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關於買股票一定會漲的文章擬題目
擴展閱讀
非誠勿擾朱真芳 2025-02-07 06:54:36

關於買股票一定會漲的文章擬題目

發布時間: 2024-06-11 16:46:54

Ⅰ 關於股票各方面的知識。我急求一篇關於股票知識的作文。

市場與經濟增長關系實證研究
股票市場發展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是經濟增長理論中的新領域。多數的實證分析證實股票市場發展促進了經濟增長。那麼,我國股票市場的建立和發展是否有利於我國經濟的增長呢?回歸分析表明:我國股票市場規模的擴大、交易率的提高增加了國有單位的固定資產投資,加快了企業的技術進步,推動了我國經濟更快的增長。因而,股票市場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有很強的正相關性。據此,我們可以認為股票市場發展是我國金融深化的重要環節,是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一股推動力量。

股票市場與經濟增長關系是經濟增長理論研究中的一個新課題。當經濟學家詳細探討了貿易與經濟增長、金融中介與經濟增長關系後,感到如何界定股票市場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其目的是要揭示未來股票市場的發展前景和經濟增長的潛力。對於股票市場尚未充分發展的許多發展中國家來說,假如股票市場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正相關關系,那麼,促進股票市場的發展就是顯而易見的政策建議。

截至2000年3月初,我國股票市場的A股流通市值已達10609.4億元,在上海與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發行A股的公司達到了929家。股票市場的規模和流動性指標與發展中國家以及發達國家相比,已經達到較高的水平。我國1993—1999年間A股流通市值與GDP的比率平均為0.052,46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1976—1993年間的平均比率為0.32。1993—1999年間我國A股的平均交易率(股票成交金額與GDP的比率)為0.275,1976—1993年間美國股市的平均交易率為0.29,英國為0.253,韓國為0.183,泰國為0.144。顯然,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與國民經濟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了。

怎樣研究和確定股票市場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呢?萊文和澤爾沃斯(Levine andZeros,1998)在總結阿切和喬萬諾維克(Atje and Jovanovie,1993)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再次證實了一個重要的假設:股票市場的發展和經濟增長之間有很強的正相關關系。

本文運用萊文和澤爾沃斯(1998)提出的方法對1993—1999年期間我國股票市場發展和經濟增長關系進行實證研究,以檢驗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對經濟增長是否起到了促進作用。一、變數與數據的解釋

為了檢驗股票市場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關關系,我們需要確定以下幾個方面的指標。

(1)股票市場發展的指標。下述四個指標可以反映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水平。

第一個指標是資本化率,用Capitalization表示,等於每一季度A股流通市值與名義季度GDP的比率,我們用它來反映股市的發展狀況。之所以選擇流通市值而不是市價總值,是因為我們認為國家股和法人股並沒有上市流通,不具備股票市場應有的風險分散、信息收集等功能,只有社會公眾股才能代表我國股票市場的規模和發展水平。股票市場規模越大,募集資本和分散風險的能力越強。考慮到B股相對於A股規模較小,1999年底B股流通市值僅為A股流通市值的3.5%,將B股捨去不會影響計量模型的准確性。流通市值等於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股票A股流通市值之總和。1998年和1999年的季度流通市值數據來自《上海證券交易所統計月報》(1998.1—1999.12)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市場統計》(1998.1—1999.12);上交所1994年第三季度至1997年第四季度的流通市值和深交所1994年第一季度至1997年第四季度的流通市值來自《中國證券期貨統計年鑒》(1995—1998年);上交所1993年第一季度至1994年第二季度的流通市值和深交所1993年的季度流通市值無法從公開出版物上獲得現成數據,我們利用上市公司每季度末的流通股本和股票的收盤價計算而得。1992年第四季度至1999年第四季度的季度GDP數據來自《中國統計》(1992.11—2000.2)。

第二個指標是交易率,用Value表示,等於上交所和深交所每季A股總成交金額與季度名義GDP的比值。反映出以經濟總量為基礎的股市流動性。1998年第一季度至1999年第四季度的A股成交金額來自《上海證券交易所統計月報》(1998.1—1999.12)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市場統計》(1998.1—1999.12);1994年至1997年的A股成交金額來自《中國證券期貨統計年鑒》(1995—1998年);1993年的A股季度成交金額在公開出版物上難於找到現成的數據,我們依據《中國證券報》(1993.1—1993.12)和《證券市場周刊》(1993.1—1993.2)上的數據計算得出。

第三個指標是換手率,用Turnover表示,等於A股季度成交金額除以A股季度流通市值。高換手率意味著相對低的交易費用。第二和第三個指標均反映了股票市場的流動性(Liqridity)。

第四個指標是股票市場收益率波動,用Volatility表示,等於滬市A股指數的季度標准差。滬市A股指數來自《中國證券報》(1993.1—1999.12)。在我們研究的期限內,深市和滬市大盤的走勢基本一致,因此,我們只計算了滬市A股指數的標准差。因為上市公司的季度紅利分配數據無法精確得到,所以我們在計算股票收益率的波動時,只計算了資本利得的標准差。

(2)經濟增長指標。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我們使用三個經濟增長指標。

第一個指標是實際GDP季度環比增長率,用GY表示。我們以1993年第一季度為基期,計算各季的商品零售價格指數(RPI),基期RPI=100。用名義GDP除以當季的RPI就得到實際GDP季度環比增長率。在計算各季的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時,採用商品零售價格的月度環比數據,其中1996年和1997年各月的數據來自《中國物價及城鎮居民家庭收支統計年鑒》(1996年、1997年),其它年份的商品零售價格月度環比數據散見於《價格理論與實踐》(1992.11—2000.1)、《中國統計》(1992.11—1996.2)、《宏觀經濟管理》(1994.8—1996.2)。需要指出的是,在Capi-talization、Valre以及下文中的Savings、Depth指標中,我們使用的均是名義GDP,這是因為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同時作用於這些指標的分子與分母,兩者相除在一定程度—亡抵銷了這種影響。

第二個指標是國有單位固定資產投資季度環比增長率,用GC表示。理由是:①無法獲得資本存量的季度折舊數據,所以不使用資本存量增長率指標;②無法獲得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整的季度數據,由於我國上市公司絕大多數屬於國有企業,股票市場的發展和國有企業的投資活動聯系較為密切,所以使用國有單位固定資產投資的數據。各季度國有單位固定資產投資的名義值同樣除以季度零售物價指數而化為實際值,然後再計算各季度的環比增長率。1993年第一季度至1999年第四季度的名義國有單位固定資產投資數據來自《中國統計》(1992.11—1994.5)和《宏觀經濟管理》(1994.8—2000.2)。

第三個指標是居民的銀行儲蓄率,用Savings表示,等於居民本季度末的儲蓄存款余額減去上季度末的儲蓄存款余額再除以該季度的名義GDP。1993年第一季度至1997年第四季度的居民儲蓄存款季度末余額來自《中國金融統計年鑒》(1995—1998年),1998年第一季度至1998,年第四季度的居民儲蓄存款季度末余額來自《宏觀經濟管理》(1998.5—2000.2)。

(3)傳統的金融深化指標。用Depth來表示,測定金融中介的規模,等於金融中介的流動負債(現金以及銀行與非銀行金融中介的活期和帶息流動負債)與當季GDP的比率,即M2/GDP。這里的M2是上季度末和本季度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存量的算術平均值。1993年第一季度至1997年第四季度的M2來自《中國金融年鑒》(1995—1998年),1998年第一季度至1999年第四季度的M2來自《宏觀經濟管理》(1998.5—2000,2)。因為1993年前後M2的統計口徑發生了變化,所以1993年第一季度的Depth指標中的M2更指1993年第一季度末的廣義貨幣供應量余額。在現實世界中,經濟增長受到許多因素內影響。為了檢驗股票市場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是否獨立於其它變數,有必要結合相定變數進行分析。金融中介與股票市場在優比資源配置中的功能有很多重疊之處,西方關於金融中介的理論表明金融中介同樣能夠降低信息獲取成本、促進對大企業的控制,以及提供風險分散和提高流動性的機制。但越來越多的理論和實證研究表明股票市場和金融中介在經濟體系中提供了不盡相同的功能。例如,股票市場在提供風險分散和提高流動性機制方面似乎有更大的優勢,而金融中介在降低信息獲取成本和對大企業控制方面似乎比股市做得更好。因此,我們把股票市場和金? 謚薪櫸旁諭

