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寧可買股票也不能把錢存銀行

寧可買股票也不能把錢存銀行

發布時間: 2025-04-25 02:17:53

㈠ 炒股寧願死在追高的路上,也不要死在抄底的路上,這個問題請問大家怎麼看


寧可追高,也不要抄底,這句話對於大部分散戶來說,並沒有問題。
強者恆強,一山更有一山高,有潛在上升空間。
弱者恆弱,地板下面還有地下室,風險仍未知。
當然,這只是針對普通散戶而言,才是正確的。
因為散戶對於市場行情的走向,並沒有太多的影響力和掌控能力。
對於大資金大機構而言,它們並不會盲目的去追高,同時也會適度的進行抄底。
因為這部分資金,從某個層面上來看,可以影響到一隻股票上漲和下跌的空間。
散戶之所以要追高,是因為上漲的股票賺錢效應更好,賺錢的機會更多。
這並不代表追高沒有風險,畢竟上漲早晚會有盡頭,所以追高到底怎麼追,什麼情況下可以追,什麼情況下不能追,是一門學問。
但有一點可以明確,資金能把股價抬到一個新高的位置,讓所有持股的人都獲利,理論上就還有向上的空間。
因為賺錢效應還在,追高買入的資金還想繼續賺錢。
真正的高點,是市場決定的,是跟風的資金沒有想獲利了結的資金多了,自然就形成了頂點。
散戶之所以不要去抄底,是因為下跌的股票,大部分都在被資金拋棄,容易被套在半山腰。
股票越跌,越有資金想賣出,因為流動性越差。
對於大資金來說,要考慮的是兩個方面,一個是股票價值,或者說持倉的市值,另一個就是流動性。
股價在100塊,但是手裡的股票一拋出,價格就暴跌,沒人接盤,那市值就沒什麼意義,只是一串數字。
由於股價下跌,沒有賺錢效應,願意入場的資金,其實是相對比較有限的。
從散戶視角看,被套了,即便想補倉,資金量也並不會很多,因為被套了沒錢。
所以,大資金一定會優先考慮流動性,從而在山腰上先撤退觀望,留下抄底的散戶。
真正的低點,是主力資金都選擇了躺屍,市場上想拋售的資金小於想買入的資金,然後才形成的,根本不是抄出來的。
說白了,主力資金也不可能順利抄底,因為底部沒有對應那麼大的籌碼拋售。
結論:追高是可以乾的事情,但要講究方法,抄底是不能乾的事情,要盡量規避。
左右側交易哪個更適合散戶
行業內把下跌途中買入,稱之為左側交易,把上漲途中買入,稱之為右側交易。
因為所有的波動,無礙乎漲跌,在最低點的左側,是不斷下跌,右側則是不斷上漲,於是就有了左側右側一說。
同樣的,一小部分股民喜歡買跌,因為覺得便宜,越跌買入越劃算。
大部分股民喜歡追漲,因為覺得有資金要拉升股票了,要啟動了,趕緊追入准備吃肉。
左側交易和右側交易理論上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屬於兩種截然不同的交易風格,左側看價值,右側看趨勢。
先說左側交易。
其實對於散戶來說,要做左側交易是真的很難。
左側看價值,當股價跌入相對價值區,或者說相對合理的估值區域,就進行買入布局。
這里所謂的相對價值區,並不是散戶認為的什麼市盈率,或者是總體跌幅,而是大資金認為值得布局的價值區域。
這個區域本身,不僅和企業的發展以及業績有關,還和市場上總體的資金存量有關。
資金多就會偏高,資金少就會偏低。
散戶抄底往往在半山腰上,也是基於散戶對於價值判斷的含糊不清。
一方面是錨定效應帶來的價值認知錯誤,比如從100跌到70就覺得便宜,並沒有考慮到價值和估值,只是覺得跌多了,所以提前介入。
二是低估了市場資金流動性枯竭帶來的估值窪地,也就是資金少,所以在100跌到70的時候不敢大舉入場,結果就跌到了50,40,30。
左側交易,其實要求散戶去判斷股票的價值區間,而這個判斷的難度太高了,因為大資金心裡都沒個數,最多隻是一個大致區間。
再說右側交易。
這就是大部分股民最偏愛的追漲方式,跟著趨勢走。
