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股票散戶化走勢
擴展閱讀
安富利的股票價格 2024-11-24 06:09:16
開戶買股票傭金怎麼算 2024-11-24 06:03:35

股票散戶化走勢

發布時間: 2022-10-22 15:25:36

❶ 都說股市要去散戶化,去散戶化的意義和目的又是什麼

所謂「機構散戶化」,是指在中國資本市場,本應深耕於長期價值投資的證券公司、基金、私募等金融機構,卻呈現散戶化的操作行為「追漲殺跌。」
在A股市場中,其結構性問題除了IPO受到過多行政調控之外,仍不乏出現機構投資者逐漸散戶化的投資趨勢。
市場人士認為,市場波動大也與散戶佔比高有關,並由此導致市場情緒化問題很嚴重,這一投資結構也決定了短期的熱點要比長期價值更具有吸引力。在某種程度上說,機構散戶化是導致2015年6月股災的潛在因素。
中國股市投資者結構中最大的特點是散戶佔比高、機構投資者佔比低。根據上交所2014年統計年鑒,散戶在交易額中所佔比例高達80%以上,機構投資者僅為15%。而按A股自由流通市值計,據海通證券的統計,散戶所持市值佔比超一半,而公募、私募、保險社保、券商等機構投資者所持佔比相加僅22.5%。
散戶與機構投資者最大的區別在於研究的專業性高低、操作的理性與否、風險控制能力的強弱。許多人援引美國股市的經驗表明,散戶占絕對主體的市場較易發生資本動盪,而機構投資者可以更多致力於長期價值投資。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10-1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❷ A股市場大部分都是散戶,假如散戶都不炒股了,結果會怎麼樣

A股是95%都是個人投資者,說白了散戶就是A股的主體,散戶佔比股票市場大部分,機構投資者只有極少的部分,如果散戶都選擇退出A股市場,結果會發生以下幾種情況。

結果一:股票市場會變得死水一潭,根本沒有活躍度,很多股票會嚴重缺乏資金,也許一分錢可以玩一天,甚至一分錢可以玩一個月,每天開盤和不開盤根本沒有什麼區別,反正都沒有活躍度。

綜合通過上面分析後得知,如果散戶都退出a股市場的話,會發生三大結果,其一股市變成死水一潭;其二股市缺乏韭菜,都是機構投資者博弈;其三A股會被迫進入價值投資,結束投機市場等,除了這三大結果之外,當然還會有其他不利影響。

通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股票市場是不可缺散戶的,散戶是股票市場的重要角色,散戶在股票市場具有很大的作用,大家是否認同?

❸ 股市的散戶化很嚴重,如果散戶突然都退出了會有什麼影響

中國股市,散戶佔比在90%以上,這雖然說不是股市暴漲暴跌的主要原因,但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未來股市的發展,去散戶化是一種趨勢,無可避險,雖然很多人聽到去散戶化這詞會很憤怒,但就好比每個人來股市都想賺錢而真的賺到錢的很少一樣,憤怒也沒有什麼用。

一、去散戶化是必然趨勢

從全球證券市場來看,都會經歷散戶主導,到散戶退出的過程,美國股市也是如此,美國在上世紀30年代以前,90%上的投資者都是散戶,美股暴漲暴跌,比A股有過之而無不及,但1929年的股市大崩潰,讓很多美國股民跳樓了。就連巴菲特的老師,價值投資的鼻祖格雷厄姆也在股災中損失慘重。

通過這三個方式可以實現去散戶化,而不是所謂的把散戶趕出市場就是去散戶化,那隻是一種淺顯的認識。

❹ 股市「去散戶化」是什麼意思

股市去散戶化,就是讓散戶離開股市,把資金交給專家理財,也就是把錢申購公募基金或者是私募基金,間接投資股市,而不是直接投資股市。

成熟股市,散戶也是存在的,只不過是持股比例較低,散戶數量比較少,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我國是典型的散戶市場,大約有1.7億散戶投資者,持股比例大約是30%,這是指流通市值而言。

散戶最大特點就是缺少專業的判斷能力,容易出現追漲殺跌,更加偏愛中小盤中低價股,持股時間比較短,因此很多專家媒體把A股的牛短熊長和股市暴漲暴跌歸咎於散戶,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偏見,一種錯誤的認知。

A股真正引領市場大漲大跌的是機構和游資,機構通過抱團方式推高股價,最近的食品飲料、白酒、醫葯醫療器械、生物疫苗和部分高價 科技 股的暴漲,大部分都是機構抱團的傑作,可是一旦抱團持股松動,股價下跌也是很厲害的,部分個股已經是接近腰斬,一些概念股、低價股、績差股大漲大跌則是游資的接力炒作,像最近的天山生物等低價股炒作就是游資和散戶所為。

科創板實施50萬資金門檻,把散戶拒之門外,可是新股上市以後,依然是爆炒下的大漲大跌,可見散戶不是大漲大跌的主因,而是機構和游資大佬。

去散戶化該不該進行,那是散戶的自由,政策上不應該偏袒機構,從而影響散戶積極性和切身利益。

過去幾十年,絕大部分散戶虧損累累,現在要去散戶化,豈不是卸磨殺驢。

在美國就是去散戶化的結果,散戶30%,而機構投資者佔70%。散戶把錢交給機構去打理,自己等著每年拿投資回報。而現在中國是散戶70%,機構投資者30%,監管層希望提高機構投資者的比重,減少散戶的比重,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二個是,股市要實行注冊制了,將來會有大量的新股上市,差的股票要直接退市,這就需要投資者有分辯股票好壞的能力,而相對於機構投資者,這方面的能力肯定要比散戶強出不少,而對於散戶來說,一旦買到績差股票,會損失慘重,承受不起如此損失的。如果A股真的全面實行了注冊制,當然不會像美國那樣機構70%,散戶30%,但是散戶比例 會越來越少,這是大的趨勢,

糾正一下,美國散戶也就6%左右,機構占據93%左右。[大笑]

並不是美國散戶消失了,美國散戶通過養老金,共同基金,等間接入市的,像美國的先鋒領航集團,貝萊德集團等,所以,美國的去散戶化比較徹底,原因就是注冊制。[大笑]

目前A股的注冊制才剛剛開始,也就意味著,A股的去散戶化也才剛剛開始。[呲牙]

未來中國正式進入資產證券化時代,所以,持有權益性資產將獲取超額收益,但大部分散戶其實是很難獲得好的收益的。所以,我的建議是:對於一個工薪階級,每個月定投1300元以上,定投滬深300或者中證500ETF指數基金(或者指數基金鏈接),一部分分紅好的股票基金或者混合型基金,長期持有,周而復始,堅持20年以上,等老的那一天,就可以獲取可觀的養老金了![大笑]

