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釋迦牟尼尊者的問題
佛陀不是天上的神。他是個凡人。但他又不太平凡,因為他是一位太子。他的名字叫悉達多·喬達摩。
他享有優裕的生活,在迦毗羅衛國有美麗的宮殿、鍾愛的妻兒、敬愛的雙親、忠心的臣民、孔雀悠遊的蒼翠花園,還有一群才華出眾的宮女隨伺在側。
當悉達多還在襁褓時,一位占星家曾預測,太子將來可能會選擇做一名隱士。但是凈飯王決心要讓悉達多繼承王位。
當悉達多漸漸長大成人,他對自己的國土以及外面的世界開始好奇起來。凈飯王拗不過太子多次的懇求,答應讓他到宮外出遊。
悉達多盡情享受了沿途的水光山色和自然豐沛的大地。但在回家的路上,他們遇到一個在路邊呻吟的鄉下人,被極大的病痛所折磨。悉達多一輩子都被魁梧的侍衛和健康的宮女所圍繞,聽見呻吟的聲音,見到受病苦折磨的軀體,對他來說是一大沖擊。目睹了人身的脆弱,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帶著沉重的心情回到了王宮。
隨著時光流逝,太子好像又回復了平常。但他渴望再度出遊。這一回,悉達多看到以為齒牙脫落、老態龍鍾的婦人,步履蹣跚,踽踽獨行。他立刻叫迦那停車,他問迦那:「為什麼她那樣走路?」
迦那說:「主人,因為她老了。」
「什麼是老?」悉達多問道。
「她身體各部分經長期使用都已經耗損了。」迦那回答他。
悉達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於是下令掉頭回宮。
如今悉達多的好奇心再也無法平息,他想知道外面到底還有什麼,於是和車夫第三次出遊。這一回他同樣欣賞了沿途美麗的風景,盡覽青山綠水。但在回程的時候,他看到四個人抬著一個屍架,上面躺著一具毫無生氣的軀體。悉達多一生都沒看到過這樣的東西。迦那向他解釋那個軀體事實上已經死亡。
悉達多問迦那:「其他人也會死嗎?」
迦那回答:「是的,主人,每個人都會死。」
「我的父王甚至我的兒子也會嗎?」
「是的,每一個人都會。不論你是富裕或貧窮,種性高貴或低賤,都無法避免死亡。這是生在這世界上所有人的最終命運。」
第三次出遊回來,悉達多感到極度的沮喪。凈飯王越來越擔心預言成真,說不定他的兒子真的會放棄繼承王位,選擇苦行之路。
我們在很多地方都和凈飯王一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不由自主讓自己和別人避開真相。我們告訴自己「不要老想著這些事」,並且用正面的方式來鼓勵自己。
我們在生日派對中吹熄蠟燭來慶生,而事實上熄滅的蠟燭應該用來提醒自己,離死亡又縮短了一年。我們以煙火與香檳慶祝新年,讓自己忘掉舊的一年永不復返、新的一年難以預料的事實。
遇到不滿意的時候,就故意轉移注意力,如同母親用玩具和小搖鼓分散孩子們的注意力一樣。
對悉達多而言,僅只一瞥老死的景象,就在他心中升起來追求真理全貌的渴望。在一個不平常的夜晚,他看了他的妻子和孩子最後一眼,便悄然消失在深深的夜裡。
在很多地方,我們也和悉達多一樣。我們有自己的宮殿——不論是貧民區的單房公寓、雙層別墅或巴黎的頂層閣樓。我們有事業,寵物貓咪,數不盡的責任在身。所有的事情老是出狀況。家電壞了,鄰居吵鬧,親愛的人死了;或是他們早上醒來之前,下巴和悉達多的宮女一樣松垮,也許他們聞起來有穢濁的煙味或昨晚的大蒜味。但我們還是心甘情願地困在那裡,不試圖逃開。或者終於忍無可忍,心想,我受夠了!然後結束一段關系,卻再找另一個人重新來過一遍。
我們對這樣周而復始的循環從不厭倦,因為我們期待並相信,有個無暇的靈魂伴侶或完美的香格里拉正在某處等著我們。
面對每天令人懊惱的事,我們自然的反應就是可以把它們弄對,我們可以感到完滿。總有一天,我們會「從此過著快樂的生活」。好像我們所有經歷的一切,到這一刻為止的生命,都只是在綵排。盛大的演出還沒有開始。
重要的是,我們要了解太子並不是舍棄他的世間責任。他不是因為逃避兵役而加入有機農場,或是去追尋浪漫的美夢。他身為一家之主,決心犧牲安逸,離家遠行,為的是讓家人獲得最需要,最珍貴的東西——即使他們並不了解。
我們很難想像隔天早上凈飯王是多麼悲傷和失望。這種心情類似一些現代的父母,發現它們的青少年孩子,學習六十年代的嬉皮花童,跑到加德滿都或伊維薩島去追去理想中的烏托邦。
但悉達多不是用穿喇叭褲、臉上穿洞、染紫頭發、身體刺青的方式,而是以脫下太子的華服來顛覆傳統,他成了一名遊方的托缽行者。
我們的社會,會期待悉達多留在宮中,享受權勢、繼承王統,因為我們習慣以「你擁有什麼」,而不是以「你是什麼樣的人」來評斷他人。
在我們的世界中,成功的典範是比爾蓋茨。我們很少想到甘地式的成功。
想像你的兒子,有個顯赫又賺錢的事業,但他洞悉了老死的秘密後,突然辭職。他再也看不出一天工作十四小時、巴結老闆、貪婪地吞並對手、破壞環境、壓榨童工、壓力不斷,只換得一年幾周休假的生活有什麼意義。他說要賣掉所有的股票,全數捐給孤兒院,然後去浪跡天涯。這時候你會怎麼做?祝福並向朋友誇耀你的兒子終於醒悟了嗎?還是斥責他這是完全不負責任的行為,並且送他去看心理醫生?
