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弘海高新資源股票行情分析預測
擴展閱讀
股票的價格越高越好嗎 2025-01-12 09:04:11
買漢能的股票代碼 2025-01-12 08:54:06

弘海高新資源股票行情分析預測

發布時間: 2022-09-25 23:36:50

❶ 宣傳策劃書的具體格式

宣傳策劃書的具體格式:

一、策劃書名稱 盡可能具體的寫出策劃名稱,如「×年×月×日信息系×活動策劃書」,置於頁面中央。

二、活動背景。

三、活動目的及意義。

四、活動名稱。

五、活動目標。

六、活動開展。

七、經費預算。

八、活動中應注意的問題及細節。

九、活動負責人及主要參與者。

❷ 海得控制分時走勢海得控制股票明日行情分析海得控制2021股息發放股權登記日

在電氣設備行業競爭加劇的趨勢之下,國內外優秀的電氣設備企業逐漸看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都想提前佔領市場。那麼先發的優勢就有了。海得控制在電氣設備行業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今天,我就深度分析一下海得控制,


在介紹海得控制給大家之前,這份電氣設備行業龍頭股名單先給大家分享一下,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電氣設備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上海海得控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工業信息化和自動化領域領先的並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產品製造商和系統集成服務商;是上海市高新技術、"科技小巨人"、民營科技百強企業。主營工業自動化、電子電氣及信息領域的系統集成和相關產品的研發、製造、銷售、技術開發、新能源發電工程的設計、開發、投資、建設和經營。


大家已經了解了海得控制的大概情況,下面將通過亮點分析,看看海得控制有沒有什麼值得投資的地方。


亮點一:行業技術領路人,智能化產品領先優勢


海得控制憑借著持續進行工業智能化能力提升,持續提高大功率電力電子產品的技術先進性。能夠向信息交互系統、工業控制網路、智能控制和關鍵感測系統領域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公司製造出適合工業網路安全的工業乙太網交換機和虛擬化的數據處理產品,基於國產工控核心晶元與基礎軟體研發及其在智能製造關鍵設備中的應用示範的研發,還具備了在軍工及特殊要求領域的軟體與智能化產品與服務能力。公司研製的四軸伺服驅動控制器PLC應用模塊、機器視覺識別系統應用技術、基於工業私有雲技術的智能設備遠程監控雲平台APP等,全面提升了公司滿足製造企業智能化裝備和信息化的建設而產生的要求。


亮點二:二十年深耕細作,資源人脈廣闊,品牌優勢明顯


在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裡面,海得將全國主要城市的銷售和服務網路都覆蓋了,還積攢了大批的行業用戶和合作夥伴,還藉助於兩大研發平台,給相關業務帶來了一系列的自主研發產品。依據用戶對技術、產品及系統的不同需求,藉助產品研發、產品銷售和集成銷售的協作,由此形成了為廣大工業用戶提供最具競爭力的自動化與信息化產品、系統解決方案和服務的優勢,對於本地化技術服務以及綜合配套都提供的非常及時,逐步建立起以技術為主要支撐,以服務為先導的品牌營銷優勢。


出於篇幅考慮,有關海得控制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比較多,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打開此鏈接就能看到:【深度研報】海得控制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調速換擋的轉型升級期,更加註重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質量和效益,推出《中國製造2025》發展規劃,著力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等重點行業,淘汰較過時產能。因為傳統工業領域產能嚴重過剩,工業投資增速不上去,導致我國工業自動化控制行業競爭激烈。與此同時,我們國家的工控企業仍然要面臨著國外公共產品,或者是系統方面對於我國市場的長期壟斷方面的局面。所以,國內企業持續進行研發投入,堅持自立自強,才有可能打破國外工控企業對產品和市場的壟斷,完成中國製造2025目標。


總體來說,作為電氣設備行業的龍頭企業,有望在行業變革之際,迎來高速發展。由於大家看見文章的時間不同,導致文章有一定的滯後性,朋友們若是想知曉最新准確的關於海得控制未來行情,有興趣可以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大家診股,看下海得控制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海得控制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0-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❸ 股票操作實用技巧