Ⅱ 這是我見過關於炒股最好的文章,我連續讀了三遍,建議收藏

很多人炒股票很多年,虧虧賺賺,來來回回,但是我敢說,其中大部分從頭到尾十幾年都沒搞清楚,自己為什麼會賺,為什麼會賠。賺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咋賺的,虧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咋虧的。

一句話,他們缺少系統的一致性獲利方法,完全是在靠運氣和瞎猜。

換句話說,炒股,一定要做一個明白人。明白地賺,明白的虧。纏中說禪有句話說的很好,股市裡面,不是莊家賺散戶的錢,而是明白人賺糊塗人的錢。散戶不散戶不要緊,跑得快也是巨大的優勢,你究竟是否明白自己為何賺為何虧才是最重要的。

在這里說一說我領悟到的方法,也算拋磚引玉。

方法一:四季循環法

天地萬物都有周期和循環,這是陰陽轉換的至理。

一劫有成住壞空,一年有春夏秋冬,一天有晨午昏夜,陽長陰消,陰漲陽消,股市也是一樣。

經濟有周期,所以股市也有周期,尤其是中國股市越來越擺脫了政策市和資金市的時代,它已經太大了,大到光靠政策和資金已經無法完全影響的地步,只有經濟周期,這個固有的 社會 規律,還在對它施加作用。其餘的一切,都是短期級別的浮雲和波浪。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自然的規律,而股市也與之類似。

「春天」建倉,「夏天」持股,「秋天」平倉收獲,「冬天」不玩走人,這就是有勝無敗,包賺不賠的炒股方法。

什麼中級別調整,哥鳥都不鳥你,更別說啥短期波動了,哥存的是定期,定期懂不懂。

請注意,這里的周期至少是數年,是一波牛熊市的循環。

有人會說,你這只是屠龍術,如果無法判斷經濟周期的春夏秋冬,那麼一點用都沒有。我要說,經濟周期的四季,雖然沒有自然界的四季那麼容易感覺,但是如果你一點體會都沒有,那也太遲鈍了。不必要知道哪一天是底部,哪一天是頂部,你能清楚地說明春天是什麼時候到的嗎?沒人知道具體哪一天,只是看到草木開始發芽,冰雪開始融化,就知道春天的確到了。

簡單說吧,現在就是經濟周期的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沒看到QFII、社保基金神馬的都開始進場播種了嗎?

至於選什麼股,選龍頭股、藍籌股最好,因為這是個懶人的辦法,最適合選這種懶人股票,買了就不管,當存定期了,哈哈。如果你對國家政策和經濟發展有前瞻性研究,當然是選未來幾年經濟擴張周期國家重點扶持的行業就更好了。

四季循環法沒有任何缺點和難點,唯一的缺點就是需要足夠的耐性,和一點點市場感覺。甚至連選股票都不是很重要,大牛市到了就是一坨屎都能飛上天。

唯一需要的就是等待,長久的等待,無視任何中短期波動,如果沒那個耐性就別用這個辦法,否則你被一陣子倒春寒給嚇出來,結果還怨我瞎說。

問題是最簡單的就是最難的,幾個人能忍得住呢?至少我就忍不住。據說史玉柱忍住了(至少到現在為止他忍住了,雖然中間也被三九嚴寒嚇出去過一陣子),所以大家尊稱其為股神、大濕,連和他吃頓飯都要一百多萬呢。

方法二:長賭必贏法

這個就更奇怪了,不是說長賭必輸嘛,怎麼會必贏呢?

我打一個比方,如果你和你朋友賭博,壓硬幣的正反面,壓錯的給押對的5塊錢,請問,如此重復一萬次,你們最後誰輸誰贏,輸贏多少?

只要有點數學常識的都知道,長期來看,兩個人平手,因為擲硬幣的概率相同,輸贏也相同。

那麼假如說同樣兩個人猜銀幣,你輸了,給你朋友4.9元,你朋友輸了,給你5.1元,請問誰輸誰贏,不用問,當然是你贏。

再假如說,兩個人猜銀幣,你猜正面,你朋友猜反面,這個硬幣是特製的,正面的概率為60%,反面的概率為40%,那麼誰輸誰贏。結果一樣不言而喻。你可以肯定自己會贏。

那麼假如你們兩個人覺得這么搞不過癮,要一把定輸贏,不要長賭,你還敢肯定自己會贏嗎?不敢了是不是。

炒股,或者說投機,其根本原理,與之類似,就是風險和概率的問題。承受一定的小額風險,博取打轉的概率,並且多次重復該過程。

請一定要記住這句話,炒股想要盈利,其根本原理就在於,選擇一個你所猜的概率比較大的「硬幣」,同時在你猜錯的時候少賠一點,猜對的時候多賺一點,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要分散投注,多次投注,千萬別一把定輸贏。

說到這里,明白的童鞋可能已經明白了,不明白的,虧多了也許就會明白。這就是投機和賭博的真正區別。賭博完全靠運氣,而投機,本質是是一個數學的概率 游戲 。

為什麼要及時止損,為什麼要看對大趨勢再入場,為什麼要止損不止贏,為什麼要先小額投注,確認趨勢後再加碼,為什麼至少要1:3的風險收益比才進場,前輩們各種各樣的格言和原則,說的是同一個核心。

真正懂得了這個根本的、核心的原理之後,我想在實際操作中你對紀律和原則的體會會更深刻,遵守會更加嚴謹。

知之不深,則行之不篤,如果真的知之甚深,那麼行為自然而然就會改變。一個人的觀點如果真的變化了,那麼行為自然會變化。如果說一套做一套,那就說明,還不是真的接受了自己所說的東西。

所謂接受,有不同的層次,了解到、學習到、理解到、領悟到、體會到、發自內心的認同乃至於與之合而為一。不同的接受層次,就會有不同了的行為模式。如果你沒有真心接受其原理,那麼看再多的書也沒用,你那些什麼風險控制、資金管理、止損紀律、技術分析統統都是浮雲,是你強加給自己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所謂低手和高手的區別,只在於兩個方面,一個是誰猜中「硬幣」的平均概率更大(這個靠的是失敗經驗的積累、市場感覺和技術分析水平),一個是誰對風險收益比的控制更好(也就是止損點的選擇和出場點的選擇)。

而高手和超級高手的區別只有一個——誰最能遵守這套原則而不被自己人性中的弱點打敗。

股市給那些缺乏經濟基礎的人帶來了以小錢賺大錢的機會。對那些才高志大者來說,股市簡 這就是一塊經濟福地。然而這個"有經驗的人獲得很多金錢,有金錢的人獲得很多經驗"的 地方殺機四伏,偶有斬獲雖然不難,要頻頻得手並非易事,而以此為生則更是對自我和人性的挑戰。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解釋何以一般股民敗多勝少,那就是: 人性使然! 說的全面些,就是這些永遠不變的人性-- 討厭風險、急著發財、自以為是、趕潮跟風、因循守舊和耿於報復 - -使股民難於避開股市的陷阱。說得簡單些,就是 好貪小偏宜、吃不得小虧 的心態使一般股 民幾乎必然地成了輸家。

如何以交易為生?美國的亞歷山大.埃爾德用自己的經歷、經驗告訴你,你也可以以trading for a living。他曾經是一位精神病醫生,對股票、債券等一無所知,看了恩格爾(Engel)的《如何買股票》後,接觸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自此之後,他開始熱切地研究市場,經過多年的學習和實踐,終於成為一名成功的交易者,實現以交易為生的夢想。

這是一本幾乎屬於交易者必讀的經典而實用的書。春節期間,讀完了埃爾德的《以交易為生》,深有感悟。於是決定重讀一遍,把其中對自己啟發觸動最多的地方加以總結。成功的交易奠基於三大支柱:心理、市場分析與交易系統,資金管理。關於資金管理,說的較少,且和心理部分有重合,所以我將這兩部分放在一起說。我將從交易心理和交易系統兩方面闡述。