我們也許會想知道悉達多能去什麼地方。王宮內外並沒有任何地方可以逃避死亡。即使耗盡王室的財富也不能為他延續生命一分一秒。他是在追求長生不老嗎?我們對希臘神話中的永生神祗、盛滿不死甘露的聖杯和龐塞·德·萊昂帶領將士尋找青春之泉的故事都覺得十分滑稽。我們對秦始皇派遣童男童女赴東海求不死仙丹的傳說也會置之一笑。
到現在還是沒有人可以長生不死,每天大概有二十五萬人死亡。我們親近的人不是已經死亡就是將會死亡。然而當親人去世的時候我們還是會震驚和悲傷;我們還是繼續尋找青春之泉或是長壽秘方。頻訪健康食品店,家裡一罐罐的維他命、強力瑜伽課、韓國高麗參、整形手術、各種保養品都是我們內心和秦始皇一樣渴望長生不老的明證。
的確,悉達多是帶著某種天真的想法離開王宮的,但是他的探索卻沒有白費。
悉達多曾多方尋訪明師,以求大道。他見眾多修行之人,或以草為衣,或翹一足,或卧塵土荊棘之中,或拜日月,或事奉水火,心中大不以為然,知其皆為外道。
後來,悉達多從師隱居山洞的阿羅邏迦羅摩和烏陀迦羅摩學習禪定。前者教他「追隨沉思默想步驟」,就能得到「空寂王國」;後者對他宣讀「既非身理作用也非心理作用的狀態」。
於是悉達多獨處一山洞之中,盤膝趺坐,面壁靜心,以求覺悟。春去秋來,終無所得,他明白了這不可能得到啟迪,於是改變主意,決定去體驗禁慾苦行,以求解脫。
悉達多來到尼連禪河邊伽闍山苦行林中,獨自在樹下結跏趺坐。他身無覆蓋,不避風雨。
悉達多修苦行轉眼已六年之久,他由最初每日食一麻一麥,漸漸至七日食一麻一麥以至於不飲不食起來。終於,他身體變得極度消瘦,有若枯木,手摩胸腹,能觸背脊。
有一日,他忽然覺悟到:過度享受固然不易達到解脫大道,但是一味苦行,也是沒有辦法進趨大徹大悟的。於是他決定重新進食。
尼連河邊有兩名牧牛女子,一名難陀,一名波羅,她們擠取乳汁,蒸成乳糜,盛了滿碗,捧到他面前,禮拜奉獻。
悉達多接受了供養,發願說:「今食飲食,得充氣力,以保留智慧年壽,為度眾生。」遂即服食。
自此,悉達多每日皆受牧女供獻乳糜。一月之後,體力強健,已回復了昔日的壯實。他又去尼連河中沐浴洗衣,更覺得遍體清涼,光彩煥發。
悉達多放棄苦行生活後,來到了今名菩提伽耶的地方,在一株高大茂密的畢波羅樹(又譯菩提樹,即無花果樹)下坐了下來。他發下誓願:「我如果不圓成正等正覺的佛果,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
他重新調整修行的方法,端身正意在菩提樹下結跏趺坐,靜思默想。他的思維追憶著過去的經歷,用大智慧觀照宇宙人生的緣起本心,經過長時間的思索,智慧涌現,黑暗過去,光明到來。
悉達多在菩提樹下趺坐四十八天,已是十二月初七日,這天晚上,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他默坐金剛座上,示現種種禪定境界,遍觀十方無量世界和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一切事情,洞見三界因果,十二月八日凌晨,明星出現天上,他豁然大悟,得無上大道,成為圓滿正等正覺的佛陀。名號為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宣講之法,主要有「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
其大略意思是說,這個世界上的人,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痛苦存在著,無論他是什麼樣的人,每個人都有煩惱和苦 ,精神上的,物質身體上的。每個人都受著衰老、疾病、和死亡支配著。
原因是什麼呢?一切苦的根源是什麼呢?是來自我們與生俱來的、對人生和世界真相的蒙昧和迷惑 。佛法里叫做無明。一切的苦都來自無明。我們通過釋迦牟尼佛教導的方法,去除這內心的迷惑蒙昧,看清一切的真相 ,那麼,我們就可以從一切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到達永恆安樂的寂靜的真理彼岸。
釋迦牟尼靜坐菩提樹下得大覺悟後,創立了佛教基本教義,他組建僧團,度人不計其數,總計其一生,說法四十餘年,談經三百餘會。自他滅度後,五百大阿羅漢多次聚集,追述他所教的學理,編集成卷帙浩繁的大藏經。
② 釋迦牟尼佛的初心是怎麼得的
阿彌陀佛
初心是我們本有的,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
你要問是怎麼得到的,《心經》有說,無智亦無得。
凈空法師---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這個意思很深很深。
末後長者都給我們講,這一部經里頭許許多多的因果法門。說異名菩薩眾,這是十住初心,十住初心不離舊法。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這個意思很深很深。我們想想我們初發心是不是成正覺?初發心決定成正覺,但是你沒發心。你自己以為你發心,那是增上慢,那是錯誤,不是真的。什麼叫初發心?初發心是發菩提心。菩提心一發,在《華嚴經》上是什麼果位?初住菩薩的果位。你要曉得,初住菩薩不但已經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他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叫初發心。初發心的人是什麼樣子?你要想知道初發心人的形象,他的生活行為表現出來的樣子,給諸位說,《大乘起信論》是初發心的形象,大乘起信。《楞嚴經》上所講「二十五圓通章」,那二十五位菩薩是初發心的。楞嚴會上觀世音菩薩是初住菩薩位,初住的觀音菩薩;《華嚴經》上觀音菩薩,七迴向的觀音菩薩;《法華經》上的觀音菩薩,是等覺的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五十一個階級他是在哪個階級,是表現什麼樣的形象。我們今天沒有發心,一發心你就入了菩薩位。但是大心凡夫往發心位這個方向目標逐步逐步接近,這個功德就不可思議,決定沒有偏差,決定沒有回頭。
③ 《金剛經》中的智慧(四十四)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經中可視為一個略本;本經說「無相」而不說「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風。
《金剛經》傳入中國後,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唐玄奘譯本,《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為鳩摩羅什譯本的一個重要補充。其他譯本則流傳不廣。
《金剛經》通篇討論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認為前半部說眾生空,後半部說法空。
唐咸通九年刊刻《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是我國現存有確切紀年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品,由卷首畫、經文及施刻人組成。
