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中國平安股票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
擴展閱讀
股票價格和股本關系 2024-11-27 00:33:07
七喜股票行情 2024-11-27 00:29:51
怎麼從股票看公司 2024-11-27 00:24:11

中國平安股票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

發布時間: 2022-09-25 00:04:40

『壹』 中國唯一可以長期持有的股票

適合長期持有的股票推薦:

1.中國遠洋:601919。中國最大、世界第二的海洋干散貨航運公司,業績優異,仍有油輪和造船業資產未注入。

2.工行:601398。全球市值最大的銀行,中國銀行的龍頭,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較小。

3.中國石化:600028。完整的石油生產和煉油結構鏈,藍籌市場大,抗風險能力強。

4.中國鋁業:601600。中國領先的有色工業,資源稀缺,在世界各地購買和儲存了大量有色資源,為其發展奠定了基礎。

5.中國平安:601318。中國領先的保險行業業績優異,成長性極佳。並逐步向海外市場拓展。

6.萬科A: 00002。地產龍頭,業績優異,超跌嚴重。

7.中國船舶:600150。造船業是一個業績優秀、基本面良好、成長性優秀的巨頭。業務訂單已至2011年,預計未來3-5年業績仍將高速增長。

8.招商銀行:600036。領先的商業銀行,行業擴張迅速,業績持續增長。

9.中國聯通:600050。資產重組,長期發展向好。

10.寶山鋼鐵:600019。競爭優勢明顯的鋼鐵龍頭。

1.武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600005。擴張重組,高端產品優勢明顯。

擴展信息:

國資中型股,各行業龍頭股,幾乎都值得長期持有。這些行業龍頭本身幾乎就是行業的一面旗幟,虧損到破產的風險很低。另外,相對於股市未來的增長,我認為目前的指數只能算是在低位徘徊。如果你相信股市不會永遠停留在6000點以下,長期選擇這些股票總會有回報的。原因很簡單,但由於大部分人天天盯著股市,很容易被短期內的快速漲跌所蒙蔽,所以無法長期持有。在股市中很難找到一個持有一隻股票超過幾年的人。如果你能堅持持有一隻股票五年甚至十年,我相信只要拋棄那些正在虧損然後又在虧損的可憐股票,任何一隻沒有破產的股票都可以在幾年內帶來回報。

『貳』 平安車險怎麼樣

從一開始,保險理賠過程中就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和利益糾葛。我和我的車主都是普通司機,遵紀守法,響應國家號召,積極納稅,為國家做出相應的收益。現在這個和平年代,其實大部分人對法律的了解很少或者說相當多。我對相應的交通法律的認知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
平安車險怎麼樣
從一開始,保險理賠過程中就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和利益糾葛。

