的范圍內。如何解決高失業率已成為困擾各國政府的一大難題。
17、貿易保護主義
有抬頭趨勢
急轉直下的經濟形勢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滋生與蔓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美國國會最近提出「購買美國貨」這樣典型的具有貿易保護主義色彩的條款,遭到世界各國的猛烈抨擊。由歐盟成員國代表組成的反傾銷委員會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鋼鐵緊固件、檸檬酸、味精等多種產品徵收高額反傾銷稅。盡管去年11月20國集團協議表示今年不會設立新的貿易障礙,但從那時起,歐盟出台了更全面的玩具管理規則,印度已對某些鋼鐵進口提高關稅,阿根廷對鞋和汽車零件實施新的貿易壁壘,俄羅斯提高進口汽車、禽類和豬肉的關稅,印尼對500餘種商品的進口增加限制等。隨著危機加劇,貿易保護主義的勢頭一定會更猛烈。但歷史經驗證明,經濟危機下的貿易保護主義只會達到「損人不利己」的效果。
18、國際政治經濟
新秩序的重構
金融危機為重新評價各國地位並重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提供了契機。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重要標志是國家不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有權平等地參與決定國際事務。各國要通過平等協商的方式解決彼此之間存在的問題。各國要尊重《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充分發揮發揮聯合國及其安理會在解決重大國際問題上的重要作用。
19、全球金融機構
監管體制的改革
這場金融危機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市場缺乏有效監管。歐洲具有強烈的改革全球金融監管體制的願望,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國也是如此。各國應在加強更廣泛的全球監管並增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作用方面達成一致。通過修改現有的監管架構,改善公信力,從而提高政策穩定措施的效果。IMF與新的市場規則和國際規則共同發揮更廣泛的監管作用。
2009-2-25 8:08:54 頂樓 [方案]美國邦納-空瓶計數
zlx12345
文章:2112 搜索本壇貼子
搜索所有歷史貼子
歷史積分:236
新積分:3254
給他發消息 | 加入好友
查看詳細資料
注冊:2006-6-9
我的工控博客(6)
20、美元國際儲備貨幣
地位開始動搖
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的三十年,美元仍然是國際儲備貨幣的主體,是國際信貸和計價結算的標准,是國際清算的支付手段。IMF公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底,美元外匯儲備佔比仍達63.9%。雖然,美國的皮特·凱爾教授認為中國因為儲備有大量美元,多年獲得很少的回報而受到批評,現在是得到報償的時候了,美元的走強使中國獲益。但是,金融危機充分暴露了美元獨大的弊病,暴露了美國的不負責任,使世界各國對美元的信任大打折扣,使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開始動搖。美元的走強具有臨時性,從分散風險的角度考慮,中國應實施國際儲備多元化戰略,不斷降低美元在外匯儲備結構中的比重。
21、國際金融秩序
和貨幣體系的改進
美國無監控的貨幣發行權、美元鑄幣稅的獨享權以及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壟斷權,是當前國際貨幣體系中最突出的問題。本次金融危機是這一問題的總爆發,也擾亂了國際金融的正常秩序。美元的特權使其發行缺乏基本的制約,美國政府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發行紙幣(百元美鈔的印製成本僅6美分)。美國向世界徵收了「鑄幣稅」,又時常向世界徵收「通貨膨脹稅」,因而導致經濟嚴重泡沫化並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現在是改進國際金融秩序和貨幣體系的時候了。要改變美國主導國際金融秩序格局,就要推進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的進程,要讓更多的發展中國家、新興國家有知情權、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要完善國際金融組織體系在維護國際和地區金融穩定等方面的作用。
22、美國巨額債務償還
將引發爭執
據經濟學家統計,美國自2000年起向外舉債超過3萬億美元,用以支撐美國超前消費的模式。外債的很大部分進入了次貸市場而血本無回。誰來償還這筆巨債關繫到美國債務人(次貸借主)、美國納稅人(美國政府)、和國際債權人(如中國政府)的重大切身利益。一般認為,債務損失只能由三方共同承擔。各方承擔的比例將成為今後國際政治角逐的焦點。
23、歐盟體制
有效性受到考驗
歐盟的持續擴容使其內部的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性加劇。歐盟內部矛盾錯綜復雜,不僅有大國與小國、老成員與新成員的矛盾,還有三大機構的權力大小以及成員國在其中的權力分配的爭奪的矛盾。新舊成員國的心態和預期各不相同,新老歐洲間的分歧在歐盟擴大後表現得更為明顯。歐盟現有的運行機制已經不能適應擴大後的新形勢。東擴使三大機構——歐洲委員會、歐盟理事會和歐洲議會面臨癱瘓的危險。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面前,各國的經濟形勢更加嚴峻,他們在農業補貼、貿易、投資、人口流動與就業等問題上的分歧加大,從而更難達成共識。
24、打擊了投資者
和消費者的信心
金融危機已嚴重打擊了各國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信心受挫導致恐懼心理的產生,投資者不敢投資,消費者不敢消費,進而使危機更加深重。最近公布的兩個信心指數就很能說明問題的嚴重性。1月份公布的全球CEO信心指數顯示,2008年第四季度全球CEO信心急劇下降,從第三季度的40下降到了24,這是自1976年第二季度開始這項調研以來的最低水平。CEO信心指數的下降折射了2008年最後幾個月惡劣的經濟狀況。展望未來,CEO們對2009年上半年的投資前景仍然保持悲觀態度。另一個廣泛應用的指標是消費者信心指數,它綜合反映了消費者對當前經濟形勢的評價和對經濟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預期以及消費心理狀態的主觀感受,並預測經濟走勢和消費趨向。從最新公布的2008年12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來看,美國、歐元區、英國、韓國等世界各國和地區的指數均創歷史新低,折射出民眾對經濟發展前景的極度悲觀情緒。
25、美國人的自信
受到沉重打擊
美國的文化就是自信與樂觀,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是地球上最優秀的。目前美國的經濟狀況給美國人以沉重的打擊,讓自信和樂觀大打折扣,甚至普遍產生了悲觀和絕望的情緒。許多讓美國人引以為榮的理念、生產方式和經營模式在殘酷的經濟事實面前顯得蒼白無力,並且不再具有示範意義。
26、美國夢
正在開始破滅
美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曾經是全世界的榜樣,在投資銀行、金融創新、企業運作等方面,人們往往是言必稱美國。投行界的偶像級公司雷曼兄弟已經轟然倒塌,汽車界的偶像級公司通用也已搖搖欲墜。實際上,最讓一些國家氣憤的是美國經常兜售自己並不信奉的理念。美國曾先後向遭遇經濟危機的日本、拉丁美洲、俄羅斯、東南亞等國推銷休克療法,但美國遇到經濟危機的時候總是毫不猶豫地採取積極干預的經濟刺激計劃。「美國夢」在亞非拉的影響力和感召力迅速下降。
27、發達國家
消費模式變化
美國的過度消費模式是引發這場金融危機的最根本原因。中國的儲蓄率是所有大國里最高的,而美國的儲蓄率恰恰相反是所有大國里最低的。幾十年來,中國與美國儲蓄率的差異不斷擴大。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的儲蓄率是美國的2倍,現在中國的國民儲蓄率大約是50%,只佔國內產值的約10%,中國是美國的5倍。美國是一個超前消費型國家,現實的消費力量和超前的消費力量共同拉動了美國近年經濟的快速增長,而經濟的快速增長又為的消費的升級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和動力。但事實表明,這種遠遠超過支付能力的過度消費模式是難以持久的,金融危機將會使美國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其消費方式。可以預見的是,這種過度消費模式會有所收斂。
28、各國社會矛盾
不斷加劇
蔓延全球的經濟危機使人類生存容量急劇縮小,因而導致各國社會矛盾趨於激烈。具體表現就是各國的抗議活動、群體性事件發生頻次增加。比如俄羅斯的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多個地方出現了示威遊行活動。俄一家調查公司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意率已經達到39%。最近在法國巴黎爆發了250萬民眾參加的示威遊行,抗議政府對金融危機應對不力。同時,買賣合同糾紛、勞動爭議、房地產糾紛、證券權益糾紛等民商事案件在各國都將呈現出不斷增多的趨勢。
29、對國有企業
評價發生改變
西方一些國家根據政府對生產的控製程度、政府對資源分配、企業產出和價格決策的控製程度等標准,否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一直以中國國有企業較多為由,認為國有企業違背了自由市場經濟理念。但這場金融危機讓我們看到了某些西方國家理念與行動的不一致。在運用利率手段調節經濟的方式基本失效的情況下,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各國政府開始動用國有化手段。美國政府已對房利美和房地美進行了國有化,並有可能對花旗銀行和美國銀行實施國有化。英國政府向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BankofScotland,RBS)、蘇格蘭哈里法克斯銀行(HBOS)和勞埃德TSB銀行(LloydsTSB)這三家大銀行注資370億英鎊,此舉直接導致英國政府成了這幾家大銀行的控股股東。在英國公布注資方案的當天,歐元區各主要成員國均紛紛仿效,以各種方式向銀行業提供救助。法國、德國、荷蘭、西班牙、義大利、奧地利、葡萄牙、挪威等歐盟國家全線加入,使歐洲國家的救助資金達到創紀錄的1.9萬億歐元。中國的國有企業模式為國外企業國有化進程提供了榜樣和經驗。