如果說趨勢這個詞很抽象,那就改成跟著資金走,喝酒吃肉。
右側交易,其實就是等資金進入那些好的股票,推升股票上漲後,再擇機進入。
而右側交易的信號,是相對比較明顯的,比如放量拉升,比如平台突破等,這對於散戶來說,相對比較好把握。
對於散戶來說,追漲的難點在於,很難判斷這個趨勢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所以不知道自己持倉周期大概有多久。
如果持有周期超過了右側上漲周期,再度進入左側下跌周期,那可能追漲就會存在損失。
也就是散戶比較容易通過一些特徵,發現資金入場的信號,卻很難發現資金撤退。
因為大資金只有神不知鬼不覺地撤退,才能讓散戶在高位接盤,否則就是把自己給套住了。
右側交易,要求散戶對於資金的把握很高,或者說必須要找到合適的賣點,才能順利落袋,這一點上,難度也不小。
左側交易,右側交易,並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是對於能力的要求不一樣,前者需要判斷價值,後者需要判斷時機。
相較而言,作為普通散戶,判斷價值的難度,略高於判斷時機。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右側買入後的持倉周期會略短,因為行情已經開始,左側買入後的持倉周期可能會更長,因為資金還沒有進來,對於散戶而言,可能會更加煎熬。
怎麼追漲才安全
追漲容易虧錢,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究其原因,本質上是因為,你看到的東西,其實是主力想讓你看到的。
也就是說,任何的上漲,本質上都是在「誘多」。
主力建倉,都是神不知鬼不覺的,而上漲本身,就是建倉完畢後,為了吸引跟風資金入場,釋放出的信號。
所以,在這里有個結論,就是優秀的上漲,是很少給上車機會的,而給上車機會的上漲,往往是要收割一輪的。
這里的收割,並不是說股票不漲了,而是上漲會特別坎坷。
你剛追漲買入,它就開始跌讓你難受,當你一止損,股價又拉出巨陽再創新高。
似乎劇本就是給你寫好的,讓你倒在血泊之中。
所以呢,追漲本身是存在一定技巧的,並不是盲目地去追漲,就能有收獲的。
介紹幾種方式,能夠提升追漲的成功率,盡量規避掉一些追漲的隱患。
方式1:市場環境好,成交量大,果斷追漲。
第一種方式,看大勢,看大環境。
大環境好,資金多,市場比較活躍,追漲的成功率就會高很多。
因為市場的錢多,錢推著錢往前走,誰都想賺錢。
這個時候,一旦有股票發出了突破信號,那麼大量的資金就會跟風入場,自然就會水漲船高。
信號引發資金共振,推動股價上漲,這個邏輯在牛市裡是絕對成立的。
所謂的強者恆強,也就是這么來的。
所以,當總體市場環境好的時候,一定要放開手大膽做多,資金沒那麼傻,放著那麼好的機會不去把價格拉升,就地出貨的概率非常低。
方式2:板塊龍頭,資金龍頭,果斷追漲。
第二種追漲方式,就是認准板塊的龍頭去追漲。
我們都知道,所謂的板塊龍頭,就是漲的時候比整個板塊多,跌的時候比整個板塊少。
當板塊龍頭的調整幅度大於整個板塊的時候,賺錢效應消失,整個板塊的行情也就走到了盡頭。
所以,當你發現某個題材,或者某個行業正在被熱炒,那麼要追漲買入,一定要選擇龍頭。
龍頭分兩種,一種叫行業龍頭,另一種叫資金龍頭。
相比之下,資金龍頭短線機會更多,行業龍頭長線受益最多。
不管是哪一種龍頭,追漲買入,賺錢的概率也是遠高於虧錢的概率。
由於板塊遭到熱炒,龍頭很容易漲停,所以既然打算追漲,就要果斷,千萬不要猶豫。
等資金給機會讓你高位進去,那就是想要套你了。
方式3:想像空間大,題材熱度高,果斷追漲。
最後一種方式,就是認准題材的空間。
有一些題材,在上漲的時候,你就知道它不存在大機會,比如銀行、保險、地產什麼的。
