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票是在分紅前買好還是分紅後買好
很多上市公司在業績報告披露後,特別是一些業績較好的公司也好發布分紅的公告,很多投資者可能簡簡單單認為分紅前我買入公司的股票,等到分紅日可以獲得一筆分紅。
對於分紅機制和除息機制比較了解的投資者可能認為我在分紅前購買的後獲得分紅,並且之前持有時間較短分紅獲得的資金還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反而出現虧損的情況,所以很多投資者都在糾結到底是在股票分紅前買好還是分紅後買好,下面我們來重點分析下該問題。
分紅前購買好還是分紅前好上面我們重點講解了分紅的除息的制度,分紅後股價要做出相對應的扣除,好像賬號上總資金並未發展改變,這是在未考慮稅收的情況,根據目前國家稅收政策規定,按照個人所得稅的20%徵收,但從上市公司的獲得紅利稅可以減免一般按照10%徵收,但國家鼓勵投資者長期持股,稅收的情況根據持股時間的不同實行差別化的對待,根據持股超過1年的,可以免收紅利稅;
持股1個月到1年之間的,按照為10%徵收;持股1個月以內的,按照20%徵收,但紅利稅目前減半徵收,所以持股1個月內也是10%,就得出了持股一年是之內的是10%,超過一年就可以免徵稅收,但起始日是從股權登記日開始算,還不是自己在持股時間時間。
所以徵收按照股權登記日到正式賣出算持股時間,比如投資者持股時間不足一年,我們仍舊按照上面的案例數據計算,獲得600元的分紅後,賣出後券商會扣除60元的收稅,實質上我們變相虧損了60元,所以這里就留下兩個問題,既然總資金並未發生改變,為什麼上市公司要分紅,分紅後為什麼要除息。
第一,上市公司分紅代表公司的凈利潤情況較好,代表了公司的經營情況較好,可以給股東持股的信息,並且分紅的現金的如果投資者繼續看好的公司發現可以繼續購買股份,持有的總股數會增加,變相的增加的股東的權益。
第二,上市公司需要除息,是為了保證了在股權登記日買入本公司股份投資者權益,在股權登記日後購買的投資者無法獲分紅,相當於變相多花錢購買公司的股份,並且不除息,相當於後期投資者購買股份給之前的投資者發放紅利,明顯的不公平,所以股價必須要做出相對應的扣除。
通過上面分析後,我們得出短線的投資者我個人不建議在分紅前買入股票,因為賣出後需要扣除相對於的稅收,並且很多上市公司的剛分紅前後股價大概率會存在回落的情況,就是很多短線投資者感覺收稅不合理,早分紅前賣出造成股價的下跌。
而對於中長線的投資者,特別是持股周期在一年以上的投資者,由於免徵紅利稅,在分紅後買好還是分紅前買並不存在差別,本身中長線注重的是該公司的價值,稅收對於他們投資者並不構成影響。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Ⅱ 請問大哥股票買進是分紅前買劃算還是分紅後買劃算
進行股權登記後,股票將要除權除息,也就是將股票中含有的分紅權利予以解除。除權除息都在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後進行。除權之後再購買股票的股東將不再享有分紅派息的權利。 在股票的除權除息日,證券交易所都要計算出股票的除權除息價,以作為股民在除權除息日開盤的參考。
因為在開盤前擁有股票是含權的,而收盤後的次日其交易的股票將不再參加利潤分配,所以除權除息價實際上時將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予以變換。
除權是由於公司股本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有所減少,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從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為。
上市公司以股票股利分配給股東,也就是公司的盈餘轉為增資時,或進行配股時,就要對股價進行除權。上市公司將盈餘以現金分配給股東,股價就要除息。
除權或除息的產生系因為投資人在除權或除息日之前與當天購買者,兩者買到的是同一家公司的股票,但是內含的權益不同,顯然相當不公平。因此,必須在除權或除息日當天向下調整股價,成為除權或除息參考價。
上市公司送轉股、配股和派息時,產生了除權除息的情況,在股價上留下下跌缺口。如果股價上漲,將此缺口填滿甚至超過,就是漲權(填權);如果股價繼續下跌,將此缺口越拉越大,就是跌權(貼權);如果股價長時間平盤,缺口沒有動靜,就是橫權(平權)。 如果是僅發生了除息,則上述現象稱為:漲息(填息)、跌息(貼息)、橫息(平息).
股票能否走出填權行情,一般與市場環境、發行公司的行業前景、公司獲利能力和企業形象有關。還與公司股價在除權前是否已經被大幅拉高有密切關系,如果被提前炒作,除權後先貼權得概率要大許多。
所以判斷是分紅前買入還是分紅後買入,就要看其在分紅前有沒有被大幅拉升過,如果漲幅已大,最好不參與,你看看600246會有助於你了解除權股的走勢.