30、中國更加重視
內需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剛剛公布的海關統計2月份數字,中國外貿進出口額確實是比1月份和去年同期有所下降。2月份進出口總額是1662億美元,和去年相比增長18.4%,其中出口874億美元,只增長6.5%,增幅比較小,已經到了個位數,比去年同期的增幅要回落45%,比1月份也要回落20%。當前發達國家經濟陷入衰退,國際需求大幅收縮,使中國經濟增長中出口的貢獻度大幅下降。我們必須充分利用人口眾多,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的有利條件,利用這次國際經濟結構調整的時機,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
31、為中國能源戰略
實施創造了機遇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能源生產大國和第二消費大國,但由於經濟發展速度較快,能源的供給仍然存在缺口。為了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安全,避免受原油突發性供應中斷和油價大幅度波動的影響,我國提出了實施石油儲備戰略的構想。現在是加速實施石油儲備戰略的絕佳時機,也是利用一些國家能源企業資金匱乏的機會,購買採油權和采礦權,或參股控股這些能源企業的千載難逢的機遇。中國最大的煤業公司神華能源出資2.999億澳元取得了澳大利亞煤礦開采執照,兗州煤業洽購澳洲煤礦企業菲利克斯能源公司(FelixResources),中石化集團斥資130多億元人民幣收購加拿大Tangfunction(iterator) 石油公司,這些案例都沿著正確的方向在前進。
32、中國出口市場
向多元化發展
對於曾經以其產品百分之百銷往美國為榮的中國企業來說,這場危機的教訓是最為深刻的。盡管多元化已經提了很多年,可有些企業就是沒有感覺,滿足於單一的出口市場帶來的收益,而沒有考慮風險的過度集中。中國大陸對美歐實際出口額占出口總額比重在50%左右,令中國出口過度依賴美歐市場。這場危機並沒有徹底改變美歐作為我國主要出口市場的地位,但在我國出口總額的比重將不可避免地下降。
33、對企業經營戰略
影響加深
國內一些企業一直奉行「三來一補」、加工貿易為基礎的經營戰略,這些從事完全貼牌生產的企業在這場金融危機中受到的沖擊也最為嚴重。這將促使部分企業調整經營戰略,開始重視品牌建設的意義。
34、中國外匯儲備
結構發生變化
弗里德曼在分析中美經濟的相互依存時曾經說道,美中戰略經濟依存的基礎堪比冷戰期間超級大國之間的核威懾,「美中之間總算找到了真正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就是「有毒資產」。中國的財富被美國套牢。截至去年12月末,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為1.9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7.34%。外匯儲備主要投資方向是美國國債,中國目前是美國國債的第一大持有人,截至去年11月末,累計持有美國國債6819億美元。在美國「零利率」的政策背景下,美元存在長期貶值的趨勢,我國應該適時地調整外匯儲備的結構,包括在資產結構上增持歐元和日元資產;在持有美國國債的期限結構上,增持短期國債,減持長期國債。
35、人民幣區域國際化
步伐展開
國際化是人民幣的發展方向,但人們一直就時機是否成熟、條件是否具備而爭論不已。我們要認識到人民幣國際化的階段性,首要任務是區域國際化,確切地說是在中國及周邊地區成為貿易結算貨幣甚至是儲備貨幣。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人民幣在港澳地區被普遍接受,在周邊其它國家和地區開始流通。2008年12月4日,中國與俄羅斯就加快促進兩國在貿易中改用本國貨幣結算進行了磋商,此前中俄已經進行了5年邊境貿易本幣結算的嘗試。12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韓國銀行12日宣布簽署一個規模為1800億元人民幣/38萬億韓元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為雙方的金融體系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並推動雙邊貿易發展。隨後,中國又與包括俄羅斯、蒙古、越南、緬甸等在內的周邊8國簽訂了自主選擇雙邊貨幣結算協議。人民幣的國際化步伐已從中國周邊地區展開。
36、中國時代
加速來臨
有英國媒體認為,除非中國有朝一日能真正按其大國分量行事,否則不妨把它作為350個阿爾巴尼亞而不是一個美國來看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時代正在加速來臨。中國並非新興經濟體,確切地說,中國是「復興」經濟體。麥迪森曾組織專家運用購買力評價方法進行過比較精細和全面的定量測算,1820年中國GDP居世界首位,佔世界總量的28.7%,印度、法國、英國加起來才佔世界總量的26.5%。2007年中國GDP現價總量為257306億元,超過了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總體而言,金融危機對歐美的影響要大於中國,如果應對得當,無疑將會加速中國復興的進程。
⑵ 為什麼社會因素能影響大學生創業
2013年,經濟學家陳志武參與舉辦了一屆量化歷史講習班。在講習班上,著名的經濟史學者格里高利·克拉克 (Gregory Clark) 講了一個令人有些「震驚」的觀點:人類歷史其實只發生了一件事,即1800年開始的工業革命。克拉克認為,從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1800年,近三千年中,世界每年的人均收入都沒有變化。在工業革命以前,人類始終沒有走出「馬爾薩斯陷阱」:生產力水平上升帶來物質產出和收入的增加,但同時也致使人口增加,增加的人口又使得人均收入降回原點。
陳志武認為,這種「唯生產率」的文明史觀顯然是可以質疑的。因為僅以中國的例子來看,根據安格斯·麥迪森的估算,漢朝時中國的人均收入約為450美元,而這個數字,與1950年差不多——若依據「唯生產率」這把尺子,得出秦漢至20世紀中期的中國文明毫無進步,顯然是荒謬的。在新近出版的作品《文明的邏輯》中,他補充了「風險」作為衡量文明發展尺度的一種新視角。
《文明的邏輯:人類與風險的博弈》,陳志武著,中信出版集團,2022年3月。
陳志武提出,在評估文明發展的時候,除了「生產力」指標,「風險應對力」的提升也是極為重要的指標。美國學者斯蒂芬·平克在《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中,曾系統梳理過人類暴力的發展史,平克認為,在歷史尺度上,人類的暴力呈逐漸下降的狀態。在陳志武看來,風險與暴力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平克的研究,也說明了風險作為分析歷史視角的意義。規避風險的需求不斷著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完善,演化出科技、迷信、婚姻、家庭、宗族、宗教、商業、金融、國家等創新。
「風險」並非一個全新的分析框架。烏爾里希·貝克、尼克拉斯·盧曼、瑪麗·道格拉斯等社會學家、人類學家也都曾從不同的角度貢獻了自己對風險的理解。或許,這一框架的價值在於,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會用其挖掘出歷史事件不一樣的面向。例如,對於部分宗教排斥金融的問題,其中有教義因素的影響,但這一問題也可以被理解為是兩種不同規避風險方式的競爭:宗教提供教友間的風險共擔,但因此也需要強化宗教內的「我們」與宗教外的「他們」的界限,這和金融通過在陌生人群體之間建立跨期交換的方式來幫助人們抵禦風險,有著本質的差異。
宏觀歷史的角度之外,風險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其實有很多切近的面向:新冠疫情對經濟的沖擊,隨之而來的就業困難,民眾的極端情緒,以及其對公共安全帶來的威脅。近兩年,陳志武曾在多個采訪中不無擔憂地指出,新冠疫情正在帶來一系列值得注意的風險,例如,各個國家推出的大規模量化寬松政策,可能導致貧富差距的擴大,隨之而來的,是持續上升的民粹主義對全球化過程的高度逆反。陳志武表示,這些情緒在一定程度上能成為一個系統反思的契機,我們也應該給予這些情緒以足夠的重視。
以下是新京報記者對陳志武的專訪。
采寫丨劉亞光
陳志武,經濟學家,香港大學馮氏基金講席教授,耶魯大學原金融學終身教授。專業領域為金融理論、股票、期貨和期權市場,宏觀經濟與經濟史。
貝克談論的「風險社會」,
更多是針對「後現代社會」的擔憂
新京報:本書的核心概念——「風險」指向非常廣,包括自然風險、消費風險、社會風險、心理風險等,似乎它同時包含了主觀和客觀的維度。這種豐富的定義,使本書中講的風險給人感覺幾乎等同於「人類社會發展中面臨的一切危險、困難」,這會不會有概念界定過於寬泛的問題?又是否可能影響到概念的解釋力?
陳志武:沒有這個問題。就像物質生產力的概念,「物質」的種類很多,糧食、食油、石油、汽車、電腦等等,但這並沒有妨礙我們用生產力或生產率去度量人類在這個維度上的進步。按照這個維度,我們知道了1780年開始的工業革命使人的物質生產力出現根本性的跳躍。
雖然風險的類別很多,但它們的共同性在於「常態」和「非常態」,任何導致人的生活偏離常態的事件都是我們所說的風險。從行為主體看,有自然世界造成的「非常態」即「自然風險」,也有人造的「非常態」即「人造風險」;而在種類上,有消費風險、戰爭風險、暴力風險、心理風險等。
電影《敦刻爾克》劇照。
我們要看到,如果人類自古只有常態生活,沒有風險事件發生,那麼,人類就不會有苦難、暴力和戰爭;正是在人類面對風險造成的「非常態」生活沖擊時,人可能面對生與死的挑戰,從而使人無法保持理性,無法守規矩或保持行為「文明」。 雖然常態下的生活和非常態下的生活都有挑戰,但,常態下的挑戰可能只是錦上添花的問題,比如物質產出不夠豐富充裕; 可是,非常態下的挑戰可能是生與死的挑戰。
由此,在工業革命之前,幾乎所有社會的關注都聚焦在解決風險挑戰上,即忙於提升風險應對能力,而不是主要在改進生產力上。 就如孔子所言,「不患貧而患不安」,物質產出多少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解決未來的風險與不確定性帶來的不安; 在當初,風險更是催生文明化進程的驅動力。 這些是我書里談到的要點。
新京報:有關風險的現代文獻中,不可繞過的就是社會學家烏爾里希·貝克的《風險社會》,貝克提出了很多當代社會的發展帶來的新的「系統性風險」。如果很多抑制風險的手段(比如生物科技、核武器)反倒催生了更大的風險,你在書中有關「文明是抗風險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的這一判斷是否還成立呢?