我和我的車主都是普通司機,遵紀守法,響應國家號召,積極納稅,為國家做出相應的收益。現在這個和平年代,其實大部分人對法律的了解很少或者說相當多。我對相應的交通法律的認知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因為我不是專業人士,所以對國家相應的法律只有片面的了解。所以不是因為用戶不懂法或者法律意識不夠高。用這種信息來忽悠用戶,不是一個負責任的企業應該做的事情。企業要想做好自己的文化,就必須贏得用戶的認可和同意。當然,我承認現在的社會有一些因素。但是,一個企業要想一直生存下去,就必須不斷獲得用戶對其企業文化品牌和口碑的認可。以我個人的了解,我覺得平安保險一直是服務最好的公司。作為一名普通司機,感謝平安保險常年不斷的保駕護航。讓每一位車主都能安心駕駛中國這片土地,所以這么多年來,我對平安車險的認知度還是很高的,服務態度也很認可。但最終還是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很不幸,這個意外發生在我身上。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單方面事故。故事是這樣的,2020年10月中下旬的晚上七八點,我的車在進小區的時候不小心撞上了小區的龍門架。然後下車查看周圍情況,看是否再次發生其他重大事故。現場觀察,是普通的保險杠損壞事件。安全無誤後打電話給保險公司。電話那頭保險公司的服務也很周到,很周到。第一時間詢問是否有人員傷亡。如有人員傷亡,請第二次及時撥打120詢問事故最重要的實際情況。客服了解相應事故情況後,無大礙,請通知相應理賠員聯系我,趕往現場。很快,不到10分鍾,理賠員的電話就來了。我問了一下事故的大致情況。在現場了解情況後,我問車是不是停在小區門口,影響了其他小區業主的正常出行。我可以把車停在一邊等嗎?我得到了理賠員的口頭同意,把車挪到小區大門邊等著。等了30多分鍾,理賠員還是沒趕到現場。然後理賠員的電話又來了。經過一些談判後,索賠理算員同意明天將車開到4S的商店進行定損。事後,這輛車被開到4S的一家商店進行損壞評估。初步損壞評估結果是,前一年保險杠損壞,中網損壞,大燈損壞。整個定損費用8000多元。然後4S店負責保險對接的人員通知。索賠人在平安現場的損失評估結果是8000多元。過了幾天才知道8000多。在我的意料之中,我按照一個普通事故的正常流程,去保險公司做了相應的損失評估。這時我接到了保險公司理賠員相應的電話,說我的車上有早期劃痕,不屬於這次事故造成的問題。跟我協商37駕,我承擔30%,保險公司承擔70%。當時保險公司給出的相應解決方案,我並不認同。作為一個普通人,我的車有新傷或者舊傷。不等於這次事故造成的用來溝通的籌碼。保險公司提供的第一個方案我承擔30%,但是從保險公司提供的圖片可以看出來。我的車確實有明顯的舊傷,但並不代表我會馬上報保險公司維修理賠。相信作為廣大平安好車主,普通瑣事一般不會去找保險公司理賠。這可以歸功於良好的保險廣告和品牌宣傳。所以普通車主不去保險公司承擔普通小事故的責任,算個幾百塊也沒什麼。但是在這次事故中,前保險杠損壞了,不是幾百塊錢就能修好的,而是整個保險杠都要更換。我承擔30%是指前保險杠的全部費用由車主自己承擔,車主可以為自己的行為過錯買單,但不代表保險公司推卸自己不應該承擔的責任。我在全保的第一年買的車。如果是舊車,我可能會接受保險公司提供的方案。我一邊不同意保險公司提供的方案,一邊表示馬上上報,並向上級匯報情況。同時他含糊的告訴我,如果這件事繼續下去,保險公司可能會拒賠。你什麼意思?當場沒看懂,但是有點迷茫!我沒當回事。我以為是最常見的交通事件,就沒在意。顯然,作為利益的受害者,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到傷害,也會使用相應的方法和措施。但事實要客觀公正。我們應該對這一事件的整個過程進行判斷,然後做出相應的結論。在我不接受提供這個方案的保險公司所謂同事的時候,其實作為我自己,我也在分析這個事件的過程和原因。保險公司為什麼要這么做?原因是什麼?是賠償太多,還是因為我交的保險一年6000元?事故造成8000元,所以造成了保險公司的損失。保險公司與車主協商,盡量減少保險公司的理賠責任。奇怪,這是大品牌應該做的嗎?(在平安的廣告品牌宣傳中,平安是中國不能倒閉的大公司。我在中國平安人壽保險公司上過很多課。導師所說的覺知和平是中國最大最好的。)國家有相應的法律法規,走程序就完了。為什麼需要那麼多不切實際的客觀意見?

事故的第一階段:

所以我想思考並假設只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平安把定損交給了第三方機構。平安只進行內部流程審計。如果所謂的第三方機構能夠為平安挽回一定的損失,平安也會對所謂的第三方機構給予相應的鼓勵和獎勵。但是,有了這次事故,相信很多車主都會和我一樣,對平安這個品牌感到失望。

第二個原因:其實更簡單。車主法律意識淡薄,事件不清不楚,打信息的擦邊球,通過第三方的所謂組織來忽悠車主。讓主人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偽裝。

第三方組織的合夥關系。我們一起忽悠保險公司理賠吧。當然,我假設的兩個問題只是我分析的原因,不代表大家的觀點。我相信平安公司這么大的品牌,它有相應的制度來管理和完善它的所謂授權或者說它的人事制度。

在此,我聲明一下,我從來沒有從事過保險行業,所以不了解平安公司的管理制度,我只是客觀事實來分析這個問題的發生。

這件事溝通過後,時間過得很快,半個多月就沒了。我的車還停在4S的店裡。又一次接到保險公司關於現場取證調查的電話。我對平安公司能盡快解決這個問題充滿期待,於是約了相關工作人員做了相應的記錄。但當我到達他的所在地時,那是一個汽車城,一眼望去是BBA的專屬之地。我四處找了很久,到處找人,但是沒有找到,又打了很多次電話給他。我確定。原來,平安的理賠員正坐在梅賽德斯-賓士4S店的辦公室里等我。實際上,我對那首曲子不是很熟悉。難道就不能請你用高挑的腿去迎接嗎?作為平安的忠實消費者,我不在乎某些個人的行為,採取這種方式去見他的客戶。但我覺得作為一個大品牌,這不應該是一以貫之的企業文化應該做的相應事件。每個員工都應該對公司的品牌有深刻的理解。管理哲學和核心價值觀。經過一番口頭交涉,還原了事故的全過程。在這件事上,我被當作囚犯一樣審問。最後雙方的結果都不是特別愉快。很明顯,還是我題目里說的利益糾葛。其實有些車主也累了,他們用同樣的方式告訴我,保險公司要查清真實情況,拒絕賠償。我還說大哥現在什麼年代了,我們能不能真誠一點,你賠,不賠,不賠,別滿腦子都是名堂。我們對至少一個品牌的認知度有多高?企業文化管理有多深?

