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st條件是看凈利潤還是扣非凈利潤
一般來說,st股是看凈利潤的,不是看扣非凈利潤的,一般來說,最近兩個會計年度凈利潤為負的股票會被st,連續2年凈利虧損(扣非前後)且營收低於1億,存在退市的風險。
除此之外,當個股滿足以下條件時,也可能會被st:
一、最近一個會計年度股東權益低於注冊資本,也就是說每股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
二、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注冊會計師對財產報告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三、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股東權益扣除注冊會計師、有關部門不予確認的部分 ,低於注冊資本;
四、最近一份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對上年度利潤進行調整,導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虧損;經交易所或中國證監會認定為財務狀況異常的。
【拓展資料】
一、ST股票是什麼?
st股常被股民戲稱為帶帽子的股票,ST是英文Special Treatment的縮寫,意思就是「特別處理」,特別處理的股票就是st股。
那麼,為什麼要特別處理呢?一般是上市公司出了問題,比如財務狀況不佳啦、或者涉及到欺詐啦,反正出了異常情況,交易所給這類上市公司的股票加上ST兩個字,就像足球場上裁判給球員出示黃牌,警告球員(上市公司)再亂來就要下場(退市)。
二、什麼情況會被ST?
一般被ST戴帽的情況有三種。一是上市公司重新上市後不發年報,二是企業生產出了問題,三是上市公司的銀行賬號被凍結了(攤上事了)。除此之外,上市公司因為一些其他的情況,經營受到了影響,也會戴上ST的帽子。
三、什麼是*ST?
ST前面加個*,代表退市風險警示,相當於從黃牌到紅牌,退市風險比較大了。
四、什麼情況會被*ST?
一般上市公司如果連續兩年不賺錢,或者近1年凈資產為負,或者近1年營業收入少於1000萬,這些情況都可能戴上*ST的帽子。還有,如果有重大消息不公布,或者發行股票涉及作假,上市公司也會被戴一個*ST的帽子。
五、帶上ST有什麼變化?
股票名字前面帶了ST或者*ST的,股價跌幅限制從10%變為5%,防止股價跌得太慘。如果股民要買入這兩類股票,需要簽署風險警示協議,而且單只股票每天買入數量不得超過50萬股。
⑵ st是凈利潤還是扣非凈利潤
st是凈利潤的,不是扣非凈利潤。
一般來說,最近兩個會計年度凈利潤為負的股票會被st,連續2年凈利虧損(扣非前後)且營收低於1億,存在退市的風險。
【拓展資料】
ST是指境內上市公司被進行特別處理的股票,也是退市風險警示。
ST股是指境內上市公司經營連續兩年虧損,被進行退市風險警示的股票。
滬深證券交易所在1998年4月22日宣布,根據1998年實施的股票上市規則,將對財務狀況或其它狀況出現異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
1998年4月22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宣布將對財務狀況和其他財務狀況異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英文為specialtreatment,縮寫為「ST」)。其中異常主要指兩種情況:一是上市公司經審計兩個會計年度的凈利潤均為負值,二是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被實行特別處理期間,其股票交易應遵循下列規則:
一、財務狀況異常指
1.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股東權益為負值;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負值。
2.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其股東權益低於注冊資本,即每股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
3.注冊會計師對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告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4.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股東權益扣除注冊會計師、有關部門不予確認的部分,低於注冊資本。
5.最近一份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對上年度利潤進行調整,導致連續一個會計年度虧損。
6.經交易所或中國證監會認定為財務狀況異常的。
二、其他異常狀況指
1.由於自然災害、重大事故等導致上市公司主要經營設施遭受損失,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基本中止,在三個月以內不能恢復的。
2.公司涉及負有賠償責任的訴訟或仲裁案件,按照法院或仲裁機構的法律文書,賠償金額累計超過上市公司最近經審計的凈資產值的50%的。
3.公司主要銀行賬號被凍結,影響上市公司正常經營活動的。
4.公司出現其他異常情況,董事會認為有必要對股票交易實行特別處理的。
5.人民法院受理公司破產案件,可能依法宣告上市公司破產的。
6.公司董事會無法正常召開會議並形成董事會決議的。
7.公司的主要債務人被法院宣告進入破產程序,而公司相應債權未能計提足額壞賬准備,公司面臨重大財務風險的。
8.中國證監會或交易所認定為狀況異常的其他情形。
⑶ 股票什麼樣情況要變為ST
股票在以下情況下可能會被標記為ST:
一、財務狀況惡化
- 連續虧損:上市公司如果連續兩年凈利潤為負,即連續兩年虧損,其股票將被交易所標記為ST。
- 凈利潤或扣非凈利潤為負:如果公司連續三年凈利潤或扣非凈利潤中總有一個為負數,且會計師事務所認為公司經營穩定性不佳,或最近一年凈利潤為負且收入小於1億元,股票也可能被ST。
- 凈資產為負:當公司的負債超過資產,即凈資產為負時,股票可能被ST。
- 審計問題:如果公司的財務報表被審計機構出具非標准審計意見,如無法表示意見、否定意見或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股票也可能被ST。
二、經營狀況異常
- 經營異常:如管理層變動、主要業務無法正常開展等情況,可能導致股票被ST。
- 生產經營活動受嚴重影響:如果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且預計在3個月內不能恢復正常,股票也可能被ST。
三、合規性問題
- 重大違規行為:如信息披露欺詐、重大資產重組違規等,會嚴重損害投資者的利益,導致股票被ST。
- 嚴重失信:公司如果存在嚴重失信行為,或持續經營能力明顯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股票也可能被ST。
四、其他特定情況
- 大股東佔用資金:如果大股東無故佔用上市公司資金,且金額超過一定標准(如超過1千萬或凈資產5%以上),股票可能被ST。
- 公司對外擔保:公司無故對外擔保(除自己控股的子公司外),也可能觸發ST標記。
- 治理問題:如董事會、股東會無法正常召開會議並形成有效決議,或主要銀行賬號被凍結等,股票也可能被ST。
綜上所述,股票被ST的原因多種多樣,投資者需要密切關註上市公司的動態,以便及時識別並規避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