實戰出真知,我覺得中國股市沒有什麼價值,技術可言,所謂價值,技術就是忽悠散真戶的伎倆與借口,任何的指標哪項不是從國外引進,哪項是中國原創的。

❹ 600098廣州控股,600128弘業股份,600619海立股份,有人推薦說會有6,7個漲停

想買代碼 名稱方 市盈率
SH,600131,岷江水電,48,78 川渝股票跌得太多,
SH,600640,中衛國脈,38,22 IT科技股跌得太多,
SH,600006,東風汽車,29,57 跌得太多,
這三隻股票絕對會大漲40%以上,
當我現在買了高價有色,高價金融股,高價鋼鐵股,高價房產股就後悔了,
股票是公平的,高價股必然回調,跌得太多的低價質優股必然大漲,
板塊輪漲,也該到這三隻股票了,
不過,現在買了可能要虧5%.
大家想一想,這樣的股票現在就讓它使勁跌吧,跌不了多少吧.
可惜當我想到這些的時候,我錯買了高價股,已虧12%以上,
您不買這樣的股票,您又敢買什麼樣的股票哩?

❺ 在哪裡可以看到不斷更新影響股市的政策信息

財經資訊

東方財富網 新浪財經 證券之星 雅虎財經
天天基金網 搜狐財經 大智慧 同花順下載
金融界 中金在線 和訊財經 網易財經
中國證券網 中財網 中國證券報 全景網
同花順 騰訊財經 上市公司資訊網 華訊財經
股吧 基金吧 網路財經 路透財經
中國經營報 鳳凰財經 華爾街日報 基金入門
股票入門 老沙博客 經濟觀察網 中國經濟網
上市公司資料大全 紙黃金 第一財經 24k99
21世紀經濟報道 金融時報 和訊期貨 cctv2

數據行情
新浪股市行情 東方財富網行情 新股申購/中簽查詢 基金申購狀態
開放式基金每日凈值 封閉式基金行情 外匯牌價

證券機構/公司
上海證券交易所 深圳證券交易所 國金證券 中國證監會
國泰君安 東興證券 廣發證券 西部證券
招商證券 銀河證券 華泰證券 申銀萬國
海通證券 中信證券 上海黃金交易所 國信證券
光大證券 華安證券 國海證券 長江證券
中銀國際 國都證券 山西證券 華西證券
中投證券 宏源證券 興業證券 東北證券
安信證券 國元證券 聯合證券 大同證券
東方證券 東吳證券 中原證券 浙商證券
南京證券 上海證券 方正證券 國盛證券
東海證券 東莞證券 中信萬通證券 國聯證券
財富證券 西南證券 民生證券 齊魯證券
湘財證券 長城證券 江南證券 中信建投

股票軟體/論壇/博客
大智慧下載 同花順股票軟體 錢龍資訊網 天空股票軟體
和訊財經博客 鼎砥投資論壇 搜狐股市論壇 股天下
中國證券網博客 中金博客 新浪財經論壇 金融界股票論壇
新浪財經博客 東方財富網博客 搜狐財經博客 徐小明博客
理想論壇 MACD股票論壇 葉弘博客

以上都可以, 你看看

❻ 盛和資源股票發展前景盛和資源市值總價值多少600392盛和資源行情

有色、資源類股票近來表現不錯,市場開始不斷把目光投向相關公司。今天帶著大家一同看看這稀土細分行業的龍頭公司--盛和資源。在開始分析盛和資源前,我整理好的稀土細分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稀土細分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的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盛和資源在四川省稀土冶煉分離行業中起帶頭作用。主要業務范圍是稀土礦采選、冶煉分離、金屬加工以及鋯鈦礦選礦,主要產品為稀土精礦、稀土氧化物、稀土鹽、稀土金屬、獨居石、鋯英砂、鈦精礦、金紅石等。對盛和資源的公司的情況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後,下面關於盛和資源的公司具體存在的亮點,我們來了解一下,值不值得投資?


