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纏論對炒股有用嗎
纏論到底有用和沒用的爭論十幾年了,一個人心中有一個纏。學習纏論的絕大部分只是慕名纏論的咬文拽字那種高大上的感覺,而真正明白纏中說禪的沒有幾個,其中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連票友都算不上的所謂散民就更不用說了。
纏論很難,難在文字晦澀,難在纏論發表的內容不是系統,很多都是纏中說禪臨時寫的。
你如果只是拿個小錢在股市玩玩,建議從網上找找網友總結過的看看就好,沒必要研究
如果你立志投入股市,不僅要研究108課,更要研究纏中說禪108課之外的回復
纏論沒有點石成金的能力,它只是投資體系大廈的基石
純手打,望採納
『貳』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纏論炒股技術很牛,但卻無法在實踐中盈利
1. 很多人對纏論有深深的誤解,他們以為纏論是一套預測市場的技術,其實不是,纏論是一套應對市場的技術。其核心理論是走勢終完美,而走勢什麼時候完美,是需要當下判斷的,而非提前預測。
2. 為什麼纏論的提前預測不可取?實際上就是因為纏論科學,所以才沒法預測,科學的方法論不是魔術,是變通。正如走勢可以不斷生長和演化,當你固定思維去預測時,走勢已經變化了,自然就會預測失誤。
3. 是不是一買、二買、三買,是需要當下判斷的,一買可能會變成下跌延續連接段,二買也可能直接變成三賣;一賣可能會變成上漲延伸段,二賣可能會擴展成中樞。
4. 總之,任何想要去預測的技術都是不靠譜且概率的,纏論講究的是不測而測,當你精通纏論之後,無非就是對走勢形成明確的分類,並且針對每種可能的分類做出相應的操作策略,僅此而已。
5. 那些鼓吹纏論預測的不過是招搖撞騙而已,沒有任何技術可以完美預測。市場本身是無位次的隨機波動,又怎麼可能有100%的預測方法呢?
6. 關於纏論原文所表述的,禪師能夠精準得抄在一買,賣在一賣,所有買點、賣點都能夠准確把握的情況,我只能說一句,禪師是莊家,是主力,主力是可以畫線的。當然這里沒有冒犯的意思,纏論確實很牛,我本人是纏論的受益者。但本篇分析旨在客觀,所以就說一句而已。
7. 那是沒有真正的明白,明白了那才是正知,正知到正行還有很遠的距離,需要修煉。
8. 首先,人是根本,一切都是人在主使,纏論也是人在用!用不好和纏論本身無關!詳解請看纏師關於論語的註解!
9. 其實,它只是一個操作的思路,對於股價的趨勢走勢會有一個好的理解,股票投資是多方面,技術分析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10. 沒看懂就想著賺錢,天底下哪有那麼便宜事。持盈利才是關鍵,尤其是18年和今年,管它什麼方法。適合自己的就好,有可能一個指標,一條均線,都沒問題,正因為理解復雜,操作簡單,無條件執行才是最大的挑戰。
11. 因為很多人都被纏在裡面了,沒有走出來,所以無法盈利。
12. 很多學了纏論的人都在糾結纏論走勢,中樞,級別等的標准劃法,搞來搞去都沒真正弄明白,包括我自已。這樣既耽誤了時間,又錯過了市場,等事後一看,又覺得都是對的,原來如此,事前卻在糾結,猶豫不決。
13. 其次,很多學纏者都在追求一買,巴不得用纏論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但結果往往相反,在追求一買中要麼迷失在無盡的區間套里,要麼還在猶豫中就錯過了買點,而更多的是判斷錯了一買位置而買了個套,在一賣的判斷上亦如此。
14. 學纏論是一回事,但用纏論操作又是一回事,纏論里的走勢類型,中樞,級別等邏輯嚴明,環環相扣,讓人在學的時候覺得豪情萬丈,這就是獨孤九劍,無懈可擊,學了後便可笑傲戚巧和股市。可一用就模稜兩可,糊里糊塗,事後用之一分析又百試百靈寬橋,大多數人估計都存在這現象。
15. 個人覺得纏論最精華的東西是纏論里纏師強調的防狼術,在防狼術里配上纏論前十幾課講的關於均線吻的技術,幾乎就可以應付市場百分之七十的情況了,至於後面的關於走勢分類,級別,中樞,線段等都必須回歸到這個防狼術的基本准則上來和均線吻的簡易直觀技術上來。不要企圖抄底,買在最低點和賣在最高點。不要去極限的追求一買一賣,不要把圖譜時間級別放太低,確定好自已操作聯動的3個級別,比如周線,日線,30分鍾,低於30分鍾就不去看了,然後用防狼術和均線吻去操作,把纏論簡化,或許你會盈利。這就是大道至簡,對你的交易系統做減法。
16. 重孫的子女,其智慧怎與老祖相比?
17. 真正能用纏論實現盈利的人都不會隨便去【覺得這樣覺得那樣】
18. 都是落實到實處去學,去練,去用!!!