陳志武:貝克《風險社會》只是描述了一些現象,但他不是從風險的視角解讀人類文明化歷程的,而是只關注「後現代社會」的問題。他的悲觀結論恰恰說明把研究的時間軸往回拉幾百年、幾千年的重要性。不論是幾萬年前,還是今天,人類都面對風險挑戰,但今天的許多風險跟以前的風險在性質上的確不同,幾千年前甚至幾十年前,那些旱災風險可以把人置於死地,大的瘟疫可以把幾千萬人致死,14世紀的黑死病使歐洲人口死掉一半;可是,今天包括金融危機風險、經濟危機風險等人造風險,一旦發生,當然會把人類生活打入非常態,但未必置人於死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使很多西方人財富縮水、甚至失業,但並沒讓他們活不下去,甚至連這次的新冠病毒危機也沒有帶來大規模死亡。
電影《大空頭》劇照。
所以,貝克從絕對意義上指出了「後現代社會」的各種風險,這沒錯,因為任何社會在各時期都面對風險挑戰。但是,他沒有從長歷史演變的角度看到人類過去幾萬年所作的避險創舉的正面貢獻,沒有看到人類面對的風險在性質上正在變得越來越弱,不像以前的風險那麼致命。
我在《文明的邏輯》中談到,的確,科技創新、金融市場、福利國家、財政國家等這些創舉大大強化了人類的風險應對力,至少使我們不再需要為基本生存而擔憂。但在解決自然風險挑戰的同時,這些發明也帶來新的人造風險,也就是,為了克服自然風險挑戰,結果製造了人造風險。雖然這些人造風險的發生率不一定高,但它們的殺傷力照樣可以很大,所以,人類今後需要繼續創新,把文明化進程繼續往前推。
新京報:你全書的一個基調,就是看待風險時我們應該立足於一個比較宏觀的歷史視角。很多問題如果我們把時間尺度拉大,和不同歷史時期做對比,會覺得並不值得大驚小怪。這是否和你對量化歷史方法的重視有關?書中有大量量化歷史研究的引用。
陳志武:我的本科和碩士念的都是工科,加上金融經濟學和量化方法的訓練,我很自然會用數據、用量化方法去研究歷史話題,量化歷史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更有說服力。當然,基於歷史大數據做研究的弊端可能就是忽略了一些具體個案的細節,顯得不夠有血有肉。這就是為什麼《文明的邏輯》不僅引用大量的量化歷史研究,也引用了許多歷史和當代的具體案例。我認為,盡管每個學者對歷史研究的路徑有偏好,但是做傳統個案分析的歷史學者應該也要一些統計訓練,要有統計意識;如果只聚焦個案,很可能會以點帶面。我常常跟學生們說,看到阿炳二胡拉得好,同時他又是盲人,但不能因此就說他二胡拉得好主要是因為他是盲人,然後要學二胡的人先把眼睛弄瞎。
宗教面臨轉型,
但會越來越定位於「信仰」的角色上
新京報:宗教被你視為現代社會的一種重要「避險」手段。在書中論述里,你引用了伍德沃德的話,他認為宗教之於信眾來說最有說服力的一點在於「上帝的確在幫你做成事」。這是否說明,你也認為宗教之於人們的「世俗」價值(或者說經濟價值)是最主要的,而精神性作用往往是次要的?或者說只要世俗價值能被滿足,精神價值就只是暫時性的?
陳志武:宗教信仰當然不只是為了資源共享風險分攤這些世俗的物質利益,它有很重要的撫慰心靈的精神價值,特別是關於人的後世的各種虛構故事,讓信徒能更加坦然地面對生命的終結。這點和婚姻類似,婚姻既是為了情感需要,可以是為了愛情,但也是為了在抵禦風險上能實現「1+1大於2」的效果。當今社會,人們對婚姻的避險價值的依賴度在加速衰退,比如世界范圍內的離婚率和單身生活人數佔比都在上升,同時,「情感」「浪漫」元素在婚姻中的分量越來越重。信教的人有的是出於宗教組織提供的風險互助功能,有的是基於宗教信仰的精神價值,也有一些是兩者兼顧。
我在書中談到,宗教在西方面臨很大轉型,很多基督教教堂都被關停或被改造為舞廳、圖書館、餐廳、健身房等。主要原因是那些因宗教提供的避險救急功能而信教的人,在有了發達的金融市場和福利國家之後,他們不再需要教會提供的避險,就越來越淡出教堂。許多研究表明,在20世紀之前的美國,農業產出波動性 (風險) 越高的地區,其經濟收入風險就越大,那裡信教的人數佔比就越高;每次災害、金融危機、經濟危機之後,信教的人數也會大增。但是,在北歐、德國、荷蘭等推出福利國家之後,信教人數就快速下滑,這個趨勢後來在加拿大、美國也得到重復,驗證了風險挑戰曾經是信教決定的重要驅動力,一旦風險需求有了更好的解決方式,信教人數就會減少。
這也是為什麼我說宗教雖然沒有提升生產力,但改善了信徒的風險應對力,這也是對文明化進程的積極貢獻。當然,宗教信仰的精神價值是市場和國家難以替代的,所以,宗教會越來越定位在信仰和社會化的角色上。
電視劇《年輕的教宗》劇照。
新京報:關於加爾文新教對現代文明的影響,包括韋伯等學者的專著有過非常系統的論述。你在書中提及了它的「先決論」對政府消極減貧的影響。桑德爾等哲學家近年來指出,加爾文新教中的這種強調個人責任的理念逐漸發展為現代的「優績主義」(Meritocracy),它一方面極大推動了資本主義文明的發展,一方面也是近些年諸多社會問題的根源。似乎加爾文新教這類宗教一方面推動著文明,另一方面又在增加著「風險」,你會怎麼評價這些宗教的遺產?
陳志武:是的,韋伯對加爾文新教的貢獻評價很高,但他主要基於「先決論」,而就加爾文對解放金融 (具體說,解放用錢賺錢的金融行為) 的討論較少,特別是沒有談到金融市場和教會在解決風險挑戰上的相互競爭關系,沒有從風險分攤角度解釋為什麼教會對商業、對金融的總體敵意。我在書中談到,加爾文新教一方面闡明了用錢賺錢的道德正當性,因此解放了金融,另一方面從根本上解放了商業,藉助上帝的「先決」為商人追求利潤找到正當性。在這個意義上,由於儒家至今還沒從道德上解放商業和金融,伊斯蘭教雖然一開始就對商業無敵意 (因為先知穆罕默德從事過貿易) ,但至今也未放鬆對用錢賺錢的敵意,加爾文新教是最早解放商業和金融的教派,也因此讓系統接受加爾文宗的荷蘭、英國及其前殖民地美國等最早發展出現代金融市場,最快發展出資本主義經濟。
當然,天下沒有免費午餐,加爾文新教釋放了金融與資本主義潛力,包括優績主義文化,但也帶來金融危機風險、產業危機風險等,就如前面談到的,這些創舉大大提升了人們應對自然風險的能力,卻也引導出一些人造風險,包括放大了財富差距、收入差距。這一方面表明人類與風險的博弈是一個逐漸改善的動態過程,很難做到一勞永逸,另一方面,文明化進程還遠未結束,需要繼續努力。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德]馬克斯·韋伯著,閻克文譯,世紀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3月。
新京報:你在書里提到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幾種「避險」主體,包括家庭、宗族、宗教、市場、國家等。對於未來人類可能面對的更為復雜的風險,基於你的判斷,我們有什麼新的應該探索的避險主體?
陳志武:人類到目前為止發明的風險應對手段分成以下幾大類:基於婚約的婚姻,基於血緣的家庭與宗族,基於共同信仰的宗教組織,基於行政權力的國家,基於貨幣交換的市場。鑒於這些機制是人類發展了幾千年的,我還想不出短期內會有新類別的避險主體出現。當然,這不是說不會有應對風險挑戰的創新出現,比如,在市場化避險工具方面、政府應急手段方面、消除戰爭風險的國際組織與協調機制方面等,都可以有很多創新的空間。
逆全球化情緒的增強,
不失為一次反思的機會
新京報:你在書中特別提到了公司力量的增長,這些年甚至有學者如麗貝卡·麥金農等給臉書這樣的超大型平台企業取名為「臉書斯坦」(Facebookistan),形容其運作邏輯和在經濟、政治方面的影響力已經超越了傳統的「國家-企業」二分框架。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了這樣龐大的、尤其是跨國的企業也生產了諸多新的風險,你會如何看待公司在未來扮演的角色?
陳志武:公司的力量的確在過去兩百年上升很多,這也是為什麼哥倫比亞大學前經濟系主任瑟里克曼教授說,「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是過去一千年最重大的發明;如果沒有它,可能連蒸汽機和電氣時代都不會出現」。從歷史上看,人類發明出的能長期存活的社會化組織包括基於血緣的宗族、基於信仰的宗教組織、基於專政工具的國家,到近代才有基於商業利潤的股份有限公司,它是一種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自願結盟的商業組織。
在這幾種社會化組織中,由於全球化時期的人口高度流動以及價值觀快速趨同,宗族與宗教的影響力和凝聚力總體是逐漸式微的,同時,全球化也在削弱主權國家的邊界的意義,這些都造成商業公司的力量的不斷崛起。實際上,像亞馬遜、谷歌、蘋果這樣的公司所掌握的資源和收入,都遠超世界上大多數主權國家,未來人的生活會更加依賴股份有限公司。但,我也要強調,商業公司跟現代政府不同,政府壟斷了立法權、執法權和行政權,而公司不具有任何這些。
紀錄片《監視資本主義》劇照。
新京報:在此前的采訪中,你提到疫情加劇兩個值得警惕的問題,一個是美國的寬松貨幣政策反而導致了貧富差距擴大,另一個就是全球范圍內民粹主義的抬頭。這兩個因素都非常影響人們對全球化過程的預期,這兩年,講逆全球化趨勢的書也多了起來。你對近未來的全球化過程持什麼樣的態度?
陳志武:可能未來10年、20年內逆全球化的勢頭很難扭轉。當然,從更長的歷史看,這不奇怪,因為人類歷史從來是向前走三步、然後倒退兩步。人性就是如此,走順時間太久,我們的非理性就會膨脹,會對現實充滿錯覺,誤以為一切都是自己所致,而忽視外部環境、外來機遇的重要作用。
從這個角度看,逆全球化情緒在增強,也不失為一個反思的機會。就像改革開放之後,中國高速發展了40年,這也讓很多人的心態變得不健康,開始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所以,經濟上的放緩或許能迫使我們回歸理性。
1980年後,全球化和電腦革命給許多國家帶來大增長,但由於所帶來的紅利多被政治、經濟精英攫取,各國國內的貧富差距上升,導致了大范圍的怨氣,包括你說的民粹主義上升、英國脫歐、選特朗普做總統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案例。客觀講,那些怨氣需要以某種方式發泄。很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各國內的怨氣有增無減。
紀錄片《歐洲:他們還是我們》劇照。
新京報:回到中國的語境,在提及「金融大分流」時,你指出中國重視宗族關系而漠視陌生人社會的互信,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中國金融文化的發展,而儒家文化在其中又發揮了不少作用。過去有一個充滿爭議的討論,即「儒家文化」對當時的「亞洲四小龍」國家的經濟騰飛是否有促進作用。現在看來,你會如何評價儒家文化對東亞國家經濟發展的作用?在當下的社會中,儒家傳統是否還會發揮對經濟的影響?
