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存款較為安全可靠,但收益率低
銀行存款嫌掘作為長期以來深受普通居民家庭廣泛接受的投資行為,是比較傳統的一種理昌彎財方式,也是人們最常使用的一種投資方式。銀行存款最大優點是安全可靠(受憲法保護)、手續方便(儲蓄業務的網點遍布全國)、形式靈活(可以定期和活期)、快速轉款(電子支付),還具有繼承性,但與其他投資方式相比,也具有明顯的缺點,就是儲蓄收益率低。盡管銀行存款是目前最安全的家庭理財方式,但也存在著一定的潛在風險:首先,現在的銀行大都是股份制公司,是公司就都會有破產的概率。隨著股份制銀行和民營銀行的高速發展,理論上和體制上都存在銀行破產的可能,很難保證未來沒有銀行因為經營不善的原因違約或破產倒閉。其次,銀行存款不一定能保值升值。通貨膨脹時期,存款理財方式存在著資產購買力降低和貶值的風險。
雖然銀行為化解家庭理財方式多元化發展的挑戰,推出一系列吸引儲戶的措施,但筆者認為,安全但收益率低的存款理財方式不是投資前景最好的方式,更不應該是唯一的方式,家庭理財方式應該多元化。隨著「互聯網+」概念的興起,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支付寶和財付通等互聯網公司紛紛推出高於銀行儲蓄利率的理財產品。同時,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理財知識的不斷豐富,居民購物方式逐漸改變,互聯網金融逐漸進入居民視野,傳統的理財方式在便捷性上已慢慢落後於新穎的互聯網理財方式,銀行存款這種傳統的理財方式勢必受到沖擊,或逐漸被其他理財工具所替代。
股市中的散戶和莊家存在博弈,散戶往往處於劣勢
在股票投資市場,散戶和莊家永遠存在博弈,大部分散戶都可能會虧錢,很多散戶在時間、精力、信息、操作、資金等方面都很難優越於莊家。更為重要的是,股票市場必定存在信息不對稱,總有一部分人先得知信息,散戶往往處於劣勢地位。目前我國股市監管措施不耐者悶完善、市場制度不健全,存在上市公司利用股市體制弊端圈錢、大股東轉移股份公司利潤、內幕操縱股市價格等諸多不正常行為。這一系列現有股市特徵就為家庭選擇股市投資的理財方式帶來較大考驗。
從199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至今股市跌宕起伏的25年裡,A股市場經歷了近10次的暴漲暴跌。2014年年初,上證綜指在2000點徘徊,年底卻輕松越過3000點,2015年更是高歌猛進,於4月27日站上4500點,「瘋牛」行情再度引來投資者們的入市狂潮。然而6月15日-7月8日上證指數從5176點跌至
B. 手上有230W閑錢,是存銀行還是炒股好
根據現實理財市場來綜合考慮,手上有230萬閑錢,存銀行還是炒股進行二選一,答案是肯定放進股市會更好,把230萬元放銀行確實浪費這筆閑置資金,下面對兩種理財進行相信分析和對比。
為什麼230萬會放股市要比存銀行要更好呢?選擇把錢放股市而不選存銀行吃利息?主要從銀行和股市的兩大角度去分析,這個問題的答案自然會迎刃而解了。
1、從風險角度來分析
銀行存款是一種低風險投資,這是銀行存款的最大優勢,而銀行存款最大的缺陷就是利息確實太大了。相反股市是屬於高風險投資,最大的缺點就是有波動,盈虧幅度比較大,因此對比一下很明顯銀行存款有優勢。
當然有些人看到這個問題,肯定會持有反對的觀點,認為股票市場風險太大,不應該把錢放股市,認為只要進來股票市場就會出現虧損,最終會把230萬的閑錢都虧進股市了。
針對把230萬元的閑錢存銀行和放股市。哪個好自然會有不同的看法,對沒有風險承受能力的人肯定支持存銀行;反之對有風險承受的人,認為230萬銀行就是浪費資金,肯定會認為存入股市會更好,因此這個肯定針對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
當我個人認為,現有的230萬資金肯定是放股市更好,畢竟把這錢閑錢放入股票市場收益會更高,最終收益絕對不輸存銀行;真正選擇230萬存入銀行吃微薄利息的人,只能認定目光短淺,根本不懂投資與理財,大家是否認同呢?