心態是交易成敗的根本。交易者的成功取決於他控制情緒的能力。如何控制情緒?作者根據他做精神病醫生的經歷,介紹了全新的情緒控制方法。

他說, 每個人都有自毀的傾向, 不要把損失歸因於運氣不好,或是找別的理由。交易者必須承認他是輸方,就好比喝醉的人必須承認他酗酒一樣,然後他才能開始康復之旅。

因此,每天早上開始交易之前,作者都會坐在辦公室的報價屏上說:「我是輸方,我的內心深處有自毀傾向。」這和我前幾天看知名分析師張化橋的文章有異曲同工之妙。他說:你只有先向市場投降,然後才能徹底解放自己,並且最終戰勝市場。特別是在一個人人都覺得自己比別人都聰明的市場上,最終獲勝的未必是最聰明的,反而很有可能是認為自己最笨的人,因為最笨的人總是在避免犯錯誤。

大多數業余投資者小賺一點就覺得自己是天才,這時交易者往往開始忘記既定原則,進入自毀模式。為此,作者強調: 交易者的成功在於他逐步積累財富的能力,而不是一次賺多少錢。 那些贏了興奮、輸了沮喪的交易者積累不起財富,因為他的行為受到情緒的左右。一旦你的情緒被市場左右,你就會賠錢。只有業余投資者才會因為交易而悲喜。 在市場上,情緒化的反應對於你來說是負擔不起的奢侈品。

賺了錢還不能高興,這似乎有些反人性。那交易者的成就和樂趣又在哪裡呢?作者說, 在任何領域,成功的專業人士的目標都是要達到他個人的最佳狀態, 如成為最好的醫生、律師或者最好的交易員。做到了這一點,錢自然就有了。所以,你所要關心的是交易正確,而不是錢。 在交易中開始數錢就等於亮起了紅燈,警告你即將賠錢。因為情緒介入到了交易中,理智將被蒙蔽。

十個人炒股九個人虧錢,既然在股市虧錢概率這么大,大部分人在股市都是虧錢的,實在搞不明白還有這么多人在股市炒股呢?

關於這個問題,就拿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尋找答案,比如以下兩個例子:

1、賭博的人,明明知道十賭九輸,但還是有這么多人去賭博呢?

2、抽煙的煙民,明明知道抽煙有害 健康 ,為何每天還是要堅持抽煙呢?

這兩個例子是現實生活當中最常見的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找不出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如果能找到賭博的和抽煙的真正原因,自然也能找到為什麼還有這么多還在炒股的真正原因。

就以我自身作為案例,我自己炒股、我自己也抽煙,站在我個人立場上來回答問題,我個人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原因:股市的誘惑

就我進來股市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賺錢,我敢相信99.99%的人都會跟我一樣,進來股市都是為了賺錢。

而股市恰恰能給我賺大錢的慾望,希望自己能在股市賺更多的錢,想要從股市實現財富自由,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

所以股市最大的吸引力就是能給人一種想像空間,能讓人有幻想的空間,能讓更多人堅信自己能在股市賺到錢,能讓更多人相信股市是可以實現一夜暴富的地方。

這就是為什麼股市虧錢概率這么大,但依舊還有很多人進來股市炒股的最主要因素。

第二個原因:心存僥幸,心存不甘

很多股民投資絕對有這個心理,在股市虧一萬元,一定要在股市賺回來,結果越操作虧損越大,虧到兩萬了。

繼續在股市操作一定要把虧了兩萬賺回來,繼續奮戰,虧4萬,虧8萬等等,炒股越虧損,越能讓這類股民堅持在股市炒股,虧錢是很多股民繼續炒股的最大動力。

A股市場90%的人都是虧損的,但往往這90%的人都是心存僥幸,心存不甘心,才會堅持留在股市繼續炒股的。

第三個原因:對股市上癮了

投資股市會上癮的,俗稱股癮;賭博有賭癮;抽煙有煙癮,道理都是一樣一樣的。

即使知道炒股不能賺錢,即使知道股市裡面水深,但由於上癮了,享受炒股的那個過程,想要戒掉這個股癮並非這么簡單的。

上癮其實就是一種習慣性形成的,明知山中虎,偏向虎山行,十頭牛都拉不回的,這是一根筋的股民。

第四個原因:股市的利益因素

我自己剛開始進股市是跟風的,說白了就是眼紅別人在股市賺到錢,知道股市這么容易賺錢,結果自己也跟風入市了。

比如某某人在股市賺了多少多少錢,又買房買車了,這個消息一旦放出去,又會帶動很大一批新股民入市炒股。

再比如證券公司的客戶經理或者經紀人,為了完成自己的開戶任務,必須要採取一定忽悠一些小白開戶,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也是被證券公司忽悠過來的。

我自己也是做過這樣的事,在證券公司做,同樣忽悠小白開戶入市,人都是自私的,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要犧牲別人來為自己創作利益。

通過上面分析得知,大部分散戶炒股都虧錢,但還有很多堅持在股市炒股的真正原因,包括股市誘多,對股市幻想,對股市上癮,對股市不甘心,看到股市利益等等原因。

總之每個人在股市都有自己的堅持力,都有自己的執念,正因為一個執念支撐這些人還在股市炒股。
如何成為一個幸福的投資人

在探討投資之前,試問有多少人真正思考過投資的本身,投資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要投資?怎麼思考投資預期與投資結果的關系?……

回答上述問題之前,這里主要的思考,在於幸福投資的根源的尋得,如何做到幸福投資的原理。

我認為:投資一切的問題,首先在於認識「內我與外我」,「有我與無我」,「小我與大我」的關系:

投資人性之慾望:

以我的看法,投資要賺錢再正常不過,人性存在慾望實乃正常,但得思考慾望的本源與生命本真的關系,對於大部分的投資者來說,事實上並未真正內心思考過投資與自我的關系,無真正思考就更談不上了悟真相,導致貪嗔痴慢疑成為人生的常態,一切執迷於此而皆無法自我突破,要知道,市場七虧二平一賺的普遍規律的來源,資本市場張開的血盆大口所吞噬的不是70%這部分人的財富,而正是人性固有的貪嗔痴慢疑的執迷。投資者大多的失敗均源自貪嗔痴慢疑,試想,當投資變成了一心想賺錢賺大錢賺快錢的同義詞的時候,就已經脫離了投資的本相的了悟,形成了一切以賺錢慾望的心魔的虛幻執迷世界。試問:投資本身的「內相」都沒有看明白,卻僅只憧憬執迷於投資結果賺錢的「外表」,何以長期能賺錢呢?只有知曉人性,方能明辨投資之所以?

投資思想之世界:

《金剛經》的角度,告訴我們,思考萬物,應:「無住生心,無相布施」。一切念頭的原點應如何思考,若自我認識就不完善,如何能更好地認識自我之外?同時能不因外相而內動,以心靜以制動,以內悟以明理。在天空的世界裡處理內在與外相的關系。所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只有滲透人生思想,才能思索投資之道?

投資生命之本真:

而自我認識的生命的本真:有言曰:「道生於安靜,德生於謙和,慈生於博愛,善生於感恩,福生於滿足,祿生於勤儉,壽生於 健康 ,喜生於開心,故自在才是生命之本。」,此又雲:「上善若水以厚德載物,兼容並包以自強不息。」,而生命之本真,筆者有言:一切皆指向為真,為善,為美,為愛之所尋也。只有了悟生命本真,才知投資為何求?