亮點一:積極布局上游稀土礦,補足資源短板


{盛和資源原材料供給穩定且原材料綜合成本低。此外,公司對海外稀土資源持積極拓展的態度,對海外稀土礦山項目進行投資,產能不受國內配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公司的生產經營規模有所擴大,盈利能力有所提升。當今公司正熱心推進產能擴建項目和海外礦產資源的經營。


亮點二:實現全產業鏈布局,競爭優勢明顯,未來成長可期


盛和資源的全產業鏈布局已實現,擁有稀土礦采選、冶煉分離和金屬加工等產品線。公司兩全輕重稀土,成本及技術都占據上風。在成本上,不僅原材料成本便宜,公司所屬的地區,擁有大量的地水電資源,水電能源的成本較低。技術優勢體現在稀土萃取工藝領域和稀土冶煉分離領域,在行業中的地位是比較高的。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盛和資源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盛和資源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的角度來看


稀土被稱為"工業的維生素",在工業和新材料發展中影響很大,不少高精尖產業產品需要依賴它才能進行製造。我國的稀土資源並不稀缺,為全球貢獻了較大比例的產量。跟著海外多個輕稀土項目的投入,全球稀土供應格局面向多元化,然而我國稀土產業龍頭的地位在短期內依然不會動搖。面對下游需求增長以及限制海外進口的趨勢下,稀土及其相關製品產品的收益也越來越高,有可能增長稀土企業盈利能力。我國稀土產業的龍頭公司--盛和資源,有望享受到發展帶來的超額紅利。總的來說,在我看來,國內稀土冶煉分離行業的龍頭公司--盛和資源,有望在行業變革之際,迎來高速發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盛和資源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盛和資源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盛和資源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2-07,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❼ 弘字開頭有什麼股票

代碼 名稱 拼寫 類型
002504 弘高創意 HGCY 深圳
600128 弘業股份 HYGF 上海
603015 弘訊科技 HXKJ 上海
CEDU 弘成教育 HCJY 美股
000529 廣弘控股 GHKG 深圳
000979 中弘股份 ZHGF 深圳
002773 康弘葯業 KHYY 深圳
00065 弘海高新資源 HHGXZY 港股
01010 弘茂科技 HMKJ 港股
000198 天弘余額寶貨幣 THYEBHB 基金

❽ 求一篇關於經濟全球化的政治經濟學論文

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影響及相應對策

張春祥

一、經濟全球化的由來及其內涵

經濟全球化指的是生產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在全球范圍內流動,以尋求相應的位置進行最佳的資源配置。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經濟市場化。世界經濟出現這種新的發展趨勢,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潮流。特別是80年代以來,其特徵日益顯著。「經濟全球化」一詞就是當時那些從事國際政治研究的學者和國際社會的一些權威人士針對世界經濟的特徵提出來的。1990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奧斯特雷規模性地使用了這一詞語。這一過程是從美國第37任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開始的。此後,西方各國都紛紛實行自由匯率制度和拆除關稅壁壘,放鬆資本進出口管制,從而為國際間的交流掃清了障礙。

當前,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點是:一是正在快速擴大貿易自由化的范圍。世貿組織正式運行以來,貿易自由化已從傳統的商品領域擴大到技術、金融等服務貿易領域。1997年,世界商品與服務貿易額合計已達6.7萬億美元,預計到2010年,將增加到16.6萬億美元。 二是投資外向化日趨凸現。1990年,國際直接投資額2430億美元,1996年達到3600億美元,發達國家的對外的直接投資是國際直接投資的主體,發展中國家對外的直接投資也在穩定增長。三是加速區域集團化的發展。現有146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各種形式的35個區域性經濟集團。這些區域經濟集團不僅內部的商品和資本流動加快,共同大市場正在形成,而且外部的開放程度也在提高。四是正在形成生產網路化體系。作為經濟全球化載體的跨國公司,「以世界為工廠,以各國為車間」進行生產。五是加速了金融國際化。時間、地域和國界對資本流動已構不成障礙,國際金融市場年交易量500億美元。每年通過國際金融市場實現的融資安排在1萬億美元以上。