其卷首扉頁畫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版畫作品之一。清光緒二十五年英國人斯坦因在敦煌石窟中發現,騙掠回英國。此卷現藏於英國國家圖書館。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即可讀通此經,開悟人生。
《金剛經》一開始,就提出了一個人生的大問題: 「雲何降伏其心?」也就是滾滾紅塵中的芸芸眾生,如何才能降服心中亂七八糟的想法?如何才能使得自己身心清靜?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就是金剛經的主旨。
在生活中,當我們遇到煩惱時,往往只是責怪環境,而很少有人懂得去反省自己的內心,其實心才是一切煩惱的根源。佛法說「一切唯心造」,我們擁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會出現什麼樣的世界。心態的健康與否,直接關繫到人生的苦樂。擁有健康的心境,是快樂幸福的根本。
一、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所謂相,是指事物的現象和表現。所謂虛妄,不是你所理解的虛幻和徒勞的概念,而是指因為變化、因為無常,而認識到的無可執著。因為一切都是有種種因種種緣在參與,所以表現出來的現象都是如幻、如夢,而經中更有關於水沫、泡沫、影等等這些比喻。但是需要說明的是,這些並不是說你所認識和發現、感受到的外界事物都不存在、也不是說你參與的任何事任何社會行為都沒有意義,而是說作為我們凡夫,因為自己經常被自己的意識思維所局限和束縛,經常執著在自我的意識裡面,所以我們所認識的理解的事物,未必是真實的。
由於各種事物、各種事物的表現都是無永恆無常態的變動的,所以說有生死、有變異而出現種種「苦」。由於苦而理解世界上一切人、我、事理,都是在發展和變動之中,根本不存在「我」「我所有」這樣的概念,所以說無我是空。再深入理解,則需要從真假、有無這樣的理性概念入手,理解這些事物其實也是空的表現,即一切存在的並不是我們習慣中所見所認知的,而我們所見所認知的一切事物其表現也並不一定是真實的面貌或者並不是完全可掌控的。
佛法說空,說無相,不是說沒有,說虛無,而是說源於無常使我們感受的變異,並由這個變而知如何隨緣應對,不執著任何「我」的概念便無苦惱,這才是佛法的本質。所謂如來,就是本來如是的意思,也就是說事物的這個現象所表現,並不是其真正的內涵,而是我們自己做自己在解釋,明白這個基本思路,自然就有如何應對無常而不是逃避的思路,平靜、清凈去觀察和思維,才能理解事物為什麼這樣表現,所以說是如理如法作意而不是無明行事,這才是即心即佛的簡單說明。
一切諸相都是虛妄不實的,不要執著於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會隨順而變。
如果能夠照見各種現象的空性,便是真正的悟到了佛性。
六祖惠能的「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也是契合了這個道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並不是說一切相都不存在,而是說一切相都有,但是當我們看清相的本質的時候,心不會受其影響而波動。
之所以發生影響和波動,是因為考慮到自身的利益,覺得那些人、事、物、環境狀況種種對自己太重要了,和自己的利害、得失有關,所以認為是真實相。
《壇經》里。其中有一個故事最能解釋這句話。
一個旗在風中飄動,有的人說是風在動,有人說是旗在動,而六祖說,風和旗都沒有動,而是心在動。
風也是相,旗也是相,當旗與風都是相,都是虛妄時,唯一能使旗動的就是心念了。
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一切依靠因緣而生的法,都如夢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霧靄一樣的不可琢磨,無常變幻。同時又如同閃電一樣的快速變化。我們要無時不刻地這樣看待這個世間的一切,不要執著它而被它束縛我們本來解脫自在的體性。
對於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諸佛菩薩的看法是這樣的,它像閃電,它像露水,它不是真的,存在的時間很短。
在夢中,一切皆只是念頭形成的『相』,可說是『名字相』,不是實物,稱之為「無」;但是不能說沒有這個夢,也不能說沒有一切相,稱之為「有」,也就是『相有體無』。心的念頭和心不是一個也不是兩個,就叫做「不一不二」,也是:「色(相)即是空(心),空即是色「。
『一切唯心造應作如是觀』——我們的生活的空間就是和」夢「一樣的,是心的顯現。量子學已發現粒子不是物質而是波動的現象——但是科學不知道是心念的波動形成的現象而已。
有個比喻是非常不錯的,一滴水放在桌子上很容易乾枯,如果把它投入到大海里去,那麼這個生命就長了。人總有一死,在沒死的時候,我們何必把一滴水孤立起來?我們把自己投入到眾生那裡去,念念不忘眾生,還會活得健康一點,活得長壽一點。
我們一個人生活在世間不過幾十年而已,壽命長的,七、八十歲就算是壽命長的,四、五十歲過世的很多,真的是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這樣看就正確,就對了。
三、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諸法的實相, 不可以用文字語言來描述。
佛陀為了引導眾生能夠最終離苦得樂、到達彼岸。不得不隨順世間言辭習慣, 不說而說, 所以《金剛經》裡面講:「說法者, 無法可說!」, 所有一切講出的法並不是法本身,都是為了讓我們更方便理解法的本質。
「法」,它有兩重解釋。狹義的「法」就是指佛教,也就是釋伽牟尼說的佛法;我們說皈依「三寶」(佛、法、僧),三寶的「法」指的就是佛陀說的法,說的能令眾生涅槃的道理。廣義的「法」指的是我們眾生的思想能夠想到的一切外在存在的事物。「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之法,對應的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法」對應的是「意」,「意」就是思想。佛陀說「人我空」、「法我空」,這里的「法」也是指我們想到的一切的外在的世界。當我們讀佛經遇到「法」這個字的時候,一定要想是取「法」的狹義的理解,還是廣義的理解呢。
用刷碗的例子來比喻,如果把一個油污的碗比作我們眾生的心,那麼佛所說的法就是洗潔精和水。
只有用洗潔精和水才能把碗洗徹底洗干凈,但是一個沾滿了洗潔精的碗絕對不能算一個干凈的碗。
所以還要把洗潔精也沖干凈,把水也晾乾,然後才能算一個真正干凈的碗。
同樣我們當通達了某個法的真正意趣之後,不可以對這個法太執著,該舍的時候就要舍棄掉。
然而, 如果我們還沒有真正通達的時候, 是不是可以隨便舍棄這個法的。
《金剛經》裡面同樣還有一句「知我說法如伐喻者」, 就是說, 佛所說的這個法呢, 就像一個小船, 如果你過了河呢, 就要果斷地把船舍棄掉, 不然帶著船怎麼繼續前進的行程。
可是如果你還沒過去這個河, 就把這個船給舍棄掉了, 這河可怎麼過呀?