從以上總結,在投資上,只有在認識「內我與外我」,「有我與無我」,「小我與大我」的關繫上把握清晰,在了悟生命與投資的關繫上,才能在無數貪婪與恐懼的資本市場的血盆大口中,沖破投資思索的業障,以達幸福投資的彼岸。

交易素質的塑造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認知調整: 大家都知道金融市場是世界上最容易操作的市場,只要下載交易軟體,點點滑鼠,就可以完成交易,而且每個人都試過賺錢的交易經歷。但為什麼這個最容易操作、回報率最高的市場,成功的概率卻是這么的低呢?按照市場上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金融市場中,90%-95%的人都要失敗。這句話背後的意義是什麼呢?也就是你想贏,你必須成為那個5%,要成為那個5%,完全是根據競爭力來排序的,而不是你個人的願望以及感覺來排序的。

那麼你的競爭力到底在哪裡,這是任何一個交易者首先要想明白的問題。這個市場不是說我們自己看幾本書,看幾個視頻,隨便培訓一下就可以成功的,我們可以看看很多成功的交易者,他們往往都付出了很長的時間代價和經濟代價,才逐步成長起來的,這個過程的艱辛是不可想像的,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承擔得起的。所以我們要正確的認識到,要想成功的話必須經過系統科學的訓練培養方式,而不是通過自己盲目摸索,自發養成。自發養成的過程往往代價大、成長慢、成材率非常低!

思維轉變: 很多人以為只要經過系統科學的培訓,具備成功需要的知識後,就能穩定盈利了,但實際成功的比率卻還是很低。失敗原因歸根到底只有兩個字--- 做到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做到了。失敗者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做不到。

無論你在市場里還能呆多長時間,你一天做不到,你一天就走不出虧損。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你知道了,但是做不到啊!!然而並不是我們不能做到,而是我們不願意做,缺乏真正的動機!動機由情緒決定,而我們受到情緒上兩種基本力量的驅動:追求快樂的慾望與避免痛苦的需求。

我們在交易的時候經常會出現過早獲利了結而過遲認賠,為何如此呢?因為雖然我們有了交易規則,但並沒有運用它們進行交易,我們沒有遵循交易規則的動機。我們大多數人看到交易賺錢了就開心,虧損了就沮喪,就是說我們看重的是結果,但過程呢?你有沒有遵循交易規則呢?所以我們得把思維轉變一下,只要我們遵循交易規則做了,不論贏虧,你應該高興,獎賞自己;反之,當你不遵循交易規則做了,就算是賺錢了,你也應該感到羞恥,因為這錢是你偷來的,不光明的,該懲罰自己了。

行為塑造: 是正確的行為規范養成的關鍵步驟。金融市場是一個充滿了機會與誘惑的地方,絕大部分人在金融市場難以做到嚴格自律,這與他參與交易的動機有關。 很多人參與交易的一個動機是追求「隨意性」,一種「自由表達權」。 在傳統領域或者日常生活中,他的自由表達在某種程度上是受到限制的。

金融市場對一般參與者的一個巨大誘惑在於他有一個「自由表達」的機會,但是這種「自由表達」本身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傷害。因此,交易者需要接受嚴格的訓練,了解到自由表達的權利需要受到一些規則的約束,才能獲得有利的結果。普通投資者的行為需要重塑,他要知道什麼樣的策略、什麼樣的紀律和什麼樣的規范能夠保護他在這個市場中安全地、理性地獲得回報。

Ⅲ 關於校園學生炒股的財經報道文章

一場全民運動

4月25日下午,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馬春輝拿到了學生們最新作出的一項調查,這份專門針對在校學生是否已經成為股民基民的調查顯示,在大一年級有近10%的學生已經投身股市,大四學生中股民所佔比例已近80%。「全民炒股實際上已經轉變為全民投機。」這位44歲的經濟學博士認為。

12年前,馬春輝在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隨即來到深圳,開始了股民生涯,在當年的股市上漲行情中小有斬獲。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一日之內股指暴跌,幾乎所有股票全線跌停。馬春輝對這段經歷記憶猶新。

1990年,新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在深圳成立,金融業開始成為這座改革之城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如今,金融業貢獻著深圳10%左右的GDP,數百家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投資公司等相關機構聚集其中。

17年來,穿行在這座新興城市的人們,或多或少與股票這個詞相關聯。2007年伊始,股市颶風開始全方位地席捲深圳。當人們還在討論「全民炒股」時,深圳,抑或已經邁入「全民投機」時代。

借錢炒股一月賺10萬元,美女大學生投身股市兩月賺4萬,海歸博士炒股得洋房……2007年以來,投身股市實現財富夢想的故事,開始在這座充滿冒險精神和成功慾望的都市裡迅速蔓延。

「現在的市場,我們都很難看懂了!」2007年以來,平安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高利和他的同行們經常發現,利用傳統的基本面和技術面去分析股票走勢,得出的結論往往和隨後的真實走向相左。

在深圳這座城市裡,有著規模龐大的證券分析師、研究員、基金經理和理財顧問的隊伍。「看不懂市場!」似乎已經成為這個圈子裡的2007流行語。一些曾經屢屢分析出股票走向的行家們突然發現,似乎他們也看不懂了。

人太多,錢也太多

1000億,2000億,3000億!4月25日,滬深兩市交易量突破3000億元!「錢太多!」聯合證券研究所所長吳壽康有著10多年的分析師和研究員經歷。

股市為什麼這么火?

錢!錢多!錢太多!

「都9點了還不開門?基金都沒了!」3月12日9時左右,深圳福田區振華路一家銀行門口已經聚集了近百人的隊伍,只為了趕在第一時間辦理買入基金業務。今年2月以來,越來越多的人突然發現,這座城市的銀行里似乎一下子湧入了更多的人們,排隊的隊伍更長了,等候的人們愈發急躁。

目前,中國股市總市值已突破16萬億元。多年來困擾中國經濟的銀行存款總量過高的問題,在大量資金跑步進入股市的2007年,似乎已經迎刃而解

4月24日下午2時50分,深圳紅嶺中路國信證券營業部,這座連續16年深交所成交量冠軍的「中國第一部」里,4樓交易大廳的四個開戶櫃台前排著長隊,原本作為大戶和中戶交易室的7樓、8樓、10樓也都臨時增設了10多個開戶櫃台。

下午3時05分,股市收盤之後5分鍾。10樓大戶室里走出的人群擠進電梯,行至8樓時見到開戶櫃台前仍坐有人群。電梯里一位拎包的女士轉身問身邊的同伴,「現在還可以開戶嗎?」同伴隨聲應答,「櫃台的電腦沒關,肯定還可以辦理開戶的。」面對兩位大戶這樣的問答,電梯里寂靜無聲,沒人說話沒人笑。

2007年以來,滬深股市新開戶數屢創歷史新高,8800萬、9000萬一個個被突破。4月18日至4月20日,連續3天開戶數突破20萬,3天開戶數超過2005年全年開戶數。深圳多家證券研究所統計資料顯示,「新股民缺乏風險意識,缺乏基本的證券知識。」

「不管是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還是國有企業,越來越多的人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看行情。」馬春輝從一份調查中發現。

股民的瘋狂給上市公司、券商、基金公司帶來了滾滾財源,不過也讓部分業內人士憂心忡忡。「我們再也不想收不理性的錢了。」一位基金公司內部人士私底下對記者稱,雖然大量熱錢的湧入讓基金公司管理費爆棚,不過,有一部分散戶沒有意識到風險,甚至不明白基金的概念,只希望能獲得高額回報。可以想見的是,等到股市面臨震盪,開放式基金同樣會面臨大規模贖回。

「今天的股民投機性太強。大家都來玩擊鼓傳花的游戲,也都相信自己不會是最後一個。」長期研究深圳特區區域經濟特徵的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教授鍾堅認為,既有投資者投資渠道少的原因,也因為證券市場是個沒有時空觀念的游戲,「全國股民都在玩」。

深圳市福田區振華路曾經的起落跌宕,給深圳御峰君融理財顧問公司執行董事高級投資顧問蘇武康博士留下了深刻印記。20世紀90年代,這條繁華商業街擠滿了大大小小的證券營業部,曾被譽為「證券第一街」。在經歷2002年開始的長達近4年的漫漫熊市之後,絕大多數證券營業部悄然搬離,所剩無幾的也大多不再佔用一樓門面。「現在很多人每天都在夢想著漲停。全民炒股已經變為全民投機,確實是個問題。」蘇武康說,對於全民投機的結局,自己也不願預料。

「股市虛擬財產的增長,一方面可以增強消費者的預期促進消費,帶動商品價格上漲,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上市公司質量改善。」深圳多家研究機構在今年4月出具的報告認為,無論是帶動消費將促使CPI指數上漲,還是上市公司擴大投資,都可能引起針對股市的宏觀調控。

「不僅是深圳人,全國人民都在瘋玩!」鍾堅說,這場游戲如何收場,結局怎樣,自己是不會去預測的。

股市難道真瘋了?