最後被要求在家等。已經20多天了,還得等結果。你要不要都無所謂。就等著吧。結果將在11月29日揭曉。我等待的結果是保險公司拒賠。他說的原因不是特別詳細,他給的答案是司機掉包了。天哪,我心想,我已經在現場了。他怎麼會給出司機掉包的結果?沒有完全理解。他也沒有給出相應的解釋和官方通知,就是下面那個所謂保險公司的理賠員打電話給我拒絕賠償。而且是不同的理賠員,不同的電話告訴我。平安拒絕賠償。你想給我發書面通知嗎?讓我想想你發的是什麼書面通知。寄了也沒關系,但是既然打了這么多次電話,能不能問一下我的地址在哪裡?那樣的話,你怎麼能發給我呢?我怎麼能接受呢?是不是又在試探主人,輸了一個深水炸彈,看主人的心態?因為我的意圖和他的策劃,我不得不陷入這個漩渦。我是說,何必呢?何必呢?真的沒關系為什麼說沒關系?其實並不是因為那幾千塊錢。這輛車20多萬。我買得起,也一定能修好。不然我為什麼要買?汽車是一種交通工具,它的價值在於他為主人做了多少事,而不是所謂的籌碼。整個事件過程中,我就是想把雙方的責任劃分清楚。說實話,周日我接到了所謂的平安理賠員的口頭電話。我沒有查他的工作成績,他是不是一個安全的人,我不知道。就一個電話,平安拒絕理賠。那時我正在一家購物中心購物。這是一個多麼愉快的周末啊。一個電話讓我內分泌上升,精神壓力大,血壓高。我以為還好,我還挺年輕的,血壓瞬間就降回原點了。這么簡單的事有必要問這么多問題嗎?

今天是11月30日。我還是和大多數車主一樣。去投訴我的不公正或者東西的維修費用,甚至所謂的拒賠。相信很多車主都給保監會打電話投訴過保險公司。我們可以打電話給保監會,但我們必須站在理性客觀的角度。所有關於是否打這個電話的問題,以及後續處理的結果,都有相應的規章制度。所以,打電話之前,要充分了解自己是否有理有據。

事故的第二階段:

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司機改包:電話里,聽保險公司理賠員透露的幾句話。我好像明白了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他為什麼會這么說?對於他給的理由,我從來沒有想過,也沒有告訴你詳細的過程。我說保險公司有充分的理由和證據,所以司機掉包,拒賠。我在想,我們已經在現場了,但是你們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還沒有趕到現場查看當時的實際情況。其證據似乎是通過當時現場周圍所謂的攝像頭拍攝當天的相關視頻給出的。司機換包拒賠的一個原因。我想說,大哥,我們一直在現場等你的到來。車里沒有其他人。總共有兩個人。你懷疑司機掉包只是因為車上除了司機還有多餘的人嗎?請問是什麼原因?原因是否已被徹底核實?

換句話說,有三種可能性:

第一種舉報人不一定是車主本人,也不一定是司機本人。如果說公司的車出了事故,我想問一下公司法人是否應該來現場報案?保險公司的哪些規則和章程對此有約束?請保險公司相關人員註明。

第二種可能也存在,就是司機喝酒,對方司機不喝酒。但遺憾的是,那天沒有接待,我已經很多年沒喝酒了。所以不存在酒駕,更不可能掉包,相關人員一直在現場,等待保險公司理賠員的相應指令。如果我覺得保險公司相關工作人員沒有趕到現場造成損失,我有一個提議,建議保險公司調查當時門口崗的保安。

第三種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所謂的司機無證駕駛,或者駕照過期。事故發生後,我當場掉包與保險公司和公安人員互動,但我想說的是,我們都是按照法律法規合法上路的。

為此我搜索了我國的相關法律以及與司機相關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但是沒有找到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除非只有另一種可能,這是保險公司自己的規定,我們廣大車主是不知道的。與國家憲法無關。如果你這樣想,那我就能理解保險公司為什麼拒賠了。因為這是他的決定,你必須按他的方式做。其實這樣的小事,好像都是保險公司說了算。我可以這樣理解嗎?這是我提出的三個問題。保險公司到底是進行了核實,還是籠統地找了所謂的相應證據拒絕理賠來忽悠消費者?如果這種行為繼續下去,是否會損害消費者的權益?