陳志武:「亞洲四小龍」的興起和近年的消沉,充分證明基於儒家血緣網路的經濟體之局限性。四小龍經濟基本都以家族企業為主,當初創立是依靠親戚融資,即使做成功了在股市上市了,也是依附於某個血緣家族,資本和管理主要控制在血親之手。
由此,一方面這些家族企業照樣難以解決跨代傳承的問題,不願也不能超越血緣僱傭最有天賦的職業經理人接手,血緣網路仍然是唯一信得過的圈子,大大制約這些企業的長久生命力;另一方面,風險只能在小范圍內分散,融資量和公司規模終究有限,因為血緣網路再大,在一夫一妻制下,一般也就幾百族人。儒家基於血緣建構人與人的關系和社會結構,其局限性在全球化的時代尤其得到凸顯。
儒家傳統的優勢在小規模商業企業,小范圍融資,小范圍招聘管理團隊,小范圍傳承。這也是浙江、江蘇、福建、廣東等沿海商業文化的特點。有人會說,今天中國不是有那麼多萬億市值、千億市值的公司嗎?可是,這些公司都還在創始人掌控之下,還沒經歷過傳承和時間的挑戰,它們會是曇花一現,還是會成為百年老店、千年大業?按理說,香港是最好的結合了中西的地方,但你看看香港的各主要公司,每個的背後都是一個家族把控,去其中任何一家公司走一下,你會發現,哪怕是公司里的高管,一見到控股家族的血親就點頭哈腰,根本不是你想像的現代公司場景;這也是為什麼香港沒有太多有前景的公司。
紀錄片《美國工廠》劇照。
如何抵抗疫情下的社會風險?
新京報:隨著疫情的繼續,這段時間中文媒體上討論最多的可能就是兩個問題,一個是大學生就業難,今年可能真的是史上最難的一年。第二個是社會老齡化的擔憂,而與之相關的就有年輕人生育意願的問題。國家希望鼓勵年輕人生育,但社會的結構性風險擺在這里,效果很可能就會事與願違。不知道在你的判斷里,現在的年輕人可能面臨的風險主要有哪些方面?
陳志武:就業的問題永遠是大家最關注的。如果要從根本上解決,就必須回到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上,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尤其是對民營企業、個人創業有更大的支持與保護。很多事情如果違背了市場的原則,會極大地降低人們的積極性。一句話,我們應該順應人性。
現在年輕人恐婚恐育,其實世界范圍內都是如此。如我們前面講的,婚姻起初是為了風險互助、資源共享,現在這些需要更多靠市場和政府解決了,外部避險手段豐富了,那麼,結婚的需求、為「養兒防老」的生育必要性當然會下降。你剛剛也提到,政策訴求很多時候和個人訴求不一致; 這個時候,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不能一廂情願地要求每個普通人都從國家領導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因為每個個體思考最多、也最關注的永遠是自己具體的需要與偏好。所謂政策的人性化也體現在這種自下而上的思維中。
新京報: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金融危機史的學者亞當·圖茲認為,當下全球面臨的最大的經濟風險為新冠疫情的反復對醫療系統的持續沖擊。面對新冠疫情依舊肆虐的現實,在你看來,最近幾年,有哪些具體的最值得我們注意的「風險」?
陳志武:主要風險包括經濟脫鉤、地緣政治、各國政府繼續大量放水和發放救濟錢、小微企業倒閉、失業危機。接下來,各國都要面對這些挑戰,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好避險准備,保住自己的財富,增加生活韌性。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采寫:劉亞光;編輯:青青子;校對:賈寧。題圖出自紀錄片《轉折點:911與反恐戰爭》劇照。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查看專題《十字路口的歐羅巴》文章
⑶ 如何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有效性
金融危機的三十六個影響金融危機的三十六個影響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目前呈現不斷蔓延與加速擴散的趨勢,波及歐洲、亞洲等地區並產生了嚴重影響。只有從理念、經濟、金融、政治、社會等角度全方位地分析這些影響,才能有助於我們正確面對今天和未來,有助於我們防患於未然。1、新自由主義思想和市場有效性理論破滅此次金融危機標志著以芝加哥學派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想和金融市場有效性理論的破滅。投行經營模式的消失以及商業銀行和房貸機構被政府大規模託管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說明金融機構並不能為了切身利益而進行有效的自我監管。其集體非理性行為不僅導致了自身毀滅,也產生了必須由全社會承擔的系統性風險。但監管過嚴又會窒息創新並阻礙市場所應發揮的功效。市場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市場又是萬萬不能的。如何在自由經濟這只「無形之手」和政府幹預這只「有形之手」之間取得最優平衡,將是經濟學家和監管機構面臨的最重要課題之一。2、巴塞爾新協議執行受到影響作為全球金融機構監管標準的統一框架,巴塞爾新協議(BaselII)在歷經十幾年的修改和完善,於2005年正式推出,並要求協議成員在2007年底執行。該協議把銀行需要計提的風險准備金同銀行的信貸風險掛鉤。在當前形式下,銀行如執行新協議必須提取大量資金以抗風險,但這樣銀行就必然縮減用於信貸的資金,從而給信用緊縮雪上加霜。因此,金融危機使得巴塞爾新協議得不到有效執行。美國和歐盟已決定推遲執行新協議。建立一個全球統一的金融監管體系的努力不得不又一次擱淺。3、風險管理制度和方法重新審視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的核心內容是測算適度的風險准備金,用以彌補經營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損失。一般有兩種測演算法:國際大型金融機構通常採用「內部模型法」,是由公司內部自主開發模型,例如大銀行和券商普遍開發「風險值」(valueatRisk)模型來度量市場風險;另一種是適用於中小銀行和券商的「標准法」,即由監管機構提出一系列的針對各種風險類別的監控指標,銀行和券商按指標要求進行風險控制。金融危機後,銀行和券商的大規模破產將迫使監管當局推出更加嚴格的監控指標,並重新審視「內部模型法」的適用條件和范圍。4、國際會計制度和計價准則修訂現行會計准則對金融衍生品在財務報表上的計價採用的是「以市值來計價」(marktomarket)。衍生品市值的計算需運用公司內部開發的復雜數學模型,不同模型甚至同一模型的不同假設往往會產生截然不同的衍生品市值,而金融機構對模型信息的披露僅僅是在財務報表的備注中一帶而過。更嚴重的是,金融機構還會通過金融工程把衍生品搬到賬面之外(offbalancesheet),使得投資者和審計單位難以判斷衍生品的真正價值和潛在風險。這些會計准則和制度方面的漏洞急需填補。新的會計准則應強化信息披露和信息透明度。5、對信用評級機構監管不斷強化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如美國三大:穆迪(Moody)、標准普爾(Standard&Poor)、惠譽(Fitch),在金融危機中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它們本應代表投資者的利益,對投資品種得信用等級作出獨立公正的評價。但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被評公司需付高額年費),這些機構作出的信用評級給投資者造成了很大的誤導。如市場出售的抵押債務憑證(CDO)中的高級債券類(SeniorNotes)均被評為無風險的AAA,讓投資方遭受了很大損失。鑒於此,政府需對信用評級機構加強監管,使它們真正代表投資者的利益。6、金融機構治理結構正在完善金融危機的爆發提出了很多金融機構治理結構方面的問題。例如,為什麼董事會縱容投行使用如此高的杠桿率(雷曼的杠桿率高達37倍)?董事會在公司風險管理中起到什麼作用?董事會的構成、特徵、決策過程是怎樣的?獨立董事是否真正獨立?金融高管的豐厚薪酬是怎樣決定的?如何避免高管為了追求個人利益而拿股東利益去賭博?等等。這些問題將敦促金融機構和監管當局制訂和設計更加完善的治理結構。7、金融市場陷入持續下滑和巨幅震盪的惡性循環股票、債券和商品價格泡沫的破裂給機構投資者如共同基金、對沖基金、養老基金造成巨額虧損。這些基金將在投資人大規模贖回及券商不斷要求補充保證金(marginfunction());}s)的雙重壓力下,不得不忍痛割肉,進而加劇了市場下行和震盪,形成惡性循環。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NourielRoubini曾在2006年就准確描述出金融危機爆發的次序,先是房市和資產價格泡沫破裂,引發持有高杠桿的券商和房貸機構的破產,然後投資者的瘋狂出逃造成作為現金主要來源的貨幣市場資金的枯竭。這些後果都不幸在此次金融危機中一一得到了驗證。按照Roubini教授的預測,金融市場的下一個引爆點將集中在靠高杠桿運作的對沖基金,以及由不良消費信貸(如汽車貸款)造成巨額損失的商業銀行上,從而引發金融市場的新一輪危機。8、重新審視金融產品創新和金融杠桿使用金融產品創新主要指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華爾街投行通過金融工程製造出來的各種衍生工具,其本身價值取決於它所依附的標的資產的價值。金融衍生品是一把「雙刃劍」。如運用得當,它是分散和規避標的資產價格波動風險的有效工具;另一方面,它也被用作炒作標的資產的投機工具。由於衍生工具都是伴隨著高杠桿使用的,投機風險也被成倍放大。隨著華爾街投行的消失,金融產品的無止境創新和高杠桿的無節制使用必將受到限制。9、金融業態重組速度加快作為金融創新的源頭和世界精英的代表,華爾街五大投行曾風光無限。2007年底,高盛雇員的平均分紅達到了令人咋舌的66萬美元,雷曼兄弟緊隨其後。僅一年時間,雷曼倒閉,美林和貝爾斯登被兼並,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將轉型為傳統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變化之巨應驗了西方一句諺語:「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這標志著投行這種「借短放長」(借入短限流動資本通過金融工程打包出售長限非流動性投資品種)、「以小搏大」(以小額經營資本通過高杠桿運作大額投資組合)的極具創新精神的經營模式的破滅。10、銀行收緊信貸引發信用緊縮銀行因投資和放貸的虧損而收緊信貸,這樣就割斷了企業資金來源的主要渠道。為緩解信貸緊縮,美聯儲已對大銀行注資超過2500億,要求銀行對企業放貸。其他各國央行也採取相同的措施。但據美國《商業周刊》調查,銀行拿到政府資金後只把少部分用於信貸,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信貸危機,卻把大部分政府資金用於自保(填補已知虧損並預備將來損失),政府資金並未有效通過銀行流入企業。11、全球資本流動性枯竭在美國,最有力的證據體現在短期貨幣市場的資金枯竭。這個市場是銀行間拆借流動資本和大企業流動資金的生命線。金融危機使得這條生命線出現了一個反常現象:以往央行下調基準利率都會伴隨著貨幣市場利率的應聲下調,但過去幾個月此利率卻節節上升,反應出銀行之間和銀行對企業的極度不信任。為應對這一問題,美聯儲一方面大幅降息至零以示決心,另外還向這個生命線注資高達5400億。