Nison雖然也是新股民,但不屑於認同自己跟那些成天炒股的離退休大爺大媽一樣,見風就是雨,經常短進短出。這位在廣州一家大型國有企業上班的白領覺得自己應該做知識型股民,應該能從市盈率、K線圖等股票基本面分析上獲得天機,幫助自己挑選好股票。

但讓他疑惑的是:最近似乎無論買什麼股,都是一個漲字居多,股市難道真瘋了?

一層隱憂重新浮上水面。「市面上僅有這么多上市公司,如果新股發行量跟不上的話,投資者的選擇有限,現有股價被爆炒,股市下跌幾乎是必然的。」龔剛分析稱。

另外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稱,如今,不明就裡的散戶們可能會成為市場上「助漲助跌」的因素之一,與機構投資者著重投資績優股不同,一部分散戶選擇股票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其「便宜」,這或許就是一些ST股票頻頻躍上漲停板的原因之一,不過追漲的散戶同樣面臨了巨大的風險。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龔剛分析稱,現在股市上的散戶,往往注重短期操作,而且相信自己的眼光能比基金經理獲得更高額收益,但是他們卻並沒有足夠的准備承擔風險。「現在中國的股市風險太大,而且是一池渾水,所以我從來不炒股。」他說。

此外,雖然股市的震盪無疑會對中國經濟產生自上而下的影響,比如樓市,因為人們的存款數量是一定的,在股市火爆的情況下,甚至有人賣掉房子去炒股。不過這一場來勢兇猛的「股瘋」,對宏觀經濟層面的影響可能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麼大。

「現在中國經濟的發展非常健康,相對而言,股市就沒有那麼健康。」龔剛認為,現在股市上的上市公司,很多並非中國業績最好的企業,恰恰相反,許多國企最終上市的動因是為了解決其經營上面臨的困境。這樣一來,如果股市面臨震盪,影響最大的恐怕不是宏觀經濟層面,而更多是不明就裡的散戶投資者。「也許很多人會跳樓,但是中國宏觀經濟可能並不會因此跳水。」

52歲的北京股民楚琴大概是支持這種觀點的。這位1999年開始炒股的老股民,想起那些被套牢的痛苦的日子,想起因此心臟病病發去世的股友,雖然心裡不平衡,但是,她要退出了。

「不想炒了,那麼多年被套牢,太痛苦了,新進股民初生牛犢不怕虎,和我當年一樣」。楚琴似乎看到一個輪回正在進行。

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專家對此持有不同看法。中國國家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牛犁認為,現今股市發展方向是好的,只是過程中難免有所波動。畢竟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時間比較短。

牛犁指出,如今「全民炒股」的形象是有背景的,一方面有對市場前景樂觀的原因,另外一方面因為儲蓄長期利率偏低,物價抬頭,而恰恰過去一年多,股市有一個非常高的回報,這樣一來,散戶的投入合乎邏輯。政府、相關機構等對投資者的教育工作逐步到位也是當務之急,必須讓散戶意識到投資的風險。

而考慮到股市和宏觀經濟的關聯性,牛犁認為,理論上來說,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有利於吸引一部分資金投放,上市公司也進一步獲得資金發展實業,儲蓄資金和銀行再貸款資金減少,有利於中國宏觀經濟進一步發展。而如果股市波動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穩定發展,對於宏觀經濟的好處毋庸置疑。

4月26日晚,在廣州某大型證券公司上班的阿豐,約了3個同是武大畢業的哥們一同聚會。盡管今年春節後,隨著股市節節攀升,阿豐他們已經狂加班兩個多月了,但阿豐講:「這個聚會還是非去不可的,畢竟大夥也都是多年鐵桿股民了,也想互相碰碰信息」。

邊吃飯邊狂聊,吃進去的彷彿都是股票凈值。近來證券公司的連續加班,雖說獎金豐厚,但也把員工的精力透支得差不多了。不到9點,大夥自動散場。「股市怎麼震盪,也用不著大擔心,還是聽一位牛人指點——啥都別說,什麼也別管,抓緊時間買入。」

阿豐一邊道別,一邊不忘叮囑朋友,隨後消失在這個城市的夜色中。

股語曰 進入戰場之前,須先了解如何退出戰場。巴菲特規則:一、永遠不要損失;二、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賊的起碼本事是會逃,而散戶卻連逃都不會。 ——網友

股語再曰 中國股市很像一個賭場,而且很不規范。

賭場裡面也有規矩,比如你不能看別人的牌。而我們這里呢,有些人可以看別人的牌,可以作弊,可以搞詐騙。坐莊,炒作,操縱股價這種事可以說是登峰造極。 ——吳敬璉

股語又曰 中國股市很健康,早晚沖上3000點。

——厲以寧

股語還曰

古來征戰幾人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唐詩集句

股數記

●2007年4月27日,上周最後一個交易日,滬指突破3800點,又被獲利盤強行拉回。

●2007年4月26日,滬深兩市投資者新增開戶總數為325211戶,截至2007年04月26日,滬深兩市賬戶總數達到9254.95萬戶。

●滬深股市成交屢創歷史天量,兩市股票總市值合計超16萬億元,佔去年全國GDP20.94萬億元的80%,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Ⅳ 求一篇關於作為一名股票入門初學者,你將如何成為一名炒股高手的論文