股票投資者經常看到這個詞,去散戶化。這個詞,從字面上來看有點貶義的意思,有點看不起散戶的感覺。實際上並不是如此。

去散戶化有兩層意思:
1、讓散戶信任「專業」的力量
在國外比較成熟的股票交易市場。散戶成交額比例很低,大多數都是機構間在對抗。比如美國的三大證券交易市場,散戶的個體日均成交量僅占總體的10%左右。讓更多的散戶意識到,把錢交給基金等專業機構打理,雖然也有風險,但是,盈利的概率要比自己交易強很多才能實現。未來的市場,應該是以大量的機構互相交易為主,散戶為少量。
2、提高散戶的專業程度,區分散戶的風險承受能力
現在國內的散戶,那真正各種野蠻生長,對股票,對交易什麼都不懂,雙眼一閉,直接就沖了進來,動不動就是全部家底進來梭哈。這就導致了很多悲劇的發生。所以,提高散戶的專業能力,讓散戶能夠明白什麼是風險,加強投資者教育,讓散戶更加專業更加能夠防範風險,也是去散戶化的一個意思。

聽說,現在證券開設交易賬戶不是要將投資者分為幾種風險評級么?這就是辦法之一。

最近幾年,總有一些所謂專家說去散戶化,到底誰先提出來的去散戶化,我估計不是我一個人不知道,我想大多數股民都不知道。但去散戶化,絕對不是官方消息,證監會從沒說過不讓老百姓炒股票,現在好像公務員也不限制炒股票了,那麼這個去散戶化,到底是誰提出來的呢?股市去了散戶,那散戶又想炒股票怎麼辦呢,好像說讓你買基金,讓基金公司幫你炒股票,先不說基金公司幫你炒股票,賺沒賺到錢,我就懷疑是不是基金公司提出的去散戶化呢?股市真的能去散戶化嗎?股票市場沒了散戶,大盤就能漲起來嗎?

為什麼要去我們散戶呢?我們散戶除了老老實實,買賣股票,規規矩矩交傭金,每次行情不好時,賠的最多的都是我們,每次在高位接盤的都是我們,我們散戶最大的違規,也就是聽個迷惑我們的小道消息來回傳傳。我覺得股市倒是應該去掉那些,造假的上市公司,搞內幕交易的違法機構,惡意操縱股價的莊家。

股市去散戶化,原意是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去除股市的散戶化交易特徵,但是在一些所謂的專家,學者,學家,媒體口中,卻變成了去散戶,消滅散戶,散戶退市。

中國股票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壯大,散戶,股民長期以來一直是這個市場的中流砥柱,為市場提供了絕大部分的資金和流動性。為上市公司,為證券市場,為中國經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可以說,中國股票市場是建立在散戶基礎上的。

由於中國股民數量龐大,機構投資者發展了近20年,規模仍然有限,機構投資者長期以來仍然遵循過去散戶化的交易策略 ,熱衷於投機炒作,所以中國股票市場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都呈現出散戶化交易特徵。這就導致,個股和整體市場成交換手高,大幅波動,暴漲暴跌,熊長牛短的走勢

管理層意識到市場問題,提出去股市散戶化交易特徵,意圖發展和壯大機構投資者,建立 健康 穩定的股票市場。

不得不說,管理層的初衷和意圖是好的,但是一些專家,學者,媒體為了吸引眼球,刷存在感,就故意曲解管理層意圖,製造市場恐慌和投資者對立情緒。

去散戶難道就不會虧錢嗎?把錢交給機構,機構虧空了,你喊冤的地方都沒有。自己的錢自己把握,就是虧了,也心甘情願,願賭服輸。

去散戶化,就是讓個人投資者把錢交給機構投資者運作,自己不直接買賣股票進行投資!
機構投資者是指擁有合法牌照的專業投資機構,包括公私募基金、險資、社保基金、券商資管產品等。

傳說中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游資,並沒有合法的身份,一般也是以個人投資者或者皮包公司的名義開戶運作,不在這個范圍內!
為什麼要去散戶化?
按照監管部門的理解,個人投資者喜歡投機,不能理性對待市場。如果散戶及其擁有的資金量佔比過高,將影響A股公司有效的定價。

例如許多中小盤題材股被炒上天,而銀行股這些『價值股』長期趴在底部,被視為不是 健康 的現象!
然而機構投資者就一定很理性嗎?
在2010前後,當時市場IPO採取荷蘭式拍賣法詢價,出現了一批諸如華銳風電、海普瑞這樣的大幾十倍市盈率發行的新股,嚴重超募。最後一上市就破發,給市場留下一地雞毛!

反正錢都不是自己的,崽賣爺田不心疼,基金經理瘋狂報價,造成了一朵朵的奇葩。

歷史 上,基金曾經被譏笑為『大散戶』,經常高位接盤低位割肉。

去散戶化後,大量的資金流入基金,可以更好地接盤高溢價發行的新股,恐怕才是真正的目的!

股市去散戶化,這是國內近幾年來才興起的一個概念,是為了讓股票市場加快成熟,向國外成熟的股市學習而提出來的。

國外成熟的股市多是機構操盤,很少有散戶直接交易股票。國外投資股票,通常通過機構參與。相對於個人投資股票,機構在各方面都具有優勢,比如技術更精進專業,消息更靈通,操作更規范,更有計劃。所以國外成熟的股票市場,比如美國,走勢較為穩健,少有暴漲暴跌。

反觀中國股票市場,置身其中的絕大部分是散戶。散戶投資股票,有太多的缺陷,其中最明顯的是跟風。股市好時,一窩蜂湧進股市。大盤走壞,又相繼去殺跌。導致中國股市大起大落,走勢不穩健。

因此,國內也便有了股市去散戶化的說法,至於能不能做到,很難說。就國人特有的賭性而言,要實現去散戶化,是相當難的。自己不炒股票,交給機構去玩,那有啥意思,還要個屁!去散戶化,估計會有一段相當長的路程要走!

如有不同意見,歡迎關注交流!