其實在我心裡,說實話,我還是挺感激平安公司的。在我作為第一個二手車司機的第一年。在這次重大事故中,平安公司幫了我一把,把我從這次重大事故中解救了出來。不要陷入訴訟。所以七八年過去了,我一直首選中國平安公司的保險。從第一輛車,第二輛車,第三輛車,包括現在出事的第四輛車,我還是選擇平安公司的保險。所以,希望平安公司相應給出一個滿意的答復。我不在乎平安公司賠不賠,也不在乎賠我多少。這是從一個清晰的角度把兩個東西分開。截至今天,11月30日,我的車仍然停在4S商店,等待保險公司支付修理費。太巧了!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收到了中國平安保險公司的錄用通知。溫馨提示:您的車險可以報價。。。。。

但我要感謝廣汽傳祺的代步車服務,對中國汽車品牌的這樣一個舉動表示深深的認可和贊許。

2020年12月1日

40分鍾前發布的。

平安保險公司怎麼樣

我持有中國平安很多年了,從2014年的不到20元到現在的50元左右(之前已經復職)。七年多來,無論是16年跌回20元,還是去年超越90元,我都是只增不減,是忠實粉絲。以下是我個人從平安基本面和估值兩個方面對這匹大白馬的看法(此時評論平安似乎有風險:):

一.基本原則:

從歷史上看,中國平安無疑是一匹基本面非常穩健的白馬,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5%,內含價值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凈資產收益率超過20%,領先行業。

近期,以平安為首的保險公司正處於行業轉型期,將由代理人規模效應驅動的粗放式發展向線上線下結合的多渠道高效發展轉變。在轉型期,業績受損的概率很大,未來三年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可以保守預計2-3年業績不會增長甚至下降。2019年凈利潤增長20%以上其實有點虛,利潤所得稅減少。實際上稅前凈利潤只增長了5%,跟停滯差不多。個人認為,2020年業績下滑是轉型期的正常反映,2021年大概率表現不佳。

但是,從長遠來看,我還是樂觀的。目前我還是選擇堅持。有五個原因:

1.中國保險業的滲透率遠低於西方國家。中國的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分別只有4.3%和430美元,分別排在世界第38位和第46位。這不僅遠低於發達國家保險市場的水平,也低於全球保險業的平均水平。目前我國人均壽險保單數量不足1張,僅為0.8張,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甚遠。說明行業空還是比較大的;

2.高峰人口,主要是70後,即將老齡化,這將帶來保險業的需求。從歷史經驗來看,高峰人群是所有行業興衰的始作俑者(如:房地產行業、汽車行業、教育行業……);

3.在中國平安轉型的過程中,雖然代理人規模減少了40%以上,但業績並沒有大幅崩盤。反而人均銷量增加了,這至少不能證明轉型的失敗;

4.近期平安連續操作的公司回購,以及以馬明哲為首的高管增持,都顯示了公司及管理層對公司發展的信心;

5.中國平安的股息率逐年提高,既是回饋股東的良好姿態,也是公司穩健發展的證明;

6.互聯網公司,潛在的競爭對手,最近處境不好,保險業作為金融支柱,輸不起。個人認為安全性還是比較樂觀的。

二。估價:

我們從市盈率的角度回顧一下近期的高點和近期的低點,看看中國平安的估值處於一個什麼樣的趨勢。

如下圖(請注意,這里沒有還原)。中國平安最近一次低點出現在2015年8月,市盈率8倍,此後開始上漲。但從a股市場的情況來看,這個位置只是第一個低點,後面還有三個低點,這也說明了中國平安在股災中的韌性;2018年1月股價創新高,市盈率升至13倍的較高位置;2019年1月回調至7倍市盈率;2019年9月,股價創新高,市盈率重回11倍;2020年3月,由於轉型的不確定性,市盈率降至8倍。2020年12月,股價再次創新高,市盈率達到12倍。現在股價將近腰斬,市盈率低至7倍(如果靜態市盈率5倍的話)。