但此注資規模相對於更加龐大的資本市場只是杯水車薪,而零利率的效果還要拭目以待。放眼全球,資本流動性枯竭是當前各國央行都面臨的棘手問題,相對於僅一年前的全球資本流動性過剩,其變化之巨真是觸目驚心。12、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融資陷入困境如果企業不能從銀行和短期貨幣市場借到錢,另外的融資途徑只有發行債券或增發股票,但都不樂觀。在當前的股市形勢下增發股票顯然不是明智之舉,而企業債券市場也同股市一樣大幅跳水,反應在企業債券市場收益率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當前有些企業債券即使承諾高達20%收益率也還是無人問津,反應了投資者對企業的極度悲觀情緒。13、實體經濟持續萎縮美國三大汽車巨頭正是由於其所有融資渠道(銀行、短期資本市場、股市、債市)的關閉而不得不向政府求助。試想如果三大巨頭都面臨這樣的融資困境,中小企業的籌資能力就更加有限了。再發展下去的惡果將表現在不僅劣質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而破產,優質企業也面臨同樣困境而可能瀕臨倒閉,從而爆發全面的實體經濟危機。實體經濟將在信用緊縮、流動性枯竭、企業融資困境的三重壓力下持續萎縮。汽車行業作為美國實體經濟的支柱產業,其所推動和拉動的工業部門不計其數,因此三大巨頭的命運將決定美國實體經濟危機蔓延的程度。14、重估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系虛擬經濟是以實體經濟為基礎的,脫離實體經濟的虛擬經濟將以泡沫化的方式對實體經濟造成損害。衡量虛擬經濟是否達到正常水平以及是否保持穩定的狀態,最關鍵的是要看它能不能為實體經濟創造發展的條件,能不能為實體經濟的成長源源不斷地輸送有效的資金。如果出現負面效應,導致實體經濟的資源流失,削弱實體經濟的發展後勁,甚至掠奪實體經濟的資源,這種虛擬經濟就有百害而無一利。因而虛擬經濟的發展應當適應實體經濟的需要,適應實體經濟的發展階段。虛擬經濟的過度發展帶來的繁榮不會持久。15、國際油價和原材料價格暴跌原油和原材料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基礎之一,其價格反映了人們對今後經濟增長的預期。國際油價從2008年7月的147美元,經歷了巨幅震盪,短短半年時間就跌到了現今的40美元左右。同時原材料價格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震盪和跌幅,發出了全球經濟衰退的明確信號。16、全球經濟衰退導致失業率大幅上升全球經濟衰退的惡果將是失業率大幅攀升。據經濟學家估計,美國2009年的失業率樂觀估計將到8.5%,而悲觀估計的這一數字將達到12%以上。而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將力保在8%以上,其主要目的就是將失業人口維持在可控制的范圍內。如何解決高失業率已成為困擾各國政府的一大難題。17、貿易保護主義有抬頭趨勢急轉直下的經濟形勢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滋生與蔓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美國國會最近提出「購買美國貨」這樣典型的具有貿易保護主義色彩的條款,遭到世界各國的猛烈抨擊。由歐盟成員國代表組成的反傾銷委員會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鋼鐵緊固件、檸檬酸、味精等多種產品徵收高額反傾銷稅。盡管去年11月20國集團協議表示今年不會設立新的貿易障礙,但從那時起,歐盟出台了更全面的玩具管理規則,印度已對某些鋼鐵進口提高關稅,阿根廷對鞋和汽車零件實施新的貿易壁壘,俄羅斯提高進口汽車、禽類和豬肉的關稅,印尼對500餘種商品的進口增加限制等。隨著危機加劇,貿易保護主義的勢頭一定會更猛烈。但歷史經驗證明,經濟危機下的貿易保護主義只會達到「損人不利己」的效果。18、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重構金融危機為重新評價各國地位並重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提供了契機。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重要標志是國家不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有權平等地參與決定國際事務。各國要通過平等協商的方式解決彼此之間存在的問題。各國要尊重《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充分發揮發揮聯合國及其安理會在解決重大國際問題上的重要作用。19、全球金融機構監管體制的改革這場金融危機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市場缺乏有效監管。歐洲具有強烈的改革全球金融監管體制的願望,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國也是如此。各國應在加強更廣泛的全球監管並增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作用方面達成一致。通過修改現有的監管架構,改善公信力,從而提高政策穩定措施的效果。IMF與新的市場規則和國際規則共同發揮更廣泛的監管作用。2009-2-258:08:54頂樓[方案]美國邦納-空瓶計數zlx12345文章:2112搜索本壇貼子搜索所有歷史貼子歷史積分:236新積分:3254給他發消息|加入好友查看詳細資料注冊:2006-6-9我的工控博客(6)20、美元國際儲備貨幣地位開始動搖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的三十年,美元仍然是國際儲備貨幣的主體,是國際信貸和計價結算的標准,是國際清算的支付手段。IMF公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底,美元外匯儲備佔比仍達63.9%。雖然,美國的皮特·凱爾教授認為中國因為儲備有大量美元,多年獲得很少的回報而受到批評,現在是得到報償的時候了,美元的走強使中國獲益。但是,金融危機充分暴露了美元獨大的弊病,暴露了美國的不負責任,使世界各國對美元的信任大打折扣,使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開始動搖。美元的走強具有臨時性,從分散風險的角度考慮,中國應實施國際儲備多元化戰略,不斷降低美元在外匯儲備結構中的比重。21、國際金融秩序和貨幣體系的改進美國無監控的貨幣發行權、美元鑄幣稅的獨享權以及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壟斷權,是當前國際貨幣體系中最突出的問題。本次金融危機是這一問題的總爆發,也擾亂了國際金融的正常秩序。美元的特權使其發行缺乏基本的制約,美國政府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發行紙幣(百元美鈔的印製成本僅6美分)。美國向世界徵收了「鑄幣稅」,又時常向世界徵收「通貨膨脹稅」,因而導致經濟嚴重泡沫化並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現在是改進國際金融秩序和貨幣體系的時候了。要改變美國主導國際金融秩序格局,就要推進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的進程,要讓的發展中國家、新興國家有知情權、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要完善國際金融組織體系在維護國際和地區金融穩定等方面的作用。22、美國巨額債務償還將引發爭執據經濟學家統計,美國自2000年起向外舉債超過3萬億美元,用以支撐美國超前消費的模式。外債的很大部分進入了次貸市場而血本無回。誰來償還這筆巨債關繫到美國債務人(次貸借主)、美國納稅人(美國政府)、和國際債權人(如中國政府)的重大切身利益。一般認為,債務損失只能由三方共同承擔。各方承擔的比例將成為今後國際政治角逐的焦點。23、歐盟體制有效性受到考驗歐盟的持續擴容使其內部的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性加劇。歐盟內部矛盾錯綜復雜,不僅有大國與小國、老成員與新成員的矛盾,還有三大機構的權力大小以及成員國在其中的權力分配的爭奪的矛盾。新舊成員國的心態和預期各不相同,新老歐洲間的分歧在歐盟擴大後表現得更為明顯。歐盟現有的運行機制已經不能適應擴大後的新形勢。東擴使三大機構——歐洲委員會、歐盟理事會和歐洲議會面臨癱瘓的危險。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面前,各國的經濟形勢更加嚴峻,他們在農業補貼、貿易、投資、人口流動與就業等問題上的分歧加大,從而更難達成共識。24、打擊了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金融危機已嚴重打擊了各國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信心受挫導致恐懼心理的產生,投資者不敢投資,消費者不敢消費,進而使危機更加深重。最近公布的兩個信心指數就很能說明問題的嚴重性。1月份公布的全球CEO信心指數顯示,2008年第四季度全球CEO信心急劇下降,從第三季度的40下降到了24,這是自1976年第二季度開始這項調研以來的最低水平。CEO信心指數的下降折射了2008年最後幾個月惡劣的經濟狀況。展望未來,CEO們對2009年上半年的投資前景仍然保持悲觀態度。另一個廣泛應用的指標是消費者信心指數,它綜合反映了消費者對當前經濟形勢的評價和對經濟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預期以及消費心理狀態的主觀感受,並預測經濟走勢和消費趨向。從最新公布的2008年12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來看,美國、歐元區、英國、韓國等世界各國和地區的指數均創歷史新低,折射出民眾對經濟發展前景的極度悲觀情緒。25、美國人的自信受到沉重打擊美國的文化就是自信與樂觀,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是地球上最優秀的。目前美國的經濟狀況給美國人以沉重的打擊,讓自信和樂觀大打折扣,甚至普遍產生了悲觀和絕望的情緒。許多讓美國人引以為榮的理念、生產方式和經營模式在殘酷的經濟事實面前顯得蒼白無力,並且不再具有示範意義。26、美國夢正在開始破滅美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曾經是全世界的榜樣,在投資銀行、金融創新、企業運作等方面,人們往往是言必稱美國。投行界的偶像級公司雷曼兄弟已經轟然倒塌,汽車界的偶像級公司通用也已搖搖欲墜。實際上,最讓一些國家氣憤的是美國經常兜售自己並不信奉的理念。美國曾先後向遭遇經濟危機的日本、拉丁美洲、俄羅斯、東南亞等國推銷休克療法,但美國遇到經濟危機的時候總是毫不猶豫地採取積極干預的經濟刺激計劃。「美國夢」在亞非拉的影響力和感召力迅速下降。27、發達國家消費模式變化美國的過度消費模式是引發這場金融危機的最根本原因。中國的儲蓄率是所有大國里最高的,而美國的儲蓄率恰恰相反是所有大國里最低的。幾十年來,中國與美國儲蓄率的差異不斷擴大。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的儲蓄率是美國的2倍,現在中國的國民儲蓄率大約是50%,只佔國內產值的約10%,中國是美國的5倍。