有幾多專家呼籲股市去散戶化,甚至有人認為股市搞不好都是散戶的責任 ,專家的理由是美國股市怎麼樣如何的 ,總之虧錢的散戶到成了背黑鍋的。想起來看到的報道,每到過年的時候 ,曾經人頭攢動車水馬龍一片繁華的一線大城市,忽然變的冷清起來,偌大的街道都沒有幾個人,原來流動人口都回家過年去了!城市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如果這些大城市都像專家說的那樣,城市擁堵,環境等各種問題都是流動人口外來人口造成的,來個去外來流動人口化,街道冷清就是這些大城市過年期間的寫照。股市如果像這些專家呼籲的那樣去散戶化,恐怕比這街道還要冷清!股市是個自由逐利的地方,散戶覺得無利可圖自然就退出了,用的著這些專家嚷嚷個人該干什麼不該干什麼嗎?建議專家買下所有股票成為機構投資者,散戶買不到一股,自然就去散戶化了。

❺ 散戶如何炒股

在股市交易中,散戶如何交易好自己手中的股票,應該是每個人最頭痛、最糾結、也最傷神的事情。買賣好了,日進斗金。買賣不好,資金打水漂。行情不好的時候,如果不會操作,有可能傾家盪產,甚至負債累累。

股市七虧二平一賺,能不能賺錢那就得看自己的本事了,我希望你就是個那個成功的交易者。大家既然來到股市,肯定都會有自己的交易方式、方法,或者說交易風格。作為老股民,他們的交易經驗肯定更加豐富,絕不會隨隨便便,稀里糊塗就買賣股票,拿著自己的人民幣開玩笑,付諸東流。

其實,想在股市做一個成功的交易者,說難也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但我可以肯定的說,現在的中國股市風險系數降低了,比以前好賺錢了。為什麼這么說?現在中國股市慢慢走向成熟,更凸顯出了管理層保護散戶投資者利益的決心,股市不再大起大落。現在中國股民已經突破2億,可見,資本市場已經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

那麼作為散戶到底該如何做好自己手中的股票交易呢?我謹結合自己多年來的炒股經歷跟大家一起分享、交流、探討。

@決定買入一隻股票的時機:

1、看公司當前股價。是否調整到位。如果加點技術分析,那就是雙W底最可靠。開始溫和放量最好。

2、看公司股本。股本決定市值,要有業績支撐。股本太大不買,當前,大盤基建板塊除外。

3、看公司基本面。最好是業績穩增長,且企業具有壟斷性或者發展性的公司股票。其它各項指標可適當參考。

4、看網路新聞。那就是去徹底解它的過去,看它一路走來,做了一些什麼事,靠不靠譜。

5、看公司公告。既然想通過這只股票掙錢,那就要知道它現在想干什麼?幹了什麼?幹得怎麼樣?以及公司未來的設想。

6、看股吧。每天去自己想買入股票的股吧里看看熱度,聽聽別人聲音。

7、看新聞。看看國家對自己想買入股票的企業是否有政策上的扶持。

8、看大盤。如果大盤強勢,在做好前面幾件事的基礎上迅速買入,買入多少根據你自己的資金量和對這只股票研究的深度來決定。

@決定股票做波段的時機:

1、看股票每天價位差。通過每天觀察,看出股價每天的振幅之差。從而判斷莊家每天波段的下限和上限。

2、看股票長期走勢。通過觀察股票的走勢,總結出該股票漲跌的一般規律,大概漲幾天會跌,跌幾天會漲。

2、看當日漲幅。當天漲幅超過五個點,賣出現有倉位三到五成,然後等股價回落。如果沒回落,等第二天低開。當然,要參考大盤走勢。

@決定賣出一隻股票的時機:

1、看股票成交量。股票量價齊升,突然有一天有量無價。

2、看盈利預期。在觀察成交量的基礎上,盡量降低自己的盈利預期,普通散戶不可能魚頭到魚尾全吃到。

3、看新聞。每天晚上關注有沒有這只股票的利好、利空消息,別稀里糊塗股票大漲大跌不知道什麼原因。一旦出現利空,迅速賣出。

4、看籌碼分布。可以適當參考,看主力、散戶獲利情況。

5、看K線走勢。如果股票突然有量無價,且K線走勢陡峭,心理產生恐慌情緒。

6、看股票強弱。如果看好的股票極度低迷,通過綜合分析無望,同時瞄準了別的股票。

❻ 股市去散戶化和機構抱團,將會給散戶帶來什麼

什麼是去散戶化?

就是讓散戶抱團,和機構一起炒股。讓散戶出錢,基金公司出力,一起共盈虧。


去散戶化真正目的有兩點:

1、去散戶化和價值回歸。散戶頻繁操作,機構收割散戶,去散戶化解決強投機性。

2、若去散戶化後,出台相關制度,限制機構投資性,能引導投資者走向價值投資。


去散戶化對股市帶來哪些影響?

1、股市流動性大幅降低

股市資金流動性是靠散戶在裡面頻繁操作買賣形成的,只是在關鍵時刻機構資金才會出現。如果A股鐵了心要去散戶化,對股市資金流動性絕對會帶來巨大影響。


2、股市活躍度大幅降低

股市活躍度同樣也是需要散戶在裡面,機構不管怎麼折騰,沒有人接盤,機構資金自娛自樂根本沒有意義的控盤。去散戶化會降低股市活躍度,讓整個市場波動更加小。



2020年雖然多災多難,2021年,我們可能會遇見一個重新出發的A股市場。

從股市賺錢有兩個途徑,一是持有企業股票,賺企業持續增長的紅利,二是利用股價的波動賺股價差的錢。

第一種途徑,機構抱團對散戶影響相對有限。自己的錢,自己做主,在長期持股方面,散戶相對於機構更具有先天的優勢。

第二種途徑,看似機構具有明顯優勢,去散戶化可能會成為一個大的趨勢,但是從底層邏輯上來講,散戶放棄自己操作投入機構,並不能保證散戶就一定能賺錢。目前機構主要靠割散戶的韭菜賺錢。去散戶化以後,主要在機構之間相互博弈,相對較弱的機構,同樣會被較強的機構割韭菜。哪個機構強?哪個機構弱?同樣是個技術性很高的難題,各種大大小小的機構也有數千家,就相當於散戶現在要面對的4000多隻股票一樣,難以選擇優質的標的。選擇機構的難度並不亞於選擇股票。

在股市賺錢,無論是自己操作,還是選擇機構幫你操作,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選擇機構操作的好處,就是省去了你的親力親為,為你節省了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有利必有弊,同時你也失去了在股市搏殺的樂趣,失去了對自己資金的控制。

自己的情況自己最清楚,權衡利與弊,得與失,何去何從?以自己的能力和習性為主要依據,切莫受到輿論與機構宣傳的蠱惑。

最近股市的漲勢比較迷離,讓很多股民搞不懂,從指數上來看,大盤股指一路突破,整體趨勢是向上的,但從個股上來看,市場呈現明顯的分化,績優藍籌股大漲特漲,中小市值股票則是跌無可跌,市場情緒處於一個極度的撕裂之中,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基金業務蓬勃發展,年末基金的業績報告也是非常亮眼,有的股民慨嘆,早知道這樣還不如直接買基金得了,自己在股市摸爬滾打的一年,毛都沒賺著,還虧了不少錢。那麼股市去散戶和機構抱團會給散戶帶來什麼呢?