而有一些題材,在炒作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前途無量,比如新能源、創新葯、晶元、元宇宙什麼的。
題材背後一定有市場空間的想像力,或者說預期,如果真的蛋糕未來可能做很大,那麼自然上漲的幅度就會比較大,空間就出來了。
如果一個非常火爆的題材剛起步,也一定是要果斷追漲的,機會多多。
真正優質的題材熱點,其實一年也就那麼一兩個,會反反復復地炒作,一輪又一輪,都是機會。
當然,如果熱點題材降溫了,也記得要適時撤退,千萬別戀戰。
下跌途中如何布局才合理
還是有一部分股民,就是偏愛左側交易的,或者說就是喜歡下跌途中去「抄底」。
我把這種抄底的行為,稱之為布局。
因為抄底希望買在最低點,而布局是希望在未來上漲的時候,手裡有股票籌碼。
首先,我們要記住大原則。
牛市布局看資金,熊市布局看業績。
下跌途中,只能抄底帶有業績增長屬性的個股,堅決不能碰那些概念股。
因為概念股沒有資金的熱度,概念就一文不值,是個無底洞。
但是對於有業績增長的股票來說,股票下跌和企業增長出現背道而馳,當資金覺得價格合理,就一定會卷土重來。
資金需要的是度過周期,並且需要上漲空間。
如果跌得不多,那就沒有空間繼續上漲,泡沫還在,就一定得想辦法擠干凈,哪怕擠出血來。
所以,下跌途中的抄底,困難一定在於無法判斷最低點的位置。
這時候要布局,記住以下幾點,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1、一定分批入場。
這一點我想毋庸置疑,分批入場。
因為股價在一路陰跌,分批可以有效的攤薄平均成本。
這里的分批,一定是價格維度上的分批,而不是時間上的分批。
比如股價一直在10塊,你每隔一段時間買一些,並沒有特別大的意義,因為你無法判斷下跌是否結束了。
如果你是10塊,9塊,8塊的買,那麼更容易買在一個底部區域,而且成本是這個區域的成交均價。
分批入場就是為了規避股價最後一跌的風險,或者說是股票出現爆雷的風險。
可以選擇1234的遞進式建倉法,也可以選擇343的三段式建倉法。
2、成交量越低越安全。
另外一個重點,就是一定要明白,真正的底部,是磨出來的,所以底部也就沒有太大的成交量。
可以說成交量越低,相對越安全。
你不奇怪一隻股票下跌途中一直放量,那是誰在拋售呢?因為交易總要有對手盤。
只要是放量就代表有大資金在出逃,只有縮量,才能迎來真正的底部。
都說地量見地價,但誰又知道有沒有地下室。
成交量越低,離真正的底部就會更近一些,也就更安全一些。
有人會說,階段性底部放量,然後就上漲。
問出這個問題,只能說不了解什麼叫底部,什麼叫做上漲的中繼,中繼自然就是在博弈中決勝,如果多方贏了,最終放量上漲也是自然。
3、關注業績公告時的市場反應。
最後一點,是左側上車比較好的時機,就是業績公告的時候。
當然,也不是說業績一公告,股價就會漲。
而是要觀察,業績公告後,股票當天的走勢,因為這代表資金對於這只股票的一個看法。
市場給出的答案,才是真正資金的想法,這時候千萬不要主觀臆測。
關注2-3個交易日,股價的方向,決定了股價是繼續探底,還是要准備大步流星地踏上正軌。
左側交易是崇尚價值的,所以業績預期一定是要考量的最重要標准。
最後_嗦兩句。
每個人炒股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交易系統,這套交易系統可以從別人那邊拷貝來的,但你一定要明白這套交易系統的邏輯。
並不是每個人都要去追高,或者去抄底的,認為未來會漲的股票,你也可以選擇當下直接買入。
股市裡沒有什麼絕對的對錯,一切都是相對投資成功的概率而言。
只是因為看到了一些潛在的結局,所以才會盡量杜絕去追漲,或者是殺跌,更不要隨意去抄底。
交易市場是一場博弈,但一定要放下那顆博弈的心,找到博弈背後的實質規律,才是上上策。