美國是一個超前消費型國家,現實的消費力量和超前的消費力量共同拉動了美國近年經濟的快速增長,而經濟的快速增長又為的消費的升級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和動力。但事實表明,這種遠遠超過支付能力的過度消費模式是難以持久的,金融危機將會使美國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其消費方式。可以預見的是,這種過度消費模式會有所收斂。28、各國社會矛盾不斷加劇蔓延全球的經濟危機使人類生存容量急劇縮小,因而導致各國社會矛盾趨於激烈。具體表現就是各國的抗議活動、群體性事件發生頻次增加。比如俄羅斯的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多個地方出現了示威遊行活動。俄一家調查公司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意率已經達到39%。最近在法國巴黎爆發了250萬民眾參加的示威遊行,抗議政府對金融危機應對不力。同時,買賣合同糾紛、勞動爭議、房地產糾紛、證券權益糾紛等民商事案件在各國都將呈現出不斷增多的趨勢。29、對國有企業評價發生改變西方一些國家根據政府對生產的控製程度、政府對資源分配、企業產出和價格決策的控製程度等標准,否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一直以中國國有企業較多為由,認為國有企業違背了自由市場經濟理念。但這場金融危機讓我們看到了某些西方國家理念與行動的不一致。在運用利率手段調節經濟的方式基本失效的情況下,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各國政府開始動用國有化手段。美國政府已對房利美和房地美進行了國有化,並有可能對花旗銀行和美國銀行實施國有化。英國政府向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BankofScotland,RBS)、蘇格蘭哈里法克斯銀行(HBOS)和勞埃德TSB銀行(LloydsTSB)這三家大銀行注資370億英鎊,此舉直接導致英國政府成了這幾家大銀行的控股股東。在英國公布注資方案的當天,歐元區各主要成員國均紛紛仿效,以各種方式向銀行業提供救助。法國、德國、荷蘭、西班牙、義大利、奧地利、葡萄牙、挪威等歐盟國家全線加入,使歐洲國家的救助資金達到創紀錄的1.9萬億歐元。中國的國有企業模式為國外企業國有化進程提供了榜樣和經驗。30、中國更加重視內需對經濟發展的意義剛剛公布的海關統計2月份數字,中國外貿進出口額確實是比1月份和去年同期有所下降。2月份進出口總額是1662億美元,和去年相比增長18.4%,其中出口874億美元,只增長6.5%,增幅比較小,已經到了個位數,比去年同期的增幅要回落45%,比1月份也要回落20%。當前發達國家經濟陷入衰退,國際需求大幅收縮,使中國經濟增長中出口的貢獻度大幅下降。我們必須充分利用人口眾多,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的有利條件,利用這次國際經濟結構調整的時機,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31、為中國能源戰略實施創造了機遇中國是世界上第一能源生產大國和第二消費大國,但由於經濟發展速度較快,能源的供給仍然存在缺口。為了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安全,避免受原油突發性供應中斷和油價大幅度波動的影響,我國提出了實施石油儲備戰略的構想。現在是加速實施石油儲備戰略的絕佳時機,也是利用一些國家能源企業資金匱乏的機會,購買採油權和采礦權,或參股控股這些能源企業的千載難逢的機遇。中國最大的煤業公司神華能源出資2.999億澳元取得了澳大利亞煤礦開采執照,兗州煤業洽購澳洲煤礦企業菲利克斯能源公司(FelixResources),中石化集團斥資130多億元人民幣收購加拿大Tangfunction(iterator)石油公司,這些案例都沿著正確的方向在前進。32、中國出口市場向多元化發展對於曾經以其產品百分之百銷往美國為榮的中國企業來說,這場危機的教訓是最為深刻的。盡管多元化已經提了很多年,可有些企業就是沒有感覺,滿足於單一的出口市場帶來的收益,而沒有考慮風險的過度集中。中國大陸對美歐實際出口額占出口總額比重在50%左右,令中國出口過度依賴美歐市場。這場危機並沒有徹底改變美歐作為我國主要出口市場的地位,但在我國出口總額的比重將不可避免地下降。33、對企業經營戰略影響加深國內一些企業一直奉行「三來一補」、加工貿易為基礎的經營戰略,這些從事完全貼牌生產的企業在這場金融危機中受到的沖擊也最為嚴重。這將促使部分企業調整經營戰略,開始重視品牌建設的意義。34、中國外匯儲備結構發生變化弗里德曼在分析中美經濟的相互依存時曾經說道,美中戰略經濟依存的基礎堪比冷戰期間超級大國之間的核威懾,「美中之間總算找到了真正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就是「有毒資產」。中國的財富被美國套牢。截至去年12月末,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為1.9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7.34%。外匯儲備主要投資方向是美國國債,中國目前是美國國債的第一大持有人,截至去年11月末,累計持有美國國債6819億美元。在美國「零利率」的政策背景下,美元存在長期貶值的趨勢,我國應該適時地調整外匯儲備的結構,包括在資產結構上增持歐元和日元資產;在持有美國國債的期限結構上,增持短期國債,減持長期國債。35、人民幣區域國際化步伐國際化是人民幣的發展方向,但人們一直就時機是否成熟、條件是否具備而爭論不已。我們要認識到人民幣國際化的階段性,首要任務是區域國際化,確切地說是在中國及周邊地區成為貿易結算貨幣甚至是儲備貨幣。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人民幣在港澳地區被普遍接受,在周邊其它國家和地區開始流通。2008年12月4日,中國與俄羅斯就加快促進兩國在貿易中改用本國貨幣結算進行了磋商,此前中俄已經進行了5年邊境貿易本幣結算的嘗試。12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韓國銀行12日宣布簽署一個規模為1800億元人民幣/38萬億韓元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為雙方的金融體系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並推動雙邊貿易發展。隨後,中國又與包括俄羅斯、蒙古、越南、緬甸等在內的周邊8國簽訂了自主選擇雙邊貨幣結算協議。人民幣的國際化步伐已從中國周邊地區。36、中國時代加速來臨有英國媒體認為,除非中國有朝一日能真正按其大國分量行事,否則不妨把它作為350個阿爾巴尼亞而不是一個美國來看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時代正在加速來臨。中國並非新興經濟體,確切地說,中國是「復興」經濟體。麥迪森曾組織專家運用購買力評價方法進行過比較精細和全面的定量測算,1820年中國GDP居世界首位,佔世界總量的28.7%,印度、法國、英國加起來才佔世界總量的26.5%。2007年中國GDP現價總量為257306億元,超過了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總體而言,金融危機對歐美的影響要大於中國,如果應對得當,無疑將會加速中國復興的進程。
⑷ 面對實體經濟的發展,怎樣做到真的營銷改革。
金融危機的三十六個影響
金融危機的三十六個影響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目前呈現不斷蔓延與加速擴散的趨勢,波及歐洲、亞洲等地區並產生了嚴重影響。只有從理念、經濟、金融、政治、社會等角度全方位地分析這些影響,才能有助於我們正確面對今天和未來,有助於我們防患於未然。
1、新自由主義思想
和市場有效性理論破滅
此次金融危機標志著以芝加哥學派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想和金融市場有效性理論的破滅。投行經營模式的消失以及商業銀行和房貸機構被政府大規模託管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說明金融機構並不能為了切身利益而進行有效的自我監管。其集體非理性行為不僅導致了自身毀滅,也產生了必須由全社會承擔的系統性風險。但監管過嚴又會窒息創新並阻礙市場所應發揮的功效。市場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市場又是萬萬不能的。如何在自由經濟這只「無形之手」和政府幹預這只「有形之手」之間取得最優平衡,將是經濟學家和監管機構面臨的最重要課題之一。
2、巴塞爾新協議
執行受到影響
作為全球金融機構監管標準的統一框架,巴塞爾新協議(BaselII)在歷經十幾年的修改和完善,於2005年正式推出,並要求協議成員在2007年底執行。該協議把銀行需要計提的風險准備金同銀行的信貸風險掛鉤。在當前形式下,銀行如執行新協議必須提取大量資金以抗風險,但這樣銀行就必然縮減用於信貸的資金,從而給信用緊縮雪上加霜。因此,金融危機使得巴塞爾新協議得不到有效執行。美國和歐盟已決定推遲執行新協議。建立一個全球統一的金融監管體系的努力不得不又一次擱淺。
3、風險管理制度
和方法重新審視
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的核心內容是測算適度的風險准備金,用以彌補經營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損失。一般有兩種測演算法:國際大型金融機構通常採用「內部模型法」,是由公司內部自主開發模型,例如大銀行和券商普遍開發「風險值」(valueatRisk)模型來度量市場風險;另一種是適用於中小銀行和券商的「標准法」,即由監管機構提出一系列的針對各種風險類別的監控指標,銀行和券商按指標要求進行風險控制。金融危機後,銀行和券商的大規模破產將迫使監管當局推出更加嚴格的監控指標,並重新審視「內部模型法」的適用條件和范圍。
4、國際會計制度
和計價准則修訂
現行會計准則對金融衍生品在財務報表上的計價採用的是「以市值來計價」(marktomarket)。衍生品市值的計算需運用公司內部開發的復雜數學模型,不同模型甚至同一模型的不同假設往往會產生截然不同的衍生品市值,而金融機構對模型信息的披露僅僅是在財務報表的備注中一帶而過。更嚴重的是,金融機構還會通過金融工程把衍生品搬到賬面之外(offbalancesheet),使得投資者和審計單位難以判斷衍生品的真正價值和潛在風險。這些會計准則和制度方面的漏洞急需填補。新的會計准則應強化信息披露和信息透明度。
5、對信用評級機構
監管不斷強化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如美國三大:穆迪(Moody)、標准普爾(Standard&Poor)、惠譽(Fitch),在金融危機中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它們本應代表投資者的利益,對投資品種得信用等級作出獨立公正的評價。但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被評公司需付高額年費),這些機構作出的信用評級給投資者造成了很大的誤導。如市場出售的抵押債務憑證(CDO)中的高級債券類(SeniorNotes)均被評為無風險的AAA,讓投資方遭受了很大損失。鑒於此,政府需對信用評級機構加強監管,使它們真正代表投資者的利益。