首先要說明一點,基金交易會成為未來交易的一種主流。隨著市場容量的不斷擴大,尤其是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市場信息的對稱程度越來越平衡,交易的選擇越來越透明,這個時候就需要基金交易的大規模參與,至於少數游資或者散戶的交易會逐漸的縮減空間,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絕大多數散戶的交易是跑不贏基金經理的,因為基金經理利用的是信息化手段,進行大規模均衡性的投資,在龐大的市場中能夠獲得比較好的收益,而散戶單兵作戰的缺點暴露無遺,信息量獲取的比較少,交易的手段相對單一,無法及時適應市場變化等等,所以未來絕大多數散戶會把資金交給基金經理打理,這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其次,隨著注冊制的全面推行, A股市場的核心資源會越來越貴,市場的結構化會是一個長期或者是常態化的一種表現,機構抱團會成為一種滾動的操作方式,這也是市場資金的一種趨向性的選擇,這段時間可能抱團消費概念,那段時間可能會抱團金融概念,過一段時間可能會抱團 科技 概念等等,這些機構抱團的趨向會極大的壓縮散戶交易的空間,會讓絕大多數散戶的交易模型失去作用,最終只會選擇離場或者是交給基金投資。

最後,市場會形成這樣一種格局,80%左右的交易是基金經理交易,20%左右的交易是散戶交易,市場會呈現出基金經理和散戶精英之間的對決,這也是未來市場的一個博弈的方向。

總之,基金交易和機構抱團會對散戶的格局產生重大影響,未來散戶的交易會越來越少,只會留下一些精英性的散戶交易者,手工交易會成為一種稀缺資源。

❼ 股市去散戶化和機構抱團,將會給散戶帶來什麼

以後投資必須專業化,業余的散戶想炒股賺錢會越來越難,必須對股市有一定的認知,有較強的投資選股估值等能力才能賺錢,否則,只能成為被機構收割的韭菜。

如果散戶自己並沒有較強的投資能力,那未來最好的選擇,還是買基金。

其實對普通人來說,長期賺錢最好的投資方式是買指數基金,可以買大盤的指數,也可以買行業板塊的指數,以此來獲取國家整體經濟增長或某個行業增長的平均收益。

但投資指數賺錢一定要長期,短期會有波動,不一定能穩定賺錢,如果是抱著短期想賺錢的想法,就不適合買指數。

現在機構抱團,靠不斷推高抱團股票的股價來吸引更多的散戶認購基金,這是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做法,如果大家想短期快速賺錢,買抱團業績好的基金是挺好的。

但這樣的基金,因為本身是靠短期利益驅動的,所以當抱團股票的估值被推高上天的時候,同樣也是有會抱團瓦解下跌的風險,長期來看,就不一定能賺錢了。

歷史 上,一旦基金虧錢,是可以清盤的,也就是後來的韭菜只會看到業績好的基金,而看不到業績不好的基金,因為都已經沒有了。

所以抱團基金短期都是明星,但長期的風險要小心。

股市去散戶化未來一定還是趨勢,但這需要有真正抱著價值投資心態去投資的機構。

如果機構也是靠短期投機來賺管理費,並不關心基金的投資收益,也就是基金虧損了和他也沒關系,那這種機構化的市場也是不長久的。

畢竟極端化的分化行情,是會助長短期極端化風險的,這也不是長久之計。

去散戶化比較好的結果,是讓散戶不要自己盲目投資,而是交給專業機構來投資,但機構的極端抱團行情卻顯示出機構並不專業,至少目的上不是要幫基民賺錢,而是要盡可能在短期內賺更多的管理費,這和機構化價值投資的長期目標是不相符的。

散戶還是太難了,自己投資的難度加大,專業的機構也並不想幫散戶長期賺錢,最後的結果,就是不管散戶還是機構,都會越來越投機,A股的價值投資之路,仍然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歡迎關注@ 財經 大表姐,學投資,讓財富增值,感謝您的點贊支持哦!

股市去散戶化和機構抱團,將會給散戶帶來賬戶資產的生存考驗和投資方法的重新選擇。

一、股市去散戶化

這是A股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然結果,也是無法避免的一個階段。對此需要有正確、全面和深刻的認識。

股市去散戶化,在美國統計數據中,是按照機構與個人的持倉市值來衡量的,過去十多年,大致穩定在60%:40%。

這個結果給散戶兩點啟發和借鑒:

1、股市去散戶化,不是要消滅散戶,而是優化股市的市值持有佔比。即不要太過於在意散戶人數,而是持有市值變化。

2、散戶要讓自己不被股市去散戶化,需要改變、提升自己,以機構投資者的角度、想法去選擇和持有股票。

二、股市機構抱團

這是股市去散戶化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股市散戶持有市值減少了,機構持有市值就相應增加了。

而機構投資者的股票組合在基本配置和重點配置方面,選股要求、思路、方向、方法大同小異,就會造成相當股票的雷同,結果在公開信息方面,就表面為機構抱團取暖。

三、股市去散戶化和機構抱團,將會給散戶帶來賬戶資產的生存考驗和投資方法的重新選擇。

1、 給散戶帶來賬戶資產的生存考驗。

自從2020年7月初那一波年度吃飯行情之後,我估計很多散戶的賬戶資產走勢是呈現下降走勢的,如同中證1000指數一樣,因為他們持倉中重點是小盤股。詳見附圖1:代表小盤股的中證1000指數連續六個月在走下跌走勢。

這才是六個月的走勢,如果是一年、六年呢?持有小盤股的賬戶資產較大概率就會不斷下跌、縮水。

2、 給散戶帶來投資方法的重新選擇。

是選擇機構抱團取暖、但是長期走勢向上的龍頭股?

還是選擇和堅守基本面優秀就是不漲的白馬股?