四、 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所謂佛法者,其實沒有佛法之相,貴在體悟。能悟,一切法都是佛法。不能悟,你就是拿了佛法也會把他變成世俗法、輪回法。因為你不能真正體悟,執著於這個相。比方說你誦《金剛經》,你要求的是世間怎樣身體健康,這就把佛法變成世俗法了,所以「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白居易有過一首詩名為《僧院花》:「欲悟色空為佛事,故栽芳樹在僧家。細看便是華嚴偈,方便風開智慧花。」這也可以說明,在一切之中能悟的話都能見佛法。
在名言現相之中,釋迦牟尼佛宣說了八萬四千法門,但這些都是為了引導我們破執著,明心見性的方便法,都如陽焰、如水月一般的存在。實相之中,無任何所謂的佛法存在。名言顯現的佛法也要眾生通過積累資糧,有福德因緣才能得以遇見。所以也不要輕視這個名言顯現的佛法,如果沒有福慧資糧,沒有善根因緣,還是難以得遇,所謂的「佛種從緣起」,也是非常重要的。
從勝義諦來說,佛法即非佛法。因為佛法只是引導眾生的方便法而已。佛說種種法,為了種種心。若無種種心,何須種種法?真正的法是離一切戲論邊執的實相無為法。
所謂的佛法,其本性並非實有,如果你有一個佛法的觀念存在,你已經執著在法的虛相的概念上了,佛法不一定在佛經上,世間皆是佛法……
真正的佛不認為自己是佛,真正的聖人,不認為自己是聖人。
「佛法」即是佛所說的一切教法。這句經文的關鍵在於第二句話「即非佛法」。
佛陀教導我們,要看破世間萬物,不要去執著。所謂佛法也是教導我們如何去看破、放下世間萬物的方法。
《金剛經》的根本思想,就是讓我們去掉一切牽掛,放下一切煩惱,達到心靈的絕對清凈安寧,得大解脫。
所以最後,我們也不能執著於佛法帶來的種種不可思議。
五、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關鍵是「住」和「心」二字,住,指的是人對世俗、對物質的留戀程度;心,指的是人對佛理禪義的領悟。人應該對世俗物質無所執著,才有可能深刻領悟佛。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兩句,乃體用並顯。雲何體用?「應無所住」是體,「而生其心」 是用,用不離體,體不離用。「應無所住」既不著有,「而生其心」亦不落無,方是金剛本旨。
應無所住,就是一切不住。若能一切不住,即是實相境界。既悟實相無相,一無所得,還有什麼我執、煩惱、生死、無明可住?若執著無住,又落於偏空。何以故?當知真空不空。雲何不空?空寂靈知,起用自見。用雲何起?依般若智而生其心,即是起用。雲何生心?即生吾人本具之妙明真心,就是生悲願無盡之菩薩心、菩提心、慈悲心、平等心、利他無我心。如是等心,皆是無所住而生之心。便是真心、清凈心,亦即是佛心。而眾生所生之心,乃貪心、我執心、貢高心、差別心,乃至八萬四千煩惱心。如是等心,皆是有所住而生之心,便是妄心、業識心,亦即是眾生心。所以者何?因眾生處處著相,相多故心亦多,心多即不能清凈,心不清凈,即不能悟得實相真心。故學佛人慾悟實相真心,即要放下一切,則一切不住,真心自見,即是道心。道從心生,心由道見。講到究竟,這一個道字,也不可說。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路絕。此理微妙,初學人不易領悟。佛要人領悟實相無相,離念即是真心,故說「應無所住」。佛又要人領悟起用之妙,故又方便說「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二句,看來似覺矛盾,其實就是如是。
應該無任何執著的升起清凈心,真正的清凈心,不是有個光,有個境界,而是不把心念停留在色、聲、香味、觸法上。
真正的修行,應該隨時隨地無所住, 坦坦然,物來則應,去則不留。
六、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何為「四相」?
「我相」:指(能感知)的那個,亦即執著我的觀點。例如小明食過榴槤雪糕感覺好食~「我相」。
「人相」:指(被感知)的那個,亦即由執著我的觀點而建立的二元對立觀點。如小明食過榴槤雪糕感覺好食,故此只要有人否定榴槤雪糕好食,小明就不認同~「人相」。
「眾生相」:指是無數個由我被感知的那個,而產生的執著種種二元對立觀點。如:小明食過榴槤雪糕感覺好食, 將這個觀點一直伸延,去建立種種榴槤雪糕感覺好食的觀點,同時排斥否定榴槤雪糕的點子~「眾生相」。
「壽者相」:壽指壽命,亦即是時間。內涵是指是於「過去、現在、未來」時空上,所建立的一切觀點。如小明食過榴槤雪糕感覺好食這個觀點,一直糾纏於小明的腦海,誰知道經過時間的洗禮,市場上已經出現一種「番薯雪糕」,而且榴槤雪糕已經被社會淘汰,不再生產,但是小明仍然不知道,只不斷堅持這個時空上曾經體驗榴槤雪糕感覺好食的觀點~「壽者相」。
破四相是為了解決執著的苦。
人只能隨著那一刻實際狀況運用某觀點面對,觀點更加是「中性、空性、虛幻、無常」。
所謂「中性、空性、虛幻、無常」是指人、事、物所呈現的只是「心的感覺」,這份感覺更是人人不同,只是誤以為相同。
原因是隨著那一刻實際狀況運用某觀點面對然後,必須將某觀點馬上放下,不能滯留,否則就叫「執著」。
因為當時某觀點只是個人及時空匹配而呈現,事情一過,觀點可能已經完全失去意義。
如果菩薩在心中還有對自我的執著、對他人的執著、對眾生的執著、對生死的執著,那他就不是菩薩了。
七、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一切眾生的心都在變化中,像時間一樣,永遠不會停留,永遠把握不住,永遠是過去的……
我們剛說一聲未來,它已經變成現在了,正說現在的時候,已經變成過去了。
「無住」精神,可以緩解現代人的壓力感,使人保持澄明心性。當今時代是一個物慾涌動、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盛行的時代,有些人不再談論人生、理想、國家、社會,而是更多地談論電影、股票、服飾、美食、足球、明星等等。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五光十色目不暇接的世界。
享受現代物質文明是現代人應有的權利,但人切不可成為物質的奴隸,陷溺於拜金主義的狂潮,從而導致精神家園的失落。人除了物質生活,還要有充實的精神生活,精神上去充實才是真正的富貴,精神上的滿足才是真正的幸福。
現代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人都具有「庸人自擾」的本性:對於悠關自身之事作過多的無謂思考,是困擾自身的主要原因。更要命的是,人的這種「能力」不需要有事實依據,但憑想像就可以了。假使心起了煩惱,那麼即使在社會上很有地位、財富,生活也是空虛的。
如果心中顛倒夢想,高樓大廈無異於監獄,美味佳餚就是毒葯。古人說: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只要心安定了,就算吃的是粗茶淡飯,住的是茅草小屋,心中也很安定、 自在。
八、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世出世間一切事物、現象、概念都是「自體相空」,即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沒有獨立不變的本質,也就是說,在空性的層面,萬事萬物都是平等的。
法無高下,因為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法只是相而已,在這個層面上,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萬法唯心,是說對這個世界的一切觀點、見解、情緒、情感.…等等,都是由心而生,佛法也是由心而生,大乘由心而生,小乘由心而生,藏密由心而生,乃至儒家、道家,無一不是由心而生,全部都是聖人對這個世界的理解,觀點和見解,所有這一切者是由心而生。
八萬四千法門,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參禪也好,修止觀也好,甚至於說修外道也好,以華嚴境界看來,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真正的佛法是平等,無有高下的。
契機的法就是最好的法,法法都可以達到目的,達到目的了就無有高下了。法是途徑,道是目的,從達到目的這個角度講,哪條路都是可行的,只要適合自己,所以,路路皆通,法法平等。從契機的角度看,法無優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萬法唯心,法不離心,心不離法,法外無心,心外無法,心法一體,哪有高下?