㈡ 炒股票能有多大風險,能賺到錢嗎

炒股屬於高風險,不過也是能賺錢的。在股市裡有句名言,叫做七虧二平一賺。從字面上便可以理解出來,真正能夠從股市裡賺到錢的,只有那10%而已。這,便是現實,雖然很多人不願意承認,但我們始終做不到傳說中的10%,更多的人,便是淪為了股市的韭菜。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要謹慎。但是,卻依然有著很多人炒股,那麼,他們是不知道股市有風險嗎?非也,大家都是知道的,但很多人卻堅信,自己不會成為那運氣差的90%。
事實是,當我們不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甚至是一定經驗的話,普通人炒股,拋開大牛市的行情之外,基本上都是會虧損。而這種虧損,漲回來的幾率極低,普通人在不斷操作當中,付出的手續費也都是非常多的。當然了,拋開能夠讓我們虧本的風險之外,股市也似乎沒有那麼大風險了。但是,試問誰能夠真的笑對漲跌,甚至是笑看虧損呢?畢竟,如果我們真的將錢看這么淡的話,誰還會去投資啊?投資不就是為了賺錢嗎?正是因為賺錢的慾望太強烈,最終的結果又太慘烈,所以炒股才被稱為高風險的投資方式。

(2)寧可買股票也不能把錢存銀行擴展閱讀:
如何去規避風險:
一、安全第一。
股市是一個機會與風險共存的投資場所,對於股民來說,要在股市賺錢,要先樹立風險意識,學會保護好自己的本金,始終將安全放在第一位。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只要自己在股市中能確保資本金的安全,才有機會賺錢;本金虧沒了,就失去了炒股的基礎,更別說賺錢。
二、設定止損。
在買入股票後並非像預期的那樣上漲而是下跌,如果只是持股等待解套是相當被動的,不僅佔用資金加大資金成本,還錯失別的獲利機會加大機會成本,更重要的是背上套牢的包袱後還會影響以後的操作心態,而且也不知何時才能解套。與其被動套牢,不如設定止損,主動認賠出局。
三、見好就收。
貪婪是人的本性,也是炒股的天敵。所以在炒股過程中,要始終牢記「見好就收」,為自己設下利潤目標,當達到就算完成任務,要毫不猶豫按照設定的目標止盈出局。寧可少賺後面的利潤,不賺最後一個銅板,也不要延長持倉時間多擔風險。細水長流,在股市存活得久,才有機會賺得多!
四、管控風險。
在介入某隻股票時,投資者可採取分批買入的辦法,以降低風險。把資金分為幾部分,先輕倉試盤買入一部分,再按股票走勢加倉攤薄成本或增持,避免一次性打光手中的資金。分散投資也是一種控制風險的手段,但持倉股票組合不要太多,一般2—3隻為宜,以免分散精力顧此失彼。
五、學會空倉。
股市裡不是隨時都有交易機會,因此要學會空倉,耐心等待。很多人總是閑不住,好象不操作就會錯過賺錢的機會一樣渾身不自在。所謂多做多錯,多做出錯的機會就多,而每次交易都要被收費用,所以頻繁交易不一定賺錢,但多交費用卻是事實,弄不好虧損還要「賠了夫人又折兵」。

㈢ 美國10歲男孩買股票賺50倍,你平時是如何理財的

普通人的日常理財小技巧

據報道稱美國一名10歲男孩兩年前通過媽媽獎勵的60美元買了一隻股票,然後在兩年內這只股票瘋漲了50倍。看到這里肯定有很多人扼腕嘆息,為什麼自己沒有買這只股票,其實我也是其中的一員。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手中經常有閑置資金卻不知道應該怎樣讓它發揮最大的價值,今天就來一起看看我們平時有哪些理財渠道吧!