或者是那個啟動上漲時跟進那個類型的品種。

這,需要我們自己選擇和決定。

詳見附圖2:自選股中的白馬股,低市盈率、低市凈率,高成長性,但是就是不漲。

詳見附圖3:大盤回調時,大資金在趁機買進回調到位的龍頭股。

小結:

股市去散戶化和機構抱團的較長走勢,必將會給散戶帶來賬戶資產的生存考驗和投資方法的重新選擇。只要能讓散戶賬戶資產處於長期上漲走勢的投資方法就是好方法和必須採用的方法。也許幾種方法要交替使用,以其中一種為主。


關注@ 養生 投資, 飛越股市漫長牛熊時空 安康快樂生活 養生 ,趨勢價投穩健盈利 (個人觀點,僅作交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從股市賺錢有兩個途徑,一是持有企業股票,賺企業持續增長的紅利,二是利用股價的波動賺股價差的錢。

第一種途徑,機構抱團對散戶影響相對有限。自己的錢,自己做主,在長期持股方面,散戶相對於機構更具有先天的優勢。

第二種途徑,看似機構具有明顯優勢,去散戶化可能會成為一個大的趨勢,但是從底層邏輯上來講,散戶放棄自己操作投入機構,並不能保證散戶就一定能賺錢。目前機構主要靠割散戶的韭菜賺錢。去散戶化以後,主要在機構之間相互博弈,相對較弱的機構,同樣會被較強的機構割韭菜。哪個機構強?哪個機構弱?同樣是個技術性很高的難題,各種大大小小的機構也有數千家,就相當於散戶現在要面對的4000多隻股票一樣,難以選擇優質的標的。選擇機構的難度並不亞於選擇股票。

在股市賺錢,無論是自己操作,還是選擇機構幫你操作,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選擇機構操作的好處,就是省去了你的親力親為,為你節省了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有利必有弊,同時你也失去了在股市搏殺的樂趣,失去了對自己資金的控制。

自己的情況自己最清楚,權衡利與弊,得與失,何去何從?以自己的能力和習性為主要依據,切莫受到輿論與機構宣傳的蠱惑。

❽ 什麼是股市去散戶化散戶怎樣做才不被股市淘汰

A股「去散戶化」並非是一個新鮮詞了,自從A股2015年提出去散戶化時代,當時管理層同時還提出「價值投資」之路;隨後近五年多的的A股始終都是圍繞這兩大方向進行控盤,尤其是進入2021年之後,A股去散戶化和走價值投資者更加明顯。

雖然A股近五年多以來,一直都是走去散戶化和走價值投資之路,也許很多散戶到目前為止只理解走價值投資,但不理解股市去散戶化什麼意思?去散戶化對股市的意義是什麼?下面圍繞股市去散戶化進行分析。

什麼是去散戶化?

去散戶化其實就是指「讓散戶抱團,把散戶自有資金與機構一起炒股,與機構共盈虧。」

並非是大家理解的,去散戶化就是消滅散戶,讓散戶離開股市,不允許散戶在股市炒股,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

所以我們可以反思維操作,去散戶化的結構性行情中,散戶最好的就是持有大藍籌股,隨後安心等待,放長線釣大魚,這樣也能完美不被市場所淘汰。

匯總

綜合通過上面分析得知,已經針對什麼是去散戶化的概念進行分析,同時還分析散戶不被去散戶化行情被淘汰的兩種方法。

總之建議大家一定要正確並理性看待股市去散戶化,A股去散戶化道路長遠,散戶們一定要做好長久的准備應對A股去散戶化的行情。

❾ 都說股市在去散戶化,是不是未來不會出現暴漲的現象

從去年6月開始,我國的股市開始步入上漲的階段,也有人認為這是牛市的開始,在去年,我國還同步開啟了創業板和科創板的注冊制,企業上市的門檻降低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入資本市場。隨著企業上市門檻的降低,炒股票的風險就越來越高,對投資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長此以往,我國的股票市場會逐步去散戶化,那麼在去散戶化的情況下,未來的股票是不是不會出現暴漲的現象呢?其實去散戶化和股市暴漲並沒有明顯的關聯。

大家好,我是老徐,一個在努力奮斗的金融民工,請大家關注我,共同探討財經問題!

❿ 如果實行T+0,散戶的出路在哪兒

最近關於T+0制度討論十分激烈,我是專業做T0交易的,做了七八年了,多的時候每天交易額好幾十億,應該有資格發表意見。

乍一看T+0制度對我們做T0交易的簡直就是天大的利好,其實不然,相反,我極度反對T+0制度。

現在的T+1制度,你想做大量交易就必須持有大量股票並過夜,如果T+0制度執行,一點點錢就可以做大量交易。比如,我們做衍生品交易時,一天可以幾百個來回,相當於一億元投入就可以產生幾百億的交易額。

能拿出一個億的公司太多,而整個市場才那麼幾千億交易額。這就意味著,你能達到多大比率的交易額,只取決於你的交易能力,資金門檻很低。這將導致少量公司占據市場絕大多數成交量,其它公司一交易就虧錢。

在美國市場,Citadel佔到美股做市商市場份額40+%、Jump佔到非做市商40+%的成交額,兩家加起來佔到美股全市場交易量40+%,美國前十機構,可能佔到市場總交易量8-90%。全球所有成熟資本市場,基本也都是美國機構壟斷,幾乎全是美國公司在交易。如果中國執行T+0政策,最終也是同樣的結局,全被美國公司壟斷。少數機構占據大比例市場交易量,不利於資本市場穩定,因為市場價格完全被少數機構控制,而不是大量投資者qun體參與的結果。

如果A股改成T+0制度,散戶將逐漸虧完消失;市場成交量短期上升、長期下滑;遇到股災時,上證指數將連續跌停。

可轉債現在就是T+0機制,總共玩了三周,贏多虧少,成功率有90%,說明自己是適合T+0的,如果有玩可轉債的股民一直都不能賺錢的話,那將來A股改成T+0肯定也是不適合。

炒股成功的唯一之路是提高交易水平,沒有其他選擇,但是很多股民不願意去學習,止盈止損《股市生存萬重難,止損止盈第一關》不學習不實戰,股票被套也不做T,不學習《做T操作寶典,助你穿越牛熊》提升自己的操作能力,股票虧錢了總是怪這個怪那個,從來不在自身找原因。

如果實行T+0,短期來看,A股波動會加劇,因為市場活躍度會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會提升,但同時也會使得市場波動率明顯上升。比如說一隻股票當天上漲後,投資者賣出,然後小幅回或後又大舉買入,會繼續推高股價。同樣的,當天股票下跌,有投資者買入,買入後繼續下跌,因為當天可以賣出,會使得很多投資者當天就選擇止損賣出,從而加大拋壓,從而形成助漲助跌。

但從長遠來看,T+0的交易制度可以使市場更加公平自由,市場的多空博弈也會更加激烈,可以提升市場價值發現的效率。如果要實行T+0,就必須取消漲跌停板,否則就不是完整的T+0,那麼可能現在很多突然閃崩跌停的股票,到時候就是突然閃崩50%,甚至閃崩80%以上,不慎買到閃崩股的股民會損失慘重,和美股與港股等股市情況一樣。

對於散戶而言,賺錢難度會更大,出路在哪裡?