全球經濟化的日趨發展,生產(資本)、金融、貿易等活動在全球范圍內擴散,而管理、資金控制和金融服務等活動日益集中在少數當今國際中心城市。這一經濟趨勢促使一些國際性大城市發展成所謂全球性城市,當今少數5~6個全球性城市掌握了全球范圍80%的貿易額。這些全球性城市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為全球性城市;第二個層次為區域性城市。這些城市在全球和區域范圍的經濟中佔有支配地位並產生輻射作用時,它的中央商務區(cbd )就成為實現經濟功能一體化的驅動中樞,以跨國公司、財政、金融(貨幣、銀行、市場、證券)等機構高聚集為主要特徵。

經濟全球化趨勢表現有四個方面。一是以信息技術為標志的新技術革命,強化了國際間的經濟聯系;二是國際金融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金融工具不斷創新,資金跨國交易的速度和規模前所未有;三是全球和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的進程加快,發達國家要求發展中國家全面開放市場;四是西方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不斷向世界各地擴展。就我國沿海的部分城市來講,據報載,美國500家最大的跨國公司已有24 家在上海投資;新加坡由政府牽線,在蘇州設立「新加坡工業園區」;廣東惠州市「八五」期間共簽外資項目5175宗,實際利用外資8.6億美元,引進東芝、索尼、日立、nec、本田、通用等跨國公司的資金與技術;近年引進雀巢、杜邦、京瓷、三星、美能達、諾基亞、三洋、金霸王、佳能等跨國公司投資,有效地推動了新技術的建立與發展。

由此可見,地理上的日益分散活動,在功能上逐漸融合為一個全球層次上的互相依存、互相補充的一體化經濟體系,稱為「全球經濟一體化」(或全球經濟化、世界型經濟)。

二、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當代經濟發展的一種趨勢。在經濟全球化成為世人關注的熱點之初,人們強調的多是積極的、有利的一方面,認為經濟全球化意味著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分配,有利於生產力更快提高和全球經濟的普遍發展。因而全球化是具進步意義的歷史大趨勢,如果全球經濟是平等、合理的則可使各國都從中受益。然而當今全球化有其兩重性,對世界各國來說,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既可能從中獲利也有可能受損。在全面認識經濟全球化給國家經濟安全帶來利弊的基礎上,各國都紛紛採取相應對策,以減少經濟全球化對國家經濟安全的負面影響。

(一)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正面影響。

進入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發展得更快了,世貿組織不斷擴大,特別是跨國公司的發展顯著加快,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

1.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國際生產力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科學技術進步的產物,同時也是各國為獲得超額利潤、發展本國經濟、提高國際地位而進行制度安排的結果。

2.經濟全球化有利於世界科技創新。國際科學技術的創新,能直接帶動全球生產力的提高。在全球化過程中,生產要素必然進一步突破民族國家疆界的限制,在國際間自由流動,從而使各國的企業家能利用世界任何地方的資金、技術、信息、管理和勞動力在他們希望的任何地方進行生產,然後把產品銷往任何有需求的地方。

3.經濟全球化有利於用最有利的條件進行生產和市場銷售,這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優狀態。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國策,20年來的實踐已證明,越是開放較早的行業其發展速度就越快,國內很多企業正是在合資中成長壯大的。利用外資會給我們帶來一些沖擊,但更多的是利益,是競爭中的發展。我們要拓寬開放領域,特別是對外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的服務業的進一步開放,將會增加新的外商投資熱點,扭轉當前外資下降趨勢,並有利於提高引資質量和水平。