九、所作福德,不應貪著。
最好解釋是菩提達摩祖師與梁武帝的那段對話。梁武帝一生造了許多寺廟,剃度了許多僧人,主持編訂了許多佛典,大力弘揚佛法,做了許多有福報的事情,但是因為他是以一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心來做這些事情的,所以這最多也只是得了一個天人的果報,而不是菩薩的果報。正因為如此,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祖師認為梁武帝並無甚功德。真正的行菩薩道、行布施波羅蜜是不求回報、不貪著的,以清凈自然、沒有功利的心態去做善事。
真正行大乘菩薩道的人們,做善事不求福德的果報。菩薩並不以求福德之心去行善,是做應該做的事,本份的事,做了就過了,不住不著。雖然有福德,但菩薩自己並不貪著,雖然有好處,但是菩薩並不領受,而是迴向給世間一切的眾生。布施波羅蜜中包含的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三種,都是同樣的道理。這也就是佛家所講的「三輪體空」了,真正的布施,無布施者,無布施物,亦無接受布施者。
《金剛經》是十分有意思的般若經典,每每說福德,每每又將福德推翻。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本來都無一物,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修福德,是提得起;智慧成就了會曉知福德也空,無可貪著,這就真的懂得放下了。
對於所做的福報功德,不應因貪求而升起執取之心。
有好處,自己並不領受,而回饋給世界一切眾生,願這個世界一切眾生受這個好處,自己並不需要。
十、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到底什麼是「如來」?「如」是比喻,意思是「好像」,「來」則是代表了「來去」等之相狀。成佛就是好像不來不去,如如不動。這個狀態或許很難體會,但當我們自問「過去的時間、記憶」在哪裡時,多少就能有些體會了。好像是來了又去了,又好像是不來也不去。不生不滅,不增不減。
因此《心經》中有言「是諸法空相」,即便我們想去執著,其實也是無有所得。就像我們每時每刻的念頭,貿貿然來了,貿貿然去了,當我們拚命想把念頭、妄想空掉時,就已經離如來十萬八千里了。妄想本空,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所以《壇經》告訴我們「煩惱即菩提」。妄想煩惱留也留不住,我們又在煩惱什麼呢?我們若是如此懂得了「如來」,那就自然時時刻刻都在清凈之中了。
眾生本具的如來本性,不停駐於任何時間和空間而存在,離一切分別妄念,即是如來清凈本性。
《金剛經》中字字句句、在在處處皆是平凡無奇的不二法門,信受奉行就在當下。
我始終相信:心如蓮花,你就不會辜負於天下之人;念如菩提,天下之人亦當不會辜負於你。
當我們悟透了歲月,悟透了世事,悟透了自已,才知道何為人生之終極,何為生命之真諦。
④ 職場人如何看清行業的趨勢
醫葯行業將來的發展趨勢主要會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重組是重頭戲
中國醫葯生產企業通過改革與重組,組織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原來的6000多家企業將逐步減少到4000戶或更少,加上13000多家批發公司,企業"多、小、散、亂"的局面將得到改觀。一批以上市公司為核心的大企業集團將成為引領中國醫葯發展的主力軍。他們無論是生產集中度或利潤集中度都會越來越高,強者愈強、兩極分化之勢將越來越明顯。形勢逼迫一大批無特色、無優勢的企業轉向其它行業或聯大靠強。
今年上海醫葯集團公司葯品銷售收入已經趕上了2003年世界葯業排名第50位的日本小野制葯,預計未來5年還將有4到5戶大企業躋身世界醫葯企業50強行列。
技術創新帶來產品結構的優化,歷史形成的一個葯品多廠生產的局面正在緩慢地得到改善,像氟哌酸這樣一個產品有1000多家制劑廠生產的情形將會迅速減少。隨著"仿創結合"戰略的落實,有企業技術特色和品牌的名牌葯品會越來越多,尤其是中葯,像地奧心血康、排毒養顏膠囊等年銷售5億元甚至10億元的產品會越來越多。揚子江葯業的左旋氧氟沙星作為一個仿製葯品,2003年銷售近10億元,創造了一個新的奇跡。隨著"模仿創新"的深入發展,我國遲早會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葯上市。
二、區域市場聯動
曾經有許多商業企業有過宏偉的全國布點藍圖,提出"打造全國萬家連鎖店"的口號。但是,中國太大了,各地方之間的差異也太大了,加之形形色色的地方保護,無論哪一家企業的網路要想形成全國性的控制,幾乎都不可能!那麼,未來的市場流通的發展方向是什麼呢?我認為,應該是有限范圍的市場控制能力加上區域市場的聯動為主體,逐漸形成各種形式的戰略聯盟。即不同地方的批發企業各自發揮在本地的優勢,在品種上相互調劑,發展聯合代理配送服務,既競爭又合作,以期獲得最高的效率和最低的流通成本。
未來5年醫葯商業的毛利只會下降不會上升,預計由目前的8%至9%會逐步降到6%至7%或更低,流通費用率也必然會由目前的8.75%水平逐步下降。現在已經出現流通費用率在1%至3%的優秀批發企業,如安徽華源仁濟葯業公司、湖北九州通葯業公司等,這類企業在城鎮及縣、鄉市場還會不斷增加,這種被稱為"大賣場"的醫葯批發是"降費增效"的必然產物。前不久,重慶太極集團、上葯集團雷允上葯業、廣葯集團組合成一個聯盟,資源共享、三地聯動、共同受益,這就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三、整合物流中心
整合做強是大勢所趨,醫葯物流中心也需要整合。要連點成線、連線成網,全國范圍的物流中心熱會迅速降溫。因為每個企業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建自己的物流中心,像成都五塊石地區一下子建了多個規模龐大的醫葯物流中心,不少資金被閑置了。怎麼辦呢?或轉做他用、或適當聯合,以優質服務、高效率和低費用吸引第三方,再逐步擴大流量,成為第三方物流的公共平台,為其它企業服務。珠海聯邦制葯公司有20億元的銷售收入,他們算帳後沒有建自己的物流中心,而選擇了第三方專業物流公司。他們考慮的出發點是,物流是一門學問、一個獨立的產業,醫葯企業需要的東西很多,不一定都要自己做,應該發揮優勢、突出主業、特色發展為好。