第一,只能選擇投資高流動性的藍籌股,藍籌股因基本面特點,會有較多機構參與,在上漲和下跌中,更多是大資金博弈,在股市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時候,流動性優勢就會體現出來,一隻估值合理的藍籌股,既便是出現黑天鵝事件,盤中大跌後,當跌到機構認為合理的位置就會有資金入場。而流動性不佳、基本面差的小盤股,則很可能盤中殺跌沒有承拉盤而出現暴跌。

第二,對於短期投資者來說,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能力強的短線交易者可以藉助於T+0更高效的獲利,比如說原來判斷出當天會上漲的交易者,買入後第二天低開後被悶殺,T+0之後只要當時判斷正確,上漲後可以迅速賣出鎖定利潤。但對於能力不足的交易者來說,則可能會錯上加錯,反復交易,每天交易無數次,最後在低正確率及高頻交易之下不斷被差價和手續費吞噬掉本金。

第三,在T+0之後,股市的賺錢難度將會加大,會有一部分人更容易賺錢,但大部分人將會更容易虧錢。參考西方成熟的資本市場經歷經驗,股市最終會演變成大機構博弈的場所,更加比拼專業判斷、財研能力和策略的優劣性,股市去散戶化將會加速,越來越多的股民不得不退出股市,轉而選擇通過基金的方式間接投資股市。

因此,在我看來,未來T+0制度將是A股改革的必然,科創板已經實行了注冊制及適度放開漲跌停板(從10%放開至20%),未來將會進一步取消漲停跌停板制,然後實行T+0。之後注冊制、取消漲跌停、T+0都會在全市場中進行推廣實施,股民賺錢的難度將會越來越大,散戶要麼退出,要麼適應,隨波逐流的結果只會越來越慘。

感謝誠邀,我是有著十多年個人投資,七年機構研究經歷的王晨,對於股票和大宗商品投資和研究有豐富的經驗,接下來就讓我來和大家聊一聊我的一些看法吧。

這兩天,A股有可能恢復T+0制度的議論引得投資者們為之側目,大家紛紛探討到底是好是壞?

如果果真未來實行,散戶的出路又在哪裡?我的觀點是以下兩點,大家不妨來看一看:

大夥兒之所以這兩天很糾結於T+0制度,起源就在於證券時報4月11日凌晨所發表的的文章《A股基礎體系日趨完善,T+0制度可期》。

我們把本段文章中的核心意思做一下分析總結:

個人投資者較多的市場,其特點就在於市場每日波動性較大,且市場的整體走勢呈現出階段性「大漲大跌」。

我國A股在 歷史 上也曾經實施過「T+0」制度——比如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分別在1992年和1993年開始實施「T+0」,但由於市場投機過於嚴重,所以不得不在1995年取消本制度,改為「T+1」。

此外,我們總認為國外股票市場都是T+0制度,但其實歐美成熟市場也對於制度所帶來的風險性也有所管控,以美股為例, 美股有三種交易賬戶:保證金賬戶、現金賬戶、回轉交易賬戶。

現金賬戶是小額的,只有現金交割後才可以操作,往往T+3;保證金賬戶可以實施T+1,但允許五個交易日內實施3次T+0,超過則會受到交易限制;

回轉交易賬戶,也就是我們想像中的T+0賬戶,則必須保證賬戶市值有2.5萬美金,有點最低限額的意思。美國之所以對賬戶交易頻率和市值大小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就在於—— 他們認為T+0交易往往會增加個人投資者的交易頻率,而交易頻率的上升則對於個人投資者的傷害是大概率的。

因此,結合本次證券時報的文章以及國內T+1交易制度的演變及美國交易制度的不同,我們都可以看出來,對於T+0制度而言,制度本身是促進流動性的,但制度的背後存在著風險,特別是個人投資者較多的市場。

因此,交易制度細節的設立和風險的管控機制將是非常重要的准備前提,這也是我為什麼認為短期內難馬上實施,更或是難在A股全面實行的原因。

1、A股市場參與者趨勢將是「機構化」。

這一點我們在2016年前後A股納入MSCI,融入國家投資大家庭後就可以發現其潛在的變化。

其變化的主要表現就是——機構投資者,特別是以港資和QFII為代表的外資力量在不斷的壯大,而個人投資者的增長則趨於穩定或下降。

2、我們也發現近兩年來,A股中藍籌股與題材股的走勢分化逐漸明顯。

少數機構持倉的績優藍籌股走勢的長期趨勢性明顯,而題材股的波動性在逐步下降,用更簡單的話語來表達,意思就是——績優藍籌股出現了牛市行情,而題材股常常一直趴著不動或者呈現「心電圖」的波動特點。


3、「應對之策」就是深刻理解一句話——「刀把子掌握在誰的手上,誰就有話語權」。

2016年之前,這個市場的活躍資金很多都是游資,機構投資者也常常會「追漲殺跌」,這個是風氣使然。

但現如今,外資和國內社保資金成為這個市場最大的力量,他們的風格是追求長期價值趨勢,而不太在意短期的波動性,他們的投資風格就是以估值為主導,以產業鏈發掘和行業研究為出發點,這也就使得這個市場中的交易風格和個股運行風格都發生了改變。

綜上所述,T+0未來有可能會實施的消息的確讓投資者的心神為之盪漾,但我們需要認清楚幾點:

首先,制度本身遲早都要實施,但現階段全面鋪開的概率不大,因為T+0的實施一定會讓投機性和短線交易的「慾望」增加,而這又是證監會所不希望看到的,因此,需要大量的制度建設和准備。

這里就先說說可轉債T+0的兩個顯著特點:

特點一:「沒有漲跌幅限制」

我國股票是有漲跌幅限制的,而可轉債不同於股票,「沒有漲跌幅限制」,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能看到可轉債漲幅會出現20%或者30%的情況。

如果深究的話,「沒有漲跌幅限制」是不嚴謹的。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要求是有漲跌幅限制的,只是日常交易中大部分時間觸達不到限制條件,所以大家一般都說可轉債「沒有漲跌幅限制」。具體規則可在交易所網站里查詢一下。