理解市盈率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企業本身的成長帶來的每股收益的變化,這是股價上漲的源頭;二、市場群體意識給企業定價,既預測了企業的未來,也有各種情況造成的偏見。正因為如此,市盈率才有波動。從中國平安的情況來看,增長的歷史表現一直很好,凈利潤和內含價值的年復合增長都超過20%。所以我們看到中國平安目前的靜態市盈率和2015年8月低點的市盈率是8倍,但是復權後股價從當時的25元漲到了現在的49.47元,這是企業自身成長帶來的價值。那麼中國平安未來的增長會有大的變化嗎?我不這么認為。首先,中國的保險業遠未達到高普及率(與美國相比,很明顯,保險業的普及率是隨著國家經濟的增長而增長的)。其次,我們這一代人口紅利高峰已經進入並將繼續進入對保險的需求窗口期。最後,中國保險龍頭平安雖然在積極轉型,但這是面向未來的主動轉型。企業基本面沒有實質性改變,近期盈利空(疫情,Luckin咖啡賠償)等原因都是短期影響。所以至少目前來看,中國平安未來的增長還是比較確定的。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長期增長沒有問題,而市場組定價又到了歷史低點,現在該怎麼辦?我們可以預測:即使短期內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每股收益也可能受到影響。考慮到去年第四季度的內含利潤,極端情況下,我假設2021年凈利潤下降15%,2022年逐步回升,假設增長0%。那麼2021年和2022年的預測每股收益為6.885元。假設大家的群體偏見逐漸消失,市盈率保守估計是歷史中位數的10倍。平安2021年和2022年的預測股價將達到68.85元!現在49.47元,我願意放心持有,期待成功轉型,恢復增長。 平安車險怎麼樣 @2019

『叄』 對中國平安進行基本面和技術面分析

中國平安,中國最大的保險行業,去年成功收購了深發展銀行,逐漸發展成綜合的金融機構,未來收益點在於中國的人口紅利,公司發展前景廣闊,值得一提的是同股同權,H股與A股存在溢價,而且公司現金流充裕。目前由於受市場打壓,整體金融板塊表現不佳,但現在這個價位的確不高,如果你是炒股,可以在它啟動後玩玩,如果你是投資,就要在它便宜時大膽買進,無畏市場短期波動。最後一點就是,買這樣的股,首先是要對國家經濟有希望,不知樓主你有嗎?

『肆』 中國平安股票

我是平安的一名員工,當然不能因為我是公司員工就說平安好.
不過總結一句話:"平安挺好"
1.業績好.我在產險,近幾年產險的業務品質不斷提高,而且高管層不斷有新的創意,在精細管理中實現健康發展
2.培訓好,平安給員工一個廣闊的成長平台,讓員工盡其所能發揮能量,不需要走關系,不需要官僚,只要能力在,只要業績在,就會為自己創造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
3.關心員工.在各家保險公司裡面,平安的薪酬不是最高的,但為什麼在平安的大旗下會聚集4萬余名內勤員工,就是因為在平安我們有家的感覺.能充分體會到為平安貢獻自己的能力能得到肯定.

我也買了平安的股票,當然不是最低點買的,但是我會堅決不賣的,今年不長看明年,明年不長看後年,長期持有,當作自己的養老金,或者留給子女們.
雖然受在融資的影響,社會對平安有些看法,但是,大家要理智的看待這個問題,再融資是要進一步擴大業績,為股民帶來更豐厚的回報,當然這里涉及商業秘密,不便多說.
總之,我認為平安是一家負責的公司,我願意長期持有平安的股票
僅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伍』 推薦幾只股票

轉發:中金公司,最後一隻恐龍走向何方?

2009年1月22日星期四,鼠年年末。農歷新年氣息漸濃,在國際貿易中心28層工作的中金公司(CICC)投行部(IBD)員工們已經不再像往常那樣忙碌,大家在談論著春節假期的出遊計劃、牛年的工作規劃和08年公司幾近腰斬的收入……當然,最熱門也最敏感的話題還是當日下午即將發放的08年年終獎金(Bonus)。
管理層、特別是公司總裁朱雲來(Levin)和IBD Head丁瑋在不同場合已經給所有人不止一次的打了預防針: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承銷收入下降大半、08-09年度公司人數膨脹一倍,大家都要降低對Bonus的預期與公司共度寒冬……但對那一幫剛剛經歷了07年公司收入達到6億美金、IBD年薪超過華爾街一流投行的投資銀行家(Banker)們來說,對即將到手的Bonus仍抱有極高的期望。畢竟,這是一年辛苦忙碌工作的成果。按照Levin的說法計算,即使人均收入下降75%,即使只獲得相當於07年25%水平的Bonus,也還是可以接受的。況且,Levin也提到公司管理層要做出表率,以身作則,如果真的能夠與外資投行的管理層降薪力度持平,員工們的收入水平將還是很可觀的……
即使做了如此充分的心理准備,Banker們拆開Bonus信封時,幾乎沒有人願意相信自己的眼睛:Bonus僅相當於07年的5% ~ 10%!對於一年加班時間以千小時計算的Bankers來說,與普通行業最直觀、最容易區分也最引以為傲的差別就是年終高額Bonus。而CICC的Bonus也是其區分其他境內證券公司,自詡與境外投資銀行摩根(MS)、高盛(GS)、瑞銀(UBS)等為伍的特殊資本。08年年終獎金的大幅降低,是否意味著這一隻中國本土的金融恐龍從此將摘下「一流國際投行」的王冠,歸於平凡?加之08年金融風暴的洗禮, Banker這個高傲、自私、貪婪卻又承載著無數年輕精英血汗和夢想的職業是否就此在中國境內消失,我們不得而知,但CICC今年年終的無奈和今後的發展方向確是個值得討論的話題。