19. 這個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均遵循著「阻力最小」原則,盡管我們很多時候並未留意。
20. 光與水的智慧
21. 光是節約時間的典範,它永遠以最短路高盯徑行進。在真空中,光以30萬千米/小時的速率沿直線傳播;反射時,光所走過的路線,入射角等於反射角;折射時,入射角與折射角的比例,與兩種介質的折射率保持著特定關系。光的行為,取決於介質的根本結構,光在介質中始終以「阻力最小」的方式傳播,任何一條其他路徑都是「彎路」。
22. 再來觀察水。水的智慧,遠非世間常人所能及。河道寬,則水流緩慢;河道窄,則水流湍急;水的行進路線也取決於河道結構,或直或彎。若水流遇到一塊巨石攔路,它不會去「努力翻越」,而是明智地繞道而行。
23. 努力乃痛苦之源
24. 那麼先問個問題,你喜歡交易嗎?你為交易努力過嗎?(ps:這不是問你:你喜歡賺錢嗎?你為賺錢努力過嗎?)
25. 現代教育崇尚努力和競爭。宣傳名人早年充當「拚命三郎」的報道比比皆是,似乎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但真是這樣嗎?讓孩子每天比別人多練兩個小時鋼琴,將來他就能成為莫扎特?比別人多畫兩個小時的畫,就能成為達芬奇?
26. 「天才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這句話沒錯。但不要小看那1%,它決定了剩下99%的汗水的性質。擁有這1%,努力便是成功之源;缺少這1%,努力只能成為痛苦之源。
27. 努力,即試圖用強大的意志克服「最小阻力」的約束,與環境和自身心境對抗。從這個意義來看,天才或許從來都沒有「努力」或「勤奮」過,在常人眼裡是在做拚命三郎,但事實上他們不過是順應自己心靈的召喚而已。半夜12點,小莫扎特在練琴;凌晨1點,在父母棍棒驅使下的一個小男孩同樣在練琴。外表相似的行為背後,是全然不同的結構。前者在享受整個音樂行雲流水的過程,後者或許僅僅出於不願挨打的目的。「順心」根本無需努力,只有「違心」才需要努力。愛因斯坦曾說:「我從來沒有工作過一天」。如果您發現自己每天工作都不開心,都在努力克服許許多多的障礙,一切只為等待發薪日,那麼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您不是做這件事的天才。
28. 畫家每畫一筆,想著這一筆能給自己帶來多少財富,他不會是一個好畫家;不熱愛足球,只希望藉助踢球讓自己擁有豪宅的球員,不會是一個天才球員;立志要得諾貝爾獎的人,一定得不了諾貝爾獎;不能享受投資和交易的過程,只求在交易中快速獲利的人,不可能是一個好的交易員。
29. 更看重「享受過程」,還是更看重「享受結果」,或許正是少數成功者與多數失敗者之間的根本差異。克服內心的掙扎,試圖用「努力」來麻痹神經,從交易的角度來講其實就是逆勢。那些讓您徹夜難眠的交易單,十有八九會以虧損收場,因為很明顯,您已經不是在享受過程了,而是在被整個過程煎熬,不斷地寄希望於這個過程早點結束,好讓自己最後得到「煎熬的回報」。不幸的是,人的心靈往往是最准確的羅盤,逆勢而為不僅讓整個過程痛苦不堪,而且結果也往往不盡人意。
30. 改變結構,方能改變結果
31. 以努力作為手段的行為是治標;唯有改變結構方能治本。這猶如治水,堵不如疏。要想改變河流的走向和強度,必須在河道上做文章。不想讓水太急,可以把河道修寬一些;一味封堵可能決堤;而積極疏通反能引水灌溉農田。
32. 對個人而言,如果我們對自己的現狀不滿,那麼這時最需要的是自省,而不是「繼續努力」。換一份工作,換一個環境,從結構進行調整,要比運用意志力重要得多。人生最重要的事,莫過於搞清楚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究竟是做什麼的。天生我才必有用。讓姚明去打乒乓球,巴菲特去做中文系教授,恐怕他們再怎樣努力也難以獲得現在的成功。一旦尋找到這份上帝安排的職業,就找到了心中的「勢」,從而順勢而為,為過程而快樂,而非為了得到一個結果委曲求全
『叄』 纏論炒股真有用嗎
沒有那麼多理論可說,自己去總結自己有效的方法就可以了。炒股沒有定式,成功了就是好漢。
『肆』 纏中說禪的技術有賺了錢的股民嗎我剛學了點皮毛,因為我覺得股市的技術太多了。
任何技術學精了都能賺錢,纏論當然也可以。任何技術最後比拼的其實就是心態,技術反而不是那麼重要了。比如最簡單的設一條5日或10日均線,突破後買入,跌破後賣出。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沒那麼簡單了。因為當突破的當時你可能會有「是不是假突破?」的恐懼,跌破時會有「高點我沒賣,這時賣豈不虧了?萬一是假跌破又漲了就更慘了」之類的猶疑,就是這些貪婪和恐懼使得大部分的人不能當機立斷地買賣,這跟技術有毛關系?
纏論很好用,即使一點皮毛也足夠戰勝很多人了,關鍵是你的心態能過關不能?學了纏論賺不到錢不關纏論的事,是你的貪嗔痴疑慢在阻撓你賺錢。想賺錢先修心吧,否則就是瞎胡鬧。
『伍』 股票做6分錢的T會掙錢么
當然賺錢了,如果是纏論用五分鍾的線,哪怕一分錢也是賺很多的哇,只是成功率不會很高,不如網格。對技術和經驗的要求太高了,至少五年以上。
正向做T成功率高,尤其做量能剛爆發出來的票,幾乎不會失手,因為主力畢竟資金已經介入了,一時很難出局。要拉升只能震盪,正中我們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