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支撐位和壓力位在k線上怎麼看
股票支撐位和壓力位在k線上怎麼看:
1、K線,如果一個股票下跌,到某個點後,就跌不下了,說明就是支撐位,一般這類支撐位:底部,跌無可跌,再跌就只能割肉。或者大陽線,當時資金例如較多,跌破說明主力離場。壓力位同理,如果一個股票上漲到一個位置,就上不去了,那就是壓力位,一般是因為上面套牢人太多,對應K線就是前期大陰線套牢盤。
2、均線,投資者需要根據均線來確定壓力位和支撐位,在均線以上的是壓力位,在均線以下的是支撐位。股票的壓力位和支撐位不僅可以通過均線看出,還可以通過高點和低點看出,也可以通過跳空缺口看出。
⑵ 壓力位和支撐位怎麼看出來的
壓力位和支撐位怎麼看出來的_壓力位和支撐位是什麼意思
股市裡有很多各式各樣的名詞,壓力位和支撐位就在其中,這是我們判斷股票趨勢時會參考的技術指標,那可能有些投資者看到這個詞就有點懵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壓力位和支撐位怎麼看出來的,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壓力位和支撐位怎麼看出來的
一、根據均線判斷
這是一種很常見的判斷支撐位和壓力位的方式,均線反映了一段時間內的市場平均值,當股價運作在均線以上,均線便會對股價產生支撐作用,相反,則會形成壓力。
二、根據空缺判斷
這通常是短線投資人應用的方式,跳空缺口會對股價產生一定的牽引作用,假如股價在拐點下面,那麼缺口位會產生壓力,相反,會產生支撐力。
三、通過趨勢判斷
趨勢線的畫法簡單來講便是通過連接股價的兩個以上的高點或兩個以上的低點產生一條直線,這條直線便是趨勢線,股價在其上形成支撐,在其下形成壓力。
四、根據早期高點判斷
股價前期的高點將會對股價產生一定的壓力,隨後一旦提升了這一高點,那麼這一高點也會對股價產生一定的支撐功效。
股市中的支撐位和壓力位不是絕對的,有時候可以相互轉換。如果股票已經突破前期高點,之後繼續上漲,那麼這個位置由壓力位轉換成了支撐位,支撐著目前的股價繼續上漲,而不會往下跌。如果股票突破前期低點,並持續下跌,那麼這個位置由支撐位轉換成了壓力位。
如果股價持續下跌,跌過了之前的最低價,這個時候以等待為主,等待股價調整到位,然後結合其他技術指標,選擇合適的時機介入。一般情況下,大趨勢是持續下跌的股票,不論是短線還是長線,盡量不參與,因為沒有消息能說明這只股票可以買入。
股價持續上漲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股價達到歷史高位,只要股票表現不是很強勢,建議賣出比較好,當然很多隻股票都有創新高的經歷,但除非是利好消息不斷,不然股價創新高的可能性不高。
壓力位和支撐位是什麼意思
壓力位:是指當股價的價格達到某一較高水平位置的時候,好像產生一條對價格起壓力作用,抑制價格繼續上漲的線,就將其稱為壓力位。
支撐位:當股價達到某一較低水平位置的時候,彷彿會出現一條對價格起支撐作用,防止價格繼續下跌的線,就將其稱為支撐位。
如何尋找股票的壓力位和支撐位?