一、 自欺欺人的全業務(Full Service)投行
作為CICC的掌舵人,Levin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就是「Full Service」,也就是向客戶提供包括承銷、兼並收購、財務顧問、資產管理、證券經紀、研究咨詢的全方位服務;同時藉助強大的研究能力,以自有資金為支點,藉助杠桿進行私募投資和股票、債券等其他有價證券投資。
因其特殊的合資身份和其他種種問題,CICC在證券經紀、證券自營和直接投資這3個目前資本市場最賺錢的領域一直無法取得與其直接競爭對手(如中信證券)相當的地位。在07年到08年上半年A股市場風起雲涌加之資產價格大幅飆升的過程中,CICC錯過了資本盈利的大好時機。後知後覺的管理層選擇08年瘋狂擴張各項業務卻又遭受了金融危機的寒冬,所謂亡羊補牢卻作繭自縛。此外,因政府換屆等眾所周知的原因,Levin的影響力也被大大削弱,大型國有企業把CICC當作「客戶」給予關照的情況已經很少見到了。絕大部分換屆後的地方政府也不再將Levin + CICC作為特殊選擇,直接競爭無疑導致了收入的進一步降低。
2008年初,MS欲出售CICC股權一案,因管理層強勢的干預和金融危機造成的估值大幅縮水,至今未有定論。金融危機遲早將成為過去,但是管理層的實際控制卻並未因時間的推移而出現任何松動的跡象,只要CICC的股權問題一天不得到妥善的解決,Full Service終將是一紙空談。而CICC也將繼續依賴其IBD的承銷、財務顧問和資產管理等窮途末路或羽翼未豐的收入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08年CICC債券自營收入超過10億人民幣,幾近公司收入的一半。而這些收入竟僅由不足10人的小團隊直接創造,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驚喜。但仔細分析,這種情況是建立在08年基準利率大幅波動的基礎之上,而CICC的交易頭寸也受制於其資本不足,使這種收入更多的只是一種安慰,反而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的下降和09年的嚴峻形勢。
解決上述問題的唯一途徑就是擴充資本實力,而從2004年就甚囂塵上的CICC上市至今仍遭擱置。股權歸屬、激勵計劃、上市方案等等問題當然存在,但最直接的障礙還是信息披露,或者說,是收入披露——所有員工的收入披露。在08年年底,一個表現出色的分析員(本科第一年畢業生)收入可以輕松超過1,000,000RMB,一個卓有貢獻的VP(年紀低於30歲,畢業4-5年)可入賬10,000,000RMB,而那些資深的董事經理們一定會為馬明哲事件而暗自竊喜:老馬管理20萬人,年薪40,000,000RMB引發如此多的爭議,而CICC超過兩位數的高管年薪遠遠高於這個數字。如果這些數字出現在CICC 2007年年報上,將具有何等爆炸性的效果? 2008年度對基層員工的大幅降薪也在很大程度上維持了管理層的巨額高薪。要知道,在股東弱勢又無需信息披露的情況下要求高管抑制自身的慾望確實是強人所難。從這層意義上說,CICC的管理層在2008-2009年的金融寒冬當中,要比華爾街的那群大佬們們幸福的多了。