C. 100萬是直接存銀行吃利息劃算,還是直接持有股票更劃算
針對銀行存款劃算還是股票劃算,我們工商銀行為例,工商銀行的存款利息與股票收益收益進行比較,得到自然就會知道哪個更劃算了。
工商銀行是銀行業的龍頭企業,工商銀行的存款利率是比較低的,從股票角度分析,既然工商銀行屬於龍頭企業的股票當然值得投資,尤其是非常適合以追求價值投資,追求股票分紅收益的投資者。
投資工商銀行股票主要追求長期回報,第一是股價帶來的收益;第二每年分紅帶來的收益,下面以工商銀行過去10年的數據進行分析:
第一,投資收益
炒股投資獲得收益就是吃股票差價,只要股票有差價吃,就可以為投資者帶來收益。
如果按照工商銀行五年期大額存單利率4%計算,100萬持有十年也就是40萬元,答案很明顯100萬當前是持有工商銀行股票會更高。
聰長遠考慮100要絕對是持有工商銀行股票會更好,但持股股票唯一缺點是風險大,存在股價波動,造成投資收益盈虧,而銀行存款是安全可靠有保障,所有各有利弊之處。
D. 買銀行股票和存銀行哪個好
看自己接受的了風險嗎,買股票肯定是利率比較高,但是風險也高。
做出這樣的決定之前,建議你先看一下銀行的利率是多少,有人說銀行的活期利率是0.35%,那麼一年下來就是1.5%,但是仔仔細細的算一下你兩年下來也才只有2.1%,相對於股票的盈利來說,銀行的利率是非常的第低的了。
銀行的利率就是這樣的行情,那麼這樣的盈利結果是符合你的口味的嗎?那麼對於那些想要賺大錢的人來說,這些銀行利率是遠遠不夠的,你把錢存入銀行那還不如用來買銀行股,
1、追求安全選擇存款。為什麼大部分的資金都在銀行存款里,相對來說購買銀行的股票的資金就少很多,我想主要的原因還是大部分的人都追求安全保本,銀行的存款就能夠做到這一點。
2、如果購買股票一定會有波動,即使像四大行的銀行股,盤子這么大,但是波動依然是不可避免。所以如果買了銀行股的話,可能會面臨著某一段時間虧損被套。這是大多數普通人都接受不了的。倒不是說虧了錢有多大損失,而是虧了錢之後的那種心理壓力是很多人接受不了。
3、短期要用的錢選擇存款。如果手上的錢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要用,那就只能選擇存款,原因跟股票的波動是一致的。因為我們把錢存在銀行存款裡面,即使是定期存款要提前提取的時候,也不會產生本金的損失。但是如果我們購買股票就會存在波動風險,要用錢的時候說不定正好是虧損的。
4、時間放得比較長的,可以買股票。銀行股尤其是四大銀行的股票,在整個股市當中是偏向於穩健的,所以波動的風險比較小。而另一方面銀行的分紅也還可以,股息比較穩定。所以購買四大行的銀行股其實挺不錯的,但是前提是可以長期持有,哪怕中間有虧損也不用急著賣出去,直到盈利為止。
5、金融基金。如果只買入某銀行一支股票,那就太過集中了,所以可以分散購買不同的銀行,甚至是整個金融板塊。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可以尋找一些金融主題基金。
E. 有一百萬,是存入建設銀行好,還是買建設銀行的股票好
這就看你的是風險厭惡型的理財觀念還是可以承受一定風險的觀念了。
如果有100萬當然還是建議選擇不同的方式理財,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面,既可以保證收益,又可以保障安全。
第三、關於你理財的觀念
如果你是極度厭惡風險,那就選擇存款,如果你極度想追求高收益,追求刺激,那就選擇股票。
但是正確的理財觀念應該是將自己的100萬分成幾份,分別打理,可以拿出五五開,拿50%做銀行的存款,拿50%購買銀行的股票,這樣既能保證自己資金的部分安全,也可以通過金融市場攫取一部分市場紅利,平衡風險。
理財本身是一個比較有技術含量的事情,建議不要將自己的全部身家放在一個地方,分別投資,降低風險,保住本金才是理財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