四、走出去與引進來
所謂"走出去",在改革開放初期,指的是人員走出去學習考察、開眼界;後來"中國製造"越來越多了,指的是產品走出去。現在,應當更關注資本走出去。跨國公司在中國成功發展的例證,從兩個方面給了我們同樣的啟示:抓住機遇走出去,讓中國的優勢產品在發達國家實現本土化生產,是新形勢下的新增長點,也是實現利潤倍增的良策。"走出去"將成為醫葯企業發展的新亮點。
"引進來"是指外商的投資。對外開放20多年來,各跨國制葯公司在中國都投資建了工廠,他們的全球產業布局基本完成,可以說這一輪的產業投資已告一段落。外資當前正在發生的投資方向的變化是由產業投資轉向研發投資,如丹麥諾和諾德公司、瑞士諾華公司和羅氏公司、英國葛蘭素-史克必成公司、美國禮來公司等等,他們相繼在中國巨資投入研發機構,充分利用國內優秀人才和高水準的臨床醫院進行原創葯物篩選和新葯臨床試驗,這對國內企業正是一次很好的機遇。
五、後GMP時代的競爭
轟轟烈烈的GMP改造已近尾聲。近1000億元投入,從基本生產條件到企業管理都徹底改變了中國醫葯生產的面貌。
欣喜之餘,我們也應冷靜地看到GMP改造後的隱憂,由於GMP改造投入較大,成本、費用上升,企業壓力很大;另一方面由於改造中盲目競相擴大了制劑加工能力,使原來就不高的生產能力利用率更低了,這是讓人憂慮的問題。
我們希望,經過GMP改造後的葯企採取為其他企業、醫院、商業企業委託加工來緩解困難。因此,我們也建議政策面放開對科研單位自身成果產業化的限制,放開對行業外企業持有新葯證書後委託加工的限制,以期減少新建葯廠。
現在,大家都成為GMP認證企業後,GMP企業的優越感將不復存在,新的競爭更明顯地集中到產品創新和營銷創新上來。企業需要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到研發和市場上,抱著金碗要飯吃也會餓死。
六、醫院改革將有突破
"三項改革"進展很快,但是現在還有很多矛盾,例如:為什麼葯品招標采購無人叫好?為什麼葯品屢屢降價人們卻反應冷淡?為什麼紅包愈演愈烈?......這都與醫院改革滯後有關系。"以葯養醫"、"補償機制"、"經營性醫院與公益性醫院分開"等一系列核心問題急待取得政策性突破。根據國外改革經驗和國內實際情況,預計不久的將來,關於醫院改革的重大政策會陸續出台,內容可能包括以下幾點:
1、鼓勵醫院投資多元化,對醫院資產評估、人員身份轉換及相關政策予以明確;
2、允許醫院自主決定用人機制和分配機制;
3、增加國家對公共衛生事業的投入,建立並完善財政對公益性醫院的補償機制;
4、提高部分醫療收費標准;
5、推動建立醫院內部和外部競爭機制,衛生技術人員、醫院裝備等實現市場化配置;
6、大力發展社區醫療服務並納入醫療保險等等。
七、葯品定價市場化
葯品是商品,葯品定價市場化是大勢所趨。不管以"葯品是特殊商品"作借口,還是以"涉及穩定"作擋箭牌,都不能改變葯品價格管理要遵從市場經濟規律的原則。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快速發展,一萬多種中西葯品全部供過於求,葯品市場競爭比較充分,在衛生改革到位的前提下,再擔心葯價會漫天飛漲,影響群眾看病或社會穩定等等完全是不必要的。原來的葯品價格管理出發點是好的,在短缺經濟時期也很重要。但在市場經濟框架基本建立的今天,現行價格管理制度既不科學、又無實效,管的人很辛苦,社會各界也不滿意。比如,今年上半年對抗生素的大幅降價,使國有骨幹企業受到沉重打擊。華葯、石葯、新華、魯抗的利潤分別下降50%至91%,利潤率低到0.64%、1.37%不等,損害了企業技術改造和開發新產品的能力,引起社會輿論與企業議論紛紛。原因在哪裡呢?關鍵問題就在於葯品定價要不要市場化。我認為,市場機制決定葯品價格是正確的出路,什麼"平均成本"原則、"單獨定價"、"對原研葯品定價優惠"等條款,都是錯誤的或行不通的。
未來5年,國家可能會對現行定價政策做出重大修改。我們希望,除"毒、麻、精、放"等國務院實行特殊管理的葯品必須由國家統一定價外,其餘葯品定價一律放開。進口葯、合資葯、新葯、普葯通過市場競爭來確定自己的價值。如果考慮到不要加重醫療保險的負擔,那麼也可以考慮授權醫療保險部門制定"給付比例",即報銷比例。政府可以對一部分價格較高的葯品按一定比例由保險公司承擔,超出部分由選擇該葯品的用葯人自付,這樣既尊重了市場定價原則,也滿足了不同層次人群的需要。
八、招標采購步入正軌
招標采購作為建立競爭機制的一個措施,本來是無可非議的,葯品招標采購初衷也是好的,為什麼3年多的實際情況卻很不理想,工廠不滿意,公司不滿意,群眾不滿意,連醫院自己也不滿意。其實,導致各方不滿意的深層次原因是醫療體制問題,醫院改革不到位。只有從體制改革入手,才能真正解決當前的矛盾。醫院改革中,補償機制建立起來,"醫葯分業"也不再是一道難解的方程式;醫院改革中,國家對公益性醫院和經營性醫院分類管理,政府部門也就沒有必要再過問經營性醫院的招標采購。公益性醫院繼續實行招標采購,應該讓醫院也成為招標主體,按照醫院自身的需要去決定一切。
我們希望,既要從招標競爭機制中降低成本,又要在競爭中建立長期、穩定、誠信的工-商、商-衛、工-衛關系,不能讓企業天天為招標而疲於奔命。這是招標采購應走的市場經濟的正路。
⑤ 佛說世間有因果那做功德迴向是不是自欺欺人,怎麼做才有用
不是自欺欺人。
做功德迴向,本身就是因。
⑥ 學佛人可以買股票嗎
以請凈心買賣。(互
戰勝股市秘訣
股市是什麼?是魔鬼、是地獄.我入股市十五年,幾翻大起大落。深感市場之變幻、莊家之詭異、政策之誤導、輿論之欺騙.使中小散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整天提心吊膽、慌亂不可終曰;到處是魔鬼、惡庄,把散戶的心態,愚弄玩耍的死去活來。故說股市是地獄、練獄,是吞食殺戮之地。生活在股市中,人們心靈均處於地獄中,倍受折磨。
如何戰勝股市?戰勝惡庄、魔鬼!余研讀道氏理論、江恩理論、波浪理論、孫子兵法、周易理論,但效果都不大。後讀《地藏王菩薩本願經》看到一偈,感受頗多。股乃魔也,股市乃煉獄也,用佛法破地獄、魔鬼豈不妙哉,正好管用。願與大家分享,共同戰勝股市地獄!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贊佛。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遍觀十方,而說頌言。