二、 投資銀行文化之痛
在CICC IBD 的Banker中間,流傳著這樣一種有趣的說法:中信、銀河、國信等中資證券公司被稱為「本地券商」,MS和GS等公司被稱為「外資投行」。其實,除了國別,這兩類機構的內涵並無二致,區別的產生,更多的來源於一種尊敬,尊敬「外行」們悠久的歷史、高貴的血統、咋舌的高薪甚至還包括那些真材實料同時也目空一切的精英。同時,這種區別也透露出一種歸屬感,畢竟,CICC對外一貫是以「投行」自居的。
CICC 08年IBD收入大幅縮水,雖然全年實現股本融資509億,債券融資2215億,兼並收購金額489億。但是IBD的收入僅為5億左右,粗粗算來,承銷的傭金比例不足0.2%。這個數值大大低於0.5~1%的行業標准,主要的原因在於:
1、債券收入佔比過高,這也反應出08年承銷市場的普遍情況。相比承銷費比例相對較為豐厚的股本融資,債券融資的承銷費率要低的多。許多超過100億元的大型債券融資項目當中,承銷費收入竟不足千萬,費用比例以萬分位計算。這不僅僅是CICC的尷尬,也是08年境內證券公司需要共同面對的窘境。
2、多家券商分食使得本就微薄的承銷傭金更加可憐。除大型國企IPO外,中小型企業IPO、後續股本發行和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等融資項目類型中,CICC早已風光不再。平庸的銷售力量、高高在上的承銷費率預期、羸弱的資本承諾實力使得CICC不再是企業的第一選擇,在很多承銷項目中,CICC的承銷費用分成已經大大低於中信、中銀國際等競爭對手。
3、新興業務瓶頸明顯,在成熟資本市場中,兼並收購業務和固定收益類新產品承銷是IBD的主要收入來源,而在CICC IBD的收入版圖中,兼並收購仍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境內兼並收購業務必須面對境內企業股權結構固化、行政審批嚴格等硬傷,而受制於國際服務能力的不足,跨境業務中CICC也很難爭取到足夠的優勢。但最為致命的是境內企業對兼並收購服務的認同程度非常之低,畢竟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公平交易而不是像融資服務那樣「空手套白狼」無本萬金。許多兼並收購項目成了免費服務或是客戶關系維護。這種情況在CICC尤其常見,將兼並收購作為IPO融資的「添頭」聽來好笑確是近期多數項目的真實寫照。而曾經走在ABS等固定收益類新產品開發前沿的CICC也無法改變金融危機在世界范圍內對這些產品的反思,新產品開發和承銷工作基本停滯。

三、 境內投資銀行走向何方
投行也好,券商也罷,說的都是立足於境內外證券市場的服務機構,並無高下之分。在華爾街,投資銀行因超強的盈利能力和高端的服務姿態為從業人員贏得了打工皇帝的美譽。這個行業交織了太多夢想、榮耀和批評,他深深的根植於美歐(不是歐美,在歐洲,這種老美的東西總不是那麼淋漓盡致)商業文化中,發揮著潛移默化卻又無可估量的重大作用。對於那些剛剛畢業的名牌大學畢業生或者工商企業的行業專家來說有著難以名狀的魔力。但是,這一切的根源都是那一份似乎與個人日常工作並不成正比的、極高的年薪而已。沒有了Bonus作為底座,再漂亮的獎杯都將會無處擺放。
除CICC之外,境內的投行(至少聽起來似乎比券商好聽些,先這么叫著吧)其實並不具備這些光環,原因很簡單,薪水不那麼誘人。
過去10年,以MS、GS、UBS為代表的外資投行再加上一個如日中天的CICC幾乎壟斷了所有的巨型海外IPO項目,這些項目也是境內投行業務利潤最為豐厚的部分。隨著大型國企上市浪潮的逐漸褪去和IPO項目競爭的日趨激烈,CICC的好日子也在一步步遠離人們的記憶。在未來2年內,除國家開發銀行和農業銀行等屈指可數的3-5個大型IPO項目外,CICC的傳統優勢項目將徹底消失。寒酸的中小型IPO,風險極大、CICC因資本實力弱而無法承擔的後續發行,債券承銷,兼並收購等「二三流」項目能否滿足CICC這只史前巨獸的胃口,答案將逐漸揭曉,而09年年初的Bonus信封,似乎為故事的結局暗藏下一個並不隱晦的伏筆。
在華爾街,投行們 「賣力賺錢」的IBD早已淪為客戶關系維護的紐帶、而非主要收入來源,直接和間接「用錢賺錢」的資產管理(Asset Management)和交易(Trading Desk)成為盈利的主要手段。雖然金融危機對這種瘋狂的資本行為敲響了警鍾,但投行的盈利模式並沒有回到100年前依靠IBD傭金的時代,而是在對整體的業務模型進行完善和調整,進一部擴充資本實力,為幾年後更加瘋狂的反攻倒算埋下種子。
更加本質的問題在於,中國商業文化的力量遠遠強於所謂的「投行文化」和其他任何一種外來的商業文化。所有的外來行業,想要在中國生根發芽必將打上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烙印。這種中國商業文化包括股權問題、政府問題、社會結構甚至風俗習慣。
CICC,這只孤獨的恐龍,面對如此惡劣的國內、國際經濟環境和大而無形的文化環境是否走到了輝煌生命的盡頭?一個薪資水平向 「國內券商」看齊的CICC是否還是國內外一流學府傳說中的那個令人神往的聖地?時間將給出答案,相信我們不用等待太久。