特點二:T+0交易

我國股票交易制度是T+1,當天買的股票,第二個交易日才可以賣。可轉債不同,可以當天買當天賣,並且沒有交易次數限制,可以及時止盈和止損

要給大家講講可轉債到底是個什麼鬼,有什麼好的投資策略。

可轉債,字面上就能理解,是可以轉換成股票的債券,既然是債,那就是到期了還本付息。

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的時候,擁有該公司股票的股東可以直接配售(就是根據自己持股的多少享受一定的額度可以直接購買該可轉債,具體操作路徑各家券商大體相當,點買入或者賣出都可以,輸入配股代碼,數量和價格自動顯示,確認即可),沒有持有該公司股票的投資者不能配售,只能像申購新股一樣進行申購新債(配售的股東可以同時申購新債),和新股不同的是,空賬戶也可以申購新債,沒有市值要求。

公布中簽後(中簽金額為1000元的整數倍),上市時間不一,有半個月上市的,也有一個月上市的,一般在東方財富網的債券板塊查詢具體時間。上市也就是可以當股票一樣買賣,半年後,投資者可以將可轉債轉成股票(自己在交易軟體里仔細找找,都會有債轉股的菜單的,主要注意,代碼要輸轉股代碼,我經常聽投資者問為啥不能轉,就是因為代碼輸錯了。其他信息都是自動跳出來的)

可轉債的價格主要和正股有關,且是正向的。理論價格可以用股票價格/轉股價*100

至於是直接賣出劃算還是債轉股劃算也是這樣計算。比方股票價格6塊,轉股價5塊,可轉債理論上值120元。如果現價是130元,那明顯就直接賣出可轉債劃算,反之一樣。

當然有保護股東的條款,就有保護投資者的條款,即回售條款,主要是股票在任何連續三十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於當期轉股價的70%時即可把可轉債回售給公司。具體不再詳述。

這個周末,股市將會實行T+0交易的猜測炒得沸沸揚揚。我個人認為:如果說中國股市現在第一步實行T十0交易,即當天買入的股票當天可以賣出。那第二步就必然會放開漲跌停板制度,即股市不再設日內的交易價格相對上一交易日收市價格的漲跌幅度不得超過10%的限制。

帶來的結果會是什麼呢?可以參考香港股市,個股會因為利好或利空一天內暴漲或暴跌,垃圾股會變成真垃圾,仙股成堆,變成幾毛錢幾分錢的個股。退市股會增多,很多投機散戶會付出血的代價,散戶邊緣化,機構成為主流,價值投資成為主流。所以管理層會慎重考慮,是否時機已經成熟?

股市實行T+0交易會利好什麼行業呢? 散戶當然首選證券股 ,理由:

1.因為T+0交易,股票交易活躍,短時間成交量劇增,必然會帶來證券公司傭金收入的暴漲;

2.現在大盤上證指數在2800點左右,屬於熊市底部區域,受實行T+0交易的短期利好刺激,很可能走出一波行情。 有行情交易量自然會節節攀升,同時證券公司的自營收入也會隨行情水漲船高。

除了短期買證券股,散戶的出路還有什麼呢?

1.買可轉債,風險小,有保障。價格會隨正股價格波動,但幅度偏小,結合了股票的長期增長潛力和債券所具有的安全和收益固定的優勢。

2.買有護城河的價值股。實行T+0和漲跌停板放開,資金都會選擇安全可靠的港灣,會逐漸向價值股靠攏。

3.買股票基金,把資金交給真正有實力的基金打理。 當池子里都是鱷魚,蝦米很難生存,就讓大鱷們撕殺吧。選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選擇過往業績表現出色基金經理的基金。

很多人都期盼著A股市場完全開放,進行全市場交易,諸如T+0,雙向市場可做多可做空,無漲跌幅限制等等這些,幻想著等市場完全開放後,自己便可以如魚得水,拳打趙老哥,腳踢巴菲特。

可是恕我直言,還是別做夢了快點醒醒吧,你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完全是因為對自身的不了解,對自己的認知與能力過分盲目自信。

股票交易的本質是零和博弈,A股素來是無庄不漲,那麼你如果想要賺錢想要贏,不是需要打敗和你一樣千千萬萬的散戶,就是要戲耍財大氣粗的主力給你抬轎子讓你高拋低吸賺取價差。

推動這個市場的是價格與成交量,價是量的體現,量是價的先行,只有不斷的多單湧入將所有的拋單吸納接受,股價才會得以上漲,同樣,不斷湧出的拋單將所有的買單消耗殆盡,股價便隨之下跌。

你也是千千萬萬的散戶之一,所以你無法憑借一己之力來拉動股價上漲,你只能順應趨勢跟隨主力資金喝湯吃肉,在主力不斷建倉過時,你悄然跟隨上車,隨著資金的不斷推動股價得以上漲,你的賬戶產生了盈利。

此時你可以選擇當即落袋為安,也可以選擇再繼續持有一段時間以獲取進一步的收益,當然這樣做你就面臨著主力隨時可能出貨的風險。

即使運氣不巧恰逢主力開始出貨,同時股價應聲開始下跌,但你也可以憑借著資金量小而帶來的靈活性順利完成清倉,保留住收益避免賬戶盈利進一步回撤。

但是上面的分析討論都是基於當下的市場環境下,若變為T+0,無漲跌幅限制,雙向市場,情況還會是這樣嗎?

顯然不是,那時主力的建倉、拉升、出貨等動作會得到顯著的加速,因為他們較散戶擁有著啟動行情的巨量資金,擁有著精準的一手資訊,擁有著嚴謹的操作體系等等。

所以假若實行T+0,行情啟動之際散戶會更難以捕捉,待散戶發現之時行情依然已經結束,更有可能已經一步到位進而開始轉向,而此時散戶更是跑不贏主力。

所以倘若A股完全市場化,也就代表著加速的去散戶化,散戶賺錢將會更難,而虧錢則更加容易,終將被市場不斷的蠶食消滅。

如果真實行了T+0交易制度,散戶唯一出路就是解除了限制,變成了自由,並不會受到T+1的限制被收割,改變了收割的方式而已。

什麼是T+0交易制度?