北京某位老股民的經典博文
今我已發表了二百多篇博文,它活生生地記錄了我炒股的五個階段,即,1,無知蠻干階段;2,進修充電階段;3,摸索探路階段;4,歸納成型階段;5,初見成效階段。每個階段的文章都得到博友的充分肯定,許多博友的留言,讓我感動萬分。
由此我也深深得出一個結論,凡是真實地寫下自己親身發生的一切過程,一定是具有生命力的,不管文字本身美與否,感謝成千上萬的讀者,給我真誠的留言和祝福,為此,我將我多年積淀的炒股話語在2011年的春節期間奉獻給大家。
1、我入市三年後,發現我比一般股民表現四大突出的優點:刻苦,認真,鑽研,求異。相信我能有實現跨進贏家大門檻的能力。
2、我在操作中,不斷地要發現自我,改變自我,挑戰自我,戰勝自我。校正自己,永遠比研究市場更重要!
3、我炒股五年後才發現,十年後才證實了炒股賺錢的指路明燈——天道酬勤。我每天在重復只做一件最簡單而又最單調復雜的事情,即枯燥又無味,即寂寞無聊!只要能夠堅持再堅持,忍耐再忍耐,在忍無可忍的時候,有再忍下去的毅力,始終如一不斷地觀察堅持記錄,一天也不能遺漏,然後通過不斷地歸納總結篩吵州選,積累沉澱一定會有我意想不到的驚喜!
4、我炒股十年後,終於誕生了我的炒股總方針:追求穩定,長久,持續地獲利。
5、我知道的炒股知識並不少,我在發問自己: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能夠做好的又有多少?最後要問獨樹一幟的你有嗎?十多年後的當時我肯定地說,有!可能是獨一無二,我堅信!我堅持!
6、我炒股賺錢的工具——我的操作系統。
7、信號第一,鐵的紀律。不受個人的情緒影響。它是從由戰勝市場轉變為順應市場,由主動性交易轉變為被動性交易,操作主要考慮在「應變」而不是在「預測」上。
8、抓住試盤,守株待兔。在常人看來這是愚蠢和原始的,但是真正讓我炒股能夠穩定,長久,持續地賺到錢的功夫還真是「坐功」。守株待兔關鍵是選擇在哪些樹下可以耐心等待,可能這個選擇是幾年來的心血結晶,心法相同技法卻不同。
9、不聽忽悠,眼見為實。我能要到手的銅,升祥蔽不要隔山的金子。
10、專家的話是兩頭堵,總是說如果……那麼就會是……,一旦說對了就會炫耀自己看的多麼准!一旦說錯了他們就會說,我說過如果……那麼……,現在是如果的條件沒有滿足,所以沒有走出預想的行情是對的。我說,要是聽專家的話炒股,想成為贏家我覺得簡直是夢想。
11、我看圖是打開圖形向左看,先看月線再看周線,壓縮圖形看趨勢,看方向不重價。
12、強勢時不看阻力,弱勢時不看支撐。
13、順勢加碼要持股!逆勢斬倉要離場!
14、我無意中發現當我賺到錢的一個規律,要想賺到錢,「必須要敢重倉」。我一般是在底部看好一隻股票基本上就重倉,如果不是,順勢加碼持股也就逐步達到重倉了。這樣,一撥行情下來賺個20%——40%很容易。
但是,過去是見到大盤上漲明朗後才開始敢大買,而漲了點就賣,大盤繼續漲,就在熱點板塊跳來蹦去頻繁地買賣賺點差價操作忙個不休,或者手中分散持股幾只,這樣到最後一般是賺了指數不賺錢。應該是在底部區域看準機會,必須重倉,敢宴坦於重倉這是改變自己的收益的關鍵問題。這就是看對時要有賺大錢的豪情,看錯時要有及時止損的果斷。
15、自從我有了選股「本事」之後,我是堅決果斷地把雞蛋就敢放在一個筐里。要是不敢放,說明我還沒有能力找到一個結實的鐵筐,也可以說還沒有能力走上贏家的路。所以我就每天看管好這一筐雞蛋就行了,我一贏就贏個盆滿缽盈,我一見要輸馬上干凈利落不用幾秒鍾就能逃個精光。
16、事不過三。有效站穩或跌穿應該以三個交易日為衡量標准,才能夠稱之為有效。
17、莊家在高位連續拉高,目的就是派發和自救,這種認識我必須「固執」。
18、明星股,不管價格有多高都會有不怕死的追星族跟風,何為膽大?無知才膽大!
19、贏家第一想到的是風險,而輸家第一想到的是賺錢!
20、贏家常套在低位,一旦反轉就開始賺,輸家常套在高位,一旦反轉就開始賠。
21、要深知股價的高山上長眠的人都得的是什麼病?我認為大部分得的是追熱點病高燒不退而死在山頂上,少部分得的是貪婪病。
22、洗盤時的底部是逐步在抬高,而出貨時底部逐步在降低。前者經常以大陰線方式嚇唬人,後者則以大陽線在吸引人。
23、除權的股票走勢不填權,空喊說什麼再好的分紅送轉的花言巧語我都不聽。
24、我拿手抓住莊家的試盤手法是:多點共振且一陽穿三線。
25、我拿手抓住莊家操作態勢的是:橫盤—挖坑—無量—填平—放量—橫盤—拉升。
26、以上兩條如果能夠練就把宏觀和微觀達到完美的結合——就能是無招勝有招,我個人經驗體會是起碼需要10年的時間孜孜不倦地看盤磨練。
27、我喜歡炒到的股票不是黑馬,因為黑馬股我是騎不住。而是喜歡能炒到小火慢燉的股票,從底部當我重倉介入的股票走勢是,進二退一,進三退二,進五退三,有時甚至是進五退八。雖然這是老牛拉破車——嘎吱的股票,但是我完全不再關心經濟數據和政治事件的好壞,因為基本面對於我來說毫無用處。也從不和別人說起交易的事,因為我知道沒有人能夠說明白。每天我也無需關心大盤在200點之內上下跳動,那是股市的噪音,它除了挑戰和折磨我的神經和影響我的情緒之外,對於我的操作沒有任何正面作用。我堅持的結果是優哉游哉,資金在滾雪球,一波行情下來,全年的盈利任務就輕松地完成了。
28、炒股最難的事是什麼?我認為就是方向選對了之後,如何能夠「堅持」!人的本性弱點是錯誤的尋求機會擴大化,而不是使利潤繼續擴大。
29、真正能讓我賺錢的是能夠把握住趨勢,忽略小的波動,熱衷於局部戰役的小打小鬧獲得點蠅頭小利無法保證全局的勝利。
30、正讓我賺不到錢或者虧損的原因仍然是心理因素,固執,貪婪與僥幸,失敗就是偏愛自負的人、頑固的人和不自律的人,使我重復老犯過去的低級錯誤。
31、部分輸錢的人,寧可賠錢也不肯承認自己有錯誤。死要面子錢受罪!
32、(書)是必看無疑。(但)該看哪本不該看哪本沒人告訴我,讀書走彎路是必然的。另外一本書不同人會讀出不同的效果來。
33、股市裡大多數人的行為往往是錯誤的。
34、大家都怕的事不一定可怕,大家都愛的事不一定可愛。
35、想賺錢就要反大眾,反來反去把自己反到與莊家共舞的隊伍中去了。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只研究自己的對與錯,力爭成為少數人,你想錯它能錯到哪裡?
36、我的十個「不」字和兩個「否定」。我是不找黑馬,不追熱點,不找重組的,不炒送配的,不炒出權不填權的,不炒st股,不聽股評,不預測大盤走勢,不看基本面,不看證券報刊雜志,否定波浪理論,否定炒股軟體(兩個否定指的是不適合我,他的存在就是具有合理性)。到了我這個炒股氛圍不是需要追求再學習更多的炒股知識,而是應該減肥,當我除掉自身那些我自己認為沒有用的東西後,我覺得從此炒股的路子更加清晰,技術更加精湛,收益更加穩定。
37、我的三個「一」字。一生中我可能只用「抓住試盤,守株待兔」這一種方法炒股;一生中我可能誰的話我都不會聽,就聽自己操作系統的;一生中我必須固執地執行自己設定的止損點,即便是有時是錯誤我下次也不會改變這操作一理念。
38、我贊成不要用眼睛和耳朵炒股,要用腦子炒股的理念。就是不看不聽(這里指的是股評家,咨詢機構的評論),用腦子獨立思考。
39、凡是股市最熱鬧人多的地方,不會有我的影子。
40、人多的地方我歸納有五多:吹牛的多,股評的多,騙子多,賠錢人多,新人多。
41、我是待在被莊家和大家遺忘的角落裡,我認為在這個角落裡是最好自守孤獨的地方。脫離浮躁與喧囂,心靜,不至於做出倉促的決定。
42、當我能夠感覺到孤獨是快樂時,我覺得這是修來了的一種仙氣。那斷定我的心靈一定是強大的,心靈強大就不怕賺不到錢!
43、我炒股不是走大路而是走小道,爬山坳越溪流。做不正常的人,走不正常的路。走大家走過的路,往往是撿不到什麼好果子了,老跟著別人屁股後是呼吸不到新鮮空氣的。
44、股市永遠都不缺機會,踏空一次,僅失去一次機會,被套一次就可能喪失很多機會。
45、能看到機會和很好地把握機會是兩碼事。無知是談不到把握機會的,一知半解是把握不好機會的,只有真知才能融會貫通緊緊地抓住機會不放。
46、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賣出後能耐心等待機會的是神仙。等待不是無事可做,不是猶豫不決,不是思前怕後,等待見到機會要有一劍封喉的勇氣和果斷,一箭不中全身而退。等待反映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學習等待,善於等待。