臂如工畫師,我們看k線、莊家劃k線做市,都是和畫家、畫工作畫一樣;分布諸彩色,庄要做各種線:長陰線、中陰線、小陰線; 長陽線、中陽線、小陽線;長上影、長下影、十字線。也要做各種線的組合,以反映體現莊家意圖,大家要用心去體會其用意:或進攻向上、或撤離休整、或震盪整理洗盤;虛妄取異相,1.莊家、散戶都心存妄想,以我觀、我見為判斷依據,不看清線的客觀走勢、主力意圖;故多錯少對。2.莊家多時用虛:就是假象,這時要考察它的異相,就是不正常的走勢、成交量、長上下影線以判斷其用意、意圖。此為觀測之要決。
大種無差別。即大勢、大種類型;大家走勢都差不多,大勢好了都要漲,大勢不好都要跌;不過是有的先、有的後,有的多些、有的少些。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這是說大盤和個股關系。大盤中沒有具體『色』的個股走勢,個股走勢中也沒有大盤走勢,但也離不開大盤走勢;各個、個股走勢和大盤走勢綜合得到的判定,可以相互印證,能從中得到准確的判斷;從而也可准確判明個股走勢動向;即有色『個股』可得;此為判定的要決。
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心,有彩畫可得。心中,不要有任何主觀意識、個人意願,即不用先見什麼彩畫、k線;在看 k線、即彩畫中剔除種種個人意志、願望,即做到無心才能客觀正確。然而也不離心、關鍵是從無心處用心,在沒有個人企圖條件下,看莊主力企圖;就有真實客觀的k線可得;即能正確客反映莊家主力企圖、反映k線的真實意義,看到主力的操縱,好應對於我們的操作。此為股市之心法要訣。
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這是說市場的不確定性質。主力、庄和我們的心經常在變化:宏觀、微觀;政策、消息;供需、企業;利多、利空……..這些反照到我們心裡,使庄和我心都波動不止、搖擺不定;心恆不定性使市場上串下跳,狂妄不止;這都是人心巨幅波動造成.人的心理預期是市場原因,是市場波動的本原。所以表現出來的一切個股,誰也不知明天會怎樣?在這種不確定、無序的市場中,我們的心、要有鎮定,行、操作要有序,就不能不研究心法。諸事無常怎麼辦?請看下文。
臂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這是具體說明心法怎麼用,市場無常,心恆不住,不能知自心?怎麼辦就看它畫的線:由心故畫,它的心意圖謀都畫在線上了!所有的方法、本心自性都一樣真實地表現在圖線上。從它表演中看透它的本性、法術!再高明的騙子總有破綻暴露。此為心法運用之要決。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叢生,無法而不適。這是說你有主觀能動性,你的心就和工畫師一樣,能畫出五彩k線,多姿態、妙橫生;所有各種k線、所有各樣操作法都從你心中產生,沒有什麼方法你不能學會;沒有什麼k線你不能破解,沒有什麼莊家你不能適應。如何做到呢?請看下文。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因為這一切都是由掌握已心、他心的人創造的。何況只是一個股市而已,得心法者,必取勝於股市。
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心不住於身,身也不住心。而能做佛事,自在未曾有。只要是人都能見到佛---得到『覺悟』,都能了解『覺悟』的真實來源和產生、運用方法;並掌握它變為自已的方法。心意識的話動並不能被身體約束、砠礙,精神世界能超越生理世界的限制。因而,如果能自覺掌握和運用主宰精神世界的方法,那你會有從未有過的自在和快樂。此為戰勝股市快樂之要決。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如果有人,要了解知道過去、現在、將來一切有知覺能覺悟的聖人們,應觀察十方法界、哲學界的體性和功用,一切都是人心所創造。股市也是人的虛妄心製造的,屬於虛擬經濟,知心者,能決勝股市!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如些。
南無獅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
南無覺華定自在王如來
南無地藏王菩薩
南無覺林菩薩
⑦ 用一句話概括您的股市經歷,務必真實,高分獎勵!
1、風險大於收益時,不參與;
2、股價上升趨勢成立時,積極參與;
3、當某一股票沉寂很長時間,突然受到超大資金買盤追捧時,積極參與;
4、善於空倉的人,才會善於捕捉戰機,機會每天都有;
5、市場永遠是對的,不可在逆市的環境下,自欺欺人。漲不言頂,跌不言底,順勢而為;
6、恐懼和貪婪是人性的弱點所在,主力往往會借題發揮;
7、周K線要比日K線准確的多;
8、有些技術指標雖然很實用,但往往也會被主力利用。密切關注成交量的變化始終是決定你買賣股票的關鍵所在;
9、千萬不要想著去走在市場的前面,也許你能准確預測到一次,但不可能次次都准;
10、要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知足常樂。市場里的錢是賺不完的,然再多的錢也都是虧的完的;
11、千萬不要把所有的錢一次性的把雞蛋(股票)全部買回來。可能後面還有更低價,控制好倉位很重要;
12、資金量少的話,買一兩只股票就夠了。如果買的多,很容易會分散你操盤的注意力。但自選的股票可以隨市場的變化選取多個;
13、炒股是炒將來,不要過份依賴其業績,那隻代表過去;
14、究股票的技術面,不如去細心研究股票的基本面的變化。研究股票的基本面,不如去探究政策面的導向。
15、設定止盈、止損位很有必要,且嚴格執行。
⑧ 佛法理念談找工作
以下摘自聖嚴法師《學佛群疑》,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有人問起,做生意不能說實話,所謂老王賣瓜,自吹自誇,如果賣瓜的不說瓜甜,那就無人問津了。既然如此,佛教徒能不能做生意?做生意是否犯了妄語說謊的戒?
再有人問,學佛的人不應貪心,相反的應該布施。可是做生意賺錢是為了得到更多的利潤,這豈不是跟佛理相違?
又有人問,佛教徒不可害人,如果做生意賺到錢而使他人虧本,又該如何?
也有人問,佛教徒可以從事股票投資、放利息、房地產買賣等活動嗎?因為這些事都有投機性質。
更有人問,佛教徒可以做糧食飼料等的買賣嗎?如果糧食飼料是被買去喂畜牲,是否間接助長了他人的殺業?