6、金融機構
治理結構正在完善
金融危機的爆發提出了很多金融機構治理結構方面的問題。例如,為什麼董事會縱容投行使用如此高的杠桿率(雷曼的杠桿率高達37倍)?董事會在公司風險管理中起到什麼作用?董事會的構成、特徵、決策過程是怎樣的?獨立董事是否真正獨立?金融高管的豐厚薪酬是怎樣決定的?如何避免高管為了追求個人利益而拿股東利益去賭博?等等。這些問題將敦促金融機構和監管當局制訂和設計更加完善的治理結構。
7、金融市場陷入持續下滑
和巨幅震盪的惡性循環
股票、債券和商品價格泡沫的破裂給機構投資者如共同基金、對沖基金、養老基金造成巨額虧損。這些基金將在投資人大規模贖回及券商不斷要求補充保證金(marginfunction() ); }s)的雙重壓力下,不得不忍痛割肉,進而加劇了市場下行和震盪,形成惡性循環。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NourielRoubini曾在2006年就准確描述出金融危機爆發的次序,先是房市和資產價格泡沫破裂,引發持有高杠桿的券商和房貸機構的破產,然後投資者的瘋狂出逃造成作為現金主要來源的貨幣市場資金的枯竭。這些後果都不幸在此次金融危機中一一得到了驗證。
按照Roubini教授的預測,金融市場的下一個引爆點將集中在靠高杠桿運作的對沖基金,以及由不良消費信貸(如汽車貸款)造成巨額損失的商業銀行上,從而引發金融市場的新一輪危機。
8、重新審視金融產品
創新和金融杠桿使用
金融產品創新主要指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華爾街投行通過金融工程製造出來的各種衍生工具,其本身價值取決於它所依附的標的資產的價值。金融衍生品是一把「雙刃劍」。如運用得當,它是分散和規避標的資產價格波動風險的有效工具;另一方面,它也被用作炒作標的資產的投機工具。由於衍生工具都是伴隨著高杠桿使用的,投機風險也被成倍放大。隨著華爾街投行的消失,金融產品的無止境創新和高杠桿的無節制使用必將受到限制。
9、金融業態
重組速度加快
作為金融創新的源頭和世界精英的代表,華爾街五大投行曾風光無限。2007年底,高盛雇員的平均分紅達到了令人咋舌的66萬美元,雷曼兄弟緊隨其後。僅一年時間,雷曼倒閉,美林和貝爾斯登被兼並,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將轉型為傳統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變化之巨應驗了西方一句諺語:「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這標志著投行這種「借短放長」(借入短限流動資本通過金融工程打包出售長限非流動性投資品種)、「以小搏大」(以小額經營資本通過高杠桿運作大額投資組合)的極具創新精神的經營模式的破滅。
10、銀行收緊信貸
引發信用緊縮
銀行因投資和放貸的虧損而收緊信貸,這樣就割斷了企業資金來源的主要渠道。為緩解信貸緊縮,美聯儲已對大銀行注資超過2500億,要求銀行對企業放貸。其他各國央行也採取相同的措施。但據美國《商業周刊》調查,銀行拿到政府資金後只把少部分用於信貸,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信貸危機,卻把大部分政府資金用於自保(填補已知虧損並預備將來損失),政府資金並未有效通過銀行流入企業。
11、全球資本
流動性枯竭
在美國,最有力的證據體現在短期貨幣市場的資金枯竭。這個市場是銀行間拆借流動資本和大企業流動資金的生命線。金融危機使得這條生命線出現了一個反常現象:以往央行下調基準利率都會伴隨著貨幣市場利率的應聲下調,但過去幾個月此利率卻節節上升,反應出銀行之間和銀行對企業的極度不信任。為應對這一問題,美聯儲一方面大幅降息至零以示決心,另外還向這個生命線注資高達5400億。但此注資規模相對於更加龐大的資本市場只是杯水車薪,而零利率的效果還要拭目以待。放眼全球,資本流動性枯竭是當前各國央行都面臨的棘手問題,相對於僅一年前的全球資本流動性過剩,其變化之巨真是觸目驚心。
12、企業在資本市場
的融資陷入困境
如果企業不能從銀行和短期貨幣市場借到錢,另外的融資途徑只有發行債券或增發股票,但都不樂觀。在當前的股市形勢下增發股票顯然不是明智之舉,而企業債券市場也同股市一樣大幅跳水,反應在企業債券市場收益率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當前有些企業債券即使承諾高達20%收益率也還是無人問津,反應了投資者對企業的極度悲觀情緒。
13、實體經濟
持續萎縮
美國三大汽車巨頭正是由於其所有融資渠道(銀行、短期資本市場、股市、債市)的關閉而不得不向政府求助。試想如果三大巨頭都面臨這樣的融資困境,中小企業的籌資能力就更加有限了。再發展下去的惡果將表現在不僅劣質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而破產,優質企業也面臨同樣困境而可能瀕臨倒閉,從而爆發全面的實體經濟危機。實體經濟將在信用緊縮、流動性枯竭、企業融資困境的三重壓力下持續萎縮。汽車行業作為美國實體經濟的支柱產業,其所推動和拉動的工業部門不計其數,因此三大巨頭的命運將決定美國實體經濟危機蔓延的程度。
14、重估實體經濟
與虛擬經濟的關系
虛擬經濟是以實體經濟為基礎的,脫離實體經濟的虛擬經濟將以泡沫化的方式對實體經濟造成損害。衡量虛擬經濟是否達到正常水平以及是否保持穩定的狀態,最關鍵的是要看它能不能為實體經濟創造發展的條件,能不能為實體經濟的成長源源不斷地輸送有效的資金。如果出現負面效應,導致實體經濟的資源流失,削弱實體經濟的發展後勁,甚至掠奪實體經濟的資源,這種虛擬經濟就有百害而無一利。因而虛擬經濟的發展應當適應實體經濟的需要,適應實體經濟的發展階段。虛擬經濟的過度發展帶來的繁榮不會持久。
15、國際油價
和原材料價格暴跌
原油和原材料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基礎之一,其價格反映了人們對今後經濟增長的預期。國際油價從2008年7月的147美元,經歷了巨幅震盪,短短半年時間就跌到了現今的40美元左右。同時原材料價格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震盪和跌幅,發出了全球經濟衰退的明確信號。
16、全球經濟衰退
導致失業率大幅上升
全球經濟衰退的惡果將是失業率大幅攀升。據經濟學家估計,美國2009年的失業率樂觀估計將到8.5%,而悲觀估計的這一數字將達到12%以上。而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將力保在8%以上,其主要目的就是將失業人口維持在可控制的范圍內。如何解決高失業率已成為困擾各國政府的一大難題。
17、貿易保護主義
有抬頭趨勢
急轉直下的經濟形勢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滋生與蔓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美國國會最近提出「購買美國貨」這樣典型的具有貿易保護主義色彩的條款,遭到世界各國的猛烈抨擊。由歐盟成員國代表組成的反傾銷委員會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鋼鐵緊固件、檸檬酸、味精等多種產品徵收高額反傾銷稅。盡管去年11月20國集團協議表示今年不會設立新的貿易障礙,但從那時起,歐盟出台了更全面的玩具管理規則,印度已對某些鋼鐵進口提高關稅,阿根廷對鞋和汽車零件實施新的貿易壁壘,俄羅斯提高進口汽車、禽類和豬肉的關稅,印尼對500餘種商品的進口增加限制等。隨著危機加劇,貿易保護主義的勢頭一定會更猛烈。但歷史經驗證明,經濟危機下的貿易保護主義只會達到「損人不利己」的效果。
18、國際政治經濟
新秩序的重構
金融危機為重新評價各國地位並重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提供了契機。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重要標志是國家不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有權平等地參與決定國際事務。各國要通過平等協商的方式解決彼此之間存在的問題。各國要尊重《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充分發揮發揮聯合國及其安理會在解決重大國際問題上的重要作用。
19、全球金融機構
監管體制的改革
這場金融危機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市場缺乏有效監管。歐洲具有強烈的改革全球金融監管體制的願望,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國也是如此。各國應在加強更廣泛的全球監管並增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作用方面達成一致。通過修改現有的監管架構,改善公信力,從而提高政策穩定措施的效果。IMF與新的市場規則和國際規則共同發揮更廣泛的監管作用。
2009-2-25 8:08:54 頂樓 [方案]美國邦納-空瓶計數
zlx12345
文章:2112 搜索本壇貼子
搜索所有歷史貼子
歷史積分:236
新積分:3254
給他發消息 | 加入好友
查看詳細資料
注冊:2006-6-9
我的工控博客(6)
20、美元國際儲備貨幣
地位開始動搖
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的三十年,美元仍然是國際儲備貨幣的主體,是國際信貸和計價結算的標准,是國際清算的支付手段。IMF公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底,美元外匯儲備佔比仍達63.9%。雖然,美國的皮特·凱爾教授認為中國因為儲備有大量美元,多年獲得很少的回報而受到批評,現在是得到報償的時候了,美元的走強使中國獲益。但是,金融危機充分暴露了美元獨大的弊病,暴露了美國的不負責任,使世界各國對美元的信任大打折扣,使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開始動搖。美元的走強具有臨時性,從分散風險的角度考慮,中國應實施國際儲備多元化戰略,不斷降低美元在外匯儲備結構中的比重。
21、國際金融秩序
和貨幣體系的改進
美國無監控的貨幣發行權、美元鑄幣稅的獨享權以及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壟斷權,是當前國際貨幣體系中最突出的問題。本次金融危機是這一問題的總爆發,也擾亂了國際金融的正常秩序。美元的特權使其發行缺乏基本的制約,美國政府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發行紙幣(百元美鈔的印製成本僅6美分)。美國向世界徵收了「鑄幣稅」,又時常向世界徵收「通貨膨脹稅」,因而導致經濟嚴重泡沫化並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現在是改進國際金融秩序和貨幣體系的時候了。要改變美國主導國際金融秩序格局,就要推進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的進程,要讓更多的發展中國家、新興國家有知情權、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要完善國際金融組織體系在維護國際和地區金融穩定等方面的作用。
22、美國巨額債務償還
將引發爭執
