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的名字 外國片 一個畫家 一個女僕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開放分類: 娛樂、電影、影視、藝術、影片
中文片名:《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英文片名: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導 演:彼得-韋伯
領銜主演:科林-佛斯--飾維梅爾
斯嘉麗-瓊森--飾葛麗葉
「我要畫我第一次見到你的樣子,葛麗葉,僅僅只是你。」——維梅爾
「我逼迫自己直視他的眼睛,覺得自己燃燒了起來,一陣陣熱流在我的體內擴散,雖然如此我依舊凝視著他,我的心臟跳得很快。他在畫我了……」——葛麗葉
葛麗葉出身貧寒,為了生計,去給畫家維梅爾做女傭。在維梅爾家勞作的過程中,她不知不覺地愛上了男主人,並且用自己的藝術天分和為人深深影響著維梅爾的創作。同時,葛麗葉必須在好色的畫商、一家之主的老夫人、嫉妒的少夫人以及不懂世事的孩子間周旋,但最終因為身份地位的懸殊,此情終了……少女離開豪門,與一個屠戶結婚
看點:
靈感來自古代名畫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大師楊·維梅爾(Jan Vermeer)的重要成就,這張畫以神秘的黑暗為背景,襯托少女側身回眸、欲言又止、似笑還嗔的情貌。憑此微妙的特徵,《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書的作者崔西·雪佛蘭寄情筆墨,大筆揮灑出女主角葛里葉的現代女性特質,小說並沒有演變為好萊塢大片里丑小鴨變天鵝的傳統套路,葛里葉雖然獲得了維梅爾的心,並且深深地影響著他的藝術創作,但是最終落得滿身是傷,退出朱門,返回幽巷的舊居,淡出出焦黑的畫布後,嫁入屠戶,堅持自己的選擇。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書作者崔西·雪佛蘭,一九六二年出生於華盛頓首府,一九八四年遷居英格蘭,一九九四年她從英國東安哥拉大學畢業後,獲得創意寫作碩士學位。崔西與丈夫及兒子居住於倫敦。她希望能看遍維梅爾一生中所完成的三十五幅畫作的真跡(如今她已看過二十八幅)。《戴珍珠耳環的女孩》以過去時代女人試圖突破環境限制、改變自身命運為描寫主題,加上作者對維梅爾的透徹研究,使得該書在美國圖書排行榜上高居不下。
一直鍾愛歷史題材的英國導演皮特·韋伯深深地被其吸引,經過一番艱苦的努力終於藉助小說的力量把大師的一幅名作,演繹為一場感人至深的愛情電影。
女主角眾望所歸
飾演女主角葛麗葉的斯嘉麗·瓊森是出色的美國女演員,雖然年紀不大,卻獲得了頗多榮譽。早在12歲時,斯嘉麗就曾獲得美國獨立精神獎,她19歲時因《迷失東京》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了「逆流單元」的最佳女演員獎。她還參演過《馬語者》、《缺席的人》等大作。算起來,斯嘉麗·瓊森迄今為止已榮獲過10多個重大的表演獎項。而導演皮特·韋伯和同名小說作者崔西·雪佛蘭執意要求斯嘉麗·瓊森出任女主角。導演皮特·韋伯對此解釋道:「我們選擇她,是因為她有一種獨特的氣質。斯嘉麗·瓊森瘦削的臉龐和憂郁的眼神,蘊涵著一種孤獨和反叛的魅力。這和影片女主角葛麗葉的性格特徵很相符。」而影片上映後,斯嘉麗·瓊森已經獲得了本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她將與妮可·基德曼爭奪金球獎影後。
英國人一貫擅長此種古裝題材的大製作,多年前的《戀愛中的莎士比亞》令人拍案叫絕由此捧紅了甜姐格溫尼斯帕特洛。同時也成就了片中的配角湯姆·威爾金森,受過舞台訓練的英國性格演員湯姆·威爾金森(Tom Wilkinson),自從70年代中期以來就開始活躍於英國影視圈。他擅長於飾演那些感情上受到壓抑或者自命不凡的男人。1997年的《一脫到底》(「The Full Monty」)讓他斐聲國際影壇。威爾金森在銀幕上塑造了不少閃光的配角形象,越來越受到圈內人士的肯定。 不過遺憾的是此次《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片中,老哥還是配角上場,甘為人梯。主演美術大家維梅爾的是性格小生科林·菲爾斯,他的星路歷程也不是特別順利,曾有人戲稱其為休·格蘭特的超級替補。好在此小生在電影《布里奇特·瓊斯的日記》以及電視劇《傲慢與偏見》中的精彩表演當仁不讓地成為《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里的男一號。
情節互動精彩異常,導演刻畫細致如微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片中葛里葉與維梅爾的互動是精彩之處。史上的繪畫大師向來傾重男性,名肖像又以女性出頭,兩者間在本片中的碰撞一發而不可收拾,饒是有趣。目不識丁的葛里葉在維梅爾指導下,迅速掌握色彩圖譜,更以本身的靈性聰穎,諳熟繪圖透視及構圖法,反過來點撥維梅爾。值得注意的是,少女鮫淚般的珍珠是繪畫構圖的重心,亦是本書不可忽視的隱喻。維梅爾的命令下,葛里葉唯命是從地以熱針穿耳洞,掛上富貴象徵的珍珠耳環,連那看不到的另一耳垂亦要如此,這深深觸及到了她心靈的底限:維梅爾終究還是繞到圖畫的背面,隱隱掌控少女懷春的情緒波動。但她拒絕被豪門或不倫之戀收編,堅決維護自己在維梅爾眼中並不存在的人格。
導演皮特·韋伯恰恰看中了這部沒有戰爭、篡權奪位、血腥殺戮等浩大題材壓得人腎上腺亢奮的輕量級歷史小說,影片著重刻畫了原書中力圖表現的少女情愛思維的變化,及其自身命運的掙脫。導演以細膩的影視語言、流暢的情節安排、精細的歷史重塑,還原了三百年前荷蘭小鎮台夫特(Delft)的風土民情,牢牢捉住觀眾的脾胃。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導演彼得·韋伯是英國人,第一次參與電影是在一個哥們兒拍的女同性戀短片中當剪輯,後來導演過幾部電視片,本片是他第一次拍大電影,用瑰麗影像再現三百年前的荷蘭小鎮。