是的,以上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應該面對而加以檢討的。首先必須了解,在釋迦牟尼佛時代的印度,人民分為四大階級,亦即1.宗教師的婆羅門,2.從事軍政的剎帝利,3.從事工商的吠舍,4.從事殺生等賤業的首陀羅。佛陀釋迦世尊除了不鼓勵從事首陀羅的職業之外,其他都在容許的范圍之內,而且加以贊嘆,可見佛教徒從事工商業是正當的。
至於說,做生意是說謊而騙人上當的行為,是有待商榷的,因為這並不是必須的手段,而是一般人的習慣和心理所造成的。貨真價實、信用可靠,是工商界應有的職業道德。也唯有信用可靠,才能夠可大可久,否則為何許多商號都要以幾十年以至上百年的『老店』招牌做號召?我曾經說過:『如果跟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做生意,不必擔心他欺騙你。』相對地,身為佛教徒如果還會讓人擔心我們用欺騙手段以招徠顧客,這不僅不是佛教徒的正確態度,甚至連一個小商人的基本觀念都尚未建立。
當然,我們知道,有些行業往往漫天要價,目的是等著顧客就地還錢;但也有類似的行業卻以老少無欺、不二價為號召的。我們做為佛教徒,應該帶動風氣,誠實無欺。也許剛開始時,生意差一些,利潤少一些,日久之後,你的信譽就能為你賺錢。
一般中國人都有養兒防老、積谷防飢的心態;做生意一本萬利,想當然是為了使個人生活有保障,乃至為子孫萬代留下吃喝不完的余蔭。但是,時代已經改變,觀念已經不同。現代的大企業家,不應著眼於自利,而是貢獻自己的智慧才能為社會人類謀福利,即所謂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以完成事業為目的,造福人群為理想,就沒有貪心的成分在其中。至於普通人的智慧體能,雖然不足以為社會大眾提出多少貢獻,但至少也該負擔起個人的生活開銷,進一步維持家庭的成員和公司的員工,這是互助,也是為了各取所需。
因此,人人必須提供自己的所能,不論是資金的、智慧的或勞力的。身為佛教徒,更不應有做生意是只求自利而置他人利益於腦後的想法。因為社會是群體的因緣所成,我們參與社會做任何事,就跟其他人發生關系,產生互動互惠的作用。
我們應該以自利利人的存心來賺取應賺的利潤,並且把賺來的錢做合理的支配,而不僅是為個人的物質享受和滿足虛榮而花錢,若能如此,就不算是因貪心而賺錢了。
《善生經》中說,居士的收入最好分做四分來處理:1.家計的生活,2.營業的資本,3.儲存在家以防意外,4.放款生息。在兩千五百年前的印度,這是非常安全而合理的分配,到今天,儲存在家和存入銀行生息應該合而為一。此外,也應在這四份之中,酌量取出一部分做為三種用途:1.供養父母,2.周濟親友和部屬仆從,3.供養三寶,作為宗教的奉獻。前面的四分法,是保障自己的生活安定;後面的三種用途,則是為了孝養父母、社會福利及宗教事業。
佛法說應該從事正當職業,所謂正當職業,就是指於人於己都有利而無害的行業。既然如此,怎會自己賺錢而使他人虧本?當然,當你開的店經營不善或公司虧損累累時,不免會想脫手轉讓。由於各人的經營觀念和方式有別,社會關系也不同,知識能力也相異,因而同樣的行業和生意,在不同的經營者手中就有不同的結果,如某甲會蝕本,某乙可能賺錢。
基本上,不要存著把燙手山芋丟給人的心態去害人,而要希望他人因為承購你的原有產業而大發利市。同時,不要以為自己做不好的,別人也做不好;或者自己認為不好的,別人也認為不好。只要你對自己賣出的東西不做虛偽宣傳,那麼,一旦有人願意承購,他一定會因此而得到利益。如果對方蝕本,這也不是你的存心,與你無關。總之,佛教徒做任何事業,都須以真心誠心待人,至於結果如何,不是你的責任,不必耿耿於懷。
股票和房地產買賣,是現代世界各國政府所公認的投資生意。前者是股票公司運用民間游資,透過股票市場成為企業投資的資本,是發展工商、促進社會經濟繁榮的金融事業,應屬正當的投資。但問題出在有些人掌握大量股票而製造股票行情,並操縱股票漲跌,這是不道德的。要操縱股票只有大資本家才能辦到,一般投資人只能看行情的起伏買進賣出,故其中不免有些冒險的成分。在金融穩定的社會,操縱股票是犯法的,大企業家雖然擁有大量的股資,也不致於操縱市場製造漲落,否則會自食惡果,得不償失。
至於房地產投資,也是正當正常的商業行為。一般人所詬病的,是指炒地皮,壟斷房地產,不論購進或拋出都操縱於股掌之上,這不是正常的現象,佛教徒應該避免。若以正當的價格做合理的買賣,也是一種商業服務,沒有什麼不可以。
另外,就放利息而言,將錢存入銀行或合作社等金融機構,也是一種投資方法。而以民間的小額存款互相周轉或者集中投資於某些大企業,也是自利利他、繁榮社會經濟的途徑,值得鼓勵。不過,若為貪取高利而放高利貸,等於火中取栗,危險性大,往往連母款也被倒掉。佛教徒不可因貪高利而放款,一則自己沒有保障,二則對人剝削太多,有傷慈悲,最好不做。
至於商業的種類,古時有謂三百六十行,在現代工商業社會,可能超過三千六百行。不過,身為佛教徒有個原則,即凡是殺業、淫業、盜業、賭博和妄語,乃至於酒類等的買賣,都應避免;但是不能斬釘截鐵說某種生意不能做。比如開電影院,專門放映誨淫誨盜的影片,當然不可;若是放映藝術性、教育性和娛樂性的影片,則屬於正業。至於販賣糧食,只需以所賣的終究是供人食用,或是加工後用於工業的動機即可;即使別人買去喂畜牲,也是為了供給眾生吃的,我們本身並未從事殺業。當然,自己如果明知飼料是供養豬場養雞場之用,可以考慮改行或改變銷售的物品。總之,佛教不鼓勵殺業也不從事殺業,凡與殺業有關的,應該避免。
⑨ 般若可否代替世智
般若同世間智完全是兩碼事,人世間的智慧可以用來做好事也可以用來做壞事,而般若就不同了。般若為諸佛之母,諸佛由般若生,佛法的根本就在般若。般若的空,不是先有後無的斷滅空,也不是彼有此無的物外空,而是既有而空。般若有空和不空兩面,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就是般若。般若有體,就是無所得;有相就是無所住,有用就是無所取。唯識學講的八識:眼耳鼻舌身【感性認識】意【理性認識】,意根之識【是悟性認識】,種子之識【是自信認識】。無明即是識,覺悟便是智。破無明,證得菩提即將種子之識轉成大圓鏡智,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第六識轉成妙觀察智,前五識轉成所作智,即轉八識成四智,這樣就證得般若了。總之事物的本來實體,本來面目,本來作用都是般若。若證得般若考高分,賺錢自然不在話下。但是拜託,在還沒證得般若前是不是應該要腳踏實地的好好學習呢?我可是聽說佛家講的上報四重恩中有:國家恩,師長恩,父母恩等我們去報呢。佛教的中心理論實乃一個「孝」字而已,要好好珍惜身邊的緣份。
⑩ 釋迦佛割股奉親
據記載,孝子鄭興,自幼很有志向,終日勤勞耕作,侍奉父母,但家境貧寒。父親去世後,鄭興守孝3年。母親久病不愈,鄭興服侍床前,從不解衣,不離母親半步。母親想吃肉丸湯,鄭興因無錢買肉,於是割下自己的肉煮湯奉母。此事傳開後,人人都為鄭興的孝道所感動。「割股奉親,乃世乏奇事!」。在清乾隆《孝義縣志》中有這樣的記載:「因邑人鄭興孝行聞於朝,遂改名孝義。事見唐李吉甫《元和郡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