據經濟學家統計,美國自2000年起向外舉債超過3萬億美元,用以支撐美國超前消費的模式。外債的很大部分進入了次貸市場而血本無回。誰來償還這筆巨債關繫到美國債務人(次貸借主)、美國納稅人(美國政府)、和國際債權人(如中國政府)的重大切身利益。一般認為,債務損失只能由三方共同承擔。各方承擔的比例將成為今後國際政治角逐的焦點。
23、歐盟體制
有效性受到考驗
歐盟的持續擴容使其內部的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性加劇。歐盟內部矛盾錯綜復雜,不僅有大國與小國、老成員與新成員的矛盾,還有三大機構的權力大小以及成員國在其中的權力分配的爭奪的矛盾。新舊成員國的心態和預期各不相同,新老歐洲間的分歧在歐盟擴大後表現得更為明顯。歐盟現有的運行機制已經不能適應擴大後的新形勢。東擴使三大機構——歐洲委員會、歐盟理事會和歐洲議會面臨癱瘓的危險。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面前,各國的經濟形勢更加嚴峻,他們在農業補貼、貿易、投資、人口流動與就業等問題上的分歧加大,從而更難達成共識。
24、打擊了投資者
和消費者的信心
金融危機已嚴重打擊了各國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信心受挫導致恐懼心理的產生,投資者不敢投資,消費者不敢消費,進而使危機更加深重。最近公布的兩個信心指數就很能說明問題的嚴重性。1月份公布的全球CEO信心指數顯示,2008年第四季度全球CEO信心急劇下降,從第三季度的40下降到了24,這是自1976年第二季度開始這項調研以來的最低水平。CEO信心指數的下降折射了2008年最後幾個月惡劣的經濟狀況。展望未來,CEO們對2009年上半年的投資前景仍然保持悲觀態度。另一個廣泛應用的指標是消費者信心指數,它綜合反映了消費者對當前經濟形勢的評價和對經濟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預期以及消費心理狀態的主觀感受,並預測經濟走勢和消費趨向。從最新公布的2008年12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來看,美國、歐元區、英國、韓國等世界各國和地區的指數均創歷史新低,折射出民眾對經濟發展前景的極度悲觀情緒。
25、美國人的自信
受到沉重打擊
美國的文化就是自信與樂觀,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是地球上最優秀的。目前美國的經濟狀況給美國人以沉重的打擊,讓自信和樂觀大打折扣,甚至普遍產生了悲觀和絕望的情緒。許多讓美國人引以為榮的理念、生產方式和經營模式在殘酷的經濟事實面前顯得蒼白無力,並且不再具有示範意義。
26、美國夢
正在開始破滅
美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曾經是全世界的榜樣,在投資銀行、金融創新、企業運作等方面,人們往往是言必稱美國。投行界的偶像級公司雷曼兄弟已經轟然倒塌,汽車界的偶像級公司通用也已搖搖欲墜。實際上,最讓一些國家氣憤的是美國經常兜售自己並不信奉的理念。美國曾先後向遭遇經濟危機的日本、拉丁美洲、俄羅斯、東南亞等國推銷休克療法,但美國遇到經濟危機的時候總是毫不猶豫地採取積極干預的經濟刺激計劃。「美國夢」在亞非拉的影響力和感召力迅速下降。
27、發達國家
消費模式變化
美國的過度消費模式是引發這場金融危機的最根本原因。中國的儲蓄率是所有大國里最高的,而美國的儲蓄率恰恰相反是所有大國里最低的。幾十年來,中國與美國儲蓄率的差異不斷擴大。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的儲蓄率是美國的2倍,現在中國的國民儲蓄率大約是50%,只佔國內產值的約10%,中國是美國的5倍。美國是一個超前消費型國家,現實的消費力量和超前的消費力量共同拉動了美國近年經濟的快速增長,而經濟的快速增長又為的消費的升級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和動力。但事實表明,這種遠遠超過支付能力的過度消費模式是難以持久的,金融危機將會使美國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其消費方式。可以預見的是,這種過度消費模式會有所收斂。
28、各國社會矛盾
不斷加劇
蔓延全球的經濟危機使人類生存容量急劇縮小,因而導致各國社會矛盾趨於激烈。具體表現就是各國的抗議活動、群體性事件發生頻次增加。比如俄羅斯的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多個地方出現了示威遊行活動。俄一家調查公司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意率已經達到39%。最近在法國巴黎爆發了250萬民眾參加的示威遊行,抗議政府對金融危機應對不力。同時,買賣合同糾紛、勞動爭議、房地產糾紛、證券權益糾紛等民商事案件在各國都將呈現出不斷增多的趨勢。
29、對國有企業
評價發生改變
西方一些國家根據政府對生產的控製程度、政府對資源分配、企業產出和價格決策的控製程度等標准,否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一直以中國國有企業較多為由,認為國有企業違背了自由市場經濟理念。但這場金融危機讓我們看到了某些西方國家理念與行動的不一致。在運用利率手段調節經濟的方式基本失效的情況下,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各國政府開始動用國有化手段。美國政府已對房利美和房地美進行了國有化,並有可能對花旗銀行和美國銀行實施國有化。英國政府向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BankofScotland,RBS)、蘇格蘭哈里法克斯銀行(HBOS)和勞埃德TSB銀行(LloydsTSB)這三家大銀行注資370億英鎊,此舉直接導致英國政府成了這幾家大銀行的控股股東。在英國公布注資方案的當天,歐元區各主要成員國均紛紛仿效,以各種方式向銀行業提供救助。法國、德國、荷蘭、西班牙、義大利、奧地利、葡萄牙、挪威等歐盟國家全線加入,使歐洲國家的救助資金達到創紀錄的1.9萬億歐元。中國的國有企業模式為國外企業國有化進程提供了榜樣和經驗。
30、中國更加重視
內需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剛剛公布的海關統計2月份數字,中國外貿進出口額確實是比1月份和去年同期有所下降。2月份進出口總額是1662億美元,和去年相比增長18.4%,其中出口874億美元,只增長6.5%,增幅比較小,已經到了個位數,比去年同期的增幅要回落45%,比1月份也要回落20%。當前發達國家經濟陷入衰退,國際需求大幅收縮,使中國經濟增長中出口的貢獻度大幅下降。我們必須充分利用人口眾多,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的有利條件,利用這次國際經濟結構調整的時機,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
31、為中國能源戰略
實施創造了機遇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能源生產大國和第二消費大國,但由於經濟發展速度較快,能源的供給仍然存在缺口。為了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安全,避免受原油突發性供應中斷和油價大幅度波動的影響,我國提出了實施石油儲備戰略的構想。現在是加速實施石油儲備戰略的絕佳時機,也是利用一些國家能源企業資金匱乏的機會,購買採油權和采礦權,或參股控股這些能源企業的千載難逢的機遇。中國最大的煤業公司神華能源出資2.999億澳元取得了澳大利亞煤礦開采執照,兗州煤業洽購澳洲煤礦企業菲利克斯能源公司(FelixResources),中石化集團斥資130多億元人民幣收購加拿大Tangfunction(iterator) 石油公司,這些案例都沿著正確的方向在前進。
32、中國出口市場
向多元化發展
對於曾經以其產品百分之百銷往美國為榮的中國企業來說,這場危機的教訓是最為深刻的。盡管多元化已經提了很多年,可有些企業就是沒有感覺,滿足於單一的出口市場帶來的收益,而沒有考慮風險的過度集中。中國大陸對美歐實際出口額占出口總額比重在50%左右,令中國出口過度依賴美歐市場。這場危機並沒有徹底改變美歐作為我國主要出口市場的地位,但在我國出口總額的比重將不可避免地下降。
33、對企業經營戰略
影響加深
國內一些企業一直奉行「三來一補」、加工貿易為基礎的經營戰略,這些從事完全貼牌生產的企業在這場金融危機中受到的沖擊也最為嚴重。這將促使部分企業調整經營戰略,開始重視品牌建設的意義。
34、中國外匯儲備
結構發生變化
弗里德曼在分析中美經濟的相互依存時曾經說道,美中戰略經濟依存的基礎堪比冷戰期間超級大國之間的核威懾,「美中之間總算找到了真正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就是「有毒資產」。中國的財富被美國套牢。截至去年12月末,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為1.9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7.34%。外匯儲備主要投資方向是美國國債,中國目前是美國國債的第一大持有人,截至去年11月末,累計持有美國國債6819億美元。在美國「零利率」的政策背景下,美元存在長期貶值的趨勢,我國應該適時地調整外匯儲備的結構,包括在資產結構上增持歐元和日元資產;在持有美國國債的期限結構上,增持短期國債,減持長期國債。
35、人民幣區域國際化
步伐展開
國際化是人民幣的發展方向,但人們一直就時機是否成熟、條件是否具備而爭論不已。我們要認識到人民幣國際化的階段性,首要任務是區域國際化,確切地說是在中國及周邊地區成為貿易結算貨幣甚至是儲備貨幣。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人民幣在港澳地區被普遍接受,在周邊其它國家和地區開始流通。2008年12月4日,中國與俄羅斯就加快促進兩國在貿易中改用本國貨幣結算進行了磋商,此前中俄已經進行了5年邊境貿易本幣結算的嘗試。12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韓國銀行12日宣布簽署一個規模為1800億元人民幣/38萬億韓元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為雙方的金融體系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並推動雙邊貿易發展。隨後,中國又與包括俄羅斯、蒙古、越南、緬甸等在內的周邊8國簽訂了自主選擇雙邊貨幣結算協議。人民幣的國際化步伐已從中國周邊地區展開。
36、中國時代
加速來臨
有英國媒體認為,除非中國有朝一日能真正按其大國分量行事,否則不妨把它作為350個阿爾巴尼亞而不是一個美國來看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時代正在加速來臨。中國並非新興經濟體,確切地說,中國是「復興」經濟體。麥迪森曾組織專家運用購買力評價方法進行過比較精細和全面的定量測算,1820年中國GDP居世界首位,佔世界總量的28.7%,印度、法國、英國加起來才佔世界總量的26.5%。2007年中國GDP現價總量為257306億元,超過了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總體而言,金融危機對歐美的影響要大於中國,如果應對得當,無疑將會加速中國復興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