1、前期低高點
找出個股票的前期低點位置,連成一根直線,投資者可以把該直線作為股票的近期支撐位;找出個股票的前期高點位置,連成一根直線,投資者可以把該直線作為股票的近期壓力位
2、跳空缺口
如果某一隻股票前期出現過向上跳空的現象,投資者可以把它作為近期的支撐位置,反之,出現向下跳空的缺口,則可以把它作為近期的壓力位置。
3、黃金分割線
黃金分割線主要運用黃金分割來揭示上漲行情的調整支撐位或下跌行情中的反彈壓力位,它將股票漲跌幅按0.236、0.382、0.5、0.618、0.809分割為5個黃金點,其中0.382和0.618屬於黃金分割線圖中的較強的支撐線,1.382和1.618屬於黃金分割線圖中的較強的壓力線。
什麼是壓力位和支撐位
一:均線阻力(壓力)位:主要指5、10、20、30、60、120、250日等均線對股價的壓力。均線的含義就不多說了,股價上穿均線都需要成交量放大配合,這其中以60、120、250日均線對股價的壓力尤為重要,因此要特別關注這三條均線對股價的壓力。
二:高點(波峰)壓力位:前期兩個以上高點(波峰)的連線構成高點阻力位。股價突破此連線也需成交量放大配合。
三:低點(波谷)壓力位;股價跌破前期兩個以上低點(波谷)連線後,如果反彈,這條連線對股價將產生壓力,這條連線就叫低點壓力位。
四:頸線壓力位:雙底(W底)、頭肩底、N形底、雙頂(M頂)、頭肩頂等形態的頸線對股價上漲或反彈都有壓力。
五:平台壓力位;股價在平台(或一定幅度內)橫盤調整,然後跌破整理區,股價再次上漲時,平台整理區域對股價有壓力。
六:軌道壓力位:上升或下跌軌道的中軌、上軌;BOLL線的中軌,上軌對股價也有壓力。這里主要講一下BOLL中軌,上軌對股價的壓力,因為在軌道中常用的就是BOLL軌道。
七;趨勢線壓力位:指下降趨勢線(空頭市場各反彈高點的連線)對股價上漲有壓力。
⑶ 股票怎麼看壓力位和支撐位
股票的壓力位和支撐位是分析股價趨勢很重要的指標,當股價運行到支撐位時將會獲得一定的支撐,很有可能出現反彈,而當股價運行到壓力位時,股票的拋壓很大,上行比較困難,很可能會下跌,所以股票壓力位和支撐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投資成功與否,那麼股票怎麼看壓力位和支撐位呢?
股票怎麼看壓力位和支撐位?
一、根據均線判斷
這是一種很常見的判斷支撐位和壓力位的方式,均線反映了一段時間內的市場平均值,當股價運作在均線以上,均線便會對股價產生支撐作用,相反,則會形成壓力。
二、根據空缺判斷
這通常是短線投資人應用的方式,跳空缺口會對股價產生一定的牽引作用,假如股價在拐點下面,那麼缺口位會產生壓力,相反,會產生支撐力。
三、通過趨勢判斷
趨勢線的畫法簡單來講便是通過連接股價的兩個以上的高點或兩個以上的低點產生一條直線,這條直線便是趨勢線,股價在其上形成支撐,在其下形成壓力。
四、根據早期高點判斷
股價前期的高點將會對股價產生一定的壓力,隨後一旦提升了這一高點,那麼這一高點也會對股價產生一定的支撐功效。
五、通過箱體判斷
股價運行在一個箱體內震盪,那麼假如股價在箱體以內,箱體的上邊線將會產生壓力,而一旦箱體突破,那麼以前箱體的上邊線將會形成支撐。
總的來說,股票壓力位和支撐位的判斷對於大多數散戶來說是必備的一項技能,找到了壓力位和支撐位,自己的投資也也能比較准確,當然股市行情瞬息萬變,散戶還是要以不變應萬變。
⑷ 股票的壓力位跟支撐位怎麼看
通過均線可以看出支撐位和壓力位,在均線以上的是壓力位,在均線以下的是支撐位。股價下跌時,在某一個時間點不會繼續下跌,這個時間點的股價就被稱為支撐位。股價上漲時,在某一時間點不會繼續上漲,這個時間點的股價就被稱為壓力位。
⑸ 如何看一支股票的支撐位和壓力位
1. 支撐位和壓力位的形態通常在三種情景中形成:
a. 歷史高點和低點:之前的最高點可能成為現在的壓力位,而最低點可能成為支撐位。若價格突破歷史高點,該點轉變為支撐位;若跌破歷史低點,該點轉變為壓力位。
b. 趨勢線和軌道線:通過連接兩個低點可以形成支撐線,通過連接兩個高點可以形成壓力線。
c. 成交量密集區:由於之前有大量成交,價格往往會在這片區域形成支撐或壓力。這可以與前兩種情況結合使用。
2. 布林線、黃金分割線、通道線和波段理論等工具,也可以用來計算股票的支撐位和壓力位。
3. 對於初學者來說,學習識別K線圖和圖形是入門的關鍵。
4. 另外,我推薦加入一些專業的投資團隊,如縱橫實戰操盤團隊,他們提供個股建議、每日大盤分析以及免費的股票課程和培訓。還有盤中指導,這對我個人的盈利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