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資巨頭都買什麼股票板塊
外資巨頭都買什麼股票板塊?
基金持倉數據可以發現,眾多外資機構「不約而同」大手筆增持中國新能源以及消費等板塊,以「真金白銀」唱多中國核心資產。那麼今天小編在這里給大家整理一下外資巨頭都買什麼板塊,我們一起看看吧!
新能源板塊獲外資青睞
據歐洲資管巨頭安本集團旗下標准中國A股股票基金(AberdeenStandardSICAVI-)公布的最新持倉數據,截至9月末,安本標准中國A股股票基金大幅加倉了寧德時代、隆基綠能,小幅增持廣聯達。其中,對寧德時代的加倉力度最大,達到18.71%。
截至9月末,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貴州茅台、中國中免、邁瑞醫療、華測檢測、招商銀行、美的集團、廣聯達、寧德時代、寧波銀行以及隆基綠能,前十大重倉股合計持倉佔比39%。
該基金6月末披露的持倉數據顯示,其對寧德時代的持倉一度下降14.22%,對隆基綠能減持幅度也達0.33%。而在第三季度,該基金對新能源板塊再度加碼。
此前,寧德時代、隆基綠能均披露了超出市場預期的三季度業績預告。
2022年前三季度,寧德時代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5.9億元,同比增長126.95%,超過去年全年。對於業績增長,寧德時代表示,隨著動力電池及儲能產業的市場持續增長,公司不斷推出行業領先的產品解決方案,加強市場開拓力度,加之前期布局的產能釋放,產銷量明顯提升,實現了盈利規模的快速增長。
「光伏茅」隆基綠能同樣交出亮眼成績單。公告顯示,2022年1-9月,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06億元至112億元,同比增長40%至48%,超過去年全年90.86億元的凈利潤。隆基綠能表示,受益於下游需求的增長,在保證訂單交付和質量的前提下,公司積極把握市場機會,採取靈活的經營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報告期內,公司矽片和組件對外銷量同比增長,投資收益和匯兌收益大幅增加。
除新能源板塊外,外資機構對中國傳統消費「白馬」的興趣同樣不減。數據顯示,歐洲亞太成長基金還增持了貴州茅台,最新持股531.69萬股,比二季度末增加12.99萬股,環比增加2.5%。
貝萊德旗下貝萊德全球基金-系統分析中國A股特別時機基金(BlackRockGlobalFunds-SystematicChinaA-ShareOpportunitiesFund)於今年8月首次買入格力電器,截至9月末,增持幅度達到675.93%。此外,隆基綠能、中國建築也獲該基金增持超20%股份。
「中國股票估值看起來很有吸引力。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的12個月遠期市盈率為11.6倍,遠低於MSCI全球指數(15.4倍)及五年平均值(12.6倍)。」安本股票團隊表示,看好五個主題部署股票投資組合,分別為優質消費、數字化、環保、健康護理以及財富管理。在環保主題中,股票團隊看好可再生能源、電池、電動汽車及相關基礎設施的發展。
「抄底」互聯網板塊?
互聯網板塊也獲得眾多外資機構的加碼布局。
富達國際旗下旗艦中國基金富達基金-中國消費新動力A累計美元(FidelityFunds-ChinaConsumerFundA-Acc-USD)最新持倉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該基金增持了阿里巴巴、美團等互聯網股票。
摩根大通旗下中國股票基金(JPMorganFunds-ChinaFundA)最新持倉數據顯示,該基金同樣對多隻中國互聯網股票進行了加倉。具體來看,對第一大重倉股騰訊增持力度最大,共增持8.22%股份,截至9月末,持倉市值達到4.59億美元。此外,美團、阿里巴巴、拼多多的增持幅度均超3%。
資本集團旗下的歐洲亞太成長基金(EuropacificGrowthFund)曾經因「貴州茅台最大基金股東」的身份而名聲大噪,該基金也在連續加倉騰訊。
歐洲亞太成長基金公布的三季度持倉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該基金持有騰訊股票1346.03萬股,持股市值為4.55億美元。6月末數據顯示,該基金持有騰訊股票1290.33萬股,這意味著,該基金在三季度增持騰訊55.7萬股。
中國資產中長期投資價值並未改變
今年以來,國際環境出現一些超預期變化,全球金融市場震盪不休,北向資金進出波動加劇,不少市場人士關心,外資增配人民幣資產的趨勢是否會發生變化?
從近期各方表態來看,外資流動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高盛、花旗銀行等一些主流外資機構日前紛紛表示,看好A股中長期投資價值,增配中國資產仍是大趨勢。
近日,高盛明確唱多A股,表示投資者應賣出標普500指數看漲期權,買入恆生中國企業指數的看漲期權,准備迎接中國相關資產的追趕行情。高盛策略師ChristianMueller-Glissmann等人在10月17日的報告中表示,在亞洲配置中維持中國股票的超配評級,與其他市場的股票相比,更青睞A股。
花旗銀行策略師RobertBuckland等人此前也在報告中稱,將中國股票升為超配,因為目前中國股市估值相對有吸引力,並且在全球貨幣政策收緊之時,中國流動性偏向寬松。花旗表示,當前亞洲市場的估值合理,對未來12個月亞洲資本市場整體前景持樂觀態度,MSCI亞洲(日本除外)指數或有雙位數增長。
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腳步也未停歇。日前,監管部門表示,為進一步提高外資投資A股的便利性,證監會正在研究制定外資適用特定短線交易制度的兩項政策,即允許符合條件的境外公募基金參照境內公募基金按產品計算持有證券數量,豁免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適用特定短線交易制度。相關思路和措施已基本明確,正在履行相關程序,條件成熟時將依法公布實施。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上述新規落地後,將促進更多海外公募基金資金加大A股配置,為中國資本市場注入更多「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