47、行為決定了習慣,習慣決定了性格,性格決定了命運。少到「五多」的人堆里去,近墨者黑。慢慢克服自己的貪心,狂妄自大,喜歡別人的認同,不肯承認錯誤,說話不算數等一些的不良行為,後面的好事就會接踵而來水到渠成。
48、世間財富分配永遠是二八分成,八二分成那是暫時的。二八定律的市場是為孤獨寂寞有耐心的人們而開的!
49、炒股的秘笈實質是秘而不宣。同仁堂能把牛黃清心丸的配方公布於世嗎?可口可樂的配方也是如此的。真正炒股高手是待在家裡靜悄悄地敲鍵盤賺大錢。
50、我相信大盤走勢的預測結論,不會在細節上有吻合或者在炒作上有具體的指導意義。有三種人能夠准確預測大盤走勢,神仙,瘋子和騙子。既然炒股軟體也是人編造出來的,那麼它的買賣點也是不可信的。
51、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種絕對有效分析股市的方式。如果有,股市早就不存在了。
52、炒股如果指望是看一看零敲碎打的書籍,聽一聽似是而非的股評,要不再加上一點秘訣,東學一招,西湊一式,合在一起就用,贏一把,兩把是憑運氣,贏十把、百把是遇到了牛市,可時間一長,遇到牛皮市和熊市就現了原形,仍然還是陷入虧損的泥潭裡,這樣的人往往表現無知者無畏。
53、理論和心理素質就像是內功,像是心法,而操作方法就像是武功的套路。內功浮燥,心法混亂,武功套路在關鍵時刻必然就會亂了套,跩了大跟頭那是必然。內功雄厚扎實,心法清晰明確堅定,這樣的人往往表現大智大勇。
54、炒股的心法是什麼?你看!均線在騙,k線在騙,技術指標在騙,成交量在騙,業績在騙,重組在騙,送配在騙,股評家在騙,報刊雜志,廣播電視在騙,整個歸結股市就是一個「騙」字。下跌當中老是補倉,越跌越補,越補越套,抄底過早而被深套,這些人就是想及早撿便宜沒撿到犯了一個「貪」字,股票漲了不賣,越漲越是不賣,結果不是被急跌或者陰跌把自己的利潤又給吐回去了,或者是追高,而被套死。整個歸結就是一個「貪」字。騙子非常喜歡愛貪的人,愛貪的人沒有不被騙的,這是一對幽靈終生陪伴你我,所以股市的心法就是認清兩個字,一個是「騙」,一個是「貪」,只要是心法清晰,明確,堅定,這樣的人在接招時永遠是得心應手,井然有序。
55、炒股初級階段經常是盲目崇拜。不是說向誰學習就一定能學成,巴菲特不是好學的,何況股市裡的假巴菲特太多了。尤其是讀幾年金融專業再出國打了個滾,根本就沒有大資金炒中國股票的實戰經驗,把國內國外的東拼西湊,斷章取義,生搬硬套,就敢寫書誇誇其談的毛手毛腳的小夥子多於牛毛。
56、我說贏家門前掛有「穩」字牌匾的有三道大門。第一道是穩賠,第二道是穩不賠不賺,第三道是穩賺,最後才能跨進贏家的大門,那是穩定,長久,持續地賺錢。沒有5年以上是不能真正走進第二道門檻里的。沒有10年以上,是不能穩定獲利的。20年後,你可能在股市裡為所欲為。但是我認為,時間跟人的炒股經驗沒有必然成正比例關系。股市不是說只漲歲數不漲記性的人以靠混年頭就能來提款的。
57、你一旦發現自己常常輸的是時間而不輸錢時!這就告訴你,離贏家的門檻就不遠了。
58、求人不如求己,這個掛在嘴邊淺顯易懂的道理在我炒股五年後才領會到真正的含義。這也說明自己太無知,國際歌詞早就告訴的明明白白。
59、炒股是藝術不是科學,今天的成功經驗也許過些時候就是失敗的定律。今天的失敗教訓過些時候就又可能是成功的法寶。一句話:沒准!主要是因為你正用,莊家有時就反用,你反用莊家就正用,尤其同一個炒股軟體兩家同時用效果更加明顯,出現雙贏局面那是偶而與僥幸。
60、炒股高手一定是具備有自己的交易系統,而且是有穩定的准確率。這個穩定性來源於:個人的無意識,意識到,做到,做好。這中間是由於堅持而形成了習慣,習慣又變成了融會貫通。整個過程是直覺,本能,無招,大成的過程。
61、一個人好的交易系統,是經過多年不斷地在痛苦的思考,提煉,再思考,再提煉的循環過程。也就是時時在保養,年年在保養。一旦不保養就會失效的。
62、好多人成不了高手是悟性不足,韌性不夠所以成為不了贏家,也許是一輩子。
63、想做高手是痛苦的,需要毅力,更是孤獨的,因為高手每天都在否定自己而要適應市場
64、沒有既能在振盪市中賺錢又能在趨勢行情中獲利的交易系統。
65、一年分四季,各個季節需穿不同的衣服。我有三種選股方法,它們是適應在大盤的底部,中部和頂部。
66、看高手不要看他怎麼賺錢,最好能夠看到他是怎樣應對輸錢的,看他是怎樣止損和止盈的。
67、我認為炒股其實並不簡單!說簡單的人,就好比看齊白石畫蝦,徐悲鴻畫馬就這么簡單!看到了表面,看到了現象卻沒有看到本質。
68、要讓我說炒股簡單,我說有兩點,一是請一位好老師,二就是勤奮。這就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69、炒股千萬不要與人攀比,容易搞壞心情,只有認真反思自己,大徹大悟!有的對於別人來說是好機會,而對於自己可能就是陷阱,只賺屬於自己的錢。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爭著搶著奪著也白搭!看看自己的交割單就是自己的老師。
70、不要迷信那些誇誇其談每周都能買到漲停板的人,其實他的業績是一塌糊塗,賠的可能比誰都慘!
71、不要跟隨天天在預測大盤走勢的人,他一是故弄玄虛炫耀自己,二是他另有企圖,背後幹些偷雞摸狗的事。
72、抄底就是炒人氣崩潰,等到交易所門可羅雀,讓人傷心絕望到極點的時候,營業廳每天只來那麼幾個人就可以大膽抄底了。所以,抄底就是門可羅雀,逃頂就是人滿為患。准確率雖然相當高,可是大多數人就是做不到。為什麼?因為都套的死死的,沒有錢等待解套。
73、我認為股票市場不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現在經濟不好,不能買進,或是等到所有利空都去盡以後,再買也不遲。所以,大家在家等著看報紙,看電視,確定經濟已經轉好才開始買股票,我說這時已經晚了。我們應該做到在極度悲觀的氣氛中,樂觀地重倉進場。
74、我最怕的是大盤陰跌和不跌,我最不怕的是暴跌。大盤非理性的暴跌和無病的大跌,就是低檔介入賺錢的好機會,遇到此時千萬不要把財神爺拒之門外。
75、我的兩次5%理論。我知道抄底很難抄到最低點,一般我分兩次進場抄底,第一次我認為可能是低點時以2——4成倉位殺進後,結果抄的不是底時,需再等待至少跌7%以上再買同等倉位,兩次平均價離真正的底5%以內時我認為就算是高手了。同理,我兩次賣出的平均價離真正的頂部5%以內時也認為是高手了。我是社會最底層的人做股票,沒有關系背景,沒有消息來源,買進、賣出不可能那麼准確,我只能是估計一個區域,在安全區域可以買進,也許買進還會跌一些,在風險區域就要賣出,也許賣出之後還能漲很多。能夠每次做到精準買進賣出是不現實的。
76、我一旦重倉發動攻擊時,身邊出現再誘人的股票我都不會動心。炒的股票一旦定下就要專一,往往笑到最後是我而不是那些朝三暮四追龍頭搶熱點當初嘲笑我的人。
77、(熊)市是真正培養耐心的土壤!牛市往往會使人的野心膨脹。
78、我炒股的高興與痛苦,不是因為我的股票上漲而高興與下跌而痛苦,而是我規劃設計自己的股票十天半月應該怎麼走的大概率框架藍圖,雖然中間有好多意想不到的波動,結果股票基本上沒有走出這個框架之外,這是我最高興的,因為我能與莊家基本上想到一塊去了。想不到一塊時就是最痛苦的,我需趕快找原因調整操作策略。從來就不要自以為是,不自作多情。
79、股市有風險,但股市相對是「公正」的。公不公正就看你的眼力。
80、股市是天堂,但股市也是地獄。我想好多股友還是沒有真正嘗試到地獄是什麼滋味,但是我覺得我是嚐到了。即便是有炒股豐富經驗的人,如果生活經歷不夠豐富,也很可能在遭受一次下地獄慘痛的打擊之後,甚至有永遠要放棄炒股的念頭!只有經歷豐富的人真正嘗試到了這種滋味後,再炒股業績必有飛躍,這就是被擊落有多深,反彈就有多高。
81、炒股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最後,我加一句: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我的經驗話語共八十一條,也是九九歸一。真正想做到它,我認為炒股也就能炒到了真金。

