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多次購買,成本價怎麼計算的求公式
現在有一支股票,原來持有3000股,成本價是14塊,現在加倉,股價是10塊,加5000股的話成本價會變為:(3000*14+5000*10)/(3000+5000)。這里沒有考慮買賣的手續費。如果有多次買賣,計算剩餘股票成本價的公式為:所有買入成交金額,加上所有買賣的手續費,減去所有賣出成交金額,最後除以剩餘股票數量,就是剩餘股票的成本價。
② 2次買入股票成本怎麼變化
2次買入股票後,成本會根據兩次買入的價格和數量發生變化,具體計算方式和影響如下:
成本計算:
- 加權平均價:當你分兩次以不同價格買入同一隻股票時,你的成本是兩次買入的總金額除以總股數。即(第一次買入價格第一次買入股數+第二次買入價格第二次買入股數)/(第一次買入股數+第二次買入股數)=每股平均成本。
- 交易費用:成本還包括買入時的傭金、過戶費等交易費用。這些費用會按照每次買入的金額或股數按比例計算,並加到你的成本中。
成本變化:
- 低價買入攤低成本:如果你第二次買入的價格低於第一次,那麼你的平均成本會降低。這是因為低價買入的股票會「攤平」高價買入的成本。
- 高價買入增加成本:相反,如果你第二次買入的價格高於第一次,那麼你的平均成本會上升。
賣出時的計算:
- 賣出價格與成本:當你賣出股票時,無論你是賣出第一次買入的還是第二次買入的,都是按照你當時的賣出價格和持股數量來計算盈虧。盈虧=賣出總價-買入總價(包括兩次買入的總成本和交易費用)。
- 不分先後:賣出時不會分別計算你兩次買入的先後或價格,而是統一按照你的平均成本和賣出價格來計算盈虧。
交易策略:
- 高拋低吸降低成本:通過在高價時賣出部分股票,在低價時再買回,可以降低你的平均成本。但這種方法需要准確的市場判斷和時機把握。
- 長期持有: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不必過於關注短期的成本變化,而是應該關注公司的基本面和長期發展前景。
綜上所述,2次買入股票後,你的成本會根據兩次買入的價格和數量發生變化,這種變化會影響你的盈虧情況。因此,在進行股票交易時,需要謹慎考慮買入和賣出的時機和價格。
③ 一隻股票經過多次買和賣怎麼算成本
股票買和賣的成本計算成本:股票成本=股票價格*買賣股票的股數*(1+交易費用比率)
交易費用比率包括交易傭金比率、交易印花稅比率、上海證券交易所還要交股票過戶費0.1%。
舉例:假如你的在指數在2000點的時候,買入深圳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也就是不考慮交易過戶費用。
股票價格剛好是20.00元每股,你買了100手(1手=100股),還有要考慮你的股票交易傭金的多少(一般交易手續費是0.05%~0.3%不等,看你所開戶的證券公司給你的多少交易傭金比率,我們假設是0.1%)加上交易印花稅比率。則你的買入成本是:
20.00*10000*(1+0.1%+0.1%)=200400元。相當於每股成本:20.04元
到指數到了2300點時,股票價格每股也漲到了23.00元,你在這個時候賣出一半,也就是50手,則你賣出的成本是:
23.00*5000*(0.1%+0.1%)=230元
你賣出的50手就收回資金:23.00*5000-230=114770元。則你剩餘5000股股票的成本就是:200200-114770=85430元,則相當於每股成本為:85430/5000=17.086元。
到了指數跌回2000點時,如果股票價格也回落到20.00元每股,你再買入5000股,則這次5000股的成本是20.00*5000*(1+0.1%+0.1%)=100200元。
相加,你10000股的成本就是100200+85430=185730元。則每股成本為:18.573元,你的成本就由原來的每股20.02元降低到了18.57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