Ⅲ 買股票是分紅方案公布前賣出還是分紅後賣出怎麼選擇時機1
中國股市的信息是非常不對稱的,機構、主力得到的信息要比散戶得到的要早很多,甚至這些信息的發布時間有的就是由他們和上市公司串通好的。
當一個股票要分紅的時候,主力早就知道,開始拉抬股價,等到這個消息公布出來,散戶才知道,散戶就會買進,這時候主力正好把自己的股票賣給追進的散戶,散戶覺得自己買到了好股票了,滿心希望的等著漲呢,主力已經把股票賣掉了,他就不會再花錢花精力去維持股價了,而散戶又不可能同一步調的來維持股價,這時候股價就開始下跌了。這就是中國股市說的「見光死」,消息一公布股價馬上就下跌。
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只是出現這種現象的時間非常多。
Ⅳ 分紅前還是分紅後買股票
這個沒有絕對的答案,一般如果分紅方案較為理想,分紅前股價會走高,分紅後會填權;分紅方案不理想或是股市整體不好,分紅前與後都是下跌
Ⅳ 購買基金應該分紅前還是分紅後再買比較好
分紅的結果有兩種,一是現金分紅,還有一種是分紅再投資。
分紅前還是後來買要分情況來看,如果分紅前後市場波動不大的話,分紅再投資,分紅前後購買基金所得份額是一樣的。
對於市場處於上升期,然是越早買入越好,不管是否分紅,分紅的話記得還要選紅利轉投。
對於市場處於下降期,也很簡單,不管是否分紅,只要你認為沒跌到底,都不要買。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分紅實際上透露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該基金所持有的股票到達高位,基金經理會適當的賣出部分降低倉位並實現利益,於是出現了分紅。基金經理通過降低倉位變現,實現分紅,在一定程度上的規避了風險,同時重新建倉需要時間,直觀的反映在累計凈值的走勢上。
分紅和分拆都是基金公司持續營銷的手段,擴大基金規模,增加手續費收入。
Ⅵ 股票在分紅前購買還是分紅後購買哪個合算
你好,分紅是指上市公司在贏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是上市公司對股民的一點回報,只有公司在獲得利潤時才存在分紅。紅利是股民投資股票獲利的主要部分之一。
關於股票分紅前買入還是分紅後買入,哪個更劃算。下面詳細解析:
比如,小明在他10歲時用20元買了一顆李樹,過了5年後,李樹開花結果,此時,李樹的價格為120元,小明可以通過二種情況獲取李樹所帶來的價值。第一種情況:小明繼續保持李樹的所有權,吃掉李樹上的果實;第二種情況是:小明以120元的價格把李樹連同果實出售給小王。不管是第一種情況還是第二種情況,李樹給小明帶來的價值沒有改變,只是體現方式不一樣而已。
在股票市場上一樣,李樹代表你購買的個股,果實代表紅利。假如你以10元的價格買入某股10000股,分紅配股後,你以8元的價格持有12500該股。雖然你從股票的價格數量上看,發生了變化,但是他們的總值沒變,還是100000元。
分紅所分配的股票,雖然不要交稅,但是存在一定的手續費。不管是分紅分配的股票還是交稅,二者區別不是很大。
因此,投資者不管是在股票分紅前買入的股票還是分紅後買入的股票,他們二者所帶來的價值一樣。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Ⅶ 股票分紅前買還是分紅後買好
股票分紅前後買入一般並無差別。實際上,分紅本身並不會改變您的持股市值,因為分紅需要除息,增加的現金會被價格除息下降抵消掉,真正影響持股市值的是公司本身價格的波動。但由於股票賣出時需要繳納紅利稅,從短線投資的角度看,建議短線投資者在分紅後買入比較合理。
溫馨提示:
1、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2、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05-0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Ⅷ 股票分紅前後購買哪個更劃算
你好,分紅是指上市公司在贏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是上市公司對股民的一點回報,只有公司在獲得利潤時才存在分紅。紅利是股民投資股票獲利的主要部分之一。
關於股票分紅前買入還是分紅後買入,哪個更劃算。下面詳細解析:
比如,小明在他10歲時用20元買了一顆李樹,過了5年後,李樹開花結果,此時,李樹的價格為120元,小明可以通過二種情況獲取李樹所帶來的價值。第一種情況:小明繼續保持李樹的所有權,吃掉李樹上的果實;第二種情況是:小明以120元的價格把李樹連同果實出售給小王。不管是第一種情況還是第二種情況,李樹給小明帶來的價值沒有改變,只是體現方式不一樣而已。
在股票市場上一樣,李樹代表你購買的個股,果實代表紅利。假如你以10元的價格買入某股10000股,分紅配股後,你以8元的價格持有12500該股。雖然你從股票的價格數量上看,發生了變化,但是他們的總值沒變,還是100000元。
分紅所分配的股票,雖然不要交稅,但是存在一定的手續費。不管是分紅分配的股票還是交稅,二者區別不是很大。
因此,投資者不管是在股票分紅前買入的股票還是分紅後買入的股票,他們二者所帶來的價值一樣。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