從以上正面影響來看,經濟全球化給世界各國帶來的最大好處是可以實現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最優配置,某一國家經濟運行效率無論多高,總要受到本國資源和市場的限制。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有利因素可概括為四個方面:「有利於吸引外資,彌補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實現技術發展上的跨越;有利於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培養高素質的管理人才;有利於發展優勢,開拓國際市場」。經濟全球化對發達國家有利,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實現現代化和追趕發達國家的難得機遇。1979~1997年的近20年間,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增長率就高出發達國家一倍。這種趨勢今後還會持續下去。柯林頓在訪華前的講話中說:「據預測,在未來20年,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將是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率的三倍」。由此可見,宣傳經濟全球化弊大於利,不但不符合事實,還會傳播有害信息。而且經濟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二)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負面影響

經濟全球化給我國帶來了很大的發展機遇,但不可避免地會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不利因素和風險。

1.對金融市場的負面影響。在國際金融無體系狀態下,金融市場動盪,丑聞不斷,投機猖獗,風暴四起,發展中國家在擴大外資規模的同時,放鬆了對本國金融市場的監督,一旦國內經濟出問題,發達國家的投資資本便乘虛而入,釀成金融市場的嚴重危機。這幾年,國際市場的金融狀況、商品流動狀況所發生的變化和出現的問題,都會波及到我國。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最後蔓延到韓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實際上對我國也構成了很大的沖擊,整個外貿出口、利用外資都受到很大影響,1999年尚有一定好轉。

2.對我國經濟主權的負面影響。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國家必須遵守已有的的國際條約、協定和慣例,為獲得經濟全球化給各國帶來的好處,有時被迫主動對經濟管理許可權作出某些讓步,其結果造成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活動受制於發達國家。

3.對產業結構的負面影響。在全球經濟化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如接受發達國家擴散的低層次產業,就會形成與其高層次產業的垂直分工,因產業結構的單一性、純屬性,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會受到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周期的不良影響。

4.對市場佔有的負面影響。伴隨著跨國公司的「侵入」,市場更多地被外資所佔有,國外市場已被發達國家所瓜分,發展與發達國家憑目前的經濟實力分割國外市場,這會給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危害。

據聯合國《1997年投資報告》統計,全世界已有跨國公司4.4 萬個,其設在境外的分支機構28萬個。形成了龐大的全球生產和銷售體系。這些跨國公司控制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生產,掌握全世界70%的對外直接投資、三分之二的世界貿易與70%以上的專利和其他技術轉讓。我國部分國內市場已被跨國公司控制,輕工行業如洗滌用品、飲料等,外商投資企業在生產量、銷售上佔了35~50%;移動通訊設備僅美國摩托羅拉天津獨資企業一家已佔國內市場的90%;德國西門子在華39個合資企業中規模最大的北京國際交換機系統有限公司的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達到32%,全國程式控制交換機外商佔70%的市場。

5.對可持續發展的負面影響。發達國家主要發展知識密集型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而把勞動力資源密集型的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廣大發展中國家除了繼續作為原材料、初級產品的供應者外,還成為工業品的生產基地。發展中國家經濟和高新技術落後,不得不以消耗稀缺自然資源和污染環境為代價,參與國際競爭,爭取「後發效應」。在全球化背景下,綜合國力競爭,主要體現在爭奪資源上,實際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其結果強化了發達國家在高新技術領域的壟斷地位,加劇了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影響到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6.對經濟制度的負面影響。有的人認為,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必須在經濟制度上保持「同步」,否則無法推進改革、發展經濟,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制度始終有可能被發達國家的市場體制所「兼並」。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在實現各國資源最優配置和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激烈的競爭、沖擊和風險。其表現主要是:經濟全球化弱化了各國的國家主權,使國內經濟波動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對國內產業和市場將造成一定的沖擊,並可誘發國內金融風險等。但是只要對策有方,其沖擊和風險是可以控制的。