Ⅳ 跪求一篇關於股票的論文,至少1000字,題目如下,急急急!!!!

最近一份針對中國內地A股投資者的調查發現,70%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正投資一個泡沫,這與多數外國觀察人士的看法相符。

據稱,按照一種標准計算,中國內地A股市場的市盈率高達70倍。更糟糕的是,據說30%的收益來自於投資收益(即股票交易),實際上成了一個巨大的「龐氏(金字塔)騙局」(Ponzi scheme)。

上述問題加上中國內地「有問題」會計操作的名聲,以及未來兩年1.3萬億美元非流通股解禁帶來的威脅,難怪內地A股市場目前從高點下跌了約36%。

那麼,當前A股市場的調整是否只是大規模拋售的第一階段呢?這種可能性不大。

事實上,根本就難以找到有關泡沫的證據。以估值為例:按照2008年的一致收益預期衡量,基準的滬深300指數(CSI 300)目前的市盈率為23倍。這不算便宜,但遠不到我們所認為的泡沫估值,並且低於其30倍市盈率的10年平均水平。既然股價回調25%,70倍市盈率是怎樣跌到23倍市盈率的呢?首先,看跌的股評人士關注的是規模較小、但價格更高的深圳股市,並回顧其過去12個月的表現。其次,2007年的業績增幅為48%,而市場人士普遍預計今年業績將增長32%。

盡管考慮到全球經濟放緩,32%似乎是個雄心勃勃的數字,但其中7個百分點來自於一次性退稅,而中國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15%左右,25%的稅前利潤增幅是可能實現的——當銀行、石油和大宗商品成為主要驅動力時更是如此。

對那些投資收益又該如何看待呢(如今投資收益想必已成虧損)?事實上,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30%的數字帶有誤導性,因為「投資收益」包含所有來自合資公司和關聯企業的營運收益。剔除這些收入,我們發現,僅有9%的非金融收入來自於某種形式的資產重新估值。

我們對於這些數據能有多大的信任度呢?占滬深300指數市值70%以上的成分股公司,目前由「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使用國際財務報告准則(IFRS)進行審計:中國內地的會計過失風險,目前並不高於其它新興市場。

可能令A股市場面臨厄運的最終問題,是非流通股的解禁,以及當前非流通股股東大舉湧向市場所構成的威脅。

不過,迅速檢視一下自2006年以來已經解禁的A股,結果表明僅10%的非流通股確實流入了市場。事實上,75%以上的解禁股屬於政府。他們同時拋售這些股票的可能性非常小。一種可能性大得多的情形是政府本身提供的——即政府將控制股票發行供應量,以繼續培育一個健康發展的市場。

的確,增加股票供應量對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市場至關重要。A股歷來估值水平頗高,因為中國內地流通股市值與GDP和儲蓄的比率,仍遠低於其它新興市場和發達國家的水平。

換言之,相對於來自儲戶的高「需求」,目前股票「供應量」並不充足(特別是考慮到目前實際利率為負的現狀)。未來數年,股票的供求水平均可能迅速上升,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較高的波動性。

這些情況對於國際投資者有影響嗎?鑒於占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中國指數(MSCI China) 72%市值的成分股公司已在香港和上海兩地上市(該比例每月都在上升),答案是肯定的。香港投資者密切關注A股上市公司的價格走勢,近來A股市場回調,是MSCI中國指數相對於其它新興市場表現欠佳的重要原因。

Ⅵ 關於證券方面的論文題目,題目要小點的,別動不動就和全國啊國際啊什麼的聯繫上了

證券方面的論文題目

1開放式基金融資研究
2 試論二板市場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3 析中國證券市場風險特徵
4 論企業重組與債券融資
5 析證券經紀人制度
6試論行業生命周期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7論述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的主要區別及其各自優點與缺點
8論述投資基金與股票、債券的區別與聯系
9淺論當前我國股市的問題、原因及對策
10試論股票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關系
11試論供求關系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2試論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3試論經濟周期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4試論K線圖的運用
15試論技術指標的運用
16應用K線理論分析A股市場的現狀及其未來走勢
17試用切線理論分析A股市場的現狀及其未來走勢
18使用形態理論分析A股市場的現狀及其未來走勢
19應用波浪理論分析A股市場的現狀及其未來走勢
20試用技術指標分析A股市場的現狀及其未來走勢
21我國證券市場熱點板塊流動特點探討
22我國股票市場現狀及其操作策略
23短線操作合理流程及選股方法探討
24短線操作的主要技法
25短線操作買賣點選擇方法
26短線操作如何追漲停板股票
27如何提高短線操作效率
28短線操作的操作原則探討
29短線操作如何追漲停板股票
30短線操作應具有的心態分析
31短線操作策略及風險防範
32股票操作合理模式探討
33投資股票怎樣合理選擇止損點
34我國基金市場現狀及其投資策略
35我國債券市場現狀及其投資策略
36股市短線技術分析及其操作策略
37股市中線(波段)技術分析及其操作策略
38股市長線技術分析及其操作策略
39權證分類及其操作方法
40外資投資對中國證券市場的利弊及其對策
41論我國周邊市場證券(股票)市場的現狀及投資價值
42香港證券市場分析及其投資價值
43中國證券市場「政策市」的利弊及其政策走向
44中小投資者投資我國證券市場如何實現收益最大化
45利益沖突與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投資風險及其對策
46我國證券市場走勢特點及其預測
47「大小非解禁」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及對策
48試論流動性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
49股指期貨推出對我國股票市場的影響及其操作策略
50創業板推出對我國股票市場的影響及其操作策略
51股票市場蝴蝶效應的特點及其對我國市場的影響
52投資大師巴菲特投資特點及其弊端分析
53我國權證市場投資現狀及其操作方法
54我國證券市場風險及規避方法 55香港證券市場特點及投資方法
56試論證券正確投資理念及其操作方法 57股票市場控盤主力操作特點及其應對策略 58試論股市套牢的特點及其解套策略 59股票市場的反彈特點及其操作方法 60股票市場補倉方法及其操作策略
61我國證券市場最有價值的個股選擇及其操作方法 62我國股票投資市場熱點轉換規律及其操作技巧 63股票市場的短線買賣點的確定及其操作方法 64股票市場的中長線買賣點的確定及其操作方法 65證券市場底部特徵及其抄底方法 66證券市場頂部特徵及其逃頂方法
67私幕基金的發展及其在我國證券市場的地位和作用 68法人股的特點及其在我國證券市場的地位和作用 69我國證券市場主要搏奕表現及其特點 70證券經紀業務的發展現狀和前景 71 證券自營業務的發展現狀和前景 72證券投行業務的發展現狀和前景 73證券咨詢業務的發展現狀和前景 74融資、融券業務對證券公司的影響 75證券投資基金的業績衡量問題探索 76證券的長期投資方法探析 77證券的短期投資方法探析 78投資基金的組合投資問題研究 79投資基金的發展前景 80證券業監管新思路
81股指期貨推出對證券業的影響
82股指在增股、拆股、添加新樣本時的技術處理 83投資者和投機者業績的長期比較
84簡析融資炒股
85中國機構投資者的現狀分析 86機構投資者的類別和投資風格 87中國股票市場的稅收沿革
88浮動傭金制度對中國股票市場的影響 89QFII給中國股票市場帶來什麼 90QDII對資本市場的意義 91詢價制能合理給股票定價嗎
92證券在個人理財中的地位和作用 93我國股票市場的周期研究 94波段操作的實證研究 95股市的規模效應研究 96股市的時間效應研究 97股市的信息效應研究 98股市效率研究 99股市操作方法研究 100股市稅收問題綜述 101投資心理研究 102股市的波動性研究
103非公開信息對股價的影響 104我國股票發行制度的演化 105我國股票交易制度的演化 106我國股票監管制度的演化
107虛假信息對股票價格波動的影響 108股價增長的源泉是什麼 109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 110資本市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111財務分析在證券投資中的重要作用 112基礎分析在證券投資中的重要作用 113技術分析在證券投資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