『陸』 中國平安股可以長期持有嗎

我個人認為中國平安這只股票是適合長期持有的。

類似之前有專業人士問中國平安總市值會成為A股最大市值的股票嗎?答案是否定的,隨著中國平安的發展壯大,中國平安是可能成為A股市場最大市值的股票,從這里可以說明整個市場都是看好中國平安,間接性說明中國平安適合長線持有的。


(4)長期上漲趨勢

中國平安自從上市之後在2008年之時見到低點4.48元,隨後開始呈現震盪上揚的走出,尤其從2014年開始,中國平安走出加速上漲行情;截止本周中國平安再度創了92.47元的新高;11年時間已經走出了近20倍的漲幅,已經相當於每年都有1倍以上的收益率;從歷史中國平安漲幅來看是適合長期投資的。

綜合以上四個角度分析中國平安的情況,我個人認為當前中國平安是適合長線持有的,也是具備長期價值投資的股票。

『柒』 中國平安股票分紅為什麼下跌

大多數人對於股份分紅還是很陌生,對於少部分人來說它很清晰透徹。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於股票分紅的這些知識吧,想了解股票分紅的知識的朋友,看這一篇就夠了!
分析之前,緊跟學姐的節奏,帶你們領取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趕緊看看吧:【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股票分紅的意思
(1)股票分紅是什麼?股票多久分一次紅?
股東得到上市公司的投資回報就是股票分紅,上市公司在經營以及投資所得的盈利中,投資者可以獲得一定的紅利,金額是以股票份額的相應比例來定的。通常來說,上市公司會採取在半年報或者年報的時候開展分一次紅。不能肯定是這個時間,還是取決於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具體情況以公司發布的公告為准。
(2)股票怎麼分紅?怎麼領取?什麼時候到賬?
股份分紅是有兩種方式的,送現金和送股票,類似「每10派X元」是的涵義每十股派x元的現金。「每10轉X股」的意思就是每10股會送你10股股票。
一般通常分紅都會在除權除息日當天到賬,不過偶爾也是有例外的。具體還是要看看上市公司是怎麼安排的,通常在半月之內就會到賬。就像那種大盤股,分紅涉及的資金太多,結算需要的時間也比較多。分紅送股送現金這些都會自動進行,完全不用投資者操心,只需要花一點耐心等待。
(3)怎麼知道有哪些分紅的股票?怎麼查看自己的股票有沒有分紅?
如果有股票分紅,那上市公司一定會發布公告,行業軟體裡面也是可以自行查看的。但不少的行情軟體沒有把分紅信息給做得很好,這就讓許多的投資者失去了很多的投資機會。這里有款軟體很優秀推薦給你,這個投資日歷有許多關於股票解禁、上市、 分紅的實時信息,對股民們而言,這絕對是一款神器,歡迎點擊下方,即可領取!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助你快速了解行情
(4)股票分紅需要扣稅嗎?如何規定?
股票分紅的時候,也需要按照比例進行納稅,股票所得紅利扣稅額度和持有股票的時間長短之間的關系是直接的。買入股票的時間不同,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對應的計算持有股票的時間。具體的交稅標准已經為大家准備到下圖中。


三、股票分紅是利好還是利空,可以買嗎?
不過長期來看,分紅對股價來說更多的是偏中性的,不可以此來作為買賣依據,上市公司是否分紅並不是評議一家公司好壞的唯一判斷依據。
重要原因是股票分紅的影響持續期間較短,長期行情走勢還是要根據公司的基本面情況。基本面良好的公司,一般都處於上漲趨勢,短期漲跌沒有影響到長期趨勢。
假如你不會判斷公司的內在價值和成長能力等,乾脆點開下面的鏈接,開始進行診股,會有專業的投顧幫你分析,你看好的股票是否可以購買:【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捌』 平安股票分紅怎麼算的

股票分紅是每年年報和半年報,大概是3月份,7月份,上市公司開股東大會,根據盈利情況,公司經營情況,決定每10股分紅多少錢。中國平安,2018年具體分紅多少,還沒有確定下來,耐心等待結果吧,2017年,分紅每10股1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