三、對歐美日經濟發展的透析

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三大主要力量是歐洲、美國和日本的經濟狀況及其發展,對全球包括我國在內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一)歐共體經濟。歐盟經濟比較穩定,但歐洲的狀況出乎意料。就是歐元啟動時間不長,已貶值11%。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斯拉夫實施空中打擊,使歐洲的資金紛紛外流,對歐洲的影響很大。此情況對美有利,因為資金持有者認為美國比較安全,使資金很大程度上流向美國,並支持了美國的股票市場。但歐洲的經濟還是比較穩定的。歐元啟動對歐盟所以有利,是互相間的交易變成了內部交易,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對歐元以後的變化趨勢,歐中央銀行認為,目前歐元貶值是不可避免的,從長遠看,歐元在國際上仍然是穩定的。歐盟對中國的關注,有兩方面原因:人民幣不貶值是好事,對他們有利;我國的外匯儲備在幣種上是否增加對歐元的儲備。我們增加對歐元的儲備,對歐元幣值能起穩定作用。目前我國外匯儲備80%是美元。今後要考慮擴大美元以外的其它幣種的儲備,但必須注重外匯儲備的安全問題。

(二)美國經濟。美國經濟連續八年增長,究其原因,除國內外有利因素外,主要是製造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最重要的基礎,而製造業的進步,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在全球化大潮中對製造業進行徹底改造和改組。第一,從80年代中期起由汽車業帶頭,學習日本的精益生產和先進的管理方法;第二,90年代初,美國經濟走出衰退後,利用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了全面改造;第三,與技術改造相結合,通過縮編、放權和再造工程,以及橫向管理等,對企業進行大改組。結果使製造業打了一個翻身仗。從製造業的復興方面看,主要表現有三個方面。

1.鋼鐵。在日本的競爭下,美國連年虧損。1993年仍虧損3.5 億美元。80年代一個工人生產一噸鋼10小時,90年代只要5小時。到1995 年美國為4.42小時,日、法、德、英依次是4.49、4.61、4.69、4.71小時。1994年,美國獲利10億美元。

2.汽車。在競爭中,80年代日本產量超過美國,佔美國市場份額的25%以上。本田車成為美國人最喜歡的款式。80年代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進行了技術和管理改革,扭轉了頹勢。1992年,三大公司除通用外,均比日本提高了成本效率。生產一輛小車直接成本福特為5481美元,克萊斯勒為4841美元;日本豐田6216美元,本田6216美元,日產是6782美元,馬自達6618美元。1994年,產量與收入都超過日本。

3.微電子。80年代美國從自己所創新的領域敗下陣來,在全球的半導體市場份額,由1981年的53%下降到1988年的43%,同期日本由34%上升到46%。製造業前10名,美佔前7家,日佔後3家,1990年美只剩下一家。市場份額由74%下降到45%,日本由20%上升到48%。美國企業的奮斗加政府支持,1990年扭轉了局面。1994年全球1020億美元的半導體市場,美日分別為43%、40%。日本佔領的低檔記憶晶元,始終未打入尖端的微處理器市場。而頂尖公司是美國的應用原料公司。

美國製造業復興與美國持續穩定增長的關系,使人們對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首先,不因服務業在國民經濟的比重上升而輕視製造業;其次,要十分重視高新技術的優先發展,但不能忘記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重要性。製造業是滿足人們物質需要的部門,不能在發展高新技術時放棄傳統製造業。美國早期用低價勞力把製造業搬到國外也不可取,應用高新技術武裝製造業才是正確的。

從以上情況看,目前美國經濟處於景氣狀態,看來在今後幾年不會出現大的問題。但隱患也存在,膨脹的股票市場支持了美國國內消費。持有5000美元以上股票的家庭約佔美國家庭總數的60%,這些家庭的消費都受股票市場的影響,股票上揚,其消費慾望就增長;一旦股市萎縮,整個消費就下來。美國自己也承認,股市至少有30%是泡沫。美國股票市場市值為12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約8萬億美元, 我國股市市值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而美國為1.5倍。 當然美國的高新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有的領域處於壟斷地位。