T+0交易制度就是指今天買進之後在當天可以交易賣出,在當天隨買隨賣。

T+1交易制度就是指今天買進的之後,要第二個交易日才能賣出,當天是無法交易賣出的,交易受到了限制。

如果實現T+0對誰最大利好

上面已經知道了T+0的交易規則,這個政策的實施對於證券公司就是最大利好,至於對於機構和散戶是利弊的。

證券公司傭金收入會大幅增加,因為T+0是會導致市場交易活躍度大幅增加,市場每增加一筆,證券公司都會收取一定的傭金,對證券公司的傭金收入就是倍增式的增長。

其實T+0對機構影響並不大,畢竟機構的資金是龐大,有句話說的「船大不好調頭」,機構資金手中都是掌握了大量籌碼,真正買賣都是看機構資金和籌碼來決定,不管是T+0還是T+1對機構影響不大,他們同樣可以進行波動操作。

但T+0對散戶影響很大,散戶資金小,很多散戶都是全倉買進和賣出,T+0和T+1存在很大的區別。

實行T+0的話,散戶可以在當天買入看好的股票,買入之後假如拉升了可以馬上執行賣出,買入後不對勁跌了可以馬上止損,交易自由。

不會類似T+1的模式,散戶買入後當天不管是怎麼走,當天只能看錶演,不能交易,等二天直接把散戶關門,想賣出都賣不了,這就是T+1對散戶最大弊端。

所以T+0對證券公司最大利好,其次是對散戶,對機構是中立的,不管是哪個交易制度影響不大,都是可以在股市控盤。

實行T+0散戶的出路在哪?

當實行T+0之後,散戶的出路就是波段操作,快進快出了,這樣才能避免坐過山車行情。

畢竟T+0對散戶操作方面是非常有利的,當天看好哪只股票,隨後可以第一時間買入,只有買入之後漲了,有差價了可以立馬賣出,這樣操作對散戶最便利。

所以T+0後,散戶唯一出路就是只能做短期波段吃差價。想要再度做價值投資,中長線持有的模式非常困難。

畢竟A股是散戶市場,散戶是主要力量,T+0散戶都變成投機行為了,快進快出了,整個市場波動性都會非常大,這一點對散戶也是最不利的。

總結

如果真實行T+0了,對散戶也許是出路,也許是陌路,由於市場活躍度非常高,投機性非常強。對於波段能力強的散戶就是機會,對於波段操作能力不強的人,這是風險。

總之實行T+0是利弊相加,從散戶不同角度出發就有不同的看法,是出路還是陌路要因人而異了。

如果實行T+0,散戶的出路在哪兒?


首先、我覺得過去技術面為基本的炒股思路,要轉變到以基本面為基礎了 。好比浮萍,真正影響浮萍波動范圍的是它長在啥地方,它的莖稈有多長,而不是水流的作用。水流的作用是有影響,但真正正相關的是內在邏輯。技術面其實就好比是水流,就好比一個要退市的上市公司,它的技術面也可以走的挺好看。但最終破位下跌,甚至退市,對於技術面的人來說,絕不是一句看錯了,可以搪塞過去的。而分析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情況之後,大概率能迴避大部分的這種風險。

其次、唯行業龍頭,行業領導地位的上市公司才有中長期的競爭力 。這個也很容易理解,各行各業都是龍頭地位的上市公司,機會更大一些。當一個行業龍頭公司都出現虧損,比較上行業也進入了景氣周期的初期了。通過對龍頭公司的判斷,我們也比較容易判斷,整個行業賽道是賺錢不辛苦,還是辛苦不賺錢。在相對好的賽道裡面,選擇績優的龍頭個股,我覺得是比較簡單的方法,當然真正買入的時候,還要具備好公司好價格的情況,否則高價買好股,年化收益率也可能很平庸。敬畏追漲。

最後、沒有安全邊際的上市公司,無論多麼便宜都不能買 。說到底就是公司沒有優秀的主營業務,沒有好的管理團隊,沒有誠信的財務報告,沒有好的產品。那這種上市公司,對我來說只是一個代碼而已。就算是估值非常便宜。我也不會去參與。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部分(ST,*ST,以及其他績差股)這種公司都會被邊緣化。成交量無限縮小,股價無限逼近1元。最後淪為仙股。當然對於普通散戶沒有選股能力,完全可以通過行業基金,外加指數基金的方式參與市場。比方說,食品,醫葯,金融等行業指數基金,滬深300指數基金,上證50指數基金等等,大概率受益資本市場的做大做強。

總之、生態會發生重大變化,而適應才是硬道理。對我來說,我始終是以不變應萬變。也就是把上市公司內在的投資邏輯搞清楚,未來的成長空間搞清楚。選擇這種全球任何資本市場都通用的投資策略,能適應任何市場的變化。說白了,哪怕將來這類公司退市了,我也願意做它的股東 。 而往往這種心態買股,退市的概率反而幾乎為零 。所以以業績為導向,以上市公司基本面為導向,是無往而不勝的投資策略。從美股市場上的投資大師巴菲特為例,他在全球多個市場都是能賺錢的,也足夠證明這種策略的可靠性。

快樂投資,看謙秋說。

回答一下:

T+0不是洪水猛獸。別的國家股市都是T+0,唯獨中國是個例外。

A股市場在最初也是T+0。這個制度會增加交易的投機性,增加盤中的震盪和波動。

但是,規則一經確定,對誰都是一樣的。

散戶無論T+0還是非T+0都很難賺到錢。

因為股市是零和 游戲 。每個人都賺錢那是大牛市才有可能,因為有場外資金源源不斷進入股市。

在一個存量資金博弈的市場。有券商傭金,有印花稅需要每天流出股市,這些只會使得存量資金持續減少。而你賺的錢,從哪裡來?只能從別人的虧損里來。同樣,你虧錢了,別人才能賺到錢。

股市是殘酷的戰場。1賺2平7虧損雖然不是絕對的,也說明股市賺錢的是少數人。

所以,T+0推出來,散戶的影響也就是交易方式變了,悲觀地說,大部分散戶虧損的命運是不變的。

忠言逆耳,但是事實。

T+0 對非第一代的股民來說相對陌生,但是期貨投資者來說卻並不陌生,無論是股指期貨,還是商品期貨,都是實行T+0交易機制。

其實,無論是哪種交易機制,始終都是二八定律,在T+1的A股是如此,在T+0的期貨市場同樣如此。

說白了,要成為少數能夠賺錢的投資者,仍是要善用交易機制,反之,即便是利器神器,一樣難於有好的成效。

因此,一旦股市實行T+0,從根本上講,還是要在實行交易規則的前提下,挖掘優質品種,而不是還是為了能夠更便於頻繁操作,在是T+0的港股或其他股市,同樣是遵循價值投資這種大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