最後推薦的便是股票了,相信大家一定都聽說或者接觸個這個領域。股票領域是最容易賺錢,也是風險最大的一個領域,有的人通過股票的買入和拋售,從中運作就能夠獲利,我也有嘗試買過幾股,但炒股這個確實有著極大的風險,由於股市的不確定性,賺跟賠的風險都是存在的,想要買股票的人一定要擦亮眼睛,做好心理准備。

以上就是我們適用平常的理財渠道,有興趣的人都可以進行嘗試。

㈣ 炒股必須恪守的軍規是什麼

紀律1 贏家眼裡只有規則,輸家內心常存意外
紀律2 記住:永遠只用自己的一部分錢炒股
紀律3 必須制定股票投資計劃,並堅決執行
紀律4 你難免被市場打敗,但千萬不能被市場消滅
紀律5 只買上升通道的股票,不買下降通道的股票
紀律6 贏錢時加倉,虧錢時減碼
紀律7 換股如換刀,頻繁未必好
紀律8 永遠不要同時持有太多股票
紀律9 寧要小賺常賺不要大賺大賠
紀律10 多選「活股」,少選「死股」
紀律11 寧可錯過,不要做錯
紀律12 炒股要有好的心態
紀律13 不以漲喜,不以跌悲
紀律14 買賣得心順手的時候,請勿隨意增加籌碼
紀律15 制定合理的贏利目標
紀律16 買進需謹慎,賣出要果斷
紀律17 不能天真地心存幻想
紀律18 沒修煉好耐心就不要進股市
紀律19 保本第一,永遠不要虧損本金
紀律20 市場永遠是對的,市場是最好的老師
紀律21 必須要戰勝恐懼
紀律22 會買會賣,還要會休息
紀律23 不要再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紀律24 政策信息不可輕視
紀律25 下降通道不搶反彈
紀律26 不要相信「最後一跌」的說法
紀律27 堅決選擇龍頭股
紀律28 敢於買入創新高的股票
紀律29 該認輸時一定要認輸
紀律30 嚴格控制倉位
紀律31 順勢而為方可有為
紀律32 會進攻,更要會防守
紀律33 先計算將賠多少錢,再計算將賺多少錢
紀律34 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紀律35 漲時重勢,跌時重質
紀律36 賣出股票要選准時機
紀律37 技術分析不是萬靈丹
紀律38 對市場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
紀律39 一定要重視交易安全
紀律40 看人先看相,看股先看量
紀律41 後市不明朗,輕易不介入
紀律42 建倉時要分批買入
紀律43 利空出盡時買入,利好出盡時賣出
紀律44 該放棄的股票一定要放棄
紀律45 不能迷信股評
紀律46 珍惜自己的第一感覺
紀律47 不要去預測市場的具體點位
紀律48 炒股的最高境界是簡單
紀律49 切忌以賭博的心態炒股
紀律50 小心掉進黑心咨詢公司的陷阱
紀律51 沖動而為,輸多贏少
紀律52 要在第一時間糾正錯誤
紀律53 不要追求賣在最高點,買在最低點
紀律54 輕易不參與權證炒作
紀律55 股市裡沒有超人,不要總想戰勝市場
紀律56 不要盲目追漲殺跌
紀律57 不要光想「揀便宜貨」
紀律58 「會下蛋的股票」不要輕易拱手讓人
紀律59 分辨牛熊,認清大勢
紀律60 永遠不要猜底在哪裡,而要時時警惕頂在哪裡
紀律61 垃圾股上台表演時,准備賣出股票
紀律62 勇於買回已經賣掉的股票
紀律63 炒股,最忌猶豫不決
紀律64 不打無把握之仗
紀律65 投資自己熟悉的股票
紀律66 留一點空間給別人去賺
紀律67 精選個股,不無的放矢
紀律68 不能把長線投資當成死捂股票
紀律69 談笑間投資,強於緊張中求勝
紀律70 持續放量滯漲的股票不參與
紀律71 不受市場氣氛的干擾,保持清醒的頭腦
紀律72 跟庄不能一跟到底
紀律73 緊盯股市的生命線——頸線
紀律74 千萬不要持有陰跌的股票
紀律75 深幅下跌後主動買套
紀律76 最得意的時候,往往是最危險的時候
紀律77 不需要對任何頭寸忠誠
紀律78 不能拋開大盤做個股
紀律79 善待套牢自己的股票
紀律80 投資,不要投機
紀律81 重視股票的換手率
紀律82 急於挽回損失會損失更大
紀律83 不要代人炒股
紀律84 炒股經驗不能照搬
紀律85 不要和莊家比套
紀律86 要與機構投資者同進退
紀律87 炒股不是生活的全部
紀律88 炒股紀律不僅要清楚,關鍵是要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