(三)日本經濟。美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日本是第二經濟大國。日本國內生產總值估計5萬億美元。 其發展對其他國家的影響是比較大的。目前日本經濟仍未走出困境,處於蕭條狀態。從日本官方統計,1999年情況有所好轉,但影響日本經濟的基本問題沒有完全解決。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銀行包袱沉重。泡沫破滅後, 銀行的不良資產超過約1萬億美元;二是日本的消費需求不足比我國嚴重的多。日本最大的居民消費是住房問題,現在房地產業處於低迷狀態,對國家影響較大;三是日本的設備投資仍未增長。日本的這種狀況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對我國的出口和利用外資都會產生影響。

總而言之,今後這種基本格局不會發展大的變化,如果利用得好,對我國是有利的。因此,我們要抓住機遇,更多地利用外資、資源和技術。改革開放20年,我國利用外資總規模為4000億美金,按現在匯率計算約3萬多億元人民幣。這對解決國內建設資金短缺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其中能源交通方面利用外資最大。與此同時,引進了大量的先進技術和先進裝備,但先進裝備真正達到世界水平的不到三分之一,這些先進裝備主要靠引進,自己開發的比重不足。我國礦產資源豐富,可按人口平均並不多,下世紀初,部分礦產資源嚴重短缺,原油就是個問題。在當前國際條件下,充分利用國際市場解決我國資金、技術和某些資源不足問題,對我們是有利的,應抓住這個機遇。

近年來,雖然國際政治、經濟不穩定因素有所增長,但和平發展是世界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是全世界人民嚮往的,只要不出現大規模戰爭,目前的世界格局對我們是有利的。

四、我國應採取的相應對策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是客觀的歷史趨勢,它仍將不斷加強。21世紀經濟全球化將獲得新進展。我國作為一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其經濟安全同樣在一定程度上面臨著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根據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如何正確選擇中國的經濟安全戰略,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後顯得尤為緊迫。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保護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加強

黨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要充分估計未來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新技術發展對綜合國力、社會經濟結構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響,把加強科技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使經濟建設真正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這是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所在。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其核心就是人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理論主題中有兩個基本點:人類在追求生存與發展權利時,要保持其與自然相和諧的關系;當代人在創造和追求今世發展與消費時,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機會與後代人平等。這就需要極大地提高人的素質。「可持續發展的中心是人」,(見《行動綱領》),人的發展是人類最終目標,與其他方面的發展相比,應把提高人的素質放在絕對優先地位,人是發展的主體和動力,而發展又取決於人的素質。今後人類的生存發展已經不能單純依靠土地種植和挖掘地球資源來維持,必須挖掘和利用人類自身的智慧資源。

堅持可持續發展,不斷增加我國的綜合國力。社會經濟與人口、環境、資源的協調發展,既不造成環境破壞,又不產生任何負面影響;不僅當代人可以更好地生存、發展,而且子孫後代能更好地生存發展。作為一種新的發展戰略,它以節約資源,特別是要科學發現各種可利用的再生資源,使社會生產得以延續;保護環境,防止本國和跨越國界的環境惡化;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的承受力保持平衡,提高經濟增長的社會效益,在此基礎上我國的綜合國力方可得到不斷的加強。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改善生活質量,保持和創造美好的環境,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和人類世代發展。

(二)加強我國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積極引進國外先進和適用的科學技術

當今世界,知識和技術是最重要的財富,一個國家發展水平高低及其進一步發展的潛力主要取決於其擁有的知識和技術。國力的較量,就是知識和技術水平的較量。科技進步是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人才是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資源,提高人的科學文化素質,才能在科學技術上取得突破性進步,才能發展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改變長期以來不合理的國際產業垂直分工格局以及提高國際競爭能力,增強防禦經濟全球化給經濟安全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的能力。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國民教育、科技投入和管理體制要協調發展,這是提高科學技術水平的唯一正確策略。

(三)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使我國盡快參與世界經濟的進程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只要更加積極地走向世界,利用國際市場的有利資源,我們才能充分發揮一個發展中大國的優勢,提高綜合國力,增大經濟全球化時代經濟安全系數。中國要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廣度和深度,要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和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發展外向型經濟;要同世界各國、各地區發展平等互惠的經貿關系,開辟多元化的國際市場;要有原則地、有作為地加入各種世界性的、區域性的金融和貿易組織。當然,事關國計民生和重大經濟利益的領域,我們要始終堅持中方必須掌握主導權和控制權,像電信業的控股問題,寸步不讓;農業方面,我們堅持小麥、玉米、大米、棉花、糖、食用油,以及化肥等產品的專營權,確保國家有足夠的宏觀調控手段,避免損害億萬中國農民的利益。

(四)強化企業體制改革,組建我國大型企業集團和跨國公司

為適應國際市場競爭的壟斷日益加強的趨勢,我國企業的未來發展必須走聯合的道路,組成大型企業集團,並通過政府的積極引導和扶持,積極開展國際經營,以世界為市場來安排投資、開發、生產、銷售,將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合理配置,最終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以美國為例,本世紀初,美國有汽車製造企業200多家,現在只有3家企業。從國際上看,組建大型企業集團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世界各國的企業,跨國並購導彩紛呈,兼並與收購表現為強強聯合,優優相並。1995年,日本東京銀行和三菱銀行合並,成立東京三菱銀行,總資產達到7014億美元;1996年,美國波音公司和麥道公司兩大飛機製造巨頭合並,使其獲得65%的世界市場份額;1997年6月, 蒂森和克虜伯兩大鋼鐵公司合並,蒂森——克虜伯鋼鐵公司,以其110 億馬克的營業額和1500萬噸原鋼產量而居歐洲扁鋼領域第一、世界第三。並購范圍空前,涉及各行各業。汽車工業領域,賓士與克萊靳勒兩大汽車公司合並,福特兼並馬自達公司,大眾並購羅伊斯公司;1998年初,美國著名的計算機製造商康柏公司以96億美元收購在大型計算機製造中頗具實力的數字設備公司;1999年初,美國電話設備製造商朗訊公司以203 億美元並購美國第四大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商艾森德通訊公司,從而把計算機、通訊等高科技行業大兼並不斷推向高潮。

從以上情況看,國家的競爭力取決於企業的競爭力,國家的經濟安全體系最終也要靠強大的企業力量來支撐。因此,企業必須「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要承擔者,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主力,要引導企業把市場需求作為技術創新的出發和落腳點,使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達到全國以至國際水平。全國所在大型企業都應建立健全技術中心,有條件的民營企業也要建立健全技術開發機構,積極開展創新活動。把國企改革和技術創新有機地統一起來,提高國企的競爭力。

(五)加強利用外資管理,克服引進外資中的問題

資金不足是制約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利用外資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發展,但利用不當也會形成國內市場流失和金融危機等不利於經濟安全的問題。我國今後一段時間的引進外資工作,要統一認識,實施「以市場換技術」的利用外資戰略;同時要牢牢控制利用外資的規模、結構和流向,以外資的技術含量作為引進外資的質量評判標准,平等互利地利用外資,絕不接受任何出讓主權的條件。

(六)對製造業進行徹底改造和改組,復興我國製造業的競爭優勢

製造業是滿足人們物質需要的部門,是支柱產業,是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涉及到國家安全、社會安定的大問題。所以不能因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上升而輕視製造業。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根據我國的國情,借鑒國外行之有效的經驗對我國的製造業進行徹底改造和改組。一方面,要引進日本的精益生產和先進的管理方法,使企業向專、精、特、新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面改造,尤其是利用高新技術改造製造業,使其恢復競爭優勢;當然,這些都應與技術改造相結合,通過縮編、放權、再造工程、橫向管理等對企業進行大改組,提高製造業勞動生產率,使我國的製造業打一個翻身仗,奠定我國經濟增長的堅實基礎。

在經濟加速全球化的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在一切領域的資源、技術和人才都居於領先地位,即使在激烈的競爭中也應該實行優勢互補,以臻共同繁榮,即雙方或多方互惠互利,這也已經成為一種同競爭並存的歷史趨勢,以達到「以最有利的條件生產、在最有利的市